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合集下载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6T01:20:42.744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4期作者:倪永男[导读] 网格化规划是现阶段供电局常用的一种电网规划方式倪永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盈江供电局云南德宏 679300摘要:网格化规划是现阶段供电局常用的一种电网规划方式,有利于实现配电网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对保障电网运行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积极帮助。

本文首先概述了网格化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随后分别从现状调研、负荷预测、网格划分、网架规划等方面,对10kV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方法步骤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基层供电局运用该方法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负荷预测;网架规划由于配电网覆盖范围广、综合管理难度大,通过网格化规划,将其分成若干个独立的供电网格,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在减轻基层电力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确保配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在网格化规划中,还要充分考虑电网负荷、用电需求等影响因素,实现短期与长期规划的统筹,才能达到配电网优化运行的预期效果。

从电力事业发展和自身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熟练掌握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方法、技巧,成为基层供电局工作人员的一项必备技能。

1.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已经划分出的变电站供电大区的前提下,供电局在根据区域内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等因素,选择道路、河流等作为边界,细分出呈网格状的中区,方便配置管理资源、实现电网管理优化。

在网格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参照中区远期饱和负荷作为规划依据,每个中区的总负荷应当控制在2×104kW左右;(2)对于10kV配电网,理论上不得跨越中区进行供电。

但是在技术、地质等特殊因素影响下,可合并2个及以上的中区进行供电。

在技术成熟后,仍然选择各个中区独立供电;(3)规划时必须要尽量依托现有的线路,尽可能地减少配电网改造、重建的工程量,从而帮助供电局控制成本;(4)中区规划面向的是供电局管辖范围内的公用负荷,而对于企业这类需要新增10kV出线点负荷的大型电力客户,则不在中区规划的范畴内;(5)在接线方式上,基于配电网运行安全性考虑,要做到“宜简不宜繁”的原则。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配电网往往存在着容量不足、供电可靠性差、能效较低等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质量电力供应的需求。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成为了当前配电网改造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网格化”规划:配电网的改造升级“网格化”规划是指将传统的径流型配电网升级为多级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双回线网络化等手段,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的配电网还停留在传统的单环形或径流型结构,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较大范围的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为此,推进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配电网需要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布在各个用户侧的小型电源设备,如风电、太阳能等,它们能够为用户提供局部的电力支持,减轻了对传统火力发电厂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配电网输电损耗。

多级网结构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容量不足等问题。

配电网需要实现双回线网络化。

传统的单回线配电网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而双回线网络化则可解决这一问题,它是指在同一区域内设置两条以上供电回路,一旦某一回路发生故障,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回路,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

双回线网络化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二、“三型两网”建设: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三型两网”建设是指在传统的配电网基础上,引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新技术手段,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用户用电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三型两网”建设的步伐,以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

“三型”是指智能型变电站、智能型配电室、智能型馈线。

智能型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变电站各个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智慧配电网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配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种先进配电系统。

网格化规划是智慧配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电力供需的均衡和无功优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稳定性。

1.负荷预测与均衡: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得到负荷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而合理规划网格的容量和负荷。

同时,采用负荷均衡技术,保证各个网格之间的供电负荷均衡,避免因一些网格负荷过大而导致供电不足。

2.节能优化配置:在网格化规划中,需要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和电能质量要求,进行能源优化配置。

通过在合适的位置配置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传输损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故障检测与定位: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现对网格中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智能算法分析,能够快速检测到异常事件和故障,并精确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无功优化配置:在网格化规划中,需要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无功优化技术,调节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小系统的无功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典型的网格配置方案有以下几种:1.辐射型网格配置:将网格按照节点分布的特点,形成以变电站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排列的网格形状。

这种配置方式适合于节点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能够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降低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2.环状网格配置:将网格按照环状排列的方式进行配置,将变电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环状网格。

这种配置方式适合于节点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减少变电设备的数量和线路的长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3.中央型网格配置:将网格配置为以一个或多个中央变电站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排布的形状。

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供电范围较大的区域,能够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联网型网格配置:将多个独立的子网格通过环网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网格系统。

试析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

试析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

试析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发表时间:2017-12-04T16:02:11.0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赵福强苏超段昌一[导读] 摘要:配电网主要是面向终端客户,并保证基础电力系统的稳定。

(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摘要:配电网主要是面向终端客户,并保证基础电力系统的稳定。

尤其是在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网的建设质量成为衡量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因而如何搭建安全、稳定、经济、环保的电网成为众多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网格化;应用一、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划分原则1.1以区域用电为基本准则在构建网格化配电网时应该结合实际的区域情况和块地的用途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另外,还应该根据区域的用电负荷、区域面积、城市道路规划、河流规划等实际情况将区域细化成若干个网格,从而保证配电网网格化的划分效率。

