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合集下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引言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崛起为老工业基地,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外流等问题,急需采取措施来振兴这一地区的工业经济。

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创新和研发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

•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保护措施。

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和过剩产能。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

•鼓励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推动老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产能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加强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更多高级专业人才。

•引进外地人才和海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环境。

•建立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4.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

•改造和提升老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

5. 改善营商环境和加强政府服务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是吸引企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及其启示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及其启示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及其启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不重要。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艰难困苦,曾一度陷入经济低谷,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因此,在今天我们有必要探讨这些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振兴路径缓慢但真实可行作为一片老工业基地,东北的振兴路径实非易见。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私有制在位的化工企业破产不断、三线工人失业潮如潮水为东北地区发展蒙上了一层微妙的阴影。

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开始大胆尝试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从依赖重工业向保护重工业向融合轻重工业、产城融合转型。

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实施多元化战略,调整企业结构,开拓和利用新的生产要素,逐步摆脱了对单一产业的过度依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东北地区开始大力开展“双百行动”,即增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重点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快企业创新转型,推广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同时,东北地区还大规模开展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措施有效地加速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为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以创新为力量在东北地区的振兴历程中,重视创新是关键。

东北地区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推动区域体制机制创新。

在十多个新兴产业领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如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产业化,发展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尤其是向能源、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迈进,实现产业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东北地区还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深化“市场化、品牌化、知识化”经营,实现科技和经济的有机融合。

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了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为地域经济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通常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实行的一种针对中国东北地区工业,经济的振兴计划,该计划包括国家的实际拨款资金援助,以及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实行该计划的东北地
区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四盟”,包括
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
2021年,党中央作了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定。

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包括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为失业人员建立社会保
障体制、吸收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东北地区企业摆脱困境,加快发展。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推动下,2021年到2021年,国家投资1000多亿元人民币,对近300个工业项目进行结构调整改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21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实现生产铁、钢各朝1100万吨,钢材超100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2021年,鞍山钢铁集团已具备年产钢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航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改造模式探讨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改造模式探讨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改造模式探讨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见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产业根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地区面临着设备老化、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转型升级,成为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的关键路径。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一、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政策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首要推手。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转型发展和详细规划,包括产业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升级、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内容。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调整等手段,激发企业改造升级的积极性,同时吸引外部,形成政策引力场。

规划中应强调产城融合,将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引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转型升级的核心。

老工业基地需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

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形成新的增长极。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转型生态环境的修复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推进污染场地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如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同时,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四、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老工业基地往往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和文化资源。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如将旧厂房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艺术中心等,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设计师、艺术家入驻,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城市增添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五、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人才是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东北振兴战略发展历程

东北振兴战略发展历程

东北振兴战略发展历程东北振兴战略是指中国政府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一战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其他地区的崛起和东北传统工业的困境,东北地区开始面临经济衰退、资源枯竭和人口外流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东北经济的困境,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重振东北地区的经济活力。

这一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东北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200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开发东北地区经济”的战略思路。

这一战略主要包括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政策环境,吸引外资等。

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东北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回暖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地区的振兴战略逐渐转向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

东北地区也积极响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

如今,东北振兴战略的发展重点已经从经济增长转向了提高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宜居环境和美丽乡村。

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举措得到了实施,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东北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高。

同时,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也逐渐发挥了作用,成为中国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门户。

然而,东北地区的振兴战略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人口老龄化和人才流失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东北地区需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培养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

