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论文终审稿)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研究论文

高考诗歌鉴赏研究论文

诗歌鉴赏研究论文我国古代的优秀诗词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

古代诗词鉴赏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类试题自2000年以来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其分值由3分逐年增加到8分,题型由选择题变成了主观性试题,试题难度也在相应地增大,考生的失分情况比较严重。

这种情况暴露了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缺乏切实有效的理论作为指导,传统的古代诗词鉴赏理论比较艰深,不便于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因此,有必要对高考古代诗词鉴赏试题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总结高考测试的内容,发现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规律,发展古代诗词的教学理论,以满足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需要,有效提高高考复习指导的效率。

自2008年到2014年,这七年的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的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取材广泛,测试内容丰富,测试的角度多变,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诗词教学与测试的重点和要点,对近几年的此类高考试题列表总览是十分必要的。

对高考诗词鉴赏类试题所选诗词的体裁、诗词的整理、考查的方式以及考查的内‘容等项内容进行研究,才能找到历年高考诗词鉴赏试题所涵的一些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

从试题的取材和试题类型看,唐宋诗词约占试题总数的86.5%;律诗、绝句占诗篇总数的92.6%,中调词占词篇总数的87.5%,小令占曲篇总数的100%;写景抒怀诗和思乡怀远诗曲占试题总数的64.9%。

选择题约占试题总数的29%,填空题约占22%,主观性问答题约占49%。

从考查能力的层级看,七年来在鉴赏类试题中考查综合能力的试题约占总题数的84%,其余的是识记题、单纯的考查理解能力的试题。

可见,考生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知识决不能应对鉴赏类试题的考查。

从设题角度看,在所选的33套诗词鉴赏试题中全部考查了词句理解和分析,占试题总数的100%;有31套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占试题总数的94%。

古诗鉴赏论文

古诗鉴赏论文

别有风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诗〗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日暮时分,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过,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名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作品介绍〗这首词在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

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

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

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

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

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

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

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但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此词写于李清照少女时期。

2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3页2侯孝琼回味。

诗经研究论文终审稿)

诗经研究论文终审稿)

诗经研究论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以《卫风·氓》为例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

本文以《卫风氓》为例,从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婚恋诗的特色,从侧面突出诗经中婚恋诗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和奇特风格。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一、引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

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卫风氓》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修辞手法1、《卫风氓》的思想内容经过了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幸福的婚姻对于妇女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妇女渴望的自由幸福不仅没有得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寒心的休书!于是,弃妇凄婉便给《诗经》平添了些许的恨与怨。

诗词鉴赏论文

诗词鉴赏论文

诗词鉴赏论文诗词鉴赏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通过对诗词作品的审美感受和主题意义进行评析,以揭示其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

在论文中,可以选择一首经典诗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首先,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诗词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可以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所研究的诗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特点。

其次,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可以从语言、形式、意象、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对诗词的词句选择、修辞手法、声音韵律等语言艺术的分析,探讨诗词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

可以从诗词的结构、押韵格律等形式特点入手,分析其对诗词意境的塑造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对诗词中所使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进行解读,揭示其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可以通过对诗词的主题和内涵进行分析,探究其所折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

最后,在结论部分,可以对诗词的鉴赏意义进行总结,并进行作者和作品的评价。

可以提出对于诗词鉴赏的启示和对于文学研究的贡献。

可以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对于未来诗词鉴赏研究的展望。

在撰写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及对于诗词鉴赏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还可以借助修辞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诗词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解读。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多个诗词作品的比较和对比,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总之,一篇诗词鉴赏的论文需要对诗词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充分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评析,从而揭示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同时,还应该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进行学术研究和论述。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古典诗词鉴赏——走近时代造就的才女屈原在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无数风流人物所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深深震撼着后人。

在古典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慢慢积累,斟酌古代诗人的用词技巧,联系当时的生活背景,国家,仕途命运,品析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怀。

