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探讨
浅析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1. 推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应用型人才具备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满足市场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
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发展。
2. 缓解人才短缺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出足够的应用型人才,填补人才缺口。
通过提供具体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具备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
3. 提高就业率: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他们具备更高的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易找到工作,就业率也就相对较高。
二、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1. 结合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习、实训和模拟操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 行业导向的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应该根据行业需求设置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参与可以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使学生毕业后更易找到工作。
3. 培养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1. 科技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科技的进步来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和工具。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教育平台等新兴技术,可以创造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并且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2. 国际交流合作: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与国外的合作,吸收他国的优秀经验和教学方法,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心得体会
给理论安装飞翔的翅膀----“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1. 引言当黑暗的中世纪在蔓延的时候,西方人接受并完全接受了宗教结论和经院哲学,他们匍匐在神灵与“圣人”的面前,彻底相信知识已经完全被发现和创造。
在自然哲学和世界观上,有绝对正确的亚里斯多德;在医学上有神圣的格林。
人们认为,一切知识都由上帝和前人准备好了,只要去学习就行了。
但是,1214年一个叛逆的异教徒罗吉尔·培根在严谨肃穆的英国出生了。
就是这个人,几乎付出了一生的监禁生涯,但是,他把那黑色的、愚蠢而又专权的大幕撕开了一道裂口,让科学的光芒,那不屈的真理照了进来。
罗吉尔·培根就是那位被认为是西方实证主义的鼻祖的人[1]。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
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置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
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
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2]。
尤为重要的是实证主义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策略。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也能深入了解相关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注重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通过设立实际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重要。
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驱动式教学、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
通过这些培养模式和策略,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因为他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人们对于其研究意义也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为了培养更合格的人才,更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问题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传统的理论型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如何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问题主要包括:教育模式滞后,不能与产业需求相匹配;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度不够,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导师制度不够健全,学生缺乏专业指导和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就业情况不乐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和改进,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案例分析、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导师制度建设以及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等方面,旨在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探讨
可以聘用一部分技术精通者 作为技 术顾 问 , 使俱乐部 走 计算 机专业学生对《 算机基础 》 程 的漠 视 。传 统的讲 授 部 , 计 课
参 企 式 教 学 方 式 的 索 然 无 味 , 成 部 分 高 职 高 专 学 生 对 该 门课 向社 会 , 与 学 校 和 社 区 、 事 业 单 位 办 公 及 私 人 电脑 的 维 造
使 提 的厌倦 , 甚至部 分 学生有 放 弃 的思想 。而组 织 高职 高专 学 护与维修 , 学生 在 实 践 中获 得 解决 实 际 问 题 能力 , 高
计 应 实 计 教 生参加 国家组织 的大学 生 计算 机等 级考 试 , 以提 升学 生 《 算 机 基 础 》 用 能 力 , 现 《 算 机 基 础 》 学 目的 。 可 对 《 算 机 基 础 》 程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 时 还 可 以 强 制 性 地 计 课 同
能 的偏 见 , 加 上 高 职 院 校 普 遍 办 学 时 间 短 , 学 理 念 不 成 再 办
作 能力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 才 的一 种教 育形式 。结合我 国 2 1 混 淆 高职 与 普 通 专 科 、 科教 育 的 区 别 。 高职 特 色 . 本 无 现 阶段和今后很 长一段 时期 企 业人才 需 求情 况 来看 , 技 高
关 键 词 : 技 能人 才 ; 养 ; 考 高 培 思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8 0 —2 40 17 —1 8 20 )80 4—2
1 高技能 人才培 养 目标 定位
为 目标 , 要 培 养 既 具 有 一 定 理 论 知 识 , 具 有 较 强 实 践 操 主 又
浅析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浅析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尤其在当代的服务业中。
现在的服务行业基本上属于知识型产业,所以就要大力培养一些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应用型人才。
在当前由于我国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同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那么为了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如何才能培养一批现代服务业人才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应用型人才的了解应用型人才听起来似乎是不是既熟悉而又陌生,那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呢?笔者也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在调查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将其分析的透徹,只有对应用型人才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才能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那么什么才是应用型人才呢?应用型人才[1]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他们有一定的任务,一般的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将一些科学原理或者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专业一点的来说,应用型人才是利用学术型人才发现的科学原理来服务于实践。
