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走私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走私乙酸乙酯到缅甸的案例

走私乙酸乙酯到缅甸的案例

走私乙酸乙酯到缅甸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胶水等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以及在制毒过程中的潜在用途,乙酸乙酯也成为了走私活动中的热门商品之一。

缅甸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有着较长的边境线,因此成为了走私者们走私乙酸乙酯等物品的重要通道。

案例过程第一阶段:策划和准备走私活动通常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

走私者会寻找合适的物流渠道和交通工具,并与供应商建立联系。

他们还会收集情报,了解缅甸市场对乙酸乙酯的需求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监管措施。

第二阶段:购买和运输一旦策划和准备完成,走私者就开始购买大量的乙酸乙酯,并安排运输。

他们可能会使用伪造的文件和合同来掩盖走私行为。

运输方式通常包括陆路、水路和空运,其中陆路运输最为常见。

走私者会选择边境线上监管不严或容易被腐败官员渗透的地点,以减少被抓获的风险。

第三阶段:贩卖和分销一旦乙酸乙酯成功运抵缅甸,走私者将开始贩卖和分销。

他们可能会与当地的中间商合作,将乙酸乙酯以低价出售给制毒团伙或其他非法生产者。

这些中间商可以帮助走私者隐藏身份并加大销售渠道的覆盖范围。

案例结果由于涉及到走私和非法活动,这些案例往往以失败告终。

以下是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案例名称:2018年中国警方破获跨国乙酸乙酯走私案案例背景2018年,中国公安部门接到情报,得知有一起大规模的跨国乙酸乙酯走私活动即将发生。

根据情报,走私者计划将大量乙酸乙酯从中国运往缅甸,以供给当地的毒品制造业。

案例过程公安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并与缅甸警方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他们成功锁定了走私团伙的主要成员和关键人物,并掌握了走私活动的详细计划。

在案件侦破的关键时刻,警方发现了一处位于中国云南省边境附近的秘密仓库。

他们迅速组织抓捕行动,成功地逮捕了涉案人员,并缴获了大量的乙酸乙酯。

案例结果此次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10名,缴获乙酸乙酯约100吨。

经审讯,涉案人员供认了他们计划将乙酸乙酯走私到缅甸并销售给制毒团伙的犯罪事实。

边境抓捕案例分析报告

边境抓捕案例分析报告

边境抓捕案例分析报告引言边境抓捕是指在国家的边境地带进行的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

由于边境地带往往是非法移民、毒品走私和贩卖人口等非法活动的重要通道,因此边境抓捕工作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边境抓捕的案例,探讨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案例一:非法移民走私案案件背景:某国边境地带频繁出现非法移民走私的情况,严重危害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事实经过:一支由边防部队、警察和移民局组成的联合行动小组,在情报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一次针对非法移民走私团伙的突击抓捕行动。

经过数个月的秘密调查,掌握了该团伙的活动时间、地点和成员信息。

在执行行动时,行动小组成员巧妙地利用夜晚和盲点,成功地将团伙成员全部抓获。

分析结果:该次抓捕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摧毁了一个非法移民走私团伙,也对其他类似团伙起到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

这次行动的成功得益于情报工作的准确性和行动小组成员的协作配合。

案例二:毒品走私案案件背景:某国边境地带经常发生毒品走私事件,给国家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威胁。

事实经过:边境执法部门收到情报,得知在当地某地点有一批毒品将要被运往国内,并且掌握了运输车辆的信息。

为了确保抓捕的成功,执法部门通知当地警方和相关部门展开联合行动。

行动小组在情报的指引下,在指定地点设下了天罗地网,成功将毒品走私团伙的成员全部抓获,并发现并没收了大量的毒品。

分析结果:通过这次抓捕行动,边境执法部门成功地瓦解了一个毒品走私团伙,对于毒品走私活动起到了打击和警示作用。

这次行动的成功得益于情报工作的精确性和行动小组成员的配合默契。

案例三:贩卖人口案案件背景:某国边境地带频繁发生贩卖人口的情况,严重侵犯了人权和社会公正。

事实经过:执法部门依靠情报,追踪到了一个贩卖人口团伙的藏匿地点。

为了确保抓捕行动的顺利进行,执法部门与当地警方和社会组织展开了联合行动。

行动小组在秘密调查和情报分析的基础上,策划了一次早上晨光时分的突击行动,成功地将该团伙所有成员全部抓获,解救了被贩卖的受害者,并且收缴了大量的证据。

海关监管法律制度案例(3篇)

海关监管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海关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海关监管法律制度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对于打击走私、维护正常贸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本案例将通过对一起走私案件的分析,探讨海关监管法律制度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2019年,我国某沿海城市海关在开展“蓝天2019”专项行动中,查获一起特大走私案件。