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正源自古代文人用笔的高超,以及对现实生活、仕途、国家命运的深刻品寓。

高中时代,忙于备战高考,少有时间品读李清照的作品,泛读中感受到她的情怀,婉转缠绵的笔作,内心世界的强大,婉约派的巅峰之作深深地打动着我。

老师在课堂上也曾赏析了李清照的词并分析了她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遭遇。

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词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一种莫名的安静的感觉,或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或沉重忧虑、沉郁感伤,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引起历代文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她从女性特有的心理出发,挑选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用女性独有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更加别有风致,独树一帜。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巨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人称"易安体"。

下面就赏析其《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关于诗词议论文(合集5篇)

关于诗词议论文(合集5篇)

关于诗词议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关于诗词议论文关于诗词议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词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诗词议论文1古往今,有不少诗人留下来美词佳句,而我却情有独钟于李煜的《渔父词》。

唐朝有李白写有《把酒问月》:宋朝有苏轼留有思乡的《水调歌头》;清朝有郑燮留有出尘脱俗的诗句;当代有叶挺,写有雄心壮志的《囚歌》;现有朱自清文笔清新的《荷塘月色》张满红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让我记忆犹新,“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则让我一段时间内沉迷其中,后来,经过上网查询,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秦始皇一统七国,荆轲去刺秦王,所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词》这首诗,是我偶然从一首歌末尾听来的,刚开始,没什么,后来,不知不觉,竟开始喜欢这首诗了,这首诗表现出文人绝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万顷波中再得自由"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比起现代的诗词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诗词,《洞仙歌》、《湘妃怨》、《玉楼春》、《虞美人》、《临江仙》都别具一番风昧,有的凄美惨凉;有的则是抒景感怀;而那宫妃,也是众多诗人锁描写人物:花蕊夫人、杨贵妃、虞美人、梅妃。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诗、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的代表,具有历史风范,不恐绝代风华,往事已去,只是那往事背后令人心酸的回忆。

风华绝代,往事如烟;乱世之中,那些唐诗宋词,一一保存完整,流芳百世,细细品味时,会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这也是一种乐趣,意料之中的乐趣。

关于诗词议论文2鸡年新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

作为诗词爱好者,我收看了全部比赛,并通过手机同步参与了比赛。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 姓名:XXX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

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1.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

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唐宋诗词鉴赏论文课程名称:唐宋名家词导读没落皇帝与文坛奇葩——李煜学院______管理学院_____________专业_____工商管理______________年级班别______08级2班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3108004679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郑若明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吴晓蔓老师__________2021 年 9 月 29 日没落皇帝与文坛奇葩——李煜历史化作尘埃,只有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仿佛风一样地拭过,让我们接近但又永远无法触摸到那个谜一样的人物——李煜。

岁月无情,带走了千百年前的回忆,却留下了千万年后的悲伤。

就像只是苍天的一个玩笑,给了他这么显赫的地位,同样也给了他这么多的痛苦。

俗话说的好“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即使是皇帝的他,也没能逃脱这命运的枷锁。

南唐的兴衰,来得太快,去得也快,转瞬间的“天上人间”叫人措手不及,风雨飘摇的世道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人生没办法像汪国真说得那么潇洒“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所有的痛,所有的恨,所有的愁绪都只能通过这简单的文字寄托给来世今生。

一段路的终点,必是另一段路的起点。

皇帝的身份,或许真的给了他太多伤害,但是,没有这样的经历,李煜还有没有后来的千篇佳作,还能不能走向文坛的高峰?!李煜词作最大的特点是含有一种悲情,感情才是文字的土壤,感情才是诗词的甘露,感情才是章节的养分,感情才是佳作的灵魂。

