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GZSW017
【高中生物】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归纳与例析

【高中生物】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归纳与例析线粒体与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也是重点考点之一。
常涉及到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质遗传、生物膜等知识点。
1.知识归纳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dna和rna。
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地区别和联系。
1.1分配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等真核细胞内。
在正常的细胞中,一般在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比较密集:细胞的新陈代谢越旺盛的部位,线粒体的含量就越多。
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等寄生虫,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叶绿体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如叶肉细胞。
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强光下,叶绿体通常从侧面面对光源,以避免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它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正面朝向光源(最大面积),以吸收更多光能。
光合原核生物和蓝藻等植物的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1.2 形态与结构线粒体一般呈球形、颗粒状和杆状,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生理条件下线粒体有很大差异。
叶绿体通常是扁平的球形或椭圆形。
线粒体大致有外膜、内膜和基质(线粒体基质)三部分构成。
外膜平整无折叠,内膜向内折叠凹陷而形成突起的嵴,从而扩大了化学反应的膜面积。
叶绿体被外膜和内膜覆盖,包含数个到几十个基粒。
每个基粒由许多类囊体(囊性结构)堆积而成,基粒中充满叶绿体基质。
1.3 成分(1)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这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细胞质遗传有关。
⑵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线粒体内膜比线粒体外膜上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中。
(3)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膜上,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⑷正常情况下,在叶绿体内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场所)中磷酸含量最多,叶绿体基粒上磷脂含量最多;而在线粒体内,线粒体内膜上磷酸含量最少而磷脂含量最多。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____%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看了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1.高考生物重要考点归纳2.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3.高三生物知识点梳理4.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大全5.高中理科生物必背知识点6.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比较(表格形式)

细胞内DNA复制
PCR技术
复制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先高温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再复制、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
酶
DNA聚合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
原料+能量
4种脱氧核苷酸、ATP
dNTP(即作为原料又提供能量)
引物
一小段RNA单链
一小段DNA单链
结果
合成整个DNA分子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
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者丙酮中)(无水乙醇可用 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替代)
植物组织培养
70%酒精
外植体(幼嫩的茎段)用酒精消毒30s,
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 23 次;
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 min后,
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3.细胞内DNA复制和PCR比较
③用作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的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脱落酸
青鲜素
用于根、茎类蔬菜的保鲜,抑制其发芽。
乙烯
乙烯利
用于催熟果实。
细胞分裂素
矮壮素
控制植物徒长,使植株节间缩短,长得矮、壮、粗,根系发达,抗倒伏。
细胞分裂素
用于叶、菜类蔬菜的保鲜,可以防止其叶片发黄。
表格整理1
1.细胞器
分布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大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
结构
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
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是什么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学理科的学生来说,物理是公认最难学的,其次是化学,相比较前两者而言,生物就容易多了。
小编整理了生物学中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牛高考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怎样区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1叶绿体的定义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
是一种质体。
质体有圆形、卵圆形或盘形3种形态。
叶绿体含有的叶绿素a、b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故叶片呈绿色。
容易区别于另类两类质体──无色的白色体和黄色到红色的有色体。
叶绿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能够传递电子,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叶绿体扁球状,厚约2.5微米,直径约5微米。
具双层膜,内有间质,间质中含呈溶解状态的酶和片层。
片层由闭合的中空盘状的类囊体垛堆而成,类囊体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
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1线粒体的定义线粒体(mitochondrion)[1]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house”。
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不同的细胞质器,它们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都具有自主复制和自主繁殖的功能,且都具备着自己的遗传信息。
虽然两者在细胞功能上存在着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和不同之处。
第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位置是不同的。
线粒体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质壁上,参与细胞的氧化代谢和能量供应等重要功能。
而叶绿体则分布在植物细胞的叶片和茎干等绿色组织中,参与光合作用和碳素循环等重要功能。
这也说明了它们在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和位置。
第二,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线粒体呈长椭球形,可以看做一个半自主的小器官。
它有两层膜结构,内膜上有许多的褶皱,增加了表面积,方便了线粒体内的化学反应。
而叶绿体则呈扁平片状,有一个外膜和内膜,内膜有许多的穿孔结构,称为叶绿体基粒。
这些基粒像是小孔板,可以让物质在细胞膜之间快速交换。
第三,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代谢功能是不同的。
线粒体主要参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ATP。
这些ATP可以储存成能量,也可以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直接使用。
而叶绿体则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
它可以光合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也可以产生ATP,但是它产生的ATP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提供能量和产生氧气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第四,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大小和结构也有所不同。
线粒体的基因组大小约为16kb,有37个基因,主要编码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和RNA。
而叶绿体则是大小约为160kb,有100多个基因,其中大部分是编码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和RNA。
叶绿体的基因组更加复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很多和气候环境相关。
最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也有所不同。
线粒体遵循母系遗传,母亲传递给子女的线粒体基因保持不变。
而叶绿体遵循父母双亲遗传,父母的叶绿体基因都可以继承给子女。
不同的继承方式也意味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灵活性和遗传稳定性有所不同。
综合来看,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中都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

