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应急救援预案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四篇)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72c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7.png)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Ⅰ、总体概述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制定本应急预案旨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小环境污染影响。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参考实施。
Ⅱ、应急组织机构1. 主要领导责任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环境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决策及时到位;2.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快速响应、处置环境突发事件;3. 工作小组:分设环境监测、资源调配、宣传教育、救援行动等工作小组,协同配合完成应急处置工作;4. 保障组:负责提供后勤保障以及支援资源,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展开。
Ⅲ、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做好事件预警;2. 信息采集处理:搜集事件相关信息,快速评估事件影响程度;3. 应急响应启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相关资源、人员进入应急状态;4. 紧急救援行动:快速展开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小环境污染影响;5. 应急处置决策:根据处置效果调整救援方案,确保处置工作有效展开;6. 事件后续整改:彻底清理污染物、修复环境,并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Ⅳ、应急资源保障1. 人员力量: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确保人员有序参与应急处置;2. 物资储备:建立储备物资库,包括防护装备、急救药品等,保障救援物资供应;3. 技术支持:加强技术装备投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4. 通讯设备:保障通讯畅通,及时汇报应急处理情况。
Ⅴ、宣传教育与后续跟踪1. 宣传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2. 后续跟踪:定期对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以上为____年环保应急预案模板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二)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保护环境变得愈发迫切。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环保应急预案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环保应急预案
![环保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c13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9.png)
环保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和灾害,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环保应急预案。
一、责任部门及人员。
1. 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
挥应急救援行动。
2. 环保部门应急办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宣传培训工作。
3.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配合环保部门的应急工作,提供
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环境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级别划分,包括化学品泄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2. 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物资设备的储备
和调配、应急通讯系统的建立等。
3. 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应急响应流程、现场处置措施等。
4. 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救援人员
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 定期组织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救
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开展环保应急预案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
急响应意识和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 定期对环保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
教训进行调整和改进。
2. 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以上为环保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份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bfe15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6.png)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化工厂属于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环保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置化工厂环保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以规范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应对能力。
二、预案目标本预案旨在:加强化工厂环保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迅速应对、稳定事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稳定。
具体目标如下:1. 组织与指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确保救援力量高效组织和协调指挥。
2. 规范与强化预防:完善化工厂环保事故预防机制,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3. 快速响应:做到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发现、迅速反应、迅速组织救援。
4. 控制与稳定: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事态,防止事故扩大和进一步危害。
5. 救援与救治: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事故现场救援和人员伤亡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6. 恢复与重建:迅速进行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环境和正常生产秩序。
三、组织指挥与预警1. 组织指挥部化工厂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应包括综合指挥组、技术支持组、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和宣传组。
2. 人员配置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应急救援人员,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核实和发布工作。
3. 预警机制建立化工厂环保事故的预警机制,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预警条件,并制定相应的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
四、应急准备与培训1. 应急物资化工厂应按照规定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包括个人防护装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污染物清理设备等。
确保应急物资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应急预案化工厂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环保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职责与任务,以及物资、设备和救援队伍的调度和使用。
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救援,提高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和应变能力。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全面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五篇)
![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1568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f.png)
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五篇)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篇1】为了防止在暴雨状态下造成污油井冒井、恒润公司各装置被水淹没引发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1.日常各单位要保证各区域内污油井及明水沟畅通,卸油池、隔油池、污油井、污泥池等设施完好,需要加高、加固的一定要及时处理维修。
出现问题要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有记录。
以上各种液位在平时就要尽量降低,出现冒油时要有各种措施。
2.在暴雨状态下,第二供排水车间应随时监控雨水池液位并及时启泵外送,防止雨水积存。
当来水量过大,有难以送及的趋势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生产调度部。
3.在雨季即将到来时,两个污水场在平时就应保证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等的低液位,保证各机泵等完好备用;资产管理部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砂石等应急物质,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4.两个污水场在大雨或暴雨状态下,应加大处理能力,保持污水系统低液位,防止各装置污水井冒井。
第二污水处理场同时应多加注意恒润公司污水集合井的液位并及时启泵向第二污水处理场送水,保证恒润公司污水井不冒井。
同时两个污水场在暴雨状态下应随时监控本装置的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污水井等设施的液位高度,当有溢出的可能时,也应及时通知生产调度部。
5.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下达按应急处理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指挥成员及消防队和各专业应急队伍迅速赶往现场。
6.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马上了解各公司情况,根据水情及时下达应急指令,协调各应急分队及各部室人员展开应急行动。
