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
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g2———-———-——-——--————--——-——---——---—-/—-\—-—-———---—-—-——-—---——--—-—-—-————-/—---\—-———---—--—---——-——--——-—--——-——-/-——--—\——-—-—g3—----—-——-——-——---------/-—-—-—-—\—--—/\——-—--—-—-—--———--————--/——-——-———-\-—/--\----—-—--——-—--—/\g1——/-—-—-—---——-\/———-\--——--———--—-—/-—\-—/———--—-—-—-———d3—— -\----—----—--/—---\/d2———--————-—--—--—- —\d4-———————/d1---——-—-———--—---—————--—————--—-——--—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
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
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
第二种情况(标准的第2种情况之1)----——-—-————-——g6—---——-—-———----——--——g9—--—----—-——-——/\—--—g7--——--—--————/-—-————---—-——--—/--\—-/\——--—---g8- --/——--——-----———-——/----\/——\—————-/\——--/-——-————-—-———-—-/-—-- d7—— \———-/-—\--/--—-—----—-—-——-—/—--—-——-—-——\——/-—-—\/—-—--—-—-—-/\g5--/—--———-----—-—\/———--d9—--—————-/-—\—-/-————-———-—————d8——————--—-——-—-/—-—-\/d6--———--—————-—-———-—-—-—------/d5-———-——--—--——-————-—-—-—————-—-—-——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
缠论线段的划分与图解

缠论线段的划分与图解
一、线段的划分
线段是指两个端点之间的一段连续直线。
将线段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
进行分割,可以得到不同数量和长度的子线段。
1. 等分线段:将线段分割成相等长度的子线段。
例如,将长度为10的
线段等分成5个子线段,每个子线段的长度为2。
2. 比例分割线段:将线段在一定比例下的分割。
例如,将长度为10的
线段以1:3的比例分割成两个子线段,第一个子线段的长度为2,第
二个子线段的长度为6。
3. 随机分割线段:将线段随机地分割成若干个子线段。
例如,将长度
为10的线段随机分割成4个子线段,每个子线段的长度为2.5、1.5、3、3。
二、线段的图解
线段的图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线段及其划分方式。
下面是一张图解线段等分的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线段被等分成了五个相等的子线段。
每个子线段的长度均为2。
下面是一张图解线段比例分割的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线段以1:3的比例被分割成了两个子线段。
第一个子线段的长度为2,第二个子线段的长度为6。
下面是一张图解随机分割线段的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线段随机地被分割成了四个子线段。
每个子线段的长度分别为2.5、1.5、3、3。
以上三种线段的划分方式,可以灵活运用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
同时,图解也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线段及其划分方式的重要辅助工具。
缠论-线段的划分

第二节、线段的划分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将线段的定义以及线段破坏的定义已经说清楚了,这节我们就用图形来再深入的说说线段的划分。
这里分型和笔就不再单独讲了,有不懂的可以给我留言。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并且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看下图,图一到图三都是一个线段,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图四就构不成线段了,因为不满足三笔有重叠的条件。
线段的定义还是很好理解的,难点在于线段的破坏问题上。
在说之前先说下线段的特征系列。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
容易证明,任何Si 与Si+1 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
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 Xi 与Xi+1 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定义:序列X1X2…Xn 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 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看下图一,是存在特征序列顶分型的,图二,经过处理包含关系后是不能形成顶分型的。
现在说线段破坏的两种情况。
这里以向上线段为例。
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
如上图一,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元素是X2,第二元素是X3,第三元素是X4。
X2和X3之间没有缺口,是线段破坏的第一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特征序列分型中的第一,第二两个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也就是说即便X3把X2包含了,也不要进行包含关系的处理,因为这两者是不同性质的东西。
