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稿a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说课稿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过程分析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一点真知灼见。
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给出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一些性质,只是研究函数的方法都是按照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图象----性质的方法进行的,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本节课的作用是让学生借助于熟悉的函数来进一步学习研究函数的更一般的方法,即:利用解析式分析性质来推断函数图象。
它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站在新的高度研究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从函数的性质推断图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从函数的性质推断图象的方法。
二、目标分析按照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能够借助于具体的二次函数,理解和掌握从函数的性质推断图象的方研究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分组合作、积极探索的氛围中,掌握从函数解析式、性质出发去认识函数图象的高度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等。
三、教法学法分析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从教师的角色突出体现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经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师生互动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这方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方法等一系列活动为主线,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而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数学教案(9篇)
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数学教案(9篇)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数学教案篇1【学问与技能】1.会用描点法画函数y=ax2(a>0)的图象,并依据图象熟悉、理解和把握其性质.2.体会数形结合的转化,能用y=ax2(a>0)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讨论函数的阅历,培育观看、思索、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情感态度】通过动手画图,同学之间沟通争论,到达对二次函数y=ax2(a>0)图象和性质的真正理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重点】1.会画y=ax2(a>0)的图象.2.理解,把握图象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熟悉问题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征是什么?二次函数图象是什么外形呢?问题2 如何用描点法画一个函数图象呢?【教学说明】①略;②列表、描点、连线.二、思索探究,猎取新知探究1 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教学说明】①要求同学们人人动手,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图y=x2的图象,同学们画好后相互沟通、展现,表扬画得比拟标准的同学.②从列表和描点中,体会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特征.③强调画抛物线的三个误区.误区一:用直线连结,而非光滑的曲线连结,不符合函数的变化规律和进展趋势.误区二:并非对称点,存在漏点现象,导致抛物线变形。
误区三:无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抛物线要求用平滑曲线连点的同时,还需要向两旁无限延长,而并非到某些点停顿.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数学教案篇2一学习目标1、把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2、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学习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应用;二学问点回忆:函数的性质函数函数图象a0a0性质三典型例题:例 1:已知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例 2:(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a的范围;(2)知函数的单调区间是,求a;例 3:求二次函数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式:(1)已知在[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讲课稿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复习课的第一课时,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关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如何教,为何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剖析,教法剖析,学法指导,教课程序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教材剖析1、命题解读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近8年观察7次,以解答题为主,且综合性较强,一般波及求交点坐标及极点坐标。
在选择、填空题中观察的知识点有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a、b、c的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增减性、对称轴、极点坐标及与x轴、y轴的交点。
2.教课目的1)认识二次函数是常有的简单函数之一,也是刻画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二次函数的观点,掌握其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能正确地描绘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依据图象或函数关系式说出二次函数图象的特色及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认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3、教课要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二次函数的平移4.教课难点:能依据图象或函数关系式说出二次函数图象的特色及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二、教课方法:鉴于本节课的特色和我们学校订在进行的“三、三、六”教课模式,我采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课方法。
即:教师激情导课,学生自学自做,教师进行面批,组织小组沟通,展现学习成就,检测导结反应。
关于讲堂上学生出现的疑问,尽量让学生相互解决,教师起到帮助、组织、合作、协调的作用。
最后让学生当堂达成实践练题和检测导结,经过严格有梯度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
同时鼓舞和培育学生提升剖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
以“学—导—练”三步为主线,以“六环节”为构造,来进行本节课的教课。
在整个教课过程中增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
以问题“引”自学,以自测“显”问题,以优生“带”差生,以点拨“疏”疑点,以训练“巩”新知。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1)说课稿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二次函数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的教学,在函数的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对已学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复习,又是对二次函数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为将来二次函数一般情形的教学乃至高中阶段函数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1) 掌握二此函数的概念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2)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3)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4、学情分析①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的画法,以及它们图象的性质。
②学生个性活泼,积极性高,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③初三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已形成。
二、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关键词:情境、探究、分层)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通过探究发现,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
2、学法(关键词:类比、自主、合作)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单页教案及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九年级下册第26章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是对前面所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一次升华,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的预备知识,又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它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本节课,最大特点,是结合图形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y=ax2+c的图象,比较函数y=ax2和函数y=ax2+c 的异同,了解它们的性质;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掌握抛物线的上下平移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会做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并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了解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规律。
能力目标本节课,过程是由抽象到直观,再由直观到抽象(既二次函数y=ax2+c的关系式——作出图像——说出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探讨、分析、分类讨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直观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作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结构设计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教结合式。
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画图,然后由老师来演示,这样从直观的看图观察,思考,提问,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3篇)
