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制作】行测资料分析 十对专用术语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

资料分析之常见名词汇总备战事业单位行测考试,资料分析是常见的题型之一,但是大多数考生对这类试题望而却步。

因此,中公教育对资料分析题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百分数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2、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3、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

4、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5、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15000亿元。

6、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7、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期望值=基期值× (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8、增速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9、增幅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

10、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2×100%=10%11、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2×100%=10%12、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支一扶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试题: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doc

三支一扶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试题: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doc

三支一扶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试题: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三支一扶笔试复习备考已经拉开帷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行政能力测试考试,特推出三支一扶《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供广大考生阅览!三支一扶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试题: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三支一扶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人事考试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为的百分之几,就是256÷的增长速度为增长速度为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3.8平方米的3.9倍(存款余额乘以的乘以是的发展速度就用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六)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七)强度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doc

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doc

2018年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众所周知,在宁夏公务员历年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无法轻视的一个部分。

由于资料分析这个模块不光是占题量大,还考察的比较简单,但却因为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就秉持着把行测理科部分即数学运算部分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蒙的态度,到最后得不偿失。

下面是华图教育为大家整:资料分析题必备术语大全。

助力2018年宁夏公务员考试!一、相近词语,词意大不同1、基期量与现期量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 基期量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二、常见经济学名词1、GDP和GNP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顺差和逆差贸易顺差:一个时期内通常是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其差额即贸易顺差额。

贸易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有时也称为贸易赤字),其差额即贸易逆差额。

3、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趋向于不平等。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叶天竞资料分析是公考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国考与联考中的都会考察20道题,分值也非常高,但广大考生还是感觉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很棘手,数据量特别大,很多题不太会列式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考生们对统计术语不太熟悉,可以说,只要大家掌握了常见的统计术语,我们就能够顺利的把考题的式子列出来,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统计术语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性统计术语1.基期量、现期量:分为两种情况:有时间作为基准的,时间相对靠前的量就是基期量,时间相对靠后的就是现期量;无时间基准的,“比”之后的是基期,之前的是现期。

例1: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则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17941+15.6%)2.增长量增长量是刻画增长具体数值大小的,增长量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例2:2010年8月某企业完成销售额200万元,同比增长20%,则同比增长金额为(20%2001+20% ) 3.增长率增长率用来描述增长快慢,增长率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例3:某校去年毕业人数1000人,今年毕业人数为1160人,则今年的增长量为(1160-1000=160)人,增长率为(160=16%1000)4.年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例4:某公司2007年销售额为2亿元,预计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则其2010年销售额为2(1+10%) 3亿元。

5.拉动增长率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例5:2011年某市GDP产值10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40亿元;2012年某市GDP达到12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50亿元,那么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率为(10%)。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用专业术语说明汇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最后一部分为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转换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具体包括:一、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判断;二、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依存程度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因此,在解答资料分析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专业术语,对此,学一手教育在这里对此类术语进行一下介绍:1.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和减少;百分数问题是资料分析最重要的内容,所以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变化,是必须掌握的。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今年为多少?今年产量=a×(1+20%)=1.2a。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去年为多少?去年产量=b÷(1+20%)=5/6b。

例题: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为多少?今年比去年增长量=b-a。

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b-a)a×100%(和谁比,谁就在分母位置)。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只占)计划的80%,则计划为多少?计划产量=b÷80%=54b。

例题: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计划的20%,则计划为多少?计划产量=b÷(1+20%)=56b。

2.百分点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题:工业增加值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2%,今年增长速度为17%,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6%,去年物价上升了9%,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3个百分点。

3.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行测备考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1)

行测备考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1)

行测备考: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资料分析是三支一扶考试行测的常考题型,为了加快做题速度,提高得分率,我们需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来作答。

下面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大家介绍2015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之首数法。

三支一扶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基本统计术语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一)增长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1.(绝对)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例1: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为B(末期量)则:2010年增长量为:B—A,增长率为:(B-A)/A=B/A-1例2:某产品2009年产量为A(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10年产量为:B=A(1+p%),增长量为:B-A=A*P%例3:某产品2010年产量为B(基期量),2010年产量比2009年增长p%(增长率)则该产品2009年产量为:A=B/(1+p%),增长量为:B-A= B*P%/(1+p%)(二)百分数、百分点、成数和折数1.百分数(百分比)是形容比重增长率或比重(比例)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例1:现在比过去增长20%(正增长率),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2:现在比过去降低20%(负增长率),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3:降低到原来的20%(比重),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例4: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B/A*100%例5:2010年某产品总量为A,其中一个分量为B,则分量占总量的比重(比例)为:p%=B/A*100%,若已知分量B及比重p%,则总量A=B/(p%),若已知总量A及比重p%,则分量B=A*p%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比较时,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

