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ac76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1.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叫做“二月二”。
这个节日是在二月二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庆祝的。
相传二月二是一年中的龙抬头,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感谢龙神的庇佑。
有一年的二月二,一个小村庄的人们都准备好了祭祀的物品,前往村子外的一座川流不息的大河旁边祭祀龙神。
这条河水流湍急,人们祭祀时需要小心翼翼,以免掉入河中。
大家一边祭祀一边簇拥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欢庆着。
突然,一声巨响猛然响起,大家连忙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龙从河里跃出来,翻了一个筋斗才重新落入河中。
这个龙惊人的身体,五颜六色的身鳞,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人们欣喜若狂,他们都相信这是龙神的降临,对村庄的人们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在此之后的每年的二月二,村庄的人们都会举行龙抬头的仪式。
一条由人们亲手缝制的巨龙,用五颜六色的丝绸装饰,抬在众人的肩上,缓缓地在村庄的街道上游行。
村庄的人们排成两行,手里挥动着五彩的彩带,欢呼着龙神的到来。
还有人敲锣打鼓,点燃鞭炮,使得整个村庄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除了游行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龙的形象物品,如《二月二龙抬头》的对联、龙灯、龙船等。
这些都是为了纪念龙神以及祈求龙神的保佑。
在那一年的二月二里,村庄的士兵离开村庄去打仗了。
村庄里的人们都担心士兵们的安危。
于是,他们在节日的时候特意为士兵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祭祀仪式,祈祷他们早点归来。
在这一天的晚上,满月挂在天空,散发出银光。
村庄的人们再次把巨龙抬出来,龙上的龙须在夜风中飘扬。
人们沿着河边走,一面祭祀龙神,一面把灯笼放入河中,灯笼直接漂流下去。
这是为了把村庄里的好运气带给士兵们。
村庄里的人们默默祈祷,希望士兵们平安、早日归来。
多年过去了,战争结束了,士兵们都平安地回到了村庄。
他们告诉村庄的人们,在战场上,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龙神的保佑,他们的团队团结紧密,一起度过了难关。
从那天开始,村庄里的人们更加重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13d00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月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意味着龙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此时,人们应该庆祝,祈求龙神保佑,带来好运和繁荣。
那么,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有哪些呢?故事一:龙王调雨在中国传统信仰中,龙神是水的主宰,它能操纵雨水。
因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与龙王调雨有关。
传说,在汉朝时期,某个地方遭受旱灾,人们饱受饥饿和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龙神派遣了龙王前来解救。
龙王调控了天空中的云彩,使之释放下大量的雨水,降下了急需的降雨。
于是,人们开始庆祝并感谢龙王的神力。
从此以后,人们就在每年的二月二日庆祝龙抬头节,以祈求龙王的保佑和丰收。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祈雨仪式,以期保佑农作物的丰收,吸引龙王离开水府,到周围的田地上去为庄稼降雨,以换取百姓的平安和健康。
故事二:龙的身世相传龙神非常神秘,它们的起源和身世一直是人们想要探究的问题。
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由于龙神在人间给予了太多的帮助和祝福,人们决定在每年的二月二日祭拜龙神以感谢它的恩德。
据传说,龙神是由祖先太昊所驾驭的神龙后代。
他与其他的神龙一起共同创造了这个世界。
太昊是华夏人的祖先,又被称为颛顼,他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受到了神龙的帮助。
这些神龙借助它们强大的力量,为世界带来了水、风、雨、云和日月星辰,是大自然的主宰。
因此,在每年的二月二日,人们会为这些古老的神龙祈祷,以感谢它们创造出了这美好的世界。
故事三:庆祝龙鱼重逢在民间传说中,二月二是龙鱼重逢的日子,因为龙和鱼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据说,在古代,人们不但把龙视为神物,而且把鱼视为聪明和灵性的象征。
由于龙鱼有一种奇妙的互动关系,二月二日被视为庆祝龙鱼重逢的日子。
传说中有一条神龙长时间潜伏在久旱的地方,为了测试当地的人们是否有诚信与互助的品德。
在神龙沉睡中,当地的湖泊变得干涸,一尾被命运戏弄的鲤鱼没了食物和水,决定使最后的努力,钻入了干涸的河底。
但是,神龙醒来后发现鲤鱼还活着,漂浮在水面上。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的来历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806cc4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的来历
说起二月二的来历,大约在唐朝,就已有这样的旧俗。
只不过起初“二月二”和“龙抬头”还没有太大关系,直到南宋时期,才有了关于“龙抬头”的记载,这其中更是有一个互相感恩的故事。
相传唐朝时期,武则天当上了皇帝,自称武曌,意指日月当空。
天上的玉帝得知后,心想皇帝贵为真龙天子,怎么能让一介女流来做,于是恼火之下,便诏来四海龙王,令其三年之内不准下雨,以示惩戒。
从那以后,河流干枯,泥土开裂,庄稼颗粒无收,于是闹起了饥荒,数以万计的老百姓都将要饿死。
看见人间的惨状,掌管天河的玉龙不忍见百姓受苦,一次性吸足了天河中的水,向人间喷洒了一场甘露。
次日,玉帝得知后大发雷霆,下令将其斩首,但又念及其劳苦功高,便其镇压在大荒山千年洞中,并立下一块碑,上书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念及玉龙的恩德,为了拯救玉龙,便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二,一位老农掉了几粒金黄的玉米种子,这才猛然想起这不就是金豆吗。
