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康复学概述
教育康复学专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_高升学网

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_高考升学网ﻭ
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教育康复学专业教育康复学综合了教育和康复两个方面,主要研究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等对听力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等特殊儿童进行教育教学和康复治疗并行.例如: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听力矫治的同时接受教育教学。
教育康复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言语科学基础、儿童语言发展、听力学基础、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特殊儿童运动康复、康复听力学、临床学、情绪行为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特殊教育学科教学法ﻭ
教育康复学专业就业前景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特殊教育、残障康复训练。
教育康复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民福利机构、医院相关科室、研究机构等从事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运动障碍等患者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及康复辅具研发的专业工作者.ﻭ。
教育康复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教育康复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教育康复学是一门专注于儿童和成人教育康复的学科。
本科教育康复学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教育康复领域中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康复师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教育康复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第一学年1.康复学导论–学习康复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康复学在教育康复中的应用2.发展心理学–学习儿童和成人的发展心理–掌握教育康复中的心理评估技巧3.特殊教育学概论–了解特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学习特殊教育学在教育康复中的应用第二学年1.儿童康复学–学习儿童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掌握儿童康复学的评估和治疗技术2.成人康复学–学习成人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掌握成人康复学的评估和治疗技术3.教育康复学实践–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教育康复实践活动–掌握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学年1.学前康复学–学习学前儿童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掌握学前儿童康复学的评估和治疗技术2.社区康复学–学习社区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掌握社区康复学的评估和治疗技术3.教育康复学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教育康复学相关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第四学年1.康复辅助技术与辅具–了解康复辅助技术和康复辅具的基本知识–学习康复辅助技术和辅具在教育康复中的应用2.康复管理学–学习康复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康复管理在教育康复中的运用3.教育康复学综合实训–在真实的教育康复环境中,参与康复实训活动–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结论通过本科教育康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教育康复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康复实践能力,并为未来成为合格的教育康复师做好准备。
此外,本科教育康复学课程设置还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研究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康复学专业基础设置

教育康复学专业基础设置引言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教育康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残疾人及相关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和康复治疗。
为了确保学生在教育康复学专业中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基础设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基础设置进行探讨。
一、理论基础课程1.康复学基础课程–康复学概论:介绍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康复学的核心内容和研究领域。
–残疾人康复心理学:研究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康复心理干预方法,并培养学生具备相关心理辅导能力。
–康复辅具与技术:介绍常用的康复辅具和康复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康复辅具的选择和使用技巧。
2.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学概论: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
–特殊教育学:研究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特殊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评估方法。
二、实践课程1.康复技术实训–实践课程以康复技术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康复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2.残疾人教育实习–学生将在特殊教育机构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与残疾人进行教学和康复活动,亲身体验教育康复工作的实践环境。
三、专业选修课程1.康复辅助技术–介绍现代科技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如辅助性通讯和辅助性生活技术,培养学生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
2.康复管理与组织–研究康复机构管理和组织运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具备康复机构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3.康复社会工作–介绍康复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巧。
四、课程评估在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基础设置中,课程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各类考试、实验报告和实习成绩评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其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五、结语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基础设置是培养优秀教育康复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教育康复学

开设背景
开设背景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 活率逐渐上升。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 疾病。由于现有医学手段尚且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 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
“P-智慧实践基地”是依托互联和视频传导技术建立的在线实践基地。智慧实践基地包括远程诊断与评估系 统、综合康复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康复方案与资源定制系统等三个子系统 。
因教育康复是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加之本专业的特性,故在专业建设中秉执教育—特殊教育—康复—教 育康复的基本思路。该专业有大教育作广义的基础,需大教育观的基本理论与大教育涉及的所有知识与能力。
课程结构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知识单元、知识点。选修课程的范围和数量应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课 程的可选择性。有条件的高校可开展中国国内(外)学生交流、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或双语教学。
在总学分中,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5% 。
理论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各高校应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 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各高校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知识单元开设选修科目,并推动教师将国际前沿学 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有需求的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障碍类型增多、具有多重障碍儿 童增多,面对这些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难以实施。针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 提高中国的特殊教育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改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特殊教育改革自 然就是要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本。综上,特殊儿童既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又有接受康复服务的需要。
教育康复学

