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名词1.史学史“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出的,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但中国史学家的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却由来已久。

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2.《春秋》《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五经”之一的典籍。

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的一部史书。

春秋时,丰富的历史资料,写作技术的成熟。

“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人修史成为可能。

孔子忧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主要史学贡献:(1)《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其次,为尊者、亲者、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人,西晋史学家。

从小好学,然好色薄行,不得为嗣。

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

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

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繁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

《续汉书》的八志有《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

对于了解西汉历史有重要作用。

4.《史记》三家注“《史记》三家注”是指《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三家为司马迁《史记》所做的注解。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绪论一、什么是史学史?●历史:广义,一切事物以往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狭义,指人类社会发展史(客观)。

●历史学:研究人类往事的学问,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揭示规律的历史。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帮助我们有选择的阅读古书。

●帮助我们收集史料。

●批判的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史学史的内容:史学思想、史学著作、史书体裁和史学方法、修史制度。

四、中国史学发展分期立足社会性质、社会制度变迁,可将中国史学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史学、奴隶社会史学、封建社会史学、近代及当代史学。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史学发展还可细化为如下十个阶段。

①史学的产生:远古、夏、商、周(春秋和战国)②封建史学的奠定:秦、汉③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④封建史学的成熟:唐⑤封建史学的繁荣:宋辽金元⑥封建史学的衰微:明⑦封建史学的终结:清朝前期⑧救亡图变的清朝后期史学:清朝中晚期⑨近现代史学:新文化运动——建国(1919-1949)⑩现当代史学:建国后——今(1949-今)五、中国史学史的特点1.源远流长。

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开始至今未曾中断过。

2.具有修史的优良传统。

从古代到今天,官方、民间都重视修史。

3.修史机构制度健全(兰台东观-修史局-史馆-翰林院)4.史学遗产丰富。

史学著作浩如瀚海汗牛充栋。

据估计有七八万种5.史学著作题材丰富多样6.具有强烈的资治育人、社会教化、经世致用功能7.封建政府强烈干预、控制。

在封建社会,史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受政府管制第一章先秦史学(史学的产生)第一节、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商周史官一、原始的历史意识●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等手段记述历史,在这过程中产生原始意识。

●文字产生以前:形成文字记载的传说。

●传说分类:自然环境,与自然界作斗争,部落战争。

○1对英雄崇拜。

○2对生产重视。

○3对自然神化。

二、商周史官1、商史的特殊性(1)史书名称特殊,如“史”、“尹”、“册”。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名词解释:1、甲骨卜辞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甲骨文记事简略还不是有意识的历史记载,甲骨文的记载反映了盘庚迁殷以后自武丁时期直至殷商灭亡的一些活动,内容涉及阶级状况、国家制度、农事畜牧、年成丰歉、天文历法、战争田猎、神祖祭祀、王朝世系等这些都是占卜的某种结果和极简单的记事相结合,以示他们都是上帝的安排。

2、春秋书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经学家认为《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3、《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

是春秋末期由孔子依鲁国国史整理而成的,兼采列国史料,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4、《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丘明为其作者。

成书年代约在战国初年。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传”。

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5、《竹书纪年》是我国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竹书纪年》凡十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年编次。

其文简要如《春秋》,记事则多同于《左传》。

6、五德终始说是邹衍学说的重要部分,认为历史是按照五行相胜相生的原理循环转移的,每个朝代受五行中的每一行支配,这一学说是在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说,用类推逻辑的方法加以推衍,并以“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是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封建政权的理论武器。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名词解释1、《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

《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2、属辞比事:《春秋》在史学意识上的突出反映之一是“属辞比事”。

“比事”,就是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要编年纪事,按年、时、月、日的顺序排比史事,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

3、《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删定。

它上起唐尧(《尧典》),下讫春秋前期秦穆公伐郑(《秦誓》),长达1300多年。

共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58篇,主要记叙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它按鲁国十二公的时间次第编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3年)。

