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
12.3物质的比热容
例6:在质量是500g的铝壶里装2kg的水, 把这壶水从15 ℃加热到100 ℃ ,铝壶 和水共要吸收了多少热量?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 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B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
水 酒精 冰 水银
4.2×103 2.4×103 2.1×103 0.14×103
A.质量 C.比热容 B.密度 D.沸点
3 、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 着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 温差较 大 (大/小),从比热容角度 来看,这是由于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
小结:
(1)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不变,与它的质量m、 体积V、初温t0、温度变化Δ t、吸收(放出) 的热量Q等无关,只与存在的状态有关。 (2)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所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4、水的比热容较大应用 质量相等的水和别的 物质升高相同温度, 水比它吸收的热量 多 多 , 少) ___.( 质量相等的水和别 的物质吸收相同的 热量,水比它升温 ___( 慢 快 ,慢 )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不 容易升温,冬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生活·物理·社会
1、海陆风的成因 2、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 区温差小?
(第2课时)
3J/(Kg 〃 ℃ ) 4.2 × 10 C水 = . 3J/(Kg 〃 ℃ ) 0.92 × 10 C 沙= .
C水>C沙表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比 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量多
_水_的比热容最大。 它的比热容是 4.2×10 J/(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是4.2×103焦。
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
a. 比热容的应用
b. 比热容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c. 比热容实验
3. 实验演示:进行比热容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5. 练习:完成课本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c. 实验法:开展比热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教学手段:
a.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b. 教学软件:运用物理教学软件,模拟比热容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和实验原理。
- 比热容应用案例分析: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比热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如分析比热容在建筑材料选择、烹饪方法改进等方面的应用。
- 比热容与能源利用:引导学生研究比热容在能源利用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比热容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铝的比热容
已知:铝的质量m = 100g,温度升高Δt = 10℃,吸收的热量Q = 210J。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比热容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如科普书籍、专业网站和学习视频。
c. 网络资源: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课下自主查阅比热容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二课时)
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计算:
Q吸 cm( t2 t1 )
例2、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 供给多少热量?
已知:C=4.2x103 J/(kg·℃),m=2kg ,t1=20 ℃
t2=100 ℃ 求:Q吸
解:Q吸= Cm(t2-t1)
= 4.2x103 J/(kg·℃) ×2kg × (100 ℃ - 20 ℃) =6.72 × 105 J
答:至少供给6.72 × 105 J的热量。
例3、牛奶最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否则容易变质。一只纸 盒内装有250g的牛奶,放入电冰箱前的温度是25℃。放入电 冰箱的冷藏室后,牛奶的温度降低到5℃。已知牛奶的比热 容为4.0×103 J/(kg·℃),求在这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 为多少?
已知:C=4.0×103 J/(kg·℃),m=250g=0.25kg ,t1=25 ℃ t2=5℃ 求:Q放 解:Q放= Cm(t1-t2)
比热容的计算: c
Q放 m(t1 t 2 )
பைடு நூலகம்
Q放: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的初温度 t2:物体的末温度
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热量的计算:
Q放 cm( t1 t2 )
沙子很烫 水很凉
中午
沙子变凉了
水很暖和
傍晚
例4、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 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 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 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 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练一练
1.已知c水>c煤油>c干泥土,如果让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煤油干泥土 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末温最高的是( C ) A.水 B. 煤油 C.干泥土 D. 无法判断
2024年物质的比热 第2课时精彩教案学案
2024年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精彩教案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了解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及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比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气温的差异。
那么,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科学原理呢?(2)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习比热容的概念(1)教师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学生理解并举例说明。
(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如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等。
3.学习比热容的计算公式(1)教师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Δt,其中Q为热量,m 为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2)学生理解并运用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如如何确定质量、温度变化等。
4.学习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1)教师讲解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物质比热容差异的原因,如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等。
5.应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现象(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2)学生思考并回答。
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师强调比热容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件: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2)
•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热容。 • 2、比热容的单位是J/(㎏· ℃)。 • 3、水的比热容是4.2X103J/(㎏· ℃),表示1 ㎏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4.2X103J。
• 4、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0) · 其中Q吸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 • 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 ℃)。 • t-t0是物体升高了的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t0是原 来的温度。 t-t0还可以有⊿t来表示。
m砂=2kg
4 Q 砂吸 7.36X10 J 40 C • ∴△t砂= 3 c砂 m砂 0.92 10 J/ kg C 2kg
• 作业点评: • 5、对5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升高80℃,水吸 收的热量是多少? • 已知:c水=4.2X103J/(kg﹒℃) m水=5kg • t-t0=80℃(△t水=80℃) • 求:Q水吸=? • 解:水吸收的热量是: • Q水吸= c水m水△t水= 4.2X103J/(kg﹒℃) X5kg • X 80℃=1.68X106J •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1.68X106J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二课时
• • • •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2、训练掌握热量的计算。 3、加强对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知识点的运 用。
• 一、复习回顾: • 1、比热容的概念? • 2、比热容的单位? • 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4、物体吸热的计算公式? • 5、物体放热的计算公式?
