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下期课内阅读复习题(附答案)(Word打印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bd2c6d1f34693daef3e84.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写一写。
【答案】(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略【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6f5f551e79b89680226f9.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阅读宝典】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训练60篇(有答案)
![【阅读宝典】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训练60篇(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6392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阅读宝典】四年级课内阅读训练60篇(部编版有答案)1.课内阅读。
这时,街上走来一行路过这里的城里人,马上要过年了,他们要从这里坐轮船回城里去。
他们或背着包,或提着包,一路说笑着,一路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过来。
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为他认为,这些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
他们只穿布棉鞋和皮棉鞋。
但他们在走过芦花鞋时,却有几个人停住了。
其余的几个人见这几个人停住了,也都停住了。
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
其中肯定有一两个是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
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而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特别的好看。
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这一抚摸,使他们对这些鞋更加喜欢。
还有几个人将它们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1)青铜为什么没有招呼路过的城里人?(2)选文第二段主要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________觉三方面描写了这些城里人对芦花鞋的________之情。
(3)城里人喜欢这些鞋子是因为他们把芦花鞋当作________。
(4)你觉得他们买了芦花鞋会穿吗?如果不穿,是不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对此,你怎么看?2.课内阅读。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孩子们根据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________。
(2)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3.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依次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下期课内阅读复习题(附答案)(Word打印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下期课内阅读复习题(附答案)(Word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0866b908a1284ac9504358.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9
2020 年春季最新
我们应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5、在选文中找出反义词。 善良-----(罪恶)伤害------(保卫) 6、“罪恶的子弹”指战争,“和平之花”指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 娇嫩的“和平之花”是世界的弱势群体。 7、说说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能做些:看到周围的人打架,我们应该劝架和给他们讲道理,从 小事情做起。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 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食物!”杰克逊大叔 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 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 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 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 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 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丧(sāng sàng) 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因为冻顶有两条龙,所以叫双龙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3
2020 年春季最新
3、《中彩那天》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 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 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 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 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 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 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 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 是打给库伯的。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6be8165ce050876321370.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df8ea8762caaedd33d48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肉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阳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
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博大的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黑白________ 视而________一无________(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________、________(3)尘埃的作用是什么?(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答案】(1)相间;不见;是处(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成语,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相间、不见、是处(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10篇】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f8b71c281e53a5902ff6e.png)
【10篇】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彭几剃眉彭几是一个喜欢崇拜名人的读书人。
有一天,彭几初次看见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便连连拱手拜谒。
接着,他对着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说:“一点不错,有大智慧的人,相貌也一定与众不同!回家之后,他拿起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捋捋自己的胡须得意地说:“我与他大致上是很相像的了,只是我这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这不要紧,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后来,他到庐山的太平观去游玩,看见了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画像。
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宋朝进士彭几谨谒!”之后,他自然又对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上一番。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
原来,狄仁杰的眉毛长得很长,眉梢一直插到鬓边;而他自己的眉梢却是向下弯的。
回家以后,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好像正要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家人见了他那副怪相,不禁觉得好笑。
这使彭几大为光火,他说:“这有什么可笑的?我没有耳毫,这是天生的。
至于修剃眉毛,我是想让它向上生长,不要弯下来,就像狄仁杰一样,一直插向鬓边!”(选自《中国趣味寓言故事3》,译林出版社)(1)结合上下文,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B. 谨谒:谨慎、小心地拜见。
C. 光火:恼火,发怒。
D. 怪相:做出脸部奇怪样式的表情。
(2)“这有什么可笑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彭几说这句话时的态度是________。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哪些名人的画像?看后有什么不同的做法?(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B(2)反问;非常生气(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
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4)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共14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共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5f1e2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d.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共14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一)乡下人家(片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里里还有一对反义词是()——()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探”字,写出了嫩笋_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1.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朴素华丽2.拟人长势很迅速,生机勃勃(二)天窗XXX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唤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
因而乡下人在屋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准,“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安慰。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灼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擦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大概是灰色的蝙蝠,大概是会唱的夜莺,大概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奇妙的夜的天下的统统,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2539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8.png)
2023年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题一、根据课文填空。
1.句子积累——按课文原文填空。
(1)诗歌,让我们用眼睛去看美丽的世界。
同样是描写乡村的蝴蝶,范成大这样写:“①,②。
”杨万里却这样写:“③,④。
