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1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f157969165ce050876321351.png)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单糖的环状结构与异头体
醇羟基很容易与醛或酮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 直链的单糖分子在分子内也能够发生类似的反应,形成 环状结构,其中醛糖环化形成环式半缩醛,酮糖环化形 成环式半缩酮。 在单糖由直链变成环状结构以后,原来的羰基C便成为 一个新手性中心,从而产生α和β两种异构体。这种在半 缩醛C上形成的差向异构体称为异头体,新出现的手性C 称为异头体C。半缩醛羟基与编号最高的手性C原子上的 羟基具有相同取向的异头体称为α异头体,反之就称为β 异头体。由于β异头体比α异头体稳定,因此在葡萄糖溶 液之中,β-D-葡萄糖要比α-D-葡萄糖多。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单糖的构象
以葡萄糖为例,其半缩醛环上的C-O-C键角为 111º ,与环己烷的键角(109º )相近,故葡萄糖 的吡喃环和环己烷环相似,也有椅式构象和船式 构象,其中椅式构象使各单键的扭张强度降低到 最小因而较稳定。在两种椅式结构之中,I型上的 -OH和-CH2OH这两种较大的基团均为平伏键,所 以在热力学上I型比II型稳定。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二羟丙酮和甘油醛的Fischer投影结构式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果糖的对应异构体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更多的立体化学
在各种旋光异构体之中,互为镜像的一对异构体称 为对映异构体;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手性C原子构型相反,但并不呈镜 像关系的一对异构体称为非对映异构体; 只有一个手性C原子的构型不同的一对异构体称为差 向异构体,如D-葡萄糖与D-甘露糖,D-葡萄糖与D半乳糖就互为差向异构体。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05核苷酸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17张PPT)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05核苷酸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fa66dbb4daa58da1114ac8.png)
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和碱基通过β-N糖苷键形成的糖苷。核苷中的戊糖 有D-核糖和2-脱氧-D-核糖两种,它们都以呋喃型环状结构存在。 前者形成核糖核苷,后者形成脱氧核苷。核苷中的糖苷键由戊糖 的异头体C原子与嘧啶碱基的N1或嘌呤碱基N9形成。为了避免碱 基环上原子的编号与呋喃糖环上原子编号混淆,在呋喃环上各原 子编号的阿拉伯数字后需加“′”.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常见的核糖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AMP、ADP和ATP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环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核苷酸的生物功能
n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n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碱基的性质
碱基几乎不溶于水,这与其芳香族的杂 环结构有关。
互变异构 酸碱解离 强烈的紫外吸收,其最大吸收值在
在核苷中,碱基在糖苷键上的旋转受到空间位阻的限制。结果核 苷和核苷酸能以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存在。顺式核苷的碱基与戊 糖环在同一个方向,反式核苷的碱基与戊糖环在相反的方向。
由于嘧啶环O2和戊糖环C5′之间的空间位阻,嘧啶核苷通常为反 式构象。嘌呤核苷可采取两种构象。自由的嘌呤核苷(特别是鸟 苷)更容易形成顺式构象,但是,DNA和RNA螺旋中的嘌呤核苷 主要为反式构象。
① 能量货币,通常是ATP,有时使用UTP(糖原合成)、 CTP(磷脂合成)和GTP(蛋白质合成);
生物竞赛讲义-生物化学-20生物氧化-《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
![生物竞赛讲义-生物化学-20生物氧化-《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d9bfed3f61fb7360b4c6586.png)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电子传递体在呼吸链中的位置与其E0'之间的关系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几种呼吸链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呼吸链的组分
NAD+及与NAD+偶联的脱氢酶:NAD+是一种流 动的电子传递体。 黄素及与黄素偶联的脱氢酶 辅酶Q:属于一种流动的电子传递体。 铁硫蛋白 细胞色素:细胞色素c是一种流动的电子传递体 氧气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复合体 IV 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
有4个氧还中心 主要成分为细胞色素a和a3 电子来自还原性的细胞色素c,电子的最终 受体为氧气 一对电子可产生2个质子梯度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电子在复合体IV上的传递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代谢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 ˟ √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学说:该学说由Peter Mitchell于1961年 提出,其核心内容是电子在沿着呼吸链向下游传 递的时候,释放的自由能转化为跨线粒体内膜 (或跨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质子梯度中蕴藏 的电化学势能直接用来驱动ATP的合成。驱动 ATP合成的质子梯度通常被称为质子驱动力 (pmf),它由化学势能(质子的浓度差)和电 势能(内负外正)两部分组成。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51fd076137ee06eef9181a.png)
5、蜡:由高碳脂肪酸和高碳醇或固醇所形成的脂, 它存在于皮肤、毛皮、羽毛、树叶、昆虫外骨骼中, 起保护作用。
教学ppt
20
(五)蛋白质
1、蛋白质的原元素组成:氮的含量在多种的蛋白质比较 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N,受检物质 中含蛋白质量为N含量的6.25倍 。
2、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容 易沉淀。
教学ppt
24
③紫外吸收光谱:
在远紫外光区有光吸收,在近紫外光区有色氨酸最大吸收 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 大吸收波长为259nm。
教学ppt
25
④重要的化学反应: a-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 酸则产生黄色沉淀);
a-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计算出氨基酸的量;
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教学ppt
26
3、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指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教学ppt
27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有规律的结构 或构象。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教学ppt
6
(2)生物体中重要的单糖
①丙糖 如甘油醛(醛糖)和二羟丙酮(酮糖)
②戊糖 戊糖中最重要的有核糖(醛糖)、脱氧 核糖(醛糖)和核酮糖(酮糖) ③己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教学ppt
7
2、寡糖:由2~6个单糖缩合而成的糖。 最多的寡糖是双糖,如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
教学ppt
8
• 人和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特有的双糖水解 后的产物是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座 第1讲生物化学1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座 第1讲生物化学1](https://img.taocdn.com/s3/m/f47faf09bed5b9f3f90f1c6b.png)
第1讲生物化学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一)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19种结构可用通式表示。
另一种为脯氨酸,它也有类似结构,但侧链与氮原子相接形成亚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都有L—型与D一型之分,为区别两种构型,通过与甘油醛的构型相比较,人为地规定一种为L型,另种为D一型。
当书写时—NH2写在左边为L型,-NH2在右为D一型。
已知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属L型。
20种基本氨基酸中,有许多是能在生物体内从其他化合物合成的。
但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叫必需氨酸。
它们是: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甲硫酸(Met)、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y)、赖氨酸(Lys)和缬氨酸(Val)。
20种氨基酸的分类,主要是根据R基来区分的。
早些年根据R基的结构把氨基酸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三类,其中脂肪族又分为中性(一氨基一羧基)、酸性(一氨基二羧基)和碱性(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
近年来都按R基的极性来区分氨酸的种类。
对于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α–氨基酸来说,在中性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是以中性分子的形式还是以两性离子的式存在呢?许多实验证明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中性分子形式两性离子形式氨基酸由于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是的一种兼有弱碱和弱酸的两性化合物。
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带电状态,会随着溶液的pH值而变化,如果氨基酸的净电荷等于零,在外加电场中不发生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溶液的pH值称为其等电点,常用pI表示。
由于各种氨基酸都有特定的等电点,因此当溶液的pH值低于某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则该氨基酸带净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
若溶液的pH值高于某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则该氨基酸带净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方法:对于单氨基单羧基的氨基酸,其等电点是pK1和Pk2的算术平均值,即从pI=1/2(pK1+pK2)公式中求得;对于含有3个可解离基团的氨基酸来说,只要依次写出它从酸性经过中性至碱性溶溶解高过程中的各种离子形式,然后取两性离子两侧的pK值的算术平均值,即可得其pI值。
高中生物竞赛难点知识点
![高中生物竞赛难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73d5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a.png)
高中生物竞赛难点知识点高中生物竞赛是一项对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测试,其中涉及的难点知识点众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难点知识点: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难点包括细胞器的分类、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遗传学原理: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基因的传递、表达和变异。
难点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连锁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
3. 生物进化: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石之一。
难点包括自然选择、物种形成、进化树的构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起源等。
4.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和物质。