1.2划分后网格的供电能力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到实际的区域用电负荷,设置合理的网格承担电力值,以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另外,还应该预备足够的用电容量,以避免用电高峰期发生断电等情况。

1.3优化布点在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时,应该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规划点,并合理确定电源点。

另外,在布局电源点应该满足就近原则,并保证不同网格内的电源点是来自于不同的变电站。

如果是供电线路是来自于同一变电站,则应保证线路是来自于不同的母线段。

二、配电网规划网格化方法的应用所谓网格化配电网规划就是指结合实际的区域用电需求以及负荷预测模型,按照差异化的原则,合理布局配电网。

网格化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配电网预测的准确性,还能够统筹城市发展。

本文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为例,阐述了北京区域“网格化”配网规划。

另外,该电网公司在完成规划后,还将其与地区政府顺利对接,进一步推动“网格化”配网规划成效的落实。

2.1规划划分若要建设稳定、可靠的配电网,就应该转变建设理念,创建出一套符合科学、规范的配电网规划体系。

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摘要: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研究出一种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首先,将中压网格概念延伸至配变负荷层,引出低压网格概念;其次,根据低压网格化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合理划分为若干低压网格,系统分析各低压网格现状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现状供电格局、负荷空间分布和目标定位,确定低压网格演变过程,结合低压网格演变过程展开配变容量统筹配置及目标供电格局规划;最后,根据目标供电格局和现状供电格局的差距,在每个低压网格演变期确定相适应的过渡供电格局。

应用上述方法对某村进行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规划指标提升显著,供电格局演变清晰,供电可靠性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低压网格演变;供电格局0研究思路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遵循“摸清现状-明确定位-确定目标-逐步过渡-成效分析”的研究思路。

理清现状:梳理低压配电网现状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规划区现有低压配电网规模、低压供电模式、运行情况,总结现低压状配电网网存在的问题。

确定目标:根据规划区的发展定位,设定目标年配电网主要指标的目标值,如供电可靠率、线路供电半径、低压供电模式等指标。

成效分析:将规划项目实施后的主要指标预期成效值与目标设定值进行直观对比,验证规划效果。

1低压网格划分原则本文将已经较为成熟的中压网格概念延伸至配变负荷层,首次引入低压网格概念。

低压网格定义:按照配变供电范围划分的最小单元,低压网架相对独立,重点体现终端电力用户的供电需求,是配变容量统筹配置的基础。

2低压用电网格调整原则综合现状网架、负荷空间分布、供电半径及低压目标网架,进行用电网格的规划调整。

网格内的电源不能跨网格供电,确保供电范围的清晰明确。

3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1)规划区低压网格划分根据低压网格划分原则,将规划区分为若干低压网格。

2)配电网现状分析装备水平方面:分析配变是否存在高损变,低压线路是否存在裸导线、截面偏小线路。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需求不断增长,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成为当今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我国电力行业正加大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的力度。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电力负荷增长趋势,通过合理划分区域、建立相互连接的配电网格,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大多采用单环或者双环架构,这种结构存在电力质量不稳定、容量利用率低等问题。

开展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成为当前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网格化”规划中,首先要对城市进行合理划分,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到不同的配电网格中,从而形成多个相互连接、互为备用的网格系统。

要合理规划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

还需要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新能源设备的智能化接入和管理,为未来城市电力需求提供更多可能。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来完善电网系统。

只有通过“网格化”规划,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电力需求,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三型两网”建设“三型两网”建设是指将城市配电网划分为城市型、城镇型和农村型配电网,同时建设城市供电网和农村供电网,从而满足不同地域的用电需求。

城市型配电网是指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主要服务于商业、居民等城市用电需求,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供电质量的特点。

城市型配电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采用先进的配电设备和技术,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城镇型配电网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城镇地区,主要服务于城镇居民和小型企业,需具备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城镇型配电网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供电网络的覆盖率和可靠性,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

城市供电网是指为城市型和城镇型配电网提供电力供应的大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需要具备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特点。

网格化规划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网格化规划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网格化规划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摘要:配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

如何保证配电网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优质的电力供应,是配电网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针对10kV配网广泛存在的中心城区变电站趋于饱和、设备负载水平偏高,线路转供能力不足、接线复杂,部分区域因城市发展需要调整控规、未来负荷会出现较大增长等典型问题,以国网瑞安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配网规划为例,介绍了瑞安配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谷歌地图、结合大用户负荷信息的“网格化”规划方案,并通过比较配网规划前后效果,证明了上述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格化;配电网;规划1引言10 kV配电网是连接用户和电网的桥梁,对其进行科学的优化规划,可以保证电网改造的合理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区域负荷增长较快[2]要想打造坚强可靠的现代城市配电网,必须转变思路,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电网规划发展之路,网格化配网规划应运而生。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思路将供电分区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以配网现状评估分析和地区控制性规划为基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配网规划新机制。

