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设计师

合集下载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摘要:一、引言1.介绍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设计师的概念2.强调设计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二、设计师的设计伦理1.以民生设计为核心2.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元素3.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三、设计伦理的实际应用1.绿色建筑设计2.公共空间优化设计3.智能城市规划四、设计伦理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1.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3.增强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五、结论1.总结设计伦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2.强调设计师应积极践行设计伦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追求现代化的时代。

在这个进程中,设计师作为现代化的人民设计师,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

设计伦理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设计师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首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应以民生设计为核心。

这意味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将设计理念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创造更多有益于民生的优秀设计作品。

其次,设计师应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元素。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元素也成为了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之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再者,设计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在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设计师有责任关注环境问题,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

此外,设计师还应关注社会公平、人权等问题,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伦理在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关注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公共空间优化设计中,设计师要关注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等问题,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智能城市规划中,设计师要关注城市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以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

当代工业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当代工业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现代设计思想与国情试析—论当代工业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作者:吴峥设计思想的变更自从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重新定义了现代设计后,加之二十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对于这片土地进行的耕耘,这些最终促成了德国包豪斯这颗现代设计萌芽的产生。

现代设计给了人们新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建立着一种新趋势下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现代设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之后好像总是有些“跑味儿”,到底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更具体来说现代设计如何为现代中国人服务?生活层面上设计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或者回归到一个最原本的问题被设计服务的“人们”是谁?无论是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还是包豪斯,在他们设计思想的背后多多少少有一些社会主义色彩。

魏玛的包豪斯是在社会主义的政府背景下诞生的,可以说是社会主义风潮带动了包豪斯乃至现代设计思想的形成。

因此带有一些理想主义成分的社会伦理关系是设计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前提,但是毕竟工业设计品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产品,因此这种思想概念越纯粹在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产业内部就越发的不适应。

从而使现代设计的研究方向做了微调,从“为人民服务”转向了“为消费者服务”。

可能两者乍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但是在于“人民”和“消费者”当中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尺度-消费能力。

如果拉斯金或者莫里斯看到今天人们的所作所为恐怕又要掀起一场新的运动吧?“消费能力”是一条残酷的区别标准,只有为消费和负担的起的人群思考和服务。

首先便将设计师的思维局限在了“物”上,其次又把问题的判别标准定义为“购买行为”。

这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局限都是直接而“恶性”的。

“物”的局限 & “经济权重”思维局限在“物”上,就剥离了一部分设计师应有的感知能力和人文情怀。

在理想主义和重视社会伦理关系为基础滋养设计思想的年代人们对于设计的定位在于改善大众的生活;如今关于重视受众,体贴用户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真正人们研究的反而是些“形而下”的方面-“交互方式”,“设计方法”,“形态趋势”。

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

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

著名服装设计师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谢锋:吉芬用国际视野打造中国品关于“门”系列的设计灵感,有这样一个说法:有一天谢锋陪一位意大利朋友到故宫游玩,他和意大利朋友都被那些古老的大门深深吸引。

后来,谢锋将从故宫大门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到时装设计中,于是在吉芬品牌“门”的系列里,就可看到一些门钉式的装饰细节和方形的轮廓。

而最富中国特色的东西,是那些纯中国制造的丝绸和亚麻面料。

“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去看,才能看见全貌。

很多我们认为纯正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放在国际时尚圈的大背景下,别人未必看得懂,这就需要我们调整设计语言。

”拥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的谢锋,十分推崇著名导演李安看待东西方文化的视角:“我赞同李安的手法,用国际的眼光去诠释中国情感比较容易被人家接受。

”因此,谢锋愿意将吉芬打造成一个有着东方情怀的品牌,但经过谢锋设计,吉芬却摆脱了生硬的民族符号,取而代之以国际化的审美标准,谢锋希望,用国际语言来阐释中国风格。

刘洋(广东东莞东越服装有限公司YISHION·S品牌设计总监)走出与企业、品牌相结合之路4月1日,北京嘉里中心成为“YISHION·S以纯·S”2006秋冬女装的第一展示场。

