外国音乐欣赏浪漫乐派与古典乐派的异同

合集下载

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创作体裁、思想及作品

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创作体裁、思想及作品

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创作体裁、思想及作品一、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起源与风格古典主义乐派产生于18世纪初期至19世纪初期。

音乐作品讲究严紧的结构、完美的形式、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在乐曲多以严肃、稳重为主,崇尚理性,而对感情的表现为含蓄内在。

古典主义乐派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主义乐派及维也纳古典乐派。

初期古典主义乐派也被称之为巴罗克时期,其代表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等;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乐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期,代表作曲家有韦伯、舒伯特、李斯特、勃拉姆斯等。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艺术形式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曲、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

二、古典音乐家创作的体裁、思想及作品从西方音乐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的作品,在创作素材、表达思想都有自身的准则。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继初期古典主义乐派的乂一个风潮,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的题材和表达的思想与前者有着较大的变化。

例如,海顿的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的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的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 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莫扎特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谱写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此外其作曲风格兼具旋律和艺术性,悦耳开朗,却乂不失幽雅,能让人感受到音乐风格由巴罗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

也因为狂飙运动显露出早期浪漫主义曲风,直接预示了贝多芬式的英雄性音乐的出现。

贝多芬是古典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同时他也是欧洲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继贝多芬后,欧洲音乐的发展迎来了浪漫主义时代。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而丰富的一支。

它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风格、结构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行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风格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开篇之作。

巴洛克音乐注重构建对比性强烈的音乐形态,通过复杂的旋律和和声来表达情感。

其代表作品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音乐的平衡、清晰和对称感。

古典主义音乐以奏鸣曲、交响曲和室内乐等形式为主,具有明快、优美的旋律,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和音乐形式上的自由。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对情感的表达,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传达作曲家独特的情感体验。

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四、印象派音乐风格印象派音乐风格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其特点是追求音乐形象的明暗对比和画面感的表现。

印象派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阴暗的氛围创造,以模糊的旋律和和声传达出抽象的感觉。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五、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张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和声体系,注重对音乐材料的再创造和对听觉冲击的追求。

现代主义音乐涌现了许多前卫的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等。

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的西方古典音乐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独特性。

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体验,而无论是巴洛克音乐的华丽与庄重,还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平衡与清晰,亦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与浪漫,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交响乐作文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交响乐作文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交响乐作文嗨,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当然啦,我们要以交响乐为主题。

你们知道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可是音乐史上两大重要的流派,它们的故事可丰富着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那时候的音乐家们可是相当讲究技巧和规范的。

他们的音乐作品通常都非常严谨、对称,就像一个个精心雕琢的玉器一样。

而且,古典主义音乐的旋律往往非常优美、高雅,让人听了感觉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

所以,古典主义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庄重、典雅的气质。

而浪漫主义呢,它是在19世纪初兴起的。

浪漫主义音乐家们可不像古典主义者那么拘泥于规则,他们喜欢大胆地尝试各种新的音乐元素,比如说民间音乐、异国情调的乐器等。

他们的音乐作品通常都充满了激情、奔放的情感,让人听了仿佛能感受到内心的波澜壮阔。

所以,浪漫主义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热情、奔放的气息。

那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什么联系呢?其实,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在于对音乐表现力的不同追求。

古典主义者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注重技巧和规范;而浪漫主义者则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注重个性和创新。

虽然它们的理念不同,但它们都是在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表现音乐的美。

说到交响乐,这两种流派的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比如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这部作品中既有古典主义严谨的结构,又有浪漫主义激情四溢的情感,真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音乐巨作。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虽然有着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但它们都是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流派。