相对以110千伏及以上电网为主、配网规划主要依据上级电网的安排的传统规划方法,“网格化”规划思路具有避免重复交叉供电、运行方式灵活、便于管理等优点[2]。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姚刚等以“网格化”为基础,提出了网格之间以变电站定向联络为主干、网格内部以线路分段之间联络为依托的“联络组合”理念[3],周湶等从负荷密度与其影响因素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6],安建强等将北京全市建设用地细分为44016 个网格,并依据大样本实测数据建立的各类负荷指标模型,同时结合地块开发程度,进行差异化区域用电负荷预测[7],张植华等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配电网网格的建设需求和重要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城市目标网格的有序过渡,合理安排网格的整体建设时序[8],卫泽晨等提出了网格化中低压智能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9],李冬、余建平等介绍了各地网格化规划的实施情况。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取得了新的进展,引入了“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理念,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对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进行浅谈,并探讨其在配电网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1. “网格化”规划的概念“网格化”规划是指将原有的辐射式供电方式转变为清晰的网格供电方式,在供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中,以地区、城市或农村等特定区域作为单位,将原有的供电方式进行重新组织和规划,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

(1)合理布局:根据用电负荷、用户分布等情况,合理确定供电网的线路布局和连接关系,构建供电网的基本结构。

(2)灵活调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供电网的灵活调节,使得供电能够更加灵活、安全地进行调节和分配。

(3)支持新能源接入:考虑到新能源的不断增长和应用,向“网格化”规划中考虑新能源的接入需求,为新能源提供更好的接入条件。

“网格化”规划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降低配电网的损耗和运行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能源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配电网“三型两网”建设1. “三型两网”建设的内涵“三型”包括城市配网、农村配网和特种配网,其中城市配网、农村配网是指城市和农村的配电网建设,特种配网是指一些特殊领域的配电网,如矿山、工厂等。

而“两网”则指交流配电网和直流配电网,这两者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城市配网的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求,提高城市电网的负荷供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2)农村配网的建设可促进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乡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农村电力供应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与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与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的用电量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

一直以来国内配网规划建设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先主网再配网,导致后期用电量增幅较大的城区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这种脱离用户需求的规划模式弊端逐渐显现,需要寻求一种改进的且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思路和方法。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打破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转为“自下而上”,从市场用电需求终端出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和向导,有效地解决了设备负载率过高、站间转供能力差、网架结构布局混乱、供电范围重叠、供电线路迂回交叉、联络线路冗余复杂、线路损耗高等问题。

关键词:网格化规划;负荷预测;应用引言长期以来,我国的配电网规划建设的主配网规划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以主网为核心向配网发散延伸,对10kV的配网新建改造都要满足上一级电网的规划,加上规划目标行为的不确定性,配电网规划缺乏统一、长远、可持续的技术指导,也为日后配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中心城区已经出现原配电网规划不能满足现有用电需求的局面,这种脱离用户需求的传统配电网规划方式也开始逐步暴露出弊端:如设备负载率过高、站间转供能力差、网架结构布局混乱、供电范围重叠、供电线路迂回交叉、联络线路冗余复杂、线路损耗高等问题,原有的配电网的故障处理和运行调度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1网格划分原则对目标规划区域开展网格划分,使得整个规划局面显得更加清晰明了,由于每个网格的用电性质唯一,能有效地减少后期开展负荷预测的工作量,同时预测结果精度也会得到很明显的提升;网格划分同样可以给现代化配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有利于未来实施模块化供电,降低系统发生故障后网架重构的复杂度和停电范围。

因此对网格的划分要求也较为严格,配电网网格划分应当满足以下几点原则要求:(1)网格的划分情况要与城市市政规划片区划分保持协调一致,优先考虑成熟区域和发展区域,对不确定的区域参照历史经验暂时以单一片区来进行划分。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建设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转型,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成为了当前配电网规划和建设的热点和关键方向。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网格化”是指将电力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构建成为一个密集、多样化、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地运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接入、电力需求增长等多种复杂情况。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必须考虑到城市化进程、电力需求增长、新能源接入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用先进的规划和设计工具进行规划设计。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化进程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和工商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系统往往面临着配电容量不足、供电质量差等问题。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用电需求,合理规划网架结构和提高供电能力,以满足城市电力需求。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需要考虑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接入,配电网系统面临着对接新能源、调峰填谷等新的挑战。

而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网格化”规划,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接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运行灵活性。