涉案团伙通过伪造报关单、隐瞒真实货物信息等手段,走私大量高档香烟入境。

经调查,该团伙走私香烟数量巨大,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三、案例分析(一)违法事实1. 伪造报关单。

涉案团伙为逃避海关监管,伪造报关单,将走私香烟伪装成其他商品申报入境。

2. 隐瞒真实货物信息。

涉案团伙在申报过程中,故意隐瞒走私香烟的真实信息,以规避海关监管。

3. 大量走私。

涉案团伙走私香烟数量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烟草市场秩序。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进出口货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海关申报。

申报不实的,由海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海关依法对走私行为予以查处,对走私货物、物品予以没收;对走私分子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处理结果1. 海关依法对涉案团伙的走私香烟予以没收,并对涉案人员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2. 涉案团伙的主要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四、案例启示1. 加强海关监管。

海关部门应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严防走私行为的发生。

2. 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海关监管法律制度,提高法律威慑力,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

3. 提高执法能力。

加强海关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代购触犯法律的案例(3篇)

代购触犯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代购行业应运而生,成为许多人购买国外商品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不法代购为谋取暴利,触犯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给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了严重损害。

本文将以一起代购化妆品涉嫌走私案为例,分析其违法过程及法律后果。

二、案情简介2018年,我国某城市海关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家名为“全球购”的代购店涉嫌走私化妆品。

经调查,该代购店负责人李某,通过非法渠道从国外购进大量化妆品,再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三、违法过程1. 非法渠道进货李某通过非法渠道,从国外购进大量化妆品,包括香水、护肤品、彩妆等。

这些化妆品没有经过正规的海关申报和检验,存在安全隐患。

2. 非法运输为了逃避海关监管,李某将化妆品藏匿于行李中,通过邮寄、快递等方式非法运输回国。

3. 非法销售李某将走私的化妆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通过微信、淘宝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

4. 隐瞒真相在销售过程中,李某故意隐瞒化妆品的走私事实,误导消费者。

四、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李某的行为涉嫌走私罪。

五、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海关依法对李某的走私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包括没收走私的化妆品、罚款等。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纳关税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纳关税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本案中,李某走私的化妆品数量较大,且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3. 消费者权益受损由于李某走私的化妆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伤害。

因此,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六、案例分析1. 走私行为的危害走私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税收政策,还可能导致国内市场秩序混乱,损害消费者权益。

违法销售走私商品案例分析与法律合规建议

违法销售走私商品案例分析与法律合规建议

违法销售走私商品案例分析与法律合规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走私商品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走私商品不仅会危害国家经济和市场秩序,还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一些违法销售走私商品的案例,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加强法律合规。

案例一:走私电子产品近期,某国警方在一家电子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扫黑除恶行动,成功打掉了一个走私电子产品的犯罪团伙。

这个团伙通过私运和非法渠道,将盗版手机和仿冒电子产品带入市场,并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些商品不仅质量低劣,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消费者的权益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

案例二:走私奢侈品另一个案例是,某国海关在一次扫货行动中查获了大量走私奢侈品。

这些奢侈品通过伪造、私运和虚构价格等方式,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这些走私奢侈品不仅损害了正规渠道的市场利益,还可能对国家税收带来损失。

同时,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购买到走私奢侈品后丧失了维权的能力。

面对这些违法销售走私商品的案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加强法律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安全。

首先,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走私商品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的执法部门,并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走私犯罪。

同时,加大对走私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打击走私犯罪的成本和威慑力。

其次,提高消费者知识和意识。

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走私商品的辨别能力,让消费者明辨真伪,避免购买到走私商品。

政府和媒体可以联合开展广告宣传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

第三,加强监管和检测。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大对进口商品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打击走私行为。

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市场经营者的检查力度,确保市场上的商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

走私商品往往跨越国界进行销售和流通,因此,国际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政府可以与其他国家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击跨国走私犯罪。

