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一节工作面概况矿井14402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南侧,为一采区首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30m~+180m,工作面标高为-130m~-220m,煤层埋深厚度260~400m,平均埋深330m。
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ZK62与ZK63勘探线内有5个见煤钻孔,走向平均坡度3°~20°,西北侧临14401采空区,南面为回风石门及运输大巷,东面为一采区进风巷及回风巷。
14402工作面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开采。
工作面走向长度平均580m,切眼长度180米。
工作面皮带巷、轨道巷、回风巷净宽3.2m,高2.2m,净断面7.04m2。
三巷均采用锚网支护。
工作面倾向长180m,走向平均长约580m 。
开采煤层为Ⅳ4煤层。
Ⅳ4煤层煤层厚度1.3~1.7m,平均厚度1.5m。
14402可采储量22.9万t。
此工作面对应的地表从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无重点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地貌概况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
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一、煤层性质1440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Ⅳ4煤层:褐黑色,条痕棕褐色,油脂光泽,薄层至中厚层状,亮煤、半亮煤夹暗煤,条带状结构,易燃。
显微特征为:条带状结构,薄~中厚层状,有机组份占71~81%,矿物组份为19~29%。
二、围岩性质Ⅳ4煤层直接顶和老顶以泥质、泥灰岩为主,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2~0.5m,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泥灰岩,层理发育,厚2.0m,该面直接顶为2类中等稳定,老顶为Ⅱ级,底板为Ⅲb级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地表根据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于2013年1月提交的《广西田阳县田阳探区XXXX矿段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评审意见书,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在近右江河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
根据2016年05月,XXXX矿编制的《百色右江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评审意见书,本设计按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进行设计。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简介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
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
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
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
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
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
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
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
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
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工作面开采设计
工作面开采设计1. 简介工作面开采设计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效率和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档将介绍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 设计原理工作面开采设计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的运移规律,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参数,以达到安全高效的开采目标。
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煤层地质特征分析在进行工作面开采设计之前,需要对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的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包括煤层倾角、厚度、裂隙和构造等地质参数的测定,以及煤层岩性、物理力学特性等地质特征的分析。
2.2 开采方法选择根据煤层地质特征和工作面开采要求,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如全托盘法、局部解放法、综放面法等。
开采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矿井地质条件、煤层的开采难度和工作面的安全要求,以及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2.3 工作面布置设计工作面的布置设计是工作面开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工作面的位置、长度、宽度和采高等参数的确定。