教育康复学教育康复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由于其概念比较模糊,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教育康复学也被称为“边缘学科”。
教育康复学是一门以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研究脑功能障碍儿童及其他功能障碍患者、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和残疾人的康复原则和方法,重点研究人体的整体运动功能及与之相关的肌肉、骨骼、关节运动控制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善儿童或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和儿童或残疾人与健全人或健全人之间的交往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和家庭参加社会活动的应用型医学学科。
康复治疗技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理和方法作用于人体以预防和治疗伤残、恢复或改善其功能的措施。
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就是帮助病人解决功能问题。
康复治疗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功能障碍患者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包括移动、转移、上下床、轮椅进食、起居、个人卫生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使功能障碍患者能在生活中做到最大限度地独立,去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动。
通过语言康复训练,可以纠正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受损而产生的发音不清、语调平淡、抑扬顿挫,严重时甚至出现口吃;说话速度过慢,讲话节奏单一、语调呆板、语量过少等语言缺陷,培养正确语言表达习惯。
这样,才能进行必要的有声语言交流,与他人沟通,真正实现思想感情的交流。
教育康复学涉及领域很广泛,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体生理学、神经解剖学、语言学、语言治疗学、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职业治疗学、美学与心理学等等。
所以,对于从事教育康复学专业的人员来说,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
音乐治疗师要具备:作曲、音乐基础理论和欣赏知识、表演和舞蹈能力等。
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弹奏、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合唱与指挥、音乐教育学、艺术概论、和声学、复调等。
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力。
要了解人的基本心理状态,要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功能,具备敏锐的音乐感知力。
在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特长,教育康复学同样适用于我们,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将来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教育康复学导论》读书笔记模板

感谢观看
注释
第一节教育康复学的界定 第二节教育康复学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教育康复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教育康复学专业建设构想
第一节听觉康复概述 第二节听力障碍的测试与诊断 第三节听觉障碍的康复训练
第一节言语康复概述 第二节言语功能的评估 第三节言语障碍的治疗
第一节语言能力训练概述 第二节语言能力的评估 第三节语言能力的训练
第一节认知能力训练概述 第二节认知能力的评估 第三节认知能力的训练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评估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
第一节情绪行为干预概述 第二节情绪行为评估 第三节情绪行为干预的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运动功能概述 第二节运动功能的评估 第三节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
第一节教育康复实施概述 第二节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 第三节教育康复支持体系建设
第一节单一被试实验概述 第二节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第三节单一被试实验在教育康复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读书笔记
这是《教育康复学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教育康复学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教育康复学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教育康复学导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章
教材
功能
评估
康复训练
康复
听力
教育
教育
康复学 教育
运动
导论
训练
康复学
评估
行为
障碍
被试
内容摘要
教育康复学是顺应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需要而诞生的一门新学科,是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与现代康复治 疗学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文件,决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 科下设置教育康复学,即教育康复学作为二级学科与特殊教育学并列。本教材是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该教材分12章:第1章、教育康复学概述、第2章、基于学校的康复训练模式、第3章、听觉功能的评估与训 练、第4章、言语功能的评估与训练、第5章、语言能力的评估与训练、第6章、认知能力的评估与训练、第7章、 学习策略的评估与训练、第8章、情绪行为的评估与干预、第9章、运动功能的评估与训练、第10章、现代化仪器 设备在教育康复中的应用、第11章、教育康复人才培养、第12章、单一被试实验在教育康复研究中的应用。该教 材可作为特殊教育学、教育康复学专业的本科教材及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作为特殊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教材。
教育康复学专业认识