同时,建立健全的国际协作机制,实时分享情报和信息,提高打击效率。

近年走私案例分析

近年走私案例分析

三、象牙及其制品
• 狭义地说是雄性的象的獠 牙。往往被加工成艺术品、 首饰或珠宝,此外它还被 加工为台球和钢琴键,是 一种非常昂贵的原材料。 牙齿和獠牙本来是同样的 物质。牙齿是特别的、用 来咀嚼的结构。獠牙是伸 长的,伸出嘴唇的牙齿, 它们从牙齿演化出来,一 般作为防御武器。为了保 护动物,贸易在很多国家 是被禁止或者抵制的。
• 4、 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诱发犯罪。走私犯 罪不是单纯的破坏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海关监管制度的犯 罪,它往往和其他经济犯罪交织在一起,并腐蚀人们的思 想,毒化社会风气,诱发其他的刑事犯罪。湛江、厦门特 大走私案说明了走私背后是权钱交易,涉案人员不仅有海 关,还有边防、公安、海警、商检、港务、船务,甚至地 方政府官员。涉及的罪名除了走私罪,还包括贪污、贿赂、 非法经营罪等罪名。这些案件不仅有权钱交易,还有钱色 交易和权色交易,它危害了国家经济秩序,损害了政府管 理职能,而且腐蚀了一大批党的干部,走私加剧腐败,腐 败保护走私,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 5、、象牙走私会导致 如非洲等象牙输出国 的大象数量急剧减少, 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严3月期间,45 岁的福建仙游县人李志强与广 东饶平人詹坤华商量共同投资,决定从越南走私象牙运回 我国境内贩卖。 2009年10月18日,李志强在福建莆田高速公路出口附近 准备接收象牙时被抓获。当场查获象牙原牙4根。当日, 从李志强位于福建仙游县的住所内查获象牙原牙5根。经 鉴定,9根象牙全部为现代象的整根原牙。经查明,2009 年4月至10月这短短半年期间,李志强、詹坤华等人走私 入境象牙竟达到2063.6公斤,总价值超过1200万元。
五、危害
• 走私活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 • 1、损害国家主权和尊严、危害国家安全。走私是 逃避海关监督的行为,直接损害国家主权和形象, 走私的大肆泛滥,最终将导致海关职能的虚空和 海关的虚置,侵蚀国家主权。走私犯罪中诸如毒 品、文物、珍稀动植物物种、武器弹药、淫秽物 品等的走私出入境,直接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 象,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 • 2、偷逃大量税收,损害国家财政收入。 • 3、破坏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和进出口物品管理。

关于海外代购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探讨

关于海外代购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探讨

关于海外代购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海外代购服务购买商品。

然而,在代购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涉及到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法行为人将未经海关检验的物品带入国境,或者将应经海关缴纳进口税和进口环节应经要求办理手续的物品,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税并非法出口。

这种行为是非法的,并且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以下是三个关于海外代购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案例:案例一:2019年,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及代购的走私大案。

该案中,犯罪团伙通过淘宝店等网络渠道,从境外购买大量化妆品、保健品等产品,以个人或者公司名义进行跨境电商代购,将购买的商品发送到中国。

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

案例二:2020年,广州警方查获了一起跨境电商代购涉嫌走私案。

犯罪团伙买下来价值近200万元的进口烟草制品和潮流服饰,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收取货款,然后以面包车从广州边境口岸潜入境内进行销售。

案例三:2021年,福州海关查获了一起涉及代购的走私案。

一名福州市的代购人员,以日用品、食品等为名,在日本进行集中采购后,通过国际物流运输至福州,然后进行线下零售销售。

该案中涉案金额超过15万元。

综上所述,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危害性非常大。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买卖走私物品,同时也要尽力避免因代购导致的法律风险。

此外,作为代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合法渠道,防止出现违法行为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跨境电商代购的监管,切实打击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犯罪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加强对物流渠道和海关监管力度,加强与境外执法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打击国际走私犯罪,形成联合打击的合力。

在网络购物和代购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风险也在相应地提升。

陆勇案件法律修改内容(3篇)

陆勇案件法律修改内容(3篇)

第1篇一、引言陆勇案件是我国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案例,涉及到了药品专利保护、民间救助、法律适用等多个层面。

案件本身虽然已经落幕,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本文将从陆勇案件出发,探讨法律修改的内容。

二、陆勇案件背景及争议焦点1. 案件背景陆勇,男,江苏省苏州市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印度仿制药“格列宁”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价格远低于正版药物。

于是,陆勇开始在国内通过网络平台帮助病友购买印度仿制药。

2. 争议焦点(1)药品专利保护与患者权益的冲突;(2)民间救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3)法律适用问题。

三、法律修改内容探讨1. 完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1)明确专利药品与仿制药的界定标准,避免专利滥用;(2)建立健全药品专利审查机制,提高审查效率;(3)对专利药品实施价格管制,减轻患者负担;(4)鼓励仿制药研发,降低药品价格。

2. 明确民间救助行为的法律地位(1)对民间救助行为进行分类,区分合法与非法救助;(2)对合法救助行为给予法律保护,保障救助者的权益;(3)对非法救助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秩序。

3.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律适用(1)修改《刑法》相关规定,明确民间救助行为的法律责任;(2)修改《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药品专利保护与患者权益的平衡;(3)加强对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提高法官审理相关案件的准确性。

四、具体修改建议1. 修改《药品管理法》(1)增加药品专利保护与患者权益的条款,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2)对专利药品实施价格管制,降低患者负担;(3)鼓励仿制药研发,提高药品市场竞争力。