• 答:在这4h内水吸收了4.2X107J的热量;需要燃烧 0.7kg习比热容 的概念,以及加深对物体吸、放热的计算。 • 四、作业:创新优化学习P.57第2小题和14 题。用乙部做。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12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12章三、物质的比热容教案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物质样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引发学生对温度、热量和物质的关系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4. 练习: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计算物质的比热容,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热水袋的温度变化、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等。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
3. 比热容的单位:J/(kg·℃)。
4.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值。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杯热水的比热容。
答案:假设热水质量为0.2kg,温度从100℃降低到60℃,放出的热量为Q = mcΔt = 0.2kg × 4.2J/(kg·℃) × (100℃ 60℃) = 33.6J。
因此,热水的比热容为c = Q/(mΔt) = 33.6J/(0.2kg × 40℃) = 4.2J/(kg·℃)。
12.3物质的比热容讲义答案
12.3物质的比热容01日期:月日姓名:【知识梳理】1、物理学中,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与它的质量和的乘积之比,叫作比热容。
比热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升高(降低)所吸收(放出)的,它是物质的一种。
2、比热容常用符号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3、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关。
4、水的比热为,物理意义:。
5、计算热量的公式:Q=,其中Q代表物体吸收(放出)的,代表物体的比热容,代表物体的质量,△t代表的温度。
公式变形:c=__________, m=_________,△t =。
【夯实基础】例1、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例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 B.在河流上建水电站,蓄水发电C.“暖气”中采用水循环供暖 D.在城市建人工湖,有助于调节气温例3、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A.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例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液体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大于/小于/等于),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J。
例5、冬天,同学们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若热水袋中装有1kg的水,当袋内的水温从60℃降低到40℃时,其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J.例6、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性质的不同,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②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_______________;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三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2
内容(nèiróng)总结
《物质的比热容》习题课。五、“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的实例。的水和其他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 时,。发动机时,能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高。1.甲乙两物体比
No 热容之比为1:3,质量之。铁块加热到100℃后投进液体里,测得混合后的温度。3、关于(guānyú)物质的比热容,
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2__:_3_。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一铜块吸热(xī 后 rè) 温度由30℃升高到50℃,一个20℃的铅块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50℃,则
铜与铅的质量之比是 5:6 ,
若降低相同的温度,则铜块与铅放出(fànɡ
chū)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yuánlái)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 于水升高的温度
2021/12/12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热量(rèliàng)从铜传向铝。
铜 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铝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铜 升温多。
2021/12/12
铜
的末温高。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4、质量(zhìliàng)和温度相同的铜和水,使它们分别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迅速放入水中,它
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是( B )
A、铜块的内能(nèi nénɡ)减小,水的内能(nèi nénɡ) 增大
2021/12/12
12.3物质的比热容(2)
12.3物质的比热容(2)
课型
新授
任教班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校
教学
目标
1、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2、知道比热容的单位。
3、学会查比热表,知道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重点
难点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相关应用。用比热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教具
准备
课件
板
书
设
计
12.3物质的比热容(2)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这是物质的另外一种属性------比热容,也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定义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板书)
比热容的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引导学生查比热表,比较水和沙子的比热容大小,说出物理意义,并试着解释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
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例题
教师讲授
自主学习
组内讨论
学生查比热容表说出:水的比热是4.2×103J/(kg·℃),沙的比热是0.92 ×103J/(kg·℃),水的比热大于沙的比热。
白天,沙子和水吸热升温,沙子比热小,升温快,因此沙子烫,海水凉;傍晚,沙子和水放热降温,沙子比热小降温也快,因此沙子凉,海水暖。
投影生活中应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 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意义: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特性,即密度:=根据刚才得到的四个结论:同种物质:①m相同,Δt相同,Q吸相等;②m相同,Q吸与Δt成正比;③Δt相同,Q吸与m成正比。
由以上①②③得到:同种物质,Q吸与m和Δt的乘积成正比,且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种物质:④m相同的不同物质,Δt相同,Q吸一般不相等。
由④可以得到:不同种物质,Q吸与m和Δt的乘积的比值不同。
这两条再与上面密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类比,就可以得到比热容的定义。
【ppt 16】【板书】2.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用符号c表示。
3. 计算式:①吸收热量时:c=或c=记录。
明确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式、符号、单位。
②放出热量时:c=或c=4.表达式中,c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Q吸、Q放的单位是J,m的单位是kg,t1、t2的单位是℃。
【ppt 17】【板书】例如: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 kg 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J。