于是想尽办法将其蒸煮炒炸下,最终使其开了花。
周边的百姓得知后,纷纷照计而行,随后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都金豆花开,只好传谕,令太白金星将玉龙放了出来。
身上的束缚被解除,玉龙抬起头来,冲向了天空,随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豆大般的雨点便降下来。
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便渐渐流传了下来。
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炒豆,爆玉米花,同时不忘念叨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以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1c084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许多地区都有相应的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个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有关。
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凶猛的巨龙生活在一个小村庄的附近。
这条龙会时不时地出现,吞噬村民的牲畜和破坏庄稼,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损失。
村民们都非常害怕这条龙,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将这条龙赶走。
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和尚。
他听说了村民的困境后,主动提出要去与龙对抗。
年轻的和尚背着一把藏在和尚衣裳里的法器,来到了龙的巢穴外面。
他大声地向龙喊道:“龙啊,你为什么要伤害村民的家畜和庄稼呢?如果你能够保证不再损害他们,我愿意与你和平相处。
”年轻和尚的声音非常洪亮,回荡在大山的每个角落。
龙听到年轻和尚的声音后,感到非常震惊。
它并没有想到有人敢如此大胆地挑战它。
龙决定前往巢穴外面,与年轻和尚见面。
当它看到和尚背后闪烁着神圣光芒的法器时,龙感到了惊讶和害怕。
和尚看着眼前这条巨大的龙,冷静地说道:“龙啊,你既然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和思想,你应该明白人类同样有着与你一样的权利和生存需要。
请停止伤害村民,从现在起与他们和平相处。
”和尚语气坚定,给人一种无法拒绝的力量感。
龙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它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村民带来了痛苦,并深感内疚。
于是,龙与和尚许下誓言,在这个村庄里和平相处,并保护村民的安全和利益。
从那以后,这条凶猛的巨龙不再损害村庄,而是在二月的第二个月,在冰雪融化的季节,抬头观察,寻找和和尚许下的誓言有关的迹象。
村民们对龙抬头这一天特别重视,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洒扫庭院,祈求龙的保佑。
这样,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
年复一年,人们在这一天庆祝龙的出现,期盼着和龙一样勇敢、强大与和平共存。
这个故事寓意着和平与友好的力量总是能够战胜暴力和争斗。
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珍爱和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与它和平相处。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e53f8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3.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龙抬头祭祀活动。
相传,每逢二月初二这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龙们开始苏醒,抬头从地下探出来,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有丰收和好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张大爷的农民,他住在一个叫龙村的地方。
龙村的村民们非常信仰龙,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村民们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龙王保佑丰收和平安。
那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初春的阳光和温暖迟迟未能到来。
村民们都非常担心,因为他们相信,如果龙王不苏醒,新的一年将会不顺利,农作物也会大量减产。
就在大家为此忧心忡忡之际,张大爷想起了他仅有的一块绿玉。
这块绿玉是他在很久以前从山里捡到的,因为心爱,他一直将它视如珍宝。
张大爷觉得,或许用这块宝贝来祭祀龙王,会有好的效果。
于是,张大爷亲自来到村头,站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他把绿玉慎重地放到一个龙头形状的祭坛上。
然后,他开始默默地祷告,请求龙王早点抬头,带来春天的温暖和好运。
祷告完毕,张大爷回到家中,但他一直保持着忧心忡忡的心情。
他不停地祈祷,希望龙王听到了他的请求。
就在第二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地照耀着龙村。
张大爷推开窗户,惊喜地发现,他的田地里已经有了新的绿色嫩芽,冰雪也渐渐融化了。
村民们也纷纷赶来告诉张大爷,他们发现,整个村子的气温开始上升,鸟儿开始欢快地歌唱,野花也绽放了。
大家欣喜若狂,纷纷感谢张大爷的祈祷。
大家一致认为,是张大爷用他的真心和那块绿玉,感动了龙王,让春天早日来临。
从那以后,二月二龙抬头成为了龙村上下的传统节日,村民们相信,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用真诚的心祈祷,龙王就会感受到他们的诚意,带来好运和丰收。