2. 修改《刑法》(1)明确民间救助行为的法律责任,区分合法与非法救助;(2)降低非法救助行为的刑罚,体现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

3. 完善司法解释(1)针对陆勇案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法律适用;(2)对类似案件进行类推适用,提高法律适用的一致性。

深圳湾海关走私案

深圳湾海关走私案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XXXXXXXXX
并展开了深入调查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警方发 现该走私团伙在深圳湾海关 附近设立了隐蔽的仓库和运 输线路,通过伪造单证和隐 瞒真实交易情况的方式,将 大量货物非法运入中国境内。 同时,该团伙还涉及利用假 报关单证、低报货物价值等 方式进行逃避关税的行为。 警方迅速采取行动,控制了 涉案人员,并查封了相关仓 库和运输线路
4
第5部分
事件影响
事件影响
深圳湾海关走私案对当地乃至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和海关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该案展示了 海关部门在打击走私和逃税行为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彰显了国家对维护税收秩序和利益的坚定立场。 这起案件的查处有助于遏制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其次,深圳湾海关走私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海关管理和监管的关注。该案暴露出一些管理漏洞和制 度缺陷,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海关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了海关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这也提醒了其 他部门和单位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
第3部分
事件结果
事件结果
经过审理,涉案人员被指控犯有走私罪、逃税罪等罪名。法院 认为,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税收 利益,并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法院对涉案人员进行 了相应的处罚,其中主犯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和罚款等惩罚
此外,深圳湾海关也加强了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和 管理,加强了对报关单证和货物的审核和检查力度。 同时,海关部门还加强了与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协 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走私和逃税行为
深圳湾海关走私案
XXX系XXX班 | 某某某
1 事件背景 3 事件结果 5 事件影响
-
2 事件经过 4 事件反思 6 总结

缅北法律案例(3篇)

缅北法律案例(3篇)

第1篇缅北法律案例:边境走私案件的审理与反思一、引言缅甸,一个位于东南亚的美丽国度,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风情而备受世人瞩目。

然而,在缅甸的北部边境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边境走私现象屡禁不止。

本文将以一起发生在缅北的边境走私案件为例,探讨案件的审理过程、法律适用以及对该地区法律环境的反思。

二、案件背景2019年,我国某边境城市海关在执行任务时,查获了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边境走私案件。

该案涉及毒品、枪支和假冒伪劣商品等多种走私物品,涉及人员众多,涉及地域广泛。

经过初步调查,该案疑似与缅北地区的走私团伙有关。

三、案件审理1. 侦查阶段在案件侦查阶段,我国警方与缅甸警方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侦查工作。

经过深入调查,警方掌握了走私团伙的组织架构、活动规律和藏匿地点。

在充分准备后,警方对走私团伙进行了集中抓捕。

2. 起诉阶段在起诉阶段,检察机关根据侦查结果,依法对走私团伙成员进行了起诉。

起诉书详细列举了走私团伙的犯罪事实,包括走私毒品、枪支和假冒伪劣商品等。

3. 审判阶段在审判阶段,法院依法对走私团伙成员进行了公开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充分考虑了案件的特殊性,依法适用了相关法律法规。

最终,法院根据走私团伙成员的犯罪事实、情节和悔罪表现,依法作出了相应的判决。

四、法律适用1. 毒品走私罪根据我国刑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根据我国刑法,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根据我国刑法,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五、反思与建议1. 加强边境地区执法合作边境走私案件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加强边境地区执法合作至关重要。

关于海关的法律案例(3篇)

关于海关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近年来,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被海关调查。

经调查,该公司涉嫌走私的物品包括象牙、犀牛角、珊瑚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海关监管、走私犯罪、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

二、案件事实1. 走私行为2019年3月,该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申报价值为人民币100万元。

在海关查验过程中,海关工作人员发现该公司申报的货物中,含有象牙、犀牛角、珊瑚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

经调查,该公司承认其故意隐瞒了这些物品的真实情况,将其夹藏在申报货物中,企图逃避海关监管。

2. 涉案物品经鉴定,涉案象牙、犀牛角、珊瑚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共计100件,价值人民币200万元。

三、法律分析1. 海关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条规定,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海关依法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管理,防止走私、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

本案中,该公司故意隐瞒走私物品,逃避海关监管,违反了海关法的相关规定。

2. 走私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案中,该公司走私象牙、犀牛角、珊瑚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情节严重,构成走私犯罪。

3. 濒危物种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及其制品实行进出口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及其制品。

本案中,该公司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违反了濒危物种保护的相关规定。

四、判决结果1. 走私犯罪法院经审理,认定该公司走私犯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2. 濒危物种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及其制品的,由海关没收走私物品,并处走私物品等值以下罚款。

谢伦伯格案件法律分析(3篇)