传统的说法是左丘明,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初,最后写定当在战国中叶。

为我们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史料。

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编年体史书。

开创文史结合的先例,为历史文学提供了一个范例。

5、《竹书纪年》:晋国时出土于战国魏墓中,是战国中叶魏国人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通史著作。

所记内容,起自夏商周,迄于战国中叶。

三家分晋后独记魏国。

此书对于订正《史记》为代表的其他文献的某些错误,弥补其他书记载的缺漏,具有重要价值。

6、《国语》:记录春秋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全书21篇,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史学史,是指史学发展的客观过程。

中国在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因铸或刻在青铜器上,故后人称之为金文。

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从发展走向鼎盛的阶段。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的社会形态在全国的确立,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

(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对史学的发展造成了眼中的阻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发展阶段。

(世家地主被门阀地主取代)隋唐时期,门阀地主仍然在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

明清时期(1840年前)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

清代后期(1840-1911),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1912-1949)史学的近代性质更加突出,我们也把它称作中国近代后期史学。

《尚书》是一部记载统治者施政言论和行为的史料汇编,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书。

古文25篇,现已认定是伪书。

有今文28篇是可信的。

《尚书》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章,基本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诰。

反映了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是研究商、周社会的基本史料。

《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周易》本是占卜之书。

现在的《周易》包括西周时期成书的《易经》和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两个部分。

孔子《春秋》:春秋晚年,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和私人撰述之局,这是孔子的创造,也是社会变化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很深的文化修养。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改写的一部史书,也称《春秋经》。

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

主要记述鲁国及其邻国的一些军政大事,也记载水旱灾害等自然界变异的情况。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史事,记事简略,一般在年月日之下只记事目,不记事件详细和原因结果。

中国史学史概说

中国史学史概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9月第1版
(二)中国史学史的提出——梁启超的功绩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 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 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 东新会人。我国著名的政治 家和著名学者。
(二)中国史学史的提出——梁启超的功绩
最早明确地把“史学史”作为一门 专史提出来的是梁启超。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他 首次提出“史学史的做法”,说:“中 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部分特别注意: 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 与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
化史:(一)民族史
(四)政治史 宗教史 (八)文艺史
(二)语言文字史
(三)经济史
(七)
(五)国际交通史
(六)思想学术史
(九)风俗史(十)制度史。”
文化史是史学革命、史学近代化的产物。而史学
革命本身就包含着除旧布新,对史学遗产进行批
判总结的因素。
胡适在谈整理国故的步骤时,提出“结帐式的整
理”,说:“一种学术到了一个时期,也有总结 帐的必要。……结帐是(1)结束从前的成绩,(2)

他认为,要想做一部理想的中国通史,应该从研究小规 模的问题着手,先产出许多专篇著作来做基础才行。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在论述通史的
做法。但梁氏在论述中已清醒地认识到了通史与 专史的关系。他说:“今日所需之史,当分为专 门史与普遍史之两途。”“专门史多数成立。则 普遍史较易致力。”
“作通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专史没有做好,
书稿曾以铅印本作为教材,并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

过了三四十年代。
总的来看,这个时期的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特 点是: 第一,在讨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 了三四十年代; 第二,关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等 重要理论问题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研 究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的标志; 第三,教材建设的需要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 展,中国史学史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是一个很 好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中国史学史研究将要迈出 新的一步。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史学的特点、成就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史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史概述:介绍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2. 先秦史学:讲述先秦时期史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3. 秦汉史学:讲述秦汉时期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史记》和《汉书》的编纂。

4. 魏晋南北朝史学: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繁荣和特点,包括《三国志》和《晋书》的编纂。

5. 隋唐五代史学:讲述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

6. 宋辽金元史学:讲述宋辽金元时期史学的繁荣和特点,包括《资治通鉴》的编纂。

7. 明清史学:讲述明清时期史学的衰落和转型,包括《明史》和《清史稿》的编纂。

8. 中国近代史学:讲述中国近代史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梁启超、章太炎等史学家的影响。

