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观改造与更新前期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作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它的景观体系的形成将提高会展中心品质。 (3)地块位于区域内地形的高点,周围的景色将揽于怀中,有很好的景观开发潜力。 (4)场地地形变化丰富,有效地利用将创造有趣精致的景观。 2.4.2 不足 (1)景观缺乏整体感。 (2)场地内植物、设施与景观等稍显老旧,缺乏管理。 (3)项目地块中的大草坪区目前只作为节庆摆放花坛使用,平日人们对其的使用极少,属于低使用率地块。而 公展广场上仅有的两排树池座椅并不能满足大流量人群对室外休闲设施的需求。 (4)会展中心前广场大气却略显空旷,景观单调乏味,缺少景观细节。
质、实用功能、独特魅力的会展景 观。 3.2 设计定位 项目定位为:具有地域特色的 会展景观环境。设计力求高标准, 为市民、游客、与会人员提供一个 优美舒适的休闲、旅游以及洽谈环 境,使之成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 然情感交流的场所。 3.3 设计目标 (1)以“建设东盟区域性国 际水平,国内一流会展环境”为设 计目标,将会展景观建设成集游 览、观赏、展览等为一体的,具有 生态性、艺术性、国际性的景观。 (2)兼顾景观的国际性与现 代化,形成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
台地地形
远眺的视角
大草坪区稀疏的植被
空旷的会展前广场
设计定位
三、设计原则、定位与目标
3.1 设计原则 以“景观品质为前提、功能需 求为基础、特色文化为关键”作为
四、设计理念与策略
4.1 设计理念 (1)设计的景观与会展中心 建筑相协调,打造会展中心的精品
设计的原则,建设一个具有艺术品
工程。
会展中心除配有机动与非机动 停车场外,还设有直升机停机坪。
用地比例
道路 停车场 绿化 建筑 广场
2.2 现状照片
4
3
2
点1停车场旁道路
点2 机动车停车场
点3 树阵
点4 绿化斜坡 9 7
6 5
1
10 8
点5 广场一角
点6 电动汽车充电站
点8 直升机停机坪
点9 会展前广场
点7 建筑外侧楼梯
wenku.baidu.com
点10 东部大草坪
区位优势。
1.3 项目意义 项目计划对会展中心包括前广 场在内的绿化区域进行景观的改造 与更新,其意义如下: 1.3.1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 优质的会展景观展现在宾客面前,
为市民、游客、与会者等提供旅游
休闲、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洽谈 合作的一个舒适环境。 1.3.2 作为会展中心区的处部 环境绿化,它的景观营造将提升该 区的绿化水平和景观品质。 1.3.3 对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 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c
b a
剖面图a
剖面图b
剖面图c
1.3 现状竖向分析
f e d
2.4 现状场地适应性分析 2.4.1 优势 (1)场地位于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内,会展中心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窗 口。其周围的绿地能成为改善会展中心外部景观、提升环境文化氛围的一个有力载体。
(2)南宁以举办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展现出它的经济活力和开放潜能,逐渐成为东盟区域性国际城市。会展中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观改造与更新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南宁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 部地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国家园林城市,享有“中国绿城”
的美誉。南宁呈三面环山的盆地形
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终年树常绿,花常开, 果常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项目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 观的改造与更新,它的建设将提高 会展中心景观档次,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宁市会展中心区内,规划用地面积 约为32公顷。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绿 约8.9公顷。 1.2 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市会展中心区,南宁市民族大道东 段与竹溪立交交汇处的东南角,地 理位置为东经108°22’,北纬 22°48’。会展中心紧邻市行政办 公中心与城市主干道,具有明显的
规划区
会展建筑
现状分析
二、现状综合分析
2.1 现状用地分析 项目地块被现有道路分成若干 部分,它们功能各不相同。除建筑
占地外,用地最多的休闲绿地由两
部分组成,一是位于机动车与非机 动车停车场之间的树阵区域,为硬 质景观;二是位于广场东侧的大草 坪,为软质景观。人们可以进入这 些休闲绿地中,但其内可供人们休 息的设施尚缺,因此利用率不高。 会展中心的前广场,占地约 40亩,其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绿化, 广场平整空旷,缺少景观细节。 会展中心靠近竹溪大道一侧有 一高约40余米的阶梯式挡土墙,是 因会展建筑依山而建而形成的结构
室外空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场地内部及周边的自然条件,如地 形起伏等。 (2)“以人为本”,在满足 市民、游客、参会及参展人员需求 的基础上将场地、设施等与整体环 境融合,实现功能景观化。 (3)体现环保和循环经济。 (4)融入地域风格。 4.2 设计策略 (1)场地的设计结合会展中 心的室外展览的功能,不再是单纯 的休闲场地。 (2)保证场地和绿地的高使 用率,即不论是节庆或平日,都不 乏独特的景观。 (3)设计概念呼应会展主 题,使景观与建筑之间有所沟通, 整体统一,局部独特。