在这一字一句中,他用了最简洁的言语,融入了最深沉的情感;在这一分一毫之间,他用了最少的文字,承载了最多的无奈与哀愁。

心灵一旦蒙上一层灰,眼睛看见什么都将是灰色的。

美好的景物容易使人联想起以前的美好,更是刺痛彷徨的内心;哀凉的景色,也无可避免的让人对眼前的处境产生绝望。

种种对比之下,生活就只剩下无奈与哀愁。

一句“往事只堪哀”足以表达他身在汴京追忆往昔的千般无奈,万种哀愁。

古诗词鉴赏论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析王昌龄《闺怨》诗歌从形成之初到后来的一路发展其题材一直不拘形式,纷繁多样。

闺怨诗就是其中一株奇葩,千百年来这类题材的诗一直层出不穷,在中国古代诗坛上大放异彩。

这类诗或寄托着闺妇对出外宦游的郎君的牵挂,或对行军打仗多年却杳无音信的夫君的担忧,或是闺中寂寞凄清之情的排遣。

无疑,王昌龄的这首《闺怨》是这类诗的代表。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的主旨一开始就在题目中点出:开篇就表明这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诗。

当然,如果只靠开篇点题这个常用诗歌创作技巧的话,这首诗也算不上什么佳作。

下面慢慢道来。

只看前两句的话有些令人诧异,因为诗中写着少妇没有忧愁啊,她悉心打扮登上翠楼观赏春景,观赏着这个朝气蓬勃,万物复苏能令人心中萌发出生机,兴起对未来美好憧憬之意的季节之景。

其实不然,因为诗题已经暗示了奠定了这首诗的基调,所以很让我们产生疑问,迫切想知道这首绝句的后两句内容。

果然,后两句笔锋忽然一转将诗的基调一下拉到主题上了。

“忽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妇在楼上欣赏着春日之景:楼下不远处烟笼杨柳,莺啼鹊鸣之声不时入耳,堤上碧草凄凄,不少情侣骑马踏青打此而过。

是啊,又是一年春游时,此情此景,让少妇忽然想起了往年郎君与自己一起郊游嬉戏的场景,往事不自觉地一一呈现在脑海中……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怀念的时光啊!可惜如今只剩我一人独倚翠楼,夫君一去不觉已经三年了,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他现在是不是也在和我一样触景伤情呢他是否感受到了千里之外我对他的思念呢想起当时临行时我对他的嘱咐:“大男儿当志立四方。

只盼早日博得功名归来.愿君不负我。

”如今他音书未寄,也不知道是否他赢得了功名,对当初的爱情还是否那般坚贞不渝呢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劝他去寻求功名了……诗中以一个“忽”字将女主人公内心表露无疑。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

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有的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有的寓意感慨身世的凄凉。

如“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李百药《咏在狱(咏物诗) 蝉》)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褚澐《赋得蝉》)“ 烦君最相惊,我亦举家清。

” (李商隐《蝉》),在不同身世经历的诗人笔下,平凡常见的蝉各具性灵,仿佛是品格高尚的高士形象的化身。

而在历代鳞次栉比的咏蝉诗中,最受称颂、广为流传的就数这道《在狱咏蝉》诗了。

在狱咏蝉》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不但没有无病呻吟,更非“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平常慨喟。

它抒写的是含冤莫辨的深切哀痛。

该诗是骆宾王于仪凤三年在狱中所作。

他下狱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然而多数认为是被诬陷的。

例如有传说,武后专政,排斥异己,严刑苛法,告密之风盛行。

骆宾王屡次上书讽谏,因此获罪撤了职,并以贪赃入狱。

也有人依据他的《狱中书情》,分析“三缄慎祸胎”等语,认为他是言语不慎招来了莫须有的打击。

具有侠义性格的骆宾王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就借咏蝉来替自己的清白申辩,宣泄心中激愤之情。

诗的序言中他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昭雪疑狱)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在狱中诗人触景生情作该诗,既向知己的朋友诉说自己的冤屈,又表明了对昭雪信心不足。