它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音乐的美,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美妙的音乐作品。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优秀的音乐遗产,让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继续发扬光大吧!。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浪漫乐派并没有创造全新的风格,他们只不过是片面地发展了某些形式,有些是用其他形式取而代之,有些则是给形式赋予新的意义和新的功能。浪漫乐派只在手段上是非理性的,目的并不是非理性的;浪漫乐派与古典乐派相比较只是在形式和秩序方面不守法,仅此而已。所以,浪漫乐派并不是古典乐派的对头。对于浪漫乐派来讲,贝多芬有许多东西是他们觉得可贵的,而且也是他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把对贝多芬的崇拜和他们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他们只是把古典乐派的成家并不是很注重音色,在乐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旋律。古典音乐的旋律悦耳动听,较为平衡与对称(作品通常由两个长度相同的乐句构成),因此容易记忆。而浪漫乐派沉迷于丰富感性的声音,通过音色产生情绪与氛围的变化。浪漫时期管弦乐团也通常在编制上较之前庞大,相对地在音色上也有更多的变化,浪漫乐派在描述某些壮观场面时,采用了更多的铜管乐器。1824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只使用了九支铜管乐器;而1894年,古斯特夫·马勒在他的《第二交响曲》里,使用了25支。浪漫时期,和声体系内部的分化导致旋律的主导地位渐趋动摇,使其成为和声进行的组成部分,音乐创作完全成了转调手法的运用和对音色变化的表现。在人们看来和声仅持续发出协和音,但是管弦乐队却可以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效果。
五、作曲家及其听众
古典时期,我们可能很难想象,音乐就像木匠一样,是代代相传的技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父亲都是音乐家。浪漫乐派作曲家却多来自中产阶级,舒曼是书商的儿子,门德尔松是银行家的儿子,柏辽兹是医生的儿子,这是一种全新的现象。
同样发生转变的是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创作的出发点。浪漫时期前,作曲家的工作通常只是为特定的场合和听众创作作品,如海顿受聘于亲王,专为艾斯特哈兹家族的宫廷音乐会创作交响曲。而浪漫乐派大多是自由创作的音乐家,创作的出发点也不再是因为委托,而是出于表达某种情感的需要。然而,只有极少数作曲家仅通过创作就可以维持生存,所以,他们在走上音乐道路之前往往需要辛苦地说服他们的父母以获得认可。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同为古典乐派三巨头之一的莫扎特就选择离开宫廷乐团,前往维也纳做一个自由创作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更不用说了,他是第一位自由创作的音乐家,完全脱离了教会和贵族的赞助体系。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汇总.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汇总.

门德尔松 1809-1847 Mendelssohn
生于富有的银行家家庭,
生活与创作皆一帆风顺。
《仲夏夜之梦》序曲虽作
于17岁,却是他一生再也 没有超越的作品。

是一出用雅典民间传 说为题材创作的喜剧, 讲的是仲夏葱郁的森 林里,柔美浪漫的月 光下,仙子在花丛中 轻舞。赫米娅和拉山 德、海丽娜与狄米特 律斯,因为不如意的 婚恋双双来到这儿。 他们几经波折,最后 在仙王的帮助下,有 情人终成特色的展现,反映了时 代的发展与变迁。
作为两个重要流派,二者为音乐的发展起 到了关键性作用 古典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身


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 贝多芬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门德尔松、勃 拉姆斯、舒曼

《仲夏夜之梦》 (序曲)
【德】门德尔松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规模宏大的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 乐的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开始,和弦饱满有力,旋律积极向前,由 全乐队强奏。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与前部连贯,由圆号和木管乐器奏出,音 色明亮而柔和,进行曲的节奏,情绪喜悦富于歌唱性。 副部主题由弦乐器奏出,建立在G大调上。这是一支以三连音节奏为主, 轻松而带有起伏的欢乐舞曲。在呈示部的结尾段中,出现了一段与呈示部相 联系的新旋律。 展开部是以第二主题广泛活跃的发展为基础的,不断高涨的音乐,像是无 边无际的人群,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在接近高潮时,“命运”音型又插了进 来,但它已不再刚毅强劲,倒像是对过去斗争的回忆,与第一乐章遥相呼应。 再现部基本上重复了呈示部的音乐,新的力量稍有增添。这个新主题,像一 股巨浪从英雄心底流出,自信、豪迈而勇往直前。庞大的尾声,响起了C大调 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 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欣赏音乐,可以培养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我想谈谈我的见解。

