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精品习题及答案
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符号:△H,单位:kJ/mol 或kJ•mol-1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H 为“-”或△H <0(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H 为“+”或△H >04. 焓变与键能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断裂—吸热),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化学键形成—放热)。
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反应物键能(吸热)小于生成物键能(放热);吸热反应:反应物键能(吸热)大于生成物键能(放热)。
由于反应后放出的能量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故规定△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了解内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包括化学能、势能等;与键能也有关:键能越大,总能量越低,因为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焓变与催化剂的关系催化剂的加入对焓变没有影响。
只能改变反应物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焓变的大小。
6. (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如200℃,101kPa条件下1molH2和碘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聚集状态(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有三点不同(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 1.1.1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焓变A组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解析: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吸热。
B项中的物质溶解吸热,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2.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2H2+O22H2OB.CaCO3CaO+CO2↑C.CaO+CO2CaCO3D.C2H5OH+3O22CO2+3H2O解析: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A、C、D项是放热反应,B项是吸热反应。
答案: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解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有能量变化;因为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故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ΔH的大小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反应所处的状态及物质的量的多少等有关,D项错误。
答案:C4.9月8日上午11时22分,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二号”视频微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二十八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与我国“遥感卫星二十一号”一同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发射中涉及许多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热既包括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又包括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多少与反应物的量有关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但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含答案】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课后诊断练习1.已知: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 2Hg(l)+O2(g)===2HgO(s) Δ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A.519.4 kJ·mol-1B.259.7 kJ·mol-1C.-259.7 kJ·mol-1D.-519.4 kJ·mol-1C[给两个反应标号①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②2Hg(l)+O2(g)===2HgO(s)ΔH=-181.6 k J·mol-1则所求反应可表示为(①-②)×1/2;则其ΔH=[(-701.0 kJ·mol-1)-(-181.6 kJ·mol-1)]×1/2=-259.7 kJ·mol-1。
] 2.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能量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表所示:A.404 B.260C.230 D.200D[由题意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①,Br2(l)===Br2(g) ΔH=+30 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Br2(g)===2HBr(g) ΔH=-102 kJ·mol-1,故-102 kJ·mol-1=436 kJ·mol-1+a kJ·mol-1-2×369 kJ·mol-1,则a=200。
]3.已知:①Fe(s)+12O2(g)===FeO(s)ΔH1=-272 kJ·mol-1,②2Al(s)+32O2(g)===Al2O3(s) ΔH2=-1 675 kJ·mol-1,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ΔH 为( )A.859 kJ·mol-1B.-859 kJ·mol-1C.-1 403 kJ·mol-1D.-2 491 kJ·mol-1B[根据盖斯定律,ΔH=ΔH2-3ΔH1=-1 675 kJ·mol-1+3×272 kJ·mol-1=-859 kJ·mol-1,B项正确。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1.焓变与反应热(1)焓与焓变①焓(H ):与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________差,决定了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
(2)反应热①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_______的能量。
②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是________。
(3)ΔH 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①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吸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②实例:1 mol H 2与0.5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焓变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①化学反应的本质________能量E 1↑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生成物 ↓________能量E 2②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若E 1>E 2,反应吸收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若E 1<E 2,反应放出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
(2)宏观角度从物质内能上分析,如果____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____能量,这就是________反应。
反之,则为________反应。