9. 现当代史学:讲述中国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史学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史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史学的特点和影响。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史学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史学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史学史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哎呀呀,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呢!
啥叫中国史学史?简单说,就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学问呀!那这里面的名词可多了去啦!
比如说“编年体”,这可是中国古代史书编写的一种重要体裁呢!按照时间顺序来记事,一年一年,清清楚楚!哇,是不是感觉很有条理?再比如“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把一个个人物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哎呀呀,这种写法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思想呢!
还有“通史”,贯通古今,全面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这得多厉害呀?能写出通史的史学家那可真是有大本事!还有“断代史”,专注于某一个朝代的历史,深入细致地研究和阐述!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史官”!他们可是历史的记录者呀!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呢!他们的工作多重要哇,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国史学史中的名词还有很多很多,像“史评”“学案”等等。

这些名词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称呼,它们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史学思想呢!
了解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哇!哎呀呀,这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名词,要认真去学习和研究,才能更好地领略中国史学的魅力呀!。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作业
• 乔治忠《史学吟》书后
第一章 史官时代——中国史学的萌芽
• • • • 一、瞽史与传说 二、史官的演变 三、史官时代的史书和史学 四、殷商至西周时期历史观念的演变
一、瞽史与传说
• 中国史学的起源:
• 杨翼骧:探究我国史学的起源,应当从文字出现的时候谈起。因 为有了文字才能有历史记载,有了历史记载才能编纂成为史书,在记 录史实和编纂史书的过程中才产生了史学。
(四)、诸子的史论
• 3、历史进化论 • 韩非《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 王天下,号之有巢氏。民食果窳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 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 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 笑矣。然则今之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 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 之备。” • 韩非《五蠹》:“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 争斗,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 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
三、司马迁和《史记》:中国史学 的确立
从孔子一直到汉武帝为止,虽然在历史记 载和历史观点上,都还不能建立起具有相 当完整的规模,但是这一长时期史学的发 展,已经在历史理论上、历史材料上、历 史编纂法和历史文学上为一个即将到来的 相当完整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必要条件, 从而结束了中国史学的创始时期,迎来中 国史学史上新的时代。而这个任务是由司 马迁完成的。
三、史官时代的史书和史学
• • • • • 1、尚书 2、诗经 3、逸周书 4、百国春秋 5、其它类史书

中国史学史1

中国史学史1
• 俑所戴晋贤冠似可珥笔
《国语》
• 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三日, 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 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 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 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 宋案: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是臧孫辰 諂鬼瀆神有素而已。《莊子·至樂》云,奏九韶以為 樂,具太牢以為膳,則其淫祀大扺如是。
《后汉书·张衡传》
•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 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 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 隐在尊中,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 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 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 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陈寿(233—297)
• 字承祚,巴西人。少时师事 谯周。在蜀汉时曾任东观秘 书郎、观阁令史等职。当时, 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 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 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 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 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 三国一统,陈寿始撰《三国 志》。
《晋书·陈寿传》
• 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 罢。
十六年。 • 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 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 • 武王親禽帝受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
《世本·作篇》
•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 職矣。注云:黄帝之時,倉頡為左史, 沮誦為右史,蒼頡作書,蒼頡作文字, 沮誦蒼頡作書,史皇作圖,容成作厤, 大撓作甲子,羲和作占日,恆羲作占月, 后益作占歲,隸首作數

一、中国史学史的概念与对象

一、中国史学史的概念与对象

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谢贵安一、中国史学史的概念与对象中国史学史是以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现行专业目录中属于一级学科“历史学”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二级学科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原来并没有“史学史”这一概念,它应该属于外来词,可能从英文Historiography、俄文Историоrрафuа、法文Historiographie或德文Historiographie之类的词汇中翻译过来的①。

