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PPT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实践,确定一种简单易行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3.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3.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不同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3 教学实验在选定的学校中,开展教学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比较不同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比不同教学策略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和实践,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4.1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2 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教学实验,发现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

例如,提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4.3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分析,证实了本研究确定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5.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6. 研究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6.1 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四步法”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之三: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精神。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模拟、探究思考、剖析理解、拓展创新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我们成功地探索了“四步法”教概念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通过研究课题,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力争成为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扎实,才能实现课题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研究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心。

3、对比性原则: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探索性原则: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使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

5、激励性原则: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___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操作方法,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的机会。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单位:嘉鱼县牌洲湾镇蓝天抗洪英雄中学成员组成:殷祚忠耿协志李晓梅游道军丁天文骆训莲赵清海沈平殷祚树前言我校《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是嘉鱼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为JYZS002),经县课题专家组审议批准。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立足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具实效。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今天,新课改是一股清新的风,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改的理念已经能够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效课堂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话题。

主要是由于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课堂教学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追求改革,尤其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不断花样翻新,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出现了虚、闹、杂、碎、偏的现象。

大家“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

于是有效的呼声、话语多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同时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1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老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老师要求参与活动。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有些老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对有效课堂研究逐步重视,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特别是有效教学在实践方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03
研究结果
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情况
01
课程设置
在研究期间,我们观察到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
数学应用、数学游戏、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02
教学资源
学校为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学软件、教具、以
及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活动课 的教学策略、方法及其对学生学 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数学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
0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城市的5所初中学校为研 究对象,涵盖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 育机构。
样本选取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建议 • 结论
01
研究背景
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
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仍以传统的讲授式 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
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活动课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发现参与 数学活动课的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方面有明显提升。
活动课内容丰富多样
本研究设计的数学活动课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 数学游戏、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满足了不同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活动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提升了 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加深 了对数学教育的理解。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一、课题的基本情况1.课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田万海先生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认真完成作业是学好数学的必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与科学评价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社会的过度关注,使初中教育教学过程过早功利化,教育过程隐藏了许多危机,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题海战术”征象严重。

历久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倡导为学生“减负”,但老师们又怕学生做得太少,考试考不过别人,考不好而受上级领导的批评,所以一直以来“减负”只是口号,真正落到实处的少则又少,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不挨批评,为了对家长有所交待,很多半学教师都不能不依赖现成的试卷和各种各样的指点材料中机器重复的试题来巩固学生的研究,学生成了复制的。

根本不斟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承受本领,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中难以自拔,导致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严重的已经1危害了师生健康。

(2)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作业模式单一,内容一致,无层次性,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作业,这些局限于书本,拘泥于算练的作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研究意愿和个体的需要,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设计带有随意性,即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3)作业评判缺乏科学性。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课题旨在探讨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将结题报告如下。

2. 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4. 研究成果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情境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合作学习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启发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5. 应用推广我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水平。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6. 总结本课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7. 参考文献[1] 张红, 李明.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 2018, 39(2): 120-126.[2] 王瑞平, 刘强.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9, 40(4): 35-40.[3] 陈丽华, 杨莉莉.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现状及展望[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 41(5): 100-106.。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幻灯片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幻灯片
五、主要研究方 法和对象
六、研究的主要 步骤
七、研究的主要 成果
八、研究后的思 考
九、主要参考文 献、著作目录
附录
〔三〕课题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背景 2.现实状况 3.研究根底 4.选题、立意的现实意义
1.教育背景
譬如: ?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
如果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已作了调整, 研究目标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例如:?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每一个子课题不能仅写标题,还要简 单写出所研究的具体任务。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课题研究的方法应科学、合理、切合实际。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 经历总结法,此外如果运用了调查研究法〔包 括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个 案研究法等等,也应写清楚。
只要写出要点,不必详细描述过程和成果, 不然将造成与第七〔成果〕局部的重复。
〔以上六个局部均应言简意赅地写,目的是让 鉴定组成员能了解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进展过 程 。因此,不可连篇累牍、滔滔不绝。〕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最主要的成果,是对教育、 教学中操作性做法和实践经历的理性认 识。如果只写做法和结果,缺少理性的 梳理,就成了单纯的工作总结,那么就 使研究成果弱化了应用和推广价值。因 此,要用理性认识来统领实践性的做法, 并引用研究结果〔效果〕加以印证,这 样才能充分凸现研究成果的理性价值和 实践性的借鉴意义。
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等文件的颁发 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或教学 理念。

xxxxx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xxxxx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调查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白玉静大塘初级中学中学数学摘要: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四大方面,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必须要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讨论,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然后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并分析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

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自我监控等发展性学习习惯。

关键字:方法习惯养成探究一、前言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该课题研究,总结出培养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学习习惯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为农村中学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2.研究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对教师﹑对农村家庭﹑对我校的发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全体教师敬业奉献,教育质量多年位于全区前列,但教学质量要再次提升,必须向教科研要成绩,逐步形成广大教师的共识。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调查与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正文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模式:㈠研究程序;⑴研究、实验时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调查、学习、查阅有关资料,策划制定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先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再调查、了解学生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6月)课题组成员根据所任班级,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整理个案,撰写相关论文。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PPT课件

