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关于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文学常识1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08-10-27|添加评论骑着猪上船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下面作者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称之为《诗》,又称“诗三百”,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三类。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它和《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2.《楚辞》和屈原《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式长短不齐,中间常用“兮”为节。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人们长将“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离骚”。
《离骚》想象丰富,文辞绚丽,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最早典范。
3.《论语》和孔子《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后世尊他为孔圣人,传说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4.孟子和《孟子》《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古代诗歌五首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五首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
-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在文学上,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其诗风慷慨悲凉、气魄雄伟。
2. 诗歌解析。
- 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
诗的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点明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高挺立的壮阔景象。
这里的描写就像我们站在海边,看到那海水浩渺,海中的岛屿像一个个巨人一样矗立着,特别有画面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从岛上的草木写到秋风中的大海波涛,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雄浑气势。
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可秋风一吹,大海就涌起了巨大的波涛,感觉就像大自然在展示它的强大力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可是全诗的高潮部分。
曹操想象日月星辰都在大海里运行,这脑洞开得可够大的。
他把大海写得无比浩瀚,好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这也体现了曹操那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1. 作者简介。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渴望入仕,却又不愿受官场束缚,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2. 诗歌解析。
- 诗题中的“左迁”就是被贬官的意思。
王昌龄被贬到龙标这个偏远的地方,李白听说后就写了这首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李白听到了好友被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
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这种景象本身就有点哀伤,就像给王昌龄的遭遇蒙上了一层悲伤的纱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特别妙。
李白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跟着王昌龄一直到夜郎西边。
他就像在说:“明月啊,你带着我的牵挂和担忧,陪着我的好友一路去吧。
”这种把无形的情感寄托给明月的写法,既浪漫又充满了对友人深深的关怀。
1.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局部,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古代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无曰雅,六曰颂,现在一般认为,风雅颂三类是音乐曲调名称,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艺术手法,按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3.《论语》、《孟子》的说理性:《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论”立名的说理性散文著作。
它主要通过记述孔子的言行及其少数弟子有关的言行,表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
《论语》的文体特征重在说理,记录孔子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的语录体著作。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创。
《孟子》虽然是说理性的论辩散文,但读来并不枯燥晦涩,相反,我们能随时感受到它生动活泼的表达,这是因为《孟子》运用了多姿多彩的形象。
能够用大量的具体事物表达更加深广的道理。
孟子在设喻时,极尽变化之能,将譬喻和说理以各种形式相结合,置于文中,使文章既富于变化,又说理透辟. 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
4.《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充满哲学思想。
5.楚辞的特点;“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6.司马迁《史记》艺术成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
古诗词文学常识
古诗词文学常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东坡居士——宋、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芦川居士——张元干半山老人——王安石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柳泉居士——蒲松龄陆游自号放翁欧阳修自号醉翁4、四季类: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2、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律诗通常是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句诗的字数分五律和七律。
3、诗人: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2)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3)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诗人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七绝圣手—王昌龄诗魂——杜牧5)诗人别号:青莲居士——李白耐辱居士——司空图5)唐诗风格:唐诗中风格迥异。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古诗文文学常识
古诗文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诗歌1、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等选入高中课本。
2、《长恨歌》一一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一一乐府诗一一白居易一一唐代。
3、《琵琶行》一一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古体诗一一乐府诗一一白居易一一唐代。
4、《长恨歌传》一一唐传奇小说一一陈鸿一一中唐。
5、《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鼻祖。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歌,(主要收录屈原的诗)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的又一部诗歌集,它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诗歌总集。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
《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6、《湘夫人》《国殇》《楚辞》屈原一—战国时期楚国人——古体诗。
7、鲍照——南北朝——《拟行路难》(其四)古体诗乐府诗。
8、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
自号“少陵野老”。
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有《杜工部集》,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阁夜》《登高》《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诗篇,我们都欣赏过。
9、《蜀相》《登高》《阁夜》——杜甫——近体诗言律诗;《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一—杜甫近体诗五言律诗。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白居易,字乐天。
号______ 。
中唐____ 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 —,__________ ”。
他的诗分为三类:也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有极大的艺术成就。
2、屈原,名平,字原。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他开创了我国__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 __________ 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的代表作有《》《》《》等。
3、鲍照,______ 学家,字_______ 。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18首。
七言诗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_____ ,河南巩县人,自号___ 。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_________ 。
杜甫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 他被后人冠以 ______ 的美称。