X2是前面向上线段中的东西,而X3是后面那个向下线段中的东西,两者是属于不同线段中的。
而第二,第三两个元素是要先处理包含关系的,因为他们是同种性质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上图中的X3包含了X4,那么就要对其先做包含关系的处理。
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
缠论基础概念(图解)

特征序列
X2 X1 S1 X2 S2 X3 S1 ※ 向上线段用笔的序列表示成:S1X1S2X2…Sn。显然,Si和Si+1之间一定 有重叠,而Xi与Xi+1之间却不一定,因此X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称之 为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反之,S序列称为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 列两相邻元素之间没有重叠的区间,称为序列的缺口。 缺口 X1 S2 S3
注:这里的K线不分阴阳线
笔
向下笔
向上笔
※ 如上图,两个相邻的顶和底,并且顶和底之间有至少一根K线相隔,这 样就构成一笔。笔从其构成的K线走向看分为向上笔和向下笔。
K线合并
※ 如左图,现实中相邻两K线可能出现包含 关系,此时可进行K线合并: 走势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两 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 走势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两 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 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K线合 并后所有K线图就被处理成了没有包含关系的 图形。
标准特征序列
X1 S1 X2 S2 S3 X3 X4 包含 合并后
※ 对于特征序列,将每一元素看成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 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K线合并处理。经过 处理的特征序列,称为标准特征序列。以后如不特别声明,本文中提到特 征序列是均指标准特征序列。
线段结束
缠论
一、基本概念
分型
顶分型
底分型
※ 如上图,第二K线高点是相 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 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 的,定义为顶分型。顶分型的 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
※ 如上图,第二K线低点是相 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低 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 的,定义为底分型。底分型的 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
缠中说禅_精华图解

缠论理论(15):中阴阶段(5/686)2008-07-18 08:18缠论实战(6-1):最大利润操作法(13/1131)2008-07-08 缠论理论(7-3):每日走势分类(10/751)2008-06-29 21:35缠论实战(7-2):安全买股法(3/1001)2008-06-27 18:55缠论理论(7-1):走势的分类(2/830)2008-06-27 09:25缠论理论(14):赌徒心理(0/406)2008-06-25 19:34缠论理论(13):预测(8/609)2008-06-23 16:17缠论理论(12):区间套(8/1204)2008-06-20 12:53缠论实战(11-5):买卖点经典实例之…(3/1216)2008-06-19 缠论实战(11-4):买卖点经典实例之…(5/966)2008-06-18缠论实战(11-3):第三类买卖点(6/1432)2008-06-18 04:01缠论实战(11-2):第二类买卖点(10/1611)2008-06-17 12:23缠论实战(11-1):第一类买卖点(7/1614)2008-06-16 19:41缠论理论(11):买卖点(5/994)2008-06-13 20:24缠论理论(10):级别(4/894)2008-06-11 08:15缠论理论(9):背驰(4/1194)2008-06-08 21:52缠论理论(8):力度(6/938)2008-06-06 20:43缠论理论(7):走势(4/934)2008-06-04 09:00缠论理论(6):中枢(12/1759)2008-06-02 21:21缠论理论(5):线段(5/1313)2008-05-29 08:09缠论理论(4):笔(5/1037)2008-05-17 13:48缠论理论(3):K线的包含关系(11/1165)2008-05-11 16:33缠论理论(2):分型(5/1363)2008-05-09 19:29缠论理论(1):关于《缠论》(18/1698)2008-05-06 19:34缠论理论(1):关于《缠论》(一、为什么叫“缠中说禅”?1、以股市为基础。
缠论第十六讲笔、线段、中枢

对走势终完美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 初级阶段:涨够了就跌,跌够了就涨,盘够了就跌或涨; 中级阶段:走势终完美体现为三段走势结构(即形成中枢): 高级阶段:走势终完美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必要条件(形态学的角度):走势终完美是走势的另一个不患特征,其物化载体就是 中枢,中枢形成是走势转折(即走势完美)的一个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动力学的角度):走势终完美的起始点(即转折点)是背驰点(即第一类 买卖点),因此背驰是走势转折(即走势完美)的一个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显然,前走势必然要被后走势所完美,而后走势在完美前走势的同时(指: 充分条件),也实现了自身的完美(指: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前走势完美的充分 条件必然导致后走势完美的必要条件(简称:完美的充要条件),然后继续等待下一 个充分条件,形成完美的循环!