有 制 经济 , 因此 , 构建 多种 所有 制 的剥削程度 要加 以限制 。同 时, 在 国有 利润 5 3 .7万 元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99 1
.5 一 000) 经济制度方 面 ,必 须经历 观念更新 、 企 业 和 私营企 业 的劳 动者 都具 有 平 9 3 %; 汽 轿车 (0 8 0 实现 净 利 体制创新 等深刻 的革命 。另一方 面 , 等 的地 位 , 是 国家 的主 人 , 们 可 润 37 9 8 都 他 4 3 .5万 元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5 东 600) 与个体 经济和外商 经济 比 , 个体 经济 以在 国有 经 济和 私 营经 济 共筑 的就 6 4 %; 北 高速 (0 0 3 实 现净 利
首 先 ,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国 有 企 业 东 最 后 , 充 分 认 识 私 营 经 济 的 地 经济互相渗透 , 要 便成为 的新研究课题 。
非公有制 经济 中, 营经济极 具典型 经 济极具典 型性 和代表性 。第一 , 私 私 通过改 制初步 建立起 现代企业 制度 , 性和代表性 , 因此把 发展 私营 经济作 营 经 济 与国有 经 济一 样 都是 本 土 经 这就为巩固国有 经济的主体地位奠定 为切入点 , 构建多种 所有制 经济制 济 , 是 根植 于 中国 同一快 土地 上 , 因此 了制度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在
工业基地 的重要抉择
振 兴东 北 老 工业 基地 离 不开 多 “ 小社 会”使 个体竞争 和个 性发展 受 的资本 利用率 高 , 私营企 业平均一 分 种经济成 分并存 的经济制度 , 别是 到限制 , 特 因此 人们 缺少个体 行为意 识 产出所消耗的资本仅为 国有企业的一 离不开私营经济 的发展和支持 。在非 和 独立开 发能力 。从外商 经济看 , 虽 半左右 , 私营经 济大大促 进了生产 力 公有制经 济 中, 私营 经济极具 代表性 然 有一定规 模和 实力 , 毕竟是来 自 但 发展。可见 , 大力 发展 私营 经济 , 是振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类型、问题与振兴思路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类型、问题与振兴思路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类型、问题与振兴思路一、目前对老工业基地的界定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名单老工业基地是指在过去的某个历史时期形成并对国家或者区域内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工业基地。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新兴工业基地相对。

因此,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老工业基地的概念。

(一)20世纪80/90年代对老工业基地的界定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界老工业标准以及政府实施的老工业基地政策主要是针对建国以前所形成的老工业基地。

戴伯勋等在《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与启示》中认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对区域经济或全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

郭振英等在《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中认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工业城市,是奠定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在这些标准下,大概认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包括以下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上海、天津、武汉、重庆、西安、成都、兰州、洛阳、大同、太原、包头等。

在这一概念的界定下,20世纪80/90年代的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工业比重大,集中度高,生产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商贸发达, 交通便捷, 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国有大中型企业密集, 是我国经济的脊梁,社会的支柱。

因此,国家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是开展国企改革,另一方面是对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

原国家经贸委设立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基金,同时确定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六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为国家重点改造城市。

在“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老工业的调整改造之中。

(二)新世纪后对老工业基地的界定进入新世纪后,原国有企业众多、新中国重点项目密集布局的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上面临增长乏力的情况,国家实施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对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放到区域振兴的层面来进行。

在2007年,还把对东北三省的政策延伸到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中部26个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而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却面临着落后、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一、成就1.产业结构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比如辽宁省在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改善发展环境。

2.技术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

黑龙江省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策略。

吉林省大力推进与俄罗斯、朝鲜等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吸引外资外企进驻,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应对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人才补贴、项目资金支持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2.加大投资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地方发展新兴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发展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地方创业就业,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

4.推动“双创”政策:推动“双创”政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动创业创新,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5.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必须努力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开办成本,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真正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指针对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曾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但随着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遇到了困境。

为了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成就1.调整产业结构:为了摆脱对重工业的依赖,东北老工业基地采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举措。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为地区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2.提升科技水平: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大了科技投入,提升了科技水平。

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并且,东北地区还加强了产学研结合,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

3.优化投资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东北老工业基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投资环境。

简化审批手续,减少政府干预,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落户并投资。

这些投资为地区带来了新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4.加强国际合作: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拓宽市场渠道。

与俄罗斯的跨境合作、中欧班列的开通等合作举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应对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制定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兴业,并且提供扶持和培训等服务。

2.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府效能。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为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

4.加强人才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并且通过引进人才和开展培训,提高地区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创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的抉择