二、“三型两网”建设“三型两网”是指城市燃气、智能电网和光纤通信构成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网络和智能电网建设。

这种建设模式是适应能源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新需求,是实现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智能电网作为实现能源互联互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论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

论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随着社会对用电需求量的增加,配网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对应的配网规划却相对缓慢,不合理的配网结构不仅仅浪费了电能资源,还无法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大配网规划力度,采用网格化规划方法,优化配网运维管理,以提高配网运行水平,进而确保供电服务质量。

标签: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1.用电网格的划分一是负荷发展成熟的网格(城市建成区),该类网格土地已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负荷几近饱和;二是负荷快速发展的网格(城市规划区),该类网格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而且远景负荷较为明确,有足够的负荷上升空间;三是发展不确定网格,该类网格无明确的区域规划,在空间负荷增长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用电网格的划分首要考虑因素是保持用电网格目标网架的完整性,即对于目标网架来说,一个网格应包含为该网格供电的线路的整体,不应出现一回(或几回)线路为该网格供电的同时为其他网格供电,一个用电网格以1~2组典型接线为宜。

2.网格化规划原则及方法2.1供电区域的规划遵循特定的导则,形成层级分明的区域划分,从市区到县城再到乡镇、街道、村庄的区域等级,根据负荷大小、密度等来规划区域类型。

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用电需求量等来进行片区配网规划。

2.2现状分析采用导则中的供电安全标准开展中压配电网现状摸底与分析评估,分析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地方用地路网图为基础绘制规划区域中压配电网现状地理接线图,细化中压线路走向及供电区域、配电站所以及联络分段设备的地理信息。

2.3负荷预测(1)分区负荷预测: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开展各供电分区规划期内电量负荷预测,并提出推荐方案。

(2)空间负荷预测:针对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电网格,根据用电网格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等详细参数,设定相应用地的负荷密度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并利用当地相应用地性质饱和负荷地块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校核。

针对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电网格,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根据网格内各类用地的用地性质和占地面积,结合当地发展的情况设定合理的容积率,设定适应的负荷密度进行负荷预测。

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及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及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及应用摘要:近年来,高可靠性、高质量的用电需求,对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法提出挑战,寻求一种更科学的配电网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网格化概念的提出,为配电网末端设备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配电网网格化作为一种精细的管理方法,将网格化应用到配网设备管理和规划中,把供电区内复杂的配网设备分配到单元内,以单元为最小单位,实现设备的清晰化管理。

关键词:网格化;配电网;设备管理;电网规划1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方法网格化管理是将一个大的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小的供电单元,在空间上将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等电力设备分配在各单元内,实现大数量的电力设备在空间上的“分组”,一个单位为一组,将每个单元作为最小管理单位,对单元内的设备建立信息台账,实现单元内的电力设备管理。

网格化作为配电网管理方法的另一个应用层面,对照配电网的规划目标,对该供电区的10kV目标网架和上级变电站规划布点,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建议。

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作为传统的“自上而下”规划方法的辅助和校核方法,也有其实际意义。

供电分区:明确区域配电网的供电范围、电力设施布局、上级电源等区域配电网的基本情况。

单元划分:综合考虑供电区的地理信息(小区分布、电力管廊等)、空间发展规划、变电站等因素后,将大的供电区合理的划分为若干单元。

负荷预测:以单元为管理单位,进行单元内饱和负荷预测。

可通过趋势外推法、空间负荷预测法、自然增长加大用户法等多种负荷预测方法,并相互校验。

配电网规划:按照配电网规划导则的要求,逐单元规划电力设施布局,包括10kV线路组网模式供电半径、装载容量等,并提出对上级变电站的需求,给出变电站选址建议。

2以某一供电区为例2.1供电区基本情况某供电区为C类供电区,供电面积约21km2,现有10kV供电线路26回,配电变压器486台,断路器58台。

该区域内供电的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1座,另区外为该区域区内供电的110kV变电站2座。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摘要:配电网是供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连接供电企业和用电用户的重要纽带,也是为用电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的重要设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用电用户对配电网的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需求。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实现配电网网架的坚固、可靠、绿色、高效。

本文对网格化在配电网规划中应用的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稳定有效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配电网规划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应用1网格化的基本概念在进行配电网规划以及用户接入工作时,网格是最小的单元。

同时,在开展项目管理和配网运行检修过程中,网格也是最小的单元。

所谓的配电网网格化,主要是对复杂的配电网进行有序的划分,使之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供电网格。