序言的末尾说:“非为文墨,取代幽忧云耳。

”由此可见所写都是肺腑之言。

诗的首联点题,上句中的“西陆”,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

蝉声唱,指蝉的鸣叫。

诗序里说:“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虫响悲乎前听?”诗人失去了自由,听了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声,觉得异乎寻常,深感其中有一种幽咽、凄楚的意味。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第一篇: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传授鉴赏知识和应试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未遵循古诗词鉴赏学习规律和学生鉴赏能力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鉴赏教学存在一系列矛盾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感研究理论,借鉴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语感培养教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及症结,指出古诗词鉴赏活动的特点和鉴赏能力形成的特点,论证了语感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语感培养对实现学生鉴赏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措施:语感培养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的重构、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归宿,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矛盾问题,提高鉴赏课的效率,而且将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悟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论文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古诗词鉴赏论文吧!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在诗词的意想、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

关键词:诗词鉴赏意想形象语言技巧中学生中有许多学生爱好古诗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古诗词阅读较少,鉴赏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读不懂古典诗词。

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现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相差甚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一、必须牢牢记住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

1.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

多情月与水。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月、水多是思乡念家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诗歌鉴赏——结构 终稿

诗歌鉴赏——结构 终稿

高考诗歌鉴赏——结构1、(2011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问题: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2、(2006辽宁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确:luòquè,怪石嶙峋,不平貌。

问题: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简要赏析3、(2007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问题: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点绛唇途中逢管倅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问题: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问题: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问题: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古典诗词赏析论文

古典诗词赏析论文

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 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

当年, 春日迟迟, 园林如绣, 游目骋怀, 该是心旷神怡的。

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

这个悲, 是今天的悲, 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 也可以说, 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 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情能移境, 境亦能移情。

”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 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 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

一般说来, 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 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

鸟语也好, 花香也好, 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

诗人缘情写景, 因而景随情迁。

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 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 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

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联, 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 “花鸟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 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

”这里, 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 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对杜甫有直接影响。

“花溅泪”、“鸟惊心”一联, 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 是整首诗的中心, 起承上启下作用。

上两句, 忆昔游而悲, 见花鸟成愁, 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 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 正在南窜途中。

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 从这一句生发的。

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 才提到湘江, 点破诗题, 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 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这首诗, 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 哀与乐的衬比, 以昔日对照今春, 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 南与北的衬比, 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 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鉴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诗词鉴赏范文1500字

诗词鉴赏范文1500字

一、古诗词鉴赏作文1500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翠竹有心扎根破岩,才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坚毅。

人亦如此,让心灵扎根,目标在前,才有了拼搏的动力。

泰戈尔说:“种子向往春天时便成了花。

”有心最要紧,让心灵在向往中扎根,便有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我想起“草原曼巴”王万青。

谁能想到这个都市的骄子,能够扎根艰苦的甘南玛曲45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位心怀梦想的大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扎根藏区工作,仅仅用好奇的字眼来诠释是远远不够的。

与时代同步,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的力量,在不断驱使着他用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心最要紧,坚韧的心灵就此扎根于梦想的土壤。

因为有心,所以奔跑,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因为拼搏,所以成功,泪水与汗水中都盛满了希望。

王万青让心灵扎根,在奔跑中昭示:坚韧的生命就是如此骄傲。

他因为口吃而自暴自弃,他因登台演讲而遭人嘲笑,然而他——德摩斯梯尼,这个坚韧的灵魂,将自己的灵魂扎根于希望,每天含着石子,面朝大海朗诵。

清朗的海风吹送来梦想的芬芳,海浪宣读着誓言与他为伴。

有心最要紧,五十年如一日,他终成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

他有心扎根,让灵魂飞翔,他在演讲台上,用清晰流利的言语向人民诉说着梦想的力量,让人们懂得:有心最要紧,唯将心灵之根深深扎住,以努力和拼搏为翼,才能展翅飞翔。

还记得“索道医生”邓前堆吗?这个28年来来来往往于怒江两岸的乡村医生,为村民健康担忧。

曾经迷茫,也曾经退缩,然而心中有爱却让他在苦难中觉醒,让自己的心灵扎根于怒江的热土。

有心最要紧,所以在冰冷的索道上,他以赤诚的奉献,奏出了旷世的绝响,在绳索上起舞,在怒江边歌唱。

他把根扎在风雨故土,在这个风波迭起的时代向人们昭示: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唯有心扎根,方能绽放梦想,让生命飞翔。