梁启超最先在中国提出“史学史”这一中文概念,此后逐步形成了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就是中国史学的历史,即中国史学产生、发展、衰微和新生的历程及其相关的各种事象,包括中国史学的著作及其类别(如官修正史、州郡方志、民间野史、纪传体、编年史)、作者及其流派(如史官史家、浙东史学、乾嘉考据学)、观念与思潮(如微言大义、直书、曲笔、正统观、经世史学、新史学)、修纂机构与管理制度(如史馆、实录馆及其管理制度、野史控制和史学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兴衰起落和承转启合。

归纳起来,它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史学观念与思想。

中国的史书都是在不同观念的指导下撰写成的。

先秦的巫史观和神意观,秦汉以后的正统观、英难史观,近代的人民史观和唯物论等,都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首先将史学观念纳入史学史的研究范围,肖澄《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发达史略》②、洪诚中的《史学观念之变迁及近代史学对历史之解释》③、徐文珊《中国古代的历史观》④等论文接着跟进。

近年来有饶宗颐对中国史学中的正统论、吴怀祺等人对中国史学思想史进行了整体性和大规模的研究,使史学观念与思想成为史学史重要的研究对象。

中国史学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

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因此史学的发展规律便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

比如,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代的中心问题是人的进化,因此当时的史学以口耳相传的神话形式反映这一时代命题,保存了女娲抟土为人、燧人氏钻木取火等远古传说;在奴隶社会,各部落活动范围扩大,引起部落冲突和军事战争,战俘被迫沦为奴隶,因此当时的史学便记载和反映了军事战争的主题,如《尚书》、《逸周书》、《左传》、《战国策》等史书,均以战争为主题;在“封建”社会,政治统治成为社会控制的主流,战争成为政治的继续,因此史学便以鉴戒的形式,为统治阶级提供治乱兴衰的依据,出现了《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和“二十四史”等以鉴戒为主题的史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成为操控社会的无处不在的手,因此史学便以经济为主题,探讨各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利益下的生产与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运而生,并在民国以后迅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发生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一、史·历史·史学1.何谓之“史”?(1)《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2)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3)“史”的原意就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一种官职。

2.历史是指一是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是指历史的记载。

3.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的活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二、远古的传说1.阅读以下内容,思考远古传说具有哪些史料价值?2.从远古传说看人类原始的意识:(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另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是否献身公共利益;(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远古传说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饮食情况:“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生产工具:《易·系辞》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人类征服自然的状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1.文字的发明;2.历法的产生;3.史学意识的产生四、史学产生的年代我国的史学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的内在因素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需要史学为其统治服务。

可追溯到夏商时期第二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其职掌1.传说中黄帝时有史官仓颉、沮诵,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

2.商的史官:甲骨文作“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和分工1.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2.从夏商周看史官的任务:一是关于人事方面,一是关于天道(宗教迷信)方面。

