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学设计(详细)
《迟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迟到》教学设计【优秀4篇】朗读教学教学反思04-27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迟到》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迟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三、精读,理解感悟。
《迟到》教案范文
《迟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迟到》,了解文章的梗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守纪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课文《迟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让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珍惜时间、守时守纪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迟到》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课堂讨论的相关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迟到》。
(2)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迟到》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查找的相关资料。
2. 自主学习:(1)学生默读课文《迟到》,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守时守纪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3. 课堂讨论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4.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5. 有哪些改进的空间?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迟到》一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画出生字词。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停顿、语气等。
3.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感,体会作者的心情。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5.课堂写作(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讲解、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迟到》课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课文《迟到》2.生字词卡片3.写作素材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收集改进意见。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生字词掌握: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生字词游戏,如“生字接龙”、“猜字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词。
《迟到》备课教案
《迟到》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积极改正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迟到》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学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迟到”的理解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迟到?他迟到的后果是什么?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主题“迟到”的思考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迟到”的小短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迟到》教案、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学会感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迟到的小故事,如:“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明同学迟到的小故事。有一天,小明因为起床晚了,匆匆忙忙赶到学校,结果还是迟到了。他心里非常忐忑,担心会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你们猜一猜,小明最后有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呢?”
4.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人物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时间的重要性,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珍贵,感悟父母的爱。
2.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Step 4:课堂小结,巩固提升(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生字词、修辞手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掌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Step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课后自主完成)
例如:“‘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作流水,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时间观念等方面展开讨论。
2.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迟到》教案设计
《迟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迟到》这篇文章,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文章内容:《迟到》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迟到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和对待迟到的态度。
2. 重点词汇:通过文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如“迟到”、“时间”、“态度”等。
3. 写作技巧: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迟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4. 写作技巧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5.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自己的收获,进行自我反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讨论交流能力的评价:通过分组讨论检查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写作技巧的应用:通过写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文章中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迟到》2. 相关问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的问题3. 分组讨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交流4. 写作练习:提供写作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六、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迟到》文本及相关辅助阅读材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PPT。
3. 教室布置:座位排列便于小组讨论和互动。
4. 的时间表:确保教学活动按时进行。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通过播放与迟到相关的短视频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迟到》文本,教师提供阅读指导。
迟到教案幼儿园中班
迟到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迟到的概念,理解迟到的坏处。
2.学生能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3.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注意时间观念,不再迟到。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迟到的坏处1.了解迟到的坏处。
2.分享迟到故事。
2. 时间观念培养1.学生自觉观察时间,根据教师提示读出时间。
2.学生完成时间观察练习。
3. 养成守时习惯1.分享积极守时故事,培养学生积极的守时习惯。
2.学生记录守时心得,鼓励多做守时的事情。
4. 遵守校纪校规1.了解校纪校规中的迟到惩罚条例,增强遵守校规的意识。
2.模拟钟声,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
三、教学过程1. 认识迟到的坏处1.教师通过幼儿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迟到的坏处。
2.活动可以开展「迟到故事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迟到故事。
2. 时间观念培养1.举手表等物品,引导幼儿认识时间。
2.分别停留在整点,半点等时间,引导幼儿读出时间。
3.在黑板上写上简单的时间序列,让幼儿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时间。
3. 养成守时习惯1.教师分享一些积极守时的小故事,鼓励幼儿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2.活动可以开展「我的守时奖励」,让幼儿自己想出奖励,鼓励多做守时的事情。
4. 遵守校纪校规1.教师向幼儿介绍学校校规中的迟到惩罚条例,引导幼儿遵守校规。
2.模拟钟声,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校规,不再迟到。
四、教学方法1.故事分享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迟到的故事,增强幼儿对迟到的认识。
2.示范法:教师根据幼儿时间观念的认知水平和调整口语节奏,示范给幼儿看如何读时间。
3.情景模拟法:模拟钟声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校规的约束力,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五、教学评估1.能够认识到迟到的坏处以及理解迟到对人的危害。
2.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能通过活动练习时间观念。
3.能够自觉遵守校规,不再迟到。
六、教学反思1.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够高,需要教师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找切入点,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4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己上学迟到过吗?当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现在你改正过来了吗?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
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细读探究,解疑品读1.细读解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出发言代表。