7.侦毒洗消及减污分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了解各重点防控区域的情况,拿出防控措施报领导小组批准执行,同时带领本队成员展开应急工作。
8.重点防控区域及防控措施a.第四循环水场北的雨水池:该处在暴雨状态下极易出现外送不及的状况,造成恒润公司被淹没。
防控措施有:1、充分发挥外送水泵的作用,在保证泵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流量向外送水。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2a57b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d.png)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介绍____年,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制定了____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旨在从制定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为应对环境污染事故提供有效的救援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的损害。
二、预案制定1. 制定理念:以人为本、科学研究、灵活机动、高效迅速的原则,根据当前环境污染事故发展趋势、救援技术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 预案编制流程:确定预案编制组成员,收集调研相关环境污染事故资料,综合评估风险,拟定救援策略,编制预案,经各相关部门审核,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3. 预案内容:包括预案名称、范围、编制依据、救援组织和指挥体系、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资源准备、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演练等。
三、应急救援组织1. 救援指挥部的建立: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专家组成,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2. 事故现场救援队伍的组建: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现场指挥人员、救援人员、医疗人员等,根据事故情况和需求调配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3. 专家咨询组的成立:根据事故类型和特点,成立专家咨询组,提供科学的应急救援意见和技术支持。
四、应急救援措施1. 快速反应:事故发生后,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监测,以便更好地制定救援方案。
2.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遏制事故扩散,防止事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进一步损害。
3. 污染清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现场进行污染清除工作,同时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降低环境损害。
4. 救援资源调配:根据事故情况和需求,协调调配各类救援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健康保护: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医疗保障,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8e8a9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8.png)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减轻和消除环境事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突发污染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事件等。
1.4 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是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演练预案、应急处理技术指南等。
1.5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协同配合、高效运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基本情况2.1 环境风险源识别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调查和识别,建立健全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定期更新相关信息。
2.2 环境风险评价各级环保部门应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评估环境风险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防范和应对措施。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组织体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事发地政府、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者等组成。
3.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指挥机构由事发地政府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3 环保部门职责环保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工作,协助事发地政府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4. 预防与预警4.1 环境风险源监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
4.2 预警行动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达到预警条件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立即启动预警行动,采取措施减轻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篇)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08bd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a.png)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制定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 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3. 省、市、县相关应急预案要求二、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是为了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组织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及与社会各方之间在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协调、联动和协作等事项。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或者接到相关部门通知,经相关部门确认应急情况需要启动应急响应的,本单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及职责1、指挥部:负责制定预案和组织实施,统一指挥、指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应急处置方案执行,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保障组:负责做好应急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
4、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设备支持,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5、后勤组:负责处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6、协调组单位: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六、应急预案的执行1、启动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根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畅通、命令迅速传达。
2、各部门要加强通讯联系,确保信息传达准确及时。
3、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4、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确保上下级、左右相邻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顺畅。
七、应急预案结束1、环境突发事件处置完成后,应急处置组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撤销应急预案后,各部门要做好善后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执行效能,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以上就是一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对您在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时有所帮助。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一、概述环境突发事件指的是由自然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等引起的,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破坏和污染的事件。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共5篇)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13b1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c.png)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共5篇)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XXX改扩建项目部制定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该预案旨在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环境影响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能够在突发环境事故或事件时进行果断、迅速、得当的处置和应急救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从业人员、周围居民和单位造成的影响或伤害。
该预案的目的是在XXX改扩建项目部管辖范围内,对可能发生重大环境影响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
为此,设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负责现场总指挥和了解汛情,其他成员负责现场抢救、与医院等部门的联系、现场物资和车辆的调度、维持现场秩序、沟通环境部门和及时通知受灾人的家属。
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指挥公司发生重大环境影响和事件的救护和抢修、调遣应急救护抢险队、购置审批应急设备器材、对外报警和联络工作以及善后处理工作。