教育康复学专业认识简介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和应用于儿童与青少年教育康复问题。
该学科旨在通过康复训练和教学手段,帮助儿童及青少年面对身体或心理障碍,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康复服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科背景教育康复学起源于对残障儿童的关注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智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教育康复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有关部门逐渐加强对残障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为教育康复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学科内容教育康复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康复训练:通过体育锻炼、功能恢复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
2.教育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学生的康复教育需求和个别化教育方案。
3.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4.康复辅助技术:运用辅助技术工具,如助听器、智能教育设备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5.家庭教育支持: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的康复需求。
学科意义教育康复学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促进个体发展:通过康复训练和教育帮助儿童克服障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个性化教育:教育康复学注重给予每个学生个体化的关注和支持,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他们需要的专门教育服务。
3.融合教育推动:教育康复学倡导融合教育,通过将残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置于同一教育环境中,促进交流与社会融合。
就业前景教育康复学毕业生可以在教育、康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从事以下工作:1.康复教师:负责为残障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教育支持,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2.教育评估师:进行学生的评估工作,确定他们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3.特教顾问: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提供相关支持。
4.教育辅助技术师:运用辅助技术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教育康复学(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急慢性疾病、异常发育、残疾及老年问题的预防、康复和教育问题,旨在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学科特点教育康复学是涉及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福利的横向科学,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科涉及面广:该学科涉及到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康复工程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2.学科目标明确:学科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残障者、疾病患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身体康复、功能恢复、精神抚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3.针对性强:该学科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以人类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的,针对性极强。
还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教育支持和社会服务等服务和项目。
二、学科内容1.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教育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康复的基本理论和康复的疗效评估,包括疾病预防、康复治疗、功能恢复等多个方面的科学知识。
2.心理学:教育康复的心理学研究探索了因残障、能力缺陷、疾病而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心理障碍,开发并提供各种心理康复、心理治疗和认知训练等措施。
3.教育学:由于教育康复学需要提供照顾和帮助残疾、疾病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教育学在教育康复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旨在通过普及各种技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社会学:教育康复学也涉及社会学方面的研究,需要提供社会服务,协助残障、疾病、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社会中更为适应。
5.康复工程学:教育康复学还涉及到康复设施、康复器材、便利设施等康复工程学方面的内容,以提供物资保障。
三、专业特征1.个性化服务:教育康复学专业不同于其他医学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服务针对性极强,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计和安排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
2.多学科协作: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教育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
教育康复学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康复学专业发展现状引言教育康复学专业是一个涉及教育和康复领域的跨学科学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与康复需求的增加,教育康复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就今日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定义教育康复学专业是指通过教育和康复的手段,帮助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的学科。
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克服教育和康复方面的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发展历程教育康复学专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主要关注于儿童的康复需求。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需求的增加,该学科逐渐扩展到成人和老年人领域。
在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关注,该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内的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支相对完善的师资队伍,由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康复专业人员组成。
这些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培养模式探索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一些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发展机会。
学科研究进展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学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方向包括康复技术的创新应用、康复模式的优化、残疾人权益保障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就业前景与挑战教育康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可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社区服务机构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然而,随着专业发展的壮大,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因此,教育康复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应该准备好面临的挑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结论教育康复学专业作为一个跨学科学科,在满足个体康复需求和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该专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然而还面临一些挑战。
希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关注,教育康复学专业能够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残疾人的康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康复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旨在通过教育、训练和康复等手段,帮助身体或智力上有障碍的人士重获健康、追求自立和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康复学专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残疾人康复、社区康复、特殊教育、心理康复、康复医学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残障者的需求、设计和实施康复和教育计划、管理康复中心等技能和知识。
以下是该专业的具体介绍及就业方向:1. 残疾人康复学残疾人康复学专注于治疗身体或智力障碍,包括脑损伤、脊髓损伤、肌肉萎缩症等疾病。
学生将学习如何帮助残障者适应生活和工作,包括如何使用助行器、轮椅、语言疗法等。
就业方向:在康复中心、医院、残障人士教育中心、福利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残疾人康复师、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工作。
2. 社区康复学社区康复学专注于协助社区中的个体重获独立性,进而实现平等的生活、就业和社交机会。
也就是说,该专业学生将掌握如何帮助社区中的残障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好的社交技能、更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在社区康复中心、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政府机关等领域工作。
3. 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专注于为智力、情感、行为和物理残疾儿童和成人提供特殊教育。
学生将了解如何评估和诊断残疾儿童和成人的需要,安排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教育计划。
就业方向:在特殊教育学校、心理治疗中心、康复中心、福利院等领域中从事特殊教育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等职业。
4. 心理康复学心理康复学专注于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挑战,包括焦虑、抑郁、压力、创伤等。
学生将掌握心理评估和干预的技能,以便为个体提供定制的治疗计划。
就业方向:在心理治疗中心、康复中心、精神卫生机构等单位中从事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师等职业。
5.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已经成为医疗界的一大热门专业。
它帮助机体通过各种康复手段,如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来解决身体障碍、恢复身体功能,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完成活动。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教育康复学专业特色简介教育康复学是针对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障碍的人群,通过专业的检测、评估、设计、实施等过程进行康复和教育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这些人克服障碍,实现最大程度的自理和社会适应。
教育康复学专业与其他康复学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强调对个体在智力、学习、行为、情感和社交交往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和康复,即“全人康复”。
在此过程中,教育康复学专业涉及到个体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与教育实施、康复效果评价、家庭支持等多个方面,具有教育、康复、心理辅导、社会关系等多学科跨领域特点。
具体来说,教育康复学专业涵盖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 个体评估教育康复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的评估技能,能够独立或协同工作团队,针对个体不同领域发展特点进行合适的评估。
包括个体的智力、语言、学习、行为、情感、社交、身体等不同方面的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2. 康复计划制定基于个体评估结果分析,教育康复学专业需帮助制定针对不同领域发展特点的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康复计划更加科学、系统、具体化。
例如,制定语言治疗计划、社交技能训练计划、认知训练计划、动作训练计划等。
3. 康复实施教育康复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实施康复和教育方案能力。
学生需要针对不同康复计划,运用合适的康复和教育设备、技术、方法、材料等,利用各种康复帮助手段,协同团队工作,灵活地制定康复课程,使个体在康复课程中得到益处。
4. 康复效果评价教育康复学专业需要对个体康复效果进行科学、可信、有效的评价。
评价包括对个体在各个领域方面的改善程度;康复计划的适应性、实施情况、效果评估等方面。
评价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康复设备检测等。
5. 家庭支持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康复过程涉及到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学生需要运用社会工作、家庭辅导专业知识,与家长、亲属、教职工、医生等形成多方协作组建团队,以家庭为中心,为个体提供全方位的介入和支持,确保康复计划顺利实施。
教育康复学

