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4.方程-3x+5x=-8的解是 ( C )
A.x=4
B.x=-1
C.x=-4
D.x=1
解析 合并同类项,得2x=-8.系数化为1,得x=-4.
5.方程 2 x7-
33
x=10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是图中数轴上的 ( D
)
A.D点
B.C点
C.B点
D.A点
解析 合并同类项,得- 5 x=10.系数化为1,得x=-6.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解一元一次方程——系数化为1
1.(2022吉林长春德惠期末)方程2x=-4的解是 ( B )
A.x=2
B.x=-2
C.x=- 1
2
D.x=-6
解析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2.
2.(易错题)(2024吉林辽源龙山期末)方程- 1
5
(3)合并同类项,得-2.5x=20.系数化为1,得x=-8. (4)合并同类项,得15x=-22.5.系数化为1,得x=-1.5.
7.(新独家原创)树木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此外,树木的枝 叶和树干能阻挡声波,消除噪声.某园林有甲、乙、丙三种树共1 116棵,其中乙种树的棵数是甲种树棵数的2倍,丙种树的棵数是 乙种树棵数的3倍,则甲、乙、丙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 设甲种树有x棵,则乙种树有2x棵,则丙种树有3×2x=6x棵, 由题意,得x+2x+6x=1 116. 合并同类项,得9x=1 116.系数化为1,得x=124. 所以2x=248,6x=744. 答:甲、乙、丙三种树分别有124棵、248棵和744棵.
8.(教材变式·P121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 16,-32,64,-128,…,若这一列数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是768, 则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时1-合并同类项 课件(共30张PPT)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时1-合并同类项  课件(共30张PPT)
2∶3∶4,且这次活动三个年级共捐书1 890本,则七年级共捐了______本
420
书.
新课讲解
练一练
2. 某工厂的产值连续增长,2022年是2021年的1.5倍,2023年是2022年的2倍,
这三年的总产值为550万元.2021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解:设2021年的产值是x万元,则2022年的产值是1.5x万元,2023年的
13=-x
D. 由 6x-2-4x+2=0,得 2x=0.
当堂小练
2
2. 将方程− = 1的系数化为1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3
A.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1
3
C.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B.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
3
2
3
D.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2
3
当堂小练
3. 解下列方程:
(1)2x + 3x + 4x = 18
解:合并同类项,得
9x = 18
系数化为1,得
x=2
(2)13x - 15x + x = -3
解:合并同类项,得
-x = -3
系数化为1,得
x=3
当堂小练
3. 解下列方程:
(3)2.5y + 10y - 6y = 15 - 21.5
解:合并同类项,得
6.5y = - 6.5
系数化为1,得
y = -1
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列得方程得 + 2 + 4 = 140.
把含有x的项合并同类项,得 7 = 140.
系数化为1,得x=20.
答:前年这所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5)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5)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会用合并同类项法那么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在此根底上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合并同类项法那么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合并同类项法那么并进一步探索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并同类项法那么的探索及应用.难点:合并同类项法那么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你们知道等式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吗?学生答复,教师点评.师:利用等式的根本性质解方程:(1)2x+3=x+4;(2)5x+4=5-3x.学生解答,然后集体订正.问题展示: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置计算机140台,去年购置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置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置了多少台计算机?师:设前年购置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置计算机多少台?生:2x台.师:今年购置计算机多少台?生:4x台.师: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列出方程:x+2x+4x=140.用框图表示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同类项7x=140系数化为1x=20二、例题讲解【例】解以下方程:(1)2x-x=6-8;(2)7x-2.5x+3x-1.5x=-15×4-6×3.解:(1)合并同类项,得-x=-2,系数化为1,得x=4.(2)合并同类项,得6x=-78,系数化为1,得x=-13.三、稳固练习解以下方程:1.3x+4x-2x=18-7.2.y-y+y=×6-1.【答案】1.x= 2.y=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经验?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补充.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移项的概念,并用移项解方程.过程与方法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使学生形成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由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移项法那么的探索及其应用.难点:对移项法那么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新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问题展示:【例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问题分析:师: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这批书共多少本?生:(3x+20)本.师:每人分4本,这批书共多少本?生:(4x-25)本.师: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此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总结.师:我们可以列出方程3x+20=4x-25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这个方程,得3x-4x=-25-2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变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总结.师:上面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移到右边变成-20,把4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成-4x.及时引出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教师及时总结并强调移项要变号.【例2】解以下方程:(1)2x+6=1;(2)3x+3=2x+7.解:(1)移项,得2x=1-6,化简,得2x=-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师:同学们,这列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生:前面一个数乘以-3得到后面的数.师:如果设第一个数是x,那么第二、三个数怎么表示呢?生:-3x,9x.师:请同学们思考并列出方程.生:x-3x+9x=-1701.解得x=243,所以这三个数分别是243,-729,2187.【例4】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那么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那么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分析:因为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们分别为2x t和5x t,再根据它们与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 t和5x t.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5x-200=2x+100.移项,得5x-2x=100+200.合并同类项,得3x=300.系数化为1,得x=100.