初中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品PPT课件

一、研究背景
❖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不感 兴趣,他们认为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 无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 都不愿意学数学。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1.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 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 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 2、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 素;
❖ 3、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 略。
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 1.可行性论证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 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2 ❖ 3、后期实施阶段(2009、3—2010、2) ❖ 4、总结鉴定阶段(2010、3—2011、9)
❖ (二)、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
❖ 研究缺乏地域性,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 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培养他们学习数 学的兴趣没有最佳答案。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 的倾向。
❖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学习对象或参与 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 感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 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所 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 忘食的地步。
❖ 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数学学 习缺乏兴趣。
❖ 和学校教育相反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学校 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研究 的永恒的课题
❖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锻炼和提高我校中青年 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我校的“校本 教研”水平。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以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理论与实践。

二、研究背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

而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能够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分析、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案例研究等。

五、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六、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基于对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七、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案例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本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八、实践效果与反思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发现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和改进。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了解学生,因材施教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2.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数学。

3.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创设情境,引发兴趣1.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2.教学情境: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3.成功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注重启发,培养思维1.引导发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问题驱动: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方法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

五、多元评价,激发潜能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进步。

2.终结性评价:合理设置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总之,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注重启发,多元评价。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课题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结题报告如下。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制约了数学教育的质量。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改革与实践,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 分析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3.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4. 分析改革与实践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教育文献,了解国内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2. 实证研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改革与实践的效果;4. 经验总结:总结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过程1. 分析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我们发现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3)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了以下教学模式:(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情境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3)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得培养(课件)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得培养(课件)

想办法: 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形成良性竞争 如何使学生从失败中站起来,在竞争中变得更坚强 如何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七)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部分同学感觉学校的管理严,学习压力大。 如调查“你希望每周上几天课”时,58%的学生答五天,40% 的学生答六天,还有3%的学生答四天,在调查“你喜不喜欢平时 放假”时有40%的学生答喜欢。大部份学生都希望学校多开展文 娱体育活动,占84%,同时大部份学生都认为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不会影响学习,占59%,但也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 的校风决定了学生的学 习成绩的高低,也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对学校抱 有无限的希望,他希望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希望 在学校学有所成,满足自己升学、就业的愿望。 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 协调减负与升学的矛盾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 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 其一、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包括学习的目标、 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等方面。 其二、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
影响 学生 学习 兴趣 的因 素
自身因素
学习目标(人生目标、自身认识)、学 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 结果
外部因素
家庭(家庭环境、家长观念)、社会 (社会风气、周边环境)、学校(教师、 同学、学校管理)
有兴趣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材料对学习成就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

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

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

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二)、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初中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快于小学,因而一开始就感到有些吃力,25.6%的同学认为自己采取与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还有15.6%的同学认为小学数学要远比初中简单,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在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时间上,近一半(43.8%)的学生用了半个学期,32.9%的同学只用了一个月,18.7%的同学用了一个学期,还有14.6%的同学则用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三)、传统作业分析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

