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_宀_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财富观念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他 们最宝贵的财富便是他们赖以 生存的土地和房屋。“一’”部例字也有反映,如富、实、 宝都是表示富裕、宝藏之意,那么古人认为怎么才算是富裕呢? “实”字便回答了这个问题:“实,富也。从“,从贯。贯,
货贝也●Baidu Nhomakorabea段注日:“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实”字 金文作’管’(散盘),从6,从田,从贝,会家中田产,货贝很
内部柱于,再建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H-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先民已有半地
穴式的房屋。此时的房屋,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 的布局方式。“这种双间房子,或内室作圆形,外室作方形, 或内外二室都作方形,中问连以狭窄的『j道。整个建筑平面作 吕字形。””o看到这,我们一定会想到“宫”这个字。《说文》 并没有把“宫”字收入“‘”部,而是单独作为一部,日:“宫, 室也。从‘,身吕省声。”以“室”训“宫”,而“室”收入““” 部,云:“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段玉裁《说 文解字注》引《释宫》注日:“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至此, 房屋有了内外室,内外室在建筑功能上具有分工作用,内室的 保暖作用相对更好。
丁福保中华书局第 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丁福保 中华书局第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参考文献: [I]J’福保.《说文解字诂林》[H].中华书局,1988.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H].华夏出版社,2003. [3]汉语人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H].四川}n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 文书局,20lO.
““”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应该不仅限于此,这需要更多 的学者去探究,以利于进一步继承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注释: [1]《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3207页 [2]《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4页 [3]《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4页 [4]《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6页 [5]《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3215页 [6]《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_二版第3l页 [7]《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31页
多之意。家里有田,有贝,有玉,就是朴实的古人对富裕的看法。 5.朴素的宇宙观 在有房屋居住,家中有财货之后,古人便开始探究他们所
生活的世界。首先进入其视 野的便是他们头顶的天以及脚著的地。“山”部里“字”
字便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其下注B“宇,无边也。从“,于声。《易》 日: ‘上栋下宇。’”“宇”的本义为“屋檐”,后引申为“凡 边皆谓之宇”。那么古人就会想天的边在哪儿呢?古人日:“上 下四方谓之宇。”段玉裁注“字”字日:“上下四方者,大之 所际也。”于是“字”又指“天地上下四方”。《庄子·庚桑楚》: “有实而无乎处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郭象注:“宇者, 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段注亦日:“有实而无 乎处,谓四方卜下实有所际,而所际之处不可得到。”古人认 为他们所生活的卒间是有尽头的,只是这个地方找不到而已, 比如神话故事里有“天尽头”之说,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朴素 看法。此处提到了“宙”字,《说文》日:“宙,舟舆所极覆也。 从一叶,由声。”然而其本义指“栋梁”,对此,段注日:“《淮南·览 冥训》: ‘燕雀以为风凰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高注: ‘字, 屋檐也。宙,栋梁也。’引《易》上栋下宇,然则宙之本义谓栋。” 后来引申出《说文》所收“舟车所到处”之意,再后来就引申 出“无限时间的总称。”《玉篇·‘部》:“宙,往古来今日宙。” 关于对空间和时间的追问,是人类童年时代共同关注的问题, “宇”“宙”二字便反映了我国先民对这个问题的追问。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H]. 中华书局,1963.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H].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ET].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7]容庚编撰,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电子版) [K].中华书局,1985.