工作面布置设计应考虑到的因素包括:煤层的倾角和厚度、矿井通风和排水条件、工作面的采煤周期和生产能力要求、矿井的运输和运煤能力等。
2.4 采煤参数设计采煤参数设计是决定工作面开采效果的关键因素。
它包括开采速度、采高、切割深度、支护方式等参数的确定。
采煤参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煤层的力学性质、矿井的通风和排水条件、矿岩的稳定性等因素。
3. 设计方法工作面开采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数值模拟法、经验公式法和专家系统法等。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3.1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对工作面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以得到工作面的开采方案和参数。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考虑煤层的地质特征和力学性质,对煤层的开采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3.2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长期的矿山开采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定量关系式来预测工作面开采的效果和参数。
煤矿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工作面开采条件 (1)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2 煤层赋存条件 (1)1.3 顶底板岩性 (2)1.4 地质构造 (3)1.5 水文地质情况 (3)1.6 瓦斯与煤尘情况 (4)1.7 工作面储量 (4)1.8 地质建议 (5)二、工作面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 (6)2.1 巷道布置 (6)2.2 巷道断面规格及支护形式、材料 (7)2.3.1 出煤系统 (8)2.3.2 运料系统 (9)2.3.4 供电系统 (9)2.3.5 排水系统 (9)2.3.6通风系统 (9)2.3.7防尘系统 (10)2.4 安全避险系统 (11)2.4.1 瓦斯监测系统 (11)2.4.2 压风、供水施救系统 (13)2.4.3 人员定位系统 (14)2.4.4 紧急避险系统 (14)2.4.5 通讯联络系统 (14)三、采掘工艺及生产能力 (15)3.1 掘进 (15)3.1.1 掘进方法及掘进工艺 (15)3.1.2 掘进施工顺序、队伍安排、工程量及工期 (15)3.2 回采方法及工艺 (16)3.2.1 回采方法 (16)3.2.2 工作面设备选型 (16)3.2.3 采煤方法 (26)3.2.4 工艺流程 (26)3.2.5 移架方式 (26)3.2.6移架步距 (27)3.2.7 生产能力 (27)3.2.8工作面的上、下端头支护形式以及顶板管理 (27)3.2.9 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管理 (27)四、回采工作面支架的安装和拆除 (28)4.1、支架的运输方式 (28)4.2、工作面安装 (28)4.2.1 工作面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的安装 (29)4.2.2 皮带输送机的安装 (32)4.2.3 支架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 (33)4.2.4 采煤机的安装 (35)4.2.5 设备列车、开关、乳化泵、注浆泵和阻化泵安装 .. 364.3、工作面回撤 (37)4.3.1 设备回撤顺序 (37)4.3.2 技术要求 (38)4.3.3 设备及支护材料回撤 (38)4.3.3.1 转载机的回撤 (38)4.3.3.2 采煤机的拆卸 (39)4.3.3.3 刮板机拆卸 (40)4.3.3.4 移变列车设备回撤 (41)4.3.3.5 液压支架回撤 (41)4.3.3.6 撤架时的其他要求 (44)4.3.3.7 回撤时的配件回收、文明生产 (45)五、通风 (45)5.1 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45)5.2 掘进工作面风量及风机选型 (48)5.2.1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49)5.2.2局部通风机选型(压人式通风) (51)六、供电 (53)6.1负荷统计 (53)6.2变压器的选择 (54)6.3电缆的选择 (55)6.4、电缆的校验 (58)6.5开关的选择 (59)6.6保护整定校验 (60)6.7 13207工作面设备及材料见表6-3 (61)七、工作面防火设计 (62)7.1 工作面日常防火 (62)7.2 防止自燃发火设计 (62)八、工作面避灾路线 (63)8.1 掘进期间避灾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03首采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 三)
首采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一、开拓方式矿井斜井开拓,主斜井斜长274m,倾角16°50′29″,净断面9.6m2,装备PVG1250型整芯阻燃胶带提煤,同时担负辅助进风任务;副斜井斜长150m,倾角24°41′46″,净断面10.3m2,装备JK-2×1.5E单滚筒绞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和主进风任务。
斜风井斜长157.3m,倾角24°46′47″,净断面9.5m2,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副斜井落底标高为+730m,故矿井水平标高为+730m。
二、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三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其中一采区及首采区开采23号煤层,服务年限1.9年,二采区开采23-25号煤层,服务年限8.7年,三采区开采26号煤层,服务年限18.0年。
三、提升系统1、主斜井:斜长274m,倾角16°50′29″,净断面9.6m2,装备PVG1250型整芯阻燃胶带。