谢伦伯格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谢伦伯格案件是指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审理的一起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

被告人谢伦伯格因走私毒品海洛因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该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和法律适用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案件事实2014年,被告人谢伦伯格通过国际邮包运输毒品海洛因,共计504克。

在海关查验过程中,谢伦伯格被抓获。

经审理,法院认定谢伦伯格犯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三、法律分析(一)谢伦伯格行为的定性1.走私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谢伦伯格通过国际邮包运输毒品海洛因,属于走私毒品行为。

2.贩卖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贩卖毒品,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虽然谢伦伯格没有直接将毒品出售给他人,但其行为属于贩卖毒品罪的预备阶段。

(二)谢伦伯格犯罪情节的严重性1.数量巨大:本案中,谢伦伯格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海洛因共计504克,属于数量巨大。

2.犯罪手段恶劣:谢伦伯格通过国际邮包运输毒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犯罪手段恶劣。

3.社会危害性严重:毒品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破坏社会治安秩序,损害国家形象。

谢伦伯格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适用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

本案中,谢伦伯格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符合死刑适用条件。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本案中,谢伦伯格具有以下情节:(1)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2)犯罪后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有悔罪表现。

走私罪的法律解释与案例分析

走私罪的法律解释与案例分析

走私罪的法律解释与案例分析走私罪是指以非法或未经许可的方式将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商品、货物或资金转移或运往国内外,以便逃避国家的监管与税费等法律规定,并获得非法利润的违法行为。

走私罪在很多国家都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因为它侵犯了国家的经济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也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1. 走私罪的法律解释在大多数国家,走私罪受到刑法的法律规定和制约。

以中国刑法为例,在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了走私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范围。

根据该条款,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构成走私罪:一是以非法方式进出口货物;二是目的是逃避国家监管和征收的税费;三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

而根据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和侵犯国家经济利益的程度,走私罪的刑罚也有很大的差异,轻者可以处以罚款,重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走私罪在国际刑法中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打击。

各国在国际合作中签署了许多关于打击走私罪的协定和条约,并建立了共享情报和协调行动的机制。

这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保护各国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构建一个公平和谐的国际贸易环境。

2. 走私罪案例分析2.1 中国的走私案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和消费市场之一,也是走私犯罪活动的重灾区之一。

2019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批重大走私案件。

比如,某走私团伙为了逃避征税,将大量从境外进口的奢侈品偷运至境内并销售,涉案金额达数亿元。

在这些案件中,走私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和贸易渠道的漏洞,违规进出口商品,以此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2.2 国际的走私案例除了中国,世界各国也频繁发生走私犯罪案件,违法分子借助国际间的贸易渠道和金融体系漏洞,进行非法走私活动。

例如,2018年英国海关在多个港口查获了大量走私的鸦片和毒品,揭露了一个跨国走私网络。

这些案件说明了走私犯罪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国家,也突显了国际合作在打击走私犯罪中的重要性。

3. 打击走私犯罪的措施为了有效打击走私犯罪,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走私法律案例(3篇)

走私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6月,某市海关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家名为“东方贸易公司”的企业涉嫌走私犯罪。

经调查,该公司自2017年起,通过伪造、变造进出口许可证件,非法运输、储存、销售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涉及金额达人民币5000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王某及主要涉案人员均被抓获。

二、犯罪事实1. 伪造、变造进出口许可证件经查,东方贸易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间,为逃避海关监管,多次伪造、变造进出口许可证件。

具体做法是,利用伪造的公司印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等手段,制作虚假的进出口许可证、报关单、合同等文件,以合法身份进行走私活动。

2. 非法运输、储存、销售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东方贸易公司非法运输、储存、销售的货物主要包括:毒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淫秽物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等。

这些货物主要通过地下渠道,秘密运输至我国境内。

3. 走私金额巨大东方贸易公司通过走私活动,非法获利5000万元。

其中,毒品走私金额达3000万元,枪支走私金额达1000万元,其他走私货物金额达1000万元。

三、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东方贸易公司及其负责人王某的行为构成走私罪。

根据犯罪情节,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对其他涉案人员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10年不等,并处罚金。

四、案例分析1. 走私犯罪的危害性走私犯罪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

本案中,东方贸易公司走私的毒品、枪支等物品,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2. 走私犯罪的特点本案中,东方贸易公司走私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走私手段多样化。

该公司通过伪造、变造进出口许可证件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

(2)走私物品种类繁多。

涉案货物涉及毒品、枪支、弹药等多种类型。

(3)走私金额巨大。

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3. 预防走私犯罪的措施为有效预防走私犯罪,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走私普通货物偷税漏税122万判刑案例

