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能力。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和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将探讨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 地基处理前的勘察和测量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基测量。
通过勘察和测量,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土壤性质和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承载能力的测试,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土体加固、灌浆注浆、排土填充等。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施工条件和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注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理方法,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 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包括挖土、注浆、加固等环节。
在进行地基处理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同时进行,以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基础施工技术要求1. 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基础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土壤的特性和建筑物的荷载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基础设计的合理性。
2. 基础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混凝土的材料选择要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和抗渗性等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
钢筋的选择要考虑其强度和粘结性等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材料的检测和试验,确保其质量达标。
3. 基础施工的工艺控制基础施工的工艺控制包括基础的浇筑、养护等环节。
地基处理招标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招标技术要求1.地基处理项目概述地基处理项目概述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目标、施工范围、地质情况等。
具体要求如下:(1)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招标单位、项目地点等。
(2)项目目标:明确地基处理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如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稳定性等。
(3)施工范围:详细描述地基处理的具体范围和施工工作内容。
(4)地质情况:对地层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岩石分布等。
2.技术能力要求(1)资质要求:投标人应具备相应的工程施工承包资质,如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2)经验要求:投标人应具备一定的地基处理施工经验,包括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人员的相关经验。
(3)技术人员要求:投标人应配备具备地基处理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并提供其简历和资质证书。
(4)施工设备要求:投标人应具备适用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以满足地基处理项目的施工要求。
3.技术方案要求(1)地基处理方法:投标人应提供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和工艺流程,以解决地基存在的问题。
(2)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投标人应提供可行性分析,以证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预期的地基处理效果。
(3)施工时间和工期:投标人应提供施工时间和工期计划,以确保地基处理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4)质量控制措施:投标人应提供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监控措施,以确保地基处理质量。
4.技术要求(1)地基处理的稳定性:投标人应保证地基处理后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地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材料选用和配合比:投标人应选择适用的材料,并提供材料的技术参数和配合比例。
(3)施工工艺要求:投标人应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包括施工工艺、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
(4)施工过程控制要求:投标人应对地基处理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就是地基处理招标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具体要求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招标单位在招标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技术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和规定,以确保投标人具备完成地基处理项目的能力和资质。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一、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指标。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2.土层改良:对于地基土层承载力较低或存在较大沉降风险的区域,需要进行土层改良。
常见的土层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土地基、灌浆加固等,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排水处理:地下水位过高会导致土壤软化和地基沉降,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方法包括建设排水井、排水沟以及设置排水管道等,确保地下水能够顺利流出。
4.适当加固: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如软弱黏性土、发育良性构造等,需要进行适当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抗沉降能力和抗震能力。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地锚等。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法1.清理地表:在施工前,需要将地表上的杂草、树木及其他障碍物清除干净,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2.挖掘基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土机等工具进行基坑的开挖。
基坑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确定。
3.基础浇筑:在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
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速度和浇筑温度,以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础加固:对于需要加固的地基,可以在基础中设置钢筋或预埋钢板等,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5.基础防水: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的防水处理。
可以使用防水材料进行涂覆或设置防水层,以防止地下水进入建筑物。
6.监测与试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基的监测与试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测量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监测等。
7.整理施工场地: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洁。
以上是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的相关介绍。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监测与试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标准与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标准与技术要求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地基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与技术要求。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地基处理的标准与技术要求,并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一、地基处理标准1. 《建筑地基处理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标准》是中国建筑业中广泛采用的相关标准之一。
它规定了不同类型地基处理的工艺流程、施工要求、验收标准等内容。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标准》,各种地基处理方式如填筑、加固、排水等均有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2. 地基处理质量验收标准地基处理质量验收标准是对地基处理工程进行评定的依据,它包含了工程量测报告、技术验收报告、质量评定报告等内容。
验收标准通常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地基处理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保证地基处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 地基调查与分析在进行地基处理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基调查与分析。
