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肠道感染细菌
15 肠道感染细菌
d
一部分到达肠系膜淋巴结 大量繁殖,经胸导管入血 引起菌血症 (低热、不适、全身疼痛)。
一部分穿越肠粘膜到达 肠壁固有层淋巴结,被 吞噬细胞吞噬但未被杀 死仍继续生存繁殖。
is
v 致病物质:毒素:肠集聚耐热毒素
te re
d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脊液等,肠道内感染则取粪便。
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IMViC) *尿路感染需计数细菌总数,≥10万/ml 2、肠内感染:鉴别培养基(SS、麦康凯培养 基)
U
nR eg
1、肠外感染:涂片染色镜检(除血液标本外)
is
v分离培养与鉴定:
te re
胆囊中的菌可随胆汁进入 肠道。
nR eg
随血流进入胆、皮肤、肾、肝脾、骨髓等 器官繁殖,再次入血引起 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 玫瑰疹,WBC减少等。 肾可发生病变,细菌从尿排出。
一部分再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导致局部坏死和 溃疡,严重的有出血或肠穿孔并发症。
U
is
te re
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4)肠 出 血 性 大 肠 埃 希 菌 enterohemorragic E.coli, EHEC
v 5岁以下儿童,污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v 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 菌毛介导细菌与宿主细胞结合 致病物质是菌毛和志贺毒素(SLT):
nR eg
is
te re
d
释放SLT 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特异糖脂受体结合
nR eg
is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te re
d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四、 防治原则
预防:l 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严格无菌操作; 生检查;
肠道感染细菌
39
防治
• 1.控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 2.特异性预防:注射伤寒、甲乙副伤寒三
联菌苗预防,但副作用大,口服活菌疫苗 在试用阶段 • 3.抗生素治疗,若停药过早易复发。
40
第四节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属弧菌属(Vibrio),为一 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G-单毛菌 ,运动极活泼,分布广泛,多存在于 水中,对人有致病性主要为霍乱弧菌 和副溶血弧菌。
TO≥1:80,TH≥1:160,PA、PB均≥1:80才有意义 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38
临床意义 O抗体(IgM), H抗体(IgG)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
忆反应, 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
均以粪口途径传播。 临床最常见的肠道感染细菌主要包括肠杆菌
科、螺杆菌属、弧菌属、弯曲菌属细菌等。
4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 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 引起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临床可查到40种 以上。
5
包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枸橼酸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等
EPEC 小肠
2、55、86、111、
114、119、125-128、
142、158
EHEC
大肠
157、26、111
EAEC
42、44、3、86
小肠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LT 和(或)ST 肠毒素,大
胃肠道感染细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
– 定植因子(菌毛)
– 肠毒素
肠毒素
ATP
cAMP, cAMP
细胞分泌 功能增强
第十九页,共79页。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 似菌痢,发热、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
第五十一页,共79页。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1)标本 肠热症
第1周 血液 第2~3周 粪便、尿液 第1~3周 骨髓
胃肠炎 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败血症 血液
第五十二页,共79页。
(2)分离培养和鉴定
血液、骨髓穿刺液
肉汤基
(增菌培养)
粪便、尿液、呕吐物
选择培养基
双糖铁培养基
SS琼脂平板
长期带菌者 1年以上
重要传染源
第四十八页,共79页。
(2)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最常见沙门菌感染,常为集体食物中毒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因休克、 肾衰而死亡
食用污染食物引起
血培养阴性,粪便培养阳性
第四十九页,共79页。
(3)沙门菌败血症 • 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血培养阳性,粪便培养阴性
K抗原等)
• 菌毛抗原等
第九页,共79页。
6.易变异
通过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
引起
耐药性变异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H-O抗原及S-R菌落 变异等
第十页,共79页。
第十章 肠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EHEC
34
EAEC
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 不侵袭细胞。
此类细菌可在细胞表面自动聚集,形成砖 状排列。
致病物质 1987年首次被描述。
35
引起人类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 菌体(O)抗原 – 鞭毛(H)抗原 – 表面(K、Vi)抗原
易出现各种变异
耐药性变异、H-O变异和S-R变异
13
第一节 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14
埃希菌
埃希菌属中大肠埃希菌(E.coli)是最常见、最重 要的菌种。表现在:
I. 做为正常菌群的作用 II. 可成为条件致病菌,以化脓性和泌尿道感染最常
30
EIEC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表现类似痢疾。 不产生肠毒素 能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31