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1.《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称:其中“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即治典、教典、政典、刑典、事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八枋:爵、禄、废、置、杀、生、予、夺)“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之冢宰” 。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历史”涵义有二: ①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客观历史,即历 史本身)。 ②人们记载和编写的历史(主观历史,即 历史学,简称“史学”)。
二)史学、史学史、史学意识
1.史学 中国史学起源很早,殷朝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历 史记载。 史学一词最早见于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石勒设 “史学祭酒”,是掌管历史的官。“祭酒”, 本义指老者、长者,转意为功高者。“史学祭 酒”即史官中的领头人物。 南朝刘宋义帝设了四学:儒、玄、史、文,著 名史学家何承天主管史学,后改为四科。唐初, 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唐,史学成为科 举取士的名目。其范畴和内涵日益丰富。
5.史学评论
也叫史学批评,是指人们对史家、史著和 史学现象、史学思想的评论。对促进史学 的发展进步十分重要,是史学发展的内在 动因之一。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 】
6.史官制度 史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夏 商以来就有了史官,周时分工已很明确, 唐朝开始设史馆。史官制度对中国史学发 展有很大关系。 中国史官制度包括:史官设置、史馆机构、 官方的修史政策和规定、官方的史学活动 和具体措施等。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考史官详尽;牛 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乔治 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王记录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
中国古代史学史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 发展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 律的一门科学。 ☆中国史学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 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走过了近90年 的历程。
导 论
一、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 三、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 四、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3. 理解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3. 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特点、阶段、人物、发展脉络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中国史学史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进行史学研究,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2. 参考文献:相关研究中国史学史的论文、专著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学生的笔试、口试等考试成绩3. 实践评价:学生史学研究实践的成果评价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1-4: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课时5-8: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课时9-12: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课时13-16: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课时17-20:案例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课时21-24:讨论:中国史学史的某些问题课时25-28:实践活动:史学研究实践七、教学活动1. 课时1-4:通过讲授法,介绍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 课时5-8: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史学史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人物,让学生掌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3. 课时9-12: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理解史学史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中国史学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历史研究本身,更在于它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史学史对于深化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史学史,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史书的编纂、史论的撰写、史实的考证等,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这对于我们深入探究历史事件的真相、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中国史学史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史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研究中国史学史,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史书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第三,中国史学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史学史,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智慧启示。

同时,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历史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史学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历史研究本身,更在于它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深化历史研究、弘扬
中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史学史》课件

《中国史学史》课件

历史研究中的“文化热”
01
历史研究中的“文化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历史研究
中出现了对文化因素的重视。
02
“文化热”的影响
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促进了跨学
科的研究合作。
03
“文化热”的局限性
有时过于强调文化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
详细描述
刘知几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通》是中 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之前的史书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和评价。他提出了史书编写的原则和方法,强调 史论的重要性,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总结词
编年体通史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
详细描述
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详细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 史。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还强 调史论的重要性,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一部具有极高 价值的史学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总结词
清代史学以考据为主,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 述和分析。
详细描述
清代史学以官方修史为主要形式,修有《明史》、《清史稿》等重要史书。同时,清代 学者注重考据和校勘,对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考量和评估。在研究方法上, 清代史学开始引入了西方的一些学术思想和理论,如实证主义等,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改
胡适与《中国哲学史大纲》
总结词
首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详细描述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史著作。该 著作采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对中 国哲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中国史学史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史学发展历程、史学家及其学术思想、史学流派和学术成就等内容。

中国史学史教案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史学史的演变过程和学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史学发展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中国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特点;3. 熟悉中国史学史的代表性学者和其学术思想;4. 培养学生对史学研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5.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中国史学史的发展历程:史学学派的形成和演变;3. 中国史学史的学术特点:史学思想的转变和学术成就;4. 中国史学史的代表性学者和其学术思想:如司马迁、范文澜、陈寅恪等;5. 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史学史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成就;3. 课外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史学史著作,加深对史学史的理解;4. 课堂互动:学生就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争议和学术价值展开讨论。

四、教学过程1. 第一节课:介绍中国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史学史的学术意义;2. 第二节课: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史学学派的形成和学术成就;3. 第三节课:学习中国史学史的代表性学者和其学术思想,学生学习司马迁、范文澜、陈寅恪等学者的学术成就;4. 第四节课:学习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学生学习史学史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价值;5. 第五节课:学生就学习史学史的学术争议和学术价值展开讨论,学生学习史学史的学术争议和学术价值。

五、学习评估学生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争议和学术价值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读书笔记摘录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

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

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

[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

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

[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

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

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

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

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

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

这里的所谓“历史”在西方语言文字中,也可以作“context”的理解。

一、经、史与道、器首先,章学诚对古代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六经,作了一种近似二元的区分,但同时又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一作法,表现在他所使用的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概念中,如“道”与“器”、“博”与“约”、“经”与“史”、“质”与“文”、“事”与“理”等。

自然,这些互相对照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在宋明理学中已经有所阐发,章学诚的阐释,以前人的工作为基础,并非独创。