难点包括酶的作用机理、代谢途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
5.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过程,以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6.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间相互作用、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7.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来创造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
难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8.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
难点包括基因组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生物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等。
9. 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包括神经元的信号传递、神经网络的形成以及大脑功能的调控等。
10.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难点包括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等。
掌握这些难点知识点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加生物竞赛的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验和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多肽+单项选择题二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多肽+单项选择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8387da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e.png)
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多肽单项选择题二1.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物质运输()A. 血红蛋白B. 载体蛋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2.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的主要作用是()A. 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B. 运输大分子物质C. 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D. 参与细胞信号转导3.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与能量代谢相关()A. ATP 合成酶B. 细胞色素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4.ATP 合成酶是一种()A. 跨膜多肽B. 胞质多肽C. 核内多肽D. 膜结合胞质侧多肽5.细胞色素是一种()A. 含铁卟啉的多肽B. 含铜卟啉的多肽C. 含锌卟啉的多肽D. 含镁卟啉的多肽6.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基因表达调控()A. 转录因子B. 组蛋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7.转录因子是一种()A. 能够结合DNA 的多肽B. 能够结合RNA 的多肽C. 能够催化转录的多肽D. 能够修饰DNA 的多肽8.组蛋白是一种()A. 与DNA 紧密结合的碱性多肽B. 与RNA 紧密结合的酸性多肽C. 与细胞膜紧密结合的中性多肽D. 与细胞器紧密结合的疏水性多肽9.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骨架的构建()A. 微管蛋白B. 肌动蛋白C. 中间纤维蛋白D. 以上都是10.微管蛋白是一种()A. 球状多肽B. 纤维状多肽C. 膜结合多肽D. 分泌性多肽11.中间纤维蛋白是一种()A. 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多肽B. 易变性的多肽C. 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多肽D. 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肽12.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A. 光合色素蛋白B. 光反应酶C. 暗反应酶D. 以上都是13.光合色素蛋白是一种()A. 与光合色素结合的多肽B. 能够催化光合色素合成的多肽C. 能够分解光合色素的多肽D. 与光合色素结构相似的多肽14.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呼吸作用()A. 呼吸链酶B. 糖酵解酶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5.呼吸链酶是一种()A. 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多肽B. 位于线粒体基质的多肽C. 位于细胞质的多肽D. 位于细胞膜的多肽16.糖酵解酶是一种()A. 主要位于细胞质的多肽B. 主要位于线粒体的多肽C. 主要位于细胞核的多肽D. 主要位于细胞膜的多肽17.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周期调控()A. 细胞周期蛋白B.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8.细胞周期蛋白是一种()A. 周期性表达的多肽B. 持续表达的多肽C. 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多肽D. 只在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多肽19.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是一种()A. 需要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的激酶B. 独立发挥作用的激酶C. 只在细胞分裂期起作用的激酶D. 只在细胞间期起作用的激酶20.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凋亡()A. 凋亡蛋白酶B. 凋亡抑制蛋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21.凋亡蛋白酶是一种()A. 能够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的蛋白酶B. 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程序的蛋白酶C.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酶D. 与细胞凋亡无关的蛋白酶22.凋亡抑制蛋白是一种()A. 能够阻止细胞凋亡的多肽B. 能够促进细胞凋亡的多肽C.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不起作用的多肽D. 与细胞凋亡无关的多肽23.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胚胎发育()A. 生长分化因子B. 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多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24.生长分化因子是一种()A. 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B. 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C. 只在胚胎发育早期起作用的多肽D. 只在胚胎发育晚期起作用的多肽25.胚胎干细胞特异性多肽是一种()A. 只在胚胎干细胞中表达的多肽B. 在所有干细胞中表达的多肽C.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多肽D. 只在胚胎发育后期表达的多肽26.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组织修复()A. 生长因子B. 修复蛋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27.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主要是()A. 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B. 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C. 促进细胞凋亡D. 抑制细胞凋亡28.修复蛋白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主要是()A. 重建组织结构B. 分解受损组织C. 抑制炎症反应D. 促进炎症反应29.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神经系统发育()A. 神经生长因子B. 神经递质合成酶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30.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A. 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B. 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多肽C. 只在神经系统发育早期起作用的多肽D. 只在神经系统发育晚期起作用的多肽31.神经递质合成酶是一种()A. 能够合成神经递质的多肽B. 能够分解神经递质的多肽C. 与神经递质无关的多肽D. 只在神经细胞中存在的多肽32.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心血管系统发育()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心肌细胞特异性多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A. 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多肽B. 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多肽C. 只在心血管系统发育早期起作用的多肽D. 只在心血管系统发育晚期起作用的多肽34.心肌细胞特异性多肽是一种()A. 只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多肽B. 在所有肌肉细胞中表达的多肽C.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多肽D. 只在心血管系统发育后期表达的多肽35.以下哪种多肽在生物体内参与消化系统发育()A. 胃肠激素B. 消化酶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36.一个多肽含有100 个氨基酸,其分子量大约是()(假设平均分子量为128)A. 12800B. 11018C. 12818D. 1100037.以下哪种化学键连接多肽链中的氨基酸()A. 磷酸二酯键B. 糖苷键C. 肽键D. 氢键38.多肽链中N 端是指()A. 含有游离氨基的一端B. 含有游离羧基的一端C. 肽链中间的某个位置D. 不确定39.下列关于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肽就是蛋白质B. 多肽一定没有空间结构C. 多肽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D. 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对其功能没有影响40.某多肽由5 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那么理论上它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顺序()A. 5B. 20C. 120D. 无法确定41.多肽在()中合成。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59张PPT)全文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59张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42e2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7.png)
第十五章 糖类
提纲
一、单糖 单糖的命名和缩写 单糖的旋光异构 单糖的环状结构和异头物 单糖的构象 单糖的衍生物 单糖的性质 几种生化上重要的单糖 二、寡糖 三、多糖 贮能多糖 结构多糖 糖缀合物
糖类的命名
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缩合物和某些衍生物。含有醛基的糖称为醛糖,含有酮基的糖称为酮糖。根据聚合度的不同,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
葡萄糖的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
单糖的衍生物
在特定的酶催化下,单糖在体内可进行各种修饰反应而形成一系列衍生物。常见的衍生物包括:氨基糖;氧化糖;脱氧糖;糖醇;糖苷。
单糖的反应性质
D-葡萄糖和D-半乳糖的变旋
酮糖和醛糖的互变
葡萄糖的还原
碱性条件的弱氧化
强酸对糖类的氧化
葡萄糖在酶催化下的氧化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化学结构
淀粉的碘反应
右旋糖酐
是一种主要以α-1,6糖苷键相连的分支多糖,通常存在于酵母和细菌中,其重复的二糖单位主要是异麦芽糖,分支点可能是1→2,1→3或1→4糖苷键。生长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右旋糖酐是牙菌斑或菌斑的重要成分。细菌产生的右旋糖酐经常在实验室中被用作层析柱的支持介质.