2、副斜井:斜长150m,倾角24°41′46″,净断面10.3m2,装备JK-2×1.5E单滚筒绞车。
四、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副斜井进风,主斜井辅助进风,斜风井回风。
斜风井装备FBCDZ№24型对旋轴流式风机2台,功率2×90KW。
五、排水系统矿井井下采用集中式排水,在一采区下部+680m水平建主排水泵房,矿井水经敷设在轨道下山、采区轨道运输石门及副斜井中的排水管排至地面。
主排水泵房选用了MD155-30 5型多级离心泵3台,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配套电机YB315S—4电动机,功率110kW,电压660V,转速1480r/min。
六、矿井供电系统潘津矿井为双回路供电,主供电源引自35kV皮里青变电站,线路全长约8km,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为LGJ-95。
矿井备用电源引自35kV 达达木图变电站,线路全长约8km,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为LGJ-95。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引言工作面掘进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工作面的进展和生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说明书旨在对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以便矿务人员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地质特征和隐患,做好掘进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地质条件概述1.矿层情况工作面所在矿层为X煤井的**层,地质年代为**。
X煤井属于自然形成的**煤层,发育程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稳定性。
煤层倾角约**,层间角度平均为**,层间无明显断裂和滑移。
2.煤层岩性描述煤层主要岩性组成为煤、泥岩和砂岩。
煤的岩性特征为块状,质软,燃烧性能良好。
泥岩层岩性为黏土质,黏性较大;砂岩层岩性为细粒砂质,具有一定的硬度。
3.地质结构工作面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要为斜坡和褶皱构造。
局部地区存在少量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倾角为**,存在一定的断层活动性。
三、地质隐患分析1.顶板隐患顶板岩层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散岩体和节理带。
在掘进过程中,顶板可能存在局部坍塌和冒顶的风险。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顶板支护和巷道支护以确保安全生产。
2.底板隐患底板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整体相对坚硬。
然而,由于地质活动和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底板可能存在局部断裂和滑动的隐患。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底板支护,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3.煤层隐患煤层倾角和层间角度适中,但在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煤与顶板、底板之间的错动和滑移。
煤层的块状特性也可能导致掘进过程中的坍塌和落石风险。
因此,需要对煤层进行定时检测,采取及时的支护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四、应对措施1.顶板支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顶板支护措施是防止顶板坍塌和冒顶的关键。
可以采用锚杆、喷浆、支撑架等支护技术,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
2.底板支护对于底板的支护,可以选用钢架、木材支撑或者矸石填充等措施,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底板断裂和滑动。
灵石县沙峪煤矿有限公2203工作面初步设计说明书
灵石县沙峪煤矿有限公司2203工作面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制:审核:总工:2010年元月25日目录1 概况 (2)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1.2 煤层 (2)1.3 煤层围岩 (3)1.4 地质构造 (3)1.5 水文地质 (3)1.6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4)1.7储量及服务年限 (4)2采煤方法 (5)2.1 巷道布置 (5)2.2 采煤工艺 (7)2.3 设备配置 (10)3顶板控制 (12)3.1 支护设计 (12)3.2 工作面顶板管理 (14)3.3 轨道巷、运输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5)4 生产系统 (15)4.1 运输 (15)4.2 通防与监控系统 (16)4.3 排水 (22)4.4 供电系统 (22)4.5 通信、照明 (23)5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3)5.1 劳动组织 (23)5.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6 安全技术措施 (25)6.1 一般规定 (25)6.2防止工作面设备下滑及液压支架调架措施 (26)6.3 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措施 (28)6.4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31)6.5 综合防尘措施 (31)6.6 防火措施 (31)6.7 通风管理 (32)6.8 瓦斯管理 (32)6.9 安全制度 (34)7 其它 (35)1 概况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2煤层本工作面开采的煤层为2#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煤层赋存稳定,具体情况见表2.