所以2x=200,5x=500.答:新、旧工艺产生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00 t和500 t.二、稳固练习解以下方程:1.4x-20-x=6x-5-x.2.32y+1=21y-3y-13.3.2|x|-3=3-|x|.【答案】1.x=- 2.y=-1 3.x=-或三、课堂小结师:学习了移项法那么后,你认为用逆运算的方法和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哪个更简便?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了哪些新的领悟?学生发言,教师予以点评.第3课时去括号与去分母(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探究过程,深入理解等式的根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学会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验整体探索思想的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解方程,并解释解法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问题展示,合作探究师:请同学们解方程:6x+6(x-2000)=150000.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那么我们一起来解这个方程.6x+6(x-2000)=150000去括号6x+6x-12000=150000移项6x+6x=150000+12000合并同类项12x=162000系数化为1x=13500二、例题讲解教师出例如题.【例1】解方程:4(x+0.5)+x=7.解:去括号,得4x+2+x=7.移项,得4x+x=7-2.合并同类项,得5x=5.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1.【例2】解方程:-2(x-1)=4.解法一:去括号,得-2x+2=4.移项,得-2x=4-2.化简,得-2x=2.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1.解法二: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1=-2.移项,得x=-2+1,即x=-1.【例3】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师:如果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请同学们答复以下问题.船顺流速度为多少?生甲:(x+3)千米/时.师:逆流速度为多少?生乙:(x-3)千米/时师:那么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生丙:往返的路程相等.师生共同探讨,列出方程:2(x+3)=2.5(x-3)师:下面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学生完成,然后集体订正.三、稳固练习解以下方程:1.2y+3=8(1-y)-5(y-2).2.3(2y+1)=2(1+y)+3(y+3).【答案】1.y=1 2.y=8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发言,教师予以点评.第4课时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本步骤和方法,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法.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等式根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学会通过观察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向进行新知识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化归〞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本步骤和方法.难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道题.教师出示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师:设这个数为x,那么它的三分之二、二分之一、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怎么表示呢?生:x+x+x+x=33解这个方程关键是去分母,那么怎样才能去掉分母?根据是什么?学生合作探究,尝试去分母,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解法是否正确.问题解答:根据等式的根本性质2,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2,即可将方程化为熟悉的类型.28x+21x+6x+42x=1386合并同类项得97x=1386系数化为1,x=答:所求的数是师生共同探讨解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去分母(方程两边也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3x+1)-10×2=(3x-2)-2(2x+3)去括号15x+5-20=3x-2-4x-6移项15x-3x+4x=-2-6-5+20合并同类项16x=7系数化为1x=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二、例题讲解【例1】解方程:(x+14)=(x+20).解法一:去括号,得x+2=x+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两边同除以-(或同乘-),得x=-28.解法二:去分母,得4(x+14)=7(x+20).去括号,得4x+56=7x+14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84.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28.【例2】解方程:(x+15)=-(x-7).解:去分母,得6(x+15)=15-10(x-7).去括号,得6x+90=15-10x+7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6x=-5.方程两边同除以16,得x=-.三、稳固练习解以下方程:1.-=1.2.-3=.【答案】1.x=-5 2.x=-四、课堂小结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字母表示数【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案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对于方程5x-2=8,你会解吗?怎样解呢?【教学说明】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移项法则问题1 解方程5x-2=8,除了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还有其他的解法吗?【教学说明】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解方程:5x-2=8,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也就是5x=8+2比较这个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归纳结论】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注意:移项一定要改变符号.2.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2 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解答,初步掌握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结论】移项是解方程的重要变形,它是根据需要把方程的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为防止漏项,先写不需要移动的项.问题3 解方程1/4x=-1/2x+3.【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解答进一步掌握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归纳结论】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系数化为1.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4 若1/3a2n+1b m+1与-5b-2m+7a3n-2是同类项,求(-n)m的值.【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交流,尝试完成,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归纳结论】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可知,2n+1=3n-2,m+1=-2m+7,然后解方程求出m、n的值,再计算(-n)m的值.问题5聪聪到希望书店帮同学们买书,销货员主动告诉他,如果用20元钱办会员卡,将来享受八折优惠,请问在这次买书中,聪聪在什么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费用一样?【教学说明】学生设未知数,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归纳结论】列方程解应用题先合理地设出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各未知量,再找。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教案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教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与原方程相比,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些没变?