李白评价杜诗“___________ :'。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_______ 诗人。
代表诗有“三吏” “三别”分别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 ,_______ , _____ 。
其它代表有《》《》《》等。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以 __________ 为主。
5、陆游,字____ ,号__ ,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代表作有《》《》《》。
8、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 ,杰出的 ___ 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很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得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就是古代得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得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与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与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得曲子)与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得有关知识①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诗得音律角度来划分得。
二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近体诗就是指唐初形成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得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得诗歌都就是古体诗。
②律诗与绝句(又叫截句)律诗与绝句得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与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就是绝句,都有平仄声得要求。
八句以上得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就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得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得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与创作得乐歌,简称为乐府。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的体类(1)大历十才子活跃在唐大历年间(766—779)的十位诗人。
分别是: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其诗多为应景献酬之作,少部分诗刻画了动乱年代士人凄惶悲戚的情感,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
诗风追摹谢朓,清空疏秀,语言洗练,艺术造诣较高。
(2)王杨卢骆体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其创作扭转了齐梁诗的绮靡之风。
对唐诗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人对四人诗风有如此评介: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3)元白体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的诗风。
(4)元白张王指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主要指他们的乐府诗。
四人均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重要成员。
从诗风而言,元白较平易,张王则偏凝炼。
(5)韦柳体韦柳是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之合称。
二人长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淡远。
但风格有异,韦较为简古,柳则更为淡泊。
(6)长庆体元稹、白居易首创的以铺叙为主要特色的七言歌行体,如《连昌官词》、《长恨歌》、《琵琶行》。
(7)西昆体李商隐诗辞采华丽,又好用典故,意旨深微,被后人称之为“西昆体”,对宋代诗人颇有影响。
(8)张王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之合称。
长于乐府诗,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诗风浅近,也称之为张籍王建体。
(9)宫词一般描写宫中生活,对帝王的奢侈淫逸予以讽刺,寄托沧桑之感。
宫词中以抒发宫女孤寂哀怨的宫怨诗为主。
形式以七绝为主。
(10)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岑参之合称。
二人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诗风雄浑豪放。
但风格同中有异,高适悲壮而厚重,岑参奇逸而峭拔。
(11)初唐体唐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年间(618—712)。
其总体诗风尚未完全摆脱陈隋绮靡诗风的影响,但已趋向雄丽,气格较为淳厚,遣调用语富丽典赡。
这也是古体向近体过渡的一个时期。
对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有陈子昂;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
(12)盛唐体唐开元至代宗永泰年间(713—765),唐诗的空前繁荣时期,不仅古近体兼备,音节优美,而且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
古代诗词文学常识
古代诗词文学常识古代诗词文学常识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代诗词文学常识,欢迎查看。
古代诗歌的分类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先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诗经》里的诗多为四言诗。
(《蒹葭》、《采薇》)2.《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左传》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所记录、整理,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称为“亚圣”。
著有《孟子》,提出“性善论”。
7.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
著有《荀子》,主张“性恶论”。
(《劝学》)8.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老子》,即《道德经》。
9.庄子,名周,字子休,道家学派代表人,与老子并称“老庄”。
对待生活:一切顺应自然,著有《庄子》。
(《秋水》)10.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著有《墨子》。
11.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称其为“仲父”。
著有《管子》。
12.韩非,法家代表人。
著有《韩非子》。
13.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兵家。
著有《孙子兵法》。
两汉1.“乐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分为本纪(天子)、世家(诸侯)、列传(天子、诸侯外的人)、书和表五个部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3.刘向,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
诗歌基本常识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秋风、家书交代了所写 的景、人、事:在秋风的日子里,身处 洛阳城的诗人想给家乡亲人写一封信。 形容词“恐”,动词“又开封”,说明 写信回家,临到要把信发出去,又怕还 有什么话没有说完,所以又打开信封。 寻常的细节“临发又开封”。很传神,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2 、 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做到知 人论世。 掌握诗人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 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对 理解诗歌非常关键。如杜甫的诗大多抒 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之情,王维的诗 大多抒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情等, 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大多抒发矢志报 国、壮志难酬、慷慨愤世之情等。
3、关注关键词 (1)表明时、地、人、事的词。抓 住这些词能大概了解作者所写的事件 和情感。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 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 向往。 1、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
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2、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
方。
★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
传达惜春之情。2、表现爱情的美好, 传达思念情人之切。3、表现时事变
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
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一、诗歌基本常识
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首联
• (第一句),(第二句)。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颔联 (第三句),(第四句)。 •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颈联
• (第五句),(第六句)。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尾联 • (第七句),(第八句)。
词牌名,无实 意,不能提供 阅读信息。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 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思乡、思亲的代名词。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唐诗人