这包括地质勘探、土质检测等工作,以获取地基的详细情况,并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 地基处理方式选择根据地基调查与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包括土体改良、深层加固、土石方工程等。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式时,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目标要求以及项目预算等因素,并充分评估各种方式的适用性。
3.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使用等。
为了确保基坑的正确开挖、土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的规范操作,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
4. 监测与评估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这包括对处理区域进行沉降观测、变形观测、应力观测等,以评估地基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精选全文
❖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上午4时30分24秒上午4时30分04:30:2424.8.18
二.真空预压: 3.1.4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 3.1.5地基土渗透性强时,应设置黏土密封墙。
真空预压施工图
三.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 3.1.6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时,应先抽真空再进行堆载, 并继续抽真空。 3.1.7堆载前,应在膜上铺设编织布或无纺布等保护层。 3.1.8堆载加载过程中,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设计要求。
换填垫层法施工
2.2质量检验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以确保每层都能达到设计要 求,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环刀法 贯入仪法 静力触探试验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用于对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和 砂石垫层的检验
用于对砂石和矿渣垫层的检验
垫层的质量检验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数所对应的 贯入度标准进行检验,常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来检验。
砂石桩
4.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 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 5.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0.3 倍套管外径;垂直度偏差不 应大于1%。
沉管砂石桩施工现场
5.1.3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复合 地基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施工各项记录,如有遗漏或 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 ,应补做或 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 行质量检验。
水泥浆搅拌桩施工现场
3)关闭搅拌机械。
5.3 旋喷桩复合地基
5.3.1旋喷桩复合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序为机具就位、贯入喷射管、喷射注浆、拔管和冲洗等。 2.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 mm。
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
建筑行业中的地基处理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中地基处理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
一、地基处理施工规范1. 地基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基勘察工作。
地基勘察应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和地基基础勘察,以获取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为地基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2. 地基处理设计地基处理设计应根据地基的特性和建筑物的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
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确保地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地基固结处理地基固结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它通过施加外力或改变地基的物理特性,使地基固结压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固结处理方法包括振动加固、动压注浆、碾压压实等。
4. 地基加固处理地基加固处理主要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或地基沉降较大的情况。
加固处理方法包括增加地基承载力、改变地基的变形性质和控制地基沉降速度等。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有灌浆加固、加固桩基础、土石方平衡法等。
5. 地基防护处理地基防护处理主要用于避免地基沉降、地基侵蚀和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常见的地基防护处理方法有灌浆抗渗、铺设防水层、设置降水排水系统等。
二、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1.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按照设计深度和尺寸进行,开挖面应光滑整齐,不得有大块石头和土质杂物。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基坑的支护和排水,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干燥。
2. 地基处理材料地基处理材料应符合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的技术要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基处理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
常见的地基处理材料有砂土、黄土、水泥和注浆材料等。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包括施工工艺的控制、材料的质量把控和施工现场的管理等,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安全措施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
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设置警示标识和围栏,保证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的规范,包括地基处理的目的、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内容。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下沉、倾斜等安全问题。
通过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加固法加固法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挤密桩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2. 固土法固土法是使用化学物质或注浆材料来固化地基,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固土法适用于软弱土层的加固,能够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加压法加压法是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地基土层内部的结构,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加压方法有静压注浆法、动压注浆法等。
加压法能够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沉降。
4. 预压法预压法是在地基上施加预定载荷,使地基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预压法适用于需要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减少沉降的情况。
三、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遵循以下技术要求:1. 原则上应根据土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不同的土质状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
2. 地基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地基处理的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等,均需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3. 地基处理应科学合理,注重施工控制。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
4. 施工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监测措施。
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合适的监测措施,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5. 地基处理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地基处理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施工设备,确保地基处理施工质量。