3.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________________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变化。
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表示在25 ℃、101 kPa 时,________H 2与________O 2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水时________的热量是285.8 kJ 。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 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 kJ/mol.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节燃烧热能源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Cs+O2 g == CO2 g H= kJ/mol mol C 完全燃烧,H= mol× kJ/mol= kJ/mol2. H2 g的燃烧热 H= kJ/mol 欲使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 的热量,需要 H2 1 000 kJ÷ kJ/mol= mol3. 设 S 的燃烧热为 H Ss+O2 g == SO2 g 32 g/mol H 4g -37 kJ H=32 g/mol×-37 kJ÷4g =-296 kJ/mol4. 设 CH4的燃烧热为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H 1g kJ H=16 g/mol× kJ÷1g = kJ/mol5. 1求 mol C2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H 2.00g kJ H=26 g/mol× kJ÷2.00 g =-1 kJ/mol Q= mol×-1 kJ/mol=-3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 CH4的燃烧热为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 C2H2放出的热量多.6. 写出 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NH3 g+5/4O2 g == NO2 g+3/2H2Og 将题中1式乘以3/2,得: 3/2H2 g+3/4O2 g == 3/2H2Og 3/2H1=3/2× kJ/mol = kJ/mol 将题中2式照写: 1/2N2 g+O2 g == NO2 g H2=+ kJ/mol 将题中3式反写,得 NH3 g == 1/2N2 g+3/2H2 g -H3= kJ/mol 再将改写后的3式相加,得: 27. 已知1 kg 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 能量,行走1 km 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105 kJ.快速奔跑1 km 要消耗420 kJ 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105 kJ÷420 kJ/km=1 000 km9. 1 t 煤燃烧放热×107 kJ 50 t 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103 kg×80 ℃× kJ/kg℃=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 6×107 kJ÷×107 kJ×100%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 耐纶 5 m3××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104 kJ/m3=9×104 kJ 聚丙烯40 m3××104 kJ/m3=60×104 kJ 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为21×104 kJ+80×104 kJ+9×104 kJ+60×104 kJ=170×104 kJ=×106 kJ 3第二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略.2. 1:3:2.3. 1A; 2C; 3B.4. D.5. A.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 2没有加快.通入 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由于加入了 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 H2和 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 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 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 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N2+2CO2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第三节化学平衡1.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3.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 ,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4.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kJ. 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 B;6. C;7. C;8. C.9. 设:CO 的消耗浓度为 x.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 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 4 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2. 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焓变ΔH<0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5第三单元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2.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H2O,NH4+,OH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2,Cl-,H+,ClO3. 1 错.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 2 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 . 3 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溶 - 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其 OH 浓度降低不到一半. + 4 错.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 H . ※5 错.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41 不变.一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平衡常数. - 2 ×10 4 mol/L 5. 1 略; 2 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 ③③③③;③③③③.2. NH+4,OH-,NH3H2O,H+.3. C;4A;5D;6D;7A;8A,D. 9. 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相应的 pH 可能不尽相同. 10. 6 11. 图略.1 酸性2 10, 1×10-4 3 9 mL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D;2. B;3. C;4. D. +5. 乙,如果是弱酸,所生成的盐电离出的 A-会部分地与水电离出的 H 结合成 HA,则 cA - + ≠cM . - + - - 3+6. >,Al +2SO42 +2Ba2 +4OH = 2BaSO4↓+AlO2 +2H2O; + - + - =,2Al3 +3SO42 +3Ba2 +6OH = 3BaSO4↓+2AlOH3↓ - - - + -7. CO32 +H2O=HCO3 +OH , Ca2 +CO32 =CaCO3↓ - -8. Na2CO3溶液的 pH>NaHCO3溶液的 pH,因为由 HCO3 电离成 CO32 比由 H2CO3电离成 - HCO3 更难,即 Na2CO3与 NaHCO3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9. 