单击此处添 加大标题内 容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走势终完美是缠论技术分析的第一基本原理, 不明白此原理者, 和缠论无缘,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 就是“走势终完美”。 更直白的说就是, 生的总要死去, 死的也会复活。 其实,这不仅仅是股市的规律, 这乃是整个宇宙人生的规律。 股市,仅仅是这个规律的一个例证而已, 为什么缠师说, 可以从股市参悟人生,经济,社会,宇宙的大道, 就是此理。
“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 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 我理解还应该再加上第3个完美,就是前一个走势的完美,走势终完美是 走势的生住坏灭过程,只有一个过程的完美结束,才会开始另一个完美的 过程。由死亡到新生。 走势必完美是一个新的走势类型(趋势与盘整)必然的完成结束,而它的前 提是前一个趋势与盘整的真正的本级别完结。也就是说当前一个走势类型 真正的完结的时候,新的走势类型从才会开始完美的出生到完美的终结的 过程,走势必完美是与前一个走势或盘整的完美不可分割的。
缠论入门基础之二:线段

缠论入门基础之二:线段1.什么是线段走势总是涨涨跌跌。
涨涨跌跌的走势由K线组成。
前面说了,若干根K线组成笔,相邻的笔总是方向相反的。
由若干个笔连接而成的一段上升或下跌的走势,缠称之为线段。
也就是说,线段由笔组成,与笔一样必须有方向。
并且其开始一笔与最后一笔不能存在包含关系。
2.线段开始与结束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段的结束(被破坏)与新线段的开始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相邻线段不得重叠,且方向必须相反。
前一个线段的结束,必须是后面一个新线段的开始。
一个新线段的开始,必须是前面那个线段的结束(被破坏)。
3.线段连接点的判断线段连接点的判断,也就是一个线段结束和下一个新线段的开始位置的判断,亦即线段的划分,是许多新缠迷比较困惑的地方。
下面用尽量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这一难点。
1)特征序列笔和线段都是有方向的,相邻的笔和线段必须方向相反。
在一个线段中,与整个线段方向相同的那些笔,亦即序列号为偶数的那些笔,缠称之为特征序列。
2)特征序列的包含特征序列与K线一样,也会出现相邻特征序列存在包含关系的情况,其处理原则与K 线的包含处理原则相同。
特征序列存在包含关系的,应先进行包含处理。
3)线段开始与结束位置的判断以后的解说如未特别说明,都以上升线段为例,下降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1)第一种情况,最后两个特征序列有重叠如下图,特征序列4-5虽然与2-3重叠,但接下来的6创了新高,所以不能认为4-5是最后一个特征序列。
特征序列12-13与10-11重叠,接下来14未创新高,然后15比13新低,就可以认为前一线段在12结束,自12开始的新线段已经成立。
也就是说,一旦14开始的笔走到比13低的位置,不管这一笔是否结束,不管12开始的新线段何时结束,都可以认为12点已经是两个线段的划分点了。
图1(2)第二种情况,最后两个特征序列没有重叠特征序列12-13与10-11没有重叠,接下来14未创新高,然后15甚至17连创新低,但还是不能认为前一线段在12结束,自12开始的新线段已经成立。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
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
------/\----/--------\------/\----/-------
-----/--\--/----------\----/--\--/--------
----/----\/------------\--/----\/ d4-----
---/-----d2------- -----\/d3-------------
----------------g6------------------g9---
---------------/\----g7----- ------/-----
--------------/--\--/\--------- --/------
-------------/----\/--\------g8- /-------
---------------/\----g7- --/\g8 -/------
--------------/--\--/\----/--\--/--------
-------------/----\/--\--/----\/---------
------------/-----d7- -\/-----d9-------
------------/----d7--- \----/\--/--------
-----------/------------\--/--\/---------
【缠论技术】缠论中对于线段的概要

【缠论技术】缠论中对于线段的概要本文最先发表于公众号【缠论技术】,公众号“缠论技术”,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缠论视频教程、缠论技术指标(电脑版和手机版),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线段概要线段是缠论中在笔基础之上的又一个重要概念。
掌握线段的定义和划分原则,是下一步理解和掌握走势中枢的必要基础。
线段定义:连续的三笔之间若存在重叠部分,其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连线为线段。
如图1-65所示,图左AB、BC、CD为连续的三笔,它们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阴影部分),AD的连线就叫线段。
图右EF、FG、GH为连续的三笔,它们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阴影部分),EH的连线就叫线段。
图1-65注意:当连续的三笔之间没有重叠部分时,不能将其连线视为线段。
如图1-66所示,图左AB、BC、CD为连续的三笔,它们之间不存在重叠部分,AD的连线就不是线段。
图右EF、FG、GH为连续的三笔,它们之间不存在重叠部分,EH的连线就不是线段。
图1-66线段必须由连续的三笔构成,这是因为线段和笔一样,必须由顶和底来构成,同一性质的两顶或两底,不但不能构成笔,也不能构成线段。
这是连续的两笔不能构成线段的原因。
如图1-67所示,AB与BC是连续的两笔,但AC的连线不能构成线段,因为A和C同为两个底分型的底。
图1-67如图1-68所示,XY与YZ是连续的两笔,但XZ的连线不能构成线段,因为X和Z同为两个顶分型的顶。
图1-68由此可见,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双数的笔都不能构成线段。
图1-69中,AB、BC、CD是连续的三笔,且有重叠部分,AD连线就是线段。
该线段以向上笔开始,称为向上线段。
图1-69图1-70中,AB、BC、CD是连续的三笔,且有重叠部分,AD连线就是线段。
该线段以向下笔开始,称为向下线段。
图1-70。
缠论1:分型、笔与线段