教育康复学
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学习能力障碍和失能的学生的教育与康复。
它在教育与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教育康复学受到更多关注,开始在我们的学校、大学等教育系统中得到更多应用。
教育康复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学习障碍的产生及其处理方法。
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应对学习障碍的措施,以及恢复学习能力的方法。
针对学习障碍,主要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语言治疗及物理治疗等;为了恢复学习能力,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如计算机教学、键盘教学、社交教学、多元智力教学等。
除了上述应对和恢复学习能力的方法,教育康复学还涉及学生生活及其辅助设备的研究。
包括儿童、青少年以及残疾和发展迟缓学生的诊断和教育、辅助服务、住宿设施、社会服务等。
这些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另外,教育康复学还涉及学生所在环境的研究,如学校和大学的管理制度、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等。
这些是构建一个辅助教育环境的重要部分,它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康复,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总之,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研究学习障碍和学习能力恢复方法,还涉及诊断和辅助设备的研究、学习环境的建构等。
在推进我国康复教育的进程中,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
教育康复学

教育康复学教育康复学是一门围绕如何有效地帮助使失去功能的残疾或病患康复的学科。
它旨在建立用于逆转或减轻失去适应能力的残疾人士的特定策略。
这也适用于家庭护理环境中那些受损害的青少年或年轻人,以及受到早期残疾影响的成年人。
教育康复学以帮助被残疾所困扰的孩子们获得一个有尊严的生活为目标。
这种残疾需要用教育、职业训练、医疗保健和其他服务来帮助患者康复。
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残疾人士的生活质量,康复工作者在他们的经验、社会参与和家庭学习环境中都要实施一个特定的策略,以帮助入学或维持他们的参与情况,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社会互动和学习技能,从而帮助他们获得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教育康复学认为,所有残疾人士都应该有机会获得负担得起的教育、职业和其他服务。
康复服务项目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残疾人士恢复其自由自主的生活,从而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作出理智的决定,以及获得可持续的健康。
教育康复学以实践带来的学习为基础,以让残疾人士康复为目标。
它着重于残疾人士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并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教育、发展职业技能和社会参与活动,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失去功能的情况。
教育康复学侧重于有效应对残疾人士身心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功能障碍、社会互动障碍、情绪障碍和认知障碍。
康复教育专业人士必须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求,选择特定的有效康复技术,以帮助残疾人士恢复并加强他们的功能,这样他们就可以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教育康复学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健康促进、劳动治疗技术和行为改变技术,以改善残疾人士的参与和生活质量,或增强他们获得自我维护能力的机会。
该学科把重点放在增强残疾人士的参与能力,以及改进他们的社会功能,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生活和社会参与。
综上所述,教育康复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有效地帮助使失去功能的残疾或病患康复的学科,旨在帮助入学或维持参与情况、激发学习技能,增强社会互动能力,从而使残疾人士能够获得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它利用一系列对残疾人士有效的康复技术,增强其参与和发展潜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恢复自由自主,获得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活。
《教育康复学概述》教学大纲