应用型人才有很多种。
例如,一些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等。
在这些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中会具体的分为很多种,针对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进行了具体的划分。
当前,社会发展不断的进步,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急需量是非常大,同时对于他们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对了应用型人才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大家就会考虑自己适合从事哪种行业以便进一步的学习。
2 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个高校都在加大对应用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呢?对此列出以下几点。
2.1 职业教学的培养职业教育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职业技能学习的强大优势,快速的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增加人才的需求。
同时,各个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人们选择的职业不同进行社会化、市场化[2]要求的培养,有了职业人才的拓展就会在某些方面极大的满足我国当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量。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 : 高技能; 人才; 职业教育 个 国家 的振兴 , 有大量 的职业 技术 人 才培养 必须面对市场 ,根据职业岗位所必须 的 多专业 ( 拥 工种 ) 的空间 , 以企业需求为 目标 , 置 设 才特别是 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个重要因 技 能 , 建与之相适应 的技术技能 、 构 专业能力 和 专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有利于技能训练 与 素。高技 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熟练掌握专业 职业 素质。只有将教育规律 与市场经济规律很 岗位要求相协 调 , 有利 于培养 目标与企业用人 技能 , 在关键岗位发挥骨干作用 , 能够解决操作 好地 结合起来 ,高技能人才 的培养才能在 把握 标准相协调 , 有利 于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 和生产现场难题 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 质量 的前提下 , 提高培养效率 。 4 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坚持 复合 型技能 与 高 工、 技师和高级技师 。 高技能人才按技能类型一 2 高技能 人才培养必须坚持 以就业为导 向 综合职业 素质 相结合 般分为技术技能型 、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 ( 第一价值取 向) 高 技能人才 的培养 向综合 职业素 质发展 , 三种 。高技能人才是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职业 院校具有 鲜明的办学 方 向和特色 , 都 精- f专 业技 能 , 门相关技能 , - ] 会几 走复合 型高 的实践者 ,是推动技术刨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 是将“ 或 “ ” 职” 技 写在 自己的招牌上 。 素质人 才之路 。 在强调共性技 能达标 的同时 , 也 化为生产力 的重要力量 , 在提高产 品和服务质 职业院校 的培养 目 标应该是 : 造就一 大批 要创造 条件使个 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 。 为此 , 量, 提升竞 争力 , 推动经 济发展过程 中发挥着 主 服务于生产 、管理第 一线 的高素质 的技 能型人 对 职业 资格鉴定也应 由单一工种逐步 向复 合工 力 军作用 。国家 教育中长期 教育发展 与改 革规 才 。所谓 “ 一线 ”“ 用”“ 、应 、高素质”“ 能型人 种转变 , 、技 由就业型向创 业型转化 。 随着知识 经济 划中 , 大力发展发展职业教育 , 出发展职 才” 强调 指 都是强 调就业能力这一个核心。 从培养 目标 时代快速发展 , 在用人上既越来越 细化 , 又越来 业教育是推 动经济 发展 、 促进就业 、 改善 民生 、 出发 , 职业 院校必须致力于专业与企业岗位需 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 鉴定必须 以产业 解决“ 三农 ” 问题 的重 要途径 , 是缓解劳动力 供 求 的紧密结 合 , 必须致 力于专业 ( 工种 ) 业技 界的需要 、生产和技 术实际设置考核 目 。过 职 标 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 能 的基 本性 和专业性的结合 ,必须致力于把握 去 , 传统产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 , 能考核 技 更加突出的位置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今后几 年市场( 企业 ) 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 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 , 从易到难 , 核等级也 考 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加快高技 发展 趋势 , 必须致力 于研发 市场 ( 业 ) 要求 依次上升 , 企 所 行业之间相互独立的多 , 相互联 系的 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 的专业 ( 工种 ) , 群 必须致力于高 、 新技术 的引入 较少 。 以车 、 、 、 、 铣 磨 刨 钳工种为例 , 都有完整的 1 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走集约化培养之路 和掌握 , 须致力 于 “ 必 高技 ” “ 、 绝技 ” 传承 与刨 考核系列 ,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 准来考核 目前 , 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大致 有三 新。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最明显 的特 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 ,却往往很难考 核出一个 我 种: 第一种 , 企业 自己培养 , 按部就班晋升方式 。 征 , 在于侧重职业技能教育 , 强调理论教学为应 人 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 ,经常发 生数控车床 以机 电类 工种为例 , 无规定学 历者 , 由初级 工 、 用服务 , 突出动手能力 的培养 。 比较好解决就 操作工 专业和车工专 业的毕业生 不会磨 车刀 , 要 中级工 、 高级工按部就班晋升到高级技师 , 国 业问题 ,就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加强职 钳工专业 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 问题 ,学生 按 家正常晋升时间测算 , 需用时 2 年 。 8 这期 间, 有 业技 能的培养 。职业院校 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这 在校学 到的单~技能往往与产业界要 求和需要 相 当长时 间属 于传统式 的师傅带徒弟进行技能 一历史重任 。 相距较远 ,或根本不适应高新技术 的发展 。所 传授 , 徒弟 的技能 高低往往取决于师傅的技能 。 就业能力培养是职业 院校实施职业教育 的 以, 我们要非 常注重能力的培养 : 一是突出专业 徒弟学到 的技能往往是师傅单一 的技能 。第 二 功利所在 。 以就业为 导向( 一价值取 向)就是 理论与专业技能 的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专业经 第 , 种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要始终坚持 以职业教学活动为 主线 ,根据就 业 验与专业智能 的紧密结合 ;三是强调培养 目 标 与鉴定方式 。 一个 员工在企业实践若 干年之后 , 的需要设置专业 ( 工种 )制订和实施教学计 划 , 与企业 岗位职业标准紧密结合 ;四是传承技能 , 按 国家职业标 准要求进行社会培训 ,其专业理 组织教学 , 进行职业技 能鉴定 。总之 , 培养就业 技巧与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紧密结合 ;五是检查 论 与操作技能须 经考核鉴定双合格后 ,才能取 能力是职业 院校 的重要职责乃 至首要任务 。衡 知识 的运用和技能 技巧的掌握水 平紧密结 合 。 得 国家职业 资格证 书。由于时 间紧, 任务重 , 对 量一所职业 院校办学水平 和质量不仅仅在 于有 从这个 意义上说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着 眼 长期从事单~ 的专业 ( 工种 ) 岗位或 因生产需要 一流 的师资 、 流的设施 和设备 , 一 还在 于培养 出 于人 的后续发展 能力 的培养 , 向社会 , 面 贴近市 而转岗的工人来 说 ,突击学 习专业理论 和专业 来的学生是 否受用人单 位的欢迎 , 场的认 可 场 , 近生产 , 市 贴 用先进 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术装 技 能困难比较大。 因此 , 这种方式培养高技 能人 的高质量学 生。 