如今,二月二龙抬头节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传统节日,各地的人们纷纷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人们燃放鞭炮、舞龙、祭祀祖先,向龙王祈福,希望龙年里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告诉我们,真心诚意的祈祷和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用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缩写300字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缩写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08b3cd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5.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缩写》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讲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呀,古代有个玉帝,他管着天上地下的事儿。
有一年,人间大旱,土地都干裂了,庄稼颗粒无收。
可龙王心疼百姓,就偷偷降了雨。
这可把玉帝气坏了,他一怒之下,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还说:“除非金豆开花,否则别想出来。
”百姓们着急呀,到处想办法。
有一天,一个聪明的小孩发现,把玉米爆开,不就像金豆开花嘛。
于是,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大家都把玉米爆开,摆在院子里。
玉帝一看,以为金豆真开花了,就放了龙王。
从此,每到二月二,人们就会爆玉米花,还会理发,意思是“剃龙头”,希望能带来好运气。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有意思吧?《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缩写》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龙王看到人间干旱,百姓受苦,就忍不住去降雨。
可这让玉帝发火啦,把龙王压在山下。
百姓们想救龙王,天天琢磨怎么办。
终于,有人想到用爆开的玉米像金豆开花。
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弄出爆开的玉米。
玉帝没办法,只好放了龙王。
从那以后,二月二就成了特别的日子。
大家会在这一天高高兴兴地庆祝,盼着有好收成,有好兆头。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不?《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缩写》小朋友们,咱们再来讲讲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有个很厉害的玉帝,管着好多事儿。
人间干旱,龙王好心下雨,却被玉帝惩罚。
大家都想帮龙王。
想啊想,想到用爆开的玉米。
二月初二那天,到处都是爆开的玉米。
玉帝没招了,放了龙王。
后来,每到二月二,人们就爆玉米,理发。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呀?。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eb75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2.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在这一天,根据古老的传统,要为龙王驱邪、祈求顺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的神话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贝心的小村庄。
在这个村庄里,人们生活得相对平静安宁。
就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村庄里的水源就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那一天,水面上会冒出几条巨大的泡泡,宛如龙在水中跳跃,泼溅起水花,所以人们称之为“龙抬头”。
据说,每年龙抬头的这一天,龙王会带领水族们来到人间,巡游整个村庄,观察人们的生活。
如果发现村庄里有人家犯下了犯罪或者做了坏事,他们就会向龙王报告。
龙王听到报告后,会下令水族惩罚罪犯,保护村庄的安宁。
所以,人们仰慕龙王,希望龙王保佑他们平安。
某年的二月二,贝心村的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口的小河边,准备迎接龙抬头的到来。
他们身穿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鞭炮和鲜花。
等待了半天,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嘈杂声。
只见一条巨大的金色龙从河底冲出,穿过了整个村庄。
龙的身上闪烁着金光,身姿优美而威严。
跟随在龙后面的是一群神奇的水族,它们有鱼、有虾、有螃蟹,它们的身上也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人们欢呼雀跃,打起了鞭炮,那声响彻云霄。
龙王和水族在村子里巡游了一圈后,来到了村长的家门前。
龙王用一只巨大的爪子轻轻地敲了敲村长的门。
村长赶紧跑出来,手捧着香烛,躬身向龙王行礼。
龙王微微点头,然后用一种神秘的语言与村长交谈。
听说,龙王告诉村长,今年村庄一家人做了坏事,犯下了重罪。
村长非常吃惊,他并不知道村庄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发誓说,一定会调查清楚,并且给予正确的惩罚。
龙王留下了警告,叮嘱村长要维持村庄的秩序,保护人民的幸福。
村长和村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调查村庄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过一天一夜的仔细调查,村长发现了一个年轻人早些时候偷了一个大户人家的财物,并且打伤了那个家里的人。
这个年轻人是村长的亲戚,平时表现得很老实,没有人会怀疑到他身上。
春龙节的传说故事
![春龙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3bc9f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d.png)
春龙节的传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而“龙抬头”的来历,更是有一个感人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他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
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
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