这次著名服装设计师刘洋回归到他所钟爱的女装设计,40套新品的发布不算多,但是他为所操刀的品牌做的明星姿态的首次亮相。

中国国际时装周2007春夏系列发布中,刘洋全黑色调的系列,很好地将市场与设计相结合。

刘洋说:“我出道时就以时尚、前卫定位,事实上,很多企业与我合作后才知道我做市场的经验很丰富。

我对市场有自己的感觉,我自己评价是既会做秀也能做市场的设计师。

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我追求的是通过自己的设计体现一种美感,能让很多女性穿上我设计的服装实现一个梦想,所以我现在喜欢的是高级成衣和成衣的设计。

我不否认高级时装的魅力,只是目前我更喜欢做市场的东西。

”郭培中国高级订制的极致北京玫瑰坊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申奥代表团形象大使杨澜、邓亚萍的服装都出自她手。

中国著名设计师

中国著名设计师

中国著名设计师信息来源,豆瓣网、新浪网、百度、花瓣网、设计之家。

(1) 陈绍华--中国设计界的李敖。

陈绍华,人名,较常见,较为有名的是中国当代著名平设计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的高级顾问。

也是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的陈绍华。

(2)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3)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

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4)王粤飞中国的平面设计史我们无法忽略一个人,他见证了这几十年中国平面设计发展。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最早的设计师之一,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的王粤飞,1987年创办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机构深圳嘉美设计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CIS 王粤飞华人设计师十大设计师深圳设计师著名平面广告书籍一,Making and breaking the grid(如何制作和删除网格)一些平面设计师疯狂地喜爱着运用栅格进行设计,其他设计师则对此不感冒,因为他们认为栅格化的设计使得所有布局看起来大同小异。

即使你是后者,也应该了解平面设计中的网格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如何运用它。

这本书就是教你这些基本知识。

二,The Elements of Graphic Design(译者注:中文书名《平面设计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教会你很多有关平面设计的历史以及基础知识。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当代设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

一、缺乏创新中国当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且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导致创新意识不强。

许多设计师缺乏独特性和前瞻性,在产品或品牌形象上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这一问题限制了中国设计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鼓励更多的设计师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现代理念进行创新和融合。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倡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技术创新与设计融合。

二、教育体系需改进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前,许多学校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也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并引入国际化课程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同时,加强设计师与学院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三、缺乏行业标准中国当代设计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这导致市场混乱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在消费者眼中,中国设计往往被认为是廉价且缺乏品质保证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以规范设计行业。

同时,鼓励企业自我约束,并与权威机构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四、营销策略不足中国当代设计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品牌定位上缺乏清晰度和差异化,导致产品市场定位模糊。

其次,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手段进行推广,限制了中国设计品牌国际化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设计品牌形象,完善产品市场定位,并加强与媒体、经销商的合作关系。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网络和国外展会平台以扩大中国设计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五、人才流失严重中国当代设计领域存在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和分析中国当代设计领域中的批评现象及其影响。

设计批评作为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设计实践的发展、提升设计理论的深度、优化设计教育的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批评的概念出发,梳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设计批评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中国当代设计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

接着,通过历史回顾的方式,梳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受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挖掘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如批评主体的多元化、批评视角的创新性、批评方法的科学性等。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片面性、批评环境的复杂性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设计批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制约了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还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展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设计批评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未来设计批评的预测和展望,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设计批评的理论基础设计批评作为一种针对设计现象和设计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活动,其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理论。

这些理论基础为设计批评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设计批评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设计批评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美学理论。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形态以及美感经验的学科,它为设计批评提供了评判设计作品美丑、优劣的标准。

在设计批评中,美学理论可以帮助批评者分析设计作品中的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等方面,从而评价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国当代设计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涉及到设计师素质、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以期能够明确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一、设计教育体系需加强专业性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部分学校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验欠缺;其次,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忽略了多元化的需求;最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设计师素质的培养,并引入企业资源来提升教育体系的专业性。

二、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亟须加强在中国当代设计领域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

许多设计师追求大众审美,缺乏自己的风格和独特性,导致作品同质化严重。

这一现象与教育体制、行业环境等有关。

为了突破这个局面,设计师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注重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汲取外部经验和视野。

三、产业链不完善对设计发展造成制约中国当代设计产业链不够完善,这给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首先,在设计策划阶段缺乏有效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导致作品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其次,在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最后,在销售渠道上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渠道网络,难以将优秀作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并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升效率。

