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复习过程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6 插入多个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6 插入多个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13eea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f.png)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6插入多个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1.类型: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类型(N≥3)2.方法:自交法3.过程:将转基因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判断:以插入A基因为例(A基因完全显性,无累加效应,无A基因的染色体上等同于有a基因)(1)插入一个外源基因A插入一条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2)插入两个外源基因A①插入一条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②插入一对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100%为A基因性状。
③插入两对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5:1。
(2)插入N个外源基因A①插入一条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②插入一对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100%为A基因性状。
③插入两对染色体上Ⅰ:插入其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5:1。
Ⅱ:插入其中三条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自交子代100%为A基因性状。
Ⅲ:插入其中四条染色体上,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自交子代100%为A基因性状。
④插入M(<N)对染色体上Ⅰ:如果每一对染色体只有其中一条有A基因,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A m a m,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m-1):1。
Ⅱ:只要其中一对染色体上均含有A基因,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A,自交子代100%为A基因性状。
⑤插入N对染色体上每一对染色体只有其中一条有A基因,个体基因型相当于A1a1A2a2……A n a n,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n-1):1。
【典例3】(2021·浙江高考真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纯合不抗除草剂水稻(2n)(甲),获得转基因植株若干。
从转基因后代中选育出纯合矮秆抗除草剂水稻(乙)和纯合高秆抗除草剂水稻(丙)。
专题四(2)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专题四(2)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7d48495d0d233d4b14e6958.png)
返回目录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三、已知显隐性,如何判断基因位于X和Y的 同源区,还是仅位于X的非同源区,还是位于 常染色体上?
典例3: 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非 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同 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棒眼 (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 棒眼果蝇和纯合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 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的非同源区。写出你 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遗传图解。
00:48 第2张
已知显隐 性
答案
返回目录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一、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2.若不知显隐性,判断显隐性及基因位于 思路导引 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不考虑同源区)
典例2: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 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 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 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 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 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 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 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休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 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 正反交实验 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只杂交一代,
分析一对基因, 分离定律
00:48
自由组合 定律
第8张
返回目录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2013· 全国课标卷Ⅱ,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 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 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 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 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做出多 【解析】依题意,假设翅长用 (A、a),眼色用 (B、b)表示, 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 从子一代分离比可以看出长翅为显性;第一种♀ AaXbXb 解析 B 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 AaX Y;第二种♀Aabb ×♂AaBb;第三种 答案 B b b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 ♀AaX X ×♂AaX Y;第四种♀AaBb×♂Aabb;第五 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AaXbXb×♂AaXBYb;第六种♀AaXBXb×♂AaXbYb; 4 __________ 种。 因此除题意中的 2种外,还有4种假设。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e5383ba15acfa1c7ab00cc50.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你会了吗?基因是许许多多的DNA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受基因控制。
高考中经常出现通过亲代基因判断子代性状或通过子代性状判断亲代基因类型的题目,要判断基因呈显性还是隐性,首先应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否为伴性遗传),即弄清是在常染色体上、在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同源区段上。
在Y染色体上的情况最容易辨识,即遵循纯粹的父子遗传(如常见的控制男性第二性征的大量基因),此种情况相信都在同学们的掌控范围之内,故不再深入讨论,仅以下列几种情况作为参考。
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用相对性状的个体(纯合体)做正交、反交实验。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结论: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的显隐性已知显性的雄性(纯合子)×隐性的雌性(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结论: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显性的雄(纯合子)×隐性的雌的其他用途1用于区分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的同源区段结论: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典例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
下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其中雌性亲本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若子代雄果蝇变现为腿部有斑纹,则此对基因位于A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腿部无斑纹,则此对基因位于B段。