于是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
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就这样,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
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
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超不多都被炒干了,于是都爆了开来。
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
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于是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
让他做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
随即,天空一声霹雳,把大山劈成了两半,只听见“啪”的一声巨响,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长啸一声,腾空而起!然后,青龙冲上了云霄,翻腾了几下舒展身子。
二月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03a7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1.png)
相传,古时有位皇帝,因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惹得玉帝雷霆大怒,便下令让龙王三年之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此,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河流、湖泊陆续干涸。
百姓民不聊生,饿的饿死,病的病死,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后来,龙王的小儿子青龙于心不忍,不想看着百姓饱受折磨,痛苦哀嚎,便偷偷的为人间降了一场雨。
次日,玉帝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将青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旁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
百姓们见状,既担心又着急,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让金豆开花。
一直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百姓们拿出家中的玉米种子和黄豆种子进行晾晒。
期间,有位老人发现,这玉米和黄豆金光闪闪,很像玉帝所说的金豆。
于是匆忙跑回家中,想在锅里炒制一番,看看能否像金豆开花一样。
不久,玉米和黄豆接连爆开,锅里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
老人开心的将此事告诉了全村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支起锅灶,开始炒玉米和黄豆。
等其开花后便摆放在供桌上。
后来,玉帝看到人间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能赦免青龙,让它重返天庭,帮助龙王给人间降雨。
随即,天空电闪雷鸣,青龙冲破山石,仰天长啸,一跃而起,直上云霄。
一瞬间,久违的雨滴倾泻而下,百姓们欢天喜地,大地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样子,庄稼的收成也越来越好。
从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流传至今,每年的这天,人们就炒黄豆,爆玉米花。
真诚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6600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巨龙睡在地下。
这一睡,就睡了好久好久。
到了 2 月 2 日这一天,天气慢慢变暖了,大地也睡醒啦。
巨龙感觉到了,就想从地下钻出来。
巨龙用力地往上钻,把地面都拱得动了起来。
它一出来,天上就下起了雨。
这雨呀,让大地变得更绿了,花儿也开得更漂亮了。
比如说,有个小村子,一直没下雨,庄稼都快干死了。
2 月 2 日巨龙抬头后,下了一场大雨,庄稼又活过来啦,大家可高兴了。
人们觉得巨龙能带来雨水,带来好收成,就特别喜欢这一天。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以前呀,有个皇帝惹恼了天上的神仙。
神仙一生气,就不让龙王给人间下雨了。
这下可糟糕啦,大地干得都裂开了口子,人们没有水喝,庄稼也种不下去。
龙王不忍心看到人们受苦,就在 2 月 2 日这天,偷偷给人间下了一场雨。
神仙知道后,可生气啦,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面。
人们为了感谢龙王,就在 2 月 2 日这一天,向天上祈祷,希望龙王能早日出来。
就像我们有了困难,好朋友会来帮助我们一样,龙王就是人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了吗?《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深入讲讲 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中,2 月 2 日龙抬头这一天,巨龙会抬起头,呼风唤雨。
有一年,人间发生了大旱灾,到处都没有水。
人们没有办法,只能去求龙王。
龙王很心疼大家,可是它又不敢违抗神仙的命令。
最后,龙王还是决定在 2 月 2 日这天,冒险给人间下一场雨。
这场雨让大地重新有了生机,小草绿了,小树发芽了。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家里的果树因为干旱都快死了,龙抬头下了雨之后,果树又开花结果了,小朋友可开心啦。
人们为了纪念龙王,就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希望年年都能风调雨顺。
小朋友们,2 月 2 日龙抬头的故事是不是很精彩呀?。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df124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b.png)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咱今儿个就唠唠这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啊,有这么一位玉皇大帝。
他管着天上地下所有的事儿。
他手底下呢,有一条龙,这条龙负责掌管降雨的事儿。