应急救护抢险队的职责包括应急事件发生的抢险救护工作、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护工作以及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专业演练。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该预案还设备了电动工具、水泵、空压机等设备,以及应急灯、灭火器、医用担架、急救药箱等器材。
通讯联络方面,内部和外部报警电话也得到了设置。
XXX也制定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或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XXX回转窑发生烟气超标排放事故。
事故分为轻微超标和严重超标两类。
轻微超标包括工况不稳、水泵压力偏低和塌料等原因造成的短时或暂时烟气超标现象。
严重超标以XXX成员为准。
该预案的职责包括监督检查除尘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查找烟气排放超标原因,并实施可行的紧急控制方案。
为防止回转窑烟尘超标,必须保证除尘系统各个环节均处于正常状态。
每小时巡回检查除尘系统必须作为一项被巡回检查的重点项目,有问题尽早发现,尽快处理避免烟尘超标事故。
除尘增湿塔水压及管路的畅通,链运机正常运转,也有助于减少二次污染。
在检修材料准备时,必须从每个环节上重视,才能尽可能预防烟尘超标。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5篇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bfdd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a.png)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5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精选篇1)按照《__县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精神,为有效防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能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发生在本公司以内及其周边的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启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公司特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李斌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李兴勇担任、组员由各部门领导组成。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加环境污染事故的排险、减害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置、具体做出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报告制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适当的认定:(1)凡属轻微环境染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补漏,及时清理污染源;(2)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除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外,应立即向县应急办及县相应主管部门报告。
四、本预案的实施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或即将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或即将受到严重危害,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可能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时,实施本应急处理预案。
其做法如下:1、接到事发报告后,立即组织小组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同时报告县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
2、事故第一时间内除组织抢救外,应如实报告县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程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污染源的处理。
3、对有可能污染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4、对发生有毒物质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人员撤离。
5、查明原因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及当事人共同拟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措施。
环境保护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三篇)
![环境保护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8a4b3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9.png)
环境保护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环境保护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尽管各国政府和企业都有着环境保护的意识,但由于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环境保护事故仍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培养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文化,制定一份完善的环境保护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及时控制事故,并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环境保护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经过科学论证,保证基本内容和方法的准确可靠。
(二)可操作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要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应急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制订出详细、全面、可操作的预案。
(三)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利用现有的资源,形成一个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关联的整体。
三、应急重点措施(一)组织机构与职责1. 总指挥部总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工作,决策应急处置方案,指导现场处置工作。
2. 专家组专家组负责事故的技术评估与指导,提出专业建议,并报告总指挥部。
3. 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现场救援和处置工作,指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
(二)预警与监测1. 建立环境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及时预警。
2.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污染源、环境指标等进行监测,及时掌握事故情况。
3. 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信息共享,提高监测效能。
(三)应急处置1. 危险源控制及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封锁污染源,阻止事故扩大。
2. 快速响应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后,立即组织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 资源调度及时调度各类应急资源,确保救援装备、物资的供应。
4. 人员疏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撤离事故现场。
5. 污染物处置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及时清除污染物,修复环境。
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c60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b.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应对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各类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放射性事故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2 分级响应机制根据环境风险事故的严重程度,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响应。
2.3 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环境监测、事故处置、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小组。
2.4 通信联络建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应急救援信息畅通。
三、应急响应3.1 报告与预警发现环境风险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预警机制。
3.2 现场处置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2)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风险;(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4)进行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影响范围。
3.3 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4 物资保障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5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公布相关信息。
四、后期处置4.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
4.2 环境恢复采取有效措施,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
4.3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五、应急保障5.1 资金保障设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救援工作。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a5e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d.png)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 事件概述环境突发事件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或意外事件,如地震、火灾、爆炸、污染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威胁或危害的事件。
2.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等特点,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
3. 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 抢险救援措施(1)人员疏散: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需要立即启动疏散措施,集中人员到安全地点,并按照疏散预案分批次、分路线有序疏散。