但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毕竟还有一部分在地下,屋内阴暗潮 湿。先民的房屋走向地面是必然趋势,“宋”字反映了先民的 房屋最终走向了地面。《说文》同:“宋,居也。从“,从木。”“从 木”,徐铉日:“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 架结构为丰要结构方式,木材也是先民最容易找到的能够用于 造房的原材料。在fi{『文提到先民用木柱支撑房屋,而这种房屋 大多数都建在地面。到后来,木材用得越来越多,有木材作为 支撑,房r才有可能向地面发展。
2.古人的家庭观念 随着人类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 庭。人类自从有了家庭,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围绕利于家庭的 目的进行。有了家,人类才感到有了归属感。“‘”部例字里 有一组字集中反映了人居家中的安适、闲逸心理:蛊、定、安、 宓、宴等。如“盍”字下注日:“安坐。从一’,心在皿上,人 之丝食器,所以安人。”其甲骨文作望(京五三五五),金文 作J婴l(墙盘),甲骨文从“,从皿。金文另加义符“心”,会 有吃有住心乃安之意。 “一’”部里还有一个字更能表现古人的 家庭观念,那就是“害”字,其下注日:“伤也。从‘、从口, “口,言从家起也。”段注云:“‘从“口,言从家起也。’ 会意,言为乱阶而占起于丰f壬席。”“害”表示家里口角相伤之意。 古人注重家庭,家罩发生口角之争,便认为是伤害,进步一证 明了古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古人如此注重家庭,那么离开家, 客居异乡肯定是一件伤感的事。““”部里也有表示客居之意 的字,如客、寄、寓。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漂泊异乡的 羁旅之诗,如“独在异乡为异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都是古人抒写客居异地的哀思之情。 3.等级制度 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私有制。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 了奴隶社会时期,社会中阶级 差别越来越分明,这在“一’”部例字里亦有反映。在前文, 笔者已经提到了房屋规模由小变大。但大的、好的房子是给t 层阶级居住的。如“宣”字表示“天子正室”。据考古挖掘,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一带,发现了殷宫室遗址。 《中国古代建筑史》里谈到:“其北区最大的条状基址的石础上, 还留着若干盘状的铜盘——铜颁,其中有隐约看ffl盘面}:具有 云雷纹饰的。这些铜颁垫在柱脚下,起着取平、隔潮和装饰三 重作用,并且在础石附近还发现了木柱的烬余,可证明商朝后 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木构建筑了。”∞o而当时的普通百姓,大 多还处于穴居状态:“在殷宫室的附近发现若干方形、长方形、 圆形和不规则平面的穴居,以土阶升降,穴内壁面有砦不加修整, 有些用木棒打平,有些涂有草泥。”…一边是辉煌的宫殿,另 一边却是低矮的穴居,充分证明了当时的阶级差别。 “‘”部罩还有一组字表示在屋下劳动的人,也可以间接 反映当时的等级制度。如宦、宰、守。其中尤以“宰”为代表,
房部屋里,,这:在砾《映说,文比》如““广宕””部里:有“所过反也映。。一除日此:之洞外屋,。在“”一其’甲”骨
文作l知。(甲六五三),从“,从石,会如屋之山洞之意。
但是随着先民一代代的繁衍,山洞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于是 他们便开始自己建类似于山洞的洞穴来满足居住需求。他们找 到了自己生活的土地,他们在黄土地上挖坑,开始了穴居生活。 据《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文》“穴” 部集中反映了这一文化,在““”部里,我们亦能看到这一时 期的居住状况。其部首字“。”就反映了先民的穴居£E活。“‘” 字指的是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予。饶炯在《说文解字部首订》 里谈到:“古者屋因厂为之,与厂对刺,仅覆一面,其形同浅, 后世萤为重屋,则交覆两面,而左右有翼,其形甚深,篆文正 像屋中背,与正面线,及两翼交覆之形,故日‘交覆深屋也’。“” 据考古发现,代表母系氏族社会的半坡仰韶文化的住房形式有 两种,一种是方形,一种是圆形。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里 说得比较清楚:“方形多为浅穴,内转角一般成弧形。面积约 20平方米,最大的约40平方米。通常在黄土地面掘成50一80 厘米的浅穴,门口有斜阶通至室内地面,阶道上部可能搭有简 单的人字形顶盖。川到“圆形屋顶一般建造在地面上,直径约4—6 米,周围密排着较细的木柱,柱与柱之I'H】也用编织方法构成壁体。 室内有二至六根较大的柱子,屋顶形状可能在圆锥之上,结合
1.2房屋由小变大。分工日益细化 在上文,笔者提到在父系氏族社会,房子已有内外室之分, 这无疑要以扩大房屋规模为前提。伴随牛活的需求,古人的房 屋由小变大。在《说文》“‘”部例字里也有反映。如“宏”“窕” 二字,《说文》日:“宏,屋深响也。”“欹,屋响也。”两 个字都表示在房屋里说话有回声之意,如果房屋不大,怎么会 有回声呢?又如“宽”字,其F注日:“屋宽大也。”直接形 容房屋宽大。又如“宣”字,《说文》曰:“天子宣室也。”“宣” 指天子宽大的止室,宣室,也是古宫室名。王筠《说文句读》 引《容斋续笔》日:“汉宣室有殿,有阁,皆在未央殿北,三 转黄图,以为前殿正室。”H·有殿有阁,其大可想而知。 随着房屋规模的扩大,其分工也越来越细。首先就是人畜 所居之分,来看看“家”字。《说文》里谈到:“家,居也,
从“,獗省声。”段玉裁注“家”字云:“窃谓此笼本义乃豕 之居也。引伸假借以为人之居。”“家”字甲骨文作西l(一期,
合一三二),金文作国(家戈父庚卣)。甲骨文、金文皆从“,
里面有一头猥猪,会养猪棚之意。可见先民最初是人畜共居一室, 但后来人们无法忍受与畜生共居一室,便有了专门为畜生建造
153
万方数据
的住所。而“家”字则专指人所居之屋。 人畜之居分离开了,人所居之室的分工也日益细化。“。”
其下注日:;器人在屋下执事者,从‘,丛辛。辛,罪也。”“宰” 字甲骨文作。芊’(佚五-A),金文作眵I(吴方彝),甲骨文、
金文皆从‘、从辛。“辛”表示古代的用作黥面的刑具。据此, “宰”表示在屋子底下充当家奴的罪人。而“宦”从‘,从臣, “臣”字最早指战俘,后来便指奴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森严 的等级制度。
《说文解字》“一”部蕴舍的文化意义
叶权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2-2139(201 1)-04-0153—02