5.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ppt 17】教师讲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ppt 18】教师给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容最大。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可能是相同记录。
查看表格并听讲、回答问题。
知道不同物质、不同状态其比热容不同,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
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ppt 23、24】题1、2。
【ppt 25】进行小结。
【ppt 26】知识拓展:城市热岛与人工湖【ppt 27】布置作业。
阅读题目,给出答案听讲。
阅读、听讲并思考。
拓展延伸:知道可以通过建造人工湖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板书设计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及其读法。
2、会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不同这一特性,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实验和引出比热容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用具】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托盘天平、两个温度计、秒表、水和油、铁架台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质量1、物质吸收的热量2、升高温度(加热时间) 3、物质种类(水、油)转换法2、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物质属性)(C)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C= 4.2×103 J/(kg·℃)水【教学设计亮点】1、研究比热容实验是教学的难点,在引入上从生活体验入手,用餐巾纸和普通试卷纸来比较吸水能力,同时引导在作对比时要控制质量相同。
再次用微课视频播放海边沙子和水在同一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体验引入课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不同吗?结合生活体验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2、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了小组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实验中充分体会到原来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是不同的。
同时锻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并探究实验中得到学习的成就感。
3、设计实验方案是难点,本节从前面已学的知识和烧水经验知道,水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有关,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使学生容易想到要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
层层推进,深入浅出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也是亮点。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及其读法、含义。
2、尝试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这一特点,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联系实际,分析与比热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养成探索、思考物质世界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步发展学生对物理和科学的感情。
教学思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较难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用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来定义的,是反映物质属性的一个物理量。
对初中学生来说,要理解这样一种物理量是有困难的。
因此本课的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热容的含义,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能分析有关的简单物理现象即可。
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重点“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比热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运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铁架台(含铁圈、石棉网、铁夹等)、酒精灯、火柴、烧杯、天平、温度计、水和色拉油。
教学方法:归纳、讨论、实验探究教学安排:2课时(含习题分析)教学过程1.实验探究,建立概念⑴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观察图12-10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这个(或这些)问题,你有什么猜想或解释?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师:同一天同纬度的海滨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交流)在地理课上,海滨城市的气候类型是海洋性气候,物质吸热慢放热慢;而沙漠的气候类型是大陆性气候,物质吸热快放热快。
⑵猜想假设师:沙漠地区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海滨地区主要物质是什么?生:沙漠地区的主要物质是沙石,海滨地区主要物质是水。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课件+---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 。
3. 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
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
比热容之比为 7∶4 。
4. 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2∶1,用这两种物质
做成等质量的甲和乙物体,吸收相同热量后,甲、乙的
热量的损失,求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
解:设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是t共,因为不计热量的
损失,Q吸=Q放,
Q吸=c水m水(t共-t水),Q放=c金m金(t金-t共),
所以c水m水(t共-t水)=c金m金(t金-t共),
即4.2×103 J/(kg·℃)×0.1 kg×(t共-30 ℃)=
0.42×103 J/(kg·℃)×0.05 kg×(1 080 ℃-t共)
温度升高量之比为 1∶2 。此时将二者接触,则热传
递方向是 无法判断 (选填“从甲到乙”“从乙到
甲”“不传递”或“无法判断”)。
5. 质量为5 kg的某种金属块,温度从40 ℃升高到70 ℃
时吸收了1.95×104 J热量,这种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
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1
-1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 ·℃ )
式改变酒的内能;酒盏里质量为100 g的酒在漂流过程
中,温度从30 ℃降低至25 ℃,会放出 1 700 J的热
量。[c酒=3.4×103 J/(kg·℃)]
(第1题)
2. (2023·牡丹江)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 kg水,将水
6
8.4×10
由20 ℃加热到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2.3物质的比热容参考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2.3 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了解比热容的特性,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比热容的特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热水袋的使用,让学生思考热水袋为什么能够保暖。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学习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概念。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讲解比热容的特性:通过教材,讲解比热容的特性,让学生理解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无关。