四、品牌建设与保护亟待加强中国当代设计在品牌建设和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设计作品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这导致其在市场上无法脱颖而出。

同时,未来之星的设计师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很容易遭受侵权盗用。

为了提升品牌竞争力和保护权益,我们应加强对设计标识、商标等知识产权注册与管理,并重视培养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能力。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无疑与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以及艺术的蜕变、演进和发展紧密相关。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篇1:《试谈当前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倾向和发展趋势》摘要:文章分析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以及本世纪初以来的室内设计中的不同风格倾向。

最后论述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使室内设计在其内部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风格;发展趋势引言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

在改革开放后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40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4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思想与风格的演变,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本文将对近几十年的室内设计风格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20世纪80、90年代室内设计风格——现代设计思潮的回归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改革开放后,现代设计思潮在被隔绝了近30年以后再次涌入中国。

我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师们开始重拾各种现代的设计思想,希望通过努力探索把民族形式、地域风格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由于长期的对外封闭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彼此分离,我国设计师对于现代主义的理解与同期西方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代与后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作品在我国处于一种流行状态,但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本土化的倾向。

1、民族形式的新探索80年代以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受西方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思想的影响,设计师将更多的现代技术与材料应用到对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之中,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民族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中国设计师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设计师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设计师案例分析报告介绍本文将对中国设计师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中国的设计师才华横溢,他们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作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位杰出的设计师,并分析他们的创作思路、作品特点以及对设计领域的影响。

1. 陈冠希- 平面设计陈冠希是中国知名摄影师和平面设计师,他在平面设计领域独树一帜。

陈冠希擅长将摄影与平面设计相结合,他的作品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他的设计作品常常通过极简主义的手法,突出图像的力量和感染力。

他的作品追求简洁、清晰的视觉效果,将平面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张叔平- 建筑设计张叔平是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对环境的敏感性而闻名。

张叔平注重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他的设计作品常常与景色相得益彰。

他的作品充分考虑空间的运用和人们的感受,创造出了舒适、宜居的建筑空间。

他的设计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3. 罗曼- 时尚设计罗曼是中国时尚界的新锐设计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勇于突破的精神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罗曼的设计作品将东方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

他的作品大胆创新,色彩鲜明,给人以惊艳之感。

罗曼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他在国际时尚舞台上也赢得了好评。

分析这三位设计师在各自领域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设计作品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设计师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 创新精神:这些设计师都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传统,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设计作品。

2. 融合传统与现代:这些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3. 对环境的关注:这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创造宜居的空间和环境。

结论中国的设计师在各个领域中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

他们通过突破传统、融合文化和关注环境等方式,为中国的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影响力。

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介绍

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介绍

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郭培中国高级订制的极致层叠的钉珠、多变的手工刺绣、精巧的配饰、缥缈的透纱与流苏,以及贴身的剪裁,郭培的服装将女人的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用动中有静的中西合璧,变与不变的时间螺旋,阐述着玄妙的服装哲学。

自称是完美主义者的郭培做了20年的设计师,设计风格早已自然而然形成,她不会刻意去追求另类,而是很成熟地固定下自己的风格。

她的设计风格比较女性化,很细腻,追求工艺的完美。

罗峥(深圳市欧萌实业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罗峥的设计风格以唯美浪漫著称,中国服装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她的作品屡获殊荣,得到包括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夫人等名流在内的首肯。

设计风:传统也可以现代她追求灵动、变化与浑然天成的设计风格,作品充满了浪漫、朦胧的美感。

她一直认为,在当今审美越来越西化的今天,过于强调传统的元素,会被看成落伍。

所以,她一直坚持,将传统的审美精华用现代高雅的感觉表现出来。

张肇达中国时装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十佳设计师之首。

他是中国时装设计师成功闯入欧美时尚界的第一人。

设计风:民族情结从“东方晨彩”、“贵魅惊艳”、“大漠”,到“紫禁城”以及“江南”,张肇达的设计灵感,始终没有离开东方民族风。

这也造就了他华美、高雅、大气恢宏的设计风格。

两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张肇达高级成衣作品《西藏》马艳丽连续两年当选为中国最佳职业模特。