汉字字形具有图像性特征,汉民族先民通过“比类取象” 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汉字符号系统。《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 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 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笔者就《说文解字》的““” 部例字来闸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1.居住文化 ““”部的部首字“。”字, 《说文》对其有如下解释: 。‘,交覆深屋也,象形。”““”字表示的是占代的一种房屋, 即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子。据部首字来看,“‘”部例字与古 代的居住文化有最直接的联系。 1.1走向地面 远古时代,汉民族先民在没有掌握造房技术之前,便寻找 天然屏障为自己遮风挡雨。这 在许多占籍里都有记载:《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 宫室,夏则居槽巢。”《墨子·辞过》:“古之民未有知为宫室 时,就陵阜而居。”先民没有房屋,便依靠厂(指山崖)搭建
[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电子版)[K].四川辞书 出版社,1989.
154
万方数据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部例字里出现了一系列描绘房屋不同方位的字,如宦、奥等。 其中“宦”字注日:“养也。室之东南隅,食所居。““食所居” 三字点明用途,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厨房、饭厅一类。还有卜文 提到的房子内外室之分,据考古发现,先民往往在外室墙中挖 一个龛作灶,有的灶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窖穴;内室保暖效果好 一点,自然是先民睡觉休息的地方。
货贝也●Baidu Nhomakorabea段注日:“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实”字 金文作’管’(散盘),从6,从田,从贝,会家中田产,货贝很
内部柱于,再建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H-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先民已有半地
穴式的房屋。此时的房屋,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 的布局方式。“这种双间房子,或内室作圆形,外室作方形, 或内外二室都作方形,中问连以狭窄的『j道。整个建筑平面作 吕字形。””o看到这,我们一定会想到“宫”这个字。《说文》 并没有把“宫”字收入“‘”部,而是单独作为一部,日:“宫, 室也。从‘,身吕省声。”以“室”训“宫”,而“室”收入““” 部,云:“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段玉裁《说 文解字注》引《释宫》注日:“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至此, 房屋有了内外室,内外室在建筑功能上具有分工作用,内室的 保暖作用相对更好。
丁福保中华书局第 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丁福保 中华书局第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
参考文献: [I]J’福保.《说文解字诂林》[H].中华书局,1988.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H].华夏出版社,2003. [3]汉语人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H].四川}n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 文书局,20lO.
““”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应该不仅限于此,这需要更多 的学者去探究,以利于进一步继承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注释: [1]《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3207页 [2]《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4页 [3]《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4页 [4]《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26页 [5]《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3215页 [6]《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_二版第3l页 [7]《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第31页
多之意。家里有田,有贝,有玉,就是朴实的古人对富裕的看法。 5.朴素的宇宙观 在有房屋居住,家中有财货之后,古人便开始探究他们所
生活的世界。首先进入其视 野的便是他们头顶的天以及脚著的地。“山”部里“字”
字便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其下注B“宇,无边也。从“,于声。《易》 日: ‘上栋下宇。’”“宇”的本义为“屋檐”,后引申为“凡 边皆谓之宇”。那么古人就会想天的边在哪儿呢?古人日:“上 下四方谓之宇。”段玉裁注“字”字日:“上下四方者,大之 所际也。”于是“字”又指“天地上下四方”。《庄子·庚桑楚》: “有实而无乎处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郭象注:“宇者, 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段注亦日:“有实而无 乎处,谓四方卜下实有所际,而所际之处不可得到。”古人认 为他们所生活的卒间是有尽头的,只是这个地方找不到而已, 比如神话故事里有“天尽头”之说,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朴素 看法。此处提到了“宙”字,《说文》日:“宙,舟舆所极覆也。 从一叶,由声。”然而其本义指“栋梁”,对此,段注日:“《淮南·览 冥训》: ‘燕雀以为风凰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高注: ‘字, 屋檐也。宙,栋梁也。’引《易》上栋下宇,然则宙之本义谓栋。” 后来引申出《说文》所收“舟车所到处”之意,再后来就引申 出“无限时间的总称。”《玉篇·‘部》:“宙,往古来今日宙。” 关于对空间和时间的追问,是人类童年时代共同关注的问题, “宇”“宙”二字便反映了我国先民对这个问题的追问。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H]. 中华书局,1963.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H].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ET].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7]容庚编撰,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电子版) [K].中华书局,1985.