1 SOCl2 +H2O SO2↑+ 2HCl↑ 2 AlCl3溶液易发生水解,AlCl36 H2O 与 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 AlCl36 H2O 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 AlCl3及 SO2和 HCl 气体. ,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 HCl,以10. 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应的反应物 cSbCl3 + 减少生成物 cH ,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 ※11. 受热时,MgCl26H2O 水解反应的生成物 HCl 逸出反应体系,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MgSO47H2O 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行的情况.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 文字描述略.2. C;3. D;4. C. 75. 1 S2 与 H 作用生成的 H2S 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使 FeS 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2 硫酸钙也难溶于水,因此向碳酸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但硫酸钙的溶解度大于 + 碳酸钙,转化不能实现.醋酸钙溶于水,且醋酸提供的 H 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CO32作用,可生成 CO2逸出反应体系,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3 硫酸溶液中的 SO42-对 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用.6. 略. - + 8第四单元第一节原电池1.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氧化反应,负极;还原反应,正极.2. 铜,Cu-2e == Cu ;银,Ag +e == Ag.3. a,c,d,b.4. B;5. B,D. 2+ + - 图4-2锌铁原电池装置6. 装置如图4-2所示. 负极:Zn-2e == Zn 2+ 2+ 正极:Fe +2e == Fe第二节化学电源1. A;2. C;3. C.4.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Pbs+SO4 aq-2e == PbSO4s 正极:PbO2 s+4H aq+SO4 aq+2e == PbSO4 s+2H2Ol 铅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 22- 9 阴极:PbSO4 s+2e == Pbs+SO4 aq 阳极:PbSO4 s+2H2Ol-2e == PbO2s+4H aq+SO4 aq 总反应方程式: + 2- - 2-第三节电解池1. A;2. D.3.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例如锌铜原电池,在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 负极:Zn-2e == Zn 氧化反应正极:Cu +2e == Cu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解池:以 CuCl2溶液的电解装置为例.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 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Cu +2e == Cu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由阳极流向阴极.4. 电镀是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电解精炼铜是把纯铜板作阴极,粗铜板作阳极, 通过类似电镀的方法把铜电镀到纯铜板上去, 而粗铜中的杂质留在阳极泥或电解液中,从而达到精炼铜的目的.其电极主要反应如下: 阳极粗铜 :Cu-2e == Cu 氧化反应阴极纯铜 :Cu +2e == Cu还原反应补充:若粗铜中含有锌,镍,银,金等杂质,则在阳极锌,镍等比铜活泼的金属也会被氧化: 阳极粗铜 :Zn-2e = Zn 2+ 2+ 2+ 2+ 2+ 2+ 10 Ni—2e = Ni - 2+ 由于附着在粗铜片上银,金等金属杂质不如铜活泼,不会在阳极被氧化,所以当铜氧化后,这些微小的杂质颗粒就会掉进电解质溶液中,沉积在阳极附近即"阳极泥",成为提炼贵重金属的原料 . 在阴极,电解质溶液中 Zn 和 Ni 的氧化性又不如 Cu 强,难以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 故 Zn 和 Ni 被滞留在溶液中.因此,在阴极只有 Cu 被还原并沉积在纯铜片上,从而达到了通过精炼提纯铜的目的.5.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2H +2e == H2↑还原反应或阴极:2H2O+2e == H2↑+2OH 还原反应总反应:2NaCl+2H2O == 2NaOH+H2↑+Cl2↑ 在阴极析出1. 42 L H2,同时在阳极也析出1.42 L Cl2.6. 依题意,电解 XCl2溶液时发生了如下变化: + 2+ 2+ 2+ 2+ 2+ 2+ MX=3.2 g×22.4 L/1 mol×1.12 L=64 g/mol 即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又因为2Cl - 2e == Cl2↑ 2 mol ne - 22.4L 1.12L ne =2 mol×1.12 L/22.4 L= mol 即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有 mol. 11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 负极; Fe-2e- == Fe2+; 正极; 析氢腐蚀: ++2e- == H2↑, 2H 析氧腐蚀: 2O+O2+4e- == 4OH2H2. 1电化腐蚀,铁和铁中的杂质碳以及残留盐溶液形成了原电池. 2提示:主要是析氧腐蚀.2Fe-4e- == 2Fe2+;2H2O+O2+4e- == 4OHFe2++2OH- == FeOH2,4FeOH 2+O2+2H2O == 4FeOH 33. C;4. B,D;5. A,C;6. A,D.7. 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 O2,Cl2,SO2或非电解质液体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造成的危害甚大,它能使仪表失灵,机器设备报废,桥梁,建筑物坍塌,给社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8. 当钢铁的表面有一层水膜时,水中溶解有电解质,它跟钢铁中的铁和少量的碳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电解质溶液的 H+在正极放电,放出 H2,因此这样的电化腐蚀叫做析氢腐蚀. 如果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此时就会发生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2Fe-4e- == 2Fe2+ 正极:2H2O+O2+4e- == 4OH- 总反应:2Fe+2H2O+O2 == 2FeOH 29. 镀锌铁板更耐腐蚀.当镀锌铁板出现划痕时,暴露出来的铁将与锌形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且锌为负极,铁为正极,故铁板上的镀锌层将先被腐蚀,镀锌层腐蚀完后才腐蚀铁板本身.镀锡铁板如有划痕,锡将成为原电池的正极,铁为负极,这样就会加速铁的腐蚀. 可设计如下实验: 取有划痕的镀锌铁片和镀锡铁片各一块, 放在经过酸化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儿, 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即可见到镀锡铁片表面较快出现锈斑,而镀锌铁片没有锈斑.即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