走私普通货物偷税漏税122万判刑案例

走私普通货物偷税漏税122万判刑案例案例:走私普通货物偷税漏税122万判刑案例一、案情缘由在我国,政府对于进出口贸易有着严格的监管和税收征收政策。

然而,由于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采取非法手段进行走私和偷税漏税的行为。

本案就是关于一起走私普通货物并偷税漏税案件。

二、案件始末2020年10月,A某与其合伙人B某共同经营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服装、电子产品、珠宝以及家居用品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和销售。

由于他们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和独到的眼光,使得公司的业务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由于A某和B某的盲目追求利润,他们开始考虑采取一些非法手段,以降低其进口成本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他们的计划中,采取走私货物和偷税漏税的手段是最为高效的方式。

于是,在2021年3月,他们假借某国际运输公司的名义,以正常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将一批涉嫌走私的普通货物运进我国,并在货物进口报关单上虚报货物的数量和价值,以逃避海关的关税征收。

这种虚假报关手段,实际上就是偷税漏税的手段之一。

三、查案过程1. 海关调查由于A某和B某的行为引起了海关的怀疑,他们的进口货物在清关过程中被海关人员抽查。

经过对货物的详细检查,发现了货物数量和报关单上的申报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不符之处。

于是,海关立即决定对A某和B某的公司进行调查。

2. 走私物品缉查海关调查人员对于这批涉嫌走私的货物进行了详细的缉查,并取得了关于这批货物从出口国运输至我国的所有相关文件和证据。

经过仔细分析,调查人员发现,这批走私货物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多年前已经下架或停产的产品,而报关单上却标注了新品,这再次证实了A某和B某伪造报关单的事实。

3. 偷税漏税调查与此同时,税务部门也对A某和B某的公司进行了全面的税收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量的虚假销售单据和合同,将部分利润通过虚假结算方式转移至境外以逃避纳税义务。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两人通过这种方式共偷漏税款122万人民币。

近年走私案例分析

近年走私案例分析

三、象牙及其制品
• 狭义地说是雄性的象的獠 牙。往往被加工成艺术品、 首饰或珠宝,此外它还被 加工为台球和钢琴键,是 一种非常昂贵的原材料。 牙齿和獠牙本来是同样的 物质。牙齿是特别的、用 来咀嚼的结构。獠牙是伸 长的,伸出嘴唇的牙齿, 它们从牙齿演化出来,一 般作为防御武器。为了保 护动物,贸易在很多国家 是被禁止或者抵制的。
四、象牙走私背后的黑市
• 走私背后,是一个难以估量的黑市,吞吐着庞大数量、渠 道不明的非洲象牙。 •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简称IFAW)派出监测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 福州和甫田走访了158家象牙加工和销售点,发现其中只 有36%是国家审批允许经营象牙的点(57家有经营证的加 工厂和经销点,101个非法销售点)。 • 许多点即便有经营许可,也被发现在合法的幌子下违规操 作,进行着非法象牙贸易。监测发现合法经销点最普遍的 违规方式是通过多次使用,甚至买卖象牙收藏证将非法象 牙‘洗白’
• 5、、象牙走私会导致 如非洲等象牙输出国 的大象数量急剧减少, 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非 洲大象的物种灭绝。
珍贵动物及制品走私案简析
——李志强团伙象牙走私案
Hale Waihona Puke 一、走私犯罪案件• 据指控,2009年3月期间,45 岁的福建仙游县人李志强与广 东饶平人詹坤华商量共同投资,决定从越南走私象牙运回 我国境内贩卖。 2009年10月18日,李志强在福建莆田高速公路出口附近 准备接收象牙时被抓获。当场查获象牙原牙4根。当日, 从李志强位于福建仙游县的住所内查获象牙原牙5根。经 鉴定,9根象牙全部为现代象的整根原牙。经查明,2009 年4月至10月这短短半年期间,李志强、詹坤华等人走私 入境象牙竟达到2063.6公斤,总价值超过1200万元。

触犯商贸法律的案例(3篇)

触犯商贸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健品市场日益繁荣。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采取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

本案例将以某保健品公司为例,探讨其因虚假宣传触犯商贸法律所引发的纠纷。

二、案例经过1. 案件起因某保健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各类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甲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开始采取虚假宣传的手段。

其主要宣传内容包括:产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治愈各种疾病;产品成分天然,无任何副作用;产品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质量有保障等。

2. 案件经过2019年3月,消费者乙女士在甲公司购买的某款保健品,声称具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

乙女士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于是,乙女士向甲公司提出退货,但甲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

乙女士遂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工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立即对甲公司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甲公司所宣传的保健品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且产品功效与实际情况不符。