常见二糖的名称和结构
多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其中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称为同多糖,含有不同种单糖单位的多糖称为杂多糖。多糖中最常见的单糖是D-葡萄糖,某些单糖的衍生物也出现在某些多糖分子之中。 单糖单位之间的连接方式即糖苷键的类型直接与多糖的机械强度和溶解性质有关。往往以α-1,4糖苷键相连的多糖比较软,在水里有一定的溶解度,而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多糖比较硬,不溶于水。 与蛋白质不同,组成多糖的单糖单位的数目不是固定的,因此,多糖无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糖相比,多糖无变旋现象和还原性,无甜味。 按照功能的不同,多糖可分为贮能多糖和结构多糖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一(共86张PPT)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一(共8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7b7cc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e.png)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脯氨酸 proline
Pro P
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
非折叠状态,无活性
目录
(二)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例:镰刀形红细胞贫血
HbA β 肽 链
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 glu · glu · · · · ·C(146)
目录
(二) -螺旋
目录
(三)-折叠
目录
(四)-转角和无规卷曲
-转角
无规卷曲是用来阐述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那部分肽 链结构。
目录
(五)模体
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 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 ,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 (motif)。
目录
钙结合蛋白中结合 钙离子的模体
目录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二 硫 键
牛核糖核酸酶的 一级结构
目录
天然状态,
这种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称为电泳(elctrophoresis) 。
有催化活性
* 离子交换层析:利用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进行分离。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多肽链有两端 N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氨基的一端
C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羧基的一端
目录
N末端
C末端
牛核糖核酸酶
目录
(二) 几种生物活性肽 1.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目录
H2O2 2H2O
2GSH
GSH过氧 化物酶
高中生物竞赛板块
![高中生物竞赛板块](https://img.taocdn.com/s3/m/468ae03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b.png)
高中生物竞赛板块一、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标记物进行研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作用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等原核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及所用到的材料2.DNA、RNA(核酸)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及其变性、复性等问题。
3.提取DNA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问题)4.DNA复制过程、转录、翻译过程(中心法则)5.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性糖(及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方法、颜色变化6.电泳方法7.蛋白质的差异(结构.上)和氨基酸(20种)的差异8.血红蛋白的功能、结构(猪、人、牛的某- -区段相似:功能相似一携带氧)9.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10.蛋白质类型: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二、遗传学及进化理论1.遗传学三大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与交换、伴性遗传(常、性染色体;性别决定)2.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现代进化理论、人类起源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证据:最可靠:化石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胚胎发育学: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征:尾和鳃裂考点提示:(一)遗传病及其分析1.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2.计算发病率、预测某家族未来发展趋势3.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的特点(三)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哈德一温伯格定律)(四)袁隆平: 3系杂交水稻及杂交育种细胞核不育和细胞质不育问题(五)复等位基因三、动物学1.动物冬眠的生理意义:对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2.昆虫的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3.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点:初二第三册)四、植物学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构:初二第三册)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千旱、盐碱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寡糖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寡糖](https://img.taocdn.com/s3/m/a98fdc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c.png)
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寡糖》单项选择题158题(含解析)1.寡糖中最少含有几个单糖单位?()A. 2B. 3C. 4D. 52.以下哪种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寡糖?()A. 麦芽糖B. 蔗糖C. 乳糖D. 纤维二糖3.麦芽糖是还原糖,其原因是()A. 含有游离醛基B. 含有游离酮基C. 可水解为葡萄糖D. 可被氧化4.蔗糖水解后得到的单糖是()A. 两分子葡萄糖B. 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C. 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D. 两分子果糖5.寡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不包括()A. 供能B. 参与细胞识别C. 构成遗传物质D. 作为信号分子6.纤维二糖的糖苷键类型是()A. α- 1,4 - 糖苷键B. β- 1,4 - 糖苷键C. α- 1,6 - 糖苷键D. β- 1,6 - 糖苷键7.下列寡糖中,甜度最高的是()A. 麦芽糖B. 蔗糖C. 乳糖D. 海藻糖8.乳糖存在于()A. 植物种子B. 动物乳汁C. 微生物细胞壁D. 人体血液9.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以()连接而成。
A. α- 1,1 - 糖苷键B. α- 1,2 - 糖苷键C. β- 1,1 - 糖苷键D. β- 1,2 - 糖苷键10.寡糖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氧化反应11.与单糖相比,寡糖的相对分子质量()A. 更小B. 更大C. 相等D. 不确定12.以下哪种寡糖可在人体小肠内被乳糖酶水解?()A. 麦芽糖B. 蔗糖C. 乳糖D. 棉子糖13.寡糖的溶解性与单糖相比()A. 更易溶B. 更难溶C. 相似或因具体寡糖而异D. 完全相同14.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是因为()A. 没有醛基B. 没有羟基C. 不是还原糖D. 以上都是15.棉子糖是一种三糖,它含有()A.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B. 三个葡萄糖C. 两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D. 两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16.下列关于寡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都是由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B. 都有甜味C. 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功能D. 化学性质与组成单糖和连接方式有关17.寡糖的化学名称通常是根据()来命名的。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1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1](https://img.taocdn.com/s3/m/cdb4124e852458fb770b5664.png)
基因极性不同, ( 2) 氨基酸的分类 : ① 根据 基因极性不同 , 氨基 ) 氨基酸的分类: 根据R基因极性不同 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和 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和极性氨基酸
②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苏氨酸、 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 、 异亮氨酸 、 缬氨酸 、 苏氨酸 、 蛋 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 种。精氨酸和组氨酸 为半必需氨基酸。 为半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 氨基酸呈无色结晶, ①一般的物理性质:α-氨基酸呈无色结晶,熔点高,一般在 一般的物理性质: 氨基酸呈无色结晶 熔点高, 2000C以上。易溶于酸、碱,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以上。 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以上 易溶于酸、
①α-螺旋 螺旋 ②β-折叠 折叠 ③β-转角 转角 ④自由回转
(4)三级结构: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次级键, )三级结构: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次级键, 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 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 (5)四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通过氢键、盐键、 )四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通过氢键、盐键、 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聚合而成的特定构象。 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聚合而成的特定构象。