那时候啊,人间大旱,老百姓们都快渴死了,庄稼也都干得不行了。
这龙啊,看着心里可难受了,就自作主张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下雨可不得了啊,玉皇大帝知道了,那是大发雷霆。
他觉得这龙违反了天条,就把这条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
还在山上立了个碑,说啥时候金豆开花,啥时候才放这龙出来。
老百姓们可感激这条龙了,都想把它救出来。
可是金豆开花,这上哪儿找去啊?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有个聪明的农民突然灵机一动。
他发现自家的玉米粒儿炒一炒,那不就跟开花了似的嘛。
这消息就传开了,家家户户都炒玉米粒,然后放在院子里啊,屋顶上啊。
玉皇大帝在天上一看,哟呵,这金豆都开花了啊,那得遵守约定啊。
就把那条龙给放了。
这龙啊,一飞起来,就抬起了头,在天上兴高采烈地飞舞着,又开始给人间行云布雨了。
从那以后呢,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有了好多习俗。
比如说啊,男的都要去理发,这就叫“剃龙头”,图个吉利,希望自己这一年啊,就像龙抬头一样,精神抖擞,好运连连。
还有啊,要吃一些带“龙”字的食物,像什么龙鳞饼,其实就是薄饼啦,卷着各种菜吃,那叫一个香。
还有龙须面,细细长长的面条,就像龙的胡须一样。
这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啊,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啦,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8f64f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4.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欢迎大家参考!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1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2我们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这一天,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今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在南方,二月二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
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到理发店去理发,祈求自己好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篇3“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
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
”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润含着一个动人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母生有三子,但缺一女。
龙王想,要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该多好啊!王母知道后,就给龙母服下一颗仙丹,不久,龙母怀孕。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0d66d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b.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介绍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龙抬头的由来故事传说有一年民间大旱,地里干旱地里根本没法下种子。
老百姓纷纷上街祈福求雨,请求龙神赐雨。
祈福祭奠什么方法都想过了,怎奈就是一滴雨不下。
老百姓叫苦连连,来年定要忍饥挨饿。
这时天上守护天河的青龙王得知后看着百姓受苦十分不忍,擅自做主将天河翻了个个倒出了一半的天河水。
天降大雨,滋润大地。
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谢龙王赐雨赐福。
这一年百姓们粮食大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吃不必担心忍饥挨饿了。
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十分恼怒大发雷霆责怪龙王私自做主天降大雨。
玉皇大帝命太上老君即可将青龙王压在神山之下永世不得抬头,除非金豆开花。
得知此事的百姓就感到非常难过,想方设法地寻找什么是金豆,如何让金豆开花。
苦苦寻觅许久不得其法。
有一天一百姓家中孩童将家里的干玉米粒放进热锅里加热,随着锅里温度升高。
玉米爆裂变成了玉米花。
家中父母闻声而来问其原因,得知孩童将玉米粒放进热锅,玉米粒爆裂。
其父一拍大腿惊呼,这不是就是金豆开花么。
隔日百姓家家户户上街支起锅罩做玉米花。
高声大喊告知天庭,金豆已开花请求释放青龙王。
玉皇大帝得之后拨开云雾一看,果真玉米为金,爆开像花。
故此为金豆开花。
玉皇大帝召来太上老君说到,我身为玉帝要一言九鼎,即刻释放青龙王并官复原职。
压住青龙王的神山被移走,于是青龙王抬头一飞冲天回到了天庭。
那天正是二月初二,故此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6大习俗1.剃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农历的二月初二,无论是走在乡间集市,还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都在排队理发!一为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bf163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在古老的时代,人们对于天地万物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心,因此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就是一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神话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天空中忽然闪现起了火红的光芒。
人们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巨大的神龙,龙身盘旋于九天之上,龙头伸展于万里之间。
