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优.选)
北京大学医学部8年制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北京大学医学部8年制流行病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b819265901020207409c7a.png)
差生的流行病总结名词解释(说明:经过主观的筛选了,考到没有的概不负责喔。
O(∩_∩)O~)1.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Rapid flucturation短期波动是在较大的数量的人群中,短期内某病的病例数突然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病势趋于平静。
3.Discriptive study描述性研究是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特点真实的揭露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4.Census普查是对特定时间、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全面的调查5.Sampling survey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果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即以局部推论总体的调查方法。
6.Exposure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7.Matching匹配又称配比,是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性作为匹配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匹配因素上保持一致的一种限制方法。
8.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变量加以匹配,企图使病例和对照尽量一致,有可能会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甚至降低研究效率。
9.Case-control study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10.Cohort study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队列是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11.End point观察终点指一个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局,或一项检测指标达到了某水平,至此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进行继续随访。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ef8c45402d276a201292ea5.png)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流行病学(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
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
(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 同期暴露人口× K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 同期暴露人口× K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bc0e03fe4733687e21aaf5.png)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上述定义得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人群,就是研究所关注得具有某种特征得人群,而不就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得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她相关得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得起点就是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研究得重点就是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得最终目得就是为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得区别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因素就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就是否就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
(完整word版)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470f73763231126fdb1101.png)
流病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简介)1、流行病学概念: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定义要点:人群观点;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疾病、健康促进;以研究疾病分布为起点;研究病因及流行因素;预防疾病;消灭疾病;既是一门实用医学又是一门方法学。
2、流行病学发展:学科形成前期(希波克拉底、威尼斯港检疫法、英葛朗特)学科形成期(英James Lind、英Jenner、法国革命、John Snow)学科发展期(现代流行病学)3、我国流行病学成就:伍连德博士—鼠疫、苏德隆—血吸虫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研究类别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监测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理论流行病学方法流行病学性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作用产生假设检验假设验证假设5、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对比;概率论;社会医学观;多病因论观点。
6、流行病学用途: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及其分布特点;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的效果评价;揭示疾病完整自然史;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结合实习讲义)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因为疾病的分布特征受病因所左右,所以它可提供病因、问题或假设的线索。
(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可帮助我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一个重要信息。
(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治、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测量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率、比、构成比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2.1 发病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发病指标定义公式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最新流行病学重点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流行病学重点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b16a2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e.png)
最新流行病学重点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科学。
根据研究设计类型,流行病学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是指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是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
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
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
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其公式为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同期暴露人口×K。
罹患率是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其公式为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K。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其公式为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K。
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其公式为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K。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家庭;地区分布包括国家间、国内、城乡和局部地区;时间分布包括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变异。
横断面分析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易感人口增加会导致麻疹流行,原因是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原因是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原因是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原因是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和莱姆病等。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DOC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16a65931126edb6f1a108c.png)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及重要观点 熟悉: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流行病学简史及我国学科成就,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级其学科展望1.2.握其构架以及每种研究方法的内容。
★注意:横断面研究①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出假设;②只能得出患病率,不能得出发病率。
(①②两点都是因为横断面研究是在一个时点或一个相当于时点的相当短的时间内做的研究,不能得知病因和结果谁在前谁在后) 3.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的特征:以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2)对比的特征:通过对比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疾病的原因和线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运用统计学的知识,样本推论总体;(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本章重点:掌握:描述疾病分布常用指标的意义、用途与计算方法;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疾病三间术语1.特点:1.2.3.4.12、帮助找到重点防治对象和重点防治疾病;3、探讨病因;4、制定预防和控制的措施;5、评价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指标(index):能够数量化的科学概念,如频数(frequency)、率,频率(rate)、比(ratio)、比例(proportion )。
重点注意个指标的分子、分母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以下公式重点掌握) (一) 发病率(incidencerate )1、定义: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并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K ⨯=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病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发病率 K=100%,1000‰,10000/万….. 23、应用(二) 1 K=100%,2、应用,(三) 1图表错误!未指定顺序。