有心最要紧,少一些“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浮躁,多一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有心最要紧,少一些“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孤愁,多一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有心最要紧,在拼搏中让梦想的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芬芳之中,踏出一路花香!二、求诗歌鉴赏,1500字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

古诗词书稿审读意见范例

古诗词书稿审读意见范例

古诗词书稿审读意见范例书名辛弃疾词校笺评审专家点评这是一篇远远超越审读报告的审读报告。

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是一本书的审读报告竟然写3万字左右,在参评的审读报告中是不多见的,甚至是仅有的,虽然写的篇幅很长,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因为言之有物,言之凿凿,像是一篇学术论文,讲版本选择的缺失、校勘中的错漏、标点、引文、错别字、学术观点等方面的问题,有据有论。

其二是不仅对自己正在编辑加工的图书进行了细致的审读工作,提出了修改的意见与建议,而且还指出了其所依据的两部主要参考书存在的错漏,而这两本参考书的作者是国内权威,出版者也是国内最权威的古籍出版机构。

在审读报告中指出给同行的问题,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贬低他人,也不是为了市场竞争,而是一个责任编辑的责任使然,这在审读报告中也是不多见的。

其三是责编不仅对所审读的文稿内容十分熟悉,而且对于同类选题的情况也非常熟悉,达到了可以与作者进行切磋探讨的程度,从学术的角度帮助作者完善作品,这在审读报告中也是不多见的。

“三个不多见”所体现的是责任编辑的编辑功底、学术功底。

初读此审读报告时,看到责编对稼轩词版本流变的了解、对稼轩词句熟稔,我以为责任编辑是一个学术功底深厚的老先生,但是看了责任编辑证书,才发现责编是一个80后。

后生可畏,中国编辑后继有人。

职务/职称:编辑/副编审日期:2018年8月13日一审意见一、对原稿的评估目前,学界最为通行的稼轩词整理本为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

2013年,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郑骞先生的《稼轩词校注》;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辛更儒先生的《辛弃疾集编年笺注》。

邓广铭、辛更儒先生主业为史学。

邓先生自言他的笺注把功夫倾注在考证史实上,于文学自身较少顾及。

郑先生《校注》则属于未完稿,由林玫仪教授整理出版,留存有“先天”的遗憾,如笺注简略等。

本稿充分借鉴了现有稼轩词的整理成果,特别是邓广铭先生、郑骞先生的精彩考论,并力求着重笺释稼轩词的文学属性。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及‎其艺术特色‎【内容摘要】: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

有一百三十‎首词、过万首的诗‎和大量的散‎文。

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祖国的分‎裂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陆游的诗篇‎主要描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阔,思想鲜明,主题深刻,在思想上、艺术上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关键词】:思想爱国特色影响【正文】:陆游出生在‎金军灭辽后‎南下入侵北‎宋的动乱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幼小的陆游‎就目睹了金‎兵的践踏肆‎虐,国家的严重‎分裂,百姓的颠沛‎流离,有志之士的‎慷慨陈辞。

父辈们宁死‎救国的精神‎给他种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他全身的血‎液中无不奔‎腾着爱国主‎义的细胞。

因此,陆游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他虽然一直‎受到投降派‎的打击和迫‎害,多次被罢黜‎贬名,他把自己的‎人生壮志和‎热情、自己的满腔‎的热血和悲‎愤全部倾注‎到了诗歌当‎中,因而诗中的‎激昂慷慨总‎是和悲愤沉‎郁结合在一‎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他诗‎歌最为显著‎的特点。

