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高考化学:溶解度专题解析(附答案)
高考化学:溶解度专题解析(附答案)1 .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D.通入CO22.要使w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A.再加入 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 g NaCl溶液C.蒸发掉一半溶剂 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3.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4.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C.M未完全溶解 D.无法配制5.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温度仍为40℃而加入少量CaO,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A.Ca(OH)2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分数(百分比浓度)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a2+的数目6.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A. g B. g C. g D. g7.在烧杯中盛有10%的CaCl2溶液,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2C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过滤得到CaCO3沉淀10g,再将滤液蒸发掉90g水后,所剩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A.11.7% B.10% C.9.2% D.5.85%8.在25℃时,将某浓度的芒硝溶液分为等质量的两份溶液,一份加热蒸发掉20g 水后降至25℃成为饱和溶液,另一份加入10g芒硝晶体后也成为饱和溶液。
则25℃时芒硝的溶解度是A.20g B.17.23g C.30g D.22.05g9.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 CuSO4或加入n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 B.m= C.m= D.m=10.在t℃时,取可溶物A其浓度为a%的溶液100g,蒸发掉p g水,冷却到t℃,析出A的不含结晶水的晶体g g,则在t℃时,A的溶解度为A. g B. g C. g D. g1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合物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 的质量为A.23(W-B)/123g B.23(W-B)/77gC.23(W-B)/100g D.(W-77B/23)/g12.某温度下,氯化镁饱和溶液浓度为40%,在足量的此溶液中加入4.6g无水氯化镁,最终析出结晶水合物40.6g,则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是A.MgCl2•7H2O B.MgCl2•2H2O C.MgCl2•6H2O D.MgCl2•5H2O13.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则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典型例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
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关系式法设: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m质+m剂=m液15℃时 140g 100g? x250g[解答]: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基本公式法已知: s=140g m剂=250g求: m质=?[解答]:解之,得:m质=350g[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282gx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公式法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略)[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500g中溶有硝酸钾137.4g。
如果蒸发掉90g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在30℃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由于137.4g<157.1g,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 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 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 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 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 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5.如图为 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B、t2℃时,由于不知道A、B、C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质量分数是否一定相等,故错误;
C、tl℃时,A的溶解度为10g,即10gA物质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将A、B、C各10g放入50g水中,A不能完全溶解,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D、tl℃时,A的溶解度为10g,即10gA物质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取12gA放入t1℃时的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了,说明A溶于水时放热,故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降温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中考考点_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汇总(全)
液从 t3 降温到 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故选 C。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 g C.t1℃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0 g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30% 【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故正确; C、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 130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0g,故错 误; D、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30g ×100%=23.1%,故错误。 130g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80g 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20g 20g =
100g ,x=50g,故 A 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g ×100%=33.3%,故 B 错
x
100g 50g
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C 正
6.下表是 KCl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20
30
40
KCl 溶解度/g
KNO3
34.0 31.6
37.0 45.8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7.5%,错误;C、在 20℃时,氯化钠的溶
解度为 36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NaCl 和 KNO3 固体各 35g 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氯化钠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很大,含有少量 NaCl 的 KNO3 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KNO3 晶体,
4.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 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B.N 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C.加溶质能使 M 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图中 4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故 A 正确;B.N 点表示 100g 水中
6.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 点表示物质 A 和 C 的溶解度都为 20g B.若 a 中混有少量 b,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提纯 a C.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 D.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 是 a >b >c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的意义解答; B. 据 a、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C.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析解答。 D. 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A. P 点表示 t1℃时物质 a 和 c 的溶解度都为 20g。故错误; B. 由于 a、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经典1
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经典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0克/130克×100%,小于30%;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故选B.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中考《溶解度》的经典例题及解析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液;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相转化的。
(2)其次,要明确“某一溶质的”饱和还能溶解KNO 3,此时的溶液是NaCl 的饱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1)一般规律:此转化条件适合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液(2)特殊情况(如氢氧化钙):极少数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溶液时,要升高温度;若把饱和溶液转化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地,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未溶解的溶质二、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度。
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2.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的四个要(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溶液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一定量的溶剂”。
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时,饱和溶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的饱和溶液,对KNO 3来说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化条件 的溶液,因为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此类物质转化成不饱和溶液,要降低温度。
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该溶不饱和溶液。
或者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的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固态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四个要点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互不能再溶解NaCl 的溶液,可能液了。
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化学】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
【化学】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
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B.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故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B、t1~t2段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反应的速率增加,而反应物的量没有增加,故错误;C、t2~t3段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故速率减慢,故正确;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正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A。
3.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答案】B【解析】A.由图示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A正确;B.N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20g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10020ggg⨯+≠20%,故B错误;C.M点为80g水中溶解了20克溶质,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添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故C正确;D.P、Q均是这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故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M与N溶质是相同的而溶剂不同,可判断出N<M,由于温度相同时不饱和溶液最浓,可知它们的关系是:N<M<P=Q,故D正确;答案为B。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1