从名模到设计师,她成功完成了自身形象的转换。

1999年底马艳丽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DDMary Ma后,已经在1999年和2000年的两届中国时装周、2000年的上海国际时装界上举办了三次个人作品发布会,舆论评价很高。

马艳丽的高级定制走的是高端路线。

设计风:人衣合一“高级定制固然追求与众不同,但其本质还是穿在人身上,所以我的一切设计都是从顾客本身的特色和需求出发,漂亮的不一定合适,只有又合适又漂亮的,才是适合自己的。

”祁刚2005年,他为高圆圆定制赴法国戛纳电影节的特别礼服“喜上眉梢”惊艳全场,掀起一阵中国时尚风潮。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中国当代设计在面临许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独特的创意和创新、功利化倾向过重、注重表现形式而忽视深层次内容、设计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1. 缺乏独特的创意和创新当代中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问题。

国内设计师普遍过于追求市场需求,导致作品缺少新颖性与个性化。

虽然随着经济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强国,但是在设计领域仍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这也制约了中国当代设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2. 功利化倾向过重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部分设计行业更加偏重于追求商业利益和应用实用价值。

以牺牲审美追求商品畅销为目标,一些产品款式变得模式化、雷同度高,并且缺乏深入思考和艺术性。

功利化倾向过重导致设计作品和产品失去了与人文精神相联系的内涵,不仅丧失了审美价值,也忽视了设计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3. 注重表现形式而忽视深层次内容当代中国设计普遍存在注重表现形式而忽视深层次内容的问题。

部分设计师对外形追求极致,却在功能、结构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未全面考虑。

一味地注重外观效果容易导致设计过于肤浅,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产品长期使用中所需的各种方面要求。

4. 设计理论体系相对薄弱中国当代设计领域的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学科建设。

在综合设计教育上,存在着更多基础技能培养方面的倾向,较少注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这限制了中国当代设计能够立足世界舞台并发展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水平。

二、对策提议为了解决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这些问题,以下是几个对策提议:1. 增强创意与创新能力鼓励设计师从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需求中获取灵感,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意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为设计师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资源。

鼓励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并将其融入到当代中国设计实践中。

2. 打破功利化束缚设计教育需要回归本源,培养学生对审美价值、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的关注。

“以人为本”的设计——浅析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设计——浅析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


摘 要: 设计艺术总是 随着时代发展的 变化而 变化着 , 本文 通过 对当代设计现状 的描 述 , 引出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现状 , 并且从科技 对设计发展的促进 , 以及设计与经济、 文化 的关 系 来说明越 来越趋 向于“ 人 为本” 的 中国 当代设计。 关键词 : 当代 设 计 状态 科学 技 术 艺术 经济 文化

和学习方式。 设计师可以在家里工作 , 而不 必受雇于人和租办 公楼 。这正是 网络平 面设计 师的 S O H O( S m a l l O f f i c e H o m e O f f i c e ) ” 在家上班族” , 他们可 以是 自由设计 师 , 通过 网络 为客
因, 使人们开始宣扬个 性 、 提 倡多元化 的审美情趣 、 冲出就范 式、 突破 自我 , 对产 品更加苛刻多方位的要求再加上越来越发 达的科学技术作 为支撙 , 设计 的发展也快速前进变化着 , 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不断的惊喜 。 但继 印刷媒介 ( 报 纸、 书 刊、 杂志 ) 、 广播 、 电视后 , 随着第 四媒体——网络的出瑚。 , 在2 1 世纪 的人类文 明进程 中产生 了 巨大 的影响 。I n t e me t 互联 网成为平 面设计新 的舞 台, 其信息 资源无限 、 图文互动 、 高速高效 的特点对 印刷媒体有 巨大 的冲 击, 网络经济也对平面; 亍 业 带来 深远 的影 响。 网络信息传 播具 ‘ 声、 像、 图、 文 的, 视觉 、 听觉 、 互动的视 觉传达全球化的交互信息 。网页设计师 已被我 国列为人世七 大走俏人才 , 他们把网 苷上的图文信息进行整合 , 并设计出美 观悦 目的界面 , 给浏览: 以强烈 的视觉 冲击力和吸引力。 未来 的平面设计 师在须掌{ 辱 1 3 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 ,并灵活 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 。 网络的出现 , 消除 r 地缘界 限, 也改变 了人门的工作生活