(2)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与原方程相比常数项-2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一次项5x 和常数项8没变常数项-2的位置由等号的左边移动到了右边,符号由“-”变成了“+”,一次项5x 和常数项8的位置没变,符号也没变.师生总结出移项: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做一做:例1下列计算,其中属于移项变形的是(C)A.由5+3x-2,得3x-2+5B.由-10x-5=-2x,得-10x-2x=5C.由5x+3=-4x+1,得5x+4x=1-3D.由5x=15,得x=3易错提醒:1.移项时必须是从等号的一边到另一边,并且不要忘记对移动的项变号,如从3+6x=7得到6x=7+3是不对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总结发言,教师及时纠正.培养了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加深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主动性.2.没移项时不要误认为移项,如从-2=x得到x=2,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与移项的区别没有分清.3、出示课件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例1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解:(1)移项,得2x=1-6.合并同类项,得2x=-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5 2 .(2)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例2解方程:14x=-12x+3.解:移项,得14x+12x=3.合并同类项,得34x=3.方程两边同除以34(或同乘以43),得x=4.师生共同总结:利用移项解方程的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系数化为1.做一做:1.用移项法解方程:7-2x=3-4x;解:(1)移项,得4x-2x=3-7.合并同类项,得2x=-4.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2.x为何值时,代数式4x+3与15-2x的值相等?解:4x+3=15-2x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总结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鼓励和纠错。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3.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移项法则,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注意移项要变号.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微课《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卡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2=8;(2)3x=2x+1.解:(1)利用等式的性质1,两边都加上2得:x-2+2=8+2.即x=10.(2)利用等式的性质1,两边都减去2x得:3x-2x=2x+1-2x.即x=10.2.比较原方程3x=2x+1与变形后的方程3x-2x=1,你又发现了什么?解:通过变形,可以简化方程,使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设计意图:本节直接用复习上节所学重点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一是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情况,二是其中的等式基本性质1就是新课中移项法则的理论依据,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新知讲解】合作交流,探求新知探究:移项的定义及法则活动1.阅读解方程的过程:解:(1)5x-2=8,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即5x=10,即x=2.(2)7x=6x-4,方程两边都减去6x,得7x-6x=6x-6x-4,即7x-6x=-4,即x=-4.活动2.观察归纳,解答问题问题(1):分别将变化前后的两组方程进行对比,方程中哪些项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怎样变的?(可以用下图进行演示)学生很容易找到:一是项的位置发生变化(从方程的一边移到了另一边);二是项的符号发生变化(移动前后符号相反).问题(2):归纳出规律,说出这个规律产生的依据和法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显示以下内容)移项定义:将方程中的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变形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法则:移项时必须要变号.注意:所移动的是方程中的项,并且是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从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探索练习——观察归纳”的逻辑顺序,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发现规律并进行描述的过程,从而提升抽象问题的能力.活动三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书写解方程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而采用框图表示解方程的过程,是为使解法中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清晰,渗透算法程序的思想.教学中不要求学生也画框图.【典型例题】例1.解下列方程:(1)3x +3=2x +7;(2)2x +6=1.解:(1)移项,得3x -2x =7-3.合并同类项,得x =4.(2)移项,得2x =1-6.合并同类项,得2x =-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 =-52. 例2.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从135x -=-得到135x -=; ( ×) (2)从173132x x -+=--得到131732x x -=--. ( √ )例3.下列方程的变形是移项的是( D ).(A )由240x +=得24x = (B )由21x x =+得21x x =+(C )由21x =-得12x =- (D )由321x x -=+得231x x -=+ 本题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演的方法,因为这是解方程一节安排的第一组例题,教学时必须强调解题的规范步骤和格式,同时教师还应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改错.例4.解方程:14x =-12x +3. 解:移项,得14x +12x =3. 合并同类项,得34x =3. 方程两边同除以34(或同乘以43),得x =4. 本题建议首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解答,教学时不应拘泥于教材提供的解法,只要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方法.【随堂练习】1.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换2x -5=12移项2x =12+7x =-x +2移项7x + =24x =-x +10移项4x + =108x -5=3x +1移项8x + =1+-x +3=-9x +7移项-x + =7+2.解方程:(1)3x +5=4x +1;(2)9-3y =5y +5.解: (1)移项,得:3x -4x =1-5.合并同类项,得:-x =-4.系数化为1,得:x =4.(2)移项,得:-3y -5y =5-9.合并同类项,得:-8y =-4.系数化为1,得:y =12. (3)6745x x -=-移项,得6475x x -=-合并同类项,得:22x =系数化为1,得:x=1.(4)移项,得13624x y -= 合并同类项,得:164x -= 系数化为1,得:24x =-.3.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3x +6=0得3x =6;(2)从2x =x -1得到2x -x =1;(3)从2+x -3=2x +1得到2-3-1=2x -x ;解:(1)不对,移项要变号;应该得:3x =-6;(2)不对,不移项的部分不用变号;应该得:2x -x =-1;(3)对.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然后求出某数:(1)某数的19等于32;(2)某数的2倍比某数的5倍小24.解:(1)设某数为x,则1329x .解得x=288.(2)设某数为x,则5x-2x=24.解得x=8.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识,加深对化归思想的理解.六、课堂小结1.谈谈你对解方程的认识.2.谈谈你本节课还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板书设计。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上册考试(人教版2024)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上册考试(人教版2024)

系数化为 1,得
x = -4
(4)7x - 4.5x = 2.5×3–5.
合并同类项,得
2.5x = 2.5
系数化为 1,得
x=1
2. 某工厂的产值连续增长,2022 年是 2021 年的 1.5 倍,2023 年
是 2022 年的 2 倍,这三年的总产值为 550 万元. 2021 年的产值是
多少万元?
规律,后面的数是它前面的数与 -3 的乘积.
解:设所求三个数中的第 1 个数是 x,则
后两个数分别是 -3x,9x.
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 x - 3x + 9x = -1701.
合并同类项,得 7x = -1701.
系数化为 1,得 x = -243.
所以 -3x = 729,9x = -2187.
形式(其中 a、b 是常数).