创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的抉择

规划纲要作出了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个系统工程 , 需要全面建立创新体系 。 创新 是经济全球 化条件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振 兴老 工业 基地 , 必须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 、 以发展战略创新为基础 、 以产 权制度创新为核心 、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 以产业结构创新 为关键 、 以政府职能创新为保障 。 只有适应经济全球化 、 市场化发展要求 , 实施全方位创新 , 才能使 老工业基地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重焕生机和充满活力 。 【 关键词】 振兴工业 ; 老工业基地 ; 济全球 化 ; 经 创新
也要清 醒地认 识 老工业 基 地调 整 、 改造 、 振兴 的艰
新思路 、 新举措 , 导致整个地 区缺乏催生新事物的 土壤和氛围。 二是囿于陈规。 一切按上级的指示 、 文件规定办 , 按常规慢节奏走路 , 追求一种小生产
的 闲适 与 宁静 ,不 闯不试 不 冒 ,不善 于 创造性 工
老工 业基 地 的必 由之路 。

创新是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 振兴老 工业基地 的必 由之路

振兴 老工业 基 地 问题必 须放 在经 济 全球化 的
大 背景下 去认 识 ,经济 全球 化是 指生 产要 素跨 越
国界 , 在全 球范 围 内 自由流动 , 国 、 各 各地 区相 互
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各
【 中圈分类 号】F 6 . 0 1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II7 .0 0 2 0 )30 20 6 20 4 (0 6 0 .2 .5
党 的十六 大提 出了支持 东北 地 区等 老工业 基
地振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最近 , … 十六届五中全会 和“ 十一五” 规划纲要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 继沿海优先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叉 重大战略举措。老工业基地改造 ,是指通过综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一、引言作为我国最早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地区之一,东北地区曾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失去了曾经的优势,经济发展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1. 工业结构老化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与现代化发展要求有一定的落差。

同时,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也限制了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规模,东北地区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

2. 文化传承失传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历史和文化积淀,但这一部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世界遗产的申报等工作都无法进行。

3. 人才流失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出量日益增加,优秀的人才也离开这里。

这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路径1. 转型升级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强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慢慢用只有绿色环保的项目吸引投资和咨询。

2. 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更注重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步发展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收益。

3. 人才引进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优秀人才到东北地区创新创业,在唯一的自由合同框架内让其安居乐业,以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 产业集聚建立科技园区、技术转移中心、资本市场等支持平台,并鼓励力求大而全还是小而精,培育集成电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因素1. 激发动力需要全面提高发展意识,增强自我推动力,加强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和支持,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改变。

2. 创新体系在政策、培训等方面加强支持,营造创新的环境条件。

同时,鼓励各类人才互动,努力构建涉及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机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指的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经是中国的重要工业中心,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它们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外商投资。

例如,政府扩大了外资准入的范围,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门槛,为外商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来投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例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工业园区。

这些措施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第三,政府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引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就业的政策,例如,开展职业培训、推出购房补贴等措施,以鼓励人们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创业。

同时,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扶持,为这些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集中地,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闭锁、搬迁等措施,同时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保护。

总结来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力度,通过加强投资、扩大外商准入、促进就业、治理环境等措施,实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政府还需要继续加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I 3
不适应新 的经济 发展需 要 , 必须改 革 、 组 、 效 。 重 增 这
并不是我 国独有 的 , 其他 国家也存 在 , 德 国的里尔 如 地 区 曾是很 重要 的工 业基 地 ,是 国家 经济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衰落下去 , 重振又发挥 了重要作用 。 后来 经过 在 重振老 工业基 地雄姿 的途 径选 择上别 国有别 国的 经 验教训 ,我 国有我 国 的具体情 况 。振兴 东北 老工 业基 地有 两条道 路摆 在我 们 面前 ,一 条是 传统 的经 济发 展模式 , 牺牲 环境 、 源代价换取效 能的方式 , 资
第2卷第6 1 期 2 0 年 1 月 08 1
长 春 理 工大 学 学 报 f 会 科 学版 ) 社
J un | f h n c u nv ri f c n e n e h o g ( o i ce c s dt n o ra o C a g h nU ies yo S i c dT c n l y S ca S i e io 】 t e a o l n E i
V0. NO 5 I21 . NO 2 08 V.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 国柱 ( 春 工 学 委宣 部,林 春  ̄o ) 长 理 大 党 传 吉 长 , o2 32 马英霞 ( 春 工 学 克 主 学 ,林 春,0 2 长 理 大 马 思 义 院 吉 长 10 ) 3 2