②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
调节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的氨基和 调节溶液的 值 羧基的解离度相等, 羧基的解离度相等,即氨基酸的电荷为 O,氨基酸在电场中不移动,此时溶液 ,氨基酸在电场中不移动, 值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表示。 的pH值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值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表示 •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容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 易沉淀。 易沉淀。
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绪论课件 (1)
![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绪论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20386232240c844768eaee3a.png)
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
糖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和酮体代谢途径;
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
及相互联系;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等问题。在理顺本课
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
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
16
学本质的学科,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 的化学组成、结构、生理功能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 的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 3
对象:生物体
研究手段: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内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
17
勤于动手,联系实际 这是由“学懂”通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考生在考试中 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平时多做习题,多做实验,是你 掌握本学科,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保 证。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上有各种免费的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同学可经常去浏览, 跟踪最新的进展。也可以去一些BBS站点,与网友一起交 流学习的体会和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发病机理的认识、药物的筛选 微生物通过代谢调控生产发酵产品
生化技术的应用。
生化分离技术、酶法分析技术等
生化产品的应用。
最突出的当首推酶制剂的应用 此外,许多食品添加剂等
13
三、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
1、生化是各门生物科学的基础 2、生化是食品等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 基础课。(食品的原料是生物体,它们的食 用对象人也是生物体)
14
四、学习生物化学的方法
1、建立起以生物功能为轴心的思维体系
糖类
脂类 生物化学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56216e10a6f524cdbf8536.png)
蛋白质几种重要的颜色反应
4、蛋白质的分类
(1)蛋白质的化学分类 : 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1)色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色素物质结合而成。如血红蛋白、叶绿蛋白和 细胞色素等。 (2)糖蛋白:由简单蛋白与糖类物质组成。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等。 (3)脂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脂类结合而成。 如血清-,-脂蛋白等。 (4)核蛋白:由简单蛋白与核酸结合而成。如细胞核中的核糖核蛋白等。 (5)色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色素结合而成。如血红素、过氧化氢酶、细胞 色素c等。 (6)磷蛋白:由简单蛋白质和磷酸组成。如胃蛋白酶、酪蛋白、角蛋白、 弹性蛋白、丝心蛋白等
③紫外吸收光谱: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 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
3、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是指 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维持一级结构的主要为肽键,其次还 有二硫键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有规律的结构或构象。这种结构是 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①α-螺旋 :多肽链中氨基酸残 基右手旋转盘旋上升,形成螺旋。
种结构是以肽链内的氢键来维持 的。
②β-折叠 :平行式、反平行式。邻近两 链以相反或相同方向平行排列成片层状。 β-折叠结构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3)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 (4)四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 进 一 步 绕 曲 折 叠 成 紧 密 的 球 状 结 构 ,位 通 过 盐 键 和 范 德 华 力 等 弱 作 用 力 聚 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 合而成的特定构象。 次级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
(2)氨基酸的分类:
①根据R基因极性不同,氨基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9种);极性不 带电荷氨基酸(6种);极性带负电荷氨基酸(2种);极性带正电荷氨基 酸(3种)
(完整版)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经典习题全集(内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经典习题全集(内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3bb6eccb7360b4c2f3f6427.png)
生物化学各章节习题集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 值大于pIB.溶液pH 值小于pIC.溶液pH 值等于pID.溶液pH 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iooo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9.若用重金属沉淀pI 为8 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 值应为:A.8 B.>8 C.<8 D.≤8 E.≥8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1.含硫氨基酸包括: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3.芳香族氨基酸是: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螺旋中每3.6 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B.为右手螺旋结构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D.氨基酸侧链R 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无规卷曲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 的溶液中带正电荷?A.pI 为4.5 的蛋白质B.pI 为7.4 的蛋白质C.pI 为7 的蛋白质D.pI 为6.5 的蛋白质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中性盐沉淀蛋白B.鞣酸沉淀蛋白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溶解度显著下降B.生物学活性丧失C.易被蛋白酶水解D.凝固或沉淀一、单项选择题1.B 2.E 3.D 4.B 5.E 6.C 7.D 8.D 9.B 10.E二、多项选择题1.AD 2.ACD 3.ABD 4.ABD 5.ABCD6.ABC 7.BCD 8.BCD 9.AC 10.ABC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A.戊糖的C-5′上B.戊糖的C-2′上C.戊糖的C-3′上D.戊糖的C-2′和C-5′上E.戊糖的C-2′和C-3′上2.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A.碳B.氢C.氧D.磷E.氮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 而不存在于DNA:A.尿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D.鸟嘌呤E.胸腺嘧啶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糖苷键C.2′,5′磷酸二酯键D.肽键E.3′,5′磷酸二酯键5.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A.280nmB.260nmC.200nmD.340nmE.220nm6.有关RNA 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A.mRNA 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tRNA 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C.胞浆中只有mRNAD.RNA 可分为mRNA、tRNA、rRNA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7.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 的3′-末端都具有:A.多聚A B.多聚U C.多聚T D.多聚C E.多聚G8.DNA 变性是指: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B.多核苷酸链解聚C.DNA 分子由超螺旋→双链双螺旋D.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E.DNA 分子中碱基丢失9.DNA Tm 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A.G+A B.C+G C.A+T D.C+T E.A+C10.某DNA 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A.15%B.30%C.40%D.35%E.7%二、多项选择题1.DNA 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A.A+C=G+T B.C=G C.A=T D.C+G=A+T2.含有腺苷酸的辅酶有:A.NAD+ B.NADP+ C.FAD D.FMN3.DNA 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A.