为此 , 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的高 备教育 “ 天” 今 的学生 , “ 为 未来 ” 服务 。 才的途径受 到学员 、 备、 设 场地 、 师资 、 教材 、 时 低 , 最有 发言 权的是用人单 位 , 是市场 。因为市 总之 , 加快 高技能人才 的培养 , 先 , 首 教育 间和技能鉴定手段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特别 场 ( 企业 ) 准 既简单 又残酷 , 标 不受 欢迎 的 “ 产 思想观念需要 进一步转变和更新 ,要认真落 实 是专业 理论和专业实践的系统性较 弱 ,后 劲不 品” 即使 “ 量” , 质 再好 , 也可能是 “ 废品 、 品” 职业教 育发展 观。 次 。 要使高 技能人 才得 到更 快、 更 足 , 能适应 市场和企业对高技能 人才数量与 所 以说 , 不 就业 是职业院校一切 教育教 学活动的 好 的发展 , 要做 的工作很 多, 需 要对专业建设 和 质量两方面的需求。 第三种 , 由职业院校进行集 根本 。 发展科 学定位 和高标 准、 高起点谋划 , 形成 以专 约化培养方式。 对大 中专学生或初、 高中毕业生 3 高技 能人才培养必 须坚持面 向社 会需求 业建设为龙头 , 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 以人 以教育 经过 2 6年时 间的专业培训 , 到国家相应 高 开门办学 — 达 ’ 质量为生命线 ,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和发展 思路 。 级职业资格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国 民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宗 旨,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 才。 的组成部分 , 既然是教育 , 那么就必须遵循其教 职业 院校培养适应社会( 企业 ) 需求的高技能人 参考文献 育规律和特点 。 同人们 的认知水平积累一样 , 才 , 建立起较为广阔的校企合作平台 , 如 必须 与企 【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L一 l 】 2 O O 技能 的培养 与教 育也 需要有 一 定的 时间 的积 业 合作办专 业 , 合作 办班 , 为企 业“ 订单 培养 ” 2 2 年) 。 00 . 累。 为此 , 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构建与高技能人才 在这一 点上我院根据 自身实际条件 ,走 出了一 f】 2关于全面提 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 培养相适应的文化理论知识、思维能力 和基本 条 “ 两头在 外” 技 能提高在外 、 ( 就业在外 ) “ ,~ 意见( 高 2 0 教 0 6第 1 6号文) . 素质。同时 , 职业教育又是以就业 为 目的的 , 所 头 在 内” 基本理论 教学和基本 技能训练 在内 ) ( 作 者简介 :李 慧云 ,宁夏 职业 技术 学院 以专业设置 、 专业 教学层 、 教材 、 教学方法 等方 的成功办学 之路 , 到社会 、 受 家长 、 学生 三方面 副教授 。 面都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内在要求来办事。职业 的肯 定。学院与众多企业签订协议 , 合作办学 , 高仲达 , 宁夏职业技 术学院 , 工程 师。 高级 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职业屙 陛, 以 , 所 高技能人 实行 “ 单培养”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展多层次 、 订 。
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讨和分析
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讨和分析【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学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学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培养体制。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才结构的一大薄弱环节。
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但参加高级考试的不足10%。
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高级技能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1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主要体现在职业性,它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科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是强调职业性,以某一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基础开发教学计划,注重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能力素质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从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行来说,应该在类型上突出职业性特征,在层次上体现高等性特点,将职业性和高等性有机结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引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重点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成功案例。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行业需求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3.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需要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变化相结合。
通过引入实践项目、案例教学、校外实习等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环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保障。
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设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3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角色。
他们应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项目实施。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需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专业发展和培训机会。
3.4 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实践项目、综合评价、技能测评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高。
4.成功案例分析4.1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
该模式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双元制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长达数月的企业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再探讨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再探讨标题:重新审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摘要:本文重新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了其重要性以及在应对当前社会和经济挑战中的作用。
通过对关键词、主题或概念的评估,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层面,为读者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引言: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培养具备应用性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重新审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探讨其在不同层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1 需求与市场导向1.2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3 解决实际问题与应对挑战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2.1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2.2 跨学科与综合素质的培养2.3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4 实践与实习的机会和环境2.5 行业合作与社会参与三、总结与回顾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3.2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3.3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个人观点和理解结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其重要性和实施具有深远影响的培养计划至关重要。