选修四《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精品习题及答案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则反应2H2(g)+O2(g)2H2O(g)的ΔH为( )A.-483.6kJ·mol-1 B.-241.8kJ·mol-1C.-120.6kJ·mol-1 D.+241.8kJ·mol-1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3.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g)+B(g)===2C(g);ΔH=a(a>0)B.2A(g)+B(g)===2C(g);ΔH=a(a<0)C.2A+B===2C;ΔH=a(a<0)D.2C===2A+B;ΔH=a(a>0)4.常温下14g CO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的热,则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CO(g)+O2(g)===2CO2(g);ΔH=-141.3kJ·mol-1B.CO(g)+O2===CO2;ΔH=-141.3kJ·mol-1C.CO(g)+O2(g)===CO2(g);ΔH=-282.6kJ·mol-1D.CO(g)+O2(g)===CO2(g);ΔH=-141.3kJ·mol-1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1焓变反应热(含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一)焓变反应热1.(2012·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可能相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①x>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y。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3.C(s)+H2O(g)高温,CO(g)+H2(g)是吸热反应,则CO(g)+H2(g)高温,C(s)+H2O(g)是()A.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反应,也是置换反应C.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D.无法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解析】某一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其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答案】 A4.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 .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 本题可以根据反应条件及现象来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5.(2012·临沂高二月考)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人教版化学选修4-1-1-1焓变、反应热-同步练习及答案
1-1-1焓变反应热一、选择题1.(2018·试题调研)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焓一定高于MB.Y的焓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焓一定高于M和N的总焓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答案:C点拨:放热反应是反应物的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的反应。
2.关于化学反应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新物质生成B.都有能量变化C.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D.都需要加热答案:C3.(2018·试题调研)石墨和金钢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少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二者放出的热量相等答案:B点拨:石墨转化成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金刚石含有的能量多,则不稳定,A不确定,B正确;燃烧等量的石墨和金刚石,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C、D均不正确。
4.(2018·经典习题选萃)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B+C―→A是放热反应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C的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则是吸热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的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
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⑤生石灰跟水反应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④⑤答案:A点拨: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分解反应等,所以②④是吸热反应。
③浓硫酸稀释的确放热,但是不属于反应。
6.(2018·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点拨:已知属吸热反应的是B和C,但B反应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1.1.2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分层训练(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经典基础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B.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ΔH<0C.反应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 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 kJ答案 C2.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答案 D解析由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 A+B→X (ΔH>0) ②X→C(ΔH<0)可以看出,A+B→C(ΔH<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大于C的能量,由①A+B→X (Δ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Δ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
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I2(g)+H2(g)2HI(g) ΔH=-9.48 kJ·mol-1②I2(s)+H2(g)2HI(g) Δ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 g I2(g)中通入2 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D .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答案 D解析 A .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出热量小于9.48 kJ ,故A 错;B.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26.48-(-9.48)=35.96 (kJ),故B 错;C.一样稳定,都是HI 的气态,故C 错;D.对于等量的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因此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 对。
焓变--反应热复习课练习题总结(带答案)
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ΔH <0C .已知:2SO 2(g)+O 2(g)2SO 3(g) ΔH =-98.3 kJ/mol 。