磷酸B.核糖C.腺嘌呤、鸟嘌呤D.胞嘧啶、尿嘧啶4.关于DNA 的碱基组成,正确的说法是:A.腺嘌呤与鸟嘌呤分子数相等,胞嘧啶与胸嘧啶分子数相等B.不同种属DNA 碱基组成比例不同C.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DNA 碱基组成不同D.年龄增长但DNA 碱基组成不变5.DNA 二级结构特点有: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B.以A-T,G-C 方式形成碱基配对C.双链均为右手螺旋D.链状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6.tRNA 分子二级结构的特征是:A.3′端有多聚A B.5′端有C-C-AC.有密码环D.有氨基酸臂7.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是:A.链间氢链断裂,双螺旋结构破坏B.高色效应C.粘度增加D.共价键断裂8.mRNA 的特点有:A.分子大小不均一B.有3′-多聚腺苷酸尾C.有编码区D.有5′C-C-A 结构9.影响Tm 值的因素有:A.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越长,Tm 值越大B.DNA 中G,C 对含量高,则Tm 值高C.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 值高D.DNA 中A,T 含量高,则Tm 值高10.真核生物DNA 的高级结构包括有:A.核小体B.环状DNAC.染色质纤维D.α-螺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E 5.B 6.C 7.A 8.D 9.B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 3.AC 4.BD 5.ABCD6.DE 7.AB 8.ABC 9.ABC 10.AC--第三章酶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A.四氢叶酸B.二氢叶酸C.对氨基苯甲酸D.叶酸E.嘧啶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 族维生素?A.磷酸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尼克酰胺E.硫胺素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8〕=1/2Km,则v 值应等于多少Vmax?A.0.25B.0.33C.0.50D.0.67E.0.75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9.关于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 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pH 改变能影响酶的Km 值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11.Km 值的概念是: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B.是达到Vm 所必须的底物浓度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 值相同D.是达到1/2Vm 的底物浓度E.与底物的性质无关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B.Vm 不变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D.使Km 值增大2.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B.Vm 降低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D.Km 值不变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B.极高催化效率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D.高度专一性4.FAD 分子组成是:A.含有维生素B2B.是一种二核苷酸C.含有GMP 组分D.含有ADP 组分5.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明是正确的?A.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多聚复合物B.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Km 值C.在电泳分离时它们的迁移率相同D.免疫学性质相同6.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A. 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巯基B.组氨酸的咪唑基C.谷氨酸,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D.丝氨酸的羟基7.酶的专一性可分为:A.作用物基团专一性B.相对专一性C.立体异构专一性D.绝对专一性8.有关变构酶的叙述是:A.大多数变构酶是多聚复合物B.是体内快速调节酶含量的重要方式C.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D.酶从一种构象转变为另一种构象时,酶活性发生改变9.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A.温度,pH 值B.作用物浓度C.激动剂D.酶本身的浓度10.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是由必需基团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B.是指结合底物,并将其转变成产物的区域C.是变构剂直接作用的区域D.是重金属盐沉淀酶的结合区域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C 5.D 6.C 7.B 8.E 9.D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BCD 4.ABD 5.AB6.BCD 7.BCD 8.ACD 9.ABCD 10.AB--第四章糖代谢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计:A.60~100B.60~120C.70~110D.80~120E.100~1202.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3.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A.B1B.B2C.B6D.PPE.泛酸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A.ADPB.GDPC.CDPD.TDPE.UDP5.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6.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7.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8.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9.1 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A.1B.2C.3D.4E.510.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A.AMPB.ADPC.ATPD.2,6-二磷酸果糖E.1,6-二磷酸果糖11.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 最多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12.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A.脂肪酰辅酶A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酰辅酶AE.柠檬酸13.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 最多的是:A.2 分子甘油B.2 分子乳酸C.2 分子草酰乙酸D.2 分子琥珀酸E.2 分子α-酮戊二酸14.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1- 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15.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二、多项选择题1.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A.ATPB.GTPC.UTPD.CTP2.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A.6-磷酸葡萄糖B.NADH+H+C.NADPH+H+D.5-磷酸核糖3.1 分子丙酮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A.生成3 分子CO2 B.生成15 个ATPC.有5 次脱氢,均通过NAOH 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2O 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4.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A.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D.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5.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磷酸甘油激酶D.磷酸二磷酸酶6.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三羧酸循环7.糖异生的原料有:A.乳酸B.甘油C.部分氨基酸D.丙酮酸8.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有:A.FAD B.TPP C.NAD+ D.CoA9.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A.生长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甲状旁腺素10.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A.ATP B.GTP C.UTP D.CTP11.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正确论述: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载体转运葡萄糖入细胞D.促进糖原合成12.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都需要:A.乳酸脱氢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13.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A.糖异生B.糖原合成C.有氧氧化D.糖酵解14.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通过: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原分解D.糖原合成15.琥珀酰辅酶A 在代谢中的作用有:A.是糖异生的原料B.是三羧酸循环中作用物水平上磷酸化的供能物质C.氧化供能D.参与酮体氧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E 3.C 4.E 5.E 6.B 7.C 8.C9.B 10.D 11.C 12.D 13.C 14.B 15.D二、多选题1.AC 2.CD 3.ABD 4.ABC 5.ABD 6.AC 7.ABCD8.ABCD9.AB 10.AB 11.BCD 12.BC 13.BCD 14.ACD 15.ABCD--第五章脂类代谢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A.载脂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磷脂2.关于载脂蛋白(Apo)的功能,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B.Apo AⅠ能激活LCATC.Apo B 能识别细胞膜上的LDL 受体D.Apo CⅠ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E.Apo CⅡ能激活LPL3.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低→高顺序的排列为:A.CM→VLDL→IDL→LDL B.CM→VLDL→LDL→HDLC.VLDL→CM→LDL→HDL D.VLDL→LDL→IDL→HDLE.VLDL→LDL→HDL→CM 4.