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
O19
OH
C6H5
Ph2
N H
2'
3' 1' O OH
12
13 15 14 1
HO
2
17
16
H
8 3
7
H
4
6 5
20
O
Ph1 C6H5 O AcO
O
Paclitaxel (Taxol)
药理作用
❖ 研究证明其抗癌活性成分为紫杉烷类二萜及其生物碱。 ❖ 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
神经系统: ★62%患者可感觉轻度四肢麻木(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 ★曾有文献报道在滴注时发生癫痫大发作。
不良反应
关节/肌肉痛: ★发生率为55%。 ★病人在用药后2~3天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与所用
剂量相关。一般在几天内恢复。 ★在给予G-CSF的病人肌肉痛会加重。
其他: ★肝脏毒性:有ALT,AST和AKP升高。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59%)脱发:发生率为100%。
更好的水溶性及优异的抗癌广谱性。
[4]Mathew AE, Mejillano MR, Nath JP, et al.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Some Water-soluble Prodrugs and Derivatives of Taxol with antitumor-activity.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92, 35 (1): 145-151
3.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 癌患者的治疗。
预处理
目的 预防过敏反应、减轻体液潴留。 药物 地塞米松 8mg po bid(d0,d1,d2 ,d3 )
紫杉醇知识培训 PPT课件
骆泽宇 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Dec, 15(24)
临床研究:
卵巢癌及乳腺癌
肿瘤 病例数 CR PR RR
方案
卵巢癌
36
50% PT案化疗
乳腺癌
25
3 11 56% 紫杉醇
乳腺癌
28
3 13 62% +G-CSF
24 乳腺癌
12
1 12 54.2% 静注 0 5 41.7% +阿霉素或+卡铂
Thank you !
紫杉醇可使两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 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防止解聚, 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 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紫 杉醇可以在缺少三磷酸鸟苷(GTP)和微管相 关蛋白(MAP)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无功能的微 管,而且使微管不能解聚,从而发挥抗肿瘤 药物。
作用机制:
3 0
17 51.28% +顺铂
9 39.13%
肺癌 (NSCLC) 45
0 20 44.4% +铂类药物
肺癌 (NSCLC) 43
0 12 27.9% +顺铂
参考文献 王方聚等 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2月第22卷第2期 宋德刚 实用癌症杂志2007年9月第22卷第5期 于小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1月17(33) 肖天林 现代肿瘤医学 2009年9月 第17卷第9期 马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7月第10卷第19期 叶明明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年8月第34卷第8期
作用机制:
Manthey等发现紫杉醇与细菌性脂多糖(LPS)一样,可激活鼠巨噬细 胞杀灭肿瘤的作用。此外,在正常鼠的巨噬细胞中γ -干扰素、LPS、或 紫杉醇单用仅可诱导出低度或中度浓度的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及一 氧化氮分泌,然而紫杉醇或LPS与γ -干扰素合用则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 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量均明显增加。一氧化氮分泌量与肿瘤细胞杀灭量 呈正相关,并且紫杉醇在有一氧化氮合成酶竞争性抑制剂N6-甲基-L-精 氨酸存在下,经紫杉醇抑制的巨噬细胞不能杀灭肿瘤靶细胞。所以,紫 杉醇除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外,尚有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
临床研究:
卵巢癌及乳腺癌
肿瘤 病例数 CR PR RR
方案
卵巢癌
36
50% PT案化疗
乳腺癌
25
3 11 56% 紫杉醇
乳腺癌
28
3 13 62% +G-CSF
24 乳腺癌
12
1 12 54.2% 静注 0 5 41.7% +阿霉素或+卡铂
Thank you !