”而戴望舒在《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文中这样写:“抖去水珠的⑤,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2),只有敬亭山。
(3)采得百花成蜜后,?2.文化积累——根据文学常识填空。
(1)《猫》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①写的,文章刻画出一只②的小猫。
该单元还描写了③和④两种动物,都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⑤之情。
(2)课文《琥珀》中,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一只①和一只②。
(一)乡下人家(节选)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了的时候,藤上便()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选择恰当的字填到选文中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挂落结2.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请仿照“屋前搭瓜架”的句式,给另外两幅图取名字。
(1)屋前搭瓜架(2)(3)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将屋前搭瓜架和高楼门前的石狮子或大旗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凸显乡下人家屋前风景的别有风趣。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探出头” 写出了雨后嫩笋的勃勃生机。
C.作者描写农家门前开花的风光,门前的几株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将“朴素”和“华丽”这对反义词放在一个句子里,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813d25727a5e9846a6194.png)
四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课内阅读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年级班级姓名一、阅读《乡下人家》选段,完成练习。
(24分)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选段中描写了哪三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6分)2.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5分)3.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5分)4.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4分)5.读完选段,你有怎样的感受?(4分)二、阅读《猫》选段,完成练习。
(20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69980d7f1922791788e842.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诉说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从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用“√”画出来。
2.“如此抱负和胸怀”指的是什么?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3.围观的中国人的心情是______的,从他们的表现“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他们无能为力,表面原因是(_____),实际则指(________)。
括号里填序号。
A.这个女人和外国人谁有道理还没有分清楚。
B.中华不振。
C.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
4.魏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填序号)A.因为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很满意。
B.因为周恩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志向十分远大。
C.因为周恩来学习认真,善于思考。
5.想一想,你是为什么读书的呢?写清原因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4f704011ca300a7c39006.png)
【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重点课文)--百度文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重点课文)--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7fd875c97375a417876f8fd6.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重点课文)(一)16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光亮亮光光彩光芒)。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园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亮光光彩光芒),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亮亮光光彩光芒)。
1.用“”画出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2.画“”的句子运用了___的手法,详细的写出了____的经过。
3.选文按______的顺序,写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本段主要写的是太阳_____的情景。
“可爱”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
6.把描写太阳向上升的词语写下来。
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射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负着一(_______)刹那间一(_______)
亮光一(_______)光彩一(________)
8.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1ea33804d2b160a4ec003.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
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
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光了。
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
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
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1)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A. 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
B. (雷)鸣;(炮)击;(火药)爆炸。
C. 赶;驱逐。
(2)文章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_______。
(3)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4)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答案】(1)C(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505de561252d380eb6ed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________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________。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哆哆,哆哕哆,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
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1)选一选,填一填。
①像冰窖②像狮子北风______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______。
(2)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是()(3)你认为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是什么?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1)给多音字组词。
种zhòng______ zhǒng______好hǎo______ hào______的de______ dí______(2)照样子写词语。
例:平平常常:______、______例:想了想:______、______(3)找出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______(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3. 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______ 。
【10篇】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6c82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10篇】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
登黄山记(节选)XXX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XXX,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XXX时代,这里叫XXX,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XXX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XXX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提起此松,真是地有名。
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
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
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
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
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暴露一线光亮,上面是蓝蓝的天(2)承上启下(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b975cc10a6f524cdbf8522.png)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内阅读练习。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
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有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摘抄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靖宇誓死不降1938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资料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e89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f.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资料及答案课内阅读专项复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疏疏:稀疏的。
阴:树荫。
走:追逐。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孩子们追着___急急忙忙地跑,但___入菜花中,不见踪影。
4.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
二)芙蓉楼送辛渐___夜入吴。
___送客___。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___在玉壶。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连江:连绵的江河。
___:早晨。
___:坚冰般的心。
3.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连绵。
___悄然而来,这是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图。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无论洛阳的亲友们怎样问起,他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样冷静。
二、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绿的叶,青的竿)——(绿绿的浓阴)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有些人家在门前的场地上种花,而还有些人家则在屋后种竹。
