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12.1复习笔记
一、情感、动机与文化
1.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
(1)在本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基本历程是由弗洛伊德描述的。在他看来,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经历一系列先后有序的“心理一性”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成年人格特征。而在这一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所谓“俄迪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或“伊列克缀情结”(恋父情结)。
(2)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影响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不是“性”这样的本能因素,而是具体社会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形式以及育儿方式。
2.青春期危机
(1)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研究
米德详细研究了三个相邻小村中的50名姑娘后发现,和生物学因素相比,文化因素对发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1983年,澳大利亚人D.弗里曼著作《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他认为,尽管“文化是由非遗传过程形成的,但如果不把文化同比它古老得多的系统发育引起的与文化有关的结构联系起来考虑,就无法充分理解文化本身。”
3.文化、亚文化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1)宗教信仰的影响
新教能够通过教育人民具有自主性(成就动机)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而其他文化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刺激人民的成就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所以,与其说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有关,不如说宗教信仰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更为直接。
(2)家庭与学校教育
麦克莱兰的研究发现,新教徒所具有的强烈的成就动机,往往来自于父母亲的家庭教育。他们鼓励孩子在控制环境方面(如在伙伴面前的自信心、能够独立处理困难)独立自主,是孩子们长大以后产生强烈的成就追求的原因所在。
(3)社会阶层
西方许多研究都发现,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比宗教信仰因素还要高得多。一般说来,中产阶级的子女,在学校以及后来的生活中,容易接受强烈的追求成功的社会压力的影响,而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子女,其成就动机则较低。
二、文化与认知
1.文化对感知觉的影响
(1)英国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家w.H.R.里弗斯发现居住在几内亚沿海的托列斯海峡默里岛民和英国人相比,较容易出现“横竖错觉”,但不易出现“缪勒一莱依尔错觉”。
(2)对知觉的影响,60年代由M.西格尔率领的一批由文化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调查队又进行了一次历时6年的大规模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造成不同文化成员在视错觉上有所差异的某些规律:
①住在“木器化”世界(即方形环境)中、具有理解三维图形的二维表象能力的民族(如美国人),比住在“非木器化”世界中的民族(如住在圆形环境中的布须曼人和祖鲁人),容易产生“缪勒一莱依尔错觉”;
②住在广阔平原上的人(如塞内加尔人)比住在浓密丛林中的人(如达荷美人)更为容易产生“横竖错觉”。
2.场域独立与场域依赖
1954年,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肯就通过“棒框实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知觉模式:男性属于场域独立型,即他具有把环境的一部分从整体中独立出来的能力;而女性则属于场域依赖型,即她不把各个部分独立地加以感知而是注重整个环境。
3.东西方价值观的比较
(1)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家查尔斯·莫里斯曾于40年代初建立了一套称为“生活方式量表”的测验。测验结果,美国、中国、印度被试者在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上具有诸多共同特征,但也分别具有自己的特性:美国学生较为强调适应性和多元取向的价值观,中国学生比较富于社会取向,而印度学生则偏向社会约束与自我控制。
(2)在价值观及文化的差异方面,美籍华人学者许娘光的研究最有影响。许娘光提出,“较之中国人情境中心的处世态度以及美国人个人中心的处世态度,印度教徒的处世态度是以超自然为中心的。这三种处世态度不仅在各自的实际行为模式上,而且在各自的意识观念中彼此之间大相径庭。”
(3)各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进行的有关价值观变异的跨文化研究还有许多,包括G.奥尔波特对美、日、埃及、南非、法、意、德、墨西哥等十国青年的未来观的研究;M.克拉克洪等人对西班牙裔美国人、德克萨斯人、摩门教徒、那伐鹤印地安人和祖尼印地安人的价值取向研究,以及约翰·怀延在美国西南部三个民族中进行的有关价值观的孕育过程的研究。
4.文化母题
(1)文化母题的概念
美国学者莫里斯·E.欧普勒认为,文化为单一的整合原则所支配(就象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论述的那样)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通常的情况是,在每一文化中都存在一些数量有限的“母题”,它们是该文化的“动力因素”,并构成了该文化的本质。
(2)欧普勒曾用所谓“母题研究”方法分析了印度北部文化,他发现那里的文化母题包括:
①分化性,包括家庭分化、社会阶级的分化;
②等级化;
③对“适当行为”的关注;
④注意仪式的洁净,以及对污秽之物的惧怕;
⑤男性优势的原则;
⑥家庭主义和祖先崇拜;
⑦一致与和谐;
⑧非暴力主义与素食主义;
⑨重视智慧与理性主义;
⑩超越论,即认为世界是一幻象;
⑾因果循环论。
5.公设
(1)公设的概念
公设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共有的那些基本假定。最早由美国学者E.霍贝尔提出。他认为,在一文化中,总是存在着若干公设,它们相互之间也可能和文化母题一样发生冲突。因此,可以将不同公设间的一致和调和程度看成是该文化的整合程度的标志。
(2)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公设
许娘光认为,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各有10余条公设,而其中每一条公设又有若干推论。中国人的“公设1”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职责是善待双亲,其优先顺序必须置于其他利益(包括自我利益)之上。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尽孝……”。而美国人的“公设1”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关心自我的利益: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满足以及个人的独立性其自我的重要性高于一切群体利益。”
三、文化与性
1.性别角色的文化塑造
(1)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1933年写成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在该书中,他将女性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归为三个方面:被动性、受虐性和自恋性。
(2)米德的观点
1935年,米德根据她在新几内亚境内的三个原始部落中进行的有关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现场研究,写成了《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提出了疑问。她宣称,“根据我们收集的材料,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的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
2.性行为的文化控制
(1)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在西方的历史上,关于性行为的态度曾几经变化。时而极度放任,时而极度压抑。在中国古代直至宋代以前,性不仅未受过分的压抑,而且备受重视。但是到了近现代后对性的讨论比以往更为公开、大胆、电影、电视和书籍开始明目张胆地表现性与性生活,在西方及东方的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公开同居而不结婚的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