通过充分挖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包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等,我们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要提供专业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在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和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与行业和社会进行紧密的互动和合作,从而获得更全面和实用的能力。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再探讨旨在提高对其重要性和实施的理解,以及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视角。
通过深入探讨不同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培养出具备应用性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需改革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许多学生往往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操作。
而当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因此,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学习不是结束所有的一切,它只是开始。
如果没有实践,学生们将会难以直接应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操作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其次,高校应更加注重多元化课程和教学方式。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是只靠课堂上的讲解就能学会的。
学校应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多元化课程、参与社会实践和自由探究来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人才的培养还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更看重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
因此,高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以大学生就业为例,通过实习、模拟营销或者商业运营等相关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工作实际接触到的工作任务,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
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实际工作场景,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十分重要。
三、拓展国际视野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和互惠的社会。
因此,拓展国际视野和接触国际先进科技和管理理论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交换学生和课程等方式来获取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全球化竞争力。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应用型技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
培养一批能够精通这些技术,懂得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个高校和企业的共同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教育理念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论”到“能力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求教育理念转变。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追求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点,评价方式也被局限于考试成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去动手尝试,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应用,这是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2、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点要求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以三创人才培养为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计应该贴近现实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开展项目研究、实验室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专业技能的应用,保证学生在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使理论学习和现实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3、评价方式创新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评价方式也需要有所改变。
传统的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评价方式不应仅仅停留于传统的考试成绩,应该引入实习、实践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指导,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实现“以实践为主导”的评价方式。
1、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近年来,随着各地高校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高职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职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一直都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能够使高职毕业生的素质真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定位,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急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1]因此,培养应用性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高职院校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应用型知识并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
[2]包括三个方面:(一)新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广度的知识,更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
所学的课程知识不仅仅只是够用和实用,更要转变成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知识。
(二)新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相关的应用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掌握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新型应用型人才在企业中还应有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
二、目前高职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旧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念依然存在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普教化情况很普遍。
高等职业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育。
过多强调学科性,盲目加大基础理论课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加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新型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理念,但如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值得深思和努力。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发展而来,在其发展建设中,过于追求专业数量的增加,忽视了带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建设开发,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仍有学科教育模式的痕迹。
能真正结合现有专业并积极加强课程建设开发的很少,能加强高等职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则少之又少。