上沿 分型区间
底分型
底分型的最 低点叫该分 型的底
三相邻K线之间
上
顶
可能组合的一
升
分
个完全分类
K
型
线
下
底
降
分
K
型
线
包含关系
就是一K线的高 低点全在另一K 线的范围里,
包含 关系
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
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
可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
以 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
这 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样
处 理
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 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
一般的走势。
较弱的走势, 在这点之下。
13 2
底分型的成立并不意
味着上攻走势并延续
成为笔,关键是要站
稳整个底分型的上边
沿,这才是技术上的
关
键
。
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对于后一种,那是最理想的,例如 在日线上操作完,就等着相反的分型出来再操作了,中间可以去宠幸别的面首,这是效率最高的。而对于第一种情况, 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的均线,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日均线,就是一个判断顶分型类 似走势很好的操作依据。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 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 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 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 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 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 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 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 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 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 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 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 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 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 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 按正常K线去处理。
缠论的线段——精选推荐

缠论的线段[缠论之线段⼀上图是缠师当年留下来的随⼿画的线段延伸图。
很珍贵的。
总共12个线段延伸的情况。
1图最简单的线段。
同学们注意了。
这叫做盘整⾛势。
它可以是⼀个完成的⾛势。
也可以是⼀个未完成的⾛势。
因为它还有被⼀笔⾛势完全包含破坏的那种情况存在。
所以是⼀种待定的情况。
如果被⼀笔完全包含破坏。
这个盘整⾛势将被划分在前⾯的那个线段中。
⽽这个最简单的线段确是⼀个最重要的⾛势。
它的出现。
确认了前⾯线段的完成。
同时⼜是⼀个新线段的开始。
这个新的线段⽆论如何延伸发展。
必然是在这个盘整⾛势的基础上进⾏的。
这个盘整⾛势除了可以做为线段延伸的开始。
另外⼀个重⼤功能就是成为中枢的构成段(在构筑中枢时,是不⼀定要⾛势类型的)。
这个问题回头讲中枢时再说了。
2 图最简单的盘整⾛势类型。
同学们注意了。
作为⾛势类型,就是⼀个完成的形态了,⽆论前⾯和它连接的⾛势是什么状态。
都不会影响和改变它的存在(⼀旦形成第三买卖点,就确定了形态,这是关键,不管是笔中枢还是线段中枢都⼀样)。
这和盘整⾛势是有着性质上的差别(⾛势还是有很多变化的,缠论的关键就是搞清楚各种演变,作出相应的处理⽅式)。
3图和4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
复杂点的盘整⾛势类型。
5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
标准的趋势⾛势类型(趋势类型,⼆个笔中枢)。
6图和7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
看上去有点别扭。
都是盘整类型(注意没有产⽣⽅向的线段,也没有形成扩展)。
8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
趋势⾛势类型。
9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
这个看上去上下幅度⼤。
⾛势激烈。
盘整类型。
10图和11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
同学们注意看。
这两个图都有反向线段被笔⾛势完全包含破坏的情况。
划分上。
最后都还是归于原来的线段中了(特别注意这⼆个全部是第⼆类线段的类型,需要进⾏包含处理,如果是第⼀类就不同了)。
12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
这个延伸的稍微复杂⼀些。
上⾯的12种情况。
都是⼀个线段的延伸。
中间有趋势⾛势类型和盘整⾛势类型。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g2------------------------------------/--\------------------------------------/----\----------------------------------/------\------g3------------------------/--------\----/\------------------------/----------\--/--\----------------/\g1--/------------\/----\--------------/--\--/--------------d3---\------------/----\/d2-------------------\d4--------/d1--------------------------------------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g6----------------------g9---------------/\----