古典主义乐派起源于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

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貌为: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善感风格。

维也纳古典乐派:专指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对于古典主义音乐,其在创作思想上:具有挣脱教会和封建宫廷束缚的进步倾向,鲜明地体现出启蒙学者所宣扬的进步思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崇尚理性,强调逻辑,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性,音乐语言清晰,简明而又富有表现力,音乐主题轮廓分明、各有特色。

注重戏剧性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欧洲传统音乐的主调音乐因素,并确定了近代奏鸣曲式结构,以这种结构为主要骨架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曲乐体裁。

古典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小夜曲》、《惊愕》、《时钟》、《告别》,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有:《A大调钢琴奏鸣曲》、《小步舞曲》、《文雅的行板》,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有:《致爱丽丝》、《月光》、《悲怆》、《热情》、《英雄交响曲》。

每当老师在课堂中播放这些大作曲家的著名作品时,我都会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对于浪漫主义音乐,其产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复辟的年代。

人们寄托于资产阶级的希望破灭了,到处滋生着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情绪,表现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艺术上,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发动的一次革命。

它主张主观性、抒情性、自传性、描绘性、幻想性、自然性、文学性、标题性、民族性。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在音乐发展史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差异,不仅在音乐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在音乐表达、作曲技巧以及音乐主题上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音乐的形式、表达和主题等方面探讨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异同。

一、音乐形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对称、均衡的形式,常见的音乐形式有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等。

这些作品结构严谨,乐曲分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的形式都是明确的,如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快速的“奏鸣曲形式”,而第二乐章则采用缓慢的“变奏曲形式”。

整个作品的结构合理、清晰,强调音乐的和谐和完整性。

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表达。

音乐形式开始变得更加自由,形式多样,经常采用长曲式或循环曲式来表达情感。

例如,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独奏曲和交响诗,往往没有严格的乐章划分,而是通过连贯的音乐叙事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二、音乐表达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追求客观与理性,因此它的音乐表达相对冷静而客观。

乐曲的节奏和旋律都相对规则,力求达到对称和协调的效果。

古典主义音乐的表现力主要依赖于曲式和和声结构来传递情感。

相反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达更加热情和个人化。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为中心,不再受到传统规则的束缚。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致力于在音乐中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通过丰富多样的旋律和鲜明的音色来传递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三、音乐主题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主题大多是正统和高雅的。

这一时期的音乐主要以宫廷和教堂为主要场合,所以它的音乐主题往往与神圣、爱国和英雄主义等相关。

古典主义音乐以简洁明快的旋律为主,注重对称和节奏的规律。

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主题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浪漫主义音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作曲家们对独立、自由、个性等价值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音乐主题包括爱情、自然、英雄、民间传说等,表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对内心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结语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形式、表达和主题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大音乐流派中的情感表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音乐谈起

三大音乐流派中的情感表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音乐谈起

三大音乐流派中的情感表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
现主义音乐谈起
古典主义音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它主张秩序、对称和逻辑性。

在情感上,古典主义音乐通常展现出庄重、平和和理性的特点。

它追求音乐的完美形式和结构,注重和声、旋律和节奏的平衡。

古典主义音乐的情感表现一般更为内敛和控制,不像浪漫主义音乐那样直接而激情四溢。

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

它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追求对无限想象力的自由表达。

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现非常丰富多样,从温柔、忧伤的悲哀,到激情、豪放的喜悦,再到悲剧的绝望和爱情的痴迷等等。

浪漫主义音乐通过充满表情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以及丰富的节奏与音色变化,给人以更加直接而深入的情感冲击。