表2 煤层情况表1.3煤层围岩工作面煤层围岩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围岩及特征表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1.4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本工作面地质结构相对简单,根据相邻工作面的地质情况推断,本工作面没有大的地质构造,但小的断层可能会不少,但不会影响正常的回采。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无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无1.5水文地质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二叠系砂岩含水层较多,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主要是K8砂岩至2#煤顶板砂岩是开采2#煤直接冲水含水层,2#煤底板砂岩至K10砂岩该含水层裂隙发育,出露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含水较丰富。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县××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况 (5)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矿井现状 (6)第二章矿井地质 (8)第一节地层 (8)第二节地质构造 (8)第三节煤层、煤质 (9)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一节水平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储量 (14)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采区布置 (16)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二节巷道掘进 (19)第三节采煤方法 (26)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28)第一节概况 (28)第二节通风 (28)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 (37)第六章主要设备 (38)第一节提升设备 (38)第二节排水设备 (42)第三节通风设备 (43)第四节压风设备 (46)第七章采区供电 (48)第一节供电方式 (48)第二节电力负荷 (48)第三节采区供电 (50)第四节井下通讯 (50)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2)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54)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55)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55)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56)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56)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58)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59)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64)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65)第十节矿山救护 (66)第十章技术经济 (66)第一节建井工期 (66)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8)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 (70)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2、煤炭生产许可证;3、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4、安全生产许可证;5、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7、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14031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况地面位置: 14031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前柿杭村。
井下位置: 14031工作面东为14011工作面采空区,南为Fz14断层保护煤柱,西为14扩大区运输巷,北为14采区轨道下山。
该工作面地面标高+311.5m~+315.7m,工作面标高+81m~+113m。
该工作面主采二1煤层,走向长330m,倾斜长100m,面积33000㎡;煤层倾角5°~16°,平均倾角10°;煤层厚度0~4.6m,平均煤厚2.2m。
工业储量8.02万吨,可采储量6.85万吨。
14031工作面沿倾斜方向布置,后退式俯斜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4031工作面主采二1煤层,煤呈灰黑色,粉末状,半亮型,原生构造受滑动构造的影响而遭受破坏,层理不清,滑面及磨擦镜面发育,强度较低,煤层结构简单且煤层赋存较稳定,但煤厚两极值变化大,工作面下部煤层较上部煤层厚。
根据本矿14011工作面回采及14031工作面掘进情况分析,该工作面顶板砂岩含水层含水性较强,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
预计回采时局部会出现顶板淋水现象,正常涌水量为3m³/h,最大涌水量为10m³/h。