关于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思考

关于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思考

祝帅: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理论。
112 Fashion China
学术交流 | Academic Exchange
刻薄的批评,甚至会引起作者的不满。这方面,美术 史界里面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巫鸿的《中国古代艺 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这本著作写出来以后,一个 叫作贝格利的白人学者发表了一篇尖锐的书评。原作 者巫鸿感到这个书评说得太过火了,是他所不能接受 的。后来国内学术界的李零把巫鸿和贝格利之间的争 论称作“学术科索沃”。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这是批评 成立的第三个前提。
在批评的过程中,被批评的人,即批评对象, 是否接受批评,是否需要回应批评,则因时因地而 异。如果对方的批评水平不是很高,或者所说出的不 是什么新问题,那么他不过是皇帝新装里的小孩,把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说出来了,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不回 应也是一种姿态。但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是有建设性 的,而且文风是容易被批评者接受的,这个时候被批 评的人可以选择写一篇回应的文章,来表示自己的感 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对某些方面做出修改。 80年代的学术刊物上,就有一种常见的文体叫作“与 某某同志商榷”,这都是学术界常见的。
文学批评领域因为走了专业化的道路,所以作 为实务的批评越来越多地向作为理论的批评方向发 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学科“文学批评理论”。批评理 论就是关于文学批评所使用的一些范式和框架的学 说。所以一些专业的文学批评文章,往往体现为一种 理论的形态,而不是我们所设想的报纸上的点评、读 者来信。文学批评界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业协会, 有自己专门的文学批评类的期刊,批评类的杂志,比 如《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等。同时,也有很 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的研 究。所以文学领域的文学批评,基本上都被这种学院 派的理论批评所垄断了。这是文学批评走在整个批评

中国传统审美影响下当代设计的发展

中国传统审美影响下当代设计的发展

中国传统审美影响下当代设计的发展作者:雷芳温瑞芬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9期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审美观是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决定的,几千年来,儒、禅、道三家作为精神领袖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中蕴藏了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传统精髓,中国人在思想上深受儒、禅、道三家精神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设计师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对当代艺术设计的构思与创意提供了更好的哲学基础,拓展了设计师的思维与表现空间。

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由于受“天人合一”、“大象无形”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的传统审美更加注重于整体性的模糊和直观的把握、领悟和体验,达到“物我两忘”的“妙悟”境界,也就是“禅”的境界。

这种审美意识表现在艺术中即为神秘玄妙、清幽淡泊,强烈地表现出心灵升华的动感。

这种充溢着“禅”的审美意识,对中国人的文化、艺术及审美意向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审美观念中,美不能离开形,但美的本质不在于形而是在于神。

因此,中国传统的艺术对美的追求是由形入神、以形传神。

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均是被看作对物的表达,而这些艺术形式要表达和追求的是传神,这就不仅仅需要满足形式的丰富、感观的愉悦,而是需要深入了解到其传达内在的意蕴,即传神,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追求“神”的艺术审美传统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为美的根源是“道”的观念是达成一致的。

二、当代设计与传统审美精神的关系当代设计在世界的发展与生产都有着共同的规律。

它们都是随着人类的需求、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媒介和物质的革新,无不对当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中的“道”、“禅”等哲学思想。

对本中国本土的艺术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的设计作品,就常常把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念融合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在他的作品中就具有一种超越平面的立体之美。