但是,章学诚对它们有一种新颖的理解,使得他的“六经皆史”说,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这些对应概念的存在,在诠释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是诠释所以能成立的前提。

在章学诚眼里,任何事物都有表和里这两面,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掌握这两面之间的联系。

虽然他没有明言,但显然,为了掌握“经”与“史”和“道”与“器”之间的关系,需要依赖诠释的工作。

事实上,章学诚本人提出和分析这些对应的概念,就已经是一种诠释。

比如他引《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分析“道”与“器”之间的关系。

他的基本态度是,既然“道”是形而上的,因此“道”就不会存在于某一经典或几部经典中,而必然是人所无法轻易掌握的。

他说:故可形其形而名其名者,皆道之故,而非道也。

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而非万事万物之当然也。

人可得见者,则其当然而已矣。

[1]他甚至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道”,企图觅得“道”之真谛,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他所谓“不知道而道存,见谓道而道亡。

大道之隐也,不隐于庸愚,而隐于贤智之伦者纷纷有见也”[1](132-133),就是企图说明这个道理。

有了这个前提,章学诚才提出“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说法。

他认为不但后人所谈的“道”离开了“道”本身,而且在遥远的古代,也没有专论“道”的著作。

因此他对“六经”便下一个不同的定义,称它们为“史”或者“器”。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六经皆史也。

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1](1)在另一处,他又将“六经”比作“器”,“后世服夫子之教者自六经,以谓六经载道之书也,而不知六经皆器也。

”其实,章学诚指出,孔子本人也并不这样认为六经能载道:“夫子述六经以训后世,亦谓先圣先王之道不可见,六经皆其器之可见也。

”[1] (132)既然六经并非阐述“道”的经典,那么人们如何认识“道”,就必须通过诠释,必须通过理解。

前面已经说过,上述这些有关“道”的说法,本身即是章学诚对经典文化所作的一种解释。

通过这种解释,章学诚对他所提出的道之无形或“理无定形”的说法做了论证。

这一论证,是通过发掘六经的“历史性”(historicity)而获得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章学诚对经典所作的历史诠释。

第一,章学诚认为在未有“经”以前,“史”已经存在。

他在致友人的书中说:愚之所见,以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者耳。

子集诸家,其源皆出于史,末流忘所自出,自生分别,故于天地之间,别为一种不可收拾、不可部次之物,不得不分四种门户矣。

[3]他在这里所谓的“史”,当然指的是史学,但究竟是史学著述还是史料,其含义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引起后人的揣测。

[4]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经”的名称,是以后才出现的。

第二,对于“经”的实质内容,也必须加以历史的分析。

在章学诚看来,所谓经典无非是古代的典章制度,是当时人治世用的,没有传述“道”的意思。

他说: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

[1](P94)相似的论述,也见于其他地方:六经之名,起于后世,然而亦有所本也。

…六经之文,皆周公之旧典,以其出于官守,而皆为宪章,故述之无所用作。

以其官守失传,而师儒之习业,故尊奉而称经。

[1](P1021)在这里,章学诚不但说明了“经”的实质内容,而且分析了“经”的“历史性”,即把“经”之产生,置于不断演变的历史中作了考察,指出了“经”产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的渊源。

第三,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章学诚又将“经”等同于史。

这里的“史”主要指的是历史,并不是史学。

换言之,章学诚认为“经”只是早期历史的一部分,即在三代官与师尚未区分的时候的一些政典,因此他说:夫道备于六经,义蕴之匿于前者,章句训诂足以发明之;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

[1](P139)由此我们可以说章学诚所谓的“大道”,即是不断变动、发展的历史本身。

更确切一点说,是蕴涵在历史之中的一种形上的、超验的精神或理念。

如果想窥其涯,必须通过文史的研究,而不能固守于一经,所谓“夫六艺并重,非可止守一经也;经旨闳深,非可限于隅曲也;而诸儒专攻一经之隅曲,必倍古人兼通六艺之功能,则去圣久远,于事固无足怪也”。

