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ppt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 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有 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计量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计量必须有法制来保障,否则 量值传递达不到一致性。
12
第二章: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体上分为10大类
高温计量:其范围为(6000~630)℃,用于炼焦、炼铁、轧量:超过6000℃为高温,主要用于国防和科研,如测量炸弹爆
炸、火箭发射时的温度测量等。
15
计量学
3、力学计量
力学计量是一个大类,内容极为广泛,它包 括质量计量、容量计量、密度计量、力值计量、 硬度计量、压力计量、真空计量等。其中质量 计量划分为大质量:20kg以上,中质量: 1g~20kg,小质量:1g以下。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学中的
量都是指可以测量的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温度、电流;特定 的量,如某根木棒的长度通过某条导线的电流。可以直接相互比较并 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为同类量,如 功、热能;厚度、周长等
量制: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7
计量的分类
➢ 科学计量: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
究。例如关于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基准与标准、物理常数、测量 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等。
➢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
量。例如有关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与性 能的测试等。
以部分人体、动物的丝毛、植物果实等为基准
➢ 经典计量阶段.ppt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开始,以宏观器具为基准
计量基础知识详解ppt课件
西北铅锌冶炼厂维修车间
计量工作简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度量衡处,负 责全国的度量衡统一管理工作。
1954年设立国家计量局。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我国计 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 1977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 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1985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量法实施细则》。
计量基础知识
2、测量的方式:
根据结果的获得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
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
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 法。
计量基础知识
3、计量和测量的关系 测量不具备,也不必具备计量所有的特点, 即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 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是与不确定 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性测量。 计量属于测量,又严于测量。
单位名称和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 得拆开。 [20℃_20摄氏度(正确)/摄氏20度(错误)] 单位名称和符号必须置于整个数值之后,一 般只能用一个单位表示一个量。 [20~30m(正确)/20m~30m(错误);1.7米(正 确)/1米7(错误)]
计量基础知识
⑵关于词头的规则 词头永远紧接单位,其间不得插入其他词。 [km2_平方千米(正确)/千平方米(错误)]
声学计量; 光学计量; 电离辐射计量;
计量基础知识
第二节 计量法相关内容 1、计量法的基本内容 计量立法宗旨 调整范围 计量单位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REPORTING
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计量管理定义
通过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对 测量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的过程。
计量管理原则
公正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统一性。
计量管理目标
实现测量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测 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 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词头以及法定计量单位在构成组合形式时的书写规则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制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 障和监督。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将实现微型化,使得测 量设备更加便携、易于使用。
网络化
未来计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测量和数据共享,提高测 量效率和便捷性。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3
计量器具与测量原理
REPORTING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特点
长度计量器具
卡尺、千分尺、测微仪等,用于 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质量计量器具
天平、砝码、电子秤等,用于测 量物体的质量。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秒表、计时器、频率计等,用于 测量时间和频率。
电磁学计量器具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用 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量单位的分类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 来的单位。
《计量基础知识》课件
量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格式或结 构转换为另一种格式或 结构,以便于分析和可
视化。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机器学习等 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 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
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 直观地展示数据,帮助 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数据。
数据处理应用
计量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 展,未来的计量技术将 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 自适应、自学习等功能 。
网络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未来的计量技术将更 加网络化,能够实现远 程、分布式测量和管理 。
微型化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 ,未来的计量技术将更 加微型化,能够实现更 小尺度上的测量和应用 。
单位。
应用
国际单位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和经济
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定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指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构成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导出单位,同时使用 十进制词头来修饰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应用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我国各个领域中计量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量 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基础。
计量误差
误差定义
01
02
03Leabharlann 误差定义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测 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来源
误差可能来源于测量设备 、环境因素、操作人员等 多种因素。
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由于测量过程中存在多种 影响因素,误差是不可避 免的。
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 中出现的规律性误差,通 常由固定的因素引起。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计量概述•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计量法规与管理体系目•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计量概述计量的定义与分类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可分为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等。
计量的发展历程古代计量古代人们使用各种自然物作为计量标准,如用手、脚等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用石块、贝壳等作为质量单位。
近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建立了各种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准确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公平交易和顺利结算。
促进国际贸易精确的测量结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科技发展计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环保、安全等,准确的计量结果可以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公正计量的意义与作用0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单位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单位的概念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的分类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是根据物理量来定义的,导出单位则是基于基本单位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国际单位制(SI)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并推荐使用。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SI由7个基本单位和一系列导出单位组成,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物理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基础知识ppt课件
三.计量法及有关计量法规
1.计量法
1985年9月6日第6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 1986年7月1日实施
立法的宗旨 1)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2)为了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3)为了量值的准确可靠。
.
立法的最终目的 1)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4.强制检定
1.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 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均实行 强制检定。
2.强制检定由县级以上计量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 构检定。
3.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使用单位依法定期检定或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
5.计量检定、计量标准和计量人员管理 1)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必须执行计量检 定规程。
对于检定不合格的,没有检定的,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均 属违反计量法。 2)计量标准
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须经有关计量部门考核合格 后方可使用。
.
4.计量学
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形成一门新型的技术基础科学——计量学
计量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计量单位,计量基(标准)的建立、复制、保存和传递; 2.计量理论、计量方法、普通计量器具; 3.计量人员的技术能力; 4.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5.物理常数和材料特性的测定; 6.计量管理,计量效益和计量保证。
.