甲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3. 案件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工商部门对甲公司作出以下处罚:(1)责令甲公司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2)没收甲公司违法所得;(3)罚款人民币10万元;(4)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同时,工商部门要求甲公司对涉案产品进行召回,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三、案例分析1. 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本案中,甲公司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本案中,消费者乙女士在购买甲公司产品时,因虚假宣传导致病情加重,其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跨国犯罪法律案例分析(3篇)

跨国犯罪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国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毒品走私作为跨国犯罪的一种,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案例以一起跨境毒品走私案为例,分析跨国犯罪的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9年6月,我国警方在边境地区抓获一名涉嫌毒品走私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经查,张某伙同境外毒枭李某,在我国境内大量收购毒品,通过非法渠道将毒品走私至境外。

在张某被捕后,警方顺藤摸瓜,将李某及其团伙成员抓获。

此案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破获的跨境毒品走私案之一。

三、法律分析1.跨国毒品走私的法律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47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在本案中,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均符合该条法律规定,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2.跨国毒品走私的法律适用(1)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本案中,张某和李某在我国境内实施了走私、贩卖毒品的行为,属于我国刑法管辖的范围。

(2)我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在本案中,张某和李某是我国公民,在我国境外犯有走私、贩卖毒品罪,依法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3)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在本案中,李某在我国境外犯有走私、贩卖毒品罪,且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3.跨国毒品走私的刑事管辖(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钻法律的空子著名案例(3篇)

钻法律的空子著名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然而,总有一些人试图钻法律的空子,规避法律制裁。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著名案例的剖析,揭示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法律尊严的重视。

二、案例一: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1. 案例背景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全球性的能源公司。

在2001年,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

这一事件震惊了全球,引起了人们对企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的关注。

2. 案例剖析(1)钻法律空子:安然公司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等手段,将公司的财务状况粉饰得非常美好。

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证券法。

(2)原因分析:安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公司和社会的利益。

他们利用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操纵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3. 案例启示安然公司破产案警示我们,企业高管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案例二:中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1. 案例背景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这场事件导致无数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震惊了国内外,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法律的关注。

2. 案例剖析(1)钻法律空子:不法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以增加蛋白质含量。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

(2)原因分析: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钻法律的空子,逃避监管。

3. 案例启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监管至关重要,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案例三:中国“房姐”事件1. 案例背景2011年,中国媒体报道了一位名叫“房姐”的女子,她拥有多套房产,却声称自己家庭贫困。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法律漏洞的关注。

2. 案例剖析(1)钻法律空子:“房姐”通过伪造身份证、虚假离婚等手段,规避房地产调控政策,购买多套房产。

(2)原因分析:部分人利用法律漏洞,规避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房价飙升,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珲春边检站典型案例剖析做法

珲春边检站典型案例剖析做法

珲春边检站典型案例剖析做法一、案例背景介绍珲春边检站是位于中国吉林省珲春市与俄罗斯边境之间的一座边境检查站。

该边检站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东北地区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陆路口岸之一。

由于地处边境地带,边检站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人员和货物的通关检查工作。

然而,由于交通便利以及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也常常发生,给边检站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案例一:偷渡案2019年,珲春边检站发生了一起偷渡案。

