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七实验中学课题组本课题组在县教科所和校教科室的领导下,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对“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总结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一)经本课题组统计发现,我校小学生作业和测试中有60%以上的错误都是因为小学生读题偏差而产生的,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往往都认为是小学生粗心马虎导致的,这种不够全面的认知急需纠正,这种读题错误的现象也值得深入研究。

(二)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发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觉笼统、不精确,知觉事物时往往只限于对事物外表的认知和呼出其名称,不能深入全面的对事物进行观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过于依赖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不善于自己读题。

(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一改传统单一的、套路性的呈现形式,变为以多种形式(如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提供信息、呈现问题,这些信息的呈现方式是接近生活本来面貌的、杂乱无章的,且经常是多余或不足的,需要小学生重新组织,也需要小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补充,在面对这些灵活和现实的数学问题时,能正确读题,提高读题能力非常重要。

二、研究内容

(一)数学读题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读题经验的积累,读题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读题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读题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读题方法。因此,科学清晰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读题方

法,正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数学读题技巧的研究

数学读题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口、手、眼、脑要联动,通过数学读题技巧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读题技巧,提高读题效率,达到提高读题能力的目的。

(三)数学读题习惯的研究

引导学生适量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题速度,节省学习时间,同时让学生养成在读题时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进行思索的良好读题习惯及其他优秀的数学习惯与品格。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7年5-6月)

1、确定调查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以本校1-6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2、确立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任务;

3、对学生读题能力进行理性分析。

主要方法:抽样调查法、理性思辨法。

(二)实施阶段(2017年7月—2018年4月)

1、总结学生读题能力的一般特征;

1、收集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教例、学例;

2、试验学生读题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探索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方式。

3、进行小学生读题能力强化探索及反馈小结。

主要方法:案例分析法、试验法。

(三)总结阶段(2018年5月)

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

2、进行结题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主要方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我们认真阅读了大量书籍,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

论及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也大量搜集了网络上的资料和信息,力求以更加扎实、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课题研究。

主要阅读的书目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会数学地思维》、《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等。

(二)调查分析现状,寻找形成原因

为了明晰本校学生数学学习与读题能力的情况,我们首先对全校学生做数学题的态度和现状做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题具有畏惧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做题中都存在自己思考不会,老师一讲就会的现象,独立做题时正确率也不高,一部分学生做题的思路正确,算式也能列对,可就是计算结果容易出错。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分析可能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不理解题意而造成的解题错误;

2、由于学生读题时产生“思维定势式读题联想”而导致的错误;

3、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错误。

(三)立足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以下3点尝试:

1、加强读题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

小学生在理解题意时一读而过、一见题就动手做,纯粹是跟着感觉走,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思考了,往往也是不求甚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炼、总结出了“三读”读题法。在平时的数学题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题目,除此之外,我们也时不时刻意将一些非计算的问题抛给学生使用“三读”读题法解决,从而建立他们的读题能力。这些问题有如:“小明用了10元买铅笔,还余下多少元?”“本班男生17人,女生18人,全班学生家长共有多少人?”“橙子5元1个,苹果3元1个。妈妈买了橙子和苹果回家,共用了多少元?”等,学生面对这些题目时,在初读勾画重点内容后,再读理关系时因缺乏相应解决问题的条件,必然会引起一番争议,在讨论这些题目没法计算的原因时,我们又根据学生的能力,邀请他们将题目略微修改,使之变成可以让全班计算的题目,这些改动既有趣,又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题题目的敏感度。

2、在数学题教学中,杜绝“思维定势式读题联想”的消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