因此,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必须加强顶板和两巷水路管理,确保巷道在掘进、回采期间水路畅通,加强水情观测,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探放水。
14031工作面设计工程量:上副巷308m,下副巷利用原14扩大区前期回风巷,切巷113m;设计总工程量:420m。
工作面设计可采长度300m,- 2 - 切巷平均长度97m。
14031工作面上下副巷为拱形断面,采用U25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支架间距600mm(中-中)。
瓦斯含量以通风科提供的依据(瓦斯绝对涌出量平均 1.2m³/min )为准。
因此,14031工作面按无突出危险采煤工作面进行管理。
第二节采区概况14采区为双翼下山采区,位于尤氏井田的西部,该采区下部以后告F4断层为界,上部以二1煤+157m等高线为界,沿煤层走向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
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XX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1 12022工作面概况12采区所处井田位置、采区边界及邻区情况12采区位于井田南部,其边界范围为,北以+200m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南至二1煤层露头,西以纬线为界,东至井田边界。
采区走向长1400m,倾斜宽410m,煤层倾角平均°,倾斜面积630796m2。
该采区各系统于2010年6月份全部形成,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采区工作面接替顺序为:12062→12032→12042→12012→1202212022工作面位置及参数12022工作面为复采工作面,位于12采区上部东翼,上(南)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下(北)为已经回采结束的12042工作面,西为12采区皮带巷保护煤柱(30m),东至矿区边界。
12022工作面设计走向长500m,倾斜80m,面积为40000m2,煤层平均厚度。
工作面上履地貌、地物标高+423~+512m,井下标高+277~+339m。
12022工作面上部为复耕农田,没有建筑、公路及其它重要的设施,但工作面距离地表较近,在回采后地表可能会出现裂缝或局部塌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裂缝或塌陷区及时使用黄土进行夯实充填,防止地面雨水倒灌进矿井。
煤层赋存特征二1煤层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全区发育,结构简单,层位稳定。
煤层距其上的大占砂岩平均。
二1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底板为砂岩。
煤层厚度0~,平均,煤层走向270~273°,倾向0~3°,平均倾角25°,表现为单斜构造。
1.3.1煤质特征:1)、物理性质二1煤为灰黑至黑色,条痕色为灰至棕黑色,呈粉沫状,半亮至全亮型,金刚、似金属光泽,具贝壳状、参差状断口,性脆易碎。
视密度m3。
二1煤层以粉煤为主,宏观煤岩组份不清。
显微煤岩类型以亮煤、丝炭为主。
有机显微煤岩组份含量%,以镜质组为主,有少量半镜质组和惰质组。
镜质组多为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多呈条带状结构,为煤中其它组份的胶结体,木煤、木质镜质体少见;半镜质组中可见到糜棱状构造,惰质组含量不多,主要为半丝基质体和丝质体,常破碎为弧状和星状,偶见丝质浑圆体和微粒体。
XXXXX煤矿对拉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范本
XXXXX 煤矿对拉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范本一、XXXXX 下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范围及四邻采煤情况XXXXX 工作面北部地面相对位置为XXX ,工作面南部地面相对位置位于XXX 南外环附近;井下位于三采区北部偏东,详细情况见表一 XXXXX 工作面井上下及相邻关系情况表 表一 2、煤层情况(1)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和煤体结构情况XXXXX 回采工作面开采山西组3下煤层,回采区域内煤厚4.0~4.4m,平均 4.2m 。
煤种:气煤,f =1.5~2,呈黑色,条痕为黑灰色、黑褐色。
弱玻璃光泽,常见参差状和阶梯状断口外生裂隙发育。
结构多为线理、细条带状,层状构造特征明显。
(2)工作面内部变化的规律工作面内煤层赋存整体比较稳定,煤厚4.2m 左右,局部地段由于断层的影响煤层较薄。
XXXXX 面北段处于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内,煤层倾角9°左右。
XXXXX 面南段处于一单斜构造内,煤层倾角12°左右。
煤层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15.6%,为稳定煤层。
(3)煤层顶板岩性、厚度、裂隙发育情况根据XXXXX 工作面掘进情况,参考63-21、T23-1号钻孔资料分析,回采范围内的伪顶厚度局部达到0.5m ,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直接顶为细砂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直接底为砂质泥岩。
回采范围内煤层顶底板具体情况见表二。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表二5、水文地质情况本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和断层水,预计最大涌水量:30(m3/h),正常涌水量:10(m3/h)。
6、其它煤尘: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6.16%煤的自燃:具有自然发火性,自燃等级属自燃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二类。
最短自燃发火期76天。
地温:区域性地温梯度2.37℃/100m,其中:煤系地层段2.58℃/100m,非煤系地层段2.26℃/100m。