表现主义音乐兴起于20世纪初,它是对传统音乐规范的进一
步反叛,它试图通过音乐表达出内心世界的痛苦、挣扎和冲突。

表现主义音乐的情感表现非常激烈和紧张,它通过破坏传统和声、旋律结构,使用不规则的节奏和不寻常的音色来传递深刻而不安的情感。

表现主义音乐通常会给人一种紧迫感和压迫感,它突破了传统音乐的界限,以极端方式表达出作曲家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总的来说,在三大音乐流派中,古典主义音乐强调理性与秩序,情感表现较为内敛和控制;浪漫主义音乐追求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直接;表现主义音乐则试图表达出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冲突,情感表现常常充满紧张和压迫感。

音乐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音乐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音乐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音乐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不同时代的音乐之声。

1. 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大约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音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著名作曲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注重和声的丰富性和对曲式结构的精确处理,音乐呈现出规则、优雅和庄重的特点。

例如,莫扎特的《交响曲第40号》以其强烈的对位法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于世。

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则标志着古典音乐时期的结束,它引入了合唱部分,使得音乐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 浪漫音乐时期浪漫音乐时期发生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表达。

作曲家们更加关注音乐的情绪化和感染力。

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以及肖邦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流露出强烈的情感和浪漫气息。

例如,肖邦的《夜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都是浪漫音乐时期的代表作品,它们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3. 现代音乐时期现代音乐时期是20世纪初到现在的音乐发展阶段,它打破了传统的音乐界限,探索了各种音乐形式和风格。

现代音乐包括爵士乐、摇滚乐、流行乐等等。

其中,爵士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即兴演奏而著名,乔治·格什温等乐手被誉为爵士乐的传奇人物。

摇滚乐则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起来的音乐风格,它以强烈的节奏、电吉他和扭曲的声音为特点。

而流行乐则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音乐形式,它融合了各种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4. 跨界音乐时期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和信息的传播,不同音乐风格的交流和融合也越来越频繁。

跨界音乐时期正是这样一个阶段,它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音乐风格。

例如,电子音乐与古典乐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观念,创造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同时,世界音乐也在跨界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将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1101班左飞学号*********2013/11/28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在西方音乐史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整个音乐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醒目而重要的位置。

纵观起来,二者有袭成的一面,但同时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各自又具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是分属于不同时期的两个音乐类型。

古典主义音乐分为两个时期,它包括前古典主义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而浪漫主义音乐则指的是早中晚三个时期音乐,在不同的音乐时期,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就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并提出我对其的认识。

一、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典主义音乐根据其风格和时间可以分为前古典主义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里的前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十七世纪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作品,指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

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第一派,是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第二派,是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

第三派,是以瓦根扎尔及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指的则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古典风格为创作特点的音乐。

它包括德奥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

它的只要代表人物有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和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

浪漫主义乐派指的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反对拘泥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作。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本科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外国音乐欣赏姓名:学院:机械系系: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12月26日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摘要:本文主要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论述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不同之处,在情感表达和永恒的音乐之美方面论述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相同之处。

关键词: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异同;社会历史背景;情感表达;音乐美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是音乐史上的两朵奇葩,古典乐派盛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乐派则紧随其后。

古典乐派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样闻名于世的音乐大师,浪漫乐派同样有舒伯特、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两种乐派各自因其不同的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至今为人称道,但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两个最具影响的乐派,它们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不同之处中世纪,宗教音乐独霸乐坛,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思潮的冲击下,世俗音乐长足发展,17世纪,巴赫和亨德尔把巴洛克音乐推向了高峰,到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所孕育的古典音乐应运而生,19世纪,又诞生了浪漫派音乐。

所以,每个时代的音乐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与内涵,这是由于音乐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古典乐派强调理性,拥护自由、平等和博爱,宣扬英雄主义,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

浪漫乐派则注重个性,侧重于主观情感的表达,用色彩丰富的幻想来表达理想与愿望。

古典强调形式和技巧,浪漫则强调个性和情感的抒发。

二者内涵的不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我们首先讨论古典乐派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古典乐派的创作思想与18世纪法国、德国启蒙运动以及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倾向有密切联系。