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变革,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探讨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以期为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加强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需要加强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结构。
应用型技术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针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课程,搭建科学的专业结构。
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的投入,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适应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工作环境。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学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也希望各界对此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推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训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压力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训。
首先,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更为重要。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高效地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注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变革和创新越来越快,一个人只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不够的。
因此,应用型技能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培训课程应设计成多学科交叉的形式,引入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还应注重实践案例的引入。
实践案例是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学员可以了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践案例还可以帮助学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因此,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案例的运用。
此外,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还要注重个性化培养。
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兴趣都不同,因此,培训过程应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了解学员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根据学员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帮助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果。
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学员的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从 发达 国家 的经验来看 ,学校 与企 业 的合作 可以实现 学校人才 培养 目标 与企 业需 求的 “ 对接 ” 零 ,企 业可 为人才 培养 工作提供 技能 训练场 地 、实训 场景 、教育 资 源 部 分 师资等 保证 ,因此校 企 合作 是应 用 型人才 培 养 的必 由之路 。 文 /王 晓娜
教师 和企 业 的工 程 技术 人 员 、管理 人 员 共 编成任务 目录 ,通过对职业的分析确定岗 要 设 置专 业 。设 置 哪些 专业 和 开设 哪 些课
2 0 9 I E NA I NA E 0 9 1 NT R T O LT 0 AL NT 国际人才交流 41
双赢” 。 程, 事先多次调查, 反复征询有关企事业单 可少的,如英国就通过立法 促使企业参与 难题 ,实现学校、企业的 “ 位的意见, 有的专业每年招生, 有的专业隔 教育。政府所采取 的优惠政策也能促进企 加强 “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了 年招生,如发现劳动市场某专业技术人员 业 界积极 支持 和参 与合 作教 育 ,如 德 国规 培养出生产、管理 、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 过剩 即停止招生 ,保证行业主导型”模式。行业 定 比例 用于培 训学 生 等等 。 在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如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署中
英国 “ 工读交替制”模式。为了使学
式以学校一方为主 ,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 生一毕业就能适应 自己的工作 岗位 ,英国 三 德国的 “ 双元制”模式 。德 国的高等 需要与有关企业 、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取 职业教育实行工读交替 的 “ 明治”教学
职业 教 育培 养 应用 型 人 才 以 “ 元 制 ” 闻 得 联 系 ,双 方签 订 合作 合 同 ,企 业一 方提 方 式 :学 生 用 一段 时 间学 习理 论 知识 ,一 双 名于 世 。“ 双元 制 ”的含 意是 指学 生 既在 企 供 劳 动 岗位 、一 定 的劳 动 报酬 ,派管 理 人 段 时间到工厂企业参加生产劳动 ,以验证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几 项职 教改革措施 , 以求 达到改 善 目前 职业 教育不
足的现状 。
高技能人 才难求 ” 的局 面 , 统计 , 国 机械 制造 、 据 我
信息 等重要产业 技 师 和 高级 技 师 占产业 技 术 工人 总数 的 4 ~7 而 发 达 国家 的 比例 达 2 % ~ %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应 用研 究 ・
刘 冬花
马 国红
突 出职业 教育 特色 培养 高技 能应用 型人 才
5 9
职业 岗位 群 的职业 能力来 确定 , 突出学 生 的能力 培
各 家企业 进行 现场 实地 实 习 , 企业 根据 学校提 出的 计划 和要 求 协 助 学 生 完 成 实 践 环 节 的 培 养 任 务 。 毕业 时 , 业 与学校 相互 沟通 , 企 确定 录用 人选 , 解决 部分 学生 的就 业 问题 。
4 0% _J 北 京市钳 工 、 1 车工 缺
,
1 职 业 院校 人 才培 养 定位
人才 培养 定位 是 否科 学是 决定 每 一所 院校 能 否办 出特 色 的灵魂 和 核心 。而 作 为培 养 社会 直 接
口3 3万 人 ,0岁退 休 7
工人返聘 成 “ 技术 大 拿 ”来 源 : 场服 务 与人 才 高 ( 市
中图分类号 : 7 G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2—1 1 (0 0 1 —0 5 17 6 6 2 1 )1 0 8—0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且能够拥有熟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这种培养方式注重实践,强调学以致用,是高等教育中的新兴模式,被教育界广泛应用。
二、现实情况所需求的人才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线城市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也更加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
人才的社会分布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南强北弱”,西部和中部城市的发展与崛起,也对本地区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已经有不少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学院和专业。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工学结合”等实践教学模式,上海交通大学的“三位一体”、“五年联合”教育模式等。
在海外,美国的应用型学院众多,例如加州理工学院、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等。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践应用型教育模式是一门实践性的教育模式,能够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应用中,以达到更佳实用性的目的。
2.适应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可以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3.熟练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和能力。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1.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竞争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来说还比较新,所以在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教育模式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传递,而应用型教育模式则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种教育模式有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应用型人才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工作场景的能力,因此备受社会和企业的青睐。