5. 讲解比热容的应用:通过教材,讲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6.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7.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特性4.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块0.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40℃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c × m × Δt = 4.2 × 10^3 J/(kg·℃) × 0.1 kg × (40℃ 20℃) = 8.4 × 10^2 J2. 题目:解释为什么汽车发动机需要使用冷却液。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22张ppt)
在物理学中,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单位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典例
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
(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一种物质,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物态有关,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沙石比热容小,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时,温度升高得快,夜晚放热也快,所以昼夜温差大。
(1)吸热公式:Q吸=cm(t2-t1)。(2)放热公式:Q放=cm(t1-t2)。(3)一般公式:Q=cmΔt。
基本公式
其中,t1表示物体的初温度,t2表示物体的末温度,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典例
(1)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务必统一。Q 的单位是 J,c 的单位是J/(kg·℃),m的单位是kg,t1、t2、Δt的单位是℃。(2)如果吸、放热过程中发生了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这几个公式。(3)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文字叙述中温度的表达方式。如“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叙述的是温度的变化量,而“升高到”“降低到”叙述的是物体的末温度。
实验装置
新课讲授
实验过程(1)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2)使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
实验装置
新课讲授
实验结论(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2)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课堂小结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比热容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装置
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练习
课时作业本----素养评价
下 课 啦,再见!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变式训练:5kg的铝锅中盛有20℃的水,水的质量为 10kg,现要把这锅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共需提
供 多少热量?[铝的比热容为880J/(kg•℃),水的比 热容为4200J/(kg•℃)]。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1. 把质量为200 g的铅块加热到98 ℃,然后投进温度 为12 ℃、质量为80 g的水里,最后铅块和水的温度相
18 ℃)=2 080 J
(2) Q水吸=c水m水Δt水=4.2×103 J/(kg·℃)×0.08 kg×(18 ℃-
12 ℃)=2 016 J
(3)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Q铅放>Q水吸,这是因为有部分热量散失到周
围空气中了;即存在热损耗。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阅读课本P46“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下列填空:
1.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 快,地面附近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 上升,海面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 是冷空气沿 海面吹向 ,陆形地成海风。
2.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大海降温 快,海面的热 1.空气 上升,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 2.空气沿 地面吹向 大,海形成陆风。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课题
物质的比热容(二)
目标定学
学习目标
1. 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2. 能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 解释一些现象。
预习探学
设物体的质量为m,初温度为t0,末温度为t
1.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的热量:
Q吸=
c. m(t-t0)
2.当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的热量:
Q放=
cm. (t0-t)
可以合并为Q=cm△t,其中△t表示物体 温度的变化。
同,都是18 ℃.[c铅=0.13×103 J/(kg·℃),c水=
4.2×103 J/(kg·℃)] (1) 求在此过程中铅块放出的热量. (2) 求水吸收的热量. (3) 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说出原因.
(1) Q铅放=c铅m铅Δt铅=0.13×103 J/(kg·℃)×0.2 kg×(98 ℃-
合作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流助学
育秧苗时,温 度低会冻伤秧苗, 所以人们会往秧 田里灌水,这样 可以防止秧苗因 夜晚温度低而被 冻伤,这是为什 么?
水的比热容大,在夜晚水的温度不会下降很多。
总结提学
一、 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 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__c_m_(_t_-__t_0_)__. 2. 温度降低时,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__c_m_(_t_0_-__t_)__. 3. 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公式合并为一个公式__Q_=__c_m_Δ__t___,其中____Δ__t__表示 物体温度的变化. 二、 海陆风的成因 1. 海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大海升温____快____,地面附近密度较小的热空气 __上__升____,海面较冷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 风. 2. 陆风的形成:夜晚,陆地比大海降温___快_____,海面的____热____空气 ___上__升___,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 风.
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 晚上风从陆地吹向大海,
称为 海风 。
称为 陆风 。
海陆风的形成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泥 土的大。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沙漠地区有这样的 谚语:“早穿皮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 瓜”,这个谚语说明 沙漠地区有着怎样的 气候特点,为什么会 这样?
早上和中午温差大,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的缘故。
Q=cm△t
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有关,而与温度高低无关,
是一个过程量。物体内能转化的量度。
水的温度
较难改变
可以变形为:
Q c=
mDt
水的吸(放)热
能力强 Q
m= c Dt
Q △t=
cm
➢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最大 。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科学家经测量 发现:三峡水库 的修建使得当地 夏天气温下降约 5℃,冬天气温 上 升 约 3℃ , 请 解释是什么导致 这个结果?
夏天相同光照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水温上升小,气 温上升少。同理,冬天,当地气温下降的少。即改变了 当地的气候特点(冬暖夏凉)。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阅读课本P46“例题”。
练一练:质量为10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 1.26×106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多少摄氏度?
水的末温为多少摄氏度? 辨析:升高,升高了,升高到 想一想:实际上,烧开这一壶水需要给它提供的热 量要大于1.68×106J,想一想,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