18世纪以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式正处于巨大的变革的前夜,封建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改革的浪潮已然临近,具有进步意义、崭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已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扎下根基,并逐渐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我在这里谈一下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的比较

我在这里谈一下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的比较

巴洛克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比较我在这里谈一下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的比较,很多时候是觉得音乐很美,但是美在什么地方很难用话来表达出来。

很多不懂或者是不会表达的得地方多是参考网上的资料,请老师见谅。

在西方,公元1600年到公元1750年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而在这个时期产生的音乐作品被称为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注重力量和速度的变化,这一时期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调性取代调式。

自中古以来的教会调式,主要以音符的排列方式来决定曲调的性格,也是横向思考的一种表达。

在巴洛克早期开始出现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写作,以各种大,小调的和声特色,表现乐曲个性。

而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往后三百年音乐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配器的均衡完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种乐器的发展还不完善。

因此乐团的音色不是很协调(除非是同一种家族的乐器),音乐的对比,以音色、音量为表现方式。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洪沛音色。

因此,这个时期音乐创作,强调的是数量和旋律上的对比。

(老师乐理知识多所真的是一知半解,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往网上找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

巴赫是音乐之父,又被称为复调大师,他发明了是十二平均律,代表作有《E大调前奏曲》,《小步舞曲》以及《马太受难曲》;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大协奏曲》以及他的清唱剧《弥赛亚》《约书亚》《所罗门》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而维瓦尔第更是凭借一部《四季》一举成名。

他们的作品构思广大,充满想象,运用对比对称的手法,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气势恢弘的场面。

下面将就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春》进行分析,部分内容仍参考网上资料。

《四季》中的每一首都由三个乐章组成,采用快-慢-快的结构形式,维瓦尔第还写了四首十四行诗放在四首作品前与音乐作品作对照,描绘四季景致。

古典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别

古典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别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

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

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

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

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有不确切的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

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尔乃至更早的天主教基督教宗教音乐,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

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

界定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精选五篇)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精选五篇)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精选五篇)第一篇: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摘要:1750年J·S·巴赫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结束、古典主义时期的开始;而1827年乐圣贝多芬的去世则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派系,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开始取代古典乐派成为一种音乐新风格。

其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

古典乐派注重形式的均衡而浪漫乐派追求的是旋律的自由,两者虽有迥异之处,但两者都在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特性,追求的都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浪漫乐派;古典乐派;形式;旋律;民族性古典主义风格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但其在当时成为了艺术的准则以及审美的标尺。

古典主义时期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古典乐派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

初期古典乐派是处于巴洛克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音乐结构、器乐声乐技巧等方面依然同先前的巴洛克时期十分相似。

而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它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

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

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

在结构上,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

莫扎特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为他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他当时这样谈到了他的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极难与极易之间的愉快媒介,它们都是非常辉煌和悦耳的,而且十分的自然流畅。

乐曲中不时伸入一些过门,鉴赏家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但是这些过门都写得不深奥以免曲高和寡。

” 通俗易懂正是莫札特音乐生命力所在。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

古典与浪漫乐派的区别

古典与浪漫乐派的区别

论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不同1521608 苗雨迪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是西方音乐的两个杰出的代表。

它们在音乐的恒河里大放异彩,相去甚远却同样璀璨……在古典时期,作曲家并不是很注重音色,在乐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旋律。

古典音乐的旋律悦耳动听,较为平衡与对称。

而浪漫乐派则沉迷于丰富感性的声音,通过音色产生情绪与氛围的变化。

浪漫时期管弦乐团也通常在编制上较之前庞大,相对地在音色上也有更多的变化,浪漫乐派在描述某些壮观场面时,采用了更多的铜管乐器。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只使用了九支铜管乐器;而古斯特夫·马勒在他的《第二交响曲》里,就使用了25支。

