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框图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22b3f559ec3d5bbfd0a74c7.png)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挡土墙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
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
2、基坑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
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5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前再突击挖除。
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以免积水。
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片石砼的浇筑。
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
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4、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但是在挡土墙高度方向可分层多次进行浇注,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7ae3488de80d4d8d05a4f8d.png)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挡土墙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
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
2、基坑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
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5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前再突击挖除。
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以免积水。
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片石砼的浇筑。
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
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4、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但是在挡土墙高度方向可分层多次进行浇注,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大样图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大样图](https://img.taocdn.com/s3/m/a3986deef524ccbff12184cc.png)
(完整word版)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
![(完整word版)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9fe6a95102de2bd97058841.png)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挡土墙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
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
2、基坑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
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5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前再突击挖除。
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以免积水。
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片石砼的浇筑。
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
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4、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但是在挡土墙高度方向可分层多次进行浇注,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完整版)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
![完整版)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525fa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b.png)
完整版)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施工准备:1.挡土墙砌筑已完成并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2.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
3.各种原材料已进场并通过抽样报验。
4.以控制网点为基点,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护岸曲线要素点座标向岸侧偏移40公分推算坐标,在挡墙顶部放出压顶样标,用订子或油漆做好标记,用钢尺测量出压顶边线位置,拉线立模,立模后测出模板高程,报验合格后浇筑。
注意事项:挡墙压顶采用细石混凝土,C20砼浇筑,其尺寸位置和水平标高的准确度要求较高。
应注意以下几点:压顶模板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保证压顶的设计尺寸,模板接缝紧密,不漏浆,保证砼外表面清洁光滑;压顶上部有栏杆的,应将栏杆位置留置,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校正,保证其位置准确。
压顶混凝土轴线应与中心线平行,混凝土收光时要求压光三次,浇筑成形的压顶混凝土应棱角方正、顺直,圆弧段曲线圆滑、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侧面无蜂窝、麻面。
压顶混凝土浇注施工:压顶砼采用C20混凝土分段浇筑,分段长度与伸缩缝的位置对应一致,并在设计要求位置预埋铁件,起到钢支撑支点的作用。
为确保围檩顺直,侧模采用木模板,中间采用对拉螺栓φ12@1000,支撑采用φ48钢管@600设置。
压顶圈梁顶面标高-800.模板工程:1.模板的材料与设计:施工前必须对模板的材料、设计、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该使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浇筑和捣实,使其形成准确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与振动力,并应牢靠地维持原样、不位移、不变形。
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2.模板清理及涂刷隔离剂: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浇捣之前应清洁干净,表面无污物、凸出的钉子、裂缝或其他损伤应修补好。
为防锈或加速拆模而涂在模板的侧面上的隔离剂,应为矿物油或其他脱模材料。
按惯例模板应在立模前涂刷好。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f14c5f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c.png)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对挡土墙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2、基坑开挖开挖前;首先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5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前再突击挖除..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以免积水..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片石砼的浇筑..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设计部门..4、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但是在挡土墙高度方向可分层多次进行浇注;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0%时;则进行涵洞基础模板的拆除与墙身模板的安装..5、现浇墙身砼在浇注砼前;必需提前准备粒径大于15cm的片石;且原材料及砼必须符合项目部实验室配合及设计比要求;石块无破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墙身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支撑采用φ50钢管;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支撑的横向钢管接头应错开;上下不得在同一直线上;内外模的横竖带均采用双根钢管..模板支撑好后;表面应光洁无错台;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并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出后拔出重复利用..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多次立模的办法;一般2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2米高的可分多次立模;亦可一次立模..本挡土墙墙身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准确计算砼、片石的具体数量片石掺量按规范要求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片石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cm的石块;且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石块;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片石砼施工时;用装载机装运到砼浇筑地点;或直接用车辆运送到浇筑地点;然后人工搬运至混凝土当中..严禁装载机直接倾倒片石;以防片石砸坏模板..在施工墙身砼时;按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力下到墙身内对砼进行振捣和栽种片石..