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础(专,2019秋)
电大最新版社会学基础1-12
![电大最新版社会学基础1-12](https://img.taocdn.com/s3/m/41c61090b84ae45c3a358cd4.png)
➢全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三章 社会互动 第四章 初级社会群体和家庭 第五章 社会组织
第六章 社区和城市化
第七章 社会制度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九章 社会问题 第十章 社会控制 第十一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
(2)思想条件。社会学产生前有许多思想家对社会的结构、社会
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政治 思想、社会思想、哲学和伦理观念,以及宗教观念。这些思想成果作 为基础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3)自然科学条件。社会学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
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得到迅速 发展,天文学、地理学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业等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启发了社会思想家对社会的认 识。圣西门曾指出,要将关于人的科学提高到以观察为基 础的科学水平,赋予它以实证的性质,把它建立在像物理 等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那种观察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孔 德将自己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做法,显而 易见地反映了自然科学方法对其建构社会学的影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从而成为社会进化论(也称社会达 尔文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 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他的《社会 静学》、《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原理》等大量社会学专著,阐 明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2.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11--15世纪欧洲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处于
至高无上的地位,其禁锢严重地阻碍了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思想启蒙 运动从思想上实现了人的解放,工业革命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迅速的社会变迁和众多社会问题,金 钱关系代替了一切,社会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由此,触发了思想家们 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思考和研究。
2019年秋季电大教学考社会学概论答案
![2019年秋季电大教学考社会学概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17c8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9.png)
作业1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总分30.00)1.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3.00分)A.奥古斯特•孔德B.埃米尔•迪尔凯姆C.赫伯特•斯宾塞D.马克斯•韦伯2. (D)以科赛、达伦多夫为代表,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是作为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的。
(3.00分)A.社会交换理论B. 结构功能主义C.符号互动理论D.社会冲突理论3.一个人在公司是老总,若是在家里他还扮演着公司老总的角色,和朋友聚会还以大老板自居,这就是(D)。
(3.00分)A.个人能力不够B.角色确定的有效性问题C.能力不匹配D.角色选择的不适当4. (A)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依据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理论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3.00 分)A.社会交换理论B.结构功能主义C.符号互动理论D.社会冲突理论5.帕森斯从行动理论出发,提出了(口)观点。
他以系统概念为基础,把行动系统分为四种类型: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
(3.00分)A.符号互动主义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系统功能主义6. (D)的中心论点是批判“科技理性”对人类的控制,他严厉批评科技理性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坏影响,并指出实证论者以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研究的典范和对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强调。
(3.00 分)A.米德B.帕森斯C.科赛D.哈贝马斯7.一个生命在孕育之时和出生之后就具备性别、民族、种族等角色,这些就是(C)。
(3.00 分)A.自致角色8.规定性角色C.先赋角色D.表现性角色8.(A)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和努力而获得的角色,比如有的人通过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商人等。
(3.00分)A.自致角色B.规定性角色C.表现性角色D.先赋角色9.(A)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和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3.00分)A.马克斯•韦伯B.奥古斯特•孔德C.埃米尔•迪尔凯姆D.赫伯特•斯宾塞10. (D)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社会学基础知识
![社会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849c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3.png)
社会学基础知识引言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旨在理解人类在社会中的交互作用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社会学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起点,对于理解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一些经典社会学理论的介绍。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理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社会学的核心任务是揭示和理解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以及社会的运行机制。
社会学关注和研究的范围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
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结构。
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如家庭、学校、公司、政府机构等,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征,以及如何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2. 社会机构社会机构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如政治机构、经济机构、教育机构等。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机构,揭示它们的运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对社会运转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 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行为表现。
社会学关注社会行动的动因、目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社会行动的规律和变化,以及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
社会学关注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友谊关系、劳动关系等,探究社会关系的形成、维持和变化,以及社会关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5.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持续性改变和转型。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变迁,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揭示社会变迁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社会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社会数据,以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规律。
社会学基础(专,2019秋)
![社会学基础(专,2019秋)](https://img.taocdn.com/s3/m/229002b7cfc789eb162dc82b.png)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A
"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争论在于()?