很好的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融合到设计作品中去。

蒙德里安绘画创作理念与中国当代设计

蒙德里安绘画创作理念与中国当代设计

形式素材,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德里安抽象绘画 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 依据。③
1、建筑领域的实践 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设计师格里特· 托马斯·里特维尔德 (Gerrit Thomas Rietveld)在 1924年设计的。经过对主立面构成元素以及使 用色彩的简化提取后发现,它的构成方式完全 符合理性抽象绘画创作理念,横竖两根直线将 画面分为四大部分,以垂直线将右上角与左下 角进行分割,形成反转对称,再配以两组水平 线,使画面呈现出绝对的平衡感(见图3)。虽然 在进行住宅设计时里特维尔德在技术上没有使 用统一的模数,但在建筑的平面构成上还是完 全体现了蒙德里安强调内在秩序的美学原则, 各种建筑构件都被分解为了线、面和色彩等要 素,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组织起来,建筑空间也 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施罗德住宅无论在平面 划分、空间处理还是立面造型方面都严格地遵 循了蒙德里安抽象绘画理念运用抽象与简化的 元素来表现内在秩序及事物本质的艺术原则, 将理性抽象的理念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完全转化 到了设计领域,从而在设计语言和设计理念上 都成功地将“纯粹的抽象”演绎成了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 2、家具设计领域的实践
新视点
2010·05 文艺评论 57
2、在当代设计创作中导入非定式思考的途 径
通过对蒙德里安抽象绘画理念的解读可以 发现,在设计中实现创造性的非定式思考有两 条可供参考的改造途径:第一、对固有思维模式 的逆行;第二、外化学科边界。人类总是习惯对 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的时期内使之成为不可动摇 的原则,建构成可以参照的基本模式。然而,人 类认识的逐步完善也正是通过对这些体系的不 断补充、删减、破除甚至是重建才得以实现的, 这就意味着可以对设计的本质予以延伸和拓 展。非定式思考实现的另一途径— ——外化学科 边界,是强调将不同领域的学科,不同地域对不 同学科的认识进行综合交流,并转化为设计理 念。建筑师里特维尔德通过对蒙德里安抽象绘 画理念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方盒子概念,设计 了空间流动、界面灵活的施罗德住宅。不断地外 化学科边界,弱化学科边缘,就能汲取在该领域 中原本不可见的隐性知识,将这种隐性知识转化 为本领域的解读,就可以获得新的设计理念。⑦ 正如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蓝椅”的设计,将蒙 德里安抽象绘画理念成功地转变为对空间结构 的本质表达。但是,设计毕竟是在限制中求生存 的创作性活动,设计师不同于艺术家的是其明 确的设计使命,无论是何种设计领域,其终极目 标都应该是显示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因此,运用 非定式思考进行的设计,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不

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思考——以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教育为例

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思考——以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教育为例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思考——以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教育为例⊙刘佳丽 陈 艳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650500]摘 要:德国的产品以理性、高品质、功能化等特点闻名于世,而其产品特点形成得益于包豪斯与乌尔姆两所设计学院的兴办。

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兴办在当时都是为了振兴德国的经济,通过设计立国。

他们的兴办奠定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基本结构,这对当时中国具有积极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一些理论受到时代的冲击和社会的质疑。

因此,本文将基于“包豪斯”与“乌尔姆”的设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来思考中国的设计教育,并指出中国设计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思考。

关键词:设计教育 包豪斯 乌尔姆 思考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起点,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学模式在当代中国已经捉襟见肘了。

所以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结构对中国的设计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一、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一)包豪斯设计学院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它基础教学课程的开办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工业设计的基本特征的奠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包豪斯基础课“三大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引入中国,但由于当时时代与社会的局限性,最终致使相当多的人将“三大构成”直接理解为“三大构成”就是设计,基础教学的理性初衷反而抑制了设计的创造性,“三大构成”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图案教学的排斥,导致设计民族性的危机,并引发了诸多问题。

如:中国现代大多数的建筑都符合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但是它们的建筑样式都大同小异,没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点,过于单调冷漠。

当前我们处于全球化的时代,移动网络已经深入大众的生活,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更应保持我们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点,让设计深入我们的生活,生根发芽成为参天大树。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当代设计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设计风格,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西方设计理念和技术,代表着中国设计水平和实力的提升。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当代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

问题一:缺乏独创性和创新性中国当代设计过度参照西方设计风格,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在设计产品、品牌形象等方面,往往大同小异,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个性化和创新化设计思想,使设计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问题二:重商业化、轻创造性中国当代设计注重商业化效益,过分追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却缺乏对于更高层次的创意、形式、技术的探究和追求,这不仅使得设计产品形态单一,而且限制了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问题三:设计人才不足当代设计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但目前设计行业还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高校教育在设计领域中仍缺乏足够的创新和实践性。

仅以传统的理论教育和技术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广泛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

问题四:生产环节与设计环节的脱节设计师往往缺乏对于产品生产流程的理解和把握,并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导致很多好的设计方案被无法实现或者流于表面,从而缺乏实用性和生产性。