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不产生肠毒素等外毒素,无侵袭力。 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黏膜表面 大量繁殖,破坏微绒毛而致病。
32
EHEC
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 1982年首次发现在美国,血清型为O157:H7。 5岁以下儿童易感。夏季多见,症状轻重不一。 污染食品是重要传染源。 可产生志贺毒素(Stx-Ⅰand/or Stx-Ⅱ)。
3
包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枸橼酸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等
致病菌
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5
6
7
8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
形态结构
– G—小杆菌,钝圆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及菌毛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可生长,菌落相似,形成
第11章 肠道感染细菌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肠道感染细菌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
第一节埃希菌埃希菌属有五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临床上最重要的一个菌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并能为宿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
其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第三是有一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肠胃炎。
一、生物学性状无芽孢。
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有菌毛,包括普通猫和性菌毛,有些菌株还有致病性菌毛。
兼性厌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大肠埃希菌有O、H和K三种抗原,是血清型分型的基础。
O抗原细胞壁脂多糖最外层的特异性多糖,由重复的多糖单位组成。
H抗原位于鞭毛上。
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为多糖。
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大肠埃希菌具有很多的毒力因子,如内毒素,荚膜,Ⅲ型分泌系统等。
所谓Ⅲ型分泌系统是指能向真核靶细胞输送毒性基因产物的细菌效应系统,约由20余种蛋白组成。
这些都是肠杆菌科成员一般的毒力因子,大肠埃希菌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毒力因子,主要是粘附素和外毒素。
1、粘附素:大肠埃希菌的粘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
2、外毒素:大肠杆菌能产生多种类型的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1、肠道外感染: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或器官则可引起肠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大肠埃希菌常来源于病人肠道,为内源性感染。
(1)败血症:大肠埃希菌是从败血症病人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
(2)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和B组链球菌是小于1岁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
(3)泌尿道感染:与感染血源性散播到泌尿道不同,引起泌尿但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多来自于结肠,污染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至肾脏和前列腺。
肠道感染细菌课件
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加强肠道感染细菌的预防和控制
02
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加重视肠道感染细菌的预防和控制,以
减少肠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开发更高效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
03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抗菌药物未来的影响与意义
01
提高肠道感染疾病的防治水平
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肠道感染疾病的防治水平,减少疾病对人类的危
肠道感染细菌的症状
腹泻
恶心、呕吐
发热
食欲不振
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 变,可能伴有腹痛。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 症状。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 战。
患者可能食欲减退,体 重下降。
肠道感染细菌的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肠道感染 细菌的存在。
腹部X光检查
观察肠道是否有异常表现。
血液检查
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了解是否有感染 存在。
肠道感染细菌课件
• 肠道感染细菌概述 • 肠道感染细菌的症状与诊断 • 肠道感染细菌的治疗与预防 • 肠道感染细菌的案例分析 • 肠道感染细菌的研究进展
01
肠道感染细菌概述
肠道感染细菌的定义
01
肠道感染细菌是指寄生于人体肠 道内,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
02
这些细菌通常通过食物、水或接 触传播进入人体肠道,并在肠道 内繁殖,引发一系列感染症状。
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保证孩子饮食的清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管理
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05
肠道感染细菌的研究进展
肠道感染细菌
致病物质
侵袭力 :侵袭蛋白 salmonella-secreted
invasion proteins(Sips)和III型分泌系统 (SPI-I和SPI-II), 介导沙门菌穿越肠粘膜M细 胞到皮下固有层,被吞噬,但不被杀灭(Vi抗原 抗吞噬)