g7-------------/-----------------/--\--/\--------g8---/-----------------/----\/--\------/\----/-----------------/----d7--\----/--\--/-----------------/------------\--/----\/-----------/\g5--/--------------\/-----d9---------/--\--/---------------d8---------------/----\/d6------------------------------/d5------------------------------------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再往下看;对于d8处的底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d7g7、d8g8、d9g9;很显然d8处的底分型是第一种情况;这样g6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同时d8处的底分型也可以确认;因此该图分成三段;d5-g6是一段;g6d8是一段;d8g9是一段..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往往g6这里上涨力度并不背驰;所以不抛;而走到g7时;虽然g6处的顶分型还未能得到确认;但不创新高;还是要抛掉半仓..即使事后发现抛错;之后股价继续上涨突破了;但也还是有机会在三买点再重新把抛掉的半仓补回来;所以并不算踏空;而且更加安全;如果股价不涨;则剩余半仓在三卖点清掉----------------g6------------------g9------------------/\----g7-----------/-------------------/--\--/\-----------/-------------------/----\/--\------g8-/-------------------/----d7---\----/\--/-------------------/------------\--/--\/-------------/\g5--/--------------\/----d9-----------/--\--/---------------d8----------------/----\/d6-------------------------------/d5-------------------------------------分段分析:这个图的g6处的顶分型是第二种情况就无需多说了;而d8处的底分型很显然也是第二种情况;因此g6处的顶分型成立;但d8处的底分型由于看不到后续的图所以无法确认的..因此该图是个未完成的图形;只能确认d5-g6是一段;后面的线段暂时无法确认;要等走出来才知道..当下分析:g7抛半仓;由于g8不升破d7所以清仓..d9由于不创新低;所以要重新补回半仓;之后看第三类买卖点的情况决定是回补还是清仓..----------------/\g2------------------------------------/--\------------------------------------/----\---------------------------g1----/------\-------g3----------------/\----/--------\------/\----------------/--\--/----------\----/--\--------------/----\/------------\--/----\------------/------d2-----------\/d3---\----------/-----------------------------\d4------/d1-------------------------------------分段分析:这个图g2处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特殊之处在于特征元素g2d3完全包含了特征元素g1d2;但由于g2d3并不属于线段d1-g2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做包含处理;所以g2处的顶分型是成立的..关于这种情况;71课中有详细论述:“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最早破坏那笔就是转折点下来的第一笔;这种情况下;这一笔;如果后面延伸出成为线段的走势;那么这一笔就属于中间地带;既不能说是前面一段的特征序列;更不能说是后一段的特征序列;在这里情况下;即使出现似乎有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的走势;也不能算;因为;这一笔不是严格地属于前一段的特征序列;属于待定状态”..所以这个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当下分析:直到g3完成时;都先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处理即可在g3这里一定要清仓完毕..之后看第三类买卖点的情况决定如何操作..-----------------------------------g4-/----------------------------------------/------------------/\g2-----------------/------------------/--\-----------------/------------------/----\---------------/-----------g1----/------\-------g3----/------------/\----/--------\------/\----/------------/--\--/----------\----/--\--/------------/----\/------------\--/----\/d4--------/-----d2------------\/d3---------------/----------------------------------------/d1-------------------------------------分段分析:这个图g2处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但是由于特征元素g2d3和g3d4完全是包含关系;根本没有形成第三个特征元素;显然顶分型不成立;因此该图只有一个线段;即d1-g4是一个线段..关于这种情况;71课中也有详细论述:“还有更复杂一点的情况;就是第三笔完全在第一笔的范围内;这样;这三笔就分不出是向上还是向下;这样也就定义不了什么特征序列;为什么因为特征序列是和走势相反的;而走势连方向都没有;那怎么知道哪个元素属于特征序列这种情况;无非两种最后的结果:1、最终;先破第一笔的开始位置;这样;旧线段只被一笔破坏;接着就延续原来的方向;那么;显然旧线段依然延续;新线段没有出现说的就是这第五种情况;2、最终还是先破了第一笔的结束位置;这时候;新的线段显然成立;旧线段还是被破坏了这是下面要说的第六种情况..”当下分析:直到g3完成时;都先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处理即可在g3这里一定要清仓完毕..