紫杉醇可使两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 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防止解聚, 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 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紫 杉醇可以在缺少三磷酸鸟苷(GTP)和微管相 关蛋白(MAP)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无功能的微 管,而且使微管不能解聚,从而发挥抗肿瘤 药物。
作用机制:
3 0
17 51.28% +顺铂
9 39.13%
肺癌 (NSCLC) 45
0 20 44.4% +铂类药物
肺癌 (NSCLC) 43
0 12 27.9% +顺铂
参考文献 王方聚等 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2月第22卷第2期 宋德刚 实用癌症杂志2007年9月第22卷第5期 于小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1月17(33) 肖天林 现代肿瘤医学 2009年9月 第17卷第9期 马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7月第10卷第19期 叶明明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年8月第34卷第8期
作用机制:
Manthey等发现紫杉醇与细菌性脂多糖(LPS)一样,可激活鼠巨噬细 胞杀灭肿瘤的作用。此外,在正常鼠的巨噬细胞中γ -干扰素、LPS、或 紫杉醇单用仅可诱导出低度或中度浓度的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及一 氧化氮分泌,然而紫杉醇或LPS与γ -干扰素合用则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 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量均明显增加。一氧化氮分泌量与肿瘤细胞杀灭量 呈正相关,并且紫杉醇在有一氧化氮合成酶竞争性抑制剂N6-甲基-L-精 氨酸存在下,经紫杉醇抑制的巨噬细胞不能杀灭肿瘤靶细胞。所以,紫 杉醇除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外,尚有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肿瘤作用。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防治措施
在使用紫杉类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如有症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 治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给予对症治疗等。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 效果。
05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注意 事项
紫杉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紫杉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影 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紫杉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紫杉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和扩散,达到抗肿瘤的 效果。
紫杉醇可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 和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 果。
紫杉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相对较低,但长期使用仍可能 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紫杉醇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紫杉醇与铂类、氟尿嘧啶等化疗 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肿瘤效
心血管毒性
心血管毒性
紫杉类药物可能引起心血管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防治措施
在使用紫杉类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指标。如有心血管毒 性症状,应减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心血管治疗。
其他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其他不良反应
紫杉类药物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 录
• 紫杉类药物概述 • 紫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 • 紫杉类药物的适应症与临床应用 • 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注意事项 • 紫杉类药物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紫杉类药物概述
紫杉类药物的定义与特点
紫杉类药物是一类抗肿瘤药物,通过 干扰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来发挥抗癌 作用。
遵循用药剂量和方案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方案使用紫杉醇,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 更改用药方案。
在使用紫杉类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如有症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 治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给予对症治疗等。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 效果。
05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注意 事项
紫杉醇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紫杉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影 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紫杉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紫杉类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和扩散,达到抗肿瘤的 效果。
紫杉醇可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 和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 果。
紫杉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相对较低,但长期使用仍可能 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紫杉醇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紫杉醇与铂类、氟尿嘧啶等化疗 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肿瘤效
心血管毒性
心血管毒性
紫杉类药物可能引起心血管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防治措施
在使用紫杉类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指标。如有心血管毒 性症状,应减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心血管治疗。
其他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其他不良反应
紫杉类药物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 录
• 紫杉类药物概述 • 紫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 • 紫杉类药物的适应症与临床应用 • 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 紫杉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注意事项 • 紫杉类药物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紫杉类药物概述
紫杉类药物的定义与特点
紫杉类药物是一类抗肿瘤药物,通过 干扰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来发挥抗癌 作用。
遵循用药剂量和方案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方案使用紫杉醇,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 更改用药方案。
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PPT资料41页
紫杉类药物简介
王毅刚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院药剂科
紫衫类药物
1.紫杉类药物概况 2.具体品种及特点 3.经典临床研究
紫杉醇(PTX)
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Wani从太平洋短叶紫杉的树皮中 提取, 1992 FDA批准上市。
• 英文名:Paclitaxel • 分子式:C47H51NO4 • 水溶性:0.7mg/ml • 稳定性:
1971
完成结构鉴定
1979
发表作用机制
1983
临床Ⅰ试验
1985
临床II期
1991
临床III期
1992
FDA批准上市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Ramesh Panchagnu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19(172)1-15.