《教育康复学概述》教学大纲教育康复学概述教学大纲
一、引言
- 教育康复学的定义和目标
- 教育康复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教育康复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教育康复学的理论框架
- 个体差异和需求评估
-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康复计划
三、教育康复学的核心内容
- 研究和认知能力的评估和培养
- 社交和情感发展的支持
- 动作和运动技能的提升
- 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教育康复学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 普遍设计和可访问性
- 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技术辅助
- 个体化教学和支持
- 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五、教育康复学的评估和效果评价
- 教育康复学服务的评估指标
- 教育康复学的效果评价方法和工具
六、教育康复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新的教育康复学研究和实践领域
- 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七、参考文献
以上是《教育康复学概述》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概述,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深入了解教育康复学的概念、原则和实践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教育康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探讨与实践。
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什么

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什么简介教育康复学是一门关注与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学科,旨在通过教育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克服发展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种教育策略、康复技巧和干预方法,以便为个体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指导。
学科范围教育康复学专业主要涉及以下领域: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发展,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2.特殊教育学:研究针对有残疾、学习障碍和发展迟缓等特殊需求的学生实施的教育和康复服务方法,包括个性化教育、多元智能教育等。
3.语言病理学:研究语言发展和语言障碍,探索语言康复和言语治疗的方法。
4.运动康复学:研究运动发展和运动障碍,设计运动康复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动态能力和协调性。
5.社会康复学:探索如何帮助学生在社交和社区参与方面取得进步,提高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专业能力在学习教育康复学专业的过程中,学生将培养和发展以下专业能力:1.评估能力:能够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康复需求和教育特点,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2.干预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康复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有效的康复干预计划,包括物理康复、语言康复、社交康复等。
3.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促进康复服务的顺利进行。
4.创新能力:开展创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策略和康复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团队合作能力:在多学科团队中协作,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综合康复计划,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就业前景教育康复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学校:可以在普通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康复教师或康复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康复服务和特殊教育支持。
•医疗机构:可以在康复中心、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担任康复治疗师,为患有发育障碍或运动障碍的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研究机构:可以从事教育康复领域的研究工作,探索康复技术和教育策略的新发展。
教育康复

形式
形式
形式上可有专门的特殊机构(学校、班级、中心等),也可在普通机构、社区、家庭内以集体或个别方式进 行特殊教育。
方法
方法
方法上可用一般教育方法的同时,结合受损机体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特殊方法(如教聋童发音的方法、教盲 童定向行走的方法,感知动作训练方法和行为矫正方法等)。动力来自残疾者本身、家庭、教师、社会。任务是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和补偿能力,使受损害的机体功能达到最好的发展水平,尽其最大可能参与社会。
途径介绍
途径介绍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是残疾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与训练的手段,提 高残疾者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智力、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以及适应社会的心理能力等方面。
该词条出自朴永馨2014年版《特殊教育辞典》 。
对象
对象
对象首先是残疾儿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总理要求,我 国不仅要对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而且创造条件使残疾人能享受中等以上教育。
教育康复
全面康复的组成部分
01 途径介绍
03 形式
目录
02 对象 04 方法
基本信息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是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和训练手段改善或恢复受 损害的机体功能,使受损害的个体重返社会、适应社会。以特殊教育为重要条件和内容。对象是残疾人,且首先 是残疾儿童受损害的机体或功能。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和补偿能力,使受损害的机体功能达到最佳 发展水平,尽其最大可能参与社会生活。主要依靠社会、教师、受损者本人及家庭。其组织形式有专门的特殊教 育机构(学校、班级、中心等),亦可在普通机构、社区、家庭内开展集体的或个别的特殊教育工作。运用一般 的教育方法和结合受损机体特殊性的适当的特殊方法。
教育康复学专业是什么专业主要学什么