人们以为是一种祥瑞之兆,纷纷赶来欣赏这壮丽的景象。
龙神看到了人们的追捧,感到十分高兴,便决定将自己的头部送给人们看看。
于是,他抬起自己的头,缓缓降落在一片开满桃花的山岗上。
人们纷纷拥上前去,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传说中的神龙。
龙神却告诉他们,仅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才能看到他真正的样子。
人们开始积极准备,纷纷进行各种洗浴和虔诚的祈福仪式。
在经历了严酷的洗礼后,人们回到山岗上,准备迎接龙神的降临。
果不其然,只有少部分人真正见到了龙神的真身。
他的样子如此威严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礼,龙神感到有些疲倦。
他决定将自己的头收起,继续战斗于天与地之间。
于是,他只留下了一个忠诚的老龟守护在山岗之上,老龟的头上树着一棵苹果树,每当有纯洁善良之心的人经过,苹果树上便会结出新的苹果。
时光流转,人们记载下了这段动人的历史,将这一天定为“二月二龙抬头”。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纷纷赶来山岗,向老龟磕头祈福,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保佑。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据说,每年的这一天,全球各地的宫殿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舞表演,以纪念这段传奇的历史。
而在中国,人们更是将这一天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各种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有人会穿上龙袍,扮成龙神的模样,进行庄严的龙舞表演;有人会烹饪各种美味的食物,与家人一起享受团圆的时刻;还有人会到山岗上磕头祈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会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他们相信,只要拥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就能够得到龙神的庇护和祝福。
而龙舞表演更是这一天最为盛大的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跳龙舞来向龙神表达敬意,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祈求来年平安、丰收和幸福。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88964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龙抬头节日的传说故事:故事一:嘿,你知道吗?传说中啊,有条小龙特别调皮捣蛋!有一年大旱,人们都快愁死了,可这小龙还在那玩耍呢!这时候,玉帝就怒了啊,说要惩罚小龙。
大家想想,这多可怜呀!那怎么办呢?小龙的好朋友们就纷纷出来求情了呀。
“小龙它不是故意的呀,玉帝您就饶了它吧!”就像我们平时会为好朋友求情一样。
最后啊,玉帝还是心软了,说只要小龙好好表现,就给他个机会。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做错事改正就还是好孩子嘛!故事二:还记得那个古老的村子不?听说啊,那里有条龙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大家。
有一次,来了个大妖怪,想要破坏村子,这龙能答应吗?当然不行!它奋不顾身地就冲上去和妖怪搏斗,“哇呀呀,你个坏妖怪,别想捣乱!”那场面,真的是惊险刺激呢!最后龙战胜了妖怪,保护了大家。
这条龙是不是很棒啊!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勇敢保护我们的人一样!故事三:讲个有意思的啊。
有条龙在天上飞着飞着,看到地上一个小孩在哭。
这龙好奇呀,就飞下去看看。
“哎呀,小朋友你为啥哭呀?”原来是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你猜龙怎么做的?它居然带着小孩飞起来,帮他找到了家。
是不是很神奇呀!这龙多有爱心呀!是不是就像我们身边的热心人一样呢?故事四:从前呀,有个很穷很穷的人,龙都看不下去啦!有天龙就偷偷给他送去了金子。
这人一睁眼,“哇,金子!”高兴坏了。
从此他的生活就好起来啦。
这龙多善良呀!这就好像我们偶尔得到的意外惊喜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啊。
故事五:你们听说过那条被误解的龙吗?它其实是好心,想要帮助人类,结果被人类误会了。
“我明明是好心呀,你们咋不懂呢!”它心里得多委屈呀。
但最后呢,真相大白了,人类知道错怪它了,大家都很愧疚。
这告诉我们可不能随便误会别人呀!故事六:有个邪恶的巫师想要控制龙,让龙为他做坏事。
龙会答应吗?当然不会啦!“哼,你想得美!”龙坚决反抗,和巫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后龙胜利了,巫师的阴谋没有得逞。
这是不是很让人佩服呀!就像我们面对坏人的时候,要勇敢说不!我觉得龙抬头这个节日真的很有意义呀,它让我们想起那些神奇的传说故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呀!。
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298fa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5.png)
《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龙抬头的典故。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龙王因为不忍心看到人间大旱,没有雨水,老百姓的庄稼都干死了,就偷偷给人间下了一场雨。
可是这可惹恼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把龙王压在了大山下面。
老百姓们知道了,都很着急,天天盼着龙王能回来。
终于,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大家的诚心感动了玉皇大帝,就把龙王放了出来。
龙王一出来,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滋润了大地。
比如说,有个小村庄,因为一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村里有个叫小明的孩子,天天都在祈祷龙王能回来下雨。
终于到了龙抬头这一天,真的下起了雨,小明高兴得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每到二月初二,人们就说龙抬头啦,要庆祝一下。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大家欢欢喜喜庆祝龙抬头的场景,是不是很热闹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龙抬头的典故。