浪漫时期,和声体系内部的分化导致旋律的主导地位渐趋动摇,使其成为和声进行的组成部分,音乐创作完全成了转调手法的运用和对音色变化的表现。

在人们看来和声仅持续发出协和音,但是管弦乐队却可以表现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效果。

浪漫主义作品区别于古典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民族主义。

作为重要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影响了浪漫乐派的音乐,因为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恰好是突出个性的最佳选择。

这种音乐摆脱了古典音乐的统一形式,而开始强调音乐的民族个性。

典型的代表是韦伯的《自由射手》,它完全由德语演唱,借鉴了德国传统歌唱剧的形式,表现了德国普通民众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人性的体现。

这与古典音乐普遍性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外,标题音乐的产生同样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大特色。

浪漫乐派十分注重追求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表达情感、人物、特定的故事情节。

乐曲大都立有标题,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表现手法夸张、富于幻想性,有更大的自由性。

如舒曼,他擅长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自己作品的形象和主题,然后加以概括性地总结,从而获得一个更具代表意义的标题。

如其代表作《狂欢节》,不仅有说明音乐的整个背景环境总标题,每一首作品还有小标题。

总而言之,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派音乐之我见——风格之对比

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派音乐之我见——风格之对比

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派⾳乐之我见——风格之对⽐西⽅⾳乐史作业~~西⽅⾳乐史主要分以下六个阶段:古代⾳乐阶段(古埃及⾄中世纪结束(1450年) )、⽂艺复兴时期(从1350年⾄1600年)、巴洛克时期(从1600年⾄1750年)、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20年)、浪漫主义时期(1830年⾄1920年)、现代⾳乐时期(1920年⾄今)。

对于我们⾮专业⼈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这三个时期的⾳乐了。

再往前的⾳乐很少有机会听到,⽽且也晦涩难懂。

即使是现代版的“格利⾼⾥圣咏”,也难免起到催眠的功效。

⽽现代⾳乐不知为什么,⼜落回到晦涩难懂了,好像越是诡异奇险的旋律、节奏,越是成功。

试问⼀部“春之祭”,有⼏⼈能真的听懂?稍平庸⼀点的指挥都⽆法完美演绎的曲⼦,我等凡⼈⼜如何欣赏?其实,即使是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派⾳乐,⼀样有着太多太多内涵,“风格对⽐”实在不是⼀件易事。

这⾥只想简单把我听⾳乐的⼼得体会说出来。

先声明⼀下⽴场,我最喜欢巴洛克⾳乐,其次浪漫派,不喜欢古典时期⾳乐。

因此⽂中难免会有偏颇,不过既然要求写“我见”,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古典时期——画屏⾦鹧鸪我对古典时期的⾳乐⼀向不太喜欢,不过这是把贝多芬排除在外的,个⼈把他归为浪漫派。

古典时期的旋律的确更流畅,风格的确更庄重、更⾼雅,特别值得⼀提的是,旋律中⼏乎没有不⼊⽿的缺憾。

⽆论是海顿还是莫扎特,其作品都像是顶尖的⾳乐程序作出来的。

但是过于注重旋律使得内涵反⽽降到最低。

巴洛克⾳乐是“⾻秀”;浪漫派⾳《⼈间词话》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之词,⾻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巴洛克⾳乐是乐是“神秀”;古典时期⾳乐不过“句秀”尔尔。

“‘画屏⾦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古典时期⾳乐也就是“画屏⾦鹧鸪”⽽已:雕琢精致,重彩铺陈,点染不厌其烦。

然⽽,旋律与形式的完美不代表⾳乐的成功。

作曲家代表: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作为古典时期的代表,直接导致了我对古典时期⾳乐的偏见。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的一个音乐时期,它的特点包括复杂而富于装饰性的旋律、严格而复杂的和声结构以及富有表情和情感的演奏方式。