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B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答案】B【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可知,温度低于t2℃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温度高于t2℃时A的溶解度大于于B的溶解度,故A错B.t2℃时,,A、B两种溶液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它们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正确C、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B,故错误D.A、B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故选B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C.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深【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故A正确;B.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饱和溶液150g中含溶质50g,当降温到t1℃时,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会析出溶质30g,故B正确;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影响较大,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50g固体a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形成150g溶液,比值为1:2:3,故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应是3g饱和溶液,故D 不正确;故选D。
【化学】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7.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3℃时,取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l℃,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变成 不饱和溶液的是 C B.t2℃时,A、B、C 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l℃时,将 A、B、C 各 10g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D.取 12gA 放入 t1℃时的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 A 溶于水时吸热。 【答案】A 【解析】A、t3℃时,取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由于 A、B 溶解度 都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都有晶体析出,但是 A 受温度影响较大,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而 C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无晶体析出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B、t2℃时,由于不知道 A、B、C 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质量分数是否一定相等,故错 误; C、tl℃时,A 的溶解度为 10g,即 10gA 物质在 100g 水中恰好饱和,将 A、B、C 各 10g 放 入 50g 水中,A 不能完全溶解,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D、tl℃时,A 的溶解度为 10g,即 10gA 物质在 100g 水中恰好饱和,取 12gA 放入 t1℃时的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了,说明 A 溶于水时放热, 故错误。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溶解度知识讲解以及经典例题(精心整理)
溶解度知识讲解以及经典例题(精心整理)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只有在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一定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称其为溶解度)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就是10克B、20 ℃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C、20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D、20 ℃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B、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3.60 ℃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C、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4.把90克1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了40克硝酸钠固体,则硝酸钠在10 ℃时的溶解度是( A )A、80 克B、80C、44.4 克D、44.45. 20 ℃时,将20克某物质溶解在50克水中,恰好饱和,则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B )A、20 克B、40 克C、20D、40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与溶剂量无关)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例题:固体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高低D、溶剂的质量3、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物理性质)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1. 已知20℃ 时,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 )A 、易溶B 、难溶 C、微溶 D 、可溶2. 已知20℃ 时, 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C )A 、易溶B 、微溶C 、可溶D 、易溶4、气体的溶解度:①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随压强增大而增大A )A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B .温度升高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C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小D .压强增大使空气的溶解度变大5、固体溶解度曲线(中考必考)(1)t3o C 时A 的溶解度为_80g(2)P 点的含义在该温度下,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3)N 点为t3o C 时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N 点也为t3o C 时B的饱和溶液)(4)t1o C 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 溶液中获取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o C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1o C 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 p="">(8)除去A 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 和B (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1、(2011?株洲)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2011?烟台)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2011?衢州)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可溶于水,另一种物质难溶于水(2)结晶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要求: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化学】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大全)经典
【化学】溶液溶解度知识点(大全)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答案】B【解析】A、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B、溶于配制好后需要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C、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错误;D、定量称量固体质量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了,应该减少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答案】A【解析】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s100g s+×100%。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错误。
故选A。
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s100g s+×100%。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知,A.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化学】溶液 溶解度试题和答案
80g 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20g 20g =
100g x
50g ,x=50g,故 A 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g 50g ×100%=33.3%,故 B 错
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C 正
5.某温度下,在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 KNO3 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 10gKNO3 固体,恰好 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
度大于 Na2SO4 的溶解度,故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乙>甲,错
误;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 t3 降温到 t1 时,溶解度变化相同,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
液从 t3 降温到 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故选 C。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
D 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
的性质。
6.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50g 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A.由图知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50g,故 A 错误;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 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C. 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两溶液都 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D.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 答案为 C。
【化学】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化学】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20℃~30℃B.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4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C.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55g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0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B、根据20℃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C、依据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分析解答;D、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提纯硝酸钾的方法。
解:A、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正确;B、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分别将两种物质34g 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可形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错误;C、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相当于210g溶液最多溶解硝酸钾110g;则105g饱和溶液溶液含有硝酸钾55g,正确;D、根据图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大;所以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此选项正确;B. 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a,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C.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此选项错误;D.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化学溶解度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化学溶解度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 Na2CO3·10H2O后溶液为yg。
则x+n-m=y,解得,x-y=m-n,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m-n;故选C。
解析:C【解析】【详解】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 Na2CO3·10H2O后溶液为yg。
则x+n-m=y,解得,x-y=m-n,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m-n;故选C。