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从正极→负极依次顺序的排列为:A.CM→VLDL→LDL→HDLB.VLDL→LDL→HDL→CMC.LDL→HDL→VLDL→CMD.HDL→VLDL→LDL→CME.HDL→LDL→VLDL→CM5.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中间密度脂蛋白D.低密度脂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6.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A.食入脂肪过多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E.肝内脂肪运出障碍7.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A.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酶B.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C.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D.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E.脂蛋白脂肪酶8.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A.乙酰CoAB.脂酰CoA C.丙酰CoAD.乙酰CoA 及FAD?2H、NAD++H+E.H2O、CO2 及释出的能量9、关于酮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酮体是肝内脂肪酸大量分解产生的异常中间产物,可造成酮症酸中毒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 合成酮体,但以肝内合成为主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D.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 CoA 还原酶E.酮体氧化的关键是乙酰乙酸转硫酶10.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A.摄入脂肪过多B.肝内脂肪代谢紊乱C.脂肪运转障碍D.肝功低下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11.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胞液中进行B.基本原料是乙酰CoA 和NADPH+H+C.关键酶是乙酰CoA 羧化酶D.脂肪酸合成酶为多酶复合体或多功能酶E.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需乙酰CoA 提供乙酰基12.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2-磷酸甘油酸C.3-磷酸甘油酸D.磷酸二羟丙酮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3.体内合成卵磷脂时不需要:A.ATP 与CTPB.NADPH+H+C.甘油二酯D.丝氨酸E.S-腺苷蛋氨酸14.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A.HMG CoA 合成酶B.HMG 合成酶与裂解酶C.HMG 还原酶D.HMG CoA 还原酶E.HMG 合成酶与还原酶15.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化生成:A.胆汁酸B.肾上腺素皮质素C.胆色素D.性激素E.维生素D3二、多项选择题1.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A.软油酸B.油酸C.亚油酸D.亚麻酸2.使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增强,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低密度脂蛋白:A.在血浆中由前β-脂蛋白转变而来B.是在肝脏中合成的C.胆固醇含量最多D.富含apoB1004.临床上的高脂血症可见于哪些脂蛋白含量增高?A.CMB.VLDLC.IDLD.LDL5.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有:A.NADH+H+B.NADPH+H+C.FAD?2HD.乙酰CoA6.乙酰CoA 在不同组织中均可生成:A.CO2、H2O 和能量B.脂肪酸C.酮体D.胆固醇7.能产生乙酰CoA 的物质有:A.葡萄糖B.脂肪C.酮体D.氨基酸8.酮体:A.水溶性比脂肪酸大B.可随尿排出C.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异常产物D.在血中含量过高可导致酸中毒9.合成酮体和胆固醇均需:A.乙酰CoAB.NADPH+H+C.HMG CoA 合成酶D.HMG CoA 裂解酶10.能将酮体氧化利用的组织或细胞是:A.心肌B.肝C.肾D.脑11.出现酮症的病因可有:A.糖尿病B.缺氧C.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D.持续高烧不能进食12.合成脑磷脂、卵磷脂的共同原料是:A.α-磷酸甘油B.脂肪酸C.丝氨酸D.S-腺苷蛋氨酸13.卵磷脂在磷脂酶A2 作用下,生成:A.溶血卵磷脂B.α-磷酸甘油C.磷脂酸D.饱和脂肪酸14.血浆中胆固醇酯化需要:A.脂酰CoAB.乙酰CoAC.卵磷脂D.LCAT15.乙酰CoA 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质的唯一碳源A.卵磷脂B.胆固醇C.甘油三酯D.胆汁酸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D 5.D 6.E 7.D 8.E9.C 10.E 11.E 12.D 13.B 14.D 15.C二、多项选择题1.CDE 2.BCD 3.AC 4.BD 5.ACD 6.ABD 7.ABCD 8.ABD9.AC 10.ACD 11.ACD 12.ABC 13.A 14.CD 15.BD--第六章生物氧化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体内CO2 来自: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E.真脂分解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 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3.P/O 比值是指:A.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B.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C.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D.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分子数E.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1/2O2B.b→a→a3→c1→c→1/2O2C.c1→c→b→a→a3→1/2O2D.c→c1→aa3→b→1/2O2E.b→c1→c→aa3→1/2O25.细胞色素b,c1,c 和P450 均含辅基:A.Fe3+B.血红素CC.血红素AD.原卟啉E.铁卟啉6.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C.细胞色素bD.铁硫蛋白E.肌红蛋白7.劳动或运动时ATP 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 相应增加,ATP/ADP 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 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 恢复正常C.ADP 大量减少,ATP/ADP 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 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 不变E.以上都不对8.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酸D.GTPE.ATP9.下列属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A.细胞色素B.尼克酰胺C.黄素蛋白D.铁硫蛋白E.细胞色素氧化酶10.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 bB.Cyt C1C.Cyt CD.Cyt aE.Cyt aa311.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 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12.ATP 的贮存形式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磷脂酰肌醇C.肌酸D.磷酸肌酸E.GTP二、多项选择题1.NAD+的性质包括:A.与酶蛋白结合牢固B.尼克酰胺部份可进行可逆的加氢和脱氢C.每次接受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电子D.为不需脱氢酶的辅酶2.铁硫蛋白的性质包括:A.由Fe-S 构成活性中心B.铁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C.每次传递一个电子D.与辅酶Q 形成复合物存在3.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可以:A.生成 3 个ATPB.将线粒体外NADH 所带的氢转运入线粒体C.苹果酸和草酰乙酸可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D.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自由穿过线粒体膜4.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A.复合体Ⅱ→泛醌B.NADH→泛醌C.Cyt b→Cyt cD.复合体Ⅲ→1/2O25.抑制氧化磷酸进行的因素有:A.COB.氰化物C.异戊巴比妥D.二硝基酚6.下列关于解偶联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抑制氧化反应B.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反应脱节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D.使ATP 减少7.不能携带胞液中的NADH 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是:A.肉碱B.草酰乙酸C.α-磷酸甘油D.天冬氨酸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D 3.C 4.E 5.E 6.D 7.A.8.E 9.C 10.E 11.D 12.D二、多选题1.BCD 2.ABC 3.ABD 4.C 5.ABCD 6.BCD 7.ABD--第七章氨基酸代谢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A.氧化脱氨基B.还原脱氨基C.直接脱氨基D.转氨基E.联合脱氨基2.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合成必需氨基酸C.合成NH4+承尿排出D.合成尿素E.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等3.转氨酶的辅酶组分含有:A.泛酸B.吡哆醛(或吡哆胺)C.尼克酸D.核黄素E.硫胺素4.GPT(ALT)活性最高的组织是:A.心肌B.脑C.骨骼肌D.肝E.肾5.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主要在哪些组织中进行?A.肝B.肾C.脑D.肌肉E.肺6.嘌呤核苷酸循环中由IMP 生成AMP 时,氨基来自:A.天冬氨酸的α-氨基B.氨基甲酰磷酸C.谷氨酸的α-氨基D.谷氨酰胺的酰胺基E.赖氨酸上的氨基7.在尿素合成过程中,下列哪步反应需要ATP?A.鸟氨酸+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磷酸B.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C.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延胡素酸D.精氨酸→鸟氨酸+尿素E.草酰乙酸+谷氨酸→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8.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B.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E.