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第3-4章 皮肤的功能与皮肤性病的基本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肤免疫功能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免疫细胞功能复杂,体液成分种类繁多,它 们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 皮肤的屏障与某些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 热点。
➢ 此外,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等功能也对维持体内环 境稳定十分重要。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功能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对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十分重要。 皮肤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 疫等多种功能。
目录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免疫功能
1986年Bos提出了“皮肤免疫系统”(skin immune system)的概念,皮 肤免疫系统包括多种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
免疫
天然性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细胞种类 角质形成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吸收功能
1.与部位有关 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完整皮肤可吸收脂溶性物质(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 液状石蜡)、少量水分、微量气体,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铜等)及其盐类。
4.外界环境因素 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吸收能力增强。 5.病理情况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分类: ➢ 单一感觉: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 ➢ 复合感觉:湿、硬、软、粗糙、光滑等 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免疫系统的体液成分
补体:通过溶解细胞、免疫吸附、杀菌和过敏毒素及促进介质释放等方 式,参与天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
抗体:在获得性免疫中充当介质。 抗微生物肽——在天然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体液成分,包括:抗菌
肽,β-防御素,P物质(SP),趋化因子等
本章小结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功能十分复杂且对人体至关重要,因此掌握皮肤的 功能,熟悉皮肤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了解皮肤功能的作用机制十分必要。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顶泌汗腺(大汗腺):汗液无色无味,异常色汗症 汗腺
外泌汗腺(小汗腺):显性出汗、不显性出汗、精神性出汗、 味觉性出汗
皮脂腺:分泌角鲨烯、蜡脂、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酯等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外周温度感受器
皮肤
血管舒缩、寒战、出汗
下丘脑 中枢神经系统
I型超敏反应
创伤修复、防止微生物入侵 参与维持皮肤免疫系统的自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免疫系统的体液成分
皮肤免疫系统的体液成分包括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抗微生物多肽、 神经多肽等。
细胞因子分为六大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in, IFN)、造血克隆刺激因子(hematopoitic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生长因子与转化因子 (growth factor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GF&TGF)以及趋化因子 (chemokine)。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皮肤性病的主要依据。
目录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症状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体征
重点难点
掌握 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原发皮疹、继发皮疹概念和分类
熟悉 皮疹特点和原发、继发皮疹间以及皮疹内鉴别要点
了解 典型皮疹以及体征代表性疾病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症状
麻木感及感觉异常见于神经受损疾病,如麻风病等。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体征
重点难点
掌握 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
熟悉 皮肤的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功能
了解 皮肤的代谢、感觉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屏障功能
1.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机械性损伤、光、电等。 2.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酸中和作用、碱中和作用。 3.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机械防御、酸性环境、抑菌物质。 4.防止营养物质的丟失 半透膜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症状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称为症状。 症状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1)局部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及麻木感等。 (2)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缺乏及关节疼痛等。 症状的轻重与原发病的性质、病变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常见症状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程度上可轻可重,时间上可为持续性、阵 发性或间断性,范围上可为局限性或泛发性。常见于荨麻疹、慢性单纯 性苔藓、湿疹、疥疮等,一些系统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肝肾功 能不全等也可伴发瘙痒。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疖肿、结节性红斑、淋病和生殖器疱疹等,疼痛 性质可为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多局限于患处。
淋巴细胞 内皮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皮肤主要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分布部位 表皮 表皮
真皮 真皮血管 真皮乳头血管周围 真皮浅层
真皮
主要功能 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抗原递呈
抗原递呈、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免疫监视等
介导免疫应答、抗皮肤肿瘤、参与炎症反应、 创伤修复、维持皮肤自身稳定等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的代谢功能
1.糖类代谢 皮肤中的糖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黏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 2.蛋白质代谢 纤维性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等。
非纤维性蛋白质:细胞内的核蛋白以及调节细胞代谢的各种酶类。 3.脂类 皮肤中的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质。 4. 水和电解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