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公开课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2)取体积不同的两实心铁块,用______和 刻度尺 ___________ 测算质量和体积,并求出质量和 体积的比值。
天平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收集实验数据 绘制图像
次 物质 数
1 2 3 铝块 1 铝块 2 铁块 1
质量 体积 比值 (g) (cm3) (g/cm3)
4
铁块 2
5.分析与论证:

7.9×103
4、测得一个木块的质量是10.8g ,体积是, 24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0.45g/ cm3 )
5、关于物质的密度、体积和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不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可能相同。 6、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 等,这三个球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 )
物质种类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____ _ 有关, 质量与 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6.2 密 度
二、密度:
1.定义: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 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ρ”) 质量 密度- ρ 比值定义法: 密度= ———— 质量- m 体积 体积-V 则公式为: ρ
练习1:
(1)5.5g/cm3
3 5.5 × 10 =
kg/m3 g/cm3
(2)7.9×103kg/m3 = 7.9
5.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 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铜的密度: 8.9×103 kg∕m3
1m3的铜的质量是8.9×103 kg 物理意义是:

密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密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2节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一)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问题导入(二)生活中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严密吗?推进新课探究点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

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石蜡块干松木块体积V /cm 3 质量m /g 体积V /cm 3 质量m /g1 10 9 10 52 20 18 20 103 30 27 30 154 40 36 40 20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 为横坐标,以质量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质的密度-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质的密度-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3,让学生记住,并通过水的密度让学生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

3、密度公式计算
师:同学们学习了密度的公式,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吗
课件展示例题,同学们用ipad展示,教师在此环节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并充分利用ipad让学生互查互判。

4、课堂小结
(1)、密度的定义,单位,单位换算
(2)、水的密度以及物理意义。

(3)、密度公式的计算应用。

(4)、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请同学把本节课的三杯液体混合,感受分层饮料的制作。

三、预学任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引言:物质的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中,密度常作为表征物质状况的指标,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并且掌握密度计算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定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2. 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3. 能够量化描述物体的密度。

二、教学材料:1. 不同物质的样本,例如不同种类的金属块;2. 盖子、量筒、水和一些杯子。

三、教学过程:1. 密度的定义介绍密度的定义: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2. 密度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金属块的外观,并讨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提供一个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让学生明白质量和体积的意义以及计算密度的方法。

3. 密度实验安排一个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密度的测量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给每个学生一块金属块样本。

要求学生量取金属块的质量,并以克为单位记录下来。

步骤2:让学生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

要求学生记录下水的初始体积并以毫升为单位记录下来。

步骤3:让学生将金属块放入盖子中,然后将盖子放入量筒中的水中。

观察水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最终体积。

步骤4: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差值(最终体积减去初始体积),并以毫升为单位记录下来。