《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一、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 形态结构 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是线粒体最外面一层平滑的单位膜结构; 通透性高;50%蛋白,50%脂类; 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是位于外膜内侧的一层单位膜结构;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决定了内膜的不透性(限制所有分子和离子的自由通过);蛋白质/ 脂类:3:1; 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 膜间隙: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其功能是催化ATP 大分子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到AMP ,生成ADP 嵴:内膜内折形成,增加面积;需能大的细胞线粒体嵴数多 片状(板状):高等动物细胞中,垂直于线粒体长轴 管状:原生动物和植物中 基粒(ATP 合成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嵴上的规则排列的颗粒 基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富含可溶性蛋白质的胶状物质,具有特定的pH 和渗透压; 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进行场所 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酶,DNA,RNA ,核糖体,Ca2+ 2. 功能 (1) 通过基质中的三羧酸循环,进行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的最终氧化 (2) 通过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3) 通过内膜上的ATP 合成酶,合成ATP ATP 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书P90)头部F 1(α3β3γδε) 亲水性 α、β亚基具有ATP 结合位点,β亚基具有催化ATP 合成的活性 γε结合为转子,旋转以调节β亚基的3种构象状态δ与a 、b 亚基结合为定子基部F 0(a 1b 2c 10-12) 疏水性 C 亚基12 聚体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定子在一侧将α3β3与F 0连接起来>〉氧化磷酸化的具体过程① 细胞内的储能大分子糖类、脂肪经酵解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脂肪酸,氨基 酸可被分解为丙酮酸,脂肪酸或氨基酸进入线粒体后进一步分解为乙酰CoA;② 乙酰CoA 通过基质中的TCA 循环,产生含有高能电子的NADH 和FADH2; ③ 这两种分子中的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在过程中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氧化磷酸化*Delta *epsilon《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④ 质子梯度驱动ATP 合成酶将ADP 磷酸化成ATP,势能转变为化学能。
高三生物易混淆知识点