一名年轻男子企图通过边境走私毒品进入中国境内。

边检人员发现该男子举止可疑,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其体内藏有大量毒品。

经过调查审讯,该男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揭示了一个跨国贩毒团伙的存在。

三、案例二:涉嫌走私案2020年,珲春边检站查获了一起涉嫌走私案。

一辆货车企图从俄罗斯进口大量走私货物进入中国境内。

边检人员在对货车进行详细检查时,发现货车底盘内安装了一个特制的隐藏空间,里面藏有大量走私的高档奢侈品。

经过调查,该案件涉及到一条走私通道的存在,边检站随后与俄罗斯边境执法部门展开了联合行动,成功打掉了这个走私团伙。

四、案例三:偷渡劳工案2018年,珲春边检站查获了一起偷渡劳工案。

一群外籍劳工企图通过偷渡的方式进入中国境内从事非法工作。

边检人员在巡逻中发现了这一可疑行为,并迅速将他们拦截下来。

经过审讯,这些偷渡劳工交代了他们的非法入境和非法工作行为,边检站随后将他们移送给相关执法机构进行处理。

五、案例四:非法出境案2017年,珲春边检站查获了一起非法出境案。

一名中国公民企图利用夜间巡逻时的边境监管漏洞,越过边境线逃往俄罗斯。

边检人员通过监控摄像头发现了该人的行踪,并及时将其拦截归案。

经过调查,该人交代了自己出境的目的和计划,并揭示了一条非法出境通道的存在。

六、案例五:违禁品走私案2016年,珲春边检站查获了一起违禁品走私案。

一名旅客企图从俄罗斯进口违禁品进入中国境内。

边检人员在对其行李进行检查时,发现其携带了大量的违禁品,包括仿真枪支和毒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象牙走私背后的黑市
• 走私背后,是一个难以估量的黑市,吞吐着庞大数量、渠 道不明的非洲象牙。 •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简称IFAW)派出监测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 福州和甫田走访了158家象牙加工和销售点,发现其中只 有36%是国家审批允许经营象牙的点(57家有经营证的加 工厂和经销点,101个非法销售点)。 • 许多点即便有经营许可,也被发现在合法的幌子下违规操 作,进行着非法象牙贸易。监测发现合法经销点最普遍的 违规方式是通过多次使用,甚至买卖象牙收藏证将非法象 牙‘洗白’
• 1、广州荔湾区康王中路301号,华林国际玉器城,玉器城 里的金融、物流、象牙鉴定等完善的条件,为非洲象牙制 品的流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个玉器城,只是中国的非 洲象牙走私,在广州的其中一个流通地。 • 2、除了黑市的地下交易外,网络也成了象牙贸易的新平 台。2012年1月,IFAW调查后发现,非法象牙在所有类 型的网站(收藏、拍卖、电商和公共论坛)占比高达97%。 • “香雅、齿雕、XY、老牙、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牙 齿”,这些暗语和标签,是中国最大电商网站,淘宝和阿 里巴巴上使用的。此外,他们还有更隐晦的称呼,如“图 案的牙齿”,“全样品”和“血牙”。
珍贵动物及制品走私案简析
——李志强团伙象牙走私案
一、走私犯罪案件
• 据指控,2009年3月期间,45 岁的福建仙游县人李志强与广 东饶平人詹坤华商量共同投资,决定从越南走私象牙运回 我国境内贩卖。 2009年10月18日,李志强在福建莆田高速公路出口附近 准备接收象牙时被抓获。当场查获象牙原牙4根。当日, 从李志强位于福建仙游县的住所内查获象牙原牙5根。经 鉴定,9根象牙全部为现代象的整根原牙。经查明,2009 年4月至10月这短短半年期间,李志强、詹坤华等人走私 入境象牙竟达到2063.6公斤,总价值超过1200万元。
三、象牙及其制品
• 狭义地说是雄性的象的獠 牙。往往被加工成艺术品、 首饰或珠宝,此外它还被 加工为台球和钢琴键,是 一种非常昂贵的原材料。 牙齿和獠牙本来是同样的 物质。牙齿是特别的、用 来咀嚼的结构。獠牙是伸 长的,伸出嘴唇的牙齿, 它们从牙齿演化出来,一 般作为防御武器。为了保 护动物,贸易在很多国家 是被禁止或者抵制的。
二、走私犯罪类型(走私方式)
• 走私犯罪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若以 走私标的是否经海关进出境为标准,可以划分为“通关” 和“非通关”两大类。在“通关”类型中又可分为“通关 不报”和“通关伪报”,通关不报是指未向海关申报,采 取藏匿、夹带、蒙混方式通关,以逃避海关监管。
• 从2009年4月开始,按事前约定,李志强及其团伙通常是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负责前往越南看象牙样品,并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北仑河岸边接收越南人“阿光”、 “阿生”走私入境的象牙,将走私象牙藏匿在冰鲜鱼下面, 伪装成冷冻海鲜蒙混过关,发运到广州、福建仙游县等地。 这种采取藏匿的走私方式是属于“通关不报”中“化整为 零“蚂蚁搬家式”的方式走私。
• 4、 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诱发犯罪。走私犯 罪不是单纯的破坏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海关监管制度的犯 罪,它往往和其他经济犯罪交织在一起,并腐蚀人们的思 想,毒化社会风气,诱发其他的刑事犯罪。湛江、厦门特 大走私案说明了走私背后是权钱交易,涉案人员不仅有海 关,还有边防、公安、海警、商检、港务、船务,甚至地 方政府官员。涉及的罪名除了走私罪,还包括贪污、贿赂、 非法经营罪等罪名。这些案件不仅有权钱交易,还有钱色 交易和权色交易,它危害了国家经济秩序,损害了政府管 理职能,而且腐蚀了一大批党的干部,走私加剧腐败,腐 败保护走私,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 5、、象牙走私会导致 如非洲等象牙输出国 的大象数量急剧减少, 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非 洲大象的物种灭绝。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危害
• 走私活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 • 1、损害国家主权和尊严、危害国家安全。走私是 逃避海关监督的行为,直接损害国家主权和形象, 走私的大肆泛滥,最终将导致海关职能的虚空和 海关的虚置,侵蚀国家主权。走私犯罪中诸如毒 品、文物、珍稀动植物物种、武器弹药、淫秽物 品等的走私出入境,直接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 象,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 • 2、偷逃大量税收,损害国家财政收入。 • 3、破坏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和进出口物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