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及技术要求解析
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及技术要求解析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方回填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需要注意一些要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地基的稳定和持久性。
本文将对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一、地基处理要点1. 地基平整与压实: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确保地基平整,并进行适当的压实工艺。
平整的地基可以减少土方回填过程中的不平衡情况,而压实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因此,地基平整与压实是土方回填中的关键要点之一。
2. 剖面设计和坡度控制: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进行剖面设计和坡度控制。
剖面设计可以确保土方回填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局部地基过高或过低。
坡度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基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坡度,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松土与加固:土方回填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和加固。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密实度和渗透性,促进水分的渗透和排泄。
加固可以增强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地基出现下沉和变形。
4. 防止渗漏:土方回填中的地基处理还需要注意防止渗漏。
在进行回填之前,应采取防水措施,避免水分渗入地基,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同时,在回填过程中,应留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确保水分能够及时排泄,避免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地基沉降。
5. 分层夯实:土方回填时,应采取分层夯实的方式进行处理。
分层夯实可以确保每层土方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夯实过程中,可采用合适的机械或人力进行,以达到预期的夯实效果。
二、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 地基基础条件评估: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进行地基基础条件评估。
评估包括地基的地质情况、土壤类型、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评估结果将指导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要求。
2. 勘察和测量工作: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勘察和测量工作。
勘察和测量工作包括地基平整度的测量、地基土壤的取样和测试、地下水位的测量等。
这些数据将为地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地面回填土处理技术要求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的回填土面积较大且回填土层厚较深,为防止地面沉降满足厂房地面堆载要求,拟采用强夯法处理厂房地面回填土,技术要求如下:1. 施工必须按下述规程规范进行:(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2-2002)2.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k≥150kPa,干容重:16kN/m3,压缩模量≥10MPa,单击夯击能4000kN.m,夯击点间距3倍夯锤直径。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得大于50mm,同时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且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强夯影响深度需大于8米,分两遍点夯进行,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两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强夯至低于厂房室内地坪标高约1.0米处。
4.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2周(根据天气情况及现场实际调整)。
5.回填土由粉质粘土、碎石组成,粉质粘土含量70%。
6.大面积夯填前应试夯,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根据试夯的检测结果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和方法。
7.夯坑做到随夯随填,保证不过夜、不积水;8. 强夯施工应由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整体强夯前应由甲方和设计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确认。
9.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及量测每击的夯沉量等),且每遍夯击前,均应对夯点放线进行认真复核。
10.施工完成两周后需由专业检测单位对强夯结果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交由设计单位进行确认。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6月28日。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3。
1.4.2.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1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等。
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
(1)换土垫层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地基。
换土垫层法是先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土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垫层、砂垫层、碎(砂)石垫层等。
1)灰土垫层:灰土垫层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粘性土拌合均匀后,在最优含水率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厚度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强度较高的砂或碎石等回填,并经分层夯实至密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等作用.(2)夯实地基法(锤击加固土层的厚度与单击夯击能有关,重锤夯实法由于锤轻、落点底,只能加固基土表面,而强夯法根据锤重和落点距,可以加固5~10m深的基土)1)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重复夯打击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2)强夯法: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一般8~30t)吊起从高处(一般6~30m)自由落下,对地基反复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一、概述地基处理技术是对基础地基进行改良或者加固的一项技术,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是科学指导地基处理工作的必要依据,规范化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二、技术标准地基处理技术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1. 土质稳定性标准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水文地质特性等因素来测定土质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工程应根据需要把土质变为稳定状态,地基变形量应不超过规范要求。
2. 安全性标准地基处理前应对建筑物周围土层的稳定状态、土壤固结性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地基处理应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外围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安全隐患。
3. 施工质量标准地基处理技术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对过程进行全程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经济性标准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考虑经济性成本,选择经济实用的工艺方案,利用节约合理的材料和人力资源,确保总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技术流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施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 土质调查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前,应对建筑物周边的土质进行调查,确定土壤属性和类型。
2. 地基评估对于已经存在缺陷或损坏的基础进行评估,分析周围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测定土壤固结性,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3. 处理方案设计提出适合该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所用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