课本例题
例1 解下列方程:
5
(1)2 x- x=6-8 ;
2
(2)7x - 2.5x + 3x - 1.5x = -15×4 - 6×3
1
解:合并同类项,得 - x = 2
2
系数化为 1,得 x = 4
解:合并同类项,得 6x = -78
系数化为 1,得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
一元一次方程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 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们来解方程.
2.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逐步展现求解方程的般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会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具体的实例感知、归纳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3.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要点梳理】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特别说明: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步骤: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1)移项(等式的性质1)(2)合并(分配律)(3)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典型例题】知识点一、解方程1.解方程:(1)x-3=31;(2)4x=3x-5;(3)-7x=21;(4)-32x=32.【答案】(1)x=34;(2)x=-5;(3)x=-3;(4)-1.【分析】(1)(2)移项合并即可求出解;(3)(4)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1) 移项,得x=31+3,x=34;(2)移项,得4x-3x=-5,x=-5;(3) 系数化为1,得x=-3;(4)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3⎛⎫-⎪⎝⎭,得x=32×23⎛⎫-⎪⎝⎭=-1.故答案为:(1)x=34;(2)x=-5;(3)x=-3;(4)-1.【点拨】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举一反三:【变式1】 解方程(1) 4 2.5 1.515x x x -+= (2)5757x x -=+【答案】(1)5;(2)-6【分析】(1)直接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得方程;(2)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得方程;解:(1)4 2.5 1.515x x x -+=, 合并同类项得:315x =,系数化1得:x=5;(2)5757x x -=+, 移项得:575+7x x -=, 合并同类项得:212x -=,系数化1得:-6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相应步骤解方程.【变式2】解方程:(1)36156x x -=--; (2)45173x x +=-; (3) 2.57.5516y y y --=-; (4)11481.5533z z +=-. 【答案】(1)1x =-;(2)66x =-;(3)56y =;(4)407z =- 【分析】(1)(2)(3)(4)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解:(1)移项,得36156x x +=-+.合并同类项,得99x =-.系数化为1,得1x =-.(2)移项,得41753x x -=--. 合并同类项,得1223x =-. 系数化为1,得66x =-.(3)移项,得 2.57.5165y y y --+=.合并同类项,得65y =.系数化为1,得56y =. (4)移项,得11841.5533z z -=--. 合并同类项,得7410z =-. 系数化为1,得407z =-.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中“纠错”题2.解方程:1145155x x +=--. 佳佳的解题过程如下:解:移项,得1145155x x +=-.① 合并同类项,得34x =.①系数化为1,得43x =.① 请问佳佳的解题步骤有误吗?如果有误,从第几步开始出错的?并且将正确答案写出来.【答案】有误,从第①步开始出错的.正确的解题过程见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判断即可.解:有误,从第①步开始出错的.正确的解题过程:移项,得1145155x x +=--, 合并同类项,得36x =-,系数化为1,得2x =-.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举一反三:【变式1】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作业.请你用曲线把出错误的步骤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右边.(1) 解方程: 215x x -=-+.解:215x x -=+,6x =.(2)解方程:715y y =+. 解: 71y y =+,71y y -=,61y =,16y =.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进行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①215x x -=+ 改正:215x x +=+ 2x =(2) 71y y =+ 改正:755y y =+ 52y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变式2】 下面是张铭同学今天做的家庭作业:问题:将等式5x ﹣3y=4x ﹣3y 变形.解:因为5x ﹣3y=4x ﹣3y ,所以5x=4x (第一步)所以5=4(第二步) 上述过程中,第一步是怎么得到的?第二步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原因是什么?【答案】第一步是两边都加3y ,第二步错误的原因是x=0时,两边都除以x 无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逐步分析即可,等式的基本性质1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解:第一步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把等式的两边都加3y ,第二步根据等式的性质2可知,错误的原因是x =0时,两边都除以x 无意义.【点拨】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等式的2条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3】某同学解方程52486x x -=-的过程如下,请你指出他开始出错的一步及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解:移项,得58624x x -=--,①合并同类项,得330x -=-,①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10x =.①;【答案】该同学的移项是错误的,原因见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移项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该同学的移项是错误的,原因是-24进行移项后符号没有改变.根据移项的定义可知,正确移项是58624x x -=-+,合并同类项,得318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得6x =-.