多西他赛(TXT)
尤启东主编. 药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7版:286-288
多西他赛(泰索帝)FDA及EU批准适应症
2019年 2019年 2000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FDA批准多西他赛 单药用于MBC二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单药用于NSCLC(使用铂类后) FDA批准多西他赛 /阿霉素用于MBC一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 /顺铂用于NSCLC一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 用于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治疗 FDA和欧盟批准多西他赛联合蒽环类用于淋巴结 阳性的可手术乳腺癌辅助化疗 欧洲批准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HER2 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FDA批准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脲嘧啶用于晚期 胃癌的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脲嘧啶用于头颈 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王毅刚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院药剂科
紫衫类药物
1.紫杉类药物概况 2.具体品种及特点 3.经典临床研究
紫杉醇(PTX)
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Wani从太平洋短叶紫杉的树皮中 提取, 1992 FDA批准上市。
• 英文名:Paclitaxel • 分子式:C47H51NO4 • 水溶性:0.7mg/ml • 稳定性:
1971
完成结构鉴定
1979
发表作用机制
1983
临床Ⅰ试验
1985
临床II期
1991
临床III期
1992
FDA批准上市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Ramesh Panchagnu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19(172)1-15.
多西他赛(TXT)
尤启东主编. 药物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7版:286-288
多西他赛(泰索帝)FDA及EU批准适应症
2019年 2019年 2000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FDA批准多西他赛 单药用于MBC二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单药用于NSCLC(使用铂类后) FDA批准多西他赛 /阿霉素用于MBC一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 /顺铂用于NSCLC一线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 用于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治疗 FDA和欧盟批准多西他赛联合蒽环类用于淋巴结 阳性的可手术乳腺癌辅助化疗 欧洲批准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HER2 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FDA批准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脲嘧啶用于晚期 胃癌的治疗 FDA批准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脲嘧啶用于头颈 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紫杉醇产品PPT,简洁版
五、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 也许无法反映实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 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 高、贫血、恶心,感染和腹泻。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6.如产生泡沫,静止放置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 mg紫杉醇。 准确计算每位患者总给药容积,并缓慢地从瓶中的复溶混悬液中抽取所需的给 药体积至注射器中: 总给药容枳( ml )-总剂量(mg)÷ 5 (mg/ml ) 分散溶解后瓶内溶液应为乳白色、无可见颗粒的匀质液体。如能观察到颗粒物 则应再次轻轻地将药瓶上下倒置,以确保滴注前完全分散溶解, 无可见颗粒 物。如发现沉淀则应将药液丢弃。 按计算的给药容积准确抽取所需的悬浮液注入到新的、无菌聚氯乙烯(PVC) 或非PVC输液袋中进行静脉滴注。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 (DEHP)的输液装置。使用含有硅油作为润滑剂的医疗装置(即注射器和输 液袋)复溶和注射时可能导致药液有蛋白析出。 在给药前目测检查IV袋中的复溶混悬液。若观察到析出蛋白,将复溶后的混悬 液经15μm滤器过滤。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 μm的滤器。 任何经血管使用的药 物,在溶液及容器可观察的条件下,使用前都应以肉眼仔细检查溶液中有无可 见颗粒物和颜色改变。 稳定性:本品包括装未开瓶在20℃~30℃温度范围内储存到标签上所注明的日 期之前是稳定的。