但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毕竟还有一部分在地下,屋内阴暗潮 湿。先民的房屋走向地面是必然趋势,“宋”字反映了先民的 房屋最终走向了地面。《说文》同:“宋,居也。从“,从木。”“从 木”,徐铉日:“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 架结构为丰要结构方式,木材也是先民最容易找到的能够用于 造房的原材料。在fi{『文提到先民用木柱支撑房屋,而这种房屋 大多数都建在地面。到后来,木材用得越来越多,有木材作为 支撑,房r才有可能向地面发展。
2.古人的家庭观念 随着人类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 庭。人类自从有了家庭,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围绕利于家庭的 目的进行。有了家,人类才感到有了归属感。“‘”部例字里 有一组字集中反映了人居家中的安适、闲逸心理:蛊、定、安、 宓、宴等。如“盍”字下注日:“安坐。从一’,心在皿上,人 之丝食器,所以安人。”其甲骨文作望(京五三五五),金文 作J婴l(墙盘),甲骨文从“,从皿。金文另加义符“心”,会 有吃有住心乃安之意。 “一’”部里还有一个字更能表现古人的 家庭观念,那就是“害”字,其下注日:“伤也。从‘、从口, “口,言从家起也。”段注云:“‘从“口,言从家起也。’ 会意,言为乱阶而占起于丰f壬席。”“害”表示家里口角相伤之意。 古人注重家庭,家罩发生口角之争,便认为是伤害,进步一证 明了古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古人如此注重家庭,那么离开家, 客居异乡肯定是一件伤感的事。““”部里也有表示客居之意 的字,如客、寄、寓。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漂泊异乡的 羁旅之诗,如“独在异乡为异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都是古人抒写客居异地的哀思之情。 3.等级制度 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私有制。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 了奴隶社会时期,社会中阶级 差别越来越分明,这在“一’”部例字里亦有反映。在前文, 笔者已经提到了房屋规模由小变大。但大的、好的房子是给t 层阶级居住的。如“宣”字表示“天子正室”。据考古挖掘,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一带,发现了殷宫室遗址。 《中国古代建筑史》里谈到:“其北区最大的条状基址的石础上, 还留着若干盘状的铜盘——铜颁,其中有隐约看ffl盘面}:具有 云雷纹饰的。这些铜颁垫在柱脚下,起着取平、隔潮和装饰三 重作用,并且在础石附近还发现了木柱的烬余,可证明商朝后 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木构建筑了。”∞o而当时的普通百姓,大 多还处于穴居状态:“在殷宫室的附近发现若干方形、长方形、 圆形和不规则平面的穴居,以土阶升降,穴内壁面有砦不加修整, 有些用木棒打平,有些涂有草泥。”…一边是辉煌的宫殿,另 一边却是低矮的穴居,充分证明了当时的阶级差别。 “‘”部罩还有一组字表示在屋下劳动的人,也可以间接 反映当时的等级制度。如宦、宰、守。其中尤以“宰”为代表,
房部屋里,,这:在砾《映说,文比》如““广宕””部里:有“所过反也映。。一除日此:之洞外屋,。在“”一其’甲”骨
文作l知。(甲六五三),从“,从石,会如屋之山洞之意。
但是随着先民一代代的繁衍,山洞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于是 他们便开始自己建类似于山洞的洞穴来满足居住需求。他们找 到了自己生活的土地,他们在黄土地上挖坑,开始了穴居生活。 据《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文》“穴” 部集中反映了这一文化,在““”部里,我们亦能看到这一时 期的居住状况。其部首字“。”就反映了先民的穴居£E活。“‘” 字指的是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予。饶炯在《说文解字部首订》 里谈到:“古者屋因厂为之,与厂对刺,仅覆一面,其形同浅, 后世萤为重屋,则交覆两面,而左右有翼,其形甚深,篆文正 像屋中背,与正面线,及两翼交覆之形,故日‘交覆深屋也’。“” 据考古发现,代表母系氏族社会的半坡仰韶文化的住房形式有 两种,一种是方形,一种是圆形。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里 说得比较清楚:“方形多为浅穴,内转角一般成弧形。面积约 20平方米,最大的约40平方米。通常在黄土地面掘成50一80 厘米的浅穴,门口有斜阶通至室内地面,阶道上部可能搭有简 单的人字形顶盖。川到“圆形屋顶一般建造在地面上,直径约4—6 米,周围密排着较细的木柱,柱与柱之I'H】也用编织方法构成壁体。 室内有二至六根较大的柱子,屋顶形状可能在圆锥之上,结合