问题五:缺乏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度,而在当代设计中,缺少对这些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引入。

设计作品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被观众接受以及文化传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以上是中国当代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措施一:提升设计人才素质加强设计领域的教育体系,强化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推进设计师的培养质量,推进设计人才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的发展。

措施二: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鼓励设计师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务实落实创造性的原则,鼓励创新与创造的思想与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追求更高的设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措施三:加强设计与生产环节沟通加强设计与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设计师对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性做好服务。

当代世界知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

当代世界知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
在美重要作品
1965底特律(Detroit)交通中心及足球场之规划
1982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五个设计师之一
1983哈佛大学教学医院
1985纽约大学保健中心教学医院
吴良镛
于1922年5月7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5年10月赴清华大学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赴美进修于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伊利尔.沙里宁;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底自美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历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1984年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任主任。
赵晓钧: "水立方"的中方总设计师,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经理
朱培:朱锫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多次在重大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并应邀赴欧洲、美国及中国内地进行学术演讲,其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于国内外著名杂志及出版物。应邀参加众多国际性重要艺术与建筑展,如2003年法国蓬皮杜中国艺术展, 2005 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荷兰中国当代建筑展, 西班牙1st 卡那里建筑艺术双年展等。
梁景华:加拿大藉华人、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副会长,PAL香港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梁志天:建筑及室内设计师,香港大学建筑学文学士、香港大学建筑学学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硕士、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城市规划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特许设计师协会会员、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会员董事、梁志天建筑师有限公司董事、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董事
吴桐:199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朱锫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艺术指导。
利旭恒:台湾著名设计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室内与空间设计系学士、中国住交会2004年度中国十佳设计师。古鲁奇建筑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总经理。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的设计师,民生设计等谈设计师的设计伦理摘要:I.引言- 介绍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设计师的概念- 提出设计师的设计伦理问题II.设计师的设计伦理与民生设计- 民生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师在民生设计中的角色和责任- 设计师应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III.中国式现代化与设计师的设计伦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设计师如何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设计- 中国式现代化对设计师设计伦理的影响IV.设计师设计伦理的实践- 设计师在实践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设计师如何将伦理原则应用于设计过程- 设计师设计伦理的案例分析V.结论- 总结设计师的设计伦理与民生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强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的重要性正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师在民生设计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的设计伦理不仅影响着民生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本文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设计师的概念,探讨设计师的设计伦理问题。

首先,民生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民生设计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好的民生设计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设计师作为民生设计的主要参与者,肩负着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任。

因此,设计师在民生设计中应遵循道德和伦理原则,关注人的需求,以人的福祉为出发点。

其次,设计师在民生设计中的角色和责任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关注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同时,设计师还应关注生态环境,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融入设计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此外,设计师还应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民生设计的实施,确保设计方案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民生设计中,设计师应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呢?经济效益是设计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设计师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感。

包豪斯对我国当代产品设计发展的影响

包豪斯对我国当代产品设计发展的影响

包豪斯对我国当代产品设计发展的影响包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著名的设计学院,该学院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短暂的存在时间。

包豪斯成为了一种设计理念的代名词,其影响遍及欧洲和美国,甚至对全球的设计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包豪斯也是一个备受推崇的设计流派,其设计理念对当代中国产品设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教育模式以及在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探究包豪斯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发展的影响。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包豪斯提倡“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主张设计应该简洁、实用、而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这一理念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注重装饰和华丽,而包豪斯注重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这种理念的引入为中国设计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出的产品也更加简洁、清新,这都可以看出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的塑造作用。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倡导的“艺术与工业的统一”理念,强调设计的实践性和产业化,这一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当代产品设计教育。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越来越多的设计教育机构也开始引入包豪斯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当代产品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包豪斯在中国的影响还体现在一些知名设计师的作品中。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受到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的影响,设计出了大量符合包豪斯风格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为中国的产品设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正是由于包豪斯对中国当代产品设计的重要影响,中国的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为中国设计传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当代设计师
摘要: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现在有太多不负责任的人在设计行业里充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在提高本身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要掌握社会技能,做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为人类的利益设计
设计分为两类,当与现存作品关联,成为改良性设计;当与幻想、未来关联,即成为创造性设计。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设计总是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它是理性
与感性的交融体。