如何培养出具有应用型人才特质的人才,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角度出发,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随着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知识型人才虽然具有理论知识扎实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能力上有所欠缺,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而应用型人才则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强、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更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和企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更受企业的青睐。
企业需要能够迅速上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过硬的人才。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教育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如何培养出具有应用型人才特质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1. 课程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2.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 创新创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培养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探讨江西省新闻出版学校:陈帆摘要本文分析了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简况和趋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思考,认为:新闻出版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改革大潮,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等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已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新闻出版业正处在改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大量的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勤奋敬业且拥有熟悉和掌握现代新闻出版规律、具有国际眼光、善经营、懂管理、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大力培养新闻出版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探讨当前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提出必须大力发展新闻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建立高级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促进新闻出版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简况和趋势多少年来,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一直沿袭旧的管理体制,打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正是由于这些旧的管理体制过分强调了报刊、图书的特殊性和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在观念和体制上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进程,即使是已实行的改革也往往是走调变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旧的管理体制就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开始成为中国新闻出版业应对入世后变得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的矛盾焦点。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中国,新闻出版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性或关联性专业受到高度关注。
中国的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探索和实践,已逐步认识到了体制改革对整体发展的实质性意义,而且新闻出版强势群体的基本形成,对于文化属性认识的升华,以及有关法规制度的日益健全,为新闻出版业全面实行改制、发展打下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WTO的加入,国际投资者将给中国出版物市场注入资金、技术,带来管理经验。
在激烈的竞争下,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将会增加相应的投入,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外交流也将得到加强,新闻出版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改制和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为加快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为各种出版业态、文化业态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2、随着新闻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闻出版业的产业经营内涵会从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获得新的完善和补充。
、3、新闻出版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正在形成。
4、具有新闻出版品牌和特色的新闻出版群体正在形成。
5、国内发行市场的网点将会更多,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改善,规范的发行渠道将得到拓展,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
这些市场条件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扩大发行市场的规模,将带动和促进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
6、发行市场的开放,也将促使中国的新闻出版业走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二、大力发展新闻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新一轮改革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竞争之严峻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谁能占据取胜的制高点,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本行业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的需要,中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缺乏,也不能适应本行业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的需要。
如何培养、挖掘新闻出版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有识之士常论不衰的话题。
新时期的新闻出版人才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再造者;而且应该是新闻出版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不仅具有伯乐的慧眼,而且应该拥有驰骋千里的气魄,有冲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勇气和耐心;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将是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经济的紧密关系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职业教育更是直接融入知识经济之中。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并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