A东西方文化那个更加优越B.未来世界应该在谁的领导下前进
C.不同的现代化模式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C
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A.符号互动学B.常人方法学
C.社会交换论D.结构功能论
正确答案是:B
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
A.亲子关系B.亲戚关系
C.亲人关系D.长辈关系
正确答案是:A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
正确答案是:A
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除人力资源外,社会运动本身不会消耗其他资源,比如财物、信息、技术等。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对于正在进行重大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社会制度可以是一些单独的、个别的规范。
选择一项:
对
错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C、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D、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正确答案是:C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A、超城市化B、逆城市化C、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是:C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有:()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81b84524de518964b7dfd.png)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是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
2、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从本质上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构成各种社会过程。
3、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即功能专一化与地位多样化。
4、科层制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它是以正式规则为主体,以系统的权力划分为基础,具有专业化功能、权威分层和固定规程的管理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越轨行为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越轨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00465cc95ef7ba0d4a733bfe.png)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1.越轨行为的社会危害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2. 越轨行为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2019/2/25 12
第二节 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以及心理因素的解 释
1. 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有机体来解释越轨
2.用心理因素来解释越轨
13
2019/2/25
二、社会学的解释
与环境学、生物学、心理学不同,社会学家 在解释越轨行为时往往强调越轨行为是一种 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因而, 社会学家更倾向于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 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其主要的理论解释有: 社会失范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差 异交往理论等。
2. 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又称文化传递理论,试图从人们的社会 文化背景中寻找越轨行为的原因,其特征是将越轨 行为也视作一种文化所规定的社会行为。 该理论认为,与社会主流文化不一致的较小的文化 组成部分就是亚文化,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内部包含 着许多亚文化,每一亚文化都有自己不同于主流文 化的独特的目标和价值。共享某一亚文化的群体就 是亚文化群,它是主文化群的一个分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越轨行为的界定
越轨不仅对社会学家而言是一个主要问题, 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如此。但不同学科提供的 解释方法不同,识别标准也不一样。 例如法律标准和宗教标准对越轨的界定都 是十分严格的。这两种标准都有着专门针对越 轨行为的成文规则,如基督教里有摩西十诫, 佛教里有五戒。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医学标准、 价值标准和统计标准对越轨行为的界定。
《社会学基础》课件
![《社会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d316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f.png)
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
总结词
文化传承是保持和延续文化的重要方式,而 文化交流则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文化传承是指将前人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后代 的过程,它通过教育、模仿、习得等方式实 现。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和融合,它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 重要。
冲突
冲突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可能是由于利益、观念、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 的。冲突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破坏人际关系、影响组织效率等。因此,需要采取适 当的解决方式来化解冲突,如协商、调解等。
CHAPTER
04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社会变迁的概念与类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 会观念以及社会行为方式等发生改变的过程。
全球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全球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质量,推动了社会的整体 进步。
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 导致社会不公和不稳定。
ABCD
全球化对社会变迁的负面 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资源消耗和 环境破坏,对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造成了威胁。
CHAPTER
05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贫困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
总结词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它的形成和演变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社会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念和行为准则。它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 思想、行为和决策。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历 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变迁,社会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了解社会 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社会 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专升本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社会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b9e8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c.png)
专升本社会学知识点总结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的行为、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这些行为和关系的规律性、变迁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社会学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将对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具有其独特性。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这些行为和关系的规律性、变迁和影响。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两种。
实证分析是指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社会学理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理论探讨是指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理论结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4.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
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互相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整体,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功能,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社会结构。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由各种社会结构的功能互补和相互制约来完成的。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各种对立的阶级和群体构成的,这些阶级和群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斗争。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通过阶级和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来完成的。