意思就是“大而化小,分而治之”的简化思维。

这一期间,要对该地区配电网的发展现状、负荷特性做出研究,同时还要分析负荷分布和地理分界线等众多因素。

划分之后的配电网,每个网格中的线路网架能够独立承担网格内供电负荷,区域化供电明确,同时利用标准接线模式进行供电,因而每一个网格的供电工作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2网格化方法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策略2.1供电分区类别的规划以及界限模式的选择在对供电分区类别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导则和负荷预测结果开展规划工作,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对网格化中的各个供电分区的类别变化情况进行验证,从而为规划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配电网的规划人员还必须要结合配电网规划区域内,电量古负荷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供电分区具体类别,在去除掉专线用户电量负荷之后,确定每个类别适合的网格规划方案和目标网架接线具体模式,确保其规划方案与架接线模式都可以满足导则与供电安全标准的具体要求。

其中,一些电量负荷发展较为成熟的网格,可以按照电网网架建设现状,结合最少改造工作量这一原则,合理的选择具体的接线模式;对那些负荷发展速度加快的网格,则应当以导的接线模式;对那些负荷发展速度加快的网格,则应当以导则为基本指导,规划处相应的目标网架线和接线模式。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提高用电服务水平,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大生产力度、优化生产工艺,同时还要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不断优化网架结构与网格划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构建现代化配电网体系。

本文就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及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网格化;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电力行业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也在随之不断提升。

而城市化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对配电网消纳和供电能力,以及供电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强化对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升其供电的可靠性、运行效率、电能质量,做好电网的升级跨越等工作,合理应用网格化这种配电网规划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配电网系统,完善城市中的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1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增强供电的可靠性。

在供电方式上采用网格化的供电形式,实行对每个分区的供电需求及维护,一旦供电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的情况,维修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定位确定故障地点,及时有效地进行事故处理。

配电网在制定电能运输形式时基本上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模式,以便能在某个停电区域进行快速检修,并采取安全的电源填充措施,杜绝电力事故发生,形成一定的安全防范理念和满足高效检修的效率和用户的供电需求。

(2)提高调度灵活性。

每个供电网格结构都采用双环网、单环网进行供电,解决了多个网格之间的跨度供电的过量需求,实现清晰可靠的供电网格结构。

在进行安全检修时,不用过多考虑供电线路的负荷运输倒送形式,应快速制订有效的运输方案和调度措施,减少电能负荷运输。

(3)提升自动、精益化的管理水平。

完成对配电网的整个运行网格网架结构的合理分析,实行精益化管理模式,获取更有效的供电设备和运输措施。

在某一块网格结构中,获悉其运行指标及网格化现状,帮助配电网制定网络化的运行决策,以便在停电时能够清晰准确地掌握实时状况及事故处理方案,加强更自动化、精益化的管理模式。

“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

“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

“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当前10千伏配网规划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配网规划方面,传统规划采取自上而下方式,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数据及方案梳理,配网规划准确性不足;在配网管理方面,缺少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及辅助决策系统,制约了规划成果及管理效果的延续性;在地区经济发展衔接方面,缺少配网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对接机制,制约了配网项目的有效落地。

现今,电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想真正深化配电网改革,应适当创新配电网规划方法,使网格化规划法实践优势全面显现。

新时期背景下,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实践工作刻不容缓,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网格化规划基本介绍1.1网格化规划定义网格化规划属于新兴规划法,即参照相关标准细分单元网格,并针对性制定监管方案。

网格化规划方法用于中压配电网管理环节,即管理者在精益化理念指导下完成电网建设任务,以期实现提质增效目的,避免出现电力资源区域配置不当现象,从整体上提高电网企业经济价值。

1.2 网格化规划特点其特点为图形化、立体化、信息化、综合化、精细化。

基于网格化规划法全面采集数据信息,如配电站位置、终端用户数量等,确保电力资源有效配置,以此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

经网格分析掌握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需求,据此细化网格化规划目标。

2 中压配电网规划常见问题2.1 配电网协调不当配电网规划需要树立全局意识,一旦主配网协调不当,则电力资源低效配置现象随之出现,进而影响配电网建设效果。

目前,主网配置工作备受关注,相对来讲,配网规划工作流于形式,导致电力资源优势片面彰显,这对电网企业后续发展将起到制约作用。

2.2 供电质量相对较低一般来说,配电网规划前期要合理化设计,尽可能减少配电网投用问题,确保配电网稳定运行。

实际上,配电网规划环节应考虑技术、人员、资金等因素,如果规划形式较单一,或是影响因素片面考虑,那么配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最终影响供电质量。