高三生物易混淆知识点高三生物课程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而其中一些知识点往往容易混淆,给学生造成困扰,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高三生物易混淆的知识点,并给出一些记忆技巧,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细胞结构1. 线粒体与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个重要器官,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产生ATP分子。
而叶绿体则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记忆这两个器官的差异可以使用关键词“动植物共有”和“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并结合其功能进行理解和区分。
2. 干细胞与多能细胞干细胞和多能细胞都具有分化能力,可以发展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但它们在来源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干细胞是存在于多个组织中的一类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不同分化的能力,常见的有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而多能细胞则是指具有多种功能,能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
记忆这两个术语的区别可以使用关键词“来源”和“应用”,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二、遗传与进化1. 相对数目与百分比在遗传与进化中,相对数目和百分比是常用的两个概念,但学生们往往容易混淆。
相对数目是指由某一类别的个体所占总数的比例,常以分数或小数的形式表示。
而百分比则是一种将相对数目表示为百分数的方式。
记忆这两个概念可以使用“比例表达”和“百分比表达”的关键词进行区分。
2. 突变与变异突变和变异都是指遗传信息的改变,但它们的概念和作用略有不同。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突然而明显的变异,可以导致新的表型特征的出现。
而变异则是指基因组中的微小改变,可以通过基因改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进化过程中积累适应优势。
记忆这两个概念可以使用“明显变异”和“微小改变”来进行区分。
三、生态环境1. 生态位与生态系统生态位和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中常用的概念,但它们的含义和层次不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20211.实验原理(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1)观察叶绿体(2)观察线粒体[深度思考](1)观察叶绿体时,为什么常用藓类叶片?提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可以直接用来制作临时装片。
(2)选菠菜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为什么要撕取带少许叶肉的下表皮?提示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叶表皮处无叶绿体,接近下表皮处为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易撕取。
(3)观察线粒体时,为什么选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观察叶绿体为何不需染色?提示健那绿是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染色后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不需染色即可观察。
(4)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的材料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并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否则,细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的观察。
[易错警示]走出叶绿体、线粒体观察实验的“5”个误区(1)观察线粒体应选择人体或动物细胞或植物体无色部位细胞,不能选择绿色组织细胞。
(2)观察线粒体与叶绿体均需保持细胞活性状态。
(3)观察叶绿体时需保持叶片有水状态,防止失水。
(4)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5)叶绿体不仅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还随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旋转,一般叶绿体以正面朝向光源,以利于接受更多光照。
高中生物学科方法归纳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易错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易错高三生物考试是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一环,其中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容易错过或易错的知识点,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三生物知识点易错的几个方面。
一、细胞组成与结构1.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区别很多同学在考试中容易混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和结构。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室”,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而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2. 核糖体和核仁的关系核糖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核仁则是位于细胞核内的一部分,是核糖体的合成部位。
二、遗传与进化1. 优势等位基因与劣势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中,同一位点上有多个等位基因存在。
优势等位基因是指在表现型上占优势的基因,即使只有一个拷贝也能体现出来。
劣势等位基因则相对地在表现型上不占优势,需要两个拷贝才能表现出来。
2. 同源器官与类似器官同源器官是指来自共同祖先的器官,在不同的物种中可能演化成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而类似器官则是指不同物种中具有相似功能但没有共同起源的器官。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 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特定角色和功能。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促进生态位的细分和扩大。
2. 濒危物种与保护措施濒危物种是指现存数量较少,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
保护濒危物种的措施通常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公众环保教育等。
四、人体生物学1.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作用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2.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线,能够识别和击败入侵的病原体。
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出现往往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三生物知识点易错的几个方面。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叶绿体习题及答案 done

第七章线粒体和叶绿体1.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他们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有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等结构。
不同点:线粒体的内膜向内凹陷形成众多的脊,上面结合有ATP合成酶;叶绿体的内膜是一层光滑的膜,没有脊结构。
除了内膜外膜之外,叶绿体还有存在于其基质之中的类囊体结构。
(具体的一些细节结构还要参考教材)2.比较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氧化磷酸化:(1)电子从高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低能位(NADH->NAD)(2)一对电子跨膜3次,向膜内转移6个质子(3)质子浓度是内低外高(4)质子流由线粒体内膜外穿过F0-F1进入基质(5) 2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6)形成H2O,利用O2,放出CO2(7)化学能—>高能键能光和磷酸化:(1)电子从低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高能位(NADP->NADPH) (2)一对电子跨膜2次,向膜内转移4个质子(3)质子浓度是内高外低(4)质子流由类囊体膜内穿过CF0-CF1进入基质(5) 3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6)分解H2O,放出O2,固定CO2(暗反应)(7)光能—>高能键能(—>化学能)3.概述ATP酶复合体的分子结构及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答: ATP酶复合体由F1头部和F0基部以及两者共同形成的柄部组成。
F1是ATP酶的活性部位,由α3β3γδε五种亚基组成,3个α和3个β亚基聚在一起形成橘瓣状的结构,β亚基是ATP的结合位点;γ和ε亚基结合形成转子。
F是嵌入内膜的疏水性蛋白质,由a、b、c三种亚基组成,是跨膜质子通道(质子通过产生扭力让转子转动)。
柄部实质上是F1δ亚基与F的a、b亚基共同构成的起固定作用的“定子”。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质子通过跨膜通道产生扭力让“转子”逆时针转动,而顺序调节三个β亚基上催化位点依次开启和关闭,三个β亚基分别随即发生和核苷酸紧密结合(T态)、松散结合(L态)和定置状态(O态)三种构象的交替变化,“转子”每旋转1200就与一个β亚基结合就会使该β亚基变成L态,从而释放ATP分子。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易错题精选