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3篇)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教学设计篇一22.1.3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过程与方法:结合图象确定抛物线y=a(x-h)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顶点坐标及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抛物线y=a(x-h)2+k与y=ax2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课时的基础上,对于顶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根据类比思想比较容易得出完整顶点式的图象性质,所以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独立探究,个别指导,然后归纳总结。
之后把侧重点放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上,重点研究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鼓励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画出形如y=a(x-h)2+k的二次函数的图象,能指出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教学难点:理解函数y=a(x-h)2+k与y=ax2及其图象的相互关系。
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这样一道题。
观察y=-x2、y=-x2-1、y=-(x+1)2这三条抛物线中,第一条抛物线可以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第二条和第三条抛物线。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可不可以在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猜想一下第一条抛物线能否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抛物线y=-(x+1)2-1 生: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
师: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课题)二、探究探究一(大屏幕出示)(自探问题部分)1.画出函数y=-(x+1)2-1的图象,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最值、增减性.x y=-(x+1)2-1 函数… …-4-3-2-10 1 2 ……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最值增减性y=-(x+1)2-1(学生口头展示以上问题)2.师:(结合课件)把抛物线y=-x2向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再向_______平移_______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y=-(x+1)2-1.所以抛物线y=-x2 与抛物线y=-(x+1)2-1 形状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_____.通过刚才的演示,可以证明我们前面的猜想是正确的。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精选6篇)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精选6篇)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这是北师大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四节课。
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地位体现在它的思想的基础性。
一方面,本节课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精神和高一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中a、b、c、k、h的作用,能熟练地对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进行配方,会对图像进行平移变换,领会研究二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二个层面是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作图、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养成即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个层面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二次函数各系数对图像和形状的影响,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特例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划归思想。
难点是图像的平移变换,关键是二次函数顶点式中h、k的正负取值对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分析: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感受数学的自然美。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优秀篇〕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说课教案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看,有关函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时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函数的内容在其中有相当的地位,二次函数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y=ax2、y=ax2+h、y=a(x-h) 2(a≠0)的图象和性质。
因此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二次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图象变换的观点把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一定的平移变换,而得到二次函数y=a(x-h) 2+k (h≠0,k≠0)的图象。
从特殊到一般,最终得到二次函数y=ax 2+bx+c的图象。
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突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时体现“问题情境创设—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回顾、延伸”的教学理念。
特别在探究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课件演示,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感悟,在问题中创造,在讨论中生成、发展。
努力呈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师应向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y=a(x-h) 2+k的图象的作法及性质,进一步了解二次函数y=a(x-h) 2+k (h≠0,k≠0)与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作图、观察、分析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以及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图象和性质更加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
同时,利用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等特征。
3.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等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说课稿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我今天要讲的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4课时)。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和反思五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是初中函数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建立起二次函数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二次函数的认知结构。
二次函数不仅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延续和提高,也是研究高中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现实生活、物理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特殊的二次函数y=ax2和y=ax2+k的图象的画法、性质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不仅是二次函数特殊式y=ax2(a=0,c=0)和y=ax2+k(b=0)的延续,也是研究顶点式y=a(x-h)2+k和一般式y=ax2+bx+c的关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九年级学生因为在七八年级研究时,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研究能力的不同,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两级分化已经形成。
但是,他们普遍储备了一定感性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在一次函数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绝大部分具备了一定的模仿借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了一些观察图象的方法。
借助图象分析归纳、抽象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猜想和验证有较大的兴趣。
相当部分学生因为面临升学考试的紧迫任务,比较关注:为什么学?怎样学?有探究的欲望。
他们乐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的方法,并能说出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
3、理解抛物线y=a(x-h)2与y=ax2之间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课时说课稿
提高练习
设计一些需要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的问题,如求最值、判断单调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 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强调这些知 识点在后续学习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和 思考题,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 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 的课堂参与度。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 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 学思维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和鼓励,肯定学生的进步 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和学习动力。
02 实际应用
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抛物线型 桥梁的设计、经济领域的最优化问题等。
03 培养数学思维
学习二次函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 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理解其性质,能够运 用性质解决问题。
0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二次函数的 图像和性质。
0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 分享学习成果。
06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提高其解题能力。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二次 函数的定义、标准形式等。
