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1、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2、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激情朗诵现代诗人朱子奇先生写的诗歌《白求恩纪念歌》导入。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

/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有条件也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来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词汇,进行语言训练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

教师帮助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以身殉(xùn)职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拈(niān)轻怕重纯粹(cuì)鄙薄(bó)漠(mò)不关心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见识不宽广。

鄙薄:轻视。

2、给学生3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在上述词语中选词默写,评比得分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ﻬ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默读课文,勾画圈点重点语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3.理解文章赞扬的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课型教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习内容: 1朗读课文一、字词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以身殉(xùn)职派遣(qiǎn) 狭隘(ài) 热忱(chén)拈(niān)轻怕重纯粹(cuì)鄙薄(bó)漠(mò)不关心2.解释下列词语.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见识不宽广.鄙薄:轻视。

一.作者简介2辨明字音并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一遍.3阅读书下注释里的词语解释.4了解作者。

5介绍议论文有关知识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1、论点:概念及提出的方式2、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3、论证及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问题:词语理解对策:要结合语境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中的关键句。

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什么样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初步感知学习目标。

2、交代学生任务,巡视,参与交流.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学习本课要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对有些语文知识的学习,可通过赏析重点段落来完成,不要肢解课文。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人:简介白求恩生平事迹。

白求恩同志的死使人们无比悲痛,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

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1。

)1.自读课文,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画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迹4.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表现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7.找出文中的记叙语句,分析一下,记叙文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明确:(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明确:(不要求答案统一,只要有理即可,目的只在于检查学生的思考情况。

)(参考答案:第一段: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大夫而作的。

本文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纪念文章,观点鲜明,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以及白求恩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这种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关于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及背景都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必须让学生做好充足的预习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有关白求恩大夫的小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白求恩大夫》。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写作背景而且在头脑里会对白求恩大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白求恩,再来学习本文,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殉职、热忱、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等词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毛泽东、白求恩及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重点是从朗读文章入手,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以及白求恩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这种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类型】新授课,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1.小组竞读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配乐朗诵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多媒体出示诗歌)“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13.《纪念白求恩》一、导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二、自主预学1.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白求恩及时代背景。

2.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纯粹.()拈.轻怕重()鄙.薄()晋察冀.()(2)解释下列词语。

以身殉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拈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木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文中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2)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4.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写出文中你认为需要补充且应该积累的词语。

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疑惑问题。

(二)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三)“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默读课文,请找出文中叙述、议论的句子,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四)再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小组合作交流:1.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四、导学检测。

(一)同步反馈1.选字填空、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 A.殉 B.询 C.荀 D.徇()问()私()子()职②A.粹 B.翠 C.碎 D.悴憔()苍()粉()纯()2.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纪念白求恩》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单元主题为亲情,学习重点是朗读。

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读课,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人物美好品行进行礼赞,彰显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此篇文章就是毛泽东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的纪念性文章,它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

本课重点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教学过程中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通过这些语句,厘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1.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明确毛泽东写文章的初衷。

2.培养学生深入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对比手法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领悟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明确毛泽东写文章的初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对比手法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发起了一次十大国际友人的评选活动,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

第三名(373万票):萨马兰奇,西班牙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为中国成功申办08奥运作出重大帮助。

第二名(409万票):约翰·拉贝,德国人。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第一名(469万票):白求恩,加拿大人,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加拿大医生。

是什么让白求恩能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国际友人?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

【走近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3《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用“五看”法学习本文写法,体会“夹叙夹议”和“对比”的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利用关键句,理清课文思路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学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年代久远,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白求恩,因此应该想方法拉进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与白求恩相关的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纪念白求恩》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和《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同在一个单元里。

根据单元导读“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几篇课文可以联合起来给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要想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需要我们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无私地创造,在这个艰苦漫长地创造过程中,需要我们拿出走一步、再走一步化整为零的克服困难的智慧,需要我们淡泊名利而明志,宁静修身以致远,更需要我们像白求恩一样向人间的不公发起行动,为正确的信仰而战。

如此,才能收获“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四、教学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理解不太容易,但是又对贴近生活的文章感觉亲切。

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从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引发他们的人生思考,获得人生启示。

他们富有热情,有求知欲,对于引导更有探索欲望,也更愿意积极踊跃表达想法,老师需要找准启发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是能够实现其对主题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默读,要求继续训练默读,重点训练圈点勾画,在能力上再有所提高。

综上本课采用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经典文章,作者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所写的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位医生,却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我们接下来走进这篇文章,走近白求恩医生,看看作者眼中的白求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心中的白求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新人教版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结构,理解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2、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3、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理解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难点)知识链接:议论文小知识:一)、含义: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回答“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回答“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回答“怎样证明”的问题。