将1 mol SO 2和0.5 mol O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49.15 kJ 的热量D .在101 kPa,25℃时,1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 kJ 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 kJ·mol -1B .500℃、30 MPa 下,将0.5 mol N 2(g)和1.5 mol H 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2NH 3(g) ΔH =-38.6 kJ·mol -1C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 =2×(-57.3)kJ·mol -1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 .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 2 (g)+O 2(g)===2H 2O(l) ΔH =-483.6 kJ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O 2(g)=SO 3(g) ΔH =-98.32 kJ·mol -1,现有4 mol SO 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 kJ 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40%B .50%C .80%D .90%5.已知:C(金刚石,s)隔绝空气高温、高压C(石墨,s)ΔH =-1.9 kJ/molC(金刚石,s)+O 2(g)===CO 2(g) ΔH 1C(石墨,s)+O 2(g)===CO 2(g) ΔH 2根据上述反应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6.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选修四《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精品习题及答案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则反应2H2(g)+O2(g)2H2O(g)的ΔH为( )A.-483.6kJ·mol-1 B.-241.8kJ·mol-1C.-120.6kJ·mol-1 D.+241.8kJ·mol-1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3.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g)+B(g)===2C(g);ΔH=a(a>0)B.2A(g)+B(g)===2C(g);ΔH=a(a<0)C.2A+B===2C;ΔH=a(a<0)D.2C===2A+B;ΔH=a(a>0)4.常温下14g CO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的热,则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CO(g)+O2(g)===2CO2(g);ΔH=-141.3kJ·mol-1B.CO(g)+O2===CO2;ΔH=-141.3kJ·mol-1C.CO(g)+O2(g)===CO2(g);ΔH=-282.6kJ·mol-1D.CO(g)+O2(g)===CO2(g);ΔH=-141.3kJ·mol-1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1章第1节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重点)
教材整理1 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2.焓变
(1)定义: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为焓变。
(2)符号:ΔH。
(3)单位:kJ/mol或kJ·mol-1。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教材整理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精品化学资料
2
用E(反应物)、E(生成物)分别代表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Q(吸)、Q(放)分别代表反应物断键吸收的热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
[思考探究]
已知有下列变化过程:
①浓硫酸溶于水;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③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④氢气和氯气反应,焓变小于0;
⑤二氧化碳气体与碳共热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ΔH>0;。
(最新)鲁科版选修四每课一练:1.1.2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含答案】
最新精品资料·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SO 2+O 2催化加剂热2SO 3ΔH (500 K)=-196.6 kJ·mol -1B .H 2(g)+12O 2(g)===H 2O(l) ΔH (298 K)=-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ΔH (298 K)=+571.6 kJ·mol -1 D .C(s)+O 2(g)===CO 2(g)ΔH =+393.5 kJ·mol -1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A 不正确,C 、D 两选项均为放热反应,焓变应小于零。
答案:B2.含NaOH 20.0 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28.7 kJ·mol -1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28.7 kJ·mol -1 C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4 kJ·mol -1 D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4 kJ·mol -1 解析:20.0 g NaOH 反应放出28.7 kJ 的热量,则1 mol NaOH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4 kJ ,所以D 项正确。
答案:D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 2(g)===CO 2(g);ΔH 1=-393.5 kJ·mol -1②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ΔH 2=-870.3 kJ·mol -1 ③H 2(g)+12O 2(g)===H 2O(l);ΔH 3=-285.8 kJ·mol -1 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488.3 kJ·mol -1B .-488.3 kJ·mol -1C .-244.15 kJ·mol -1D .+244.15 kJ·mol -1 解析:将①×2+③×2-②即得到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 =(-393.5 kJ·mol -1)×2+(-285.8 kJ·mol -1)×2-(-870.3 kJ·mol -1)=-488.3 kJ·mol -1。
人教版选修四每课一练:1.2018-2019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解析:并不是所有的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需要加热的也未必是吸热反应,因为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来促使反应的发生。
放热反应主要是指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而没有指代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答案:C2.已知X+Y===M+N为吸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B.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C.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一定要加热才可发生解析: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而不是特指某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比另一物质所具有的能量高或者低,除非已给数据或可以计算各自数据。
对于吸热反应并不一定都需要加热才可以发生。
答案:C3.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 ( )A.质量的变化B.能量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D.电流的变化解析:由反应热计算公式Q=-C(T2-T1)可知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温度的变化。
答案:C4.下列关于Δ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ΔH>0时反应放热,ΔH<0时反应吸热C.Δ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解析: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当ΔH>0时反应吸热,ΔH<0时反应放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ΔH越小;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放热,ΔH为“-”。