2.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答案: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解析: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错误;C、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不知三种溶液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错误;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先溶解则说明温度升高了,后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甲溶于水会放出显著热量,正确。
最新溶液溶解度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docx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t2℃时甲的饱和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30克/130克×100%,小于30%;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相等;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B.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碳酸钠
20℃9g
21.8g
49g
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
A.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A、t℃时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60℃到
都包括126-139间的数值,所以t℃在60℃到80℃之间,故A正确;
80℃之间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只有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相等,故B正确 ;
,则 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
C、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硝酸钾比碳酸
们的关系是:N<M<P=Q,故D正确;答案为B。
点睛:准确理解图像并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此图象是
t℃时物质的溶解情况,不能验证
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的关系,图中四点的含义分别是
N点100g
水中溶解20g
溶质的不
饱和溶液;M点80g水中溶解20g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P点100g水中溶解40g溶质的饱和
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
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得到不饱和溶液D.50℃时,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小于乙溶液,与甲乙溶液的总质量有关,错误;B、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30g,可得乙的质量分数为30100%130gg=23.1%,小于30%,故20℃时,不可配制到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错误;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20g,故向100 g水中加入20 g甲,甲不能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错误;D、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此选项正确;B. 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a,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C.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此选项错误;D.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答案】B【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最新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1
最新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1一、溶液选择题1.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90 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质量为92.7 g。
则该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下列的A.0.1 g B.0.2 g C.2.7 g D.2.0 g【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92.7g-90g=2.7g,Fe+H2SO4=FeSO4+H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56 2 56-2x 2.7g∴2562-=2.7gx,解之得:x=2.72562g⨯-=0.1g,故选A。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答案】D【解析】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100%=28.6%,故错误故选D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 错误;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温度低于 40℃时,KNO3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 KCl 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从 60℃降温到 20℃,析出晶体的质量 KNO3 大于 KCl C.将 10℃时 KNO3、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KNO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 KCl 大 D.将 20℃时 100gKCl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需要再加入 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 好饱和 【答案】B 【解析】 A、在 30℃-40℃时,两条曲线有交点,此时 KNO3 的溶解度和 KCl 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将等质量的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从 60℃降温到 20℃,KNO3 的溶解度比 KCl 的溶解度 变化大,析出晶体的质量 KNO3 大于 KCl,故正确; C、将 10℃时 KNO3 的溶解度大于 KCl 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
2.如图是 KNO3、MgSO4、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 40g KNO3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KNO3 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4: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NaCl>MgSO4>KNO3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 现象 D.KNO3 中含有少量的 NaCl 杂质,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 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把 40g KNO3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KNO3 饱和溶 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20g:70g=2:7,故 A 错误; B、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 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NaCl>MgSO4>KNO3,故 B 正 确;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溶解度减小,在此操作过程中 溶液里会析出晶体,故 C 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 KNO3 中含有少量的 NaCl 杂质,采用降温 结晶法提纯,故 D 错误。 故选:B。
【化学】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一、溶液选择题
1.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 12.5g 甲,溶液刚好饱和 【答案】D 【解析】A、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20℃~4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乙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 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 知,3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 35℃,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相等,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溶 解 50g 甲物质,那么 75g 水中最多溶解 37.5g 甲物质。100g25%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0g×25%=25g,溶剂的质量为 75g。故 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 12.5g 甲,溶液 刚好饱和,正确。故选 D。 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即可解决。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6.KNO3 和 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 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 均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 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 液,升温到 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 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在 100g 水中加入 60g 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 10g 甲溶解不了,错误;D、 a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30g,所以甲和乙各 3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正确。故选 D。 8.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60g 160g
100%
=37.5%,故 B 错误;
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低温度到 t2℃析出晶体的量也不 能确定,故 C 错误;
D、A 点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是物质乙的不饱和溶液,故 D 错误。
4.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B.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 C.t2℃时,A 和 C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D.将 t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 B>C>A 【答案】C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C>B>A,正确; B、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 方法提纯 A,正确; C、由于不知道 A 和 C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 错误; D、由 t2℃降温到 t1℃,C 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 A 和 B 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 分数减小,由图可知 t1℃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t2℃时 C 的溶解度大于 t1℃时 A 的溶解度,因 此 B>C>A,正确。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 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 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 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
3.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 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 的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 t2℃时,Sa>S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 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 此 S 不变,故恢复到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 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 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可知,将 10℃时 KNO3、KCl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KCl 大于
KNO3,升温至 60℃,KNO3、KCl 的溶解度都增大,但溶液的成分都没有变化,KNO3 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比 KCl 小,故错误; D、20℃时,KCl 的溶解度为 34.0g,60℃时,KCl 的溶解度为 45.5g,如果水为 100g 饱和溶 液从 20℃时升温至 60℃,需要再加入 11.5gKCl 固体才能使溶液恰好饱和,但是题干中为 100g 溶液,故错误。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 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 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 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 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 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