3.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构成的,个体对外界的认知和态度是通过符号和符号交往来实现的,而这些符号和符号交往又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4.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社会学阶段、现代社会学阶段和当代社会学阶段。
大一社会学教程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大一社会学教程基础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1f449d51e79b8968022668.png)
社会学复习1、什么是社会?(1)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2)泛指由共同物质条件联系起来的人群(专指人)社会是抽象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具体表现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社会学产生:1838年10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4、社会学功能?(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2)实践作用: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孔德(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韦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2)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3)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4)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其中(1)(2)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开始社会学教程社会学的特点:①实用化②定量化③本土化④多元二、社会结构概念:社会整体的基础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关系。
组成要素:人口、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文化文化的特性:①象征性:一切具体文化现象都是一定类型文化的象征和反映②复合性/系统性: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总和。
③多样性/特殊性:不同文化主体具有独特文化④共享/传播/继承/扩散/渗透性:一般共享性导致原有财富的物主的减少,文化共享不会文化的功能:①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②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素质③为人类提供适应和改变自然的能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人的社会化含义:社会学的社会化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d3e79cc7931b764ce1509.png)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36.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列宁认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从抽象概念到具体问题的研究是社会管理理性化的标志。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为社会学研究开启了许多值得恒久关注的课题。
【解析】第一章,参见教材P35。
37.简述中国人口问题。
【答案】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问题密切相关。
中国人口正在经历人口总量和素质变化、人口流动迅猛、人口分布失衡、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解析】第三章,参见教材P81。
38.简述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答案】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2)社会冲突理论分析。
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
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
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
【解析】第六章,参见教材P132-133。
39.简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一个完整的社区,一般有以下几项基本功能:(1)经济生活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的功能。
【解析】第九章,参见教材P176。
40.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答案】社会控制的特点:(1)普遍性。
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社会学基础教案.doc
![社会学基础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966a5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5.png)
《社会学基础》教案(第七周第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六章社会群体(第一节)二、教学目标C-)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了解社会群体的类型,掌握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群体,从而增强学生的群体归属感, 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二)难点本章的难点在于掌握有关社会群体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本次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I、复习旧课(提问)考察社会互动的纬度有哪些?(约5分钟)II、讲解新课第六章社会群体(幻灯)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幻灯)导入:鲁滨逊的故事大家都彳艮熟悉,但是如果想象一下,你是现代的鲁滨逊,长期的与人类社会断绝了所有的联系,你会是什么反应呢?也许有人说,感觉很好,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用多大的声音唱歌就用多大的声音,可是,你能坚持多久呢?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讨论的内容。
(约3分钟)一、什么是社会群体(幻灯)(重点)约25分钟)(-)含义(幻灯)(启发法)是不是任何一群人都是社会群体?(请学生思考,再讲解)广义的社会福,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祠,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二)特征(幻灯)(讲授法,启发法)(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自我介绍时都是怎么介绍的,除了姓名、年龄,还会介绍些什么,结合学生的答案来说明初级群体的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和规范。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群体存在的基础(幻灯)(重点)约20分钟)(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
2019年秋开大社会学概论本参考答案
![2019年秋开大社会学概论本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5839cd83c4bb4cf6ecd1f0.png)
•第一章自测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帕森斯是〔构造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联系〞。
在社会学奠基时期,孔德、涂尔干的研究传统与韦伯的研究传统开辟出两个相当不同的社会研究路向。
一个路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另一个路向是〔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马克思, 涂尔干, 韦伯〕。
社会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三个层次?〔方法论, 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
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法, 观察法, 访谈法〕。
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有〔对实践的关注, 对社会构造的关注, 对个人生活历程和社会历史的关注〕。
•第二章自测题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逆向社会化〕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标准的过程被称为〔再社会化〕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角色冲突)的表现。
〔镜中我〕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称为〔角色中断〕。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因为前一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标准与后来的新角色的行为标准存在直接冲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社会化的类型包括(初始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 再社会化)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 学校, 工作组织, 群众传媒, 同龄群体〕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角色中断, 角色冲突, 角色失败, 角色不清〕米德认为自我包括〔主我, 客我〕社会化的失败和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无效文化传递,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西南大学201906专科(9092)《社会学》