答案:D5.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ΔH<0C .A 具有的焓高于B 和C 具有焓的总和D .A→B+C ΔH>0,则B +C→A ΔH<0解析:由图可看出,B +C 的焓高于A 的焓,则反应B +C→A 一定是放热反应,ΔH<0;反之,A→B+C 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的焓变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能量转化形式及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2)依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下列图中,图1表示放热反应,图2表示吸热反应。
(3)N2(g)+O2(g)===2N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 mol N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946_kJ;1 mol O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98_kJ;2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1264_kJ;则N2(g)+O2(g)===2NO(g)的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0_kJ。
2.反应热、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
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0(填“<”或“>”,下同)。
(2)吸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ΔH>0。
4.有下列反应:①氧化钙与水反应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③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④燃烧煤炭取暖⑤钠与水反应⑥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其中为吸热反应的是②⑥,放热反应的是①③④⑤。
归纳总结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2.焓变与物质化学键断裂与形成的关系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3.焓变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3O2 ===2CO2+3H2OΔH=-1 367.0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C.S(s)+O2(g) ===SO2(g)ΔH=-269.8 kJ·mol-1D.2NO(g)+O2(g)===2NO2(g)ΔH=-116.2 kJ解析:A项未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NaOH和H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D项中ΔH的单位是“kJ·mol-1”而不是“kJ”。
答案:C2.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g)ΔH=-890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C.CH4(g)+2O2(g)= ==CO2(g)+2H2O(l)ΔH =-890 kJ·mol -1D.12CH 4(g)+O 2(g)===12CO 2(g)+H 2O(l) ΔH =-890 kJ ·mol -1解析:A 项,水的状态为液态,应标注“l ”,错误;B 项,该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错误;D 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
答案:C3.请你写出298 K 、101 kPa 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 与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 和1 mol H 2,吸热131.5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精品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无关
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等质量的硫分别在足量的纯氧气中、空气中燃烧,设前者放出的热量为Q1,后者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和Q2相对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Q1=Q2B.Q1>Q2
C.Q1<Q2D.无法判断
4.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解析: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
即C(石墨,s)===C(金刚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6.(2012·江苏江安中学检测)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
7.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Q1。
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2kJ·mol-1
则Q1和Q2的关系为()
A.Q1<Q2B.Q1>Q2
C.Q1=Q2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
C.②③⑦D.①④⑤⑥
9.下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细管内放有少量的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D.来回振动
10.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ΔH<0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的总和
D.A―→B+CΔH>0,则B+C―→AΔH<0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L的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导管中液面A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3.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B.Cl2 C.Br2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Cl B.HBr C 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
或“放热”)。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
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H2和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方案来探究NH4Cl和Ba(OH)2·8H2O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列表整理实验事实和结论:
答案:
1.D
2.BC
3.C
4.BC
5.C
6.C 7 .A 8.C .9.B 1O.D 11.(1)镁条上产生大量气泡;镁条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或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H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析出白色的Ca(OH)2固体
(3)Mg+2H+===Mg2++H2↑
(4)小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则MgCl2和H2的总能量小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2. (1)2Al+6H+===2Al3++3H2↑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2)下降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A端液面下降放热
13.(1)A(2)A(3)放热(4)Cl2
(5)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HCl最稳定
(6)H2(g)+Cl2(g)===2HCl(g);ΔH=-185kJ·mol-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