【点拨】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移项.知识点三、一元一次方程中同解原理3、已知2(26)m -与|n+2|互为相反数,则求方程m x +3n=6的解. 【答案】4x =【分析】由题意可得()22620m n -++=,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m 、n ,代入原方程后再求解方程即可.解:由题意得:()22620m n -++=,所以260,20m n -=+=,解得3,2m n ==-,则方程mx+3n=6即为366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12,系数化为1,得x=4.【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2a =x+7,某同学在解这个方程时,不小心把右端的+7抄成了-7,解得的结果为x =2,求原来方程的解.【答案】x =9【分析】根据方程的解满足方程,可得关于a 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a 的值,根据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答案.解:将x=2代入3x+2a=x -7,得6+2a=-5,解得a=-112. 当a=-112时,原方程为3x -11=x+7,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18,系数化为1,得x=9,原方程的解为x=9.【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得出a 的值是解题关键.【变式2】已知关于x 的方程130.58192x a a +=-与方程3122x x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a 的值.【答案】3a =【分析】首先解得方程3122x x -=-的解,然后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将方程3122x x -=-的解的相反数代入第一个方程来求a 的值即可.解:解方程3122x x -=-,得1x =-,∴方程130.58192x a a +=-的解是1x =把1x =代入130.58192x a a +=-,得130.58192a a , 解之得:3a =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m -6)x 2-2x+n=0与x -(3-x )=1的解相同,求m 、n 的值.【答案】m=6,n=4【分析】先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x -(3-x )=1的解;根据两个方程的解相同, 将求得的解代入到一元一次方程(m -6)x 2-2x+n=0中, 不难求出n 的值.解: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方程,x -(3-x )=1, 可得x=2.因为方程(m -6)x2-2x+n=0为一元一次方程,得m -6=0,m=6,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所以x=2也是方程(m -6)x2-2x+n=0的解.将x=2代入-2x+n=0可得: -4+n=0,解得n=4.故答案:m=6,n=4.【点拨】本题是一道关于解方程的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知识点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创新题4、一般情况下a 2+b 3=a+b2+3不成立,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a =b =0,我们称使得a 2+b 3=a+b 2+3成立的一对数a ,b 为“相伴数对”,记为(a , b).(1)若(1 , b)是“相伴数对”,求b 的值;(2)若(m , n)是“相伴数对”,求代数式m −10n −2(5m −3n +1)的值.【答案】(1)−94;(2)-2【解析】(1)、首先根据“相伴数对”的定义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b 的值;(2)、根据“相伴数对”的定义得出关于m 和n 的代数式,然后进行化简得出9m+4n=0,最后将所求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进行求解.解 :(1)∵(1 , b)是“相伴数对”,∴12+b 3=1+b 2+3,解得:b =−94;(2)由(m , n)是“相伴数对”可得:m 2+n 3=m+n 2+3,则15m +10n =6m +6n ,即9m +4n =0,则原式=m −10n −10m +6n −2=−9m −4n −2=−2.举一反三:【变式1】数学课上,高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他在三张硬纸片上分别写出一个代数式,背面分别标上序号①、①、①,摆成如图所示的一个等式.然后翻开纸片①是4x 2+5x +6,翻开纸片①是-3x 2-x -2.解答下列问题:(1)求纸片①上的代数式;(2)若x 是方程2x =-x -9的解,求纸片①上代数式的值.【答案】(1)244x x ++;(2)1.【分析】(1)由①=①+①即可求解;(2)由方程2x =-x -9求出x 值,再代入纸片①上的代数式求值即可.解:(1)222456(32)44x x x x x x =+=+--=+-+①②③++,所以纸片①上的代数式为244x x ++;(2)解2x =-x -9得3x =-,将3x =-代入244x x ++得2(3)4(3)491241-+⨯-+=-+=,所以纸片①上代数式的值为1.【点拨】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及代入求值,同时涉及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灵活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下图是一个运算程序:(1)若2,3x y =-=,求m 的值;(2)若4x =,输出结果m 的值与输入y 的值相同,求y 的值.【答案】(1)-7;(2)-2 【分析】(1)根据x 、y 的值和运算程序得出3m x y =-,代入即可得出答案(2) 根据运算程序分4m >和4m ≤两种情况列出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y 的值解: (1)2,3x y =-=,x y ∴≤,32337m x y ∴=-=--⨯=-.(2)由己知条件可得4,x y m ==,当4m >时,由43m m +=,得2m =-,符合题意:当4m ≤时,由43m m -=得1m =,不符合题意,舍掉.2y ∴=-.【点拨】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把满足条件的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得到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也考查了观察图表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附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附答案)

1
4
解:移项,得x—§x = 2+g.
合并同类项,得羡x=¥.
2 方程两边同除以勺,得x = 5.
12.解:设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是x元,由题意,得 0. 8x+20 = x-12. 解得x = 160. 答: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是160元.
第2课时 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1. B 2. 解方程:4(x-2)=2(x+3). 去括号,得4x—8 = 2x+6.
13
两边同除以
,得*=三.