1.2房屋由小变大。分工日益细化 在上文,笔者提到在父系氏族社会,房子已有内外室之分, 这无疑要以扩大房屋规模为前提。伴随牛活的需求,古人的房 屋由小变大。在《说文》“‘”部例字里也有反映。如“宏”“窕” 二字,《说文》日:“宏,屋深响也。”“欹,屋响也。”两 个字都表示在房屋里说话有回声之意,如果房屋不大,怎么会 有回声呢?又如“宽”字,其F注日:“屋宽大也。”直接形 容房屋宽大。又如“宣”字,《说文》曰:“天子宣室也。”“宣” 指天子宽大的止室,宣室,也是古宫室名。王筠《说文句读》 引《容斋续笔》日:“汉宣室有殿,有阁,皆在未央殿北,三 转黄图,以为前殿正室。”H·有殿有阁,其大可想而知。 随着房屋规模的扩大,其分工也越来越细。首先就是人畜 所居之分,来看看“家”字。《说文》里谈到:“家,居也,
从“,獗省声。”段玉裁注“家”字云:“窃谓此笼本义乃豕 之居也。引伸假借以为人之居。”“家”字甲骨文作西l(一期,
合一三二),金文作国(家戈父庚卣)。甲骨文、金文皆从“,
里面有一头猥猪,会养猪棚之意。可见先民最初是人畜共居一室, 但后来人们无法忍受与畜生共居一室,便有了专门为畜生建造
153
万方数据
的住所。而“家”字则专指人所居之屋。 人畜之居分离开了,人所居之室的分工也日益细化。“。”
其下注日:;器人在屋下执事者,从‘,丛辛。辛,罪也。”“宰” 字甲骨文作。芊’(佚五-A),金文作眵I(吴方彝),甲骨文、
金文皆从‘、从辛。“辛”表示古代的用作黥面的刑具。据此, “宰”表示在屋子底下充当家奴的罪人。而“宦”从‘,从臣, “臣”字最早指战俘,后来便指奴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森严 的等级制度。
《说文解字》“一”部蕴舍的文化意义
叶权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2-2139(201 1)-04-0153—02
汉字字形具有图像性特征,汉民族先民通过“比类取象” 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汉字符号系统。《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 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 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笔者就《说文解字》的““” 部例字来闸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1.居住文化 ““”部的部首字“。”字, 《说文》对其有如下解释: 。‘,交覆深屋也,象形。”““”字表示的是占代的一种房屋, 即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子。据部首字来看,“‘”部例字与古 代的居住文化有最直接的联系。 1.1走向地面 远古时代,汉民族先民在没有掌握造房技术之前,便寻找 天然屏障为自己遮风挡雨。这 在许多占籍里都有记载:《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 宫室,夏则居槽巢。”《墨子·辞过》:“古之民未有知为宫室 时,就陵阜而居。”先民没有房屋,便依靠厂(指山崖)搭建
[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电子版)[K].四川辞书 出版社,1989.
154
万方数据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部例字里出现了一系列描绘房屋不同方位的字,如宦、奥等。 其中“宦”字注日:“养也。室之东南隅,食所居。““食所居” 三字点明用途,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厨房、饭厅一类。还有卜文 提到的房子内外室之分,据考古发现,先民往往在外室墙中挖 一个龛作灶,有的灶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窖穴;内室保暖效果好 一点,自然是先民睡觉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