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的认识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完成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连接起来。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中国人民反侵略失败的原因:第一,社会制度腐败;第二,经济技术落后;第三,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民族国家的意识尚未形成;第四,清朝缺乏强大的制海权。
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第一,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第二,拜上帝会的负面影响;第三,太平天国反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也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第四,对外关系上的策略也是失当的。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系统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2)太平天国起义基本破坏了清王朝的统治体系3)太平天国起义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4)太平天国起义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5)太平天国起义支援配合了亚太地区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平等自由权利的斗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第一,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第二,洋务运动中建立了新式学堂和新式海军,从此开始了中国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国防的历史;第三,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开中国工业发展之先河;第四,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训练和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生产技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第五,洋务运动派出第一批留学生,翻译西方书籍,促进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洋务运动的衰败及其原因:1)封建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皇帝极端专权;2)社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3)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他们盲目排外,反对引进西方一切新事物和进行任何社会改革;4)外国资本主义的牵制和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等缺点,使其不能实现预定目标。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第一,民族救亡运动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交织在一起,使政治改革承受巨大重负;第二,欲速则不达;第三,晚清中央奇特的权力结构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及重点内容

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及重点内容简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2.1840-1919年西⽅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次鸦⽚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甲午战争1900年,⼋国联军侵华战争3.⾟亥⾰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法是根本⾏不通的。
从主观⽅⾯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命派本⾝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命纲领。
第⼆、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坚强的⾰命政党,作为团结⼀切⾰命⼒量的强有⼒的核⼼。
4. ⼋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武装起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州起义5.列举5位在抗⽇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忠,左权,孙⽴⼈赵⼀曼冯⽟祥杨靖宇李宗仁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改造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量是什么?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阶级8.新中国成⽴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第⼀,从争取经济独⽴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从赢得政治独⽴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化到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辨析题先辨别正确与否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1/3 的分数说明认为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2/3的分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段。
正确,他们⼀张先进的俗⽓和军事结束,或者进⾏武⼒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两大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大精神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2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
5中国在近代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①社会制度腐败②经济技术落后。
6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1.地主阶级
2. 农民阶级
3.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来源主 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是中 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 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三) 社会 阶级 关系 的变
动
1.地主阶级 2. 农民阶级3.工人阶级
4.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 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 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不管是新的阶级还是旧的阶级,都必 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舞台上进 行活动,都必须面对是维护还是打破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任务,都面临 着如何救国和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任务。 他们在这些任务前的态度和能力,深刻影 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面貌,决定了近代中 国的思想走向、制度选择,也决定了这些 阶级的历史地位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 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 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 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 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 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 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
(一)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讲近
代中
国贫
困落
后的
根源
近代史开放题答案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互相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编者按:本题答案参考课本习题答案)2、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及失败原因是什么?(1)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
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中国2大历史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在于2者的主体\内容不一样,改变民族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问题; 后者是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化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前者是后的前提;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及民族意识的觉醒1840~1919,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作出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根本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如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师夷长技而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洪秀全 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1951年1月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后期提拔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发展资本主议社会改革方案向供秀全提出了<资政新篇>,其内容: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士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分封四王东杨秀清/西萧朝贵/北韦昌辉/南冯云山翼石达开早期著作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太平天国天京定都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太平天国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事变天京被攻陷1864年7月天京事变东杨秀清被杀/北韦昌辉被杀/翼石达开迫走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严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强列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还有力地打外国侵略势利是旧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提出者洋务派,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冯桂芬洋务举办中国第一近代化兵工厂李鸿章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首先办的是军用工业洋务运动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官督商办清政府海军主力北洋水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5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8年6月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皇帝光绪帝1898年9月21日武SHU维新运动历经103天维新派提出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君主立宪其性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建立2.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3.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1.没有提出彻底的返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了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朋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19五四运动1919五四运动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订和约新文学运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新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中国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1919年11月、12月杨匏安发表《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召开中共二大中央领导执行委员长陈独秀第一次明确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邻的大会是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
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前者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第二大任务只有在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第四,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五,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二,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000字

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000字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指中国社会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中具有矛盾性的主要社会问题。
主要矛盾是由历史条件的变化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产生的,反映了社会矛盾的主要矛盾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社会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在近代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中国经济面临着内部封建经济和外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冲突。
中国的封建经济体系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力,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生产的低效率。
与此同时,外部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来袭,不仅侵占了中国的市场,破坏了中国的产业,还压迫了中国的劳动人民。
这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中国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到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武力侵略、不平等条约和经济掠夺等手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在民族面前形成了危机感和不满情绪,逐渐形成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矛盾之一。
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国。
十九世纪末,中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国家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先进分子提出了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主张,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改变中国的命运。
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它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制度,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成功之后,社会矛盾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
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平时成绩测试复习题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弱,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它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勒索赔款,抢劫财富,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操纵中国经济命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队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2、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主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
不足:同盟会纲领中的民主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即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目的就是建立民国。
不足: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不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4、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相同点:①.领导阶段、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与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议和吞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第一章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答:鸦片张正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的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
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就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论述题: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对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对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而在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又面临三大主要任务:一是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二是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历史任务的确定和坚持是在近、当代中国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本上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第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第三,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作业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作业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首先只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其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清朝统治集团和清军指战人员意志不坚定,在战争面前抱有妥协心理,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2)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武器装备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加上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坚决到底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思考(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思考(课后习题)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思考(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7)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7)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7)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7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8)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8)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9)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9)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9)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0)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0)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0)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1)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1)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12)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2)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3)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3)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3)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13)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4)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4)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5)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5)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5)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16)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6)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7)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17)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8)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要变化。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覅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希望的关键时刻,高举民族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悟。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面目、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租住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步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的认识
王峥10125677 近代中国的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首先,必须完成的是球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而这又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是中华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不断抗争不断进步的血泪史。
这场悲剧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自此,中国人面陷入了无尽的屈辱,无尽的痛苦之中。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迫接受了世界的影响。
然而,接踵而至的侵略者开始疯狂的向东方展开侵略,战争,死亡,割地,赔款,国家的主权变得越来越不完整,直至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国土变得千疮百孔,中国人民的生活民不聊生。
无数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却也都一次次的失败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证明,那些不出动封建根基的农民战争,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对于中国的路线问题,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并尝试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证明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拯救中国,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失败了,证明任何形式的改良运动都不能救中国。
辛亥革命失败了,证明资本阶级的革命也不能救中国。
一系列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长达两千年,封建势力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中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勾结,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彻底的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唤醒了知识分子的新的希望。
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世界舞台,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起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先后团结一致的进行了8年抗日战争,以及4年的国民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
于是,共产党决定走一条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那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连
工农联盟。
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针对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历史任务,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现在我们已完成了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小康。
但我们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母的和必然要求。
二者相互统一,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