但是这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一个方‎面,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拓宽和创新‎,影响和启迪‎了当时乃至‎后世的诗人‎,意义重大。

一、陆游爱国主‎义思想在诗‎歌中的主要‎表现(一)、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一生心‎系国家,忧国忧民。

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古诗《关山月》表达了诗人‎内心坚决抵‎抗金兵的强‎烈愿望。

诗词鉴赏论文

诗词鉴赏论文

当时只道是寻常唐诗宋词一直都是文化中的瑰宝,常常不由自主地想或许就是因为古人习惯吟诗作对,习惯在庭前书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所以古时的青山绿水才格外的秀美吧,或许那时即使是寻常百姓也习惯在大自然中寻找感情的寄托,抒发自身的情怀,一如现代的都市人习惯在灯红酒绿中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

因此自然的美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心田,诗词的影响也渐渐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若唐宋时的文人墨客真能穿越时空来到当世是否会如纳兰容若一般饱含辛酸地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然后黯然神伤,格外珍惜那种不曾被污浊的大自然。

其实诗词被我们遗忘了太久,也丢失了太多。

常常固执地认为当第一篇白话文出现时,我们有一项伟大的改革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当白话文盛行时我们习惯用直白的诗句表达,却将那种古典韵味丢失。

古人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炼字只为让诗词读来更简练准确而又生动,而现代诗却不尽然。

这从当时的王勃在为滕王阁写诗时却独空一“空”字而那大官派人再三相询最后愿以千金来买那一空字便可见一斑。

我一直都偏爱于古典诗词,总觉得读现代诗少了那些朦胧美和意蕴感。

每次读现代诗浅显易懂,对诗中的描绘的情感即便隐晦也易理解。

然而读古典诗词时即使诗中描绘得很简单的情感,每次读来却就是觉得这首诗要比现代诗读来更美。

席慕容在诗中描绘: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此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与你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为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诗中有人辗转反侧,寤寐求之。

但是我更喜欢古典诗词那种在外界景物熏陶下深藏的情感,那种经过无数次炼字后得来的诗词意蕴。

张可久诗云: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中并没有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情感,然后我就在那里幻想我在雨打芭蕉的夜里会想什么,是否会彻夜难眠,在不发达的交通下偶然收到云中寄来的锦书是何等欣喜若狂,面对如海的思念却有家难回是何种感觉,唯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已。

诗词并没有明写自己的感情,但句句都让我为之嗟叹,所有景物在诗人眼中都在衬托他的情感,真可谓句句景语皆情语。

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曹操《短歌行》赏析姓名孙雅专业旅游管理院系人文学院学号1207074132《短歌行》赏析曹操由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奸雄”到京剧舞台上白脸“奸臣”再到这里的“英雄”,曹操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然而,在文学史上,曹操才华横溢,给后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

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现在重读经典,心中似升腾起万丈豪情,一股英雄气让我有了鉴赏的冲动。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

曹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门望族,也不像孙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没有刘备的整日挂在嘴边的那么一点点的皇室血统,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论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浅谈诗词之美论文序号:80姓名:陈恩燃院系:会计学院会计三班诗宋词,中华民族之瑰宝也!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大词人用了无数传颂不衰的诗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的空间。

诗词在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诗词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我看来。

诗词美的审美体验就是诗词对人的情感的一种激发过程。

当人们与诗词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融合的时候,诗词中的体验也就给予了人最真实的感受。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体验。

可见人们对美的体验带有主观性,而同文学作品一样,诗词的来源的现实,只不过是经过了提炼,使得人们对其有了更深的体会。

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

意境之美,哲思之美,自然之美,声音之美,语言之美等等。

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

而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

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

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

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李煜的诗词中充满了泪水,而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恰恰就是他在国破家灭之后取得的。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最后的词中,到处都充满了伤感。