要 : 兴 东北 老 工业 基 地要 用可 持 续 发展 思 想 指 导 。 济 可持 续 发展 观 与 传 统 的 经济 发 展观 有 本质 区 别 。 统 的经 济 振 经 传
发展 观 完全 否 定 了 自然 资源 和 自然环 境 的承 载 力 , 生 态环境 支撑 力 的有 限性 , 即 完全 违 背 了经 济 不 断增 长 、 财 富 日益 增加要 物质 以 生态环 境 良性循 环 为基 础 这 个 法则 。东北老 工 业基 地 振 兴 必 须在 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观 指 导 下 , 可持 续 发展 之路 。 走 可持 续发 展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引言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发展。

一、产业升级与转型1. 提升制造业水平(1)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企业。

(2)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3)支持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 加强创新创业(1)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2)鼓励创新创业人才返乡创业,提供税收优惠和人才奖励。

(3)加大科技创新基金的投入,支持科技研究和技术转移。

3. 发展现代服务业(1)培育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

(2)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

(3)支持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交通网络建设(1)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交通能力,缩短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距离。

(2)推动智慧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 建设智慧城市(1)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 发展绿色能源(1)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推动能源生产、传输和利用的节能技术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1.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1)增加高等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

(2)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吸引优秀人才留在东北地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令人兴奋的辉煌目标。

而一直依赖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的重新雄起,实非一件易事。

目前,东北地区想要走上振兴之路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阻碍:粗放型增长的方式还大量存在;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模式对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产业机构不合理导致发展缓慢;执法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必须加以解决的。

因此,对于老工业基地来说,重振雄风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老工业基地的重新振兴才有意义,才会实现。

关键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可持续发展一、引言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初期,基于当时国家战略角度的考虑,将前苏联帮我国建设的156项重点项目中的58个安排在东北三省,而这些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石油、化学和冶金等行业。

这就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重工业的基础。

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而1990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对此,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决定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风,而传统的东北地区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能带来老工业基地的再度崛起,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未来之路。

二、文献综述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系统工程,衡量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

目前已经有很多国际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和建立了一些评价指标,但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

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建立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AI);联合国际化与开发署(YNDP)所建立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由世界银行资助,Daly和Cobb所制定的可储蓄发展经济福利指标;Pfliegner等提出的绿色人文发展指数等等。

转轨时期振兴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实现路径

转轨时期振兴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实现路径
煌 . 新 时 期我 国老 工业 基 地 实现振 兴 的 必 由之 路 。 是 关键词 : 工业基地 ; 兴 : 老 振 实现 路 径
中图分类号 :2 1 F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8 7 (0 2 t -0 8 0 10 — 4 7 2 1 )0 0 9 — 3
老 工 业 基 地 是 我 国工 业成 长 的摇 篮 . 定 了我 国工 业 经 奠

是 占有我国经济体 系的重要份额。 据统计 , 我国 6 5个
五” 三线建设 ”我 国先 后在老工业基地布局 了一些大型 和“ , 工业企 业 , 部分企 业发展壮大后成为 了龙 头企业 , 全 国各 在
老工业基地城市疆 盖土地面积为 12 覆 . 1 6万平方公里 .占全
国国土面积 的 1.%; 1 7 居住 着 3亿人 口, 占全 国人 口总量 的 行业 内具有引领作用 。 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地方企业和 2 . 2 0 年 G P占全 国 G P总量 的 1 . 工业产值 占 民营企业 的发展 ,形成 了各城市独特 的产业优势 和品牌 资 32 0 8 %; D D 8 %: 5
作者简介 : 莉(9 7 )女 , 姚 16一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 究所副研 究员, 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 目: 国家发 改委 “ 中部地 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题研 究” 的研 究成果 。
① 根据国家发 改委课题研究成果 , 国被认 定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有 19 , 中列入需要 国家政策扶持 的老工业基 地 全 1个 其
拥有 了一定 的产 品开发 自主技术。 6 个 老工业基地 中, 在 5 现 有 2 个城市拥有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 区,其数量 占全国高 0 新技术开发区总量 的四分之一多。 三是形成 了具有市场竞争力 的优势产业和核心产 品。 我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东北地区却是一个例外。

作为中国经济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经一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经济却陷入了低谷。