依照建筑物的施工计划和土质特性,对处理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4. 施工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开始施工,应配备专业的施工装置及人员团队。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5. 建设验收对已完成的地基处理工程进行验收,验证处理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四、现代化技术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应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引入现代化技术和科学技术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测量智能化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在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
地基处理技术流程及检测要求
地基处理技术流程及检测要求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地基的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技术的流程,并解析其相关的检测要求。
一、地基处理技术流程1. 方案设计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和程度,以及相关的材料和设备。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基的种类、荷载特点、既有地质条件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方案选择。
2. 原地基标准化处理原地基标准化处理是指对于已经存在的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地基的强夯、振动加固和混凝土灌注等方法。
对于比较松散的土壤,可以采用振动加固的方法,通过机械振动或冲击来改善土壤的密实性。
对于原地基的强夯处理可以增加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使其更适合支撑建筑物。
3. 地基增强处理地基增强处理是指通过添加材料或施加力量等方式,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质。
常见的地基增强处理方法包括灰土法、土石方回填法和预制桩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抗沉降性和承载力。
例如,采用预制桩法可以通过设置预制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4. 地基隔离处理地基隔离处理是指采用隔离层等措施,防止地基受到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地基隔离处理方法包括防水层的设置和隔振措施的采用等。
例如,在地下室的施工中,可以设置地下防水层,以防止土壤水分带来的影响。
同时,对于需要进行噪音控制的场所,可以采用隔振材料或隔振结构,以减少外部震动对地基的影响。
二、地基处理检测要求1. 承载力检测地基处理后需要进行承载力检测,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符合建筑物的要求。
承载力检测可以通过静负荷试验、动力触探和声纳测试等方法进行。
其中,静负荷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在地基上施加荷载并观察其沉降情况,来评估地基的承载力。
2. 抗侧移性检测对于某些地基处理工程,特别是在软土地区,需要进行抗侧移性检测,以评估地基的抗侧移能力。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
土建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地基处理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和效果,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实施指南。
本文将介绍土建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实施指南,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一、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1. 地质勘察与评价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价工作,确定地质条件,分析地基稳定性问题,并根据工程要求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2.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情况和具体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填土加固、土石方加固、灌注桩、钢板桩等。
选择的方法应能满足工程的承载力、变形控制和稳定性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土方工程,应注意填土的均匀性和压实度;对于桩基处理,应注意桩的强度和排布密度。
4. 施工工序管理施工等。
每个工序都要有明确的施工方案,并按照要求完成,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
5. 质量检验与验收地基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质量检验包括对填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进行测试,对桩基的强度和排布密度进行检查,确保地基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二、地基处理实施指南1. 地质勘察与评价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评价,包括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
地质勘察应包括地层分析、地下水位测定、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室内试验应包括土壤试样采集与分析、工程地质试验等。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地质条件,为后续的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2.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土加固、排土加固、灌注桩、土钉墙、悬挂桩等。
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3. 施工工序管理桩基施工等。
在地面准备阶段,应清除杂物、平整地表;地基处理阶段,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排土、加固等工作;桩基施工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形式,并按照要求进行桩基施工。
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要求详解地基处理是建筑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要求。
接下来,本文将对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详细解析。
一、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基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建筑物工程的需求。
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统一性原则:地基处理应与建筑物工程的总体设计相适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经济性原则:地基处理应尽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可行性原则: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
4. 可靠性原则:地基处理应确保工程建设和使用期间的安全稳定性,防止地基沉降或滑动等问题。
二、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地质要求:地质勘察是进行地基处理设计的前提,要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的性质、厚度、相对稳定性等,并进行土壤力学参数的测试和分析。
2. 承载力要求:地基处理应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根据设计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的关系确定地基处理的方式,如加固、加厚或改良。
3. 水分要求:地基处理应考虑水分对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如排水、防渗等。
4. 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应增强土壤的抗沉降和抗滑动能力,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如加固地基、处理基坑边坡等。
5. 地基处理的方法选择要求:根据地基的现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基础加固、土体改良、地基加厚等。
三、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是指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具体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 施工要求: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包括预处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材料要求:地基处理所使用的材料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填土、加固材料、排水材料等。
基础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
基础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地基处理方法需按照一定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本文将就基础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进行讨论。
一、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在基础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荷载特征等因素。