优美的句子,体现出的却是他的绝望。

正如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哲思之美。

我想,李商隐的诗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特别的他的《无题》系列,在艺术上,在思想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们常用来歌颂老师辛苦工作,表现一种奉献的精神,我想是再贴切不过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样的表现了恋人之间那种默契和爱意。

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

一种悠远的,更加接近于本质的东西从人们的内心中分离出来。

而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气势,也很有哲理。

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写出来的诗词也分外的有气势,有分量。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自然之美。

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诗词表现手法,写景的诗句也是很多的。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我认为都是写得非常好的。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充满了恢宏的气势。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

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

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

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由景入情,浅浅说去,节节相生,句句翻新。

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处,达到了顶峰。

声音之美。

用诗词来表现音乐之美,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中那优美的语句用来表达音乐简直就是令人叫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是多少形象的描写啊,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了那动人的琵琶声。

更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到最后连形象描写都抛开了,而以一种更加贴近意境的东西来描绘。

我想每一个读完《琵琶行》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另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样也是写音乐的名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将声音的描写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诗词来说,狂放,浪漫,有气势的诗词更容易打动人。

而细腻,婉约的诗词得有更多的经历之后才会渐渐感觉到其中的好处。

有的诗词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而我们也能够很快地从中获得乐趣。

而我觉得有很多的诗词更像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一样,有时候别人能够体会得到其中的奥妙,而我却觉得不怎么样。

反过来,我觉得很好,但别人也觉得一般。

我想这可能更加注重人的个体性体验吧,又或者说要有更多的阅历,经历过才能够明白。

然而还是会有一些共通的,有的时候尽管一时间我不明白其中的妙处,可仍然能够感觉其出色的地方。

就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我只是单纯的觉得这句诗很好,因为语感,意境。

便要我说,我想我是说不出来的。

又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读诗向来是不求甚解的,只在语感中去体会,而我觉得诗词给我带来的,让我感觉到首先是韵律之美,接着才是意象美,最后才到意境美,哲思美。

有时并不能感觉到那么深。

尽管当时不明白,但我还是觉得带给我的好处很多,至少我能在读它的时候,慢慢的感觉到一种快乐,一种平和,和一种享受。

“人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如是说。

就如宗教中所说人皆有神性一样,人皆有诗性,我想有句话说得好,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相对论中有一句话,“光在大质量客体处弯曲。

”我想这又何尝不是一句诗呢悼亡感伤之美。

悼亡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诗歌的一种,其过程和题材是较为曲折和特殊的。

在古代灿若星河的诗词海洋中,悼亡诗词作为一颗奇异之星,其光芒在整个古典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虽然它过早的陨落了,但它闪耀的地位和它独有的感伤之美却是其他诗歌所无法比拟抑或企及的。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

”[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之意。

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

自西晋潘岳首先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

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

[2]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之美。

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

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 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 于是抚存感往, 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 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

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岁时阻,闺芜日夜深。

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

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

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

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

”;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得前年春, 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 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 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地翻, 相看不相识。

”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 空留遗迹, 独帏凄寂之苦;或抒发追思迷离, 呜咽难绝的心绪, 其情其境, 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

[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上, 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 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

它往往以爱情为经, 以死亡为纬, 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

而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

如元稹《六年春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悼念亡妻, 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 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 只写旁人哭泣, 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 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

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

象这种化解不开, 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朝都到眼前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

”;纳兰性德《浣溪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 是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流露。

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

诗人郁结于胸, 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

使人“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 其打动人心的魅力, 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

”(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

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

”(陈祖范《悼亡》)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又如王海洋《悼亡》“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

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金。

”这里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 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茶淡饭,却毫无怨言。

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将腕上金镯相赠。

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 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

”[5] 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二、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以眼前的凄凉景致和妻子的生前旧物衬托其感伤美。

触景生情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

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

悼亡诗词正是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赋物以情, 移情于景, 使景物人情化。

这时景物已不再是客观的物, 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 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