教育康复学专业是什么专业主要学什么
教育康复学是⼀门普通⾼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教育康复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与教育康复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从事⾔语障碍、听觉障碍、语⾔障碍、认知障碍、⼼理障碍、动作障碍等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及康复辅具研发的复合型⼈才。
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学体育、⽂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素养、道德品质和⾝⼼素质。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数学、英语、教育康复学学、⼩学⼼理学、⼩学班队原理与实践、⼩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国教育康复学史、外国教育康复学史等。
专业⽅向课程
各⾼校可根据教育康复学的培养⽬标确定各专业的⽅向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核⼼知识点,包括:听⼒学基础、听觉功能评估与训练、⾔语科学基础、⾔语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童语⾔发展、语⾔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特殊⼉童认知能⼒评估与训练、情绪⾏为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等。
教育康复学专业就业
教育康复学的研究成果⼴泛运⽤于听⼒障碍、⾔语语⾔障碍、⼼理障碍、智⼒障碍、⾃闭症、脑瘫、学习困难等有特殊需要的⼈群。
该专业前景⼴阔,在我国发展仍属上升期。
毕业⽣主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民政福利机构、医院、研究机构等从事听⼒障碍、⾔语语⾔障碍、脑瘫、⾃闭症等特殊⼈群的⾔语、听觉、认知等障碍的评定、康复、教育等⼯作。
教育康复学研究生专业

教育康复学研究生专业
教育康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康复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针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个体提供教育支持和康复服务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康复学研究生专业培养具备教育康复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将学习特殊教育、康复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教育康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针对康复对象的识别、评估和干预技能。
教育康复学研究生专业的核心课程可能包括:
1. 特殊教育概论:介绍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历史、法律法规等内容。
2. 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探讨特殊教育需求者的心理特点。
3. 康复医学基础:了解常见的身体和神经发育障碍,学习相关的康复方法和技术。
4. 康复评估与干预技术:学习如何评估特殊教育需求者的康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5.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适合特殊教育需求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6. 社会融合与辅助技术:探讨如何促进特殊教育需求者在社会中的融合,并介绍适用的辅助技术。
教育康复学研究生专业毕业生具备为特殊教育需求者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服务的能力,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
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他们通常能够评估特殊教育需求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和康复服务,帮助特殊教育需求者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融合。
教育康复 说课