步骤5:计算金属块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并以克/毫升为单位记录下来。

步骤6:让学生将计算出的密度与已知的密度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实验的准确性。

4. 密度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验,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密度大的物质会漂浮还是沉入液体中?- 密度小的物质会漂浮还是沉入液体中?- 密度相同的物质会发生什么情况?四、课堂讨论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鼓励学生讲述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并提醒学生密度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6.2密度
1/11
2/11
木块1 木块2
质量/g
5 1 0
体积/cm3 10 20
质量/体积(g/cm3)
0.5 0.5
铁块1 铁块2
质量/g
79 158
体积/cm3 10 20
质量/体积 (g/cm3)
7.9 7.9
3/11
一.密度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物体质量与它体积之比叫做 这种物质密度
二.密度计算公式
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物体质量与它体积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密度。
公式:ρ
=
m V
m=ρV
变形
V=
m ρ
单位:g/cm3 kg/m3 1 g/cm3=1×103 kg/m3
物理意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质量
比如:水密度: 1.0×103 kg∕m3
1m3水质量是1.0×103 kg
11/11
5/11
五.物理意义
水密度: 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1m3水质量是1.0×103 kg
——————————————————————
6/11
密度公式应用: 1.计算物质密度: ρ=m/V
计算密度.判别物质
2.计算物体体积: V=m/ ρ
能够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物体)
3.计算物体质量: m=ρV
有些物体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7/11
六.密度公式应用: 1.计算物体质量: m=ρV
例: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它
碑心石是一块巨大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 1m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 道它质量?
8/11
2.计算物质密度: ρ=m/V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密度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密度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第 2 节 密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概念: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密度公式:ρ=mVmV==mρρV 单位:1 g/cm3=1×103kg/m3
2.密度的应用
(1)公式 ρ=mV有哪些应用呢?
【提问】如何利用公式 ρ=mV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呢?
【教师总结】公式 ρ=mV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物质的密度,将公 式变形为 m=ρV 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运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教师强调】解答物理计算题时,要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 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且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 (3)密度知识有什么用? 【教师讲解】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不同。因此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密度,就可以知道物体可能是什么物 质做的。
4.在你答卷的过程中,对笔中墨水的叙述对的的是 ( )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答案 C 5.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 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 g,则该空瓶的质量是________g,容积是________。(ρ酒精= 0.8×103 kg/m3) 答案 150 250 cm3
【学生分组实验】用体积不同的铁块、木块进行实验,分别用天 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列出表格,统计它们的质量、体积的数据。然 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 些点连起来。
【提问】观察你所作的图象,互相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解说】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 其比值不同。在物理学里,用密度表达物质的这种特性。②在物理 学中,某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用公式写出来就是ρ=,ρ表达密度,m表达m3),有时,密度的单位也 用克每立方厘米(g/cm3)。换算关系:1 g/cm3=1 000 kg/m3。

密度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密度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密度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密度概念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密度现象。

1.2 教学内容密度定义的解释。

密度的单位(kg/m³)。

密度实验的演示和观察。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释密度概念。

利用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密度现象。

1.4 教学资源密度定义的PPT课件。

实验器材:测量容器、测量尺、液体等。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概念。

1.5.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1.5.3 实验:进行密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1.5.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现象。

第二章:密度的计算与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计算密度。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的应用:密度的测量、密度的控制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释密度的计算公式。

通过实例讲解密度的应用。

2.4 教学资源密度计算的PPT课件。

实际应用案例的资料。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的计算。

2.5.2 讲解: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

2.5.3 实例: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密度的应用。

2.5.4 练习:学生进行密度计算练习。

第三章:密度的测量实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密度计测量密度。

让学生了解密度测量实验的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密度测量实验的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密度计的使用。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3.4 教学资源密度计的演示和实验材料。

实验指导书。

3.5 教学步骤3.5.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密度测量实验。

3.5.2 讲解:讲解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3.5.3 实验:进行密度测量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注意事项。

第四章:密度的控制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控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领域。

4.2 教学内容密度的控制方法:压缩、稀释等。

九年级人教版11.5密度与社会生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九年级人教版11.5密度与社会生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测量知道它体 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吗?
分析: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应先求 出它密度,再与金属铅密度进行比较。
第7页
例:有一个体积是400厘米3 铝球,它质量是810g, (1)这个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假如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2.7×103kg/m3 )
第8页
解法一、密度比较法 依据题目中已知球质量和体积,可求出铝球密度
ρ铝球 =m/v =810g/400cm3 =2.03 g/cm3 因为ρ铝球< ρ铝,所以该球是空心。
你还有什么方法呢?
第9页
商业中判别牛奶浓度、酒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 盐水选种问题
第10页
依据密度知识选择不一样材料:
例、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 件,使其质量降低104,则所需铝质量是多少?
我们发觉,水不简单地遵照“热胀冷 缩”规律。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而水 管受冷收缩,造成水管被冻裂。
第5页
水反常膨胀现象
事实表明,4℃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 伴随温度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 伴随温度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 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这个特征叫做水反常 膨胀。
密度在生活中应用:
1、利用密度判别物质; 2、商业中判别牛奶浓度、酒浓度,农业生产 中配制盐水选种问题; 3、依据密度知识选择不一样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取高强度、低密度材料 (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取密度小泡沫塑料作填 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第2页
想想做做?
密度与温度
分析:a.能够求出这个球密度,把它与铜密度进行比较,假如 相等是实心,不过我们计算结果是小于铜密度,所以是空 心.