高考生物专项复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
![高考生物专项复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edaccd3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2.png)
1.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若限定一次杂交实验来证明,则可采 用“隐性雌×显性雄(杂合)” [即aa(♀)×Aa(♂)或XaXa× XAYa或XaXa×XaYA]杂交组 合,观察分析F1的表型。分 析如图:
基本模型
2.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未限定杂交实验次数时,则可采用 以下方法,通过观察F2的表型来判断:
注: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若正 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细胞质中。
基本模型
(2)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
基本模型
(3)在确定雌性个体为杂合子的条件下
典例突破
1.(经典高考题)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 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 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_不__能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典例突破
(2)_若__具__有__暗__红__眼__的__个__体__雄__性__数__目__多__于__雌__性__数__目_,则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_若__具__有__暗__红__眼__的__个__体__全__是__雄__性__,则r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类型二 探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4.某昆虫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刚毛与截毛是一对 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独 立遗传。现有长翅刚毛雌性个体与残翅截毛雄性个体作亲代杂交,子一代均为 长翅刚毛,子一代随机交配,子二代表型及比例见下表,则两对相对性状中,
微专题3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微专题3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216ee2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1.png)
考向2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的判断
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类型的方法:
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某昆虫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分别由等位基因 、 控制;腿型有粗腿和细腿,分别由等位基因 、 控制。其中 、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基因不位于 染色体上。研究小组从该昆虫群体中选取一灰体昆虫甲(♀)与一黄体昆虫乙(♂)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4种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子代体色的表现型与母本甲不完全一致
(2) 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 、 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① 若 、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亲本体色和腿型两对基因,并注明甲、乙)。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以上两对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填“遵循”、“不遵循”或“无法确定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微专题3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考向1 基因之间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判断基因之间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选择或者培育出基因型为 (同时含两对等位基因)的植株。 第二步:利用基因型为 的植株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4314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1.遗传连锁法:遗传连锁法是通过观察遗传突变或多性状同时遗传的情况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当两个或多个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可以独立地遗传给子代。
而当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会同时遗传给子代。
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2.插入突变法:插入突变法是一种将外源DNA序列插入到已知基因上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该基因的位置。
例如,科学家可以将一个反义DNA片段插入到已知基因上,并观察插入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染色体映射法:染色体映射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染色体标记或可识别的DNA序列,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有缺陷染色体的DNA序列与正常染色体的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染色体上承载缺陷基因的特定区域。
4.非连锁分析法:非连锁分析法是一种独立于遗传连锁法的方法,用于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微卫星标记等多态性基因标记,通过复杂的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相对物理位置法:相对物理位置法是利用不同种群中的同源染色体达成互换片段,通过比较基因重组频率计算出基因的相对物理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逐渐构建染色体图谱,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总结起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包括遗传连锁法、插入突变法、染色体映射法、非连锁分析法和相对物理位置法。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而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和与其相关的疾病。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备考复习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备考复习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b6e6990740be1e640e9a56.png)
解析:亲代的雌雄果蝇都是灰身,F1 雌、雄蝇中黑 身各占14,说明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身为隐性。 亲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F1 雄蝇中白眼占12,说明眼色基 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体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A 项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 AaXBXb、AaXBY, F1 雌蝇基因型为 AaXBXb 或 AaXBXB,不会出现白眼果蝇, B 项正确;因为黑色在常染色体上为隐性,F1 雌雄蝇中黑
答案:D
根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可确认基因位置:若后 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 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 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 在性染色体上。
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项目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正反交实验⇒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基因在X染色体上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
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
杂交方法。即:
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 隐性雌× 隐性⇒在X染色体上 纯合显性雄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
