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过程的三种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过程的三种模式

马壮寰著中华书局

对阅读这一语言行为,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作了不同的描写和解释。Bloomfield 和Fries等人对阅读持有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阅读是对书面上的语言单位由小到大逐一辨认; 阅读过程就是一种简单机械的解码过程(Kavanagh and Mattingly, 1972)。现代心里语言学家的观点则与此迥然不同。他们借助于当代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成果,对阅读理解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做出了较新的解释。在他们看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技能,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者是一个主动的、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个体。他能同时运用数种方法、技巧,以推进理解(Silberstein,1987)。

在阅读过程种固然离不开视觉活动,只有通过眼睛才能将书面符号传人大脑,但是科学研究发现,这种视觉活动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是将目光沿着一行行书写符号平稳移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辨认而已。与此相反, 事实上人们在阅读时, 目光摄取地往往是书面符号的组合, 并以一种短暂、急速、序列的方式向前运动, 人们称之为“组块”(chunking) (Dubin and others,1986)。除了视觉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更重要的还有大脑的积极参与。正因为如此,阅读才被称为心理认知过程。通过眼睛提供的信息必须与头脑先前储存的知识,即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联系起来,才能生成意义,才能对文章产生理解,进而使这种理解对下一步的阅读发挥作用。所以有人指出阅读理解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辨认(identification),二是释义(interpretation)(Dubin and others,1986)。

理解依赖于知识。所谓理解就是把原先不知的、或叫做新的信息,同原有的、已知的联结起来。这种联结不是随意的凑合,而要受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制约。心理语言学家指出,阅读理解在本质上同其他种类的理解没有差别。阅读时大脑参与的活动不仅限于阅读这一行为,在其他认知活动中也是存在的。Frank smith就曾这样说过:人类有许多从事了解世界这种基本活动的方法;阅读是其中的一种(Smith,1971)。为了对阅读理解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心理语言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和观察,把阅读过程描写为三个模式:“由下而上”(bottom-up),“由上而下”(top-down)和“相互作用”(interaction)。“由下而上”模式假定人们在将书面文字符号转换成语义信息时,最先着眼于符号。也就是说,阅读过程从语言的较小单位开始,从字母、单词、句子一直到更大的语言单位,逐一加以辨认。主张这种模式的人们认为,阅读主要依赖于书面文字符号提供的实际材料,以文章本身为主,所以有人又叫它“以文章为基础”的模式。虽然这种描写似乎符合人们对阅读理解通常的、直观的认识,但它并没有揭示这一认识过程的本质。与此相反,“由上而下”模式的倡导者认为,阅读主要取决于阅读者头脑中以前的知识,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阅读过程始于对文章的预料和推测(Vacca et al,1987)。因而这一模式又被叫做“以知识为基础”的模式(Silberstein,1987)。

在对“由上而下”模式的阐述中,最有影响的是Goodman和Smith两位语言学家。Goodman 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阅读是一个选择过程。它基于阅读者的期待,部分地利用从视觉输入中选择出来地可得到地最小量地语言线索。当这部分信息得以处理,随着阅读的进展,暂时得出的决定须要经受证实、修正或淘汰。简而言之,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方面的猜谜游戏。” (Dubin and others,1986)Smith也曾说“头脑告诉眼睛的”比起“眼睛告诉头脑的”重要的多(Dubin and others,1986)。具有相当阅读经验的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文章的难易不仅仅取决于语言因素,譬如句法的复杂程度、生词量的大小等。如果阅读者对文章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即使语言本身没有困难,阅读者也会觉得不知所云。反之,某些孤立地看起来意思不清或有歧义的句子在恰当的、内容为读者所熟悉的语境中有时也会变得一目了然。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由上而下”的客观作用。

不难看出,这一模式比起前一种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然而,单纯的“由上而下”模式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没有对书面文字符号的辨认,脱离了“视觉信息”的输入,理解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仅仅是为了研究的深入而作的理论上的划分。这种划分决不意味着二者可以独立存在。恰恰相反,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于是,心理语言学家描写出第三种模式,即“相互作用”模式。顾名思义,所谓“相互作用”指的是文章与阅读者、视觉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两种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辨认技能与释义技巧的统一。这种模式认为,文章的意思并不是现成地摆在那里,而是依靠文章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基于原有的知识和书面符号输入的信息,对文章产生预料(expectation)和估计(prediction),并不断用文章的输入信息对预料和估计加以验证,决定取舍。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The weight lifter said that dumbbell was light, but when we came closer, we could see that it was actually painted a dark blue.

如果阅读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足以帮助他读懂这句话,那么理解的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在读这个并列句的前半部时,根据“weight lifter”(举重运动员)和“dumbbell”(哑铃)提供的语言线索,阅读者会认为这个“light”含有两个基本语义(“轻的”“浅色的”)的形容词的意思是“轻的”,即理解为“举重运动员说哑铃是轻的”。当读到“but”这个含有转折意思并负责引起下半句的连词时,读者会进一步产生类似这样的推测,“但是哑铃并不重”。然而读完全句之后,他会发现最初的预料、推测受到了否定。全句的语义重心并不是围绕“轻重”而是关于颜色的“深浅”。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阅读时阅读者基于原有知识和书面符号输入的信息,对文章所作的推测、预料并加以验证的心理过程,即“相互作用”模式所描写的阅读过程。一般说来,阅读者的原有知识越丰富,阅读时产生的预料就越大,对文章的依赖也就越小。

熟练的阅读者具有较强的预料能力,善于有效地使用“由上而下”模式。而不熟练的阅读者则相反,往往主要依赖于对文章本身地解码,从而花费较多地时间去辨认语言符号地细节(细小地语言单位)。这样说并不否认熟练的阅读者也常常受益于辨认技能;不熟练的阅读者也常常对文章有些猜测。事实上,熟练的阅读者既善于释义也善于辨认。正因为如此,他们在阅读时不必一字一字地读,从而使大脑更积极地做出预料。相反,不熟练的阅读者由于辨认困难,不得不求助于猜测,但这种猜测往往并不准确。当然,有时也有这种现象:熟练的阅读者由于原有知识的丰富,对书面信息做了过多的预料,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了,甚至影响理解过程。这种偶然的现象只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不论“由下而上”还是“由上而下”,两者都不能偏废。

“相互作用”模式把阅读过程描写为双向的。这种双向过程一旦出现停滞或被单向过程所取代,阅读理解就会受到阻碍。只有当“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两个过程相协调,即文章本身提供的信息与阅读者原有的知识及产生的预料相吻合时,才能达到对文章较为满意的理解。“相互作用”模式不仅仅指头脑中认知结构与书面文字符号提供的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包括阅读理解过程中头脑中各种知识的相互作用——语言的、非语言的、语言内部各个层次之间的,譬如,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等。因此这是一种多平面的相互作用,时一种网状结构。“相互作用”模式比起前两种模式中任何一种似乎都更客观地描写了阅读理解过程。但它并没有揭示这一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的全貌,其中许多详尽的情况还远远没有搞清楚。(D’Arcais and Jarvella)比如在某种特定情形下,“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在某个层次上究竟占多大比例?这种模式是否既能反映母语又能反映外语的阅读心理过程?二者有无差别?如果有差别,情况又是怎样的?总之,许多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但尽管如此,目前的理论对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仍然时很有启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