【公开课教案】:密度

【公开课教案】:密度

第2节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
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塑料瓶(分别装满水和花生油)、不同体积的铝块(长方体)、铜块(或木块)、天平及砝码.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2节 密度
密度⎩⎪⎪⎨⎪⎪⎧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符号:ρ公式:ρ=m V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
) 克每立方厘米(g/cm 3
)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应用⎩
⎪⎨⎪
⎧求密度、体积、质量
鉴别物质。

5.4 密度的应用教案(公开课)

5.4 密度的应用教案(公开课)

5.4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⑵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教学重点知道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三、教学难点1、知道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2、密度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 观察法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密度?公式?单位?2、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通常密度不同;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相同。

(二)新课一、常见物质的密度阅读96页—97页密度表,从表格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1、一般情况下,气液固ρρρ〉〉。

(液体汞密度比一般固体密度大)2、33/k 100.1m g ⨯=水ρ,33kg/m 109.0⨯=冰ρ。

冰水ρρ〉。

3、同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

(冰和石蜡密度相同)二、密度知识的应用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密度,可用这一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1)物质的鉴别(利用公式vm =ρ)。

例题:“衡安学校秋季运动会中的金牌质量为29.5 g ,体积为5.23cm ,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引导学生计算。

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2)求质量(利用变形式v ρ=m )例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 ,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 、宽2.9m 、厚1m 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怎样知道碑心石的质量?(思路:查阅花岗岩的密度,算出碑心石的体积)(3)求体积(利用变形式ρmV =)例题:53m 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多大?(33/109.0m kg ⨯=冰ρ)思路:先算出水的质量,根据水冰m =m 再结合公式可求冰的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5.5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表二 石蜡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s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52
55
58
61
62w
63
65
66.5
69
72
74[
83
状态
固态
粘稠状态
液态
学生交流思考:海波及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状态的变化一样吗?
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组装实验装置:把硫代硫酸钠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示装置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如何读数?
总结归纳 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量筒是以毫升(mL)单位标度,1 mL=1 cm3
2.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桌面上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
3.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密度 公开课

密度   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密度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如颜色、气 味、硬度等),人们正是根据物质的 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下列两种金属中,哪个是铝哪个是铜?
颜色


下列两种液体,哪瓶是水,哪瓶是酒精?
气味

酒精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立方 体,哪个是铁块,哪个是木块?
1 . 810-6米3
查密度表得此金属为铜
能力提升
5. 矗立在天安门广 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 巨大的花岗岩,碑身 高37.94m,由413块花 岗岩石块砌成,在长 14.7m、宽2.9m、厚 1m的碑心石上刻着 “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怎样知道它的 质量?
• 解: • 碑心的体积V • =14.7m×2.9m×1m
• =42.6m3 • 花岗岩密度ρ=2.8×103kg/m3 • 碑心的质量
• m= ρV • =2.8×103kg/m3×42.6m3 • =119×103kg=119t
四、课堂小结
(一)、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1.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其质量,体积
无关。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1.98
1.43
1.29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氦 氢
密度
/(kgm3)
1.25
0.18
0.09
4.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尤其气体更显著。
5.一般情况下,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水银较 特殊),液体密度比气体密度大;一般情况下, 金属的密度比非金属的密度大。
6.密度的应用

•三、练习与反馈

《密度》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 人教版物理

《密度》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 人教版物理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进展。

●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疑心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廉价的金属偷梁换柱。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

用什么方法能帮助国王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 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以下问题: 1铁块、铝块和铜块,如何来区分它们?2用纸把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和分别包起来,那如何来分辨它们呢? 3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4假设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 5关于密度〔1〕什么是密度?〔2〕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密度的单位有哪些?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4〕常见的密度有哪些?〔5〕请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几个简单的题目〔在下文中表达〕。