关于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关于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关于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摘要:配电规划是现代社会资源应用发展的主要措施,配电网规划采用新式规划方式--网格化规划,新规划方式可以实现现代电力资源配送实现区域化管理,优化地域配电系统的规划结构,实现现代电力系统的阶梯化管理,实现我国供电系统的结构化管理。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网格化方法;应用分析引言:随着社会发展速率逐步提高,电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电力配送系统的管理范围逐步加大,传统的配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较大的电力供应需求,实施新的配电管理措施,实现现代电力资源分配管理整体化发展,实现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实施的构成因素(一)区域规划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管理方式的实现,要合理把握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的构成因素,区域规划是首要条件,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的实现,是基于对配电网络电力系统的实际规划情况的基础之上,实现电力系统的区域性合理规划,是保障电力配送合理的基础。

(二)网格规划原则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实施,以网格化规划原则为主要规划依据,一方面,网格化规划原则以网格规划的长期配电的区域为规划依据;另一方面,依据我国电力配电输送系统的供应准则,采取就近的措施,完善电力配送系统的划分依据,实现现代配电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规划系统合理化、系统化发展[1]。

(三)电网配置网架电网配置网架的规划,是实现电力应用系统资源应用的总体目标,从目前我国网格化电力系统的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基础网架、过度网架以及总目标网架三部分,电网配置网架在网格化对电力资源供应中发挥着检验和完善网格化的作用。

二、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网格化规划是现代电力输送中采用的一种新型供应管理办法,网格化规划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分配规划小面积内的整理,实现电力配送的电力区域性划分,负荷预测以及电力供应的系统评估,结合我国配电系统中规划方式的应用,对配电网的网格化方法进行分析。

如图1[2],为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的规划思路图,结合图像,对配电网规划的网格化方法进行探究。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与应用分析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与应用分析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与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配电网事业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传统的规划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配电网的发展,并且城市配电网一直以来主要是跟随负荷进行发展,很多时候配电网的规划不能落到实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偏离了规划的原则和思路。

同时各个城市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配电网联系不够紧密,大部分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发展较迅速,配电网的规划方式得不到更新,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进步,由此导致配电网事业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分析电网的现状,提出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及应用对策。

关键词:电网工程;配电网;网格化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国历史上主要关注输电网规划,配网规划主要依据上级电网的安排,缺乏一套独立而科学的配网规划方法。

传统的配网规划虽亦是根据相应技术原则进行,但存在着管理混乱,与城市规划衔接不足等现象,随着我国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负荷密度的迅速提高,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传统配网规划方法己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北京、深圳、上海、苏州等地电网公司首先研宄并应用的一种新的配电网规划方法。

其工作开展的基本策略是:打造网格化空间布局,开展多元化负荷预测,制定差异化规划标准,搭建模块化目标网架,采用数据化指标分析,呈现实用化规划成果。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地区配电网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并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的规划设计,得出综合效益更高的配电网规划方案,以更高效地利用配电网建设资金。

随着各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发展应与城市规划发展更相适应,使得电力建设时序与地区建设同步,配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统筹协调。

2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配电网网格化主要指的就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经过一定的方式,用多种相同电压的电力线路拉成固定的网格,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网格进行分割,这样能够将大区域变成若干个小区域,在这一小区域内进行配电,保证配电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个区域内的供电电源点,又能够保证配电的安全性。

网格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设计应用

网格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设计应用

网格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设计应用摘要:中心城市供电实行网规格化是以供电客户为基本单位,将供电辖区按照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所提供的用地属性、负荷密度、片区分块等资料为边界条件划分成为单元网格。

将复杂的网架改造,转化为相对独立的各供电单元内部的标准化网架,并以此为蓝图,推进安全可靠、网络清晰、调度灵活、运行经济的智能配电网。

1.系统部分1.1电网现状供电能力方面:1、2018年迎峰度夏期间,110千伏随港站全站负载率22.48%,临近轻载,其中1号主变(39.71%)、2号主变(19.46%)。

110千伏兴旺站全站负载率51.87%,其中1号主变(49.3%)、2号主变(54.44%)。

改造前电系图如下:网架结构方面:相邻单元内有在建110千伏马厂站,2019年年底投运,为优化网格内10千伏网架结构提供了条件。

1.2工程建设必要性供电能力方面:1、自110千伏马厂站新放2回ZA-YJV-8.7/10-3×400mm²双拼电缆至正茂路鸿音路割接部分现状鸿音开关站“旺21鸿音甲”及“随34鸿音乙”10千伏进线电缆至鸿音开关站,双环网供电的结构。

2、自水岸开关站新放2回ZA-YJV-8.7/10-3×400mm²电缆沿新元南路向南至韶华路,再沿韶华路向西至云端开关站,双环网供电的结构。

3、自云端开关站新放1回ZA-YJV-8.7/10-3×400mm²双拼电缆至鸿音路割接部分现状鸿音开关站“旺21鸿音甲”10千伏进线电缆至110千伏兴旺站,双环网供电的结构。