精氨酸酶9.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A.肠道吸收氨过量B.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增强C.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D.肝功能损伤,不能合成尿素E.合成谷氨酸酰胺减少10.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叶酸B.维生素B12C.硫胺素D.生物素E.四氢叶酸11.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苯丙氨酸E.黑色素12.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A.丙氨酸B.苯丙氨酸C.丝氨酸D.羟脯氨酸E.亮氨酸13.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A.游离氨B.谷氨酰胺C.天冬酰胺D.天冬氨酸E.氨基甲酰磷酸14.下列中心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A.谷氨酸B.酪氨酸C.谷氨酰胺D.谷胱甘肽E.天冬酰胺15.白化症是由于先天性缺乏:A.酪氨酸转氨酶B.苯丙氨酸羟化酶C.酪氨酸酶D.尿黑酸氧化酶E.对羟苯丙氨酸氧化酶二、多项选择题1.体内提供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A.甘氨酸B.亮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2.生酮氨基酸有:A.酪氨酸B.鸟氨酸C.亮氨酸D.赖氨酸3.组织之间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有:A.NH4ClB.尿素C.丙氨酸D.谷氨酰胺4.一碳单位的主要形式有:A.-CH=NHB.-CHOC.-CH2-D.-CH35.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A.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或谷氨酰胺D.N-乙酰谷氨酸6.血氨(NH3)来自:A.氨基酸氧化脱下的氨B.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氨C.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D.转氨基作用生成的氨7.由S-腺苷蛋氨酸提供甲基而生成的物质是:A.肾上腺素B.胆碱C.胸腺嘧啶D.肌酸8.合成活性硫酸根(PAPS)需要:A.酪氨酸B.半胱氨酸C.GTPD.ATP9.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缺陷时可能导致:A.白化病B.尿黑酸症C.镰刀弄贫血D.蚕豆黄10.当体内FH4 缺乏时,下列哪些物质合成受阻?A.脂肪酸B.糖原C.嘌呤核苷酸D.RNA 和DNA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 2.D 3.B 4.D 5.D 6.A 7.B 8.C9.D 10.E 11.D 12.B 13.D 14.C 15.C二、多选题1.ACD 2.DE 3.CD 4.ABCD 5.AB6.ABC 7.ABD 8.BD 9.AB 10.CD--第八章核苷酸代谢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A.GMPB.AMPC.IMPD.ATPE.GTP2.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β丙氨酸3.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A.葡萄糖B.6 磷酸葡萄糖C.1 磷酸葡萄糖D.1,6 二磷酸葡萄糖E.5 磷酸葡萄糖4.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而成?A.核糖B.核糖核苷C.一磷酸核苷D.二磷酸核苷E.三磷酸核苷5.HGPRT(次黄嘌呤-鸟嘌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D.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6.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A.本身直接杀伤作用B.抑制胞嘧啶合成C.抑制尿嘧啶合成D.抑制胸苷酸合成E.抑制四氢叶酸合成7.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 和C 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A.丝氨酸B.天冬氨酸C.甘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GMP 的C-2 氨基来自:A.谷氨酰胺B.天冬酰胺C.天冬氨酸D.甘氨酸E.丙氨酸9.dTMP 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B.TMPC.TDPD.dUDPE.dCMP10.在体内能分解为β-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A.CMPB.AMPC.TMPD.UMPE.IMP11.使用谷氨酰胺的类似物作抗代谢物,不能阻断核酸代谢的哪些环节?A.IMP 的生成B.XMP→GMPC.UMP→CMPD.UMP→dTMPE.UTP→CTP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反应需要一碳单位参加?A.IMP 的合成B.IMP→GMPC.UMP 的合成D.dTMP 的生成2.嘧啶分解的代谢产物有:A.CO2B.β-氨基酸C.NH3D.尿酸3.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参与的反应有:A.IMP 从头合成B.IMP 补救合成C.GMP 补救合成D.UMP 从头合成4.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与痛风症的产生有关?A.嘌呤核苷酸分解增强B.嘧啶核苷酸分解增强C.嘧啶核苷酸合成增强D.尿酸生成过多5.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酰胺D.谷氨酸6.下列哪些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能产生反馈抑制作用?A.IMPB.AMPC.GMPD.尿酸7.6-巯基嘌呤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是由于:A.6-巯基嘌呤抑制IMP 生成AMPB.6-巯基嘌呤抑制IMP 生成GMPC.6-巯基嘌呤抑制补救途径D.6-巯基嘌呤抑制次黄嘌呤的合成8.别嘌呤醇的作用:。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bd683bddccda38376baffc.png)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第一模块: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约占联赛试题25%)一、生物化学部分(约占模块30+%)1. 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主编:杨荣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目前更新到第三版。
杨sir的生化极其有个人特色,比起简明生化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知识内容,知识窗介绍的小故事也很好很有趣,就是页码写在前面的目录十分诡异。
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2. 生物化学(第四版)主编:王镜岩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原沈同先生的大部头,上下两册,加起来1400+吧。
目前出到第四版,但电子版为第三版。
应该是国内生化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书籍,内容巨细无遗,解释了很多细节问题(NAD的A是干啥的?为什么原核DNA复制需要Tus-Ter系统),其实读全了也就把分子给拿下了。
一般而言,本书超过了竞赛的要求;问题也存在,如有一些小错,以及部分知识点没有更新,需要有选择的阅读,平时遇到问题多多查阅即可。
如果觉得太厚了还有个二合一脱水版《生物化学教程》,内容就少多了,查很多都查不到。
经验值:超级多掉落宝物:国奖3.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主编:张丽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由原来的小白皮小黑皮变成了第五版的小蓝皮。
适合入门,但对付联赛及以上的竞赛是不够的。
另外相对来说书中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最基础的单糖构型与旋光性就写错了,但是在讲氨基酸时构型与旋光性的关系又是对的(迷惑操作大赏)。
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
经验值:一般掉落宝物:省一4. 普通生物化学(第五版)主编:郑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郑集老先生的生化教材,目前是第五版。
初版厚度内容大体相当《生物化学教程》,第五版大幅精简,把更多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在线化了,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学教材追随国外教材的趋势。
如果觉得沈同厚这本是不错的选择。
郑老先生后来写过很多与养生相关的书籍,想必从生化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5. 其它生物化学教材喜欢更换不同版本的教材补充阅读的同学,生化这块还可以读的有清华大学王希成老师的生物化学(稍稍强于生化简明,比其它基本内容都少),以及人卫版的生物化学(相比生理没有大优势,内容多于王希成版少于其它)等。
2020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基础篇 1 绪论共56张
![2020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基础篇 1 绪论共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60a52809d15abe23482f4df2.png)
1.4 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非共价键作用)
1. 氢键 (Hydrogen Bonds) 生物大分子中主要由氧或氮原子与氢原子之 间形成的氢键。 氢键键能大小与方向性有关。
生物分子中重要的氢键类型
氢给体 氢受体
OHO OHON OHN NHO
键长/nm
0.28 ? 0.01 0.28? 0.01 0.30? 0.01
O
CH3
N CH2CH2OH
CH3 胆碱
O
CH 3CH2CH2CH2CH2CH 2CH2CH2 C C CH2CH2CH 2CH2CH2CH2CH2C OH (d) O
CH2 O C R1
Oleic acid( 油酸,unsaturated)
R2 C O CH
O
O
(e) O
CH2 O C R1
R2 C O CH
D CH3 C OH
HS R-构型
HR CH3 C OH
D S-构型
前手性面
H
C
H3C
O
re-面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
H3C
O
C
H si-面
D
CH3
D 从re-面加成
C OH
H
R-构型
D re-面
O
C
H
CH3
si-面 D
D 从si-面加成
CH3
H C OH
D
S-构型
乙醇加氘生成手性乙醇过程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
基团名称
OH O CH O CR O C OH
NH2 O C NH2
SH O C OR
OR
CH3
CH2CH3
苯基 咪唑基 嘌呤基 嘧啶基 吡啶基 二硫基 胍基 磷酸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③紫外吸收光谱: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 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
④重要的化学反应:a-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 酸和羟脯氨酸则产生黄色沉淀);a-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 计算出氨基酸的量;a-氨基还很容易与2,4-二硝基氟苯(DNFB) 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氨基酸(DNP-氨基酸),a-氨基还可以与异 硫氰酸苯脂(PITC)反应最后产生苯硫乙内酰硫脲衍生物(PTH)。 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②环状核苷酸:5’—环状腺苷酸(cAMP)