-----------
5
5
8 .解下列方程:
⑵于 —9x+8
(1) —5x+1 = -2-
x+3
2x + l
x— 1
(3)—+l=x—1; (4) 3 =
5
V V—4 9 .对于方程5—丁 =1,某同学解法如下:
解:方程两边同乘6,得6x—X —4=1.①
合并同类项,得5x = 5.②
9
移项,得 4x—2x = 6+8. 合并同类项,得2x=14.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 = 7. 3. x = 2. 4. (l)-3(x+3)=24; 解法一:去括号,得一3x—9 = 24. 移项,得—3x —24+9. 合并同类项,得-3x = 33. 方程两边同除以一3,得x= 一H. 解法二:方程两边同除以一3,得 x+3 = —8. 移项,得x=—8 —3. 合并同类项,得x = 一H. (2)4x—3 = 2(x—1); 解:去括号,得4x —3 = 2x —2. 移项,得 4x — 2x=—2 + 3. 合并同类项,得2x=l.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教学目标课题 5.2 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授课人素养目标 1.会正确利用合并同类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设计意图回顾等式的性质与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为解方程的学习作准备.【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请大家说一说等式的性质有哪些?(可让学生回答,课堂上一起回顾)2.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1)a+2a-4a;(2)-6xy-5+2yx+xy-3.(1)-a;(2)-3xy-8.【教学建议】回顾旧知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忘记等式性质中“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识别同类项,是否漏掉了负号.活动二:交流讨论,学习新知设计意图学习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探究点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P120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的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所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问题1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吗?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根据“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可以得到如下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得方程x+2x+4x=140.问题2观察方程,等号左边有3个含x的未知数项,不能直接利用等式性质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利用什么知识,将这个方程转化一下,以便顺利地求解呢?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含有x的项合并同类项,得7x=140.问题3你能进一步求出方程的解吗?系数化为1,得x=20.因此,前年这所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思考(教材P120思考)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通过合并同类项,减少项数,进而将方程转化为更接近x=m的形式.【对应训练】教材P121练习第2题.【教学建议】给学生说明,“系数化为1”指使方程由ax=b(a≠1)变形为x=m,它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系数化为1时,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颠倒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2)忽略未知数系数的符号.【教学建议】结合解方程的过程,让学生思考有关步骤(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为了反复渗透“解方程就是要使方程不断向x=m(常数)的形式转化”的化归思想.活动三:熟练运用,巩固提升设计意图巩固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强化运算能力.例1(教材P120例1)解下列方程:(1)2x-52x=6-8;(2)7x-2.5x+3x-1.5x=-15×4-6×3.例2(教材P121例2)有一列数1,-3,9,-27,81,-243,…,其中第n个数是(-3)n-1(n>1).如果这列数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分析:数的排列规律:后一个数=-3×前一个数.某三个相邻数的和:前面的数+中间的数+后面的数=-1701.解:设所求三个数中的第1个数是x,则后两个数分别是-3x,9x.由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x-3x+9x=-1701.合并同类项,得7x=-1701.系数化为1,得x=-243.所以-3x=729,9x=-2187.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对应训练】教材P121练习第1,3题.【教学建议】给学生总结:例1中,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含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这两类都需要合并.【教学建议】让学生认识到: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含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时,通常先设其中一个为x,再根据其他未知数与x的关系,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些未知数.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今天我们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3.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什么?4.含多个未知数时,怎样设未知数、列方程?【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130习题5.2第1(1)(2),14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教学反思本节课先帮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以及合并同类项的相关知识,为学习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作准备.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灌输了将方程不断转化为x=m(常数)形式的化归思想,这一思想在后面几节课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强化.解题大招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将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再结合等式的性质,将方程转化为x=m(常数)的形式,注意计算时不要出错.例1对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 )A.y=1B.-y=1C.9y=1D.- 9y=1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m-0.125m=0,得m=0A.由x-3x=1,得2x=1B.38C.x=-3是方程x-3=0的解D.以上说法都不对m-0.125m=0,得0.25m=0,再将系数化为1,得m=0,解析:A.由x-3x=1,得-2x=1,故A错误;B.由38故B正确,D错误;C.x=3是方程x-3=0的解,x=-3不是,故C错误.故选B.例3如果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为多少?解:因为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所以2x+x-3=0.方程两边加3,得2x+x=3.合并同类项,得3x=3.系数化为1,得x=1.故x的值为1.例4甲、乙、丙三人向某学校捐赠图书,已知这三人捐赠图书的册数之比是5∶8∶9.如果他们共捐了748册图书,那么这三人各捐了多少册图书?解:设甲捐了5x册图书,则乙捐了8x册图书,丙捐了9x册图书.根据题意,得5x+8x+9x=748.合并同类项,得22x=748.系数化为1,得x=34.所以5x=5×34=170,8x=8×34=272,9x=9×34=306.答:甲捐了170册图书,乙捐了272册图书,丙捐了306册图书.培优点月历中的数字问题例例如图是某月的月历,在月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如果被圈出的三个数之和为51,求中间的那个数.分析:在月历中,每一横行,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每一竖列,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7.根据这种数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解:设中间的那个数为x,则被圈出的三个数分别是x-7,x,x+7.根据题意,得x-7+x+x+7=51.合并同类项,得3x=51.系数化为1,得x=17.答:中间的那个数为17.。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5.2 第1课时 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5.2 第1课时  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试题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基础检测
1.当x=_______时,式子4x+8与3x-10相等.
2.某个体户到农贸市场进一批黄瓜,•卖掉1
3
后还剩48kg,••则该个体户卖掉______kg黄
瓜.
3.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年龄是()
A.30岁 B.20岁 C.15岁 D.10岁
4.若干本书分给某班同学,每人6本则余18本,每人7本则少24本.•设该班有学生x 人,或设共有图书y本,分别得方程()
A.6x+18=7x-24与
2418 77 y y
--
=
B.7x-24=6x+18与
2418 76 y y
+-
=
C.
2418
76
y y
+-
=与7x+24=6x+18 D.以上都不对
5.(教材变式题)解下列方程:(用移项,合并法)
(1)0.3x+1.2-2x=1.2-27x
(2)40×10%·x-5=100×20%+12x
6.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7.煤油连桶重8千克,从桶中倒出一半煤油后,连桶重4,5千克,•求煤油和桶各多少千克?