4、自云端开关站新放1回ZA-YJV-8.7/10-3×240mm²电缆沿鸿音路向南至琼阁路,再沿琼阁路向西至琼阁路灯甲箱变,单环网供电的结构。

工程实施后110千伏马厂站及110千伏兴旺站下供负荷能满足正常状态下“N-1”校验。

网架结构方面:1、开关站可直供平均单路装接容量<6000千伏安且>800千伏安的用户;环网站10千伏出线可供平均单路装接容量应≤800千伏安的10千伏用户;2、10千伏电缆网以开关站为核心节点,形成单环网、双环网接线结构。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其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电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重要作用,而电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电网规划的设施与管理。

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关乎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是确保电力经济的重要保证,在电力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为了电力的发展,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管理安全工作成为了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实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如何做好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安全管理方法展开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并给与合理化建议,为日后我国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网格化规划;薄弱环节;目标网架引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人们对日常所需的要求逐渐加大,从而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现如今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加快,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配电网的规划和供电能力,以及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所以,要加强对配电网的规划发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供电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使我国电力的发展得到质的飞跃,科学合理的对供电应用网格化,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各城市中对配电网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区网格化划分原则在进行配电网系统开展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工作原则:①以部分地区的用电情况为例,把主要用电量作为主体,我国配电网的发展按照如今情况来看,各区域进行详细的用电规划,在不同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和允许规划的条件内进行细致划分。

之后,按照各个地区配电网电力负荷的预测结果,结合各个地区配电网面积大小、源点位置、负荷性质等其他内容,在综合考虑远景道路、河流水与规划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将规划区域细致换分呈各个若干的配电网网格。

②每一个配电网网格的大小都是根据相同的接线标准进行供电的,保证每一个网格都可以独立进行区域供电,从而保证每个供电任务的完成,满足不同区域的配电网网格的电力承载力。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

浅谈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三型两网”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电力配送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和“三型两网”建设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三型两网”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重要性1. 适应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和风电的大规模接入,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并网的需求。

配电网需要进行网格化规划,以提高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和稳定性。

2. 提高电网的可靠性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多为辐射状和环状,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引起大面积停电。

而采用“网格化”规划后,可以实现多路径供电,减少了停电的可能性,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3. 提高经济性网格化的配电网能够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减少线损和能源浪费,提高经济性。

通过智能化管理,还可以实现电力的合理分配,减少耗能,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二、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关键技术1. 智能化实时监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需要依靠智能化监测系统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新能源接入的波动性和间断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调整,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三型两网”建设的意义“三型两网”是指城市电网、农村电网、工业电网,以及城市燃气管网和城市供热管网。

这一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优化能源结构通过“三型两网”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电网与城市燃气管网的互联互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2. 推动产业发展“三型两网”建设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能源供应,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状主要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介绍和对比分析,发现单
环网、N供一备接线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构建容易,组网灵活的特点,在配电网
网格化规划中,适合作为供电网格的目标接线。

根据供电网格负荷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相应的目标接线以及优化方式,最终达到网格化供电的目的。

关键词:供电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实践
在整个电网系统中,配电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面向终端客户,向
用电户提供持续、稳定和可靠的供电。

尤其是在当前电力市场的改革背景下,加
强配电网的的改革已经成为电网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措施。

一、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
1.1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原则
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规划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先10千伏再110千伏”的顺序,通过“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进行“网格”归类和划分。

具体说来,在对配电网进
行网格化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基本规划原则,具体为:
原则一:以配电网的地块需求为“网格”规划导向,在配电网现状的基础上,
以配电网区域控规为依托,对性质不同的地块、开发深度不同的地块进行“网格”
归类和划分。

同时,在“网格化”规划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块的负荷预测结果,
并结合站源点的位置、以及划分区域的面积、河流水域、远景道路规划条件等,
再将每一个网格化的区域进行细化,使之分为若干个小网格。

原则二:经过“网格化”的区域规划之后,每一个网格区域内都应该能够承担
其该区域的正常供电任务,以满足该网格区域内部的用电需求。

原则三: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规划的过程中,还必须要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对规划点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合理确定电源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电源
点的时候,应遵循就近的原则,以确保不同网格的电源点来自于不同的变电站,
而对统一变电站的供电线路,则应分别来自不同的母线线路。

1.2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方法
根据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原则,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化”的时候,应严格按
照如下方法进行规划:
(1)对配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
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化”的规划过程中,要首先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中的中
压线路联络率、站间联络率,以及N-1通过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中压线路的
供电半径进行详细的观测,看其是否过长;另外,还要对配电网络的装备水平进
行仔细的观测,看其中压线路是否存在架空裸导线,或者观测主干线路是否存在
较小截面积的导线;最后,还要对整个配电网的中压线路的重载现象进行详细的
分析。