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易错题精选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CA.叶绿体、线粒体均为双层膜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2、下列物质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是() 【答案】 DA.抗体B.胆固醇C.维生素D D.核酸3.(201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A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解析】A选项mRNA的合成在细胞核中,mRNA合成之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核糖体结合;B选项唾液腺细胞可产生唾液淀粉酶,胰腺细胞可产生多种消化酶,所以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选项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靠近肠腔一端,通过主动运输从肠腔吸收营养物质,靠近绒毛毛细血管一端,通过主动运输把吸收的营养物质转运到内环境,故D项正确。
4、.与生物膜的功能直接相关的一组是() 【答案】 A①水的光解②神经纤维兴奋③胰岛素调节血糖④受精作用⑤氨基酸脱水缩合⑥乳酸菌分解丙酮酸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⑤⑥D.②④⑥5.将某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C蛋白质(%) 脂质(%) 核酸(%)细胞器 A 67 20 微量细胞器 B 59 40 0细胞器 C 61 0 39A.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6.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被普遍接受(如图所示)。
叶绿体与线粒体知识点比较

叶绿体1、绿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呈椭球形或球形,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内。
2、含双层膜(外膜和内膜),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上面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以及色素(其中部分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色a可以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其它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不能转换光能)3、叶绿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叶绿体基质含有少量DNA和RNA,能进行自主复制与表达,是细胞质遗传的基础。
叶绿体内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且在合成相关化合物(比如多糖)的时候产生水。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这与特定的部位存在光合作用所需相关的色素或者酶有关。
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所以叶绿体内氧气浓度比较高,二氧化碳浓度比较低。
线粒体1、无色,呈短棒状、哑铃状等。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但需要健那绿染液对活细胞进行染色(蓝绿色)。
2、含双层膜(外膜和内膜),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目的是为了扩大膜面积,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
线粒体基质及内膜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和RNA,能进行自主复制与表达,是细胞质遗传的基础。
线粒体内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且在合成有关物质(比如蛋白质)的时候会产生水。
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内完成)5、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时,葡萄糖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
6、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时候,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线粒体内氧气浓度比较低,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
7、线粒体内膜附着很多酶,所以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较其他生物膜高。
8、线粒体主要分布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比如:心肌细胞)。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高考生物是理科生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然而,很多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容易忽略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导致考试时出现错误。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列举一些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区分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能量中心,主要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
它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上有许多呼吸链酶,可以合成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TP),是动物细胞的“电厂”。
与之相比,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它包含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2.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是指基因在基因传递中的规律,而进化是指物种长时间内的适应与变异。
遗传在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进化的基础和前提。
进化则是遗传的结果,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生存和繁衍的过程。
在高考中,经常有考生将遗传与进化的概念混淆,容易导致错题。
3. 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是指细胞繁殖和生长过程中的分裂现象,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通过有序的步骤实现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组,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无丝分裂则没有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简单地随机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
4. 温补的意义与机制温补是指生物体在低温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来保持细胞内正常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温补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状态、酶的构象和活性,促进正常的代谢。
温补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磷脂组分和酶的结构来降低冷冻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5. 基因工程的应用与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是一门应用基因工具和技术来改造和利用生物体的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
然而,基因工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生命伦理等。
考生需要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和伦理问题,以便在考试中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以上仅是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的一小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的比较