拓展提高
8. 2008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想,卫星在绕地球飞行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变轨,如图.已知第一次变轨后的飞行周期比第二次变轨后飞行周期少8小时,•而第三次飞行周期又比第二次飞行周期扩大1倍.已知三次飞行周期和为88小时,求第一、二、•三次轨道飞行的周期各是多少小时?。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解:去括号,得x+4x+2=17
移项,得
4x+x=17-2
合并同类项,得 5x=15
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x=3
问题六:你能总结出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说一说你的看法.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归纳
去括号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括号;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去括号法则
②移项;移项要变号
等式的基本性质1
那么可列出方程:y-0.5+4y=20-3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尝试.思考
问题四:x+4(x+0.5)=20-3这个方程和之前解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方程出现了括号
问题五:怎样解所列的方程?说一说你的看法.
方程有括号先去括号,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尝试.思考
解方程:x+4(x+0.5)=20-3
③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④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等式的基本性质2
问题七:步骤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巩固
解方程:1+6x=2(3-x).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1+6x=6-2x.
6x+2x-=6-1.
合并同类项,得 8x=5.
方程两边都除以8,得 x=
去括号解方程
的步骤
去括号解一
元一次方程
去括号注意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那么去括号后原括号内
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当乘数与一个多项式相乘时,乘数应乘多项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同步练习题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1.填空:(1)方程3y=2的解是y=;(2)方程-x=5的解是x=;(3)方程-8t=-72的解是t=;(4)方程7x=0的解是x=;(5)方程34x=-12的解是x=;(6)方程-13x=3的解是x=.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3x-4x=-25-20.解: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3.填空:等式的性质1:.4.填空:(1)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x-7=5的两边加7,得x=5+;(2)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7x=6x-4的两边减6x,得7x-=-4.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解方程6x-7=4x-5.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6.将上题的解题过程填入框图:7.解方程:12x -6=34x.8.填空:(1)x +7=13移项得 ;(2)x -7=13移项得 ;(3)5+x =-7移项得 ;(4)-5+x =-7移项得 ;(5)4x =3x -2移项得 ;(6)4x =2+3x 移项得 ;(7)-2x =-3x +2移项得 ;移项系数化为1合并同类项(8)-2x=-2-3x移项得;(9)4x+3=0移项得;(10)0=4x+3移项得.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学习数学,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数学的知识网络,将单一的知识都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对综合型题目的解答。

高效学习经验——把数学的知识点都结合起中考状元XX平日里爱打篮球、爱看球赛,XX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阳光。

在他看来,他取得高分的最大秘诀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

在所有学科中,XX认为自己的理科和英语还算不错。

他说他最擅长的是用知识网络法来归纳知识,让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有条理,具体如何做呢?以数学为例,XX会首先联想一个数学关键词比如说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围绕着这个关键词想一想,什么叫做一元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解法,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将这些间题的答案写在笔记本中,这样知识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x x
“三年共购买计算机 140 台”,可列方程:x+2+4=140.设法 1 更简单,
因为设法 1 中未知数 x 的系数都是整数,便于求解
(2)如何解方程4x+2x+x=140?
解方程4x+2x+x=140,也就是要将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
的形式.合并同类项,得7x=140,系数化为1,得x=20
更简单,为运用等式的性质2求出方程的解创造条件;系
数为1或-1的项,合并时千万不能漏掉哦!
知识点2: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
相等关系: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一般先设其中一个部分的量为x,再用x表示出其他各部分量,最
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题型一】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 1:下列各方程中,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D )
(3)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简化方程,它是一种恒等变形,可以使方
程变得简单,并向着x=a( a为常数)的形式转化
1. 请同学们解问题1中设法2,设法3的方程.
2.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20页例1.
小组展示
越展越优秀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知识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重点)
(2)7x-2x=8+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点呢?
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另一边是常数项
请同学们试着解一解.
情境导入
程大位,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历经二十年,于明万历壬辰年
(1592年)写就巨著《算法统宗》.《算法统宗》搜集了古代流传的
595道数学难题并记载了解决方法,堪称中国16-17世纪数学领域
(4)x- + =3.
2 4
(1)x=4. (2)y=2.

5.2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2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 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知3-讲
1.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先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然 后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解方程.
2. 解方程中去括号的顺序: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 大括号,一般是由内向外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去括号.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括号→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1. 去括号的目的是能利用移项解方程,其实
质是乘法分配律. 2. 解方程中的去括号法则与整式运算中的去
括号法则相同. 括号前是负因数时,要注意 乘积的符号.
知3-讲
感悟新知
例 3 解方程:4x+2(4x-3)=2-3(x+1).
知3-练
解题秘方:按“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 骤解方程. 解:4 x+2(4 x-3)= 2-3(x+1). 去括号,得4 x+8x-6 = 2-3 x-3 . 移项,得 4 x+8x + 3 x = 2-3 + 6 . 合并同类项,得15x=5 .