13.精密度——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14.正确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15. 准确度(精度)——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是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反映
计量基础知识 PPT
计量工作已经渗透到各 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 各部门,渗透到人们的 日常生活之中。
在统一单位的基础上,无论 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 设备、以及由何人测量,其 测量结果就应当在给定的区 间内有一致性。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是计量的根本任务。
计
• s(秒)
• m(米)
• kg(千克)
• 量值:
一个数与单位的乘积,用于表示特定量的大小。
• 1s
• 1m
• 1 kg
计量技术基础 量和单位的表示
• 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正确使用计量单位与单位符号。 距离1公里,应正确表达为距离1km,不应写成1KM。 • 单位符号一律为正体。 质量1公斤,应正确表达为距离1kg,不应写成1kg。 • 相对量值应正确使用相对符号%。
TIPS 计量
测量 结果
量与 单位
操作
测量 方法
量具 测量 原理 环境 条件
测量 过程
计量技术基础
研究基本物理常数,常量的准确测定。
研究计量单位及计量标准的建立、复现、维护、保
存使用。
研究标准物质特性的准确测定。
研究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评定。
研究测量理论测量结果处理方法。
研究 内容
SI单位
• SI基本单位(7个)
量和 单位 法定计 量单位
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
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 SI导出单位(18个)
角:弧度( rad);频率: 赫(Hz);力:牛( N); 压强、压 力、应力:帕( Pa ); 能/功/热量:焦( J );电荷量: 库( C);功率/辐射能通量: 瓦( W);电压/电动势/电位: 伏 ( V);电容:法( F ) ;电阻:欧(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5、计量的特点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代表测量的水平,是计量技术工作的核心。 一致性:包括计量单位的统一一致和量值在一定误
差范围内的一致。计量的一致性不仅限于国内, 也适用于国际。 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 都能通过一条连续的比较链,溯源到计量基准 (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它是准确性和一致性 关键技术保证。 法制性:是指为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 卫生、环境监测 、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 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以法律法规形式进 行规定和保障的特性。
12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4、计量的分类 科学计量:指基础性、先行性、探索性的计量科学研究活
动;如计量单位与单位制的研究、各种计量基准与标准的 研究等。
工程计量:指各种工业、企业、工程实施中的实用计量活
动;如工业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企业产 品质量、产品性能的测试等。
法制计量: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
可靠的活动。 • 与测量定义对比: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
组操作。
• 计量与测量的主要区别:
• 计量活动包括法规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的一系列要 求,其目的是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
• 测量:是从技术层面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它是计量 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确定“量值”。
• 人类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经济贸易等活动中,时刻都 离不开计量;现代计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
5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1.[计量]单位的概念 计量单位也叫做测量单位,计量单位就是“为
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 定量。”,其数值为1。
计量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而重新 定义。 2、计量单位的符号
每个计量单位都有规定的代表符号,国际计 量大会有统一的规定,并把它叫做国际符号。如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计量单位米的符号是m,力 的计量单位牛顿的符号为N;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 位制单位吨的符号为t等。
6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3、计量单位与量值 同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来表示,一个量的量值,在计量单位 改变的同时,数值也随之改变,而量 值大小是不变的。如一张桌子的长度 为1.20米,也可以讲桌子的长度为120 厘米。
7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 1.1计量基础知识 • 1、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
8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计量工作通常包括下列主要内容:贯彻执行国家 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推行国家法 定计量单位;规划、协调和指导全国计量事业的 发展;研究建立各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组识 开展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包括开展检定、校准、 测试、检验与检测;对制造、修理、进口、销售、 使用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定量包装商品实施 管理;实施计量法制监督和计量管理;研究计量 学理论及其测量方法和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测量 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开展国际间的计量 技术合作与交流等。
4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1、量值的概念 一个量的大小可以用量值来表示,量值“一
般由一个数乘以计量单位(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 定量的大小,”如3m、15kg、30s、20℃ 、220 V 等。其中3、15、30、20和220为数值,米、千克、 秒、摄氏度和伏为计量单位。 2.量值的表达
量值应该正确表达,如18 ℃~20 ℃、180 V~240 V,或(18~20) ℃、(180~240) V,但不 能表示为18~20 ℃;180~240 V,因为18和180 是数字,不能与量值等同使用。
11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3、计量的内容 3)组织实施量值传递、量值溯源、量值比对、
测量检验等技术工作,确保国家内部以及 国际间量值的准确统一。 4)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处理,不确定度评估; 改进、完善测量技术和方法,提高测量水 平。 5)计量管理,包括计量行政管理、计量技术 管理、计量人员管理等方面内容。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1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 第二部分:计量法律法规 • 第三部分:法定计量单位 • 第四部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2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 1.1 计量基础知识 • 1.2 我国的计量体系构成 • 1.3 关于测量的基本概念
3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一、量和量值 (一)量
1、量的概念 “量”是指“现象、物体和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
确定的一种属性。” 计量学中的量指的是可以测量的量,广义量:如长
度、质量等;特定量:如一个人的身高、一辆汽 车的自重等。 同种量:直接进行比较的量称为同种量,如宽度、厚 度、周长、波长为,量的种类属于长度量。同类量: 某些同种量组合在一起称其为同类量,如功、热 量、能量等。
9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 2、计量的地位:是权力和公正的象征。
• “尺子”和“统治者”英文是同一个词ruler;
• 天平:象征着公平公正,也是
质检系统目前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组成部分。
• 计量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防安全息息相关,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还是国防建设、 科学研究,处处都有计量在支撑。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计量有关,从衣食住行到工作
学习、社会生活,计量就在你身边。如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秤、电表、水表、煤气表、手表等,大家在
不知不觉中每天都在用。
10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3、计量的内容 • 计量是一门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
的科学。涉及长度、热工、力学、电磁学、 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 和化学等各种专业,其主要内容包括: 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2)研究计量器具(标准物质)和测量方法, 建立、维护复现计量单位值的计量基准、计 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