三)、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四)、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来纪念、颂扬白求恩,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派遣.()狭隘.()满腔热忱.( ) 拈.轻怕重( )以身殉.职( ) 鄙.视( ) 晋.察冀.( )( )2.借助工具书,弄清下列词语的含义: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白求恩是什么人,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先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归纳各段要点,并概括白求恩的精神。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4单元13 纪念白求恩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4单元13 纪念白求恩

13 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其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

(2)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教学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毛泽东和诺尔曼·白求恩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同学们,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阐明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但死亡的意义与价值是大不相同的。

今天让我们走进《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看看白求恩同志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教师板书课题:13 纪念白求恩(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本课的主要人物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4)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他的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集》(8卷)。

(2)课本人物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本课的重要人物,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5)白求恩(1890—1939),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医生。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语言建构与运用)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3.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归纳各段要点,理清课文论证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重点)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写法。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938年,疯狂的日军不断入侵中国,许多外国人不断逃离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但有一个人却率领着一支医疗队“逆行”前往中国。

他工作极其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就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病去世,以身殉职。

在他逝世后,毛泽东亲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记述了他的事迹,给予他高度的赞扬。

白求恩为什么获得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作者)二、自主学习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导人。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写作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后转为败血症,最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他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字音字形晋察冀(jì)派遣(qiǎn)殉职(xùn)狭隘(ài)热忱(chén)纯粹(cuì)鄙薄(bó)拈轻怕重(niān)词语释义鄙薄:轻视。

【学案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

【学案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导学纲要【学习目标】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重点。

3.学习对照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联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学习重点】 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重点。

【学习难点】 1. 学习对照手法,理解其作用。

2. 学习本文叙议联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学法指导】品读法:感知一篇,归纳内容重点;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背诵一节,感觉课文要旨。

学习过程:【自学怀疑】1.认识作者及背景资料。

2.借助工具书,读准下边加点词的音。

遣()狭小()热情()以身殉职()....冀()纯粹()鄙薄()拈轻怕重()....3.认识词义:殉职:狭小:麻痹不仁:千锤百炼:鄙薄:热情:避重就轻:不闻不问:4.理清文章的构造层次,全文四段分四部分:1. (第一段)赞誉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先叙后议)2. (第二段)赞誉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对照)3. (第三段)赞誉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对照)4. (第四段)呼吁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先叙后议)【沟通展现】1.课文中表达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状况?2.找出表达部分。

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同朗诵出来。

朗诵的时候不要读到谈论的方面。

3.方才我们找出来的都是表达部分,可是,这篇文章体裁是谈论,所以在表达白求恩的事迹的同时,作者必定会加以评论、谈论,下边我们把谈论的部分也来读一读。

【互动研究】1.文中三段挨次赞誉了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它们是什么关系?作者赞誉这三种精神的目的是什么?2.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3.文章如何运用对照手法的?谈谈运用对照手法的利处。

【精讲点拨】1.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请大家把第2段作为重点段来品析。

先读一遍,推测几个词语的含义。

大家读起来。

品词语:品句子:品写法:品构造:2.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公开课导学案(定稿)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公开课导学案(定稿)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班级:姓名:等第:一、课前预学。

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医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____,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____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________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中的“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________,“之”指代的是________;“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

3.《纪念白求恩》作者________ ,(1893-1976)字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________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________》(共5卷)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提前热身。

1、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求恩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提要]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临终前的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是我给他和他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1)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2、阅读下面这段资料,回答问题。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

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时的居所,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3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3)纪念白求恩——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2-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2.写作背景: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年3月到延安,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年。

(文中“50多岁”是当年毛泽东估计的,不准确)3.重难字词:派遣.(qiǎn )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纯粹.(cuì )精益.求精(yì )殉.职(xùn )狭隘.(ài )晋察冀.(jì )鄙薄..(bǐ bó )4.词语解释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

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知识小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动机麻木不人另请高明B.植民以身殉职毫不利己C.佩服低级趣味一事当前D.悲痛自私自利满腔热枕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医疗(liáo)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冀南(jì)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g)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纪念白求恩》公开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3纪念白求恩》公开课导学案_1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2、学习对比论证手法,理解其作用。

3、感知一篇,概括内容要点;精读一段,品析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

4、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各种精神。

教学重点:推敲琢磨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学习对比论证手法,理解其作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设想:尝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并出示:“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出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

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三、初读感知,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1、指导学生读出第一段和第四段的记叙句并让学生作出批注。

了解白求恩的经历。

2、出示白求恩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的信,并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白求恩?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

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

然而他谢绝了。

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亲爱的同志: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

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

关于这第一项100元。

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讲学稿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优秀品德。

2.勾画2、3段对比描写白求恩和“不少的人”表现的句子,体会对比方法表达效果。

3.选择文中记叙、议论语句,对比朗读,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简练与感染力)。

4.用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方法,理清文章局部和整体的写作思路
5.资料拓展,阅读白求恩生前书信及文字,领悟其精神境界,启示成长。