引入新课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 解、示范、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 法。这些方法相互补充,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讲解 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 整体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整体 与局部的平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知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了二次函数 的基本概念、图像和性质等方面。但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二次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容 易混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 加强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研读教育学、心理学等领 域的经典著作,掌握学生 认知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 。
观摩优秀课例
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 ,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 方法、技巧等,提升自己 的教学水平。
实践教学反思
在个人教学和团队合作中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 践,总结经验教训,持续 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经 济学等领域。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图像特征、性质以及应用。
0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观察、归纳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
能力。
03
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及时进行解答和 反馈。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为时间紧 张等原因,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 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 生的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教 学设计和实施。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说课稿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看,有关函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时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函数的内容在其中有相当的地位,二次函数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y=ax2、y=ax2+h、y=a(x-h) 2(a≠0)的图象和性质。
因此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二次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图象变换的观点把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一定的平移变换,而得到二次函数y=a(x-h) 2+k (h≠0,k≠0)的图象。
从特殊到一般,最终得到二次函数y=ax 2+bx+c的图象。
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突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时体现“问题情境创设—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回顾、延伸”的教学理念。
特别在探究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课件演示,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感悟,在问题中创造,在讨论中生成、发展。
努力呈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师应向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y=a(x-h) 2+k的图象的作法及性质,进一步了解二次函数y=a(x-h) 2+k (h≠0,k≠0)与二次函数y=ax2(a≠0)图象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作图、观察、分析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动手操作能力。
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课时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是对前面所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一次升华,又是今后学习《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预备知识,又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它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本节课最大特点,是结合图形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y=ax2+c的图象,比较函数y=ax2和函数y=ax2+c的异同,了解它们的性质;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掌握抛物线的上下平移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做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并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了解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过程是由抽象到直观,再由直观到抽象(既二次函数y=ax2+c的关系式——作出图像——说出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探讨、分析、分类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直观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作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结构设计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教结合式。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易错问题2
易错问题3
对二次函数的性质理解不透彻。解决 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 深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加深对性 质的理解和应用。
无法准确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 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绘制二次函数图 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多加练习。
07
二次函数的学习评价与反 馈
学习评价方式
1 2 3
课堂表现评价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公式(-b/2a, c-b^2/4a)求得。顶点位于 对称轴上,且为抛物线的最值点。
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与x轴的交点
令y=0,解二次方程ax^2+bx+c=0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交点个数取 决于判别式Δ=b^2-4ac的值。当Δ>0时,有两个交点;当Δ=0时,有一个交 点;当Δ<0时,无交点。
学习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
在课堂上或课后,针对学 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给 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 纠正错误、加深理解。
个性化反馈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 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更 好地发展。
鼓励与激励
在给予学生反馈时,注重 鼓励和激励,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内容反思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 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是否
合适,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教学方法反思
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改 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以更好 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THANKS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 b, c$ 是 常数,且 $a neq 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讲稿)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单元设计说课稿株洲景炎学校 李卫中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李卫中,来自株洲景炎学校。
我的说课课题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单元设计。
我将从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评价分析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思路。
一、问题提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前是二次函数的概念,之后则是二次函数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初中函数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延续,同时也与高中某些数学知识紧密衔接。
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教学我们花费了大量的课时,然而学生依然感到艰涩难懂,困难重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内容本身的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要求较高,但是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我们认为是教材的编排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教材从研究最简单的二次函数2ax y =的图象和性质入手,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再通过平移,认识形如h d x a y d x a y ++=+=22)(,)(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材这样的编排貌似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但是教材中对上述内容的叙述繁杂冗长,篇幅长达13页,过多的强调了一些特殊形式的二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而对这些位置关系的阐述上多处使用了“可以看出”、“不难发现”、“可以证明”等语句,这样的语句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对这些平移关系形成正确的认知,相反却成了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拦路虎;在从数的角度研究二次函数的最值之前,这些特殊形式的给出显得过于突兀,平添了学生的知识记忆点,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来看,这些平移关系的知识价值十分有限,这样一来,我们花费大量课时的同时,却偏移了知识的主线,造成了一种低效的教学形态。
二、问题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整体感受+主题教学”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稿a课件
体现了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即“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新课标》要求。本设
计同时还注重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学生更
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设
计,让学生在活动、合作、开放、探究、交流中,
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得到了
升华!