在巴洛克音乐中,音乐家经常使用对位法(counterpoint)来展示多个独立的旋律同时进行的技巧。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的《弥赛亚》(Messiah)。

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一个音乐时期,它相较于巴洛克音乐更加平衡和对称,注重音乐结构和纯粹的音乐形式。

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包括简明和明晰的旋律、清晰的和声结构以及对比鲜明的乐章结构。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和海顿(Joseph Haydn)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如《魔笛》(The Magic Flute)和《第94号交响曲》(Symphony No:94)被视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一个音乐时期,它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追求对超越性和幻想性的追求。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包括丰富的情感表达、复杂的旋律和和声、以及戏剧性的音乐效果。

肖邦(Frédéric Chopin)和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如《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和《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

印象派音乐:印象派音乐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个音乐时期,它取名自绘画领域的印象派,强调对感官印象的表达和对音色和声音颜色的运用。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上海外国语大学0111104031魏书道音乐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不逊于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展示形式。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艺术不再是贵族的特权,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为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

自此,民间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开始大量涌现。

相比于文学领域中高呼的“良知”,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音乐则更明显的表现出“清晰”“易解”。

聆听古典主义时期几代大师的作品,即使是毫无音乐知识的普通人,也能使心灵平静沉淀,灵魂随乐而动。

古典主义的易解性展示的平易近人的贯通美,正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点,亦是其经久不衰而代代流传的最重要原因。

由音乐界的神话莫扎特与“爸爸”海顿开辟的时代,必定要有个回响不绝的升华。

舒伯特作为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并没使我们失望。

传承古典主义时期的淳朴音乐语言,接近于民歌的歌曲。

《红磨坊的姑娘》(又译:美丽的磨坊女)、《鳟鱼》等众多的音乐小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创新了艺术题材。

他华丽的转场,为古典主义画上完满,亦为浪漫主义引入,展开一个崭新的时代。

十九世纪初开始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崇尚主观感情,提倡综合艺术。

也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总是富有爱国主义的情怀。

譬如肖邦的波兰舞曲,譬如斯美卡那的我和我的祖国。

而同时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出音乐的幻想性。

残酷现实与美好理想的矛盾与交织,只有幻想是最后的安乐乡。

也正因此,标题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可以大行其道,成为名作中的大宗。

若说古典主义是版画,浪漫主义便是泼洒的水彩。

古典主义崇尚的是理性。

典雅和端庄是以严谨。

“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

“浪漫主义崇尚感性,崇尚个人感情。

华丽的技巧,夸张的变调,忧郁感伤的小情调。

”世纪病“即是忧郁,而音乐家们的感情比常人更加敏感。

他们谱写演奏以宣泄内心。

浪漫主义的风格让音乐家们的曲子小众化,变成只有音乐者自己懂的加密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方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异同
摘要:古典乐派是18世纪的音乐,此时期的音乐内容严谨、风格稳健,以唯美、客观理性的方式建立了井然有序的平衡结构,避免情感过分宣泄。

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浪漫乐派是19世纪初~20世纪初的音乐形式,浪漫乐派在形式、技巧承载自古典乐派,但作曲家致力创造个人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注重内容和主题的表现,大型交响乐团也在此时期兴起。

代表人物有肖邦、孟德尔颂、舒伯特。

本文简述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特点,并在形式,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

关键词:古典乐派浪漫乐派风格情感代表人物
古典乐派(classic period) 出现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通常指西方音乐晚上巴赫到贝多芬前期的一段时期(即十八世纪)。

一说自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即维也纳乐派活动时期为古典时期。

主要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歌剧作曲家格鲁格等人。

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其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造主义。

作品着重体现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

创作方法讲究乐曲的结构严谨、形式完美、音响和谐与逻辑严密。

曲风大都淳朴、严肃、稳重,崇尚理性,而对情感的表现较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无标题音乐。

赋格曲、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以及歌剧等体裁和曲式均于此时期奠定了完美的基础。