1、归纳:细胞器常考知识点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核糖体
与能量的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器:液泡、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2、拓展:细胞器的五个常见思维误区
误区1:没有叶绿体和液泡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
误区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反例:真菌、细菌等都有细胞壁。
误区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反例:蓝细菌。
误区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就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反例:硝化细菌。
误区5: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大多数原核生物是需氧型的。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范本生物是高考科学合格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很多学生认为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
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对于高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备战2023年高考时,了解并针对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的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质膜和细胞壁的区分:质膜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位于细胞的外表面;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在质膜的外部,由纤维素组成。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区分: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呼吸的地方;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是光合细胞呼吸的地方。
3. 核糖体和核膜的区分:核糖体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工厂,存在于细胞质中,没有膜结构;核膜是核内和细胞质之间的双层膜,具有孔道,控制物质的进出。
二、遗传与进化1.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的特定序列,携带着遗传信息。
2. 四倍体和二倍体的关系:细胞分裂时,有些细胞会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细胞核,称为四倍体;细胞减数分裂会形成二倍体的生殖细胞。
3. 杂交和自交的区别:杂交是两个不同种的个体进行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杂种;自交是同一种个体进行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纯合子。
4. 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关系:突变是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不仅指单个基因的变化,也包括染色体结构、数量的变化;基因重组是指相同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的改变。
三、生物的组成及其功能1. 糖类和脂类的区别:糖类是由单糖分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能量供应者;脂类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起储存能量、绝缘保温、构成细胞膜等作用。
2. 嗜热菌与嗜冷菌的区别:嗜热菌是能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嗜冷菌是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的细菌。
3.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是指在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复制和分离过程,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染色体复制和分离过程。
【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辨析

【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辨析动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由线粒体提供,而一般情况下,这些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叶绿体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器,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又因为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异同和联系,因此,又是难点。
2011年重庆卷的第1题和广东卷的第1题中均有体现。
下面我们就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异同的比较”和“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功能上的联系”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异同的比较 比较项目线粒体叶绿体 不同点结构的差异 分布动植物细胞 部分植物细胞 亚显微结构 示意图 内膜 向内折叠形成嵴 平滑,不折叠 酶 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第二、三阶段 参与光合作用 分布于内膜、基质中 分布于基粒、基质中光合色素 无 分布于囊状结构薄膜上功能的差异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相 同点 ①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含基质,基质中都含有酶和化合物等物质; ②基质中都含有DNA ,都能进行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③都属于半自主细胞器,能进行自我复制; ④都能合成ATP (故又称为“能量转换器”),反应过程中都有水的消耗和生成要充分、准确地把握上述两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的,这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叶绿体是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的。
②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的体细胞;也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如小麦、洋葱等植物的根细胞,茎的木质部细胞等。
③虽然二者都含有基质,但由于基质中酶和化合物的种类等不同,导致功能上存在差异。
④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都存在于细胞质中,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所以卵细胞不仅为子代提供核基因,也为子代提供全部或绝大部分细胞质基因。
高中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1、从形态上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来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仁,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核糖体不可见。
2、从结构上分类:各种细胞器膜的化学成分与细胞膜基本相同,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
膜的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膜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
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
3、从生物类型上分: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功能是什么?)4、高等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中心体和叶绿体。
高等植物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无中心体。
5、原核细胞中只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以下各条是从细胞器所含有的成分上分的6、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含DNA和RNA)核糖体含(不含DNA、含RNA).7、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色体(类胡萝卜素等),液泡(花青素等).以下各条是从细胞器功能上分的8、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 ,细胞核(DNA复制).高尔基体(多糖合成)9、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10、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能转换:光能一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一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化能转换:稳定的化学能一活跃的化学能). 11、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另外,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片层结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和中心体.12、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13、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14、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15、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活动现象的是( )
A.小羊在吃草
B.一只花狗生下几只不同颜色的小狗
C.卫星绕着地球转
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逃脱
答案:C
解析:卫星绕着地球转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不具有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发育、繁殖、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一定的环境等作为生命的一些基本特征。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棵桃树
B.一朵桃花
C.一个桃仁
D.一块桃肉
答案:D
解析:构造、起源和机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机能,形成器官;许多器官联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的功能,形成系统;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一棵桃树属于个体,桃花和桃仁属于生殖器官,桃肉属于组织。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下列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细胞是( )
A.变形虫
B.人的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根毛细胞答案:A
解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够完成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应有的一切生理功能。
人的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根毛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其生理功能特异化。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按要求将下列物质或结构归类。
①胰岛素②消化酶③手掌上的“老茧”④叶绿素⑤叶肉细胞⑥红细胞⑦头皮屑
A.细胞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⑤⑥③⑦
解析:胰岛素、消化酶分别是胰岛细胞和消化腺细胞的分泌物,叶绿素是在叶绿体内合成的物质,⑤⑥属于活细胞,③⑦属于死细胞。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解析:SARS是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主要侵染人的呼吸系统,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AIDS是由HIV侵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因免疫力下降而死亡。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