(4)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对称变化。
(5)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选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解决几何问 题。
教
教法:
法
学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
法
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
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
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
获得了充分而完美的成功喜悦!
教 学
1、教学环节设计:
过
例4:将抛物线y=x2+2x+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
程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①,则:
①的解析式为
,
①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解析式为
,
关于y轴对称的解析式为
,关于原点
对称的解析式为
。
教
1、教学环节设计:
学
过
程
例5: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0)、
力和分析能力。
教
材
4.教学目标
分
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在教学中渗
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
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
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
材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三课时)说课稿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九年级下册第26章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是对前面所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一次升华,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的预备知识,又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它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本节课,最大特点,是结合图形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y=ax2+c的图象,比较函数y=ax2和函数y=ax2+c的异同,了解它们的性质;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掌握抛物线的上下平移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会做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并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了解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规律。
能力目标本节课,过程是由抽象到直观,再由直观到抽象(既二次函数y=ax2+c的关系式——作出图像——说出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探讨、分析、分类讨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直观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作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结构设计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教结合式。
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画图,然后由老师来演示,这样从直观的看图观察,思考,提问,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材 分 析
3.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 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学习新课时 有明显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 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教 材 分 析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把y=ax2+bx+c化为y=a(x-h)2+k(a≠0) 的形式,并能作出函数图象。 ②结合图象掌握y=a(x-h)2+k(a≠0)的性 质。 ③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a,b,c,以及 判别式和其它一些代数式与图象的关系。
(4)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对称变化。
(5)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选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解决几何问 题。
教 法 学 法
教法: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 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 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 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 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 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 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教 法 学 法
学法指导:
3、设计理念:《课标》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 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设计思路:不把复习课简单地看作知识点的 复习和习题的训练,而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展学 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 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五个环节: (1)梳理知识要点,激发复习兴趣:为了让学 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引导学生 说出二次函数定义及其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 性质,特别是重点把握y=ax2+bx+c (a≠0),a,b,c为 常数的性质、图象特征、判别式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图象的平移和对称变化等。
教 法 学 法
教法: 2、将知识点分类,让学生通过这个框架 结构很容易看出不同解析式表示的二次函数 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 完整的知识网络。 3、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 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 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 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说课课题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评价
教 材 分 析
1.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 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 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 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也是初中 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 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基础。在 历届资阳市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不 可缺少的内容。
教 材 分 析
5.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a,h,k对二次函数y=a(x-h)2+k(a≠0)的影响。 (2)掌握a,b,c与y=ax2+bx+c的图象的关联。 (3)掌握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4)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对称变化。
难点: (1)掌握a,h,k对二次函数y=a(x-h)2+k(a≠0)的影响。 (2)掌握a,b,c与y=ax2+bx+c的图象的关联。 (3)掌握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教 法 学 法
学法指导:
1、学法引导:“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 育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能力,增 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终极目标。 2、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 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 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 “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④能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对称变化。
教 材 分 析
4.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能有 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灵活 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 力和分析能力。
教 材 分 析
4.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在教学中渗 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 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 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 材 分 析
1.地位和作用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体现了数 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 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 式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 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 材 分 析
2.课标要求: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 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 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 向和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会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对称 变化。
教 学 过 程
• 1、教学环节设计: 在梳理知识点时,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 联想法等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复习知识点,通过问题激 趣、竞赛激趣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 互助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 (2)精心设计题型,创设突破情境 :为了让学生熟 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立足所在班学生的学 情,根据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课标要求,由浅 入深、由易到难精心设计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循序渐 进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 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 教学扫清障碍。课堂复习中,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针对考点由浅入深地设 计安排了2个例题和1个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 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