耐酸应答基因(atr)蛋白、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有6个种,大肠埃希菌(E.coli)是其代表 种。也只有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 的一个菌种
一、生物学性状
乳糖发酵试验阳性
I M Vi C试验
+ + - -
O、H、K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其血清 型表示方式按O:K:H排列,如O157:H7
二、致病性
1.大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属于机 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可引起肠外感染(条 件致病菌),如尿道炎、膀胱炎、腹膜炎、阑 尾炎、败血症(是引起败血症的最常见的G-菌, 约占45%)、新生儿脑膜炎等。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P菌毛、 Dr菌 毛、AAF/I 、AAF/II 等粘附素和溶血素HlyA
三、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 肠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脓液、脑脊液等。
腹泻取粪便。
2.分离培养与鉴定
肠外感染
涂片染色镜检(血液标本除外)
血平板分离培养
鉴定: I M Vi C ++--,初步鉴定,系列生化反应,最后确
定。 尿路感染尚需菌落计数,每ml10万才有诊断意义。
腹泻(肠内感染)
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成人少见。
EPEC的致病物质:
束状菌毛(Bfp):介导粘附。
紧密粘附素(intimin):介导EPEC与肠粘 膜细胞紧密结合,导致肠粘膜上皮细胞骨架重 排,微绒毛破坏。
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细菌
➢形态和染色:G-b、无鞭毛,有菌毛。
➢生化反应:在克氏双糖管中,葡萄糖+,乳糖-、
H2S - ,动力-,可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区别。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SS平板上为无色
半透明菌落。
➢抵抗力: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
25
抗原与分类:
根据O抗原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氏志贺菌
➢婴幼儿腹泻 ➢致病机理
– 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18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出血样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 ➢ 血清型为 O157:H7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
– 定植因子(菌毛)
14
LT-Ⅰ致病机制(与霍乱肠毒素类似)
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 A亚单位穿越细胞膜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细胞内ATP——cAMP 胞质内cAMP↑
肠粘膜细胞内H2O、Na、Cl、KHCO3等过度分泌至肠腔 腹泻
15
ST-a致病机制:
通过激活肠粘膜细胞上的鸟苷酸环 化酶(GC),使胞内cGMP↑增加,肠液 分泌增加,导致腹泻。
➢婴儿持续性腹泻 ➢细菌在细胞表面形成砖块排列 ➢致病因子
– 集聚黏附菌毛(AAF)、束形成菌毛(Bfp)
21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肠外感染:涂片与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鉴定:生化反应:IMViC(++--)
肠内感染:分离培养后分别检测肠毒素。
22
卫生学指标
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肠道感染细菌概述ppt课件
带菌者
精品ppt
19
新鲜脓血便/肛拭
微生物学检查
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分离培养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
最后诊断
精品ppt
20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链霉素依赖株活疫苗(Sd)
精品ppt
9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 婴幼儿腹泻 • 致病机理
– 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精品ppt
10Leabharlann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治疗:易引起耐药性,联合用药
精品ppt
21
第3节 沙门菌属
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 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 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
精品ppt
22
生物学性状
• 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伤寒沙门菌外)
精品ppt
23
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
• 菌体抗原O:由数个成分组成
– 伤寒沙门菌和副甲、肖氏沙门菌有交叉的抗 原成分。如 12抗原
• 血清型为 O157:H7
• 临床表现
– 轻重不一
– 10%小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 Vero毒素
– 内毒素与溶血素
精品ppt
11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ggEC)
细菌性肠道感染(教学及宣教)
细菌性肠道感染疾病概述肠道细菌感染,主要是通过直肠性交及口淫或性乱为而传染的流行性疾病。
细菌性肠道感染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原菌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弯曲杆菌。
这些细菌均为肠道传染病的常见致病菌。
传播方式除肛交、口淫外,还可能由手污染病菌,再经手污染食物以及苍蝇媒介污染食物等。
细菌性肠道感染临床表现因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所以临床症状也不完全相同。
最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病情较重,并且多对抗生素耐药。
此菌通过不洁性交由直肠粘膜或口腔粘膜浸入消化道后,一般经过6-72小时的潜伏期,常突然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也可有脓血便和恶心呕吐及发热症状。
其二,另外一种引起本综合征的弯曲杆菌,对人体有直接侵袭力,并能释放毒素,可以侵犯回肠和盲肠,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坏死,常使受感染者出现发热恶心、头痛、肌肉痛、背痛、腹痛、腹泻及血样便。