(2)停止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及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扑灭火灾,封锁危险区域,阻止事故的扩散,避免次生灾害。
(3)援救伤员:对于受伤人员应及时救护、送往医院,对于无法转移的伤员需要进行现场急救。
3.2 物资保障措施(1)民生物资:应急预案中要有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药品等民生物资。
同时应在疏散点或者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救援站,为民众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2)通讯物资:确保现场通讯畅通,应急预案中要有充足的无线电、互联网等通讯设备。
(3)救援物资:应急预案中要有救援物资清单,包括救援车、装备、器材、消防器材等,确保救援能力。
同时应事先与周边单位或物资资源机构建立稳固联系,快速调派救援物资。
3.3 事后处理措施(1)安置受害者:对于受害者要及时给予救助,安排住宿和生活等,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赔偿。
(2)损失评估:针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后续复原和重建方案。
(3)落实责任:对于事故责任方,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 应急预案执行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3篇)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629d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1.png)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特指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对项目部范围内的污染源、水系河流、水源保护区、特殊生态保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对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建立环境公示、为员工参与创造条件;开展培训教育,确保员工的环保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1.3编制依据《___环境保___》《___大气污染防治法》《___水污染防治法》《___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___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4适用范围项目经理部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安全管理部,其主要责任是:___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指导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指导___预案演练;督促指导___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范本),适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应急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效果评价,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2项目应急___职责现场指挥部下设应急防治、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等四个工作组。
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防治组:由安全管理部牵头,___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等。
物资保障组:由物设部牵头,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度保证供应;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采购。
安全环保应急预案5篇
![安全环保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dfb0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7.png)
安全环保应急预案5篇最新安全环保应急预案5篇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安全环保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最新安全环保应急预案精选篇1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环境主要监控目标对象为:电力供应、火情、空调异常。
监控对象表征为:UPS可监控数据(包括输入、输出、负载等)、烟雾、环境温湿度值。
环境监控报警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定为不同级别,予以不同处置,应急处置流程如下:一、紧急告警(一)机房烟雾告警1、如消防系统已启动,立即通知相关区域同志撤离机房。
2、如消防系统尚未启动,立刻调出该场地视频监控,确认是否有火情。
一旦确认火情,立即疏散,并确认消防系统能正确启动。
3、火警必须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中心主任、相关机房安全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和环境与设备工程师。
4、按消防相关程序处置。
(二)UPS输入掉电告警1、立刻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和相关机房负责人,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即刻响应并处理,通知机房负责人电池放电情况。
2、相关机房负责人待命响应,根据需要按预定程序逐级安全关闭各类系统或设备,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
3、如影响中心关键业务,由机房负责人作出判断,并立即通知业务所属责任部门。
(三)机房地湿告警立刻通知相关机房负责人和环境与设备工程师,现场查看空调底下是否有水管爆裂漏水。
备注:漏水事故影响不可轻忽,某些情况下会引起灾难性事故,请务必关注。
(四)UPS输出故障1、立刻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和相关机房负责人,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即刻响应并处理,通知机房负责人影响范围。
2、相关机房负责人立即响应,如影响中心关键业务,由机房负责人作出判断,并立即通知业务所属责任部门。
二、重要告警(一)监控数据通信中断告警发现监控数据通信中断告警,需要综合查看,首先排查是否网络原因,其次排查是否服务器原因。
以下状况考虑环境因素:如果同时有大面积的网络故障和服务器故障,很可能是UPS输出故障,立即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运行部负责人和系统部负责人。
环保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
![环保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ca46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c.png)
环保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环保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可能需要提前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保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环保的应急预案1一、活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仅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更严重的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破坏了人类赖以健康持久地生存的基本条件。
该活动希望在每一位居民的共同配合下,提高和加强居民对环保的认识,并鼓励居民以实际行动改善街道乃至社会的环境,共同肩负保护家园、保护地球的责任。
二、活动方案设想科学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林家彬认为,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应把这种认识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专家认为生态环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产品的重要特征,因此当生态环境需要人为投入来加以治理和保护时,它就具有了公共产品的属性。
因此“环保”是一个全民性的问题,政府的政策与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公民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所以,这个活动方案侧重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小角落做起,希望通过各项活动能真正让每位公民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同保护环境这一公共财产。
三、活动方案的计划内容和实施步骤(一)街道绿化,人人参与1、加强关于“环保绿化”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环保。
例如:张贴海报、标语;广告宣传;组织街道环保宣传活动等;2、街道领导可以与各家各户进行商议,讨论如何改善街道的生态环境,如实行“门前三包”的制度,从而使环保活动可从每个家庭做起;3、街道领导居委会组织群众进行一些“绿化”活动,例如:组织每个家庭的小孩参加植树、栽花活动;集资兴建“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带”;评选“优秀绿化小区”、“环保先进家庭/个人”等。
4、街道与街道之间可以进行活动交流,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从而把“街道绿化”的影响逐渐扩大,推向社会。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ea0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化工厂环保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事故扩散,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和人员伤害。
以下为化工厂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应急响应组织
应急响应组织应立即启动,包括应急领导小组、救援指挥部、专家咨询组、救援人员等,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快速行动。
2. 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环保事故,应第一时间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评估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采取必要措施阻止事故扩散。
3. 疏散与安全
确保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做好现场安全防护,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4. 环境监测
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物扩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清除。
5. 废物处理
对污染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安全处置,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 事后处理
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开展事故调查与分析,总结教训,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7. 危险品管理