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点拨: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①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迟到》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迟到》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迟到》是一篇讲述一个人因为迟到而带来一系列麻烦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迟到的情况?迟到会给你们带来什么麻烦?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迟到》,理解课文内容,标记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重要性”的作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堂写作练习,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6.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7.2 课后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课文文本提供《迟到》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复习。
《迟到》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懂得要准确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学习小“金钥匙”。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改正错误的过程,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3、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准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生(齐答):有(或没有)师:有迟到过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赖过床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逃过学的同学请举手。
(巡视全班学生)生:(举手)师:现在改正来了吗?生:改正来了。
师:真好。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迟到》一文,让我们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3页,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作者小时候有赖床的坏习惯,有一天下雨了,她想逃学,爸爸打了她。
后来爸爸到学校来给我送花夹袄和铜板,我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4、爸爸究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有那么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到以后,勾画下来。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出示句子)(1)齐读这句话。
(2)用两个字概括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
(疼、严)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一)体会父亲的严1、读课文2—12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对我严厉的句子。
(出示阅读提示)2、生默读。
师巡视、指导。
完成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交流3、(出示6—12自然段)交流哪些词语或哪些句子最能体会父亲对我很严。
4、指导朗读。
(二)感受父亲的爱1、结合第15自然段引导学生谈谈听了老师的话的感受。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5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5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迟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儿懂得每天要按时上学,做到不迟到。
3、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连贯讲述故事。
难点:请幼儿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并帮助自己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活动准备《迟到的茗茗》的图片、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我用谈话形式来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
师: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茗茗,他在上学时经常迟到。
老师批评他,他总是说:“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茗茗的错呢?好,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迟到的茗茗》好吗?二、出示教学图片,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1、分段讲故事。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方法和提问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先通过观察后,再鼓励我们大胆表达。
这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听觉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完整欣赏故事,使幼儿懂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不要依赖别人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幼儿用书的形式让幼儿完成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胆讲述故事简单的对白,我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
3、通过交流讨论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上学为什么不能迟到?你们也要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等等,并引导幼儿深入分析故事帮助幼儿领悟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三、操作法: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我的作息表》在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让幼儿先观察图片,再听讲故事,幼儿知道故事的内容。
交流讨论环节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
《迟到》教学设计
( 2)诵 读课 文 ,在情 感体 验 中感
悟 课文 中心 ,学 习过程 中发 展学生的想 象 力。能初步领悟 本文前后 照应 的方法 和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 ( 3)通 过学 习 ,能在 理解 课文 的 过 程 中受到情感 的熏陶 ,认识 到改正错
间 接 原 因 :运 用 联 系 上 文 的方 法 领
也来读 一篇与 “ 迟 到”有关 的文 章 ( 板 书课题 ),大家齐读课题 :迟到 。
2 . 自主 阅读 ,整体 感知
查 阅的有关林 海音的资料 ,体会父亲对 “ 我 ”的严厉 和疼爱 ,让 “ 我 ”发生 了 那么大 的变化 。 ( 8)让 “ 我” 发生那 么大变 化 的 原 因还有什 么?引导学生体会 “ 教师 的 引导” “ 自我认识与反省” 。
心。 )
阅读情况 ,提 出不懂 的问题。 ( 5)评 价 ,并 引导 归 纳 :这 篇课 文 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
自己 上 学 迟 到过 吗? 当犯 了这 样 的错 误时 ,你 的爸 爸妈妈是怎 么对 待你
的?现 在你改正过来 了吗?今天 ,我 们
这 些词可看 出父 亲打得 的确狠 ,出乎人 的预料 。
( 7)读课 文 ,说 一说 “ 我 ”后来
发 生 了怎 样 的 变 化 。 引 导 学 生 补 充 课 前
( 1 ) 学 生预习课文 。
打的声音: “ 咻咻”。③打 的过程 : “ 从 床头打到床 尾” “ 哭号”等可 以看 出打
果怎样 ?③感情 朗读 , 体会伟 大的父爱 。
从父 亲来到学校给 “ 我 ”送花 夹袄和两
( 2)教师和学生 查阅作者 的资料 。 [ 教学过程 ]
激发学生思维的《迟到》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思维的《迟到》教学设计导语:学生长期缺乏思维训练,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导致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够独立和自主。
由此,教师需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迟到》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谈《迟到》《迟到》是现代文学作家老舍所著,主人公雪芹因迟到而被批评,这次迟到引发了在家庭和社会的连锁反应。
在一次次的思想斗争和磨练中,雪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个故事让我们演绎了一个如何从错误中成长的过程。
二、《迟到》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述思维的手段,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深入探究故事,进而拓展其思维,提高创造力。
下面给出《迟到》的思维导图1.事件雪芹因迟到而受到家庭和教育机构的批评。
2.反应A. 家庭的反应:家长对雪芹进行批评和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掌握时间观念,表达自己的想法,处理情绪等。
B. 教育机构的反应:教师对学生的纪律要求,想要强调每个人的责任。
3.斗争雪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去改进,处理家庭和学校对自己做出的批评。
4.成长雪芹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并理解到他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和他人相互协作的努力过程。
5.总结《迟到》教会我们如何从错误中成长,并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人们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和他人相互协作的努力过程。
三、《迟到》的探究活动在设计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传递思维方式和思想过程,同时阅读文章时细致分析,意义和心情得深度分享。
下面给出三个探究活动的例子:1.活动一:分角色探究把《迟到》的主要角色列在纸条上,随机抽取,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讨论。
比如,让孩子扮演雪芹的父亲,发表这个问题对雪芹的未来有什么影响?2.活动二:词语细节探究学生每次学习一个新的单词,教师将其对应的句子下发每个学生。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他们可以解释单词或者评估不同的解释。
你可以让学生使用实际经历或情境写句子,试图将新的单词融入现实中去。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小学语文《迟到》教案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迟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20xx年,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
这是一个迟到15年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句子读通顺,将字音读正确。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这些生字。
同时将你不懂的词作上记号。
1、抽读课文,学生评,师生共同正音。
2、小组交流,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词语,老师相机指导。