本工作面埋深浅,不受热害影响。
地压:本区属地压正常区,煤矿当前无冲击地压现象发生。
郑煤集团马池煤矿11061采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矿井大体情况郑煤集团马池煤矿,位于登封市白坪乡马池村境内,是由郑煤集团与原登封市马池煤矿、曹村煤矿、申发煤矿、马池六井依据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豫资源整合办[2005]11号”文批准成立的整合矿井。
本次技改由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可采储量438万吨,服务年限年。
矿井开采二1煤层,设计正常涌水量75m3/h,最大涌水量111m3/h,目前实际涌水量20 -50m3/h,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一立两斜混合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主立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第二节采面概况一、采面位置及四邻关系11061工作面位于专用回风下山以东,西临皮带下山,东至井田边界,北部为未开采实体煤层,南部为已回采的11041工作面。
11061上付巷设计625m,掘进断面m2,净断面。
沿11041采空区边缘不大于2m掘进;11061下付巷设计630m,掘进断面m2,净断面。
沿煤层底板掘进;11061下付巷抽放巷设计635m,掘进断面12 m2,净断面,切巷设计100m,掘进断面,净断面。
11061上付巷标高-25m~-20m,地面标高+452m。
下付巷标高-76m~-80m,地面标高+580m。
二、采面储量及可采期11061工作面平均走向长625m,倾斜100m,面积为62500m2。
11041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在米之间,平均厚度m,推算11061工作面的平均厚度3.7m,埋深440~580m,煤层走向90~93°,偏向0~3°,平均倾角25°,表现为单斜构造。
圈定地质储量:62500××=万t;可采储量:×90%=万t。
工作面可采期:工作面生产能力为万t/月,可采期为个月。
第三节采面地质特征一、矿区地层本矿区为沉积岩地层,其中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大部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
煤矿采面 地质说明书
4、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不稳定性煤层,产状不稳定,煤层变化较大。
5、构造情况:风道是一采区唯一一条延伸到南部巷道,通过采区地质报告证明该地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存在落差20m断层多个。
6、水文地质:工作面顶底板没有含水层、周围无采空区无老塘水、且离已知钻孔较远更无钻孔水影响。涌水量为4m³/h,涌水量较小对掘进无影响。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
3、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稳定性煤层,产状稳定,煤层变化不大。
4、构造情况:本巷道掘进过程中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局部有裂隙、节理、断层发育,掘进中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6、水文地质:本工作面煤层局部含水、涌水量较小,二段西二采空区无积水,对掘进无影响。
地质说明
一、工作面境界、范围:
走向
倾向
左部
右部
左部
右部
未开拓区
西十四路
未开拓区
未开拓区
二、煤层特征: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m
4.5—5.5/5m
煤层倾角
最大—最小/平均°
10—14/12°
煤层硬度
f
1.5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质
灰分
%
16.3
挥发份
%
32.5
容重
T/m³
1.35
自然发火期
月
6
绝对瓦斯量
m³/min
0.07
三、顶底板特征: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厚度/M
岩性
顶板
基本顶
白砂岩
工作面设计说明书样本
50104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贯屯煤矿二O一七年三月七日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4)第二章回采工艺选择 (8)第三章工作面巷道布置 (9)第四章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10)第五章”一通三防”系统工程设计 (12)第一节通风系统设计 (12)第二节瓦斯防治工程设计 (14)第三节瓦斯监控系统设计 (14)第四节防尘供水系统设计 (15)第六章防治水工程设计 (16)第一节水源分析与治理方案 (16)第二节防治水巷道工程设计 (18)第三节排水系统设计 (19)第七章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19)第八章主要设备选型与配置 (20)第九章供电设计 (20)第十章工作面生产系统与避灾路线 (21)第一节生产系统说明 (21)第二节生产系统分析 (22)第三节避灾路线说明 (23)第十一章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24)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该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501盘区, 北至子油52(5)、二进沟水库保安煤柱, 南至东翼辅助运输大巷, 东以50104辅助运输巷煤柱为界( 未准备) , 西至50103综采工作面辅运巷煤柱。
运输顺槽长度2592m, 回风顺槽走向长度2363mm。
工作面开采段走向长2285m, 倾向宽度260m, 开采面积594100m2。
井下标高为1021.6~1024.5m。
二、地面相对位置区内沟谷纵横, 地形复杂, 沟谷呈树枝状分布, 形成黄土梁、峁、沟相间地形。