教育康复说课一、引言教育康复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康复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身心功能的发展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本文将从教育康复的定义、目标、方法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定义教育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旨在帮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和成人获得适当的教育和康复支持,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康复是在教育和康复领域的交叉点上,通过个体化的评估和干预措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
三、目标教育康复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教育康复旨在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克服自身的困难,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四、方法1. 个体化评估:教育康复的第一步是对个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确定其教育和康复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计划。
2. 多学科团队合作:教育康复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合作,包括教育师、康复师、心理师、社工师等。
他们共同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3. 综合干预措施:教育康复的干预措施包括教育、康复、辅助技术和社会支持等。
通过教育的方式,提供适合个体需求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通过康复的方式,帮助个体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技能;通过辅助技术的方式,提供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促进个体的自主和独立;通过社会支持的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培训,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通过评估和观察,确定个体的教育和康复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目标和计划。
2. 制定计划:根据个体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教育和康复计划,明确干预的内容、方法和时间。
3. 实施干预:根据计划,实施相应的教育和康复干预措施,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的配置和使用、社交培训和情感支持等。
4. 监测评估:定期对个体的教育和康复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干预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残障程度加重
残障类型增多
02
04
多重残疾儿童增
多
残障婴儿存活率提高
从目前婴儿出生的情况来看,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而患遗
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婴儿的存活率逐渐上升。由 于先天障碍或缺陷,这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如脑瘫、自闭症、智力障碍
等问题。这些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
医教结合
听觉功能 评估与训 练
语言功 能评估 与训练语Βιβλιοθήκη 能力 评估与训 练综合康复
基本框架
认知能力 评估与训 练
学习策 略评估 与训练
运动功 能评估 与训练
情绪行为 评估与训 练
THANK THANK YOU
教育康复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主要是 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包括三类:残疾儿童、问题 儿童与超常儿童。残疾儿童与问题儿 童又称障碍儿童。 残疾儿童又可分为感官残疾儿童、言 语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肢体残 疾儿童、多重残疾于多重障碍儿童五 类。
特殊儿童
残疾儿童
问题儿童
超常儿童
问题儿童是指一些有严重行为异常、 情绪障碍的儿童。
残障类型增多
其中一个较明显的现象是:自闭儿童的数量增 加,自闭儿童在某些学校班级的比例已经达到 1/3或以上。自闭症儿童既不能进入普通学校,
也无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处于无校可读的窘
境。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融合教育与零 拒绝理念的推行,自闭症儿童逐步进入特殊教 育学校,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障碍程度加重
作为教育手段的特殊教育
教学是所有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特殊教育最主要的内容,特殊儿童的教学场所主 要取决于他们的障碍类型,严重程度及其自身需要。特殊儿童的教学场所主要有特 殊教育学校、普通班级(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资源教室、康复机构、 家庭、社区、医院等。 作为干预的特殊教育与作为教育的特殊教育只是在看待特殊教育的角度有所不同, 两者是相互融合与相互交叉的。
自闭症 儿童
.
自闭症是一种以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功能损害为特征的、 严重的发展障碍。 自闭症早期干预方法,即ABA技术被证明对部分自闭症 儿童的学习交流、言语和社会性技能发展十分有效,该 方法主要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技术
教 育 康 复 的 基 本 观 点
03
综合康复
02
医教结合
01
对教育的干预
特殊教育的本质——对教育的干预
残疾儿童
1.听力残疾儿童 2.言语残疾儿童 3.智力障碍儿童 4.肢体残疾儿童
5.多重残疾与多重障碍儿童
言语残疾儿童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 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 活和社会参与(三岁以下不定残)
1
2
3
从教育康复学的内涵来看,“医教结合” 是其核心观点。“医教结合”可分解为三 个基本要素。其中的“医”主要指现代康 复医学:“教”主要指特殊教育;“结合” 是实施“医教结合”的关键要素。“医”和 “教”并不是形式上的简单拼合,而是要 做到“医中有教”与“教中有医”。
“医教结合”并非是纯医学模式,而是特 殊教育与现代康复医院相结合的模式。
学习障 碍儿童
.
学习困难是指学龄期儿童在一个或多个基本的心 理过程中存在障碍,包括理解或运用语言进行说 活或书写,在听、说、多、写、思考、拼写或者 数学计算方面存在的障碍。
问题儿童
情绪或 行为障 碍儿童
.
情绪或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学校情景中表现出与 自身年龄、文化、道德规范不符的情绪或行为反 应。情绪行为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 或其他类似的行为或适应障碍。
培智学校的学生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的各 类智力障碍儿童,其中轻度与中度智障儿童占有 较高比例。 目前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轻度智障儿童已进入普 通学校随班就读,一部分中度智障儿童进入普通 学校特殊班级就读。而留在培智学校的学生大多 是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的智障儿童、脑瘫儿童、 自闭症儿童,其中还包括一些几乎丧失基本生活 自理能力的儿童。
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
特殊儿童既有康复的需要,又有教 育的需要。鉴于目前特殊教育对象变化
的需求,特殊儿童对师资的需求、特殊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以及相关专业 调整现状。目前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增设 康复学专业,并未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支持与发展平台。
教育康复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
们也只能带病接受教育。
残障类型增多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有三类:培智学 校(辅读学校)、聋哑与盲校,其中培智学校 的数量与在校学生数占较大比例。近年来,培
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十多年
前相比,学生的残障类型增多。目前在校就读 的学生主要包括: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以及 多重残疾儿童等。
教育康复学
闫慧肖
概述
教育康复学是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 法,为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儿童提
供服务的一门交叉学科。
教育康 复学的 界定
A
B
教育康复学的产生 背景
教育康复学的研究与服 务对象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B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教育康复学的产生背景
1
2
3
特殊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需求
特殊教育对象
变化的需求
特殊教育对师
资的要求
一、特殊教育对象变化的需求
残障婴儿存活率提高
0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与十 多年前相比,目前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 育对象已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其原因 总体来说可归纳为 如上几条
器官结构 异常所致 构音障碍
失语
运动性 构音障 碍
5 6
4 发声障 碍(嗓 音障碍)
7
儿童言 语发育 迟滞
听力障碍 所致的言 语障碍
口吃
问题儿童
心理失调、情绪障碍、 行为异常的问题越来越 突出。故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特殊教育的 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面 越来越广,关注点已从 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扩 展到问题儿童的教育康 复。
爱
Part
多重残疾儿童增多
多重残疾儿童是指集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于一身 的儿童;又如,在智力与视力障碍的基础上又伴 有肢体运动障碍的儿童。即使在我国经济发达地 区,绝大部分多重残疾儿童也只能在家庭、社区 或医院接受教育与康复治疗。随着特殊教育事业 的日益发展,目前一部分多重残疾儿童已进入特 设教育学校接受教育 目前特殊儿童的基本需要就是:既有接受教育 的需要,又有接受康复服务的需要。康复治 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来承担,而教育主要由特殊教 育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