3、教师出示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读词,检查学生理解情况。
同时让学生看着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4、教师指导记住字形,书写课后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出示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思考:许多人都觉得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你是怎么看的,他做出了什么贡献,能获此殊荣。
学生边读边作勾画,作批注。
1、汇报交流。
2、教师总结。
五、巩固提高抄写生字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词。
2、说说文章简述了什么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迟到》教学设计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生字词灵活运用到口语表达和写作中。
-写作手法的运用:学生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如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的深层理解: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作者在迟到时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迟到时的心理变化,感受作者的情感。
-写作手法的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分析课文中使用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手法,并理解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守时主题的体会: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守时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举例解释:
-生字词掌握:如“忐忑不安”,学生在学习时需了解其词义,并能联系实际情境运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家能够围绕“守时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积极的讨论。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表达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观点不够确定。我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写作手法的教学上,学生们对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仍然是一个挑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更多写作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尝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迟到》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迟到时的心理变化。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们有了更深的情感共鸣,也使得他们对守时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生字词方面还存在困难,比如对“忐忑不安”这个词组的运用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类学生,通过设计更多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迟到》幼儿教案
《迟到》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迟到的概念,知道迟到是不礼貌的行为。
2.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的习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迟到的含义及后果。
2. 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2. 如何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迟到的思考。
2.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体验迟到带来的不便。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创意绘画法: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迟到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迟到的原因》2. 情景道具:手表、闹钟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小组讨论卡片六、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迟到的原因》,引导幼儿了解迟到的含义。
2.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幼儿体验迟到带来的不便。
3. 小组讨论:分发讨论卡片,组织幼儿就迟到话题展开讨论。
4.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迟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2. 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朋友,发现他们是否有迟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迟到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分析幼儿的创意作品,了解他们对迟到后果的思考。
九、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时间管理者”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十、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深入研究幼儿心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六、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体验迟到给他人的影响。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迟到的看法。
七、教学步骤:1. 讲解故事,让幼儿了解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迟到的场景,并体验其后果。
迟到 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迟到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明确迟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 学生能够了解迟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学生能够制定计划并实践,以减少迟到的次数。
2. 导入活动:(15分钟)- 师生讨论,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有没有过迟到的经历?会对你和他人有什么影响?- 你认为人们为什么会迟到?-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迟到?3. 概念讲解:(15分钟)- 老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解释迟到的定义和影响。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迟到原因。
4. 案例分析:(20分钟)- 教师提供三个迟到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找出导致迟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5. 行为探讨:(20分钟)- 教师和学生讨论常见的迟到行为,如拖慢脚步,爱玩手机等。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迟到行为,并找出改进方法。
6. 制定计划:(20分钟)- 学生思考并制定他们自己的迟到改进计划。
- 学生通过小组分享,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
7. 小结活动:(10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 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你在本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你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技巧?8. 课后延伸:(10分钟)- 学生写下自己的迟到改进计划,并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实践。
这个教学设计包括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导入活动、概念讲解、案例分析、行为探讨、制定计划、小结活动和课后延伸。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认识到迟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了解迟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制定计划来减少迟到次数。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与同学相互交流和分享,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及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的能力。
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迟到》备课教案
《迟到》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迟到》。
2.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3. 参考资料:相关文章、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板书课题《迟到》,引导学生思考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探讨迟到的原因和后果。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的主题。
5.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迟到”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
懂得要正确地
对待错误,改正错误。
2、学习小金钥匙。
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改正错误的过程,
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听的这首歌叫《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课文《迟到》就选自《城南旧事》,经典的作品、经典的歌曲,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在《送别》歌声的引领下,再次走进经典,走进迟到。
2、生齐读课题,请孩子们打开书本。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抓住主要事件,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二、精读感悟:
(一)抓中心句,整体把握内容。
1、那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
2、出示句子: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a你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字吗?这个“严”字用了三个,似乎有点重复多余,我们把它去掉,句子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b这个“很严很严”是作者的一种感受,一种确认,是不能去掉的。
因此在读的时候语气要加重,语速要缓慢。
(抽生读,全班读)
(二)感悟父亲的“严”。
1、父亲到底有多严呢?我们又该如何来体会父亲的严呢?