2、应用:常用于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发生传染病是的流行病学调查、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其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 ★★★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以下公式重点掌握) (一) 患病率(prevalence )1、 定义: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7fa4d284ac850ac0242b8.png)
流行病学第八版题库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 A.传染病 B.地方病 C.传染病和地方病 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p 资料、得出结论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 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 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 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疾病、伤害、健康 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死亡,患病,伤残 E.以上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BCD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p 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2、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BCDE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分析^p 影响分布的因素 C.提出病因假设 D.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3、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社会医学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4、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ABDE A.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 B.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 C.疾病与健康的社区诊断与临床决策 D.病因观与病因推断 E.疾病防制的策略(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6983659767f5acfa1c7cda3.png)
第一章 绪论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流行病学中的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实际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3.、健康因、提供措施④三种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⑥六大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4.基本核心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横断面调查描述流行病学 监测 产生假设观察法 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流行病学 检验假设队列研究临床试验流行病学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个体试验 验证假设研究方法 现场试验社区试验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类型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应用制、健康促进、疾病防制效果评价。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纵向研究 生态学研究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监测 健康计划 提出假设 分析性研究危险因素 病因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评价 假设检验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人群现场实验 社区干预试验效果 效益 效应验证危险因素 假设流行病学试验 卫生服务评价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包括发病密度和累积发病率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K(K =100%,1000‰)应用: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适用于病因学探讨和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时,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发病专率: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别计算其发病率称之。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97ea71bcd126fff7050b6e.png)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是否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b5fb2327284b73f24250ff.png)
流行病学 人卫第8版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 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 否 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 设立比较组?是 否 是 否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 暴露←结局 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 生态学研究 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96d36f3c1ec5da50e270d3.png)
流行病学(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
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
(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K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K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K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K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二十一章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二十一章 流行性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884b05d82cc58bd63186bd3a.png)
2. 预防策略
(1)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对接触者的措施
第五节 两种重要的流感
第五节 两种重要的流感
(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 抗病毒药物储备; 9. 大流行性流感防范疫苗储备; 10. 在大流行期间提供疫苗供发展中国家使用;
11. 提供大流行性流感疫苗;
12. 对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分层定价; 13. 技术转让; 14. 可持续和创新性筹资机制。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疫情监测
监测目的
(1)掌握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 (2)掌握流感病毒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3)掌握人群免疫水平变化情况 (4)评价疫苗效果 (5)为流感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不断筛选新的疫苗代表株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一节 病原学
(一)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类
1.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1)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 直径80~120nm。 (2)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 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
第一节 病原学
(一)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类
1. 流行概况
(1)全球流行概况:2009年4月11~23日,墨西哥、美国相继出现 甲型H1N1流感病例,疫情在数日扩散至11个国家。WHO于2009年4 月27日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从3级提升到4级,4月29日提升至5 级,6月11日提升至6级,这是41年来WHO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传染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63c2f72b160b4e767fcff2.png)
流行病学学习笔记第一章 绪论★本章重点: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及重要观点熟悉: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流行病学简史及我国学科成就,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级其学科展望1.流行病学的定义: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面这图表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结构,也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提纲,一定要重点掌握其构架以及每种研究方法的容。
★注意:横断面研究①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出假设;②只能得出患病率,不能得出发病率。
(①②两点都是因为横断面研究是在一个时点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分析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个体试验 社区试验 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揭示现象 分析原因 验证措施或一个相当于时点的相当短的时间做的研究,不能得知病因和结果谁在前谁在后)3.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的特征:以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2)对比的特征:通过对比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疾病的原因和线索;★(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运用统计学的知识,样本推论总体;(4)社会心理的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本章重点:掌握:描述疾病分布常用指标的意义、用途与计算方法;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疾病三间分布的概念和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意义,描述疾病任人群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容熟悉: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综合分布的描述——移民流行病学了解:某些不常用指标(续发率、感染率、生存率)及地方性、外来性流行病学术语第一节概述1.疾病分布的定义及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疾病分布的定义(distribution of disease) 。
(名词解释):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像特点:1. 通过观察性研究获得;2. 群体现象(个体现象----症状、体征、功能变化等临床表现);3.三间分布;4.用频率指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