砼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大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且不能形成明显的施工冷缝..浇筑片石砼时;先在基础顶面浇筑30cm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密实后按梅花状形式栽种片石;石块净距10~20cm..栽种片石时;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式栽种..石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分布均匀;距模板内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片石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二层砼的浇筑;砼振捣好后;进行第二层片石的栽种;以此类推..现浇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当砼落高大于2.0m时;为防止砼离析;应采取下列保证措施: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b、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c、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砼浇灌完且表面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6、施工缝、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2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层次砼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度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3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4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砼..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砼时;不得低于2.5Mpa.本段挡土墙的沉降缝宽2cm施工时缝内夹2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按设计要求;此段挡土墙泄水孔采用φ10PVC管;孔眼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具体间距可根据现场泄水量进行调整;衡重式挡墙上下墙连接处必须设置泄水;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米..为了保证挡墙墙背排水顺畅;在挡墙墙背底排泄水孔进口处设置纵向碎石盲沟;在碎石盲沟底部设置纵向φ10带孔PVC排水管;排水管外包250g/m2无纺土工布;带孔排水管两端用二层250g/m2无纺土工布包封;带孔排水管与底排泄水孔采用三通接头连接;以保证盲沟通过泄水孔把墙背水排出路基;碎石盲沟底部应铺设0.3~0.5米厚的粘土隔水层并夯实;以防止台后水渗入基础;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应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现象..除底排泄水孔外其余泄水孔进口端应用40×40cm的250g/m2无纺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道淤塞..7、墙背填料填筑为保证挡土墙的正常使用和经济合理;墙背填料应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等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不应采用粘土作为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淤泥和冻土块等不良填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浸水挡土墙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施工前;墙背填料应先进行土质试验;确保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墙后回填要均匀;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碾压夯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以防止墙后台背积水让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压实时应避免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操作;在靠近挡墙墙顶内侧处应使用不大于1吨的小型振动夯实机械夯实填土;不应采用重型设备辗压;以免辗压时重型设备的重量使墙背压力暂时性或永久性增加;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路床80cm深度范围的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若墙后碾压空间受限制时;应采用浆砌片石予以回填..。
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
![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79fd24eb52acfc789ebc9a2.png)
挡土墙混凝土压顶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挡土墙砌筑已完成并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2、施工人员全部到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3、各种原材料已进场并通过抽样报验。
4、以控制网点为基点,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护岸曲线要素点座标向岸侧偏移40公分推算坐标,在挡墙顶部放出压顶样标,用订子或油漆做好标记,用钢尺测量出压顶边线位置,拉线立模,立模后测出模板高程,报验合格后浇筑。
2 注意事项挡墙压顶采用细石混凝土,C20砼浇筑,其尺寸位置和水平标高的准确度要求较严。
应注意以下几点:压顶模板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保证压顶的设计尺寸,模板接缝紧密,不漏浆,保证砼外表面清洁光滑;压顶上部有栏杆的,应将栏杆位置留置,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校正,保证其位置准确。
压顶混凝土轴线应与中心线平行,混凝土收光时要求压光三次,浇筑成形的压顶混凝土应棱角方正、顺直,圆弧段曲线圆滑、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侧面无蜂窝、麻面。
3 压顶混凝土浇注施工压顶砼采用C20混凝土分段浇筑,分段长度与伸缩缝的位置对应一致,并在设计要求位置预埋铁件,起到钢支撑支点的作用。
为确保围檩顺直,侧模采用木模板,中间采用对拉螺栓φ12@1000,支撑采用φ48钢管@600设置。
压顶圈梁顶面标高-800。
(1)、模板工程1)模板的材料与设计施工前必须对模板的材料、设计、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该使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浇筑和捣实,使其形成准确的形状、尺寸和位置。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与振动力,并应牢靠地维持原样、不位移、不变形。
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2)模板清理及涂刷隔离剂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浇捣之前应清洁干净,表面无污物、凸出的钉子、裂缝或其他损伤应修补好。
为防锈或加速拆模而涂在模板的侧面上的隔离剂,应为矿物油或其他脱模材料。
按惯例模板应在立模前涂刷好。
涂刷作业必须不得因污染而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理。
挡墙施工方法
![挡墙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60904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2.png)
片石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片石混凝土挡墙1。
1、技术要求1、C15片石砼的片石掺量不得多于其体积为20%,其片石使用未风化石料,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且不低于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石料必须质地坚硬,石质均匀一致,不宜风化且未风化、无裂纹,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等经试验鉴定满足要求,有石材试验报告单。
石料表面如有泥污等,应清除洗刷干净后方准使用。
片石砼的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相关规定。
2、挡土墙的基底标高应根据施工时基坑开挖的实际情况调整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应埋置于地面线下不小于1m,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若不满足,应对基础进行处理;3、墙体应设置泄水孔,按间距2~3m呈梅花形布置,最低一层出水口离地面不小于30cm,外斜坡度为3%,采用直径为90mmPVC管或孔径为10×10cm方孔;泄水孔进水口部分的反滤层用碎石覆盖并用无纺土工布包裹;4、墙体10m设置一沉降缝,缝宽2cm,自基础到墙顶断开,用泡沫塑料板隔开,缝口用沥青麻丝填塞,塞入深度不小于20cm,沉降(伸缩)缝避开涵洞位置设置;5、当墙背为垂直或俯斜式时,连续排水层采用碎石,含泥量不能超过5%,因墙背为仰斜式,连续排水层采用无砂大孔砼,无砂大孔砼性能要求:强度等级为C5,透水系数(15℃)≥0.5mm/s,连续孔隙率≥10%,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料,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压碎值≤15%,针片状颗粒含量<1。
0%,含泥量<1.0%,表观密度>2500kg/m3,堆积密度>1350kg/m3,堆积孔隙率<47。
0%.1。
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报验→基础模板支撑→浇筑片石砼基础→养护→墙身定位测量→墙身模板支撑→浇筑片石砼墙身→养护→墙背回填。
施工工艺框图:2(1)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施工放样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计算出每段挡墙的坐标及高程放样于实地,基坑开挖线按1:0.33进行放坡,基底宽度按设计宽度每侧加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