其中巴赫主要进行复调音乐写作;亨德尔用主调与复调;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则着重主调音乐的写作,其中贝多芬更着重主观激情的表现,重视器乐的标题性,他是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发展的先驱。

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对西方音乐历史起到重要意义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风格上则与巴洛克时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即便是刚刚入门的听众也能够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作品在许多方面的不同。

巴洛克音乐崇尚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强烈,而古典主义音乐则崇尚稳重守制、逻辑均衡,虽然显得过于循规蹈矩,但却不乏美感。

欣赏这个时期的作品,听众所享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优雅却又平衡、统一的优美。

在节奏上古典主义音乐一改以往巴洛克持续不断的强烈感,特别注重旋律的作用,而旋律也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最精湛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其灵魂所在。

在旋律上,这一时期的音乐特别强调均衡和简洁。

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更与巴洛克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在于古典乐派采用单旋律主音音乐结构;而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崇尚的是复调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乐派的许多作品更适宜初入门的听众来欣赏的原因,其调性明确且主线清晰,不像之前的巴洛克音乐那般,往往一个乐章有许多支线。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三大重要的曲式——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键盘奏鸣曲。

虽然古典主义在贝多芬去世之后被全新的浪漫主义所更迭,但是这三种重要曲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被越加发扬光大。

尤其是交响曲这一全新的曲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巨头在短短数十年内,将其成型、完善、壮大。

除此以外,奏鸣曲、室内乐以及器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也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乐器之王“钢琴”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成型并被广泛运用的。

浪漫乐派(Romantic Music)是19世纪初~20世纪初的音乐形式,“浪漫”(Romance)二字是译音,它源于中古时期描写神话、英雄与美人的文艺作品。

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常以此
为题材。

到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君主复辟,音乐家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精神苦闷,于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义。

作品倾向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幻想故事为题材,或着重于生活现象的描绘、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体现。

音乐着重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画,而不像古典主义着重理性。

他们认为文艺有共性,廊以提倡诗歌、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和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而对曲式结构则较灵活。

浪漫乐派音乐家们,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创造了很多秤体裁形式,如:无言歌、夜曲、叙事曲、小品套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等。

他们在创作手法方面则重视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音乐节奏比之古典主义更加复杂而细致,和声手法更加丰富,管弦乐队的编制及配器法到柏辽兹、瓦格纳手中更加发展。

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歌剧作曲家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等人;同时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俄国的柴可夫斯基也属浪漫乐派;在近、现代(十九世纪末一二十世纪)的现代乐派中,还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他们可以说是浪漫乐派的最后几个代表人物。

浪漫乐派著名的作曲家还有去诺、比才、约翰·施特劳斯、圣-桑等人。

浪漫主义乐派与古典主义乐派既有不同的风格,古典乐派时期就以巴哈逝世的1750年那一年作为起点。

此外,因为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显现出浪漫的倾向,所以古典乐派就以1820年贝多芬逝世那年为终点。

古典乐派这个名称,当然是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后才定出来的。

而音乐所给予人们的感觉一定是高尚典雅的!古典乐派的音乐通常给人一种单纯、明朗和优美均衡的印象,所以古典音乐派的音乐大都有着统一且规律的风格。

而浪漫主义其实就是一种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思想。

古典乐派时期的音乐注重的是形式与规则,它要表现出形式上客观的美感。

浪漫主义既然和古典主义相反,那么浪漫乐派的音乐辨识要打破旧有的形式和规定,这时期的作曲家认为,音乐的主要功能是反应出他们的情感,刑事只是一种表达的媒介,所以当就形式不足以满足需求时,他们就任意的去改变。

使曲风更自由、不受约束。

参考文献:
[1].北方.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 [EB/OL].
/yjl-uinong/bolg/static/515182212007102981438681/. 2007-11-29
[2].古典乐派. [DB/OL] ./view/160959.htm/. 2010-06-07
[3].浪漫乐派. [DB/OL] ./view/2175588.htm/. 2010-0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