![西南大学201906专科(9092)《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0e82571a37f111f0855b55.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从社会保障制度角度看,个人自行在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如人身意外险,属于()A.强制的社会保险项目B.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C.自愿的商业保险项目D.强制的商业保险项目2.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理论”的提出者是()A.伯特B.怀特C.格兰诺维特D.布迪厄3.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隔阂甚至是冲突,这种现象称为()A.隔膜B.代沟C.代际流动D.社会变迁4.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与义务的规与行为模式,称为()A.社会地位B.社会权利C.社会义务D.社会角色5.社会中的人并不能够任意妄为,行事需要合法合理合情,这主要表现了社会制度的哪种功能()A.预测功能B.协调功能C.制约功能D.排斥功能6.从社会群体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上看,家庭属于()A.参照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外群体7.从社会流动的类型来看,农民成为企业家,属于()A.短距离流动B.长距离流动C.向下流动D.水平流动8.父母(或其中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生活而组成的家庭,称为()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9.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例的社会学家是()A.孔德B.斯宾斯C.涂尔干D.墨顿10.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要素是()A.氏族B.社会组织C. 社会群体D. 部落11.“亚文化”繁盛是哪种社区的特征()A.城市社区B.农村社区C.工业社区D.精神社区12.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等,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称为()A.社会互动B.社会交往C.社会关系D. 礼尚往来13.从文化类型上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属于()A.反文化B.亚文化C.草根文化D.主文化14.一个人从监狱出来之后“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从社会化角度看,属于()A.逆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初级社会化15.在中国古文中,“社”、“会”指的是()A.特定团体或人群的集会B.特定的人群C.特定的团体D.特定的集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4.0分,共20.0分) 1.下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是()A.丧葬习俗B.婚姻习俗C.宪法D.祭祀礼仪2.“家长制”存在的原因有()A.组织规模小B.组织“家长”功劳大C.“臣民”思想D.公民思想3.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的是()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法治4.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存在的问题是()A.工农业发展失调B.城乡差距扩大C.城乡统筹发展D.发展要素从农村单向流出5.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有()A.社会行动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文化失调论D.社会整合理论三、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 1.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管理向控制型社会管理发展。
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7eef03e67ec102de2bd89bb.png)
2011年真题36
1、参加注册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是注 册物业管理师的()的体现。 A、基本社会化 B、重新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答案:C
第四节 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在具体的运行 环境下将其参与者行为协调和联合起来所形成 的相对持续的结构系统。 有目的、有目标(个体---强大的整体) 人为集结
教材272页
(三)社会学的研究特点
熟悉
1.整体 性
别称为“社会学的 思维方式”或“社 会学的世界观”。
2.综合 性
有人称社会学 为研究社会的 “广角镜”。
3.实证 性
充分表现在 它对社会调 查的重视上
社会学的 研究特点
教材272页
习题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 于它的研究特点的不同。下列研究 特点中不属于社会学主要研究特点 的有 ( ) A.整体性 B.长期性 C.实证性 D.多样性 E.综合性
物业基础之
社会学基础 1
物 业 管 理 综 合 能 力
经济学 管理学 心理学 公共关系 行政管理学 法律 统计学 保险 社会学 建筑工程 建筑设备 建筑智能化
物 业 管 理 综 合 能 力
经济学 管理学 心理学 公共关系 行政管理学 法律 统计学 保险 社会学 建筑工程 建筑设备 建筑智能化
第一节:社会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社会文化 第三节:个人社会化 第四节:社会组织 第五节:社会群体与社区 第六节:社会学在物业中的 应用
二、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儿童、青年时期
诞生------参与社会生活为止
(二)继续社会化(成年人的社会化)
成年人继续学习 适应变化中的生活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甄选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甄选](https://img.taocdn.com/s3/m/3aa292e076c66137ef061945.png)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优.选)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
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e611f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d.png)
社会学基础社会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它研究社会的成本、结构、功能和变化。
社会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从历史上来看,它的研究对象不断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从最初的研究家庭、宗教、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发展到今天还包括了性别、文化、种族、身份认同等新的议题。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非常复杂,它涉及众多的社会学派别和分支,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符号学、交互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这些不同的派别和分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尽可能地解释和预测人类社会的变化。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合,如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家庭、社团、组织、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
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组织形式。
在各种社交活动中,人们由于某种特殊因素在群体中形成一个固定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社会结构。
社会学研究的还有社会变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变迁会影响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变迁的过程,从而预测这些变革将如何改变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
除此之外,社会学家还研究如何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改革。
社会控制是指管理和影响社会现象和行为的过程,社会控制的方式包括法律、道德、文化和政治力量等。
社会改革是指通过集体行动,改变社会的制度、政策、文化、价值观和行动方式等。
社会学家在研究改变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时,会考虑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历史因素等。
因此,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可以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帮助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变化,同时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综合来看,社会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功能、变迁和管理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广泛、派别众多、方法多样。
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发展、变化、控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社会学基础领域[宝典]
![社会学基础领域[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c0342b7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社会学基本范畴四:社会学基本范畴社会(society) 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
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词源在中国的古籍中,“社会”一词始于《旧唐书.玄宗上》(本记第八)。
书中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并就千秋节先赛白帝,报田祖。
然后坐饮,散之。
”此处“社会”一词是村民集会的意思,是一动名词,由“社”和“会”两字演进而来“社“是指用来祭神的一块地方。
《孝经.纬》记载:“社,土地之主也。
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会”为聚集之意。
后来两字连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
古籍中有时也指“社”是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
在西方,英语society 和法语société均源出于拉丁语socius 一词,意为伙伴。
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最先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为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中文的“社会”一词才有现代通用的含义。
社会的特征1、它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由人群组成,但不像动物结群那样生活,人类文化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而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2、从事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征。
