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
摘要:
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映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作品,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了音乐学家们争先恐后研究的对象。在这里,笔者从各种渠道大量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从创作、流派、审美、演奏技法及与其“姊妹”作品《霸王卸甲》的比较五个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十面埋伏》;琵琶流派;琵琶演奏;《霸王卸甲》;比较音乐学;
一、引言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琵琶大套武曲,主要讲述了秦朝末期楚汉争雄的故事。由于该曲的创作可追溯到明代,所以也已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下了无数优秀的演奏家、研究家和兴趣盎然的欣赏者们。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相关文献共五十九篇,精心筛选后还剩二十五篇,仔细阅读后从创作者、演奏风格、段落分析、演奏技法、与姊妹曲《霸王卸甲》的比较以及研究空白等方面总结出此文,虽较为详细却略显愚拙,还望多多海涵。
二、作者
关于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作者,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其中,在很早就有学者关注过明代琵琶家汤应曾,认为他才是《十面埋伏》的真正作者,比如齐从荣在多年前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汤应曾与琵琶曲<十面埋伏>》中就对此作出了简单的分析,认为“从汤的一生经历、《十面埋伏》的作品特点及所用音乐语言来看,此曲出于汤氏之手还是可信的”。
对此,笔者还找到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师赵后起的文章《<十面埋伏>作者辨析》。在此文章中,赵后起先生提到了汤应曾擅弹的琵琶曲《楚汉》,认为“从段落标题比较,可以看出《十面》、《卸甲》两曲都与《楚汉》的内容、情节相符。换言之,《楚汉》或即《十面》,或即《卸甲》,二者必居其一。究竟谁是谁不是?还应当从《十面》和《卸甲》的音乐本身及有关联的方面去寻找线索”。接着,赵便展开了分析,把不同版本的琵琶谱进行对比,从史学和音乐形态学两方面进行了严密推理,“种种迹象和事实表明,《十面》和汤应曾演奏的《楚汉》是同一乐曲的异名,正如后来有人将《十面))又称之为《淮阴平楚》是一样的道理”,“非但如此,它还向人们披露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楚汉》一曲应是出自汤应曾之手”。这也间接地证明了《十面埋伏》的作者就是汤应曾。当然,也有学者持保留意见,认为两者只是相似,不敢妄下定论,如陈艳发表的文章《<十面埋
伏>与<霸王卸甲>琵琶名曲赏析》就提到了这点。
三、不同流派演奏风格
历来各派琵琶家由于历史观、艺术观的不同,在表现内容的侧重、乐谱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流派纷呈的不同。对此,青岛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林寅之积多年的辛劳,下大力四处搜寻,汇集了自1819年到1988年《十面埋伏》的三十四种版本、琵琶的五大流派(无锡派、平湖派、崇明派、浦东派、汪派)传谱,而当代优秀琵琶演奏家林石城、刘德海、何树凤等人演奏的《十面埋伏》林寅之也一一收集齐全,并撰文《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版本集锦与研究》为琵琶乐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5年,孙丽伟在其发表的《<十面埋伏>流派比较》中将不同流派的《十面埋伏》进行了乐曲结构、曲谱和演奏技巧方面的比较。首先,孙丽伟提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保存了《十面埋伏》的曲谱“清代有《鞠士林琵琶谱》、《华秋苹琵琶谱》、《植糟集》、《陈子敬琵琶谱》、清末《李芳园琵琶谱》、民初《瀛洲古调》及稍后的《养正轩琵琶谱》、《汪煜庭琵琶谱》等多种,而《十面埋伏》至今演奏的乐派却只有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接着,简单比较了《十面埋伏》在不同琵琶流派中的段落和曲式结构方面的不同。在“曲谱比较”部分,孙丽伟又对对象的七个主要段落音乐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辩证地道出了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而最后,则是对各派演奏所用技法的比较,从打谱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五大琵琶流派——无锡派、平湖派、崇明派、浦东派、汪派中,笔者想谈谈浦东派。
王岩曾发表文章《林石城与浦东派琵琶谱<十面埋伏>》,其中提到浦东派的创始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南汇的鞠士林。鞠士林擅琵琶,门下学生众多、曾被誉为“江南第一手”。浦东派琵琶曲《十面埋伏》继承了传统曲目的演奏曲式,并保存和发展了一些富有浦东派特色的演奏方法——“滚轮四条弦”、“并弦”、“大遮分”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场上你死我活激烈拼杀的场面。第十一段《呐喊》这是全曲高潮乐段。节奏比较自由,采用没有明显节拍的散板,音型反复的次数也比较随意。浦东派运用了“并弦”、“推”、“挽”、“长轮”、“长滚”和“夹扫”等指法。在其演奏中以快而大的“吟”及配合着弦数变化为突出。而与其他流派如平湖派、汪派相比,有许多的不同。
四、对《十面埋伏》的两种段落分析
《十面埋伏》乐曲真实展现了中国历史战争的恢弘与壮观。乐曲以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的音乐语言、特有的演奏技法将尘土飞扬的古战场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浦东派《养正轩琵琶谱》的《十面埋伏》共有 18 段,分为四部分:引子、战前准备、激烈交战和战后凯旋。
第一部分:引子———乐曲的前四段《列营》《擂鼓》《掌号》《放炮》。
第二部分:战前准备———乐曲的第五段至第八段《吹打开门》《点将》《排阵》《埋伏》
第三部分:激烈的交战———乐曲的第九段至第十六段《小战》至《乌江》段
第四部分:战后凯旋———乐曲的最后两段《凯旋》、《收阵回营》
刘德海的《十面埋伏》则共8段,分为三部分:战前准备、激烈交战和追击。
“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
“擂鼓”段落铿锵有力的节奏就好像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犹如震憾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出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
“走队”是全曲中唯一一个旋律性较强和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琵琶用轮指演奏出来的长音,模拟出了古代管乐乐器演奏的行进曲音调。
“排阵”由开始的“遮”“弹”到“遮”“分”再到最后的“凤点头”这些技巧的运用使速度不短加快为后面激战场面作了铺垫。
“埋伏”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了一张一弛的节奏型加以模进并且向前发展的旋律,创造了一种恐怖、紧张和压迫的氛围。
“小站”整段描写打仗场面,曲中有大量扫弦和绞弦,还运用了琵琶特有的“刹弦”技巧
“呐喊”是整篇乐曲的最高潮段落,这段音乐家中运用了多种琵琶演奏技巧有拉弦,绞弦,滑音等手法描绘出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激战场面。
“追击”,也是结束段,描写的是追击敌方残兵,用十六分音符来展现马蹄奔跑的节奏,紧张的气氛也慢慢跟着缓下来。
五、演奏技法
关于《十面埋伏》的打谱,张丽在文章《浅析琵琶曲<十面埋伏>演奏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中认为整部作品气势恢宏,表达内容丰富,需从其音乐特性入手,进行整体把握。自此,她总结出《十面埋伏》的三大特性——标题性、情感性、模拟性。
其中,标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人们只要看到标题,就大概能明白故事的整体要领。而要想将《十面埋伏》弹奏的到位,就需要注意刻画宏大的战争场面,把那种特有的气势演奏出来,同时对于项羽那种性情中人以及对待虞姬那份真挚感情的描写,也要通过细节尽可能的展现,从而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境界。另外,通过这些各种不同的模拟,可以营造古代战场的战斗场面,将听众置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