加强危险品储存、使用和运输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8. 社会应急协作
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环保事故,及时传递信息,减少社会恐慌。
在化工厂环保事故中,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执行至关重要,只有行动迅速、高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bc65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c.png)
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条环境应急救援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确保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环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应急处理小组等,分别负责应急工作的指挥、协调、处理等职责。
第六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制定环境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工作流程、应急措施、应急资源配置等,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
第七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环境突发事件信息。
第三章预防与预警第八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减轻风险。
第九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监测预警。
第十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发现环境突发事件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及时报告上级环境和应急管理等部门。
第四章应急响应与处置第十一条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散,减轻环境污染。
第十二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根据应急响应预案,组织应急处理小组进行现场处置,采取隔离、切断污染源、清除污染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向上级环境和应急管理等部门报告环境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配合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四条上级环境和应急管理等部门应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应急救援。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范文(通用篇)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范文(通用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c2fb3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0.png)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范文(通用篇)一、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 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
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1. 成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环保、水利、气象、卫生、公安、消防、交通、安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五、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
(2)建立环境污染源档案,对重点污染源实施监控。
(3)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预警分级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六、应急响应1. 响应分级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2. 响应措施(1)一级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扩散,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2)二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扩散,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3)三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扩散,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5篇)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15a5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1.png)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根据《____环境保____》、《___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险辨实与评估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
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
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一)指挥机构1、专项指挥部。
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
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总指挥:刘大南副总指: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3、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组长: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4、物业管理(行政)。
协助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保卫治安、医疗、消防、物质供应等。
组长:李惠洲成员: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5、应急救援专家____安全环保部6、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应急处理工作____负责组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范本(三篇)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bd46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d.png)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排放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
这种事故往往会给人类健康、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害,对于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单位来说,应急处理与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进行研究和拟定,旨在提高应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和效率。
二、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初期的应急调度与处置(1)接警与报告在接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报警后,应立即通知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相关单位,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现场勘查与评估环境保护部门应立即派遣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勘查与评估。
同时,要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和二次污染。
(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环境保护部门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预案中应包含事故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2. 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与监控(1)事故区域划定与隔离根据事故性质和污染范围,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划定事故区域,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害扩散和人员伤害。
(2)人员疏散与救护环境保护部门应组织人员疏散,并按照预案进行人员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受伤人员和群众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3)污染物质清理与治理环境保护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污染物质的清理与治理。
同时,要做好监控工作,随时掌握事故扩散情况,确保治理效果。
3. 事故后期的修复与恢复工作(1)环境修复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环境修复方案,通过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迅速恢复受污染的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2)经济恢复与社会稳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环境保护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恢复计划,促进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1. 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与培训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成员一览表表格2、职责分配其中组长勇负责应急组织机构的建立及运行,副组长负责现场具体指挥,组员负责配合,财务负责落实应急处理资金及时到位。
值班电工负责供/断电。
其他人员负责具体环境保护应急处理。
二、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常见环境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固废物等),项目或公司应配备相应的基本应急器材(详见下表),以确保施工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及时进行。
三、人员培训项目应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现场基本救护知识,掌握常用应急救护法。
必要时可请有关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给予现场指导:四、通讯联络表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见《成员一览表》2、社会服务:火警:119 急救:120 报警:110五、定期进行演练项目部每季度组织一次环境保护应急处理演练。