基于这些因素,可以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填筑、加固、改良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二、填筑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1. 地基填筑应选择合适的填料,如砂土、黏土、砾石等,填筑材料需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填筑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填筑地基的分层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每一层填筑应控制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以保证填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在填筑地基过程中,需进行适当的夯实,以提高填筑层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夯实操作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查。
三、加固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1. 加固地基可以采用物理加固或化学加固等方法。
在选择加固方法时,需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加固效果和工程安全。
2. 物理加固方法可以采用预应力、加固桩、加筋土等技术,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验收。
3. 化学加固方法可以采用注浆、固结等技术,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查。
四、改良地基处理方法规范要求1. 改良地基可以采用物理改良或化学改良等方法。
在选择改良方法时,需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并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2. 物理改良方法可以采用振动加固、预压加固等技术,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相应质量检查。
3. 化学改良方法可以采用土壤固化、土壤增强等技术,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相应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建设工程的前期必备环节,而地基处理则是地质勘察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地基处理的规范要求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地质勘察工程中地基处理的规范要求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的关系地质勘察是地基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情况以及土层特性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合理安排地基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地质勘察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试验分析等环节,建议在地质勘察前期务必慎重选择专业有经验的勘察机构。
二、地质勘察中的数据分析地质勘察中获得的数据需要经过科学准确的分析,以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案和技术要求。
数据分析通常包括土壤、岩石、地下水的勘察结果,以及地震波传播、地下水位变化等动力地质参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根据地质勘察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地基处理方案。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土壤或岩石的承载力、抗滑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地基处理方案可能包括土方开挖、地下水控制、填筑加固、加固灌浆等内容,具体方案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求来确定。
四、地基处理技术与要求1.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机械加固、物理化学加固、地法加固等多种方法。
具体选择何种技术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需求和经济性综合考虑。
例如,对于弱固结粘土地层,可以采用土体加固和预压补偿等技术加固地基。
2. 地基处理要求地基处理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a.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工程安全;b. 控制地基沉降,避免工程变形或损坏;c. 控制地下水的变化,防止地基沉降或浮升等问题;d. 考虑环保因素,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五、地基处理实施与监测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工艺、设备选择等因素,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一、概述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建筑地基处理工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以及各种地基处理方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可靠。
二、地基处理标准及要求1. 建筑地基处理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标准主要包括:(1)基础处理标准:主要包括破碎、挖掘、填筑和夯实等。
(2)钢筋混凝土基础处理标准:主要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立靠土墙、钢壳桩和地下连续墙等。
(3)抗滑桩和抗拔桩等基础处理标准。
(4)防渗工程处理标准。
2. 建筑地基处理要求建筑地基处理要求主要为以下几点:(1)地基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地基处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保证地下水和表土不受到污染。
(3)地基处理必须遵循现场施工程序和安全操作规范。
(4)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的产生和排放。
三、不同地基处理方式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有很多种,其具体方式如下:1. 破碎法破碎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其操作流程为:首先,利用破碎机将原来的地基表面打碎,然后清理碎石,并进行压实。
破碎法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但其效果较差,只适用于处理基础深度不大的地基。
2. 桩基础法桩基础法是一种常用的深层地基处理方式,其操作流程为:首先,在地基深处钻孔,然后将钢筋混凝土灌入孔中,形成钢筋混凝土桩,再在其上面建立基础。
桩基础法的主要优点是深层施工,坚固牢固,适合于处理较深的地基。
3. 挖孔加固法挖孔加固法是一种深部基础处理技术,其操作流程为:首先,在地基深处挖掘深孔,然后在孔中灌入混凝土或钢筋水泥土,形成混凝土或钢筋水泥土墩,最后再按照需求建立基础。
挖孔加固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力度大,可应对各种地基问题。
四、地基处理操作细节在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操作细节:1. 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测量,确保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建筑施工方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围绕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展开探讨,为读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一、地基勘察在开始地基处理工程前,建筑施工方需要首先进行地基勘察。
地基勘察的目的是了解地基的物理性质、土壤层位分布、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地基勘察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基勘察包括地质勘查、地下水位观测、土壤试验等内容。
在地质勘查中,需要识别和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土壤层位、岩石种类、地下水情况等,并制作详细的地质剖面图。
地下水位观测要求在施工前持续一段时间,以便得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土壤试验是通过采集地壤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二、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分为土体加固、排水处理、沉降控制等几个方面。
1.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措施。
其中常用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搅拌桩、挤浆桩等。
灌注桩是将混凝土注入预先挖掘的孔洞,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搅拌桩是将水泥和土壤混合搅拌形成桩体,起到加固作用。
挤浆桩是将水泥浆注入地下,通过固化形成桩体。
2.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解决地下水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排水措施,以减小地基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处理可以采用水泵抽水、水坑排水、井道排水等方式进行。
3. 沉降控制沉降控制是为了避免地基处理后引起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沉降控制可通过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来实现。
三、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是保证地基处理工程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1.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应根据地基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和施工参数。
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规范要求与施工技术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规范要求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一、地基处理工程的规范要求1. 地质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土质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