★学习重点
1.选择文中记叙、议论语句,对比朗读,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简练与感染力)。

2.用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方法,理清文章局部和整体的写作思路
★学法指导
1.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在喜欢或疑惑处做标注。

3.用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方法,理清写作思路。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参考课文题注,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完成填空。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国籍)共产党员,是驰名欧美的专家;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倡导创建了八路军“模范医院”;1939年10月,白求恩在前线医院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不幸感染细菌,后因坚持工作,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的医德风范,在当代中国领域,成为学习的楷模,代代相传。

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为他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晋察冀()殉()职拈()轻怕重鄙()薄
派qiǎn()狭ài()纯cuì()热chén()
3.结合文句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意思。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4.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写几句连贯的话。

高明、漠不关心、佩服、麻木不仁
5.逐段读课文,勾画段中的中心语句或重点词语,完成下面填空。

本文是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纪念性文章。

第1段,作者先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精神,反对。

第2段,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精神,然后论述这种精神的三个具体表现:、、。

第3段,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态度(精神)。

第4段,先叙述,表达心情,然后阐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是。

6.读文自学过程中,把你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二、学习研讨(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导学”
(三)整体感知:
1. 找出首段和末段的记叙部分,复述白求恩的生平(不可看书)。

2. 课文前3段内容,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白求恩的?
提示:找准前3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如下方式概括:
毛泽东要求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3.梳理本文(纪念性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合作探究:
1.细读2、3段,填写表格,明确白求恩和“不少的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2.作者对“不少的人”和白求恩评价时,用词、用句特别,品读相关词句,体会表达效果。

(1)2段中,评价“不少的人”贬义词(四字词语)的理解。

(2)2段中,评价白求恩两个词“极端”(极端的负责任、极端的热忱)理解。

(3)2段中,赞美白求恩运用的双重否定句式(“没有一个不”、“无不”)理解。

(4)4段中,排比句的表达效果理解。

4.毛泽东在纪念文中为何没有详细叙述白求恩具体的工作?
(五)总结全文。

1.阅读白求恩生前的书信及文字,试用文中的语句,给白求恩同志写颁奖词。

2.白求恩的精神,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3.小结全文所学内容。

三、巩固延伸
纪念季羡林
7月11日,98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辞世了。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季羡林先生因为他的国学学养和真诚人格,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尊重,如今他驾鹤西去,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我们曾经有许多次机会向季老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也确实在许多场合向这位大师表达过敬意。

但是当季羡林先生真的告别我们的时候,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表达敬意的真诚,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时的心情;我们也会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对晚辈做的错事和傻事,满脸宽容背后的无奈。

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起的年代。

人们往往用自身的勤勉来作为成长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环境能够决定给予人们更多成为大师的机会。

这种环境并不能简单地用贫穷或者富裕来概括。

大师辈起的年代,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知识、宽容“异端”、追求平等的年代。

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知识界在不断与历史争夺这种机遇。

而令我们景仰的学术大师们,恰恰就产生于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中。

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

无论陈寅恪、傅斯年,还是钱钟书、季羡林,这个群体中每一个人都是以一种偶然出现,而走向一种必然。

马克斯·韦伯说,在失去了神圣性和价值统一性的世界上,以学术为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的思考。

当然,所有的独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冷静的观察。

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铸造着多元化的个人,终生以学术为业,并且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学习一种独立、自尊、诚实和执著的品行。

无论在“文革”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还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羡林都在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反思;无论在佛学、梵文还是宗教的学术领域,季羡林都在将一个问题执著地研究到底。

这是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行,也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品行。

尤其在当代中国,象牙塔中也不平静。

商业主义和权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动的情绪蔓延,季羡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给我们提出了汗颜的问题。

追忆是为了记录,怀念是为了寻找,学习是为了再造。

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很简单,他们已经放弃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自觉,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传道授业。

但是知识分子又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创造文化、重建价值的一个群体,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制定对话和交流的规则。

在繁荣和发达的年代,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怀念和学习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而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是否能够永远成为这个社会的最高行为规范?
季羡林先生走了。

大师难再,修齐治平恐成绝响;后生可畏,慎笃勤温似已惘然。

13.这篇文章中总括全文的是哪一句话?(3分)
此刻,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忆、怀念和学习。

14.作者纪念季羡林,不是单纯的为了纪念,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

(5分)
我们追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在追忆一个大师辈起的年代;我们怀念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以学术为业”的群体;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实际上是学习一种独立、自尊、诚实和执着的品行。

15.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4分)
担心季羡林先生走后,后继无人;又无比希望第二个季羡林的出现。

16.你自己将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季羡林先生?(5分)
结合自己学习来谈,譬如要做一个勤奋的人、有良心的人、诚实的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