[1](P138)易言之,后人离开六经的时代已经相当久远,无法对当时的历史状况有深入的、触类旁通的知识,因此不可能从研读一经中获得对“道”的认识。

于是,章学诚把对经典的诠释与认识,等同于一种历史的研究。

但是,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只能依赖间接的材料,因为历史学家也无法让时间倒转,回到过去来体验古人的生活。

章学诚的历史研究,就变成一种寻求文史之中的“通义”的研究。

这里的“通义”,与他所阐述的“道”,应该是同义的。

对文史之中的“道”的追寻,必须要在训诂、考据之上,也就是要在古代经典的阅读之中,竭力在文字的背后,领悟其隐含的精神。

因此章学诚说:“训诂章句,疏解义理,考求名物,皆不足以言道也。

取三者而兼用之,则以萃聚之力,补遥溯之功,或可庶几耳”。

[1](P138)由此看来,清代乾嘉以来的考据之学,在章学诚眼里,只是历史研究和经典诠释的一个工具。

所谓“训诂明而后义理明”的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训诂明”还只是章学诚诠释学的一个初步阶段。

通常的训诂,都集中在几部古代的经典上,而“义理”或“道”则远在这些经典之上。

有关章学诚的“道”的概念,已经有不少人作了论述,在此不想重复他人的论述。

我们将在最后一节中,用比较的方式,将章学诚的“道”的观念,再作讨论。

我在这里只想引一段余英时的文章,来概括一下有关章学诚“道”的观念的研究,为以后的论述作个准备:实斋“六经皆史”之论是和他对“道”的新观念分不开的。

戴密微(P.DemieVille)谓实斋之“道”即存乎具体的历史实际中;倪文孙(David S .Nivison)亦言实斋所谓“道”是人性中企求文明生活的一种基本潜能,而在历史中逐渐展现者。

总之,实斋的“道”具有历史的性质,是在不断发展中的。

正因如此,实斋看重当前的现实过于以往的陈迹,主通今而不尚泥古。

我们可以说,实斋所以最重视“道”正由于他把“道”看作一种“活的现在”(living present),而不仅是像多数考证学者一样,把“道”当作“古典的过去”(classical past)也。

[2](P49-50)在章学诚对“道”的追寻中,历史研究因此成为一个核心的部分。

他提出“六经皆史”,以史来解经,成为中国经典诠释的传统中独特和重视的思想遗产。

二、诠释学在现代西方的转折发展章学诚的经典诠释方法,特别是他的以史解经的作法,与诠释学的西方的发展似乎有相合之处。

经典诠释,也就是对宗教经典的解释在西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中至少产生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事件。

第一次是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学者对荷马史诗的渊源和作者所进行的讨论。

第二次是在西元一世纪基督教兴起的时候,教会人士有关教义的论争。

这一论争的结果产生了不少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如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等,都在西方的思想史上,垂诸久远。

第三次则是宗教改革时代由于教会的分裂所激起的有关基督教教义的剧烈争论,其中也包括将《圣经》译成各种文字的工作。

但是,经典诠释作为一门学问,则要在18世纪才真正成立,其中德国神学家、语言学家施莱尔马赫(F.E.D.Schleiermacher)对诠释理论的探索,有奠基之功。

施莱尔马赫对诠释学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他希图从种种诠释活动的背后,寻找一种形上的东西。

他的诠释研究因此便颠倒了顺序,不再从经典开始,而是从诠释开始,即将诠释本身视为研究的对象。

有趣的是,像章学诚一样,施莱尔马赫在构筑他的诠释学理论时,也采取了一种二分法,即将对文字的训诂处理与理解文章本身的内在含义视为诠释工作的两个部分。

对施莱尔马赫来说,诠释学因而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是语言学的研究。

研究者从训诂文字、专研语法出发,不但求得对经典的逐字逐句的理解,也了解了经典的内在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