(2)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预测
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化”的规划过程中,要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科学的预测。

通常在预测的过程中,可采用趋势外推的方法,依据规划区内的中压线路负荷进
行分析。

得到分析和预测结果之后,要使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配电网近期内的
负荷总量进行科学的推算。

(3)做好目标网架和过渡网架的规划
在对配电网进行“网格化”的规划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目标规划区内的各个网
格中的压配电目标网架。

具体的构建思路如下:积极构建基础网架,之后并对出
现规模进行详细的计算,然后对配电网的负荷转供方式和能力进行确定,接着对
开关设备进行布置,随后对走廊通道进行规划,最终完成构建目标网架。

二、实现城市配电网格化的必要性
2.1适应高可靠性供电要求
随着近几年城市改造,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配电线路无规则的自然延伸,
造成变电所之间配电线路供电范围无明显的划分界线,线路之间交叉、迂回供电,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组织及降低线损指标的实现。

由于当前
网架薄弱,结构不合理,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从查找事故点到布置现场安全
措施以及事故抢修,一般需较长时间,且需由熟悉现场情况的人员,才能组织完成,并经常造成一停一大串、一停一大片的局面,很难适应高可靠性供电的要求。

实现城市配电网格化后能达到:明确了变电所之间的供电范围,供电局之间
的供电界面清晰,且以变电所为中心,以城市主要街道为界面,根据配电线路的
供电半径、地理半径及负荷分布情况,将城区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块区。

由于每个块区只安排两回线路供电,当该块区线路停电检修作业时,只需在
电源入口处做好安全措施后,即可保证只要作业组成员作业不出此块区范围,就
无触电的危险。

因为此块区无其它电源供电,因此安全措施概念清晰,适应于安全、规范、高效的集中检修需要。

2.2适应用电营业管理要求
由于目前供电局之间供电界面不清晰,配电线路相互交叉、重叠供电,给营
业按线分卡带来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供电局之间交接处,用户不清楚到底归哪个
局供电,应该到哪个局去购电。

对用户供电方案的确定,没有明确的遵循原则,
基本上是就近进行,否则用户就会提出疑问。

实现城市配电网格化,明确了供电局之间的供电范围,采用块区两回配电线
路的供电方式,不存在线路交叉、重叠供电的问题,给用户购电提供了方便,为
营业按线分卡管理奠定了物资基础。

同时,对用户供电方案的确定,明确了基本
原则,用户在哪个块区内用电,就必须使用供给该块区的电源,不存在接其它电源,提高制定供电方案工作的效率。

2.3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建设和环境美化对电力通道的限制,加之新建商
业和住宅小区的用电增长,急需规范和规划配电网,以适应城市管理、城市发展
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的趋势。

作为城市基础功能的供电网络,特别是配电网络,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
筹考虑,这是社会赋予供电部门的职责,配电网格化的组织与实施,即是城市发
展总体规划组织与实施的相应部分,并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奠定了基本的社
会空间。

2.4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先决条件
由于目前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线路之间交叉、重叠供电,导线截面小、型
号多,互带能力差。

当某一条线路发生永久故障时,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整条线路
长时间的停电,同时为了查找故障点,需要出动大批的人员和车辆,耗费很长时间。

而且,高新科技装备的应用普遍速度缓慢,这与目前配电网络及线路分布不
合理,规划意识陈旧落后直接相关,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电网迅速查出故障点,
快速切除、隔离故障的要求。


三、配电网网格化的规划的实践应用
根据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将其应用到某城市配电网的网格
规划中,其实践应用情况如下:
3.1首先针对该城市的实际情况,对该城市的某地区配电网进行设定,假定其为B类供电区,按照配电网网格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区的配电网进行“网格化”规划,将其分为6个网格。

3.2对该城市配电网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如下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该城市配电网的具体指标,可以得出该区配电网的中压线路联络率、供电可靠率、中压线路N1通过率、中压线路绝缘化率、中压线路平均供电
半径等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3通过负荷密度指标法对配电网进行负荷测试。

接着,按照目标网架和过渡网架的规划的思路,并结合该城区未来规划的方向,对该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的目标网架和过渡网架进行积极构建。

3.4对该城市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看其是否满足了城
市一流配电网的要求,以不断提高该城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语:
配网的网格化管理是区供电局在进行的一项管理上的创新,它能使管理精细化,操作更加精准,有助于改善传统的电力供电方式能够保证电力管理的精细,
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充分的调
动电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覃忠民.镇级供电所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与实践探究[J].通讯世界,2017(17):160-161.
[2]王硕,赵杰,刘国平,等.基于网格化的城市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6,37(4):56-59.
[3]任脉.基于网格化思路的配电网规划探讨[J].科技风,2017(16):203-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