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师心得体会
年月日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每月心得
起止时间:2014年月日至2014年月日
继承人姓名指导老师姓名
本月跟师临证(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水肿、喘证等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跟师心得
--附子的应用心得
附子大辛大热而有毒,在临床应用中尤需谨慎,但其既为辛热纯阳之品,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又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既能治疗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等,对脾肾阳虚之水肿,心阳虚衰之胸痹、喘证等也颇具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就必须充分掌握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王老师亦常以此药入方,自跟随王老师学习以来,在其悉心指导下,对附子的临床应用也有了一定的心得,现将其总结如下。
有一定毒性的药在应用中除了看症状表现,还必须凭脉象来用药。四诊中,历代名医莫不重视脉诊。唐代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明代徐春书:“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医唯明脉,则诚为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清代吴菊通更是一语中的:“四诊之法,唯脉最难,也唯脉最可凭也。”王老师在临床用药上亦非常强调脉诊的重要性,正如其所谓证脉不同,凭脉用药;证有假象,凭脉用药;怪病难辨,凭脉用药;无证可辨,凭脉用药。
使用附子者,其脉诊当属少阴脉证。少阴脉《伤寒论》第281条有详细记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附子,体会到使用附子,要符合如下症状:精神萎靡,嗜卧欲寐;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在脉诊中,可扪及如下脉象:脉或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或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或细弱(脉细如丝,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其中脉、证之间,又以脉象为准。《伤寒蕴要》云:“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者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本草正》云:“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
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另外附子尚须配伍用药,以减少其毒副作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医者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以中药之偏性对其进行纠正的过程,中药的毒副作用是随着机体状态或疾病状态而发生变化的。我们用附子就得根据患者病情配伍其它药处方使用,发挥附子的独特疗效。如附子配黄连、甘草、人参、白术、干姜、蜂蜜等能减少其毒副作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有附子配伍以减毒的论述:“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常与附子配伍的还有肉桂、细辛、桂枝、麻黄、知母、竹沥、大黄等。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并以此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相伍,被推为调节阴阳的代表方剂。
同时还应准确掌握附子适应证与禁忌证,凡现脉实数或洪大、大便热结、高热、内热外寒、真热假寒的阴虚和热证患者应忌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孕妇应禁用;年老体弱、心功能减退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签名:
2014年月日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能体现指导老师的学术和水平):
签名:
年月日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
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
用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
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
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
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
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
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我们学医生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天人相应”观,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
《内经》对养生学有突出的贡献,他强调整体观及从“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