龙抬头还有一个说法呢,说是这一天是龙从沉睡中醒来的日子。
在古代,人们觉得龙是很厉害很神奇的动物,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和福气。
比如说,有一年,一个地方老是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子都淹了。
大家就盼着龙能来帮忙治水。
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真的有条大龙出现了,它用自己的力量把洪水都挡住了,保护了大家。
所以呀,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感谢龙的保佑。
小朋友们,你们说龙是不是很厉害呀?《龙抬头的典故》小朋友们,让我再给你们讲讲龙抬头。
传说中,龙抬头这一天,龙会抬起头来,呼风唤雨。
比如说,有个小镇,每年龙抬头的时候,都会举办热闹的庙会。
人们在庙会上卖各种好玩的东西,还有好吃的。
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
而且呀,这一天,大人们还会带着小孩子去理发,说是能带来好运气。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自己理了个新发型,是不是感觉特别精神呀?这就是龙抬头的典故,是不是很有趣呢?。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206fe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神话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将一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和许多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月二龙抬头,在人们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个天气现象,更是一段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条凶猛的龙妖居住在深山老林中。
它身形庞大,长有九个头,手脚又长又粗,皮肤涂满了金黄色的鳞片。
它时常在山中嚣张跋扈,祸害百姓,使人们不敢靠近。
后来,当地的一位智者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这条龙妖,他在二月二的这一天,带着一些村民,祈求天神保佑,并用粉末涂在屋顶、门框和门底上,以此来避免龙妖的侵扰。
没想到,这个方法竟然奏效了,龙妖终于不敢再来。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人们在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都会摆放龙头、龙身、龙尾等龙舞器具,祈求神龙保佑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人们还会用厚重的竹竿将一张红色布展开在屋顶上,象征着招来了神龙,抬头看看,表示对龙神的敬意和祈福。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的这个日子,人们都会精心安排,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在祈求好运、平安、健康的同时,这一天也就变得分外珍贵和有意义了。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c78f6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6.png)
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中国古代的龙崇拜。
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会抬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关于龙抬头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龙王降雨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旱无雨,庄稼收成不好,人们生活困苦。
有一天,东海龙王微服私访,见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于是决定行雨布雨。
他告诉百姓,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他会亲自降雨,但需要百姓们准备迎接。
于是百姓们纷纷准备好各种物品,等待龙王降雨。
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龙王果然如期而至,降雨滋润了大地,庄稼也茁壮成长。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向龙王跪拜。
自此以后,每年二月初二,民间便有了“龙抬头”的习俗,人们会祭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龙王降雨的传说外,还有一些与龙抬头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关于黄帝升天的传说等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龙抬头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在民间,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龙抬头,比如舞龙、赛龙舟、吃龙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加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20字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2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58d60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d.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20字篇一:《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金豆开花》在很久很久以前,咱这世间啊,有这么一个地方,住着一群朴实的老百姓。