2.3 现状竖向分析 整个会展中心区域均处于土坡 之上,呈南高北低的地形趋势,除
了广场外,其它地块均能感到明显
的坡度变化,部分区域为台地外貌。 场地内最大高差约40米,前期处理 后多为缓坡,局部坡度较大或设立 挡土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和利用 地形因素,做到“因地制夷”。
建筑红线
1.3 现状竖向分析
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质、实用功能、独特魅力的会展景 观。 3.2 设计定位 项目定位为:具有地域特色的 会展景观环境。设计力求高标准, 为市民、游客、与会人员提供一个 优美舒适的休闲、旅游以及洽谈环 境,使之成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 然情感交流的场所。 3.3 设计目标 (1)以“建设东盟区域性国 际水平,国内一流会展环境”为设 计目标,将会展景观建设成集游 览、观赏、展览等为一体的,具有 生态性、艺术性、国际性的景观。 (2)兼顾景观的国际性与现 代化,形成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
台地地形
远眺的视角
大草坪区稀疏的植被
空旷的会展前广场
设计定位
三、设计原则、定位与目标
3.1 设计原则 以“景观品质为前提、功能需 求为基础、特色文化为关键”作为
四、设计理念与策略
4.1 设计理念 (1)设计的景观与会展中心 建筑相协调,打造会展中心的精品
设计的原则,建设一个具有艺术品
工程。
会展中心除配有机动与非机动 停车场外,还设有直升机停机坪。
用地比例
道路 停车场 绿化 建筑 广场
2.2 现状照片
4
3
2
点1停车场旁道路
点2 机动车停车场
点3 树阵
点4 绿化斜坡 9 7
6 5
1
10 8
点5 广场一角
点6 电动汽车充电站
点8 直升机停机坪
点9 会展前广场
点7 建筑外侧楼梯
wenku.baidu.com
点10 东部大草坪
区位优势。
1.3 项目意义 项目计划对会展中心包括前广 场在内的绿化区域进行景观的改造 与更新,其意义如下: 1.3.1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 优质的会展景观展现在宾客面前,
为市民、游客、与会者等提供旅游
休闲、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洽谈 合作的一个舒适环境。 1.3.2 作为会展中心区的处部 环境绿化,它的景观营造将提升该 区的绿化水平和景观品质。 1.3.3 对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 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c
b a
剖面图a
剖面图b
剖面图c
1.3 现状竖向分析
f e d
2.4 现状场地适应性分析 2.4.1 优势 (1)场地位于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内,会展中心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窗 口。其周围的绿地能成为改善会展中心外部景观、提升环境文化氛围的一个有力载体。
(2)南宁以举办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展现出它的经济活力和开放潜能,逐渐成为东盟区域性国际城市。会展中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观改造与更新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南宁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 部地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国家园林城市,享有“中国绿城”
的美誉。南宁呈三面环山的盆地形
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终年树常绿,花常开, 果常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项目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景 观的改造与更新,它的建设将提高 会展中心景观档次,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宁市会展中心区内,规划用地面积 约为32公顷。其中建筑占地面积绿 约8.9公顷。 1.2 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市会展中心区,南宁市民族大道东 段与竹溪立交交汇处的东南角,地 理位置为东经108°22’,北纬 22°48’。会展中心紧邻市行政办 公中心与城市主干道,具有明显的
规划区
会展建筑
现状分析
二、现状综合分析
2.1 现状用地分析 项目地块被现有道路分成若干 部分,它们功能各不相同。除建筑
占地外,用地最多的休闲绿地由两
部分组成,一是位于机动车与非机 动车停车场之间的树阵区域,为硬 质景观;二是位于广场东侧的大草 坪,为软质景观。人们可以进入这 些休闲绿地中,但其内可供人们休 息的设施尚缺,因此利用率不高。 会展中心的前广场,占地约 40亩,其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绿化, 广场平整空旷,缺少景观细节。 会展中心靠近竹溪大道一侧有 一高约40余米的阶梯式挡土墙,是 因会展建筑依山而建而形成的结构
室外空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场地内部及周边的自然条件,如地 形起伏等。 (2)“以人为本”,在满足 市民、游客、参会及参展人员需求 的基础上将场地、设施等与整体环 境融合,实现功能景观化。 (3)体现环保和循环经济。 (4)融入地域风格。 4.2 设计策略 (1)场地的设计结合会展中 心的室外展览的功能,不再是单纯 的休闲场地。 (2)保证场地和绿地的高使 用率,即不论是节庆或平日,都不 乏独特的景观。 (3)设计概念呼应会展主 题,使景观与建筑之间有所沟通, 整体统一,局部独特。
2.3 现状竖向分析 整个会展中心区域均处于土坡 之上,呈南高北低的地形趋势,除
了广场外,其它地块均能感到明显
的坡度变化,部分区域为台地外貌。 场地内最大高差约40米,前期处理 后多为缓坡,局部坡度较大或设立 挡土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和利用 地形因素,做到“因地制夷”。
建筑红线
1.3 现状竖向分析
和文化内涵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