很多人认为,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了“老鼠仓”,但是实际上,这里也有很多的机遇和潜力,只是需要挖掘和发掘。

为了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我们需要探讨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产业转型、智能制造、人才引进等等。

一、产业转型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而且这里也拥有很多产业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变化,这里的产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首先,在传统产业方面,东北地区应该加快促进煤炭、钢铁和其他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和绿色转型。

其次,在新兴产业方面,东北地区应该重视机器人、新能源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加快这些领域的开发和建设。

最后,在金融、医疗和旅游等服务领域,东北地区也应该加大投入和力度,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

通过产业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潜力,实现自身的振兴和发展。

二、智能制造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抓住智能制造的时代机遇。

智能制造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制造,它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工业制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同时,东北地区还应该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和培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这里,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人才引进人才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北地区需要加大引才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这里发展。

为此,东北地区应该提高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加大人才补贴力度、优化人才评审机制等。

同时,东北地区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优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总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我们探讨很多重要的问题,如产业转型、智能制造和人才引进等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巩固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
2.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3.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科技和人才资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4.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5.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的能源体系;
6.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江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7.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包括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8.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前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

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境分析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纪玉山常忠诚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由于一系列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调整和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展开论述,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以“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A Necessary New Pattern Industrialization Road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Yushan Ji, ZhongCheng Chang(Center for China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i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Abstra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the economy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maintains growing at a high rate. However, for some kinds of reason, little changes occurred to the growth-mode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s slowly and the whole area shows something of stagnation recently. The paper bases on the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zing th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s rejuvenation.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though the wa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Key words:Old Industrial Bas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formationa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1纪玉山(194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信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知识经济等研究;常忠诚:(1977—),男,辽宁海城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国家重工业、能源和商品粮基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医药、军事工业均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度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领头羊。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克服,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形成了典型的“东北现象”。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政府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作为当务之急,适时推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的战略决策,从而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

因此,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有利契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迅猛发展的潮流,顺利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亟待研究的紧迫课题。

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展开论述,力图探索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方式。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经济理论界对“工业化”的概念持有不同观点:巴格奇(A.K,Bagchi)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撰写的辞条“工业化”采用了一种较窄的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1] 认为工业化主要指工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国民收入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或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数量的增长。

与之相对,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则采用较宽泛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2] 并将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1、工业化首先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2、工业化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3、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还应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机械化和现代化;4、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例,不论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还是就劳动人口来衡量都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结合这两种定义,我们认为,工业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应表现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变革,现代化工业部门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增长,而原有农业等传统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虽然工业化本身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发达国家的过程,但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却不尽相同。

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等选择适宜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一直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制度僵化和国际环境的制约,我国同时实施了闭关锁国的进口替代战略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中央集权的计划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价格的激励作用被弱化,重工业一度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那是没有农业、轻工业和消费水平支撑的重工业的畸形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以后,以减少政府干预、主张自由贸易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战略的“新古典方法”得到重视,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逐步淡出,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也得到调整,农业和轻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到20世纪末,我国不仅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而且轻、重工业内部结构也呈现轻行化和高加工化的态势。

然而,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后,伴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影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必须改变其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老路;其次,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国家”的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事实相违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正逐步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而且在多数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因袭传统工业化理论,单纯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化而忽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并且还会由于高科技产品和传统工业品价格之间不断扩大的“剪刀差”使自己永远处于被动的不平等贸易地位。

所以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再次,传统的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这对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国来说,不仅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和环境会直接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后果都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最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强调严格固化的阶段式发展模式,而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这与我国打破传统的梯度发展理论,实现跨越式赶超的目标也是相矛盾的。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时代的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我国在信息时代融入世界工业化大潮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做出了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根据十六大报告的论述,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我们认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进的道路,是一条集约型、开放式的道路。

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工业化是一个通用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因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别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基本国情,注重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中,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

例如: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活资源”的创造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把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而对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必须在现实工作中应妥善予以解决。

第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是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的,必须把科学技术融入工业化进程,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20世纪中期以后,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和海洋技术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限。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尽快摒弃这种模式,依靠科学技术,使经济增长在质量、层次、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让科学技术融入到金融税收、信息服务、物流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速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