解析: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 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 XgY, 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 G 基因(即 G 基因纯合)时会致死。 由于亲代表现型不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 为 XGXg,子一代基因型为 XGXg、XgXg、XGY(死亡)、XgY。 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 时致死,D 项正确。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一)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87e49b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a.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一)概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研究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
方法一: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测序是一种高效和精确的方法。
通过对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
方法二:FISH技术FISH技术是一种利用探针与靶DNA结合的方法。
将基因组或染色体DNA进行处理,并标记上荧光信号的探针,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FISH技术不需要DNA序列信息,因此,即使未知基因的序列也能找出其位置。
方法三:比较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通用区域,快速确定已知和未知基因的位置的方法。
比较基因组学基于相同物种间的相似性,大概率的可预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方法四: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利用富含特定序列的引物扩增DNA的方法。
通过PCR扩增,可对目标序列进行定量、精确和高通量测定,从而精确地判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
结论以上四种方法中,基因组测序和FISH技术是常用的方法,但比较基因组学和PCR技术也有其优点。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可用的资源、成本和目标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
综合各种方法,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特征,为基因定位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补充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能够用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SNP芯片:SNP芯片是一种基因芯片,判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精度高且速度快。
•跨物种比较基因组学: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物种基因组之间的共同区域来判定基因的位置。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进化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例如哺乳动物。
•遗传连锁分析:遗传连锁分析经常用于研究复杂疾病的遗传。
该方法通过分析遗传连锁性极强的单倍体片段,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组表情谱分析:该方法用于描述基因在不同时期或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帮助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5 多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5 多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1bc6c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2.png)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5多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N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相对复杂,总体可分为完全独立遗传、部分独立遗传和完全连锁三种情况。
方法一:N对等位基因综合分析1.过程:将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或测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2.判断:(1)若自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为(3:1)n,或测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为(1:1)n,则说明这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出完全独立遗传,全部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自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3:1)n,或测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1:1)n,则说明这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出部分独立遗传,部分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独立遗传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满足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3)若自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为3:1或1:2:1,或测交后代的分离比(或其变式)为1:1,则说明这N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出完全连锁遗传,全部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满足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方法二:先两两分析后综合分析1.过程:先将任意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进行自交或测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从而判断任意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最后再进行综合,即可判断N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
2.判断:(1)若任意两对等位基因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均为9:3:3:1分离比(或其变式),或测交后代均为1:1:1:1分离比(或其变式),则说明这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出完全独立遗传,全部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任意两对等位基因自交部分后代的表现型均为9:3:3:1分离比(或其变式),部分为3:1或1:2:1;或测交后代部分为1:1:1:1分离比(或其变式),部分为1:1;则说明这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出部分基因独立遗传,部分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独立遗传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满足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巧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巧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0858a2e192e45361066f5aa.png)
巧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类题型不仅考查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考查分析、推理、综合和运用能力。
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探究,常出现的形式是:提出问题→设计方法→预期结果→相应结论。
1.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1.1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基本思路:应选用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杂交。
分析:以上遗传图解分析可知,若后代雌性个体表现型全为显性,雄性个体表现型全为隐性,则是伴X遗传;若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全部为显性,则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例: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呈显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明这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或X 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方案:亲本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预期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2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