其三,志贺氏菌发生的感染,常经过1-3天的潜伏期,病情急性发作,腹泻先是水样便,以后可转为黏液脓血便,还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绞痛、里急后重症状,有些还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细菌性肠道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诊断肠道细菌感染首先要详问病史,一切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的行为,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的口交、肛交行为可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
其次,患者有胃肠症状,特别是腹痛、腹泻、脓血便及呕吐、恶心等。
诊断除以上条件外,对胃肠道的排泄物进行化验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可取胃内的呕吐物或大便进行镜检或培养,也可作血清学检查。
这些是诊断肠道细菌感染的必需条件。
细菌性肠道感染治疗西药治疗1.呕吐腹泻重者,给复方颠茄片1-2片,每天3-4次。
2.失水者可补液,及时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3.氟哌酸:每服200毫克,每天4次。
4.黄连素:每服3片,每天4次。
5.庆大霉素8万单位口服,每天2-3次。
中药治疗1.对于沙门氏菌属感染可服何灵黄汤剂加藿香、半夏各10克。
2.对于志贺氏菌感染可服可服何灵黄汤剂加白头翁30克,木香、槟榔各10克。
第六章 肠道感染细菌
(四)防治原则
1.合理使用抗生素 2.诊疗手段需严格无菌操作 3.严格执行卫生标准 4.人用疫苗正在研制当中。兽用疫苗已
取得很大进展
E.coli 的医学 意义
肠道正常菌群生理作用 条件致病菌:肠道外感染 致病菌(某些型):肠道感染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及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固有层淋巴中结毒,玫瑰疹,白细胞下降,肠道局部
坏死及溃疡,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等。
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①肠热症 第二次菌血症
②败血症:
常由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
③食物中毒:
常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 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引起。
④无症状带菌者
抗原结构: O抗原、H抗原、K抗原
抵抗力 易变异
不强 耐药性变异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
集聚粘附菌毛Ⅰ、Ⅲ
束形成菌毛
① 黏附素
紧密黏附素
P菌毛
侵袭质粒抗原蛋白
Dr菌毛
②外毒素 ③ 内毒素
志贺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溶血素A
2、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泌尿道(≥105/ml尿) , 化脓性(局部、全身)
2,55,86,111
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胞.
114,119,125 126,127,128
142,158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
157,26,111
或Stx-II,中断蛋白质合成
EAggEC
小肠
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 胞,阻止液体吸收.
肠道感染细菌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LT 或ST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 (SLT)
胞壁脂多糖 :内毒素活性
K抗原:抗吞噬作用
溶血素:肠外感染大肠杆菌
所致疾病
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泌尿系感染和化脓性感染
急性腹泻:根据致病机制,分为五 型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疾病和致病机制
菌株 部位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ETEC 小肠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便 质粒介导LT和ST肠毒素
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
EIEC 大肠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
发热
肠粘膜上皮细胞
EPEC 小肠 婴儿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 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
琼伊先脂红穿Y 刺肉接汤种,增1再0菌3..4表5gg面划
粪亚蒸S线糖是甲馏S便,和否/基水E可乳产M蓝观糖气B察的10动分挑无000.力解选色0.06,能可透mg葡力疑明L 萄及菌菌落落
感染应计中性红
0.025g
数尿液中蒸馏水 生化反应
铁接
大肠杆菌1000.0mL
数目:
血清学试验
分解乳糖 葡萄糖非 致病菌
10.0g
细菌的分蛋离白鉴胨 定 乳糖
5.0g 10.0g
乳糖 蔗上糖层:乳糖
5.0g 5.01g
标本:肠3号道胆外汁盐感染8:.5g中段磷下酸尿层二:氢、葡钾血萄糖液2.0、g20
脓液
柠檬酸钠 硫代硫酸钠
8.5g 8.5g
柠檬酸铁 琼脂
腹1泻13.0.5:gg
分离泌培尿系养统亮与绿鉴定:0.33m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鉴别培养基上因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 菌落被着色。
➢抵抗力
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易形 成耐药性,R质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对氯霉素、庆大 霉素敏感。可选用庆大、诺氟沙星、新生霉素等治疗。
19:46
大肠埃希菌 鞭毛和菌毛 (透射电镜 ×42500)
致病1性9:46
➢致病因子
防治原则19:46
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隔离和彻底治疗外,还 应切断传染途径,包括加强粪便管理、水源管理及 食品卫生监督等。试用的口服菌苗有链霉素依赖的 (Sd)株口服重组活菌苗。
磺胺药、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等均有 疗效,亦可选用环丙沙星(coprofloxacin)、菌 必治(安塞隆)等新抗菌药物。本属细菌多重耐药 性菌株较多,在治疗时应经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
19:46
志贺菌属 (痢疾杆菌)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