演练容包括现场分贝仪的使用、联系落实附近医院及急救车辆、毒气中毒伤员运送、人员紧急疏散等,以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安全事故。
六、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1、遇到环境保护紧急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人员要有组织有次序的疏散。
2、在发生气体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良好之处。
3、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由救援组组长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操作,原地抢救。
8、对病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10、遇到对环境有污染的紧急事件,应立即将其制止或将其处理为正常状态。
七、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发生事故,进行处理后,应及时总结效果,对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修改完善。
八、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附件:附件1:大气污染的应急案附件2: 水污染的应急案附件3:噪声污染的应急案附件4: 固废物污染的应急案附件1:大气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事故报告环境气体污染时,人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等急症。
环境气体污染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第一条就是打开门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伤者或知情人立即向救援小组报告,报告采用联系的式进行。
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处理,如有中毒者同时联系医院抢救。
对于重病人员由副组长直接叫救护车进行救护。
发生重大事故,由救援组组长在24小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大气污染的处理(1)除尘技术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
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式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
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炉灶等应选用装有上述除尘装置的设备。
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淋水等措施防治。
(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吸收法: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SO2、HS2、HF2、NO x等。
吸附法:让气体混合物与多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现。
催化法: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法:是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化为无害物质的法。
冷凝法:是使处于气态的污染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的法。
该法特别适合处理有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如对沥表气体的冷凝,回收油品。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
该法应用广泛,成本低廉,但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物。
(3)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防止粉尘飞扬。
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它强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禁临空随意抛撒。
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围环境污染。
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和物质。
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标准。
工地茶炉采用电热水器,减少烟尘排放及污染。
搅拌机边经常洒水、降尘。
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三、吸入毒气的急救: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重后果。
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浓度时,可进入现场抢救。
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附件2 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事故报告水被污染的现象:水体产生难闻的气味、恶臭,水体混浊、不清澈、不透明。
人处于此种水体散发的气味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刺鼻,咽喉不适、疼痛;气味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水体污染事故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水体污染源,保持水体污染不再加重。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报告可采用联系的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使水体污染不再扩散。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水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由应急处理组组长在24小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废水处理技术(1)、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
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种。
物理法: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法。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分解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生物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代功能,将废水中成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2)、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回填使用。
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的污水,电(碳化钙)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现场油料存放库房,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如采用浇筑混凝土地坪前预铺油毡等措施。
使用时,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
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需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附件3 噪声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案一、事故报告环境中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称为噪音,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产生如下不良反应:噪音使人耳聋、使人产生头痛、脑胀、昏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悸、和全身乏力,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产生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噪音污染事件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噪音污染源,停止噪音污染。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报告可采用联系的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噪音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二、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面来考虑。
(1)、声源控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压缩机、燃气机、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清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气流能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它刚性结构的连接式等。
(3)、接收者的防护:a.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b.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嗽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c.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d.施工现场噪声的限值: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中的要求。
在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得超过标准的限值。
附件4 固体废弃物应急处理案一、事故报告当施工中产生建筑渣土、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包装材料等垃圾时,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如对土壤污染、对水域污染、对大气污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固废物产生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让固废物扩散。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报告可采用联系的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的有关固废物处理措施,不同固废物不同对待处理。
二、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控制措施(1)、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如下:建筑渣土:包括砖瓦、碎、渣土、混凝土碎块、废钢铁、碎玻璃、废屑、废弃装饰材料等。
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包括散装水泥、灰等。
生活垃圾: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玻璃、瓷碎片、废电池、废旧日用品、废塑料制品、煤灰渣、废交通工具等。
设备、材料等的废弃包装材料。
粪便。
(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是全位的,主要如下:侵占土地:由于固休废物的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