基本思路: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用正交和反交来证明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分析:由以上遗传图解分析可知,若正交所产生的F1的表现型和反交所产生的F1的表现型不同,与性别有关,则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正交所产生的F1的表现型和反交所产生的F1的表现型相同,与性别无关,则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dbcf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9.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基因的位置是指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对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方法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1. 遗传连锁分析(Genetic Linkage Analysis):遗传连锁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基因在家族中的分离方式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家系研究的理论,结合家族基因型和表型信息,分析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通过观察特定基因在家族中的遗传方式,可以大致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2. 分子标记连锁分析(Molecular Marker Linkage Analysis):分子标记连锁分析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如多态性位点)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和比较家族成员之间的分子标记,来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最常用的分子标记是DNA上的多态性位点,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简单重复序列等。
3. 遗传图谱绘制(Genetic Mapping):遗传图谱绘制是一种通过构建遗传图谱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基因重组的原理,利用不同基因座之间的重组频率,建立基因座之间的距离和顺序,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遗传图谱绘制常用的手段有连锁分析和重组分析等。
4. 排序(Sequencing):排序是一种直接测定基因序列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现代测序技术(如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等)对基因进行测序,得到基因的具体序列。
通过比对已知的染色体序列,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 FISH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体特定区域的DNA序列结合,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2c55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一种线型结构,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
我们在研究某个基因时需要知道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对于理解基因功能和研究基因相关疾病都很重要。
方法一:遗传连锁分析遗传连锁分析是一种确定基因位置的经典方法。
这个方法基于这样的事实:在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越接近,它们就越有可能同时遗传给后代。
因此,以平滑的变化(遗传连锁)观察在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基因型。
方法二:基因重组频率分析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两段 DNA 互换它们的顺序,这样可以改变基因之间的距离。
基因重组的频率是表示基因位置的一种方法。
如果两个基因在同一个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距离越短,重组的频率就越小;如果两个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重组频率就是50%。
方法三:物理定位物理定位是指使用实验室技术来定位基因。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克隆图谱、核酸杂交、基因测序等方法来定位基因。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确定基因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研究基因功能并开发药物,治疗某些疾病。
方法四:单倍体分型法单倍体分型法是一种新的基因位置判定方法。
大多数人类有两个染色体,其中父母各贡献一个染色体给子女。
然而,少数人只有一个染色体,这种情况被称为单倍体(haploid)。
单倍体分型法利用这些人的遗传信息,通过比较现代人的基因和古人类遗骸的基因,来确定某个基因的位置。
在研究基因时,我们需要使用多种方法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无论我们使用哪种方法,确定基因位置都是理解基因功能以及研究基因相关疾病的关键。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染色体结构和遗传特征,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0e39e5a216147916112822.png)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1.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即:正反交实验⇒⎩⎪⎨⎪⎧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 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X 染色 体上(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
即: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性⇒在常 染色体上2.基因是伴X 染色体遗传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位于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 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仅位于X 染色体上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2)结果推断⎩⎪⎨⎪⎧①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4.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第2章(微专题1) 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第2章(微专题1) 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4efdf23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4.png)
(和1隐)性若性F状2雌出雄现个,体则中该都基有因显位性于性常状
染色体上 2.结果推断(2)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 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 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四、探究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设计] 1.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 自交后代性 状分离比为 9∶3∶3∶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1∶1。 2.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两种类 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自交还可能产生三种表型;考虑交 叉互换,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四种表型, 但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不表现为 9∶3∶3∶1,而是表现为两多、两少的比例。