虽然d4不跌破d3;但切不可盲目捡回;一定要耐心等待;观察最后的突破方向..如图g4向上突破后;可以在回抽的三买点全仓介入..----------------/\g2----------------------------------------/--\----------------------------------------/----\--------------------------------g1---/------\------g3----g4-------------/\----/--------\------/\----/\--------------/--\--/----------\----/--\--/--\------------/----\/------------\--/----\/----\----------/------d2-----------\/d3--d4----\--------/----------------------------------\------/d1----------------------------------\d5-分段分析:这个图就是上面所描述的两种结果中的另一种演变结果;g2处的顶分型是第一种情况;特征元素g2d3和g3d4可以合并;这样g1d2、g2d4、g5d5就组成了此顶分型的三个特征序列元素;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这个图分成两段;d1-g2是一段;g2-d5是一段..当下分析:直到g3完成时;都先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处理即可..如图;g4向上突破未果;之后d5向下突破成功后;如果g4d5与g2d3盘背;则在d5全仓介入..之后如果震荡未进入中枢;而是形成了第三类卖点;则清仓..----------------g6-------------/g9----------------/\----g7---/\g8-/--------------------/--\--/\----/--\--/---------------------/----\/--\--/----\/---------------------/-----d7--\/-----d9------------------/------------d8----------------/\g5--/-------------------------------/--\--/--------------------------------/----\/d6-----------------------------/d5-----------------------------------分段分析:这张图中;g6的顶分型明显是第二种情况;但在d8的底分型是否成立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这里由于g8等于或高于g7;使得特征序列元素d7g7和d8g8相包含;做过包含处理以后变成d8g7;这样这里的特征元素就只有d8g7、d9g9两根;显然不构成底分型;因此g6处的顶分型也不能成立;这张图只有一线段;即d5-g9是一个线段..这个问题在78课中有详细论述:“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为什么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要顺便提一句的是;开篇时所提到的那次抛早的情况;就是这种..当下分析:g7处抛掉半仓;由于g8升破了g7;所以不操作..d9不跌破d8;并且g9创了新高后;在回抽的第三类买点处将抛出的半仓补回----------------/\g2---------g3------------------/-g6------------------/--\------------/\------------g5--/--------------------/----\----------/--\-----------/\--/----------g1----/------\--------/----\--/\-g4---/--\/-----------/\----/--------\------/------\/--\----/---d6---------/--\--/----------\----/------d4---\--/-------------/----\/------------\--/--------------\/-------------/-----d2------------\/d3------------d5----------/-----------------------------------------------/d1---------------------------------------------分段分析:此图中g2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且g2d3直接破坏了线段d1g2;但后面d5并没有下破d3;因此这的情况非常特殊..现在;如果将g2d3和g3d4进行合并;就可以得到新的特征元素g2d4;因此就有g1d2、g2d4、g4d5三个特征序列元素;因此g2处的顶分型成立;后面由于d5g5一笔直接破坏g2-d5这线段;因此d5-g6也是一段;此图是三段:d1-g2;g2-d5;d5-g6..这种情况与79课中举的一个例子相同;不过那个图是向下开始的;这个图是向上开始的;实质是一样的..通过这种最特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某线段的段点并不一定是该段的最高最低点;并且可以精确地总结出如下结论:上涨线段;段内可以有最高点;不能有最低点;下跌线段;段内可以有最低点;不能有最高点..此结论亦与笔画分所得出的结论惊人的相似;看来禅论中的各个结论都是处处相通的当下分析:直到g3完成时;都先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处理即可..之后g4d5与g3d4发生盘背后;在d5处介入半仓;之后g5突破d4高度且d6不跌破d5后;在d6处再介入半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分型三根K线,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1. 顶分型2. 底分型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
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
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gn-1且dn>dn-1,算什么?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
同样道理,gn>=gn-1与dn<=dn-1不可能同时成立。
上面包含关系的定义已经十分清楚,就是一些最精确的几何定义,只要按照定义来,没有任何图是不可以精确无误地、按统一的标准去找出所有的分型来。
注意,这种定义是唯一的,有统一答案的,就算是本ID,如果弄错了,也就是错,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是可以在当下或任何时候明确无误地给出唯一答案的,这答案与时间无关,与人无关,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被分析的K线已经走出来。