部分为农用耕田, 地面无民用建筑物、公路、水体、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地面标高1223~1376m , 煤层底板标高1025m~1028m, 煤层埋深在200m~348m。
三、煤层赋存情况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5号层煤, 经过已掘巷道揭露地质资料分析, 该工作面范围内, 辅运大巷开口处为推断无煤区, 预计掘进260m 左右揭露5#煤层, 其余部分煤层赋存稳定, 煤厚变化不大, 煤层厚度1.9~2.1m, 平均2.0m, 5#煤层一般含1~3层夹矸, 单层夹矸厚度一般厚0.10~0.30m, 夹矸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 为简单结构煤层, 煤层倾角1~3°, 综上所述: 5#煤层在本工作面内层位稳定、大部可采、厚度变化较小、结构简单、煤层单一、属稳定型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第一部分工作面位置XX采区采煤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走向长600米,倾斜长9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700~ +725米,工作面标高+132.2~+182.5米。
1、地面位置: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XXX以西7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XX采区回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轨道下山北翼,上部为xxxx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余均未开采。
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XX采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地质概况一、煤层简述: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9°,煤层平均厚度一般0.4~14米,平均厚度5米,局部含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厚度0.1~0.8米,1~3层,含夹矸较少,结构较简单但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二、地质构造: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
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该下巷掘进至F8点时曾揭露一条落差°5275<8正断层,产状07—F3点处揭示F15米的断层。
在5~3为在对其改造中又揭示一条同期沉淀构造,倾向为230°,现均已对其改造。
三、煤层储量:XX采区工作面走向长600m,倾斜长90m,面积为61280.625㎡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413644.2T,回采率按90%,可采储量372279.8T。
四、水文:该工作面地表为丘陵及冲沟,无地表水体。
故受地表水之影响很小。
其上部的13231采空区内的积水以基本放净,唯标高最低处的3/h15m 左右,下巷里段位处断层边缘,放水孔中有出水现象,水量在掘进时无出水现象,但应该预防因采动引发断层滞后突氺。
下巷需留设移动泵坑,F8前需建造环形水仓;合理配备排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min。
m m/min,正常涌水量0.35最大涌水量0.~1.5五、煤层顶底板岩性:1、顶板岩性:工作面直接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厚层状,层面富含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一般厚度为15~20米。
伪顶为碳质泥岩或泥岩较松软,一般厚度为0~1.6米,局部发育,随采随落。
2、底板岩性:直接底为硅质泥岩或泥岩,松软遇水膨胀,容易造成底鼓或使巷道变形,平均厚度为6米。
老底为泥灰岩,一般厚度米。
4米,平均为5~3为煤层综合柱壮图(附图1)六、煤质:1、灰分含量:33%左右。
2、煤岩、黑色、硬度F=0.5—0.8。
3、容量:1.35T/m3。
4、品种:焦煤。
5、水分:6.5%。
6、发热量20.48mJ/kg。
七、瓦斯、煤尘、自然发火情况:上巷:CH 0.05% C02 0.06% 4下巷:CH 0.08%C02 0.07%433/T3.5m。
绝对瓦斯/T,一般为1.5m1、瓦斯:相对瓦斯涌出量3/min,预计在回采过程中CH4、8~2.4mC02等有害气体会涌出量0.有上升趋势,应做好防止气体积聚工作。
2、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25%,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煤层注水,洒水除尘及清理浮煤等工作。
3、瓦斯突出与自然发火:根据我矿生产实际中,煤层无瓦斯突出现象,但有局部瓦斯聚集浓度超高情况,在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采取防瓦斯措施。
该煤层无自然发火现象。
4、地温:在18C°~25C°平均22 C°,地温梯度1—2 C°/100m,正常开采范围之内。
、地压:无冲击地压影响。
5.第二章系统设计第一节回采工序及顶板管理设计一、回采方案的确定:根据地质条件的分析,由于该工作面煤层赋存基本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但由于我矿压力较大,为了减少修护量,并且避免支架变形快影响正常的通风行人等,所以在掘进时工作面及切眼巷道均布置为沿煤层顶板施工,煤层厚度符合放煤条件时,再逐段逐茬进行下压至煤层底板,进行放顶煤回采。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的规定,该工作面符合放顶煤开采的必要条件,可以采用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爆破采煤法。
二、落煤方法与回采工艺的确定:1、落煤方法:工作面煤层干燥,酥松,易冒落,因此,一般情况下,用手镐即可落煤,如果确遇硬煤或夹矸等可放小炮震动,放炮时炮眼布置,装药量和联线方式见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