5.在 XY 型性别决定生物中,X、Y 是同源染色体,但是形态差别较大,存 在同源区域和非同源区域。图甲中Ⅰ表示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 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 X 和 Y 所特有的基因, 在果蝇的 X 和 Y 染色体上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 A 和 a 分别控制果蝇的刚 毛和截毛性状,E 和 e 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解析 (1)要验证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可选择纯种截毛雌果蝇(XbXb)和纯种刚毛雄果蝇(XBYB 或 XBY)杂交。 (2)若这对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XbXb× XBY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刚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B;若这对基因只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XbXb×XBY,子代雌果蝇表现为刚毛, 雄果蝇表现为截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3)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毛基因是 一对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6讲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
![第16讲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8528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7.png)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学讲义必修2]第16讲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1.一对基因位置的确认——设计实验确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1)若性状显隐性已知,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是否与性别相联系予以确认。
隐性性状(♀)×显性性状(♂)↓若雄性子代中有显性性状(或雌性子代中有隐性性状)↓可确认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或确认基因应在常染色体上)(2)若性状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设计正反交实验确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相同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两对基因位置的确认(1)判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①根据自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自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根据测交法判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对F1进行测交,若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或其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会出现两种或三种表现型,测交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四种表现型。
3.已经确定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进一步确认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1)分析题目中子代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再看性状有无性别差异,无性别差异(即同一性状雌雄比例为1∶1)则位于常染色体;雌雄有别则位于性染色体。
(2)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专题四(2)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专题四(2)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683429180b1c59eef8c7b490.png)
显隐性已知,可用隐性雌
性个体和纯合显性雄性个 体杂交的方法。
答案
10:27
第7张
返回目录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综合应用
思路导引
(2013·全国课标卷Ⅱ,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
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
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
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
等【位解基析因】是依位题于意常,染假色设体翅上长,用还(A是、位a),于眼X染色色用体(B上、做b)出表多示,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
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
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
种从合子理一的代假分设离,比其可中以的看两出种长假翅设为分显别性是;:第翅一长种基♀因Aa位Xb于Xb常 染×色♂体Aa上XB,Y;眼第色二基种因♀位A于aXb染b×色♂体A上aB,b棕;眼第对三红种眼为显性;
解析
翅♀长Aa基XB因Xb和×眼♂色A基aX因bY都;位第于四常种染♀色Aa体B上b×,♂棕A眼ab对b红;眼第为五显 答案
新人教生物学一轮复习素养加强课:5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新人教生物学一轮复习素养加强课:5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d498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a.png)
新人教生物学一轮复习素养加强课5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提升点1根据信息判断基因的位置1.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基因位置(1)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示例分析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为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为4∶0,雄蝇中为1∶1,二者不同,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
2.依据调查统计数据判断基因位置1.(2022·广东惠州模拟)一只灰体直毛正常眼雄果蝇与一只黄体分叉毛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各性状的数量比见下表(子代数量足够,不考虑突变与互换)。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子代性状灰体直毛正常眼雌性灰体直毛无眼雌性黄体分叉毛正常眼雄性黄体分叉毛无眼雄性B.果蝇的毛型基因与眼型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果蝇的体色基因与毛型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根据上述数据,三对性状中只能确定无眼性状是隐性性状C[子代灰体∶黄体=1∶1,正常眼∶无眼=3∶1,灰体正常眼雌性∶灰体无眼雌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无眼雄性=3∶1∶3∶1,说明果蝇的体色基因与眼型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子代直毛∶分叉毛=1∶1,正常眼∶无眼=3∶1,直毛正常眼雌性∶直毛无眼雌性∶分叉毛正常眼雄性∶分叉毛无眼雄性=3∶1∶3∶1,说明果蝇的毛型基因与眼型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根据子代表型可知,灰体和直毛连锁遗传,黄体和分叉毛连锁遗传,故体色基因与毛型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一只灰体直毛正常眼的雄果蝇与一只黄体分叉毛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无眼个体,说明无眼为隐性性状,而雌性个体全为灰体直毛,雄性个体全为黄体分叉毛,可推断灰体直毛为显性性状,三对性状中均能确定显、隐性状,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如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专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定授课人:彭正涛时间:4月9日地点:三(15)班一、基础梳理1、一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类型主要遗传特点细胞质遗传①母系遗传:Fl性状总是受母本控制;②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伴Y染色体遗传男不传女2、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A 、a)(如: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常染色体上X(或Z)染色体上X、Y(或Z、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所有可能杂交方式主要遗传特点在一个自然群体中,显隐性且基因型未知时:1、多个相同表现性个体杂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为隐形,否则为显性;2、多个相对形状个体杂交,后代占多数的性状为显性★与在常染色体上的不同:Y上无相关基因,导致X a在雄性(XY)中的表现几率大于雌性(XX):1、伴X隐性:雄隐多于雌隐;伴X显性:雌显多于雄显;2、特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X A YX A X a×X A Y★与伴X的共同点:性状仍与性别相关联★区别于伴X:Y上存在等位基因且只传给雄性后代,特征最明显的杂交组合:X a X a×X a Y A3、两对基因(A、a、B、b)控制的性状类型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形主要遗传特点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自由组合灵活应用杂合子自交后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及测交后代4种基因型4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时性别分开、性状分种表现型比例开二、方法汇总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从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萨顿提出的的假说三、题型展示类型一:系谱、数据分析类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左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思路整理:充分应用假说演绎法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F X f BbX F Y。