2、课后的金钥匙给孩子们支了一招(出示金钥匙)按照金钥匙的提示,我们在体会父亲的严时,应该找哪方面的内容(学生说一说)
3、那就按照你们所说的去找一找文中的语句,标画重点词语,并且在旁边作批注。
(出示阅读提示,计时:3分钟)
4、学生读文,画句子,师巡视指导。
5、师:现在请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阅读笔记,学会倾听,学会修改。
预设:
语言: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读出催促、着急)
师:这是人物的什么描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带着感受读一读(关注两个感叹号)。
b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关注“起”字,读出生气、命令的口气)
c两句话的语气不同,要学会区别,两句话连起读。
师:孩子们读的“起”字读得真棒,一字成句,没有商量,爸真是太严了!还有语句体现父亲的严吗?
动作:
“爸气极了……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a 哪些词语突出了父亲的严呢?你能读一读吗?
b你认为其中哪些词语写的最精彩,为什么?(学生谈感受读分句,说完一个后问:对于这个词语还有补充的吗?回答完后,全班齐读)
师:透过你们的朗读,我放佛看到了父亲正用那鸡毛掸子狠狠地打着我,耳边也似乎听到了藤鞭子“咻咻”的声音。
你是会读书的孩子。
那我们全班的孩子来试译试吧!
c、爸用那鸡毛掸子狠狠地打我,(引读:爸爸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d、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当我坐在放下雨蓬的洋车里,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检查我的伤痕时,我看到的(引读: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
(三)体会父亲的“疼”。
1、过渡:爸打我打得太狠了,他实在是太严了,可是他同样的也很疼我(出示句子),现在我们来体会父亲的疼。
2、请看自学要求,找出父亲疼我的句子。
3、找句子,说一说你从哪里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疼。
4、父亲既然这么疼我,为什么当初又打我那么狠呢?
(四)体会我的变化。
1、简单说一说我的错误。
(我犯了什么错误,我是怎么面对的?)
2、父亲狠狠打我的目的何在?(原来父亲疼我是爱,严也是爱)
3、此时的我体会到了吗?当我捧着父亲送来的夹袄和铜板时我会说什么?
4、通过这件事我发生变化了吗?文章哪两个自然最能说明我的变化。
5、分组请孩子读第2自然段和第19自然段。
边读边体会我发生了哪些变化?
6、可我的变化仅仅是这些吗?不仅仅是这些,我们来看—看
7、出示课件:这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父女俩一段感人的对话,那天是我小学毕业的前一天,也是爸爸去世的前一天。
和林海音的话,加深对父亲的理解,体会父亲对我的影响。
(正是因为那一次,林海音感受到了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正是因为那一次,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优秀的学生,以至于能够在毕业典礼那天代表所有毕业生致谢词,正是因为那一次,成就了林海音的一生。
8、出示林海音的话。
(五)情感升华:
1、当孩子们读完这句话时,我脑子里突然闪现父爱这个词。
林海音眼中,父爱是短暂的,因为12岁那年父亲就离她而去;但父爱也是永恒的,他严厉而深沉的爱,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未来与人生。
请孩子们现在闭眼静默想,你眼中的是父爱是什么?
4、父爱是什么,我们要在生活中去体会,还要在书中去寻找。
今天老师给孩子们推荐两本书: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朱自清的《背影》,希望孩子们能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