优秀的设计作品源于设计师具有的“良好的心态+优越的生活+冷静的思考+绝对的自信+深厚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设计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印刷费中包含了设计费,弄得像商场促销——买一送一,设计没有以前那么受重视,但设计没有贬值,是设计师已贬值。

因为有太多太多不负责任的设计人员在滥竽充数。

信手拈来一幅图片,排几个字体,便完成了设计。

一幅图片加几行文字是拼贴,不是排版。

不讲版式,不讲对比,不讲视觉流程……在他们看来有没有创意并不重要,只要把作品搞得天花乱坠,以“出跳”的形式蒙人就行。

稍加留意我们拿到的传单、DM、宣传手册……相当数
量是此“杰作”。

设计自然也就不值一钱。

有这种设计人员存在,对于设计是一种
亵渎,对设计元素是一种浪费。

当设计者急功近利、私欲扩张时,设计本身已不
纯粹。

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会很“吝啬”,每动用一种元素,都会很小心谨慎。


为运用它们都是有理可考的,他们会这样告诫你,“浪费即是犯罪”,“少就是
多”。

设计中的“模仿”还可以理解,因为崇拜、向往是正常心理。

受某某大师、某
某风格的影响很深,作品中留有其痕迹,这并不等同于抄袭。

抄袭等于掠夺,是
无耻的行为,因为盗走了别人的奇珍异宝。

既然我们拥有与世界一流设计师同等
的设计元素,那为什么不利用它们来大胆地表达自己,推销自己。

原创对于设计
师而言何等重要,它能使设计作品具有生命力,不被同化,不重复雷同,具有独
创性。

设计师要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和品味,推崇个性化,不为个
性而个性。

当然,坚持必须要有理由,若纯粹为了哗众取宠,那就是错误的,设
计师不是一敲锣,吸引众人的杂耍者。

现在数码科技越来越发达,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纸、笔、圆
规已被键盘、鼠标替代,复杂的运算、精密的制图尽可由电脑完成,但与此同时,数码时代对于激发灵感则具有灾难性的意义,任何蠢笨的想法都可以处理得很专业。

数码产品一方面辅助设计师完成精彩的创意,一方面在吞噬他们的思想,使
他们惰于思考。

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完全依赖于数码科技。

技术上再精再通,充其
量只是一个制作者、熟练工。

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完善想法远比更新手段重要。

” 不要让过多的技术问题困扰我们,阻塞设
计思维。

设计作品不单单只是供人欣赏,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产品在兜售。

而对于
促销员、推销员来说他们在向客户兜售产品,但所兜售的则是他自己。

设计师的
卖点是灵感、智慧、思考,它是一种奇珍异宝,也是设计与设计之间相互区别的
标准。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这是所
有设计师所必要的首要条件,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
计技能及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影摄像造型和
电脑造型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艺
术与设计理论包括美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

造型基础技能以训练设计师
的形态—空间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为核心,为培养设计师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乃至设计表达与设计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设计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混色法、序列法、对比法、调和法、色调组织法,用色彩塑造、表现和装饰形象法,选择与组织色彩实现一定的功能的方法等。

构成造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以及光构成、动
构成和综合构成。

制图技能包括机械制图与效果图的绘制。

材料的表面处理则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外观肌理与质感效果,是设计师理应
掌握的“面子”技能。

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
法论等。

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

设计方法论是挖掘创造智慧,展示设计无限可能性的主要方法。

价值工程学
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设计分析方法,是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不止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

设计是设计师的实
践行为,不能停留在空间的理论上,也不能一个人闭门造车。

设计师除了要有艺
术设计实践技能和科技应用实践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

组织
协调能力是设计师重要的社会技能,成功的设计师都是成功的合作者。

设计作品不单单只是供人欣赏,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产品在兜售。

而对于
促销员、推销员来说他们在向客户兜售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他兜售的则是他自己。

设计师的卖点是灵感、智慧、思考,它是一种奇珍异宝,也是设计与设计之
间相互区别的标准。

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
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
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
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

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

我们提倡设计师“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

其实,设计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
任的基础。

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
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

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师
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
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

参考文献:
[1] 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 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