思路整理在同一性别下分析不同性状的分离比,再将不同性别的同一性状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类型二、实验设计探究类1、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b控制。
(1)若想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该抗病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应选的杂交亲本性状为:父本不抗病,母本抗病。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①_若后代雌株全为不抗病,雄株全为抗病,则抗病性状为伴X遗传_。
②_若后代雌雄中均有抗病与不抗病植株,则抗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思路整理充分利用伴X遗传的特点2、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思路整理四、训练提升1、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1)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 a 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
(2)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写出亲本基因型正交反交(基因用 B 、 b 表示)。
(3)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2、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提出假设假设一:等位基因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假设二: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P 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 B↓X B X b X b Y BF1刚毛雌蝇刚毛雄蝇P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X B X b X b Y刚毛雌蝇截毛雄蝇(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 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
3、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II-5的基因型为。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④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4、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是/不是) 伴X 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
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1 和Ⅰ-4 婚配、Ⅰ-2 和Ⅰ-3 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 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5、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甲乙丙丁表现型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AY、Xa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_____ ____ 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但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甲和乙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杂交,F1中,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正常翅红眼果蝇占F1 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某基因型为XBXb 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的眼色为。
例题 1、c 2、⑴常染色体X染色体⑵灰身直毛灰身直毛⑶ BbX F X f BbX F Y1、答案:(1)不抗病、抗病(2)若后代雌株全为不抗病,雄株全为抗病,则抗病性状为伴X遗传;若后代雌雄中均有抗病与不抗病植株,则抗病为常染色体遗传2、提出假设假设一:等位基因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假设二: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P 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 B↓X B X b X b Y BF1刚毛雌蝇刚毛雄蝇P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X B X b X b Y刚毛雌蝇截毛雄蝇预期结果与结论:(1)若子一代雄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2)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1、(1)常隐(每空1分)(2) (5分)由题意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亦可先画遗传图解,后对突变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进行说明,其中,对突变基因的位置的说明 l 分,显隐显隐性的说明1分:遗传图解3分)(3) (2分)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答案】(1)①隐性(2)②Ⅲ-1、Ⅲ-3和Ⅲ-4(3)③Ⅰ-2、Ⅱ-2、Ⅱ-4④Ⅲ-23、【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2)①HhX T X t HHX T Y或HhX T Y ② 1/36 ③1/60000 ④3/54、答案:(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2)AaBb AABB 或 AaBB(AABB 或 AABb)5/95、答案:(1)甲丁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卷曲翅,正常翅)(2)卷曲翅:正常翅=2:1(3)AaX b Y 1/6 (4)红色或白色(只答一种不得分)例题 1、c 2、⑴常染色体X染色体⑵灰身直毛灰身直毛⑶ BbX F X f BbX F Y1、答案:(1)不抗病、抗病(2)若后代雌株全为不抗病,雄株全为抗病,则抗病性状为伴X遗传;若后代雌雄中均有抗病与不抗病植株,则抗病为常染色体遗传2、提出假设假设一:等位基因存在于X、Y的同源区段假设二: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P 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 B↓X B X b X b Y BF1刚毛雌蝇刚毛雄蝇P纯种截毛♀×纯种刚毛♂X b X b X B Y↓X B X b X b Y刚毛雌蝇截毛雄蝇预期结果与结论:(1)若子一代雄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2)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1、(1)常隐(每空1分)(2) (5分)由题意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亦可先画遗传图解,后对突变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进行说明,其中,对突变基因的位置的说明 l 分,显隐显隐性的说明1分:遗传图解3分)(3) (2分)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答案】(1)①隐性(2)②Ⅲ-1、Ⅲ-3和Ⅲ-4(3)③Ⅰ-2、Ⅱ-2、Ⅱ-4④Ⅲ-23、【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2)①HhX T X t HHX T Y或HhX T Y ② 1/36 ③1/60000 ④3/54、答案:(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2)AaBb AABB 或 AaBB(AABB 或 AABb)5/95、答案:(1)甲丁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是正常翅(卷曲翅,正常翅)(2)卷曲翅:正常翅=2:1(3)AaX b Y 1/6 (4)红色或白色(只答一种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