冰冻或冷藏都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 量260 mg/㎡,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不良反应】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 也许无法反映实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 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 高、贫血、恶心,感染和腹泻。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6.如产生泡沫,静止放置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 mg紫杉醇。 准确计算每位患者总给药容积,并缓慢地从瓶中的复溶混悬液中抽取所需的给 药体积至注射器中: 总给药容枳( ml )-总剂量(mg)÷ 5 (mg/ml ) 分散溶解后瓶内溶液应为乳白色、无可见颗粒的匀质液体。如能观察到颗粒物 则应再次轻轻地将药瓶上下倒置,以确保滴注前完全分散溶解, 无可见颗粒 物。如发现沉淀则应将药液丢弃。 按计算的给药容积准确抽取所需的悬浮液注入到新的、无菌聚氯乙烯(PVC) 或非PVC输液袋中进行静脉滴注。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 (DEHP)的输液装置。使用含有硅油作为润滑剂的医疗装置(即注射器和输 液袋)复溶和注射时可能导致药液有蛋白析出。 在给药前目测检查IV袋中的复溶混悬液。若观察到析出蛋白,将复溶后的混悬 液经15μm滤器过滤。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 μm的滤器。 任何经血管使用的药 物,在溶液及容器可观察的条件下,使用前都应以肉眼仔细检查溶液中有无可 见颗粒物和颜色改变。 稳定性:本品包括装未开瓶在20℃~30℃温度范围内储存到标签上所注明的日 期之前是稳定的。冰冻或冷藏都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 量260 mg/㎡,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紫杉醇化疗参考PPT
紫杉醇化疗
17
紫杉醇化疗
18
紫杉醇化疗
➢ 卡铂使用说明书注明卡铂注射液只能用于静脉 注射,应避免漏在血管外。
19
紫杉醇化疗
➢ 药理作用:一种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 B族维生素,VitB6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 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 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同时还参与色氨酸转化 成烟酸或5-羟色胺 。
➢ 半衰期:15~20天 ,肝内代谢,经肾高剂量用来预防及治疗化疗中呕吐 2、治疗贫血: VitB6为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
的辅酶,而此酶为合成血红蛋白的限速酶,故 其可用于预防贫血的辅助治疗。 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VitB6参与氨基酸和脂 肪的代谢,刺激白细胞生成,因而可用于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
谢谢
25
续3h,3周为一周期
3
紫杉醇化疗
➢ 紫杉醇血浆浓度呈两相衰减。第一相快速衰 减相表示紫杉醇向周边室的分布和清除,随 后的时相为紫杉醇从周边室中相对缓慢地清 除。
4
紫杉醇化疗
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 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5
紫杉醇化疗
➢ 过敏反应:21%,最常见,首次过敏反应最常 见于开始治疗的2周期中,通常于开始输注的 第1h中出现,表现为潮红(32%),皮疹(14 %),呼吸困难(4%),胸痛,低血压等。 预先用药: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和H2 受体拮抗剂 抢救用药: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剂、 抗组胺药、皮质激素
21
紫杉醇化疗
➢ 补充呕吐、水化过程中丢失的K+,Mg+; 二者参与肝细胞三羧酸循环,对改善肝功能、降低血
清胆红素浓度有一定作用。 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具有镇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滴注:
用法用量
单药治疗: ★推荐剂量为135-200mg/m2 ★静脉输注持续3h以上 ★每3周重复一次。
联合用药: ★推荐剂量为135-175mg/m2 ★每3-4周重复一次。
★血清蛋白结合率为89%-98% ★清除半衰期5.3-17.4小时 ★肝脏是主要代谢部位
药代动力学
药效
紫杉醇水溶性很差
来源不同
紫杉醇来源于美国西部紫杉树皮中分离得到 多西紫杉醇来源于欧洲针叶为原料的半合成品 紫杉醇分子量:853.9 多西紫杉醇分子量:807.89
规格与辅料不同
紫杉醇 规格: 30mg/瓶。 辅料: 聚氧乙基蓖麻油,无水乙醇。
多西他赛 规格: 20mg/瓶。 辅料: 吐温(聚山梨酯)80。
不良反应
3.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 癌患者的治疗。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8
预处理
目的 药物
预防过敏反应、减轻体液潴留。 地塞米松 8mg po bid(d0,d1,d2 ,d3 )
用法用量
用量:推荐剂量为75mg/m2滴注1h,每3周1次。 泰索帝(补充) : 1.多西他赛单一用药的推荐剂量为100mg/m2 2.与曲妥珠单抗联合用药时多西他赛推荐剂量为100mg/m2,
0.77mM/L
使用增溶剂: 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
目的
聚氧乙基-35-蓖麻油引起的过敏反应。
预处理
药物
1.地塞米松20mg:输注前12h、6h口服。 2.苯海拉明50mg:输注前30min静脉输注或口服 3.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输注前30min静脉注射。
紫杉醇药液配制
再半合成紫杉醇。
O
Ph3