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
3、在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
它独立存在,不从属于任何其他群体。
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
5、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社会的又一特征。
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同时,它又各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非连续性。
6、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社会学基础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
![社会学基础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8cc5f9f705cc1755270966.png)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题专业:护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2、社会交往的原则包括、、。
3、我国国情决定了夫妻关系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第二,第三4、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个有的特征。
5、人的价值是、、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
A、规范、地位、角色、权威B、规范、地位C、地位、权威D、地位、角色2、家庭以()为基本特征。
A、血缘关系B、亲子关系C、婚姻关系D、赡养关系3、()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A、身份B、权力C、收入D、职业4、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提出来的。
A、孔德B、马克思C、迪尔凯姆D、滕尼斯5、当代中国经历了()次结构性的社会大流动。
A、2B、6C、8D、56、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有()大分层。
A、十B、十二C、六D、九7、()是决定社会变迁的方向。
A、人口B、科学技术C、社会制度D、文化和观念8、社会学形成的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20世纪40年代至今D、17世纪—18世纪初9、改革开放于()开始。
A、1975年B、1976年C、1978年D、1977年10、家庭保健是以()为保健单位。
A、家庭B、病人C、残疾人D、智力低下者11、()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A、社会关系B、生产关系C、环境关系D、人类关系12、家庭医生是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的()。
A照顾者B、计划者C、管理者D、提供者13、()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机制。
A、环境控制B、社会秩序C、社会道德D、社会控制14、中国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A、1996年至今B、1960年至今C、1978年至今D、2000年至今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生的基本义务有()项。
A、10B、20C、8D、91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说明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中的哪种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是:A, B, C, D
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可将社区划分为()
A.自然的社区B.法定的社区C.专能的社区D.多能的社区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社会网络理论的两大分析要素分别是( )
A.情感要素B.疏密要素
C.关系要素D.结构要素
正确答案是:C, D
影响家庭变迁的社会因素( )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D
制度控制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A.规章B.政权C.政府D.法律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D
有计划地社会变迁的客观基础存在于()两个方面?
A.一般历史条件B.一般社会条件C.具体历史条件D.具体社会条件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C
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B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
A、社会结构B、社会制度C、社会秩序D、社会行动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涉及哪几个要点。()A、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B、生命的相关性C、生命的时间安排D、人的能动性
正确答案是:A, B, C, D
1.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一定的地域B.一个人群C.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D.共同的利益
正确答案是:B
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
A、经济制度B、家庭制度
C、政治制度D、宗教制度
正确答案是:A, B
社会分层的标准主要有()
A、收入B、职业
C、教育程度D、权力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D
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等理论
A、社会整合理论B、文化失调理论C、社会解体理论D、价值冲突理论
社会学基础题Leabharlann 与答案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
选择一项: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A
()理论提倡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
A、社会整合理论B、社会解体理论
C、文化失调理论D、价值冲突理论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D
()标示作为控制途径的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
A.控制力度B.控制强度C.控制刚度D.控制网络致密度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D
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还特别重视()对于社会变迁的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除人力资源外,社会运动本身不会消耗其他资源,比如财物、信息、技术等。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对于正在进行重大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A、欧洲B、亚洲C、美洲D、南美洲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A
()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A、库利B、米德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C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流动
C、社会传播D、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是:A, B, D
下列属于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特点的有()。
A.生活水平和质量高B.社会化程度高C.开放性强D.生活节奏快
正确答案是:A, B, C, D
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专业化的程度B、社会声望的高低
C、职务D、报酬的高低
A.政治制度B.文化制度C.法律制度D.婚姻制度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A
"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争论在于()?
A东西方文化那个更加优越B.未来世界应该在谁的领导下前进
C.不同的现代化模式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C
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社会结构的分化主要指()。
A.个人角色分化B.经济组织分化C.社会组织分化D.社会地位分化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C, D
为什么说改革是当代中国推进现代话的必由之路()?
A.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B.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成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挑战。
C.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日益完善,才能保证现代化的各种目标的实现
A.符号互动学B.常人方法学
C.社会交换论D.结构功能论
正确答案是:B
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
A.亲子关系B.亲戚关系
C.亲人关系D.长辈关系
正确答案是:A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
正确答案是:A
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
D.才能保证现代化的成果为绝大多数人所共享。
选择一项或多项:
正确答案是:A, B, C, D
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人口问题只有在我们国家才会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发展阶段之后,社会控制的度有越来越宽松的趋势。
A、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B、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C、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D、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正确答案是:C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A、超城市化B、逆城市化C、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正确答案是:C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有:()
A、社会历史条件B、思想条件C、自然科学条件D、宗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