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时间、内容一刀切。

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报告PPT23页

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报告PPT23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报 告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全面.doc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全面.doc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良好学习氛围的烘托,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持久性差,意志力相对薄弱,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欢迎阅读!篇一一、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将抽象数学的知识形象化,使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的书面讲解变得简单,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将数学世界真实的在学生面前展示,对学生构建数学抽象的概念起到积极地作用.在学习“三视图”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物体进行动态的运动、旋转,让学生直观的观看物体不同角度的形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三视图的含义,绘制不同角度的物体图形.又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前下载好海上日出的视频,配合精彩的解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的冲击,通过观看日出上升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真实的感受到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简笔画以及图像处理的功能,简单明了的画出圆与直线的关键位置关系,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视频与简笔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圆与直线的关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变得简单,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容学习时,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三者间的概念区别,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展示功能向学生展示:直线的两端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射线可以利用光束向学生解释射线是有一个端点的,另一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线段则是一段具体的距离,是可以丈量出长度的,两端都是有端点的.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的展示出来,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二、创造机会进行合作化教学,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来.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这一章节时,对书本中重、难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提前让每名学生准备4张相同形状的卡片,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不同形状的设计,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卡片在投影上进行移动,这不仅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内容设计当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又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内容的学习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使用的材料———各种多边形的随意放置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将放置图放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各多边形与边数、内角和进行对应,写出正确的内角和计算过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相互间交流学习,创建小组化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进行自主性互动教学,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相互讨论的时间,互相讨论研究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解题技巧,然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演示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演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指出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吸取他人的教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小组在演示过程中的好的地方,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习.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的书面解释是很抽象的,学生无法很快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在对学生解释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将概念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帮助自身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并思考升国旗时,班级学生的方阵排列.这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化抽象的概念于形象化的实践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概念的意思,还能够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四、结语初中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各种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作者:戴晓峰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篇二一、教师自身方面首先,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该转变灌输式教育的方式和观念,逐步将学生作为数学课程所有参与者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发现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带动起来.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对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授,可以采用引导归纳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寻找多种方式去学习和解题,老师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列举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举一反三最终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在对学生的态度上,除了应该遵循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公平公正原则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不同的解题思路,并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帮助分析,引导解决,对不同见解的解题思路,正确的教师应该褒奖鼓励,错误的对错误方面帮助学生分析.二、营造愉快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是“权威—服从”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的活动要受到教师的限制,这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民主意识.例如,在学习几何问题的时候,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添加的辅助线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出现错误的时候在给予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自发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三、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持久性差,意志力相对薄弱,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除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怀着愉快的心情,高效完成既定学习任务.例如,在导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游戏:让一位同学站起来,在脑子里随便想一个数,不能讲出来,然后把想好的数加3,乘3再减3,然后告诉老师结果,如果学生说结果是24,老师可以立刻给出他想的数是6,学生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有趣和惊奇.这时问学生:“你们想掌握这种诀窍吗?”学生立刻兴奋地回答:“愿意!”这时再告诉学生这其中用到的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关于方程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内心也涌起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又如,在探究“过三点的圆”这部分知识时,创设如下情境:现有甲、乙、丙三个村,要在三个村之间建一个学校,要求学校到各村的距离相等,学校应建在哪里?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激烈讨论.由于刚学了圆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应把学校建在经过三个村的圆的圆心处.但是这个圆心点应该怎么确定呢?如此提问,不仅从实质上揭示了问题,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题.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展开思考、动手画图和相互讨论,认真阅读教材,学生就能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四、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现象和事物比较敏感,容易记忆和掌握.实验教学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仅可以形象的揭示数学原理,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天平进行演示实验.首先将天平放到水平的桌面上,分别在两个天平盘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这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同时往左右盘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天平仍然会处于平衡位置,接着分别减去左右盘中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这时天平仍然会处于平衡位置,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导入等式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类比天平来理解等式的性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强化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中包含的很多概念和定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数学概念,仅仅强化了知识的共性,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其内涵.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这一典型概念时,关键要让学生对“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另一图形完全重合”形成直观明晰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呈现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直观体会图形的变换,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和应用.又如,在制作“生活中轴对称”这一组教学课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首先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锁定一只蝴蝶并逐渐放大,让学生通过形象的视觉体验,充分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勇于探索,积极尝试,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效.作者:王晓旸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篇三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自古以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都是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开始喜欢数学。
具体表现在:
(1)、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 (2)、课余充满了数学气息。
(3)、完成作业的浓厚气息。
2、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理解
(1)、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3、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 神及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课题编号:CJG08009 执行时间:2008.10_2011.9
课题负责人:龚定扬,邱良志 苏巷中学 2011/9/21
龚定扬: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组管理工作。
邱良志: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
李国诚:课题组成员,负责教学研讨。
2.“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
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
3.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的情境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 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4.情境学习理论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学校 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研究 的永恒的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锻炼和提高我校中青年 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我校的“校本 教研”水平。


(二)、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 研究缺乏地域性,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 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培养他们学习数 学的兴趣没有最佳答案。
汇报提纲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五、指导思想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设计和研究对象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十、课题研究效果与成果 十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罗德中: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组研讨工作。
陈培付: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组研讨工作。
朱家选:课题组成员,实验班教师,负责实验班教学工作。
杨殿军:课题组成员,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张运兵: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研讨工作。
沈晓理:课题组成员,实验班教师,负责实验班教学工作。
乔华伟: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研讨工作。
一、研究背景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不感
兴趣,他们认为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 无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 都不愿意学数学。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
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 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原有的教育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设计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对象:苏巷中学2008级3班
和4班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 研究; 2、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 素; 3、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 略。
3、经验总结法。
4、调查分析法。
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1、分层教学,便于统一指导,充分发挥学生 自身潜力。
2、注意情感因素,通过合作学习的 方式,达到生生互动。
3、运用好教师的表情和语言

4、实施预习、迁移实验,训练良好学习习惯, 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信心。 (1)、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可行性论证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2 3、后期实施阶段(2009、3—2010、2) 4、总结鉴定阶段(2010、3—2011、9)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行动研究法。
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
境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 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时间的情境,使学 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其同体 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 学校教育中必须的课题。 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数学学 习缺乏兴趣。 和学校教育相反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2)、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数学学 习情景。
(图为实验班教师沈晓理用多媒体上公开 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 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尊重学生的水 平,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
5、组织各类竞赛,营造数学学习的 氛围。
6、开展数学兴趣小组。
十、课题研究效果与成果
(一)课题研究效果 1、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事某种活动 的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学习对象或参与 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 感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 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所 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 忘食的地步。

五、指导思想
4、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成果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促进了教师的专 业化成长 (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的世界 无边无垠,要教育孩子,还需心理学、教育学等知 识的随时积累、更新、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 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了 提高。课题组的所有老师无论是课题研究的能力还 是课堂教学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课堂授课理念实现更新,课堂 效益得到新突破。



全体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变,主要表现在: 一是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深入课堂更新自己的教学 观念;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学资 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 有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三是教师课堂授课艺术得到极大转变,教师成为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交流者合作者,对学生是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使得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 “我要学”,课堂的45分钟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的4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