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4个群 。 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
感染较为多见。
生物学性状19:46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
菌毛。 在S-S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
19:46
一、大肠埃希菌
1)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 体利用;
2)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菌属)和真菌(如白念珠菌)的过度增殖;
3)异位寄居时,能引起化脓性感染;某些菌型为 致病性,可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
生物学性状19:46
➢形态染色
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
致病性与免疫19性:46
➢免疫性
免疫期短,也不稳固。 抗感染免疫主要依赖肠道局部免疫,包括肠道 粘膜细胞吞噬(饮)功能的加强及slgA形成等。
微生物学检查19法:46
➢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1、标本:新鲜黏液脓血便 注意:不可混有尿液,立即送检,不能立即
送检的标本应保存于30%甘油盐水中。 2、分离培养与鉴定 3、快速诊断法
2.肠道感染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分成5组,即肠产毒性E.coli、 肠致病性E.coli、肠侵袭性E.coli、肠出血性E.coli及肠粘附性 E.coli。
五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致病19性:46
菌株
引起的疾病
ETEC(肠产毒性) 旅游者腹泻及婴幼儿腹泻:水泻、腹痛、 恶心、低烧、脱水
EPEC(肠致病性) 婴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大量水 泻,非血性便
在含乳糖的SS琼脂中:无色(致 病)、有色(非致病性)
共同特征 19:46
➢抗原结构
主要有: 1. O抗原 (菌体抗原) 2. H抗原 (鞭毛抗原) 3. K抗原 (荚膜抗原) 4. Vi抗原 (表面抗原)
共同特征19:46
➢抵抗力
不强,湿热60℃经30min即被杀死。 对低温有耐受力。 对一般消毒剂如漂白粉、酚、甲醛等均 敏感。 有些菌(志贺菌和沙门菌)能耐胆盐和 在不同程度上抵抗染料的抑菌作用。此特性 已被用于制作鉴别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
致病性与免疫19性:46
➢所致疾病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和 健康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bacterial dysentery)。
急性菌痢,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 慢性菌痢,病情超过2个月,反复发作。 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主要为内毒素引起微 循环障碍发生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所致。
酵乳糖。
生物学性状19:46
➢ 抗原构造与分类 志贺菌属缺少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
抗原贺K抗原组成。 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
菌属分为A、B、C、D 4个群。
生物学性状19:46
➢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
也较敏感。 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R质粒决
1、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
上皮细胞上 2、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
素等,均可导致腹泻 3、K抗原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
➢所致疾病
致病19性:46
1.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
机体抵抗力降低、外伤或Ecoli离开肠道浸入组织器官时,
也可引起多种化脓性感染,如烧伤感染、胆囊炎、肺炎、脑 膜炎及败血症等,甚至导致内毒素休克。
定),并在菌间传递。
致病性与免疫19性:46
➢致病物质
1.侵袭力 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借菌毛及 相关结构的协同粘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继而进入,在上皮细胞内增殖。
2.毒素 (1)内毒素 破坏肠粘膜上皮----粘膜脓血便;
作用于肠壁----毒血症的症状;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2)外毒素 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素,志贺 毒素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
需氧或兼性 厌氧,营养要求不 高,在普通培养基 上生长良好。
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 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共同特征 19:46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 类或蛋白质形成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 各菌属和菌种。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致 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分 解乳糖。
EIEC(肠侵袭性) 痢疾样腹泻:发热、腹泻、水泻或典型 菌痢症状,出现脓血粘液便
EHEC(肠出血性) 出血性肠炎:剧烈腹痛、血便。溶血性 尿毒综合症,血小板较少性紫癜
EAEC(肠粘附性) 急、慢性腹泻:水泻,呕吐
卫生细菌学意1义9:46
大肠埃希菌作为环境、水源和食品被粪便污染 的检查指标之一。 我国卫生标准:每毫升饮水、汽水、果汁中细 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 群数不得超过3个;每100ml瓶装汽水及果汁中 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5个。
19:46
第15章 肠道感染细菌
19:46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群生 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 道中,故名。
➢形态和染色
共同特1征9:46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 (动力-);一般致病菌都有菌毛。
➢培养特性
共同特征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