变形依据 注意事项
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同
(1)不要漏乘
乘各分母的最
不含分母的
小公倍数,当
项;(2)若分
分母是小数时, 等式的性质2 子是一个多
要利用分数的
项式,去分
基本性质把小
母后要加上
数化为整数
括号
感悟新知
知5-讲
变形名称 具体方法 变形依据 注意事项
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
不要漏括
号,再去中括 号,最后去大
最小公倍数,从而约去分母,这个过程叫作去分母. •••••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9
10
D. -4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2
分层检测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7. 解下列方程:
(1)2 x +1=7;
(2)2 x -8=4- x ;
(1)解:移项,得2 x =7-1,合并同类项,得2 x =6,
系数化为1,得 x =3;
(2)解:移项,得2 x + x =4+8,合并同类项,得3 x =12,
A. 2 x +3 x =7+5
B. 2 x -3 x =-7+5
C. 2 x -3 x =7-5
D. 2 x -3 x =7+5
)
4. 下列解方程的过程中,移项错误的是( B )
A. 由2 x +6=-3得2 x =-3-6
B. 由4 x -2=3 x +7得4 x -3 x =-7+2
C. 由3 x =4- x 得3 x + x =4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
课前预习
2
3
分层检测
课堂学练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 合并:8 x +2 x =
10 x
x =3
2. 方程2 x =6的解是
=5的解是
x =5
课前预习
,2 x -3 x +4 x =
1
, x =-4的解是
2
3x
x =-8
,3 x -2 x
(2)10 x -13 x +5 x =-6.
解:合并同类项,得2 x =-6,系数化为1,得 x =-3.

5.2 课时1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7页)

5.2 课时1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7页)
1 x 2. 2
x 2 2
x 4.
(1)系数化为1时,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者乘 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 (2)如果方程中项的系数是带分数的话,一般写成假分数
22202
例1 解下列方程
不能丢掉负号
(2) 7x 2.5x 3x 1.5x 15 4 6 3
解:(2) 合并同类项,得(7 2.5 3 1.5)x 60 18
解法2:
第1个数为
x 3
,
第2个数为x,第3个数为3x ,则
x x 3x 1701. 3 7 x 1701. 3
x 729.
所以 3x 2187 , x 243 3
还有其他设法吗?
答: 这三个数分别是 243, 729, 2187
22202
当堂检测
解下列方程.
(1) 5x 2x 9 (3) 7x 4.5x 2.5 3 5
x 3x 9x 1701.
合并同类项,得 7x 1701.
系数化为1,得 x 243.
所以 3x 729,9x 2187. 答: 这三个数分别是 243, 729, 2187
22202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 1, 3,9 27,81, 243, .其中某三个 相邻数的和是1701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22202
归纳总结
解法一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设前年购买了x台,则 去年购买了2x台,今年购买了4x台,
x+2x 4x 140
合并同类项,得
7x 140
系数化为1,得
x 20
审 —审题,明确关键信息 设 —设合适的未知量为x 列 —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 —采取最优步骤方案求解

5.2.1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2.1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x + 2x + 4x = 140
尝试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 x = m 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依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依据:等式性质2
思考: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 = 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配律.
B
若一件服装以120元销售,可获利20%,则这件服装的进价是( )A.100元 B.105元C.108元 D.118元
4
A
5. 解下列5m-2.5m =3; (3) 3y-4y =-25-20.
x+2x+14x=25500,
解得x=1500,
则2x=3000,14x=21000.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构建脉络
利用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的步骤:它经历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两步;合并同类项是化简、解方程的主要步骤,系数化为1,即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注意:系数为1或-1的项,合并时不能漏掉.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约820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 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计算概要》.“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讨论下面的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典例精讲
归纳总结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是x,-3 x ,9 x. 由三个数的和是-1 701,得 x-3x+9x= -1 701. 合并同类项,得7x=-1701. 系数化为1,得x= -243. 所以-3x=729 ,9x= - 2 187. 答:这三个数是-243, 729, - 2 1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会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会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移项中的变号问题。

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考点一.同类项概念的考查:
1.含有相同的 ,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2.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同类项。

考点二.合并同类项的考查:
1.合并同类项时,把 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
2.合并同类项:
(1) 2x-5x; (2) -3x+0.5x; (3)
2x +23x -3
2x
考点三.利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例1.解方程7x-2.5x+3x-1.5x=-15×4-6×3. 解:
【规律总结】
【同步测控】
1.通过合并同类项解下列方程:
(1) 5x-2x=9; (2)
2x +2
3x =7;
(3) -3x+0.5x=10; (4) 7x-4.5x=2.5×3-5.
考点四.移项的考查 例2.解方程:4(x-
2
3
)=2. 解法1:(1)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同_______,得:x-23=12
) (2) 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都加_________,即x-23+23=12+2
3
,
也就是x=12+2
3
(3)得x=7
6

解法2:(1)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4x-_______________=2, (2) 两边同加_________,即4x-38+38=2+38,得4x=143
, (3)两边同除以_____________, (4) 得x=
76
. 上面解法1中第二步,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
23变为+2
3
移到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
并同类项解方程.
像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就叫做移项.
【规律总结】
【同步测控】
1.移项
(1)x-5=11; (2) 2x+5=x-2; (3) 0.5x-3=x+2x-7.【重要思想】
2.利用移项解方程:
(1)6x-7=4x -5 ; (2)1
2
x-6 =
3
4
x ;
(3)3x+5=4x+1 ; (4)9-3y=5y+5;【规律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