(附图3)2、回采工艺流程由于工作面煤层干酥,所以开帮前必须先对煤层进行注水,注水后应按下列顺序作业。
煤层注水→检修→松帮落煤→打眼放震动炮→移架采煤→放顶煤→移刮板运输机→交接班)4采煤工艺过程见(附图主要工序要求如下:3、煤层注水采煤前应对煤层注水,注水钻孔深度不小于4米,钻孔间距5米,注水压力4~5M。
注水应以煤壁渗水为宜,每排采煤前均按此Pa要求注水。
注水人员要认真负责保护好注水器具,保证注水效果。
4、装煤:采用爆破自装和人工装煤相结合的方法。
5、运煤:工作面采用SGW-110/55,1140/66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巷采用SGW—40t型刮板运输机结合SDJ—100/80/2×160型胶带运输机运煤。
6、工作面支护:(1)、支护形式:采用ZH2000-16/24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每架四柱,正常生产时,支架中心距1000mm±20mm。
材料规格名称单位指标名称单位指标63 架m 1.6-2.4 支架数量支架高度800 支架最大件重量 Kg 支架宽度 m 0.96支架重量1600支架长度 m 2.6 Kg乳化液,mM-10支架行走0.8乳工作液2%步距化油浓度顶板管理参数20mm 1000 最大控顶距棚架中心距±3600mm<200mm 顶底板移近量3000mm 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 800mm(2)、滑移支架移架过程炮后护顶(前伸前伸梁超前护顶)→收回前伸梁→提起四根立柱→前移顶梁及四柱→落四柱支撑顶梁→移托梁(3)、移架操作顺序①、放炮后伸出前伸梁超前护顶,在前伸梁掩护下采煤工手工落煤墙煤,刷出0.8m的移架步距宽度。
②、收回前伸梁③、操作手柄提起前四根支柱,使柱跟脱离底板100mm。
④、伸出移架千斤顶活塞,推动顶梁带动四根立柱同时向前移动0.8m。
⑤、顶梁移到位后,操作手柄落下四根支柱,使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约3-5秒,以保证达到初撑力。
⑥、待刮板运输机移过后,移架千斤顶活塞收回,使托梁整体前移0.8m,恢复到炮前位置⑦、将各操作手把扳到“零”位。
7、放顶煤:(1)、悬移液压支架前移过程中,部分顶煤从相邻两架支架侧护板处放出,剩余顶煤自悬移液压支架移过后从后挡矸板下放出。
(2)、放顶煤顺序:由机尾向机头方向(由上而下)。
(3)、移架时同时作业数不超过5个,并观察瓦斯和设备运行情况,防止瓦斯超限和压死刮板运输机。
(4)、移架时老塘侧使用旧皮带或椽子挡门,防止煤或大块矸石窜入工作面。
(5)、放顶煤时,必须两人操作,一人放煤,一人观山。
、放煤时,瓦检工要密切观察瓦斯变化情况,当上尾巷瓦斯)6(达到0.7%时,必须立即挡门,停止放煤,严禁瓦斯超限。
待瓦斯小于0.5%后,才能继续放顶煤。
(7)、待移刮板输送机后,清净机道浮煤,同时清净老塘侧手把以下浮煤。
8、移刮板运输机:待当班采煤段老塘煤放完,攉煤工把浮煤清干净后,开始整体移当班采煤段刮板运输机,移刮板运输机宽度为0.8m,刮板运输机0。
4 弯度不得超过三、顶板支护设计(一)顶板管理方法由于我矿顶板随采随落,采用全部自然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二)控顶距与放顶步距该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6m(机头处),最小控顶距3m,放顶步距0.8m。
见最大最小控顶距图(附图5)(三)特殊支护超前支护:在上、下巷内,矿工钢段自工作面煤墙向外用上巷2.8工字钢梁、下巷3.3工字钢梁配合单体柱打不少于10m的双排超前支护,10m单排超前支护。
安全出口处超前支护全部连锁,保证支柱完整无缺,初撑力达50kN以上,高度不低于2.2m,巷道宽度上巷不低于3.6m,下巷不低于4.1米。
运输巷应留有不小于0.8m宽的人行道。
附:工作面支架布置图(附图6)、采场控制设计(四).工作面的顶板控制设计从支、护、稳三方面考虑。
(1)、支从直接顶初次跨落,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进行计算,取其最大值。
①直接顶初次跨落期间的合理支护P 1P=MzYzLz/(2Lk)1式中:Mz----直接顶厚度 2.94mYz----直接顶平均容重 2.0t/m3Lz----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7mLk----最小控顶距 3m2 =6.86t/m3))/(2×=则P(2.94×2×71②老顶初次来压期间合理支护强度P 2P=A+MeYeCo/(4×KL)kt×2式中A----直接顶作用力A=MzYzL/L k Mz----老顶垮落厚度 2.5mYz----老顶平均容重 2.0t/ m3L----最大控顶距 3.6mCo----老顶初次来压步距10mKt----岩重分配系数,受直接顶厚度与采高之比制控N1.47取N=2.94/2.0=1.47 KtL ----最小控顶距 3 mk则:A=(2.94×2×3.6)/3 =7.05t/m2P2=7.05+(2.5×2×10)/(4×1.47×3)=9.88t/m2③、顶板周期来压期间的合理支护强度P 3P3=A+MeYeC/(4×Kt×L)k式中:C----周期来压步距取8m则P3=7.05+(2×2×8)/(4×1.47×3)=8.86 t/m2取三个时期最大支护强度,则合理支护强度为:2 P=9.88t/m④、工作面支护密度G(根/米2)G=P/Fn式中:F----支柱工作阻力 40t/根n----支柱工作阻力利用系数 0.85P----最大支护强度取9.88t/m2则G=P/Fn=9.88/(40×0.85)=0.28根/m2实际支护密度为:Gs=4/(1*3)=1.33根/m2Gs> G,说明工作面支护强度可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护①护顶:工作面所选支架顶梁规格为:长3000mm,宽960mm,可以满足护顶要求。
②护底:该工作面支架底部采用Φ300mm的铁鞋护底,可满足支护要求。
、稳)3(.P =hr(cosα+sinα/f)/G 实初式中:h-----复合岩层厚度 2.94m r-----复合岩层密度 2.0t/m3α-----煤层倾角 20°2米 1.33根/ G------支护密度实 f------软硬岩层之间摩擦系数取0.5则:P=[2.94×2.0×(cos20°+sin20°/0.5)]/1.33 初2=7.17t/m = 70.3kN工作面实际支护密度为1.33根/㎡,则P=7.17t /㎡=70.3kN/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