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即没有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发达的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知识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不仅仅是互相促进,更主要的是互相依存,融为一体。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新闻出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本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三、新闻出版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含义1、定义:新闻出版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本行业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较强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组织工作能力、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2、特征:①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技巧;②掌握高、精、尖的操作技巧;③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大、理论水平增强;④具有出众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⑤迅速适应社会职业转换的能力。
3、素质构成:①知识素质;②技能素质;③身体素质;④心理素质;⑤职业道德素质等。
四、更新人才观念,创造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手艺”。
总以为只有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才是人才。
社会上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个误区阻碍了此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也成为社会上此类人才的空白,例如,新闻出版行业中就有重视编辑、记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而忽视其它岗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倾向。
因此,必须冲破传统的思维壁垒,确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是人才,此类人才的培养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的思想,并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树立“职教”与“普教”同等重要的观念和等值机制。
要制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配套方案,形成激励机制。
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干部和工人界限;要鼓励有技能有特长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向高级技能人才方面转化。
这样,既可以增长高级技能人才数量,又提高了高级技能人才的学历层次。
在职称评定方面,打破编制界限,允许高级技能人才获得各种类型的职称资格证书,鼓励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工资待遇方面,逐步建立市场工资机制,对做出优异成绩,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要重奖,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高技能人才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以多渠道筹集,充分发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另外,要建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资源市场化制度,通过市场化工资的作用,吸引人才流动,调整人才配置,刺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五、新闻出版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一)大力发展新闻出版高等职业教育,确立适时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规律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学校教育目标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特征:1、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6、培养新闻出版业高技能人才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导向,促进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二)确定有利于培养对象成才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历来是人们所推崇和遵循的教学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同于普通中专,因为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而非技术型人才;普通中专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其对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要求比高职低。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实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探索一种既有利于高技能应用技术的掌握,又有利于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新闻出版高职教育应实行交叉互动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学生学习基础课,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学专业知识;在学完全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后,再进入毕业实习环节。
这样,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具有很强的层次性、递增性;各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具有指导性与验证性;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具有偏颇性。
而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是:学校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的相互关系时,在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时,不是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等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间隔穿插进行。
这样,会更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掌握、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具体地说,交叉互动型教学模式有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课与专业课交叉互动即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打破基础课在先,专业课在后的固定模式,实行两者之间交叉进行并交叉互动。
如第一学年甚至第一学期就适当开出专业概论课和专业实验课,这样,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而更有利于提前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应用欲望、创造欲望;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反求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
在这里,专业课处于核心地位,基础课处于支撑地位。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互动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技术而学理论。
实践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了直接掌握应用技术,这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有区别的。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对象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把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控制在技术应用与创新最必要的范围;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不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是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掌握应用技术的实际需要安排理论教学的时间与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并交叉互动。
此外,可安排理论课程在实训基地完成,让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3、教与学的交叉互动教与学是一种活动的双边关系。
教与学交叉互动,指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叉互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