C6H5 O
18
AcO
10 11
9
O19
OH
C6H5
Ph2
N H
2'
3' 1' O OH
12
13 15 14 1
HO
2
17
16
H
8 3
7
H
4
6 5
20
O
Ph1 C6H5 O AcO
O
Paclitaxel (Taxol)
药理作用
研究证明其抗癌活性成分为紫杉烷类二萜及其生物碱。 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
临床Ⅰ试验
临床II期
临床III期
FDA批准上市
我国北京协和药厂与海口制药厂分获二类 新药批准文号
紫杉醇简介
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 紫杉醇在红豆杉中含量极低,只有树皮干重 的0.0001%-0.008%
紫杉醇溶解性差,使紫杉醇的可利用率低。 通过代谢工程,在微生物中组合表达紫杉醇 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合成紫杉醇前体巴卡亭III,
潴留,一般在使用多西他赛前ld开始口服糖皮质激素。如 地塞米松8 mg,2次/d。
持微管蛋白稳定,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抑制细胞有丝 分裂。 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
紫杉醇适应症
1、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 2、经一线化疗或多次化疗失败的卵巢癌 3、经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 4、对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恶性淋巴瘤、胃癌等
有一定疗效。
稀释液的最终浓度为0.3-1.2mg/ml才能使用 可用NS、5%GS 配制输液时,要用非聚氯乙烯塑料(PVC)装置,导管或
器械。 建议紫杉醇输注液,应首先通过直径不超过0.22微米的微
孔滤膜过滤。
过敏反应 ★发生率为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 ★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 ★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分钟。
1.体液潴留:患者可能发生重度体液潴留,应密切注意如胸膜 积液,心包积液及腹水的发生。
2.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通常较 严重(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7天)。
3.过敏反应:其特征为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需要中断治疗。
多西他赛特有不良反应
多西他赛所致水肿特点如下: ①多见周围性水肿和体重增加,少见体腔积液; ②具有可逆性,预后较好; ③多疗程用药,累积剂量达400-500 mg/m2以上。 ④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水肿发生率或使其缓解。为了预防液体
神经系统: ★62%患者可感觉轻度四肢麻木(严重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 ★曾有文献报道在滴注时发生癫痫大发作。
不良反应
关节/肌肉痛: ★发生率为55%。 ★病人在用药后2~3天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与所用
剂量相关。一般在几天内恢复。 ★在给予G-CSF的病人肌肉痛会加重。
其他: ★肝脏毒性:有ALT,AST和AKP升高。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59%)、腹泻(43%)、黏膜炎(39%)。一般 为轻和中度。 ★脱发:发生率为100%。
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
紫杉醇 多西他赛 紫杉醇脂质体 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紫杉醇研发过程
年代 1964
1969 1971 1979 1983 1985 1990 1992 1995
进
展[1]
美国学者发现,太平洋红豆杉树皮提取物 对P388鼠白血病细胞株有抑制作用
分离到足够量的活性物质—紫杉醇
完成结构鉴定
发表作用机制:微管蛋白
每3周1次,曲妥珠单抗每周1次。
药代动力学
1. 三室模型 α,β,γ半衰期分别为 4min、36min、11.1h 2.多西他赛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粪便排泄。经粪便和尿排出的
量分别约占所给剂量的75%和6%,仅少部分以原型排出。 3.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4%-97%。 4.多西他赛CYP3A4同工酶代谢。
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输注紫杉醇过程中较常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大多数不需要任何治疗。 ★严重的低血压反应与严重的过敏反应相关,并需要治疗。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 ★表现为剂量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47%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 细胞减少,最低点一般出现在给药后8-10天。90%出现贫血(血红蛋白 <11g/dL),24%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8g/dL)。
药物相互作用
1. 同时给药P4503A4酶抑制剂可增加本药血药浓度。 2. 顺铂可使紫杉醇的清除率降低约1/3,可引起严重的骨髓
抑制(紫杉醇先用重中
性粒细胞减少和口腔炎(紫杉醇后用)。
适应症
多西他赛
1.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即使是在 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