(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 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 线,三可以叫下降K 线。
)2007-09-18缠师的博文里写的关于新笔的定义: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几个就不是了。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
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 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这样,象今天绿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笔了,相应那三笔下来就构成一段,整个划分就不会出现比较古怪的线段。
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
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 掉。
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 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 掉。
风若静(我觉得你画分笔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画分笔,不应把图中所有K线都按顶分底分画出来,只须把可能具备转折意义的顶分和底分划分出来就行了,然后再考查它是否符合笔的定义。
(怎知它是否具备转折意义?在它之后,产生4-5根以上反向的独立K线。
具体是4还是5,就看你用的是新笔分还是旧笔分了)线段:线段至少有三笔,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
线段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这个前提在前面可能没有特别强调,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次。
(正如同一笔不可能出现顶低于底的情况,同一线段中,两端的一顶一底,顶肯定要高于底,如果你划出一个不符合这基本要求的线段,那肯定是划错了。
)线段至少有三笔,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对于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 代表第i 个底,gi 代表第i 个顶)。
如果找到i 和j,j>=i+2,使得dj<=gi,那么称向上线段被笔破坏。
对于从向下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 代表第i 个底,gi 代表第i 个顶)。
如果找到i 和j,j>=i+2,使得gj>=di,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缠中说禅线段分解定理: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
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
容易证明,任何Si 与Si+1 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
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 Xi 与Xi+1 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定义:序列X1X2…Xn 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 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
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 线,那么,如同一般K 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参照一般K 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
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这个分型结构中所谓特征序列的元素,其实是站在假设旧线段没被破坏的角度说的,而就像所有的分型一样,就算是一般K 线的,都是前后两段走势的分水岭、连接点。
这和包含的情况不同,包含的关系是对同一段说的,而分型,必然是属于前后的,这时候,在构成分型的元素里,如果线段被最终破坏,那后面的元素肯定不是特征序列里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分型右侧的元素肯定不属于前后任何一段的特征序列。
所以,对于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只是一般判断方面的一种方便的预设,就如同几何里面,添加辅助线去证明问题一样,辅助线不属于图形本身,就如同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其实不一定属于任何的特征元素,但对研究有帮助,当然是要大力去用的,如此而已。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包含的问题,上面的分析知道,在这假设的转折点前后那两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因为,这两者已经被假设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征序列的;但假设的转折点后的顶分型的元素,是可以应用包含关系的。
为什么?因此,这些元素间,肯定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或者就是原线段的延续,那么就同是原线段的特征序列中,或者就是新线段的非特征序列中,反正都是同一类的东西,同一类的东西,当然可以考察包含关系。
)(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
为什么?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
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首先要分辨的,是特征序列中元素的包含关系。
注意,特征序列的元素包含关系,首先的前提是这元素都在一特征序列里,如果两个不同的特征序列之间的元素,讨论包含关系是没意义的。
显然,特征序列的元素的方向,和其对应的段的方向是刚好相反的,例如,一个向上段后接着一个向下段,前者的特征序列元素是向下的,后者是向上的,因此,根本也不可能存在包含的可能。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