那时候,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到人间大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心里就不落忍了。
这玉龙啊,是个善良的家伙,没和玉皇大帝打招呼,就自作主张把天河的水引到人间来降雨。
嘿,这雨一下,庄稼有救了,老百姓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呢,玉皇大帝知道这事儿后,那是大发雷霆啊。
他觉得玉龙这是违反了天条,就把玉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还说啥时候金豆开花,啥时候才放玉龙出来。
这老百姓们听说了,心里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爷爷就给我讲这个故事,他那神情可认真了。
爷爷说:“娃啊,你可不知道,当时那老百姓到处找金豆呢。
”我就好奇地问:“爷爷,金豆是啥呀?”爷爷笑了笑,磕了磕烟袋锅子,说:“这金豆啊,就在咱平常吃的玉米里。
”这时候啊,村里有个叫二柱子的人,他脑子转得快。
他就想啊,这玉米就像金豆,要是把玉米炒开花了,不就成金豆开花了嘛。
于是,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家。
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啊。
第二天,家家户户都拿出玉米来炒。
嘿,那场面可热闹了。
妇女们在灶台上忙着生火,男人们就在旁边帮忙添柴,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二柱子家更是热闹,二柱子的媳妇一边炒玉米,一边念叨着:“玉龙啊玉龙,你可一定要出来啊。
”二柱子也在旁边说:“是啊,老天爷也太不讲理了,咱得把玉龙救出来。
”当玉米在锅里“噼里啪啦”响的时候,就像放鞭炮一样。
这时候,正好被玉皇大帝看到了。
他以为金豆真的开花了,只好把玉龙放了出来。
玉龙一出来,就又飞到天上去了。
他为了感谢老百姓,就在二月二这天又给人间降了一场春雨。
从那以后啊,每年的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花,这就成了一个习俗。
而且啊,大家还把这一天叫做“龙抬头”,希望这一年都风调雨顺的呢。
我每次到了二月二,就会想起爷爷给我讲的这个故事,然后就吵着让妈妈给我炒玉米花,这玉米花吃在嘴里,感觉都有故事的味道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
传说一:
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传说二: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因为老北京人的礼
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
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
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
传说一: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jiāngyuán)、简狄(jiǎndí)、庆都、常仪。
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
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
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
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
话分两头说。
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
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的凄惨境况,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
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
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
”到了二月二这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很纳闷,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
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
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条赤龙放了出来,贬下凡间。
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
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
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
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
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
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
对于尧王出世大家都是众说纷纭,后世编一段: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二月初二尧王喜出世。
传说二: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
传说一:
二月二这天的另一项活动是皇帝耕田。
因为每年的二月二这天差不多是在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从此北方就到了
春耕大忙的时候。
为了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误农时,二月二这日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过去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这幅画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传说二:
传说,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
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
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
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