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专用术语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超全汇总版

资料分析专业术语超全汇总一、必须掌握的常规术语1.增长率VS增长量增长率(也叫增幅、增长速度):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增长量: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

总结:“增长率”是个相对量,单位是%;“增长量”是个绝对量,有具体单位,可以是万元、亿吨等。

例如:2017年数值是100万元,2018年是120万元,则2018年的增长量是20万元,增长率是20%。

2.基期VS期量基期: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总结:跟谁比谁就是基期。

例如:2018年比2017年……,则2017年是基期,2018年是现期;中国比日本……,则日本是基期,中国是现期。

3.同比VS环比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

总结:同比看大,环比看小。

(“大”指的是大的时间概念,“小”指的是小的时间概念)例如:考试常考的4种形式分别见下表①年份+月份;②年份+季度;③年份+半年;④年份。

4.百分数VS百分点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用百分号(%)表示。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比重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由2017年的40.5%增长到2018年的41.0%。

则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的比重,2018年比2017年上升0.5个百分点(41-40.5=0.5),不能说上升0.5%。

5.顺差VS逆差顺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又称“出超”,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

逆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又称“入超”,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XX省行测资料分析专术语常用式汇总.doc

XX省行测资料分析专术语常用式汇总.doc

2019福建省考行测资料分析专业术语及常用公式汇总-公
务员考试
今天的资料分析考点梳理给大家盘点了专业术语及常用公式,掌握这些术语的概念,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准确地的解出资料分析题。

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增长量ﻭ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ﻭ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
概念: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公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ﻭ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上面的统计术语:
2、年均增长率ﻭ
初期值为A,经过n个周期变为B,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ﻭ

,B(实际值)略大于A×(1n×r)(估算值);
②。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掌握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的常用术语,对于提高资料分析的解题速度很有帮助,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高频术语,供各位考生学习。

资料分析高频术语: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

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如分析抗击"非典"期间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比同比更说明问题。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叫总速度。

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如,"九五"期间各年水平都以1995年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一年内各月水平均以上年12月水平为基期进行对比,就是定基发展速度。

资料分析例题:1.根据上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79—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3.4个百分点B.从1990年至2003年,江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幅为36.6个百分点C.到2003年时,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被江苏超过1.3个百分点D.从1990年至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居全国首位2.根据上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79—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落后于江苏B.广东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明显加快C.从1978年至2003年,浙江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高于广东和江苏D.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第三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3.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2002年增长了( )个百分点?A.40.6B.39.3C.2.2D.﹣2.24.1991—2003年,浙江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是( )。

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

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统计术语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统计术语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统计术语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

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

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

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

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

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

两者的差别在于:(1)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

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一、资料分析基础重要记录术语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记录术语,熟悉这些记录术语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本文中列出了资料分析中的基础重要记录术语。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假如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达,需要除以参考值;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达,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如:当期为2023年4月,则同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4月的增长,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3月的增长。

需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如2023年1月,其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12月的增长。

◇翻番翻番:即变为本来的2倍。

翻n番:即变为本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

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当带着符号进行比较。

譬如,-15%的增长率就应当比-10%的增长率更小。

计算一定期期的平均增长率时,一般不涉及第一年的增长率。

譬如,计算2023—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以2023年的数值为基期,2023年的数值为末期得到的数值,这其中涉及“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这四年的增长,但不涉及2023—2023年的增长。

二、名词解释汇集◆百分数完毕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毕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成数相称于十分之几◆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资料分析十对专用术语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经验分享部分看过的人不用看了)。

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

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 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最后,记得好好学习,只有自己帮助自己。

祝愿每一位有梦想的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大家祈福!加油!(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

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

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

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

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

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四)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

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

两者的差别在于:(1)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

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

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

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或百分之百)进行间接计算。

(五)增幅与同比增长1.增幅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同比增长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

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六)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七)强度指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八)价格、价格水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价格价格是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

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份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

用10月份4.53减去9月份的4.87可以得出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3.价格指数表明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商品和服务项目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来计算的。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是指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简称CPI。

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

(九)发展水平和增长量1.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2.增长量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这个差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十)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1.逐期增长量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前一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前一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2.累积增长量累积增长量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不可不知的资料分析题专用术语百分数◆百分数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

◆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 00×2^3=20000亿元。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 ◆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期望值=基期值×(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