(一)合作探究:小组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实验探究 1实验一:〔1〕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体积〕(一)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3〕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实验二:〔1〕用天平比拟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托盘天平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2〕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3实验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实验目的:研究铝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大小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托盘天平、尺子〔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量每块铝块的质量,记作:321m m m 、、…… ②用尺子测量每块铝块的棱长,然后计算它们的体积321v v v 、、……③以体积v 为横坐标,以指令m 为纵坐标,在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 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为一条直线。

八年级密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八年级密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八年级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难点:运用密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水、不同物质的试样。

2.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引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沉在水中而有些物体浮在水面上?2. 导入密度概念:解释密度的含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 提问学生:如何比较同样体积下不同物质的重量?Step 2 密度的计算1.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2. 实例讲解:结合实际物体的质量、体积数据,演示如何计算密度。

3. 学生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

Step 3 密度的实验1. 实验设计:将不同物质的试样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2. 实验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3.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其密度,并进行分析。

Step 4 密度的应用1. 密度与浮力: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密度的关系,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2. 密度的工程应用:结合实际例子,介绍密度在工程中的应用,如建筑、船舶设计等。

Step 5 师生互动1. 提问交流:让学生回答几个与密度相关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小实验或观察,并在班级中展示结果。

五、教学方式1. 教师讲解:通过理论讲解、示范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帮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

3. 学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整理并归纳知识点。

密度公开课

密度公开课
【活动一】 活动一】
根据观察、体验,并结合生活经验, 根据观察、体验,并结合生活经验,你 认为物体的质量可能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认为物体的质量可能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活动一】 活动一】
要研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大小的关系,应对实 要研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大小的关系, 验所选用的物体(研究对象) 验所选用的物体(研究对象)测出哪些物理量加以 比较?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比较?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大小不同的铝块 大小不同的橡皮 大小不同的橡皮 水、酒精