③NAD+和NADH、NADP+和NADPH:
2、核酸的结构 (1)DNA的结构 ①一级结构:3',5'-磷酸二酯键
②二级结构
A、分子由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 平行(一条链是3,→5,,另一条链为 5,→3,), 围绕着同一个轴,右手盘旋 成一个右平行螺旋结构,螺旋的直径 为2nm;B、磷酸和脱氧核糖在螺旋 体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连结形成 DNA分子的骨架;C、碱基对位于螺 旋体内侧,按A与T,C与G配对,A-T 对有2个氢键,C-G对有3个氢键,碱 基平面与纵轴垂直,每个碱基对间相 隔0.34nm旋转方向相差360,因此绕中 心轴每旋转一圈有10个核苷酸,每隔 3.4nm重复出现同一结构;D、螺旋表 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 对 DNA和蛋白质的相互识别是很重 要的。
(3)核苷:戊糖C-1‘的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上的氢缩合 连接成共价的β-N-糖苷键。5-核糖尿嘧啶,是C-1'是与尿嘧啶的第5 个碳原子相连,假尿苷,用符号Ψ 表示。
(4)核苷酸: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2'-、3'-和5'-核苷酸。3'和5'-脱氧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游离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5)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①5‘-核苷二磷酸类及5’-核苷三磷酸类:ATP供能, GTP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而dATP、dGTP、 dTTP和dCTP则是DNA合成所需要的原材料
④自由回转 是指没有一定规律的 松散结构,酶的功能部位常常处 于这种构象区域里。
(3)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是指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中 的构象单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 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通常有βαβ 、βββ、αα、ββ等 。结 构域是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曲折叠成紧 密的球状结构,在空间上彼此分隔的各自具有部分生物功 能的亚结构。一般情况下,酶的活性部位位于两个结构域 之间的裂缝中。
3、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 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有规律的结构或构象。 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
①α-螺旋 :多肽链中氨基 酸残基以1000的角度围绕螺 旋轴心盘旋上升,每3.6个 残基就旋转一圈,螺距为 0.54nm;右手旋转;多肽 链内的氢键由肽链中一个 肽键的-CO的氧原子与第四 个肽键的-NH的氢原子组成, 每个氢键所形成的环内共 有13个原子,这种螺旋称 为3.613
(2)生物体中重要的单糖 ①丙糖 如甘油醛(醛糖)和二羟丙酮(酮糖) ②戊糖 戊糖中最重要的有核糖(醛糖)、脱氧核糖 (醛糖)和核酮糖(酮糖)
③己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2、寡糖:最多的寡糖是双糖,如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
3、多糖 (1)淀粉 直链淀粉是α-D-葡萄糖基以α-1,4-苷连接的多糖链,其 空间构象卷曲成螺旋形,每一回转为6个葡萄糖基。支链淀粉分子 中除有α-1.4-糖苷键的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的分支处,每 个分支平均含20~30个葡萄糖基。淀粉有呈色反应,直链淀粉遇碘 呈为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为紫红色。 (2)糖原 α-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但糖原的 分支比支链淀粉多,糖原遇碘变为红褐色。
(4)三级结构: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次级键, 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
(5)四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通过氢键、盐键、 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聚合而成的特定构象。
✓ 维系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肽键、二硫键 ✓ 维系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氢键
✓ 维系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疏水相互作用力、氢键、范德 华力、盐键
(五)蛋白质
1、蛋白质的原元素组成:氮的含量在多种的蛋白质比较 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N,受检物质中 含蛋白质量为N含量的6。25倍 。
2、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1)氨基酸的结构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
酸都是L-a-氨基酸
COOH
|
NH2 —C— H |
R
L- a-氨基酸
(三)糖类(单糖、寡糖、多糖、糖复合物)
1、单糖 (1)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不能被水解为更小的单位。单糖通常 含有3、4、5、6或7个碳原子,分别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已糖 和庚糖。天然存在的单糖一般都是D-构型。单糖分子既可以开连 形式存在,也可以环式结构形式存在,在环式结构中如果第一位 碳原子上的OH与第二位碳原子的-OH在环的同一面,称为α-型; 如果-OH是在环的两面,称β-型。
DAN双螺旋结构很稳定,有3种化学键维持:互补碱 基之间的氢键,碱基对之间的碱基堆集力,以及主链 上带负电的磷酸溶液阳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其中碱基 堆集力起主要作用。
③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双螺旋DNA的扭曲或再 螺旋。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基本形式。 (2)RNA的结构 ①一级结构
②二级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的,一般由四臂四环组成 (分子中由A-U、G-C碱基对构成的双螺旋区叫臂,不能 配对仍显单链的部分叫环)。四环是:D环(Ⅰ)、反 密码环(Ⅱ)、TψC环(Ⅳ)和可变环(Ⅲ),四臂为 氨基酸接受臂、D臂、反密码子臂和TψC臂。在氨基酸接 受臂,3’-OH端有一个单链区NCCA-3’-OH,在氨基 酸合成酶的作用下,活化了的氨基酸连接tRNA分子末端 腺苷3’-OH上;在反密码子环上其中有3个碱基代表着 某种氨基酸的反密码子,正好与mRNA配对,
例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氢键被破坏 C. 蛋白质降解 E. 亚基的解聚
B. 肽键断裂 D. 水化层被破坏及电荷被中和
例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使蛋白质溶液成为PI
(五)核酸 1、核酸的组成成分 (1)戊糖:β-D-核糖和 β-D-2-脱氧核糖,都是β-呋喃型的。
✓ 维系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范德华力、盐键
a盐键(离子键 ) b氢键
c疏水相互作用力
d 范德华力
e二硫键 f 酯键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胶体性质 :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不能通过半透膜; 蛋白质颗粒比较稳定,不易沉淀 (2)两性电解质
(3)沉淀反应:破坏蛋白质的水膜及中和蛋白质的电荷出现沉淀现 象。高浓度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称为盐析),有 机溶剂(如酒精、丙酮),重金属盐(如硝酸银、醋酸铅、三氯化 铁等),某些酸类(如苦味酸、单宁酸等)。
(4)变性 :使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理化性质、生物 活性都发生改变。不发生一级结构的破坏;而主要发生氢键、疏 水键的破坏。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化学因素有强酸、强 碱、重金属离子、尿素、酒精、丙酮等;物理因素有加热震荡或 搅拌、超声波、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等。
(5)紫外吸收: 280nm的紫外光下,有最大吸收峰。是由于肽 链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R-基团引起的。
(2)氨基酸的分类:①根据R基因极性不同,氨基酸可分为: 非极性氨基酸(9种);极性不带电荷氨基酸(6种);极性 带负电荷氨基酸(2种);极性带正电荷氨基酸(3种)
②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 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苯丙氨酸等8种。精氨酸和组氨酸为半必需氨基酸。
(6)变构作用 (7)呈色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4、蛋白质的分类 (1)蛋白质的化学分类 : 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1)色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色素物质结合而成。如血红蛋白、叶绿蛋白和 细胞色素等。 (2)糖蛋白:由简单蛋白与糖类物质组成。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等。 (3)脂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脂类结合而成。 如血清-,-脂蛋白等。 (4)核蛋白:由简单蛋白与核酸结合而成。如细胞核中的核糖核蛋白等。 (5)色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色素结合而成。如血红素、过氧化氢酶、细胞 色素c等。 (6)磷蛋白:由简单蛋白质和磷酸组成。如胃蛋白酶、酪蛋白、角蛋白、 弹性蛋白、丝心蛋白等
(2)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结构蛋白和酶
例 下列关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叙述正确的是
A. 除甘氨酸外旋光性均为左旋 B. 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构型
C. 只含α-氨基和α-羧基
D. 均有极性侧链
E. 均能与双缩脲反应
例 下列关于α-螺旋的叙述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 它是靠分子内的氢键达到稳定的 B. 它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弱不利的R基相互作用来达到稳定的 C. 它是借疏水基相互作用来达到稳定的 D. 它是存在于某些蛋白质中的二级结构的一种类型 E. 脯氨酸残基和异亮氨基酸残基可中断螺旋
生物化学部分(一)细胞的化学成分 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
(一)水:结合水、自由水 ;自由水比例增加时,代谢活跃;结 合水含量增加,代谢下降,细胞和生物体的抗寒、抗热、抗旱性 则会提高。
(二) 无机盐 1、构成组织或生物体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对细胞的渗透压和pH值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参与调节生物体的代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