3.读了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花园、竹林、小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9556310c22590103029d8d.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暖和的夏夜,草丛里多么喧闹!有好多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提着灯笼在遨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许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虫子。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其实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才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好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能够用来照明。
科学家以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觅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一种昆虫。
大多半夜间觅食的鸟儿都不喜爱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走开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奥密,他们希望能造出相同轻柔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人类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适合的解说。
①遨游 ________A.满,遍。
B.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拘束。
②试图 ________A.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计划。
C.希望获取,牟取。
(2)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色?它为何要发光?(3)萤火虫给了科学家如何的启示?(4)归纳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 C; B(2)它的光是凉的,很轻柔,不会烧手。
发光是为了找伙伴,同时也防止夜间觅食的鸟儿吃掉它。
(3)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奥密,用以造出相同轻柔的、不烧伤人的光,为人类照明。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萤火虫发光的原由和给人们的启示。
【分析】【剖析】( 1)词语理解的观察。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 2)、( 3)观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 4)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掌握必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红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而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C②B( 2)它的光是凉的,很轻柔,不会烧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桂林山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
文中最能体现桂林的山“奇”的特点的词语有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形态万千。
2、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再写一个描写水的比喻句。
西湖的水就像未打磨过的镜子。
3、文中三次出现带有“啊”的句子,你打算用赞叹的语气去读,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喜爱桂林山水的思想感情。
4、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上大概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门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找出短文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宽)--(窄)(缓)--(急)2、仿照“或浓或淡”这种结构写词语:多姿多彩、无法无边3、模仿文中划线部分,用“……时而……时而……”造个句子。
变色龙时而变成蓝色,时而变成绿色。
4、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怎样的心情?答:我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1、这段话描写了洞口和外洞。
2、外洞的特点是宽大,用“——”画出这段话中具体表现外洞的特点的语句。
3、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A)、(C)两种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拟人4、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答:我觉得好处是:用列数字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的宽大和宽阔。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S);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竹字头)部,再查(4)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观赏)黑暗(漆黑)3、用“——”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4、用“~~~~”画出写内洞很宽的句子。
5、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因为冻顶有两条龙,所以叫双龙洞。
3、《中彩那天》“过来,孩子。
”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
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
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
”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
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危险)的事情(温柔)地安慰(深刻)的体会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印痕—(痕迹)分辨—(辨别)教导—(教诲)3、文中指父亲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是把车留下还是还给库伯。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难道不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吗?5、当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为什么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因为: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虽然我们失去了奔驰汽车,但是得到诚信。
6、假如你是作者,面对父亲的做法,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答:我会对父亲地说:“父亲,您的这种做法是对的,我支持您,您为此得到了诚信与信用。
”4、《尊严》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yángáng)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dēngdūn)在这个年轻人的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1、用“”为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2、写近义词。
思量----(思考)赞赏---(赞扬)确实--(的确)3、我能仿照“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写两个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面呈菜色、兴高采烈。
4、在年轻人说的话中,我最欣赏的话是“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年轻人不是个不劳而获的人。
5、杰克逊大叔内心十分善良。
最典型的例子是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从杰克逊大叔的身上我学到了看重他人的品格。
5、《自然之道》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
从龟巢到海边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鱼的口中之食。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无遮无拦”的“拦”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L),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提手旁)。
无(法)无(天)无(边)无(际)。
2、从片段中找出四字词语:形容声音大的词是(响彻云霄),形容数量多的词是(成百上千),请从所填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
成百上千的人都在排队等候。
3、“补救”在文中指的是他们发布错误信息,导致龟鸟大战,于是想救回海龟,弥补错误。
4、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如果不按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6、《蝙蝠和雷达》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jiē kāi(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mó fǎng(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
雷达通过无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按拼音写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模仿)重复---(反复)阻碍---(障碍)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像蝙蝠的超声波、耳朵、嘴巴。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启示吗?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小发明。
我收集到的启示是:人类靠鸟儿发明了飞机。
鲁班用稻草发明了尖锐的锯。
7、《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míní)漫着战争的(消硝)烟,罪恶(èwù)的子弹(dǎn dàn)还威胁着(娇骄)嫩的“和平之花”。
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丧(sāngsàng)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1、在括号内划出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用“~~~”画下来。
3、我会读句子,还知道句中引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具有特殊含义,这里指同学们送的雅号。
②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③表示特定的称谓。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②)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③)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①)4、请你用一句话来呼吁人们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为了“和平之花”不再娇嫩。
为了人们不再战争,为了地球再次和平,我们应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5、在选文中找出反义词。
善良-----(罪恶)伤害------(保卫)6、“罪恶的子弹”指战争,“和平之花”指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娇嫩的“和平之花”是世界的弱势群体。
7、说说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些:看到周围的人打架,我们应该劝架和给他们讲道理,从小事情做起。
8、《触摸春天》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jìng jìn)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