棉花
天平
研究对象
刻度尺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反应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反应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公式:
ρ=
m V
【活动二】 活动二】
有人根据生活经验说“铁比棉花重。 有人根据生活经验说“铁比棉花重。”你认为这种 说法是否科学?为什么?应该怎么说才科学? 说法是否科学?为什么?应该怎么说才科学?
一块奖牌的质量为16 .1g, 例:一块奖牌的质量为16 .1g,体积为 1 .8cm3,试求制成这枚奖牌的金属密度, 试求制成这枚奖牌的金属密度, 并判断是何种金属做的? 并判断是何种金属做的? 根据密度公式得: 解: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m —— V
= ———— 3
1 . 8cm = 8 .9g/cm3
测量圆柱体底面直径的方法: 测量圆柱体底面直径的方法: 1. 2. 3. 4. 调平(调节平衡螺母); 调平(调节平衡螺母); 称量(左物右码); 称量(左物右码); 读数( 游码); 读数(砝码 + 游码); 整理。 整理。
【活动二】 活动二】
阅读课本第66~67页的密度表, 阅读课本第66~67页的密度表,通过阅读三 页的密度表 张密度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几条: 张密度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几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 0.18 0.09
精品PPT
4.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尤其气体更显著。
5.一般情况下,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水银较 特殊),液体密度比气体密度大;一般情况下, 金属的密度比非金属的精品密PPT度大。
6.密度的应用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三、练习与反馈
精品PPT
2.7 103
(2.6 ~ 2.8) 103
(1.4 ~ 2.2) 103
0.9 103
0.9 103 0.5103
物质名称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一些液体的密度
常温常压
密度
/(kg m3 )
13.6 103 1.8103
1.03103 1.0 103
物质名称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密度
/(kg m3 )
问题2:质量不仅和物质种类有关,还和 物体的体积有关,那么物体质量和体积 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通过实验来分 析.
精品PPT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 体积的关系
精品PPT
探究一:同种物质的质 相同物质 量和体积的关系.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量筒 不同体积铝块
精品PPT
铝块1
质量g
2.7
铝块2 5.4
铝块3
8.1
m/g
8 6 4 2
体积cm3
1 2
3
质量/体积g/ cm3
2.7
2.7 2.7
同种物质,质量
和体积的比值为
定值
v 0
1234
/cm3
精品PPT
探究二:不同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 器材
铁块
托盘天平
砝码 量筒
精品PPT
铝块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物质 铁块1 铁块2 铝块1 铝块2
1、单位换算练习: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 2.7×10 ㎏/m3
3
2、俗语“铁比棉花重”的真实含义 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精品PPT
3.试试看
(1)、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密度大? ( 一样大)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密度是物质的疏密程度
B.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物质的体积成 反比
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和质 量、体积、形状无关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物质的状态发生 改变时,密度不变
精品PPT
3.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
16 .1克,体积为1 .8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 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
g/cm3
克/毫升
g/ml
(液体密度单位 如 水 1克/毫升)
换算关系
1g / cm3 1g 0.001kg 1000kg / m3 1cm3 0.000001m3
1g/cm3 = 1 g/ml
精品PPT
巩固与强化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千__克_,体积的单位是 __米_3__,因此,密度的单位是_千__克_/_米__3 __。读作 __千__克__每_立__方__米___。符号是_K_g_/_m_3__或_k_g_._m_-3__。
3.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
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精品PPT
二、密度
精品PPT
1.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 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
度.表示符号:ρ.
2.密度的公式:
密度
质量 体积
ρ m V
精品PPT
3.密度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千克/米3
kg/m 3
常用单位: 克/厘米3
____。
精品PPT
4.解析密度概念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由物质 的种类决定。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 积无关,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 体积成反比。
• (2)密度随温度、压强、物态的改变 而改变。
• (3)注意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 区别。一般的只有当物体为实心物体 时两者才相等。 精品PPT
质量(g) 117.8 237 27 67.75
体积 (cm3) 15
比值 (g/cm3) 7.85
30
7.9
10
2.7
25
2.71
精品PPT
结论: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 一般不同
精品PPT
1.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种类有关, 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密度
精品PPT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如颜色、气 味、硬度等),人们正是根据物质的 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精品PPT
下列两种金属中,哪个是铝哪个是铜?


精品PPT
颜色
下列两种液体,哪瓶是水,哪瓶是酒精?

酒精
0.9 103 0.8103 0.8103 0.71103
常温:也叫一般温度或者室温,一般定义为25℃ ,常压:一个标准大气压
精品PPT
一些气体的密度(0℃ ,1个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氧 空气
密度
/(kg m3 )
1.98 1.43 1.29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氦 氢
密度
/(kg m3 )
精品PPT
气味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立方 体,哪个是铁块,哪个是木块?
精品PPT
下列颜色相同、体积相同的没有 气味的两立方体,哪个是铁块, 哪个是木块?
轻重


精品PPT
下列涂上相同颜色、体积不同的 两种物块,哪个是铁块,哪个是 木块?
不能单凭掂量轻重来判断!
精品PPT

你的意见是什么?
问题1:我们平时说的铁比棉花重(或铁 比木头重)是否有问题?
还有一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_克__/_厘__米__3,读作___克__每__立__方__厘__米_, 符号___g_/_c_m_3__或___g_._c_m_-_3_。
水的密度是_____1_.0_×_10_3_kg_/_m_3 _____。它表示的物
理意义是
______体__积_为__1_m_3_的__水__的_质__量__为__1._0_×__10_3_k_g_。_______
5.密度表
由于密度的知识很有用,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
密度,供大家使用.
一些固体的密度
常温常压
物质名称
锇 金 铅 银 铜 钢、铁
密度
物质名称
/(kg m3 )
22.5103

19.3103
花岗岩
11.3103

10.5103 8.9 103 7.9 103
冰 蜡 精品PPT 干松木
密度
/(kg m3 )
已知:m= 16 .1克=1.6110-2千克 V= 1 .8厘米3 = 1.8 10-6米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