地质勘察的结果将为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提供依据。
2. 地基处理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方案应明确处理的方式、施工的步骤、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等,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效果。
3. 施工许可:地基处理工程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施工许可。
施工前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确保施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施工监督:地基处理工程必须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安全要求:地基处理施工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技术1. 土方开挖: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地基处理方案,采用适当的土方开挖技术。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地基坍塌和环境污染,并及时清理开挖出的土方。
2. 土壤加固:根据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合适的土壤加固方法,如灰浆注浆、混凝土灌注桩、振动加固等。
加固过程中要注意加固层的均匀性和强度,确保土壤的稳定性。
3. 地基加固: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地基处理方案,采用适当的地基加固技术。
常见的地基加固技术包括钻孔灌注桩、土石方加固、预应力锚杆等,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 排水处理:根据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
采用适当的排水设施和方法,保持地基的干燥和稳定。
5. 进度控制:地基处理工程需要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和采用专业的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验收标准
地基处理验收标准地基处理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在施工项目中,地基处理的验收标准是评估地基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处理验收标准,并阐述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
1.地基处理验收标准概述地基处理验收标准是指对地基处理工程进行评估和验收,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地基处理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土质改良效果土质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原有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抗剪强度、稳定性等性能。
在地基处理验收中,需要评估土质改良后地基的性能变化情况,如土壤的孔隙率、重度、密实度等指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1.2 地表沉降控制地表沉降是指由于地基处理工程引起的地表下沉现象。
在地基处理验收中,需要核实地表沉降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对地基处理工程的影响很大。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评估地基处理后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地下水位是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地基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1.4 工程材料质量地基处理工程中使用的相关材料质量对工程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在验收中,需要对相关工程材料进行合格的检测,如土壤改良材料、填充料等。
2.地基处理验收技术要求为了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需要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以下是地基处理验收的技术要求:2.1 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是制定地基处理工程的基础,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在验收中,需要核实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是否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2.2 施工工艺和设备施工工艺和设备直接影响地基处理的效果。
在验收中,需要评估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和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2.3 成本和工期控制地基处理工程的成本和工期控制是重要的管理要素。
在验收中,需要核实施工过程中成本和工期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处理
(一)一般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应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了解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3、应调查邻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4、了解施工场地的环境情况。
(二)松软地基的处理
1、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换填垫层法。
2、换填垫层法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夯实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砂石等宜用振动夯等。
3、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以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内。
最优含水量宜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5、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匀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6、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mm~300mm厚的砂垫层,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塌。
8、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三)膨胀土基底(路基)处理
1、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应避免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及防护加固工程应连续施工,避免路床和边坡长期暴露。
2、挖方路段应先做好路堑堑顶排水工程,施工期内不得沿路基坡面排水。
3、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可采取换填好土、设置隔离层以及改良土质等措施。
换填普通土时,可按路基土的施工要求进行压实,挖出的土不应堆积在路基两侧,以免积水。
4、良好排水条件下的路基可用原土填筑,施工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洒水均匀,大于25mm的土块含量应小于40%,且不能相对集中;
b) 宜采用含水量均衡(在一定的土层部位,土的含水量呈稳定不变状态)的土作为填筑用土。
5、膨胀土路基可采用水泥、石灰处治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石灰处治法适用于塑性指数大于7的土,石灰用量不宜低于8%;
b) 水泥处治法的水泥用量宜为4%~8%;
c) 石灰、水泥处治法适用于塑性指数大于30的土。
拌和分两步,石灰与土拌合均匀后,再加水泥拌匀。
6、膨胀土压实宜采用重型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要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湿陷性黄土基底(路基)处理
1、湿陷性黄土路基应重视排水。
无论在路基施工期间或道路竣工后,都应防止地表水浸入路基。
2、黄土路基基底处理,应按土的湿陷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墓穴、坑井等路基隐患,应作彻底处理。
3、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与地面排水渠道,应采取防渗措施。
4、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基底,若无不良地质或地下水影响,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只按一般土方施工技术要求,可不作特殊处理。
5、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基底处理方法有:
a) 重型压路机碾压;
b) 浸水湿陷;
c) 重锤夯实;
d) 石灰桩挤密加固;
e) 换填土。
6、黄土用作路基填料时,其压实要求与一般粘性土相同,为保证填土质量,填筑用土应使用充分扰动的土,大于100mm的土块应打碎,并应注意掌握黄土的压实含水率。
7、道路路床两侧的碾压宽度应各超出设计宽度500mm。
8、黄土路堤的边坡应整平拍实,并予以防护,防止地面水冲刷。
(五)淤泥(沙)基底(路基)处理
1、淤沙路基的施工应避免过度扰动地下水位,防止因地下水位流动而造成大面积路基下沉。
2、淤沙路基的处理宜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法,换填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采用抛石挤淤处理软基时,应从中间向周围抛投块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地基强度,石材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
300mm×300mm,石块厚度不宜小于200mm,块石应尖端向下,由疏到密夯入土中。
我院的具体位置在西宁市城东区共和南路301号,龙电宾馆斜对面。
我们医院经过的公交路线有15路.23路.21路.85路.81路到龙电宾馆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