杜牧:字牧之,号杜樊川。善用绝句讽 咏史事,作品有《赤壁》《过华清宫绝 句》《江南春绝句》《山行》等。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为其 名句。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南宋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主要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 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著有《剑南诗稿》。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诚斋体”。 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天祥: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代表作 《正气歌》《过零汀洋》。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 《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等。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等人倡 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创作了许多针砭时弊的 诗歌。
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代表作《游 子吟》。 刘禹锡:字梦得。其诗多向民歌学习,代 表作《石头城》《乌衣巷》《竹枝词》。 李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 奇特,语言峭丽凝炼。代表作:《李凭箜 篌引》《雁门太守行》等诗。
——启功(元白)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 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诗歌的基本知识
押韵
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 相近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这就叫押韵。 押韵的字称为韵脚。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 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 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 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 辛弃疾
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三 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诗史”。 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 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圣”。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
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 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 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 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 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 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 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 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 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 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 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廉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祁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谷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先秦诗歌——萌芽
《诗经》: 产生时代:西周到春秋中叶. “六 义”: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代 表 作:《关雎》《静女》《氓》 《无衣》《伐檀》《硕鼠》 意 义: 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名平,战国时楚人,第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称“三闾大夫”。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
屈 原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骚》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 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 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柳 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关于中国诗歌: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规律: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
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 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 的较少。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韵脚:难、残、干、寒、看
3、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曹氏三父子
风骨遒劲
★建安文学
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田园诗派
★南北朝 山水诗派
陶渊明
谢灵运
闲适冲淡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南照北信
“乐府双璧”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自名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做过彭泽令,后世亦以此 称之。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返回
近体诗
是唐代形成、完善起来的一种新诗 体,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 严格规定.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律诗和绝句
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 第三、四句为颔联, 第五、六句为颈联, 第七、八句为尾联。
返回
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 高适的《燕歌行》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 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 “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 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 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 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 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 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每句五字的叫“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的 叫“七言律诗”
绝句共4句,也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返回
中国古代诗史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 等 五 代 词:李煜 宋诗宋词:宋诗—苏轼、王安石、陆游、杨万里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 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吴伟业、龚自珍等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 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中国古代 诗歌常识
诗词鉴赏讲座一
起源
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一般把《诗经》 作为中国诗歌史的起点。
中国古代诗体
古体诗(古风)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诗 词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 仿作。包括“歌、行、吟”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 (五代宋) 小令
散曲
曲
(元)
套曲
杂剧
长歌行
两汉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集和创 作乐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孔雀东 南飞》《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作品,南朝萧统 收入《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行》《迢 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五言诗的成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 《咏荆轲》。 成就:田园诗鼻祖。
南北朝乐府
南朝乐府:现实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爱情生活。代表作《采莲 曲》。 北朝乐府:浪漫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北国风光和战争生活。代表 作《木兰诗》《敕勒歌》。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唐初现实主义诗人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
照邻。
贺知章:《回乡偶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千古名句欣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