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含参考答案
(vip免费)2.(vip免费)2.1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3)
![(vip免费)2.(vip免费)2.1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3)](https://img.taocdn.com/s3/m/83ab915e0740be1e640e9a02.png)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2.2.1 对数的换底公式 及应用(3)
复习 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 a > 0,a 1,M > 0, N > 0 有:
loga (MN) logaM logaN (1)
loga
M N
logaM
loga N
(2)
logaMn nlogaM(n R) (3)
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N
log m N log m a
3) log4 3 log9 2 log 1 4 32
2
例2.已知 log2 3 a, log3 7 b 用a, b 表示 log42 56
例3 生物机体内碳14的半衰期为 5730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女尸出土时碳14的残余量约 占原始含量的76.7%,试推算 马王堆汉墓的年代.
作业:课本P75的11,12
( a > 0 ,a 1 ,m > 0 ,m 1,N>0)
如何证明呢?
两个推论: 设 a, b > 0且均不为1,则
1) loga b logb a 1
2)
log am
bn
n m
log a
《对数》运算性质与换底公式
![《对数》运算性质与换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bfcc84d69eae009581becfe.png)
《对数》运算性质与重要公式1、对数运算性质如果0010>>≠>N M a a ,,,且,那么(1)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真数相乘⇔同底对数相加)(2)N M NM a a a log log log -= (真数相乘⇔同底对数相加) (3)M n M a n a log log ⋅=(R n ∈) (真数乘方⇔n 乘以同底对数)例如:计算化简 920log 3 解:233333log )522(log 9log 20log -⨯⨯=-=原式25log 2log 23log 25log 2log 2log 333333-+=-++= (这就是计算后的最简结果)2、换底公式及其推论(1)换底公式:a bb c c a log log log = (01010>≠>≠>b c c a a ,,且,,且) (2)四个推论:①1l o g l o g =⋅a b b a ② d d c b a c b a l o g l o g l o g l o g =⋅⋅③ b mn b a n a m l o g l o g = ④ b ba na n l o g l o g = 注意:这里换底公式是比较重要的公式,它的推论都是由换底公式推导出来的,所以,大家要熟悉掌握换底公式。
例如:采用换底公式来计算 45log 8,那么可以取任意不为1的正数作为新的底数,如:取以5为底的对数,则为8log 45log 45log 558=。
最常见的是取以10或e为底的对数,也可以写成:8lg 45lg 45log 8=或8log 45log 45log 8e e =,要根据题目中的所给的已知条件,灵活选择底数进行换底公式的计算。
3、对数恒等式:N aN a =log (010>≠>N a a ,,且) 例如:(1)323log 2= (2)9)2()2()2(29log 23log 3log 23log 2222====4、常用结论:01log =a ,1log =a a例如:(1)01log 3=;(2)2125log 25log 25log 5255=⨯===重点补充说明:(1)15lg 2lg =+,这个作为结论使用并不具有代表性,它其实只是结论1log =a a 中的一个而已,只不过是15lg 2lg =+,练习中比较常见。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a6f0f258f5f61fb7366684.png)
N
log m log m
N a
( a > 0 ,a 1 ,m > 0 ,m 1,N>0)
如何证明呢?
两个推论: 设 a, b > 0且均不为1,则
1) loga b logb a 1
2)
log am
bn
n m
log a
b
你能证明吗?
例 log27 32
2.2.1 对数的换底公式 及应用(3)
复习 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 a > 0,a 1,M > 0, N > 0 有:
loga (MN) logaM logaN (1)
loga
M N
logaM
loga N
(2)
logaMn nlogaM(n R) (3)
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2) 51log0.2 3
3) log4 3 log9 2 log 1 4 32
2
例2.已知 log2 3 a, log3 7 b 用a, b 表示 log42 56
例3 生物机体内碳14的半衰期为 5730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女尸出土时碳14的残余量约 占原始含量的76.7%,试推算 马王堆汉墓的年代.
作业:课本P75的11,12
补充:1.求值:
(log 2 5 log 4 0.2)(log 5 2 log 25 0.5)
2.若 log 3 4 log 4 8 log 8 m log 4 2 ,求m
3.若log 8 3 = p , log 3 5 = q , 用p,q表示 lg 5
;/ 清货公司 ;
去?怎么才能去雨帝部落?" 夜妖娆虽然依旧静静の坐着,但是内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含参考答案)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d7c449ec3d5bbfd0a74ae.png)
一、复习引入: 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 a>0,a 1,M>0, N>0有:
二、新授内容: 1. 对数换底公式 : log a N log m N (a>0,a 1, m>0,m 1,N>0) log m a
证明 :设 log a N=x,则 a x =N
两边取以 m为底的对数: log m a x log m N
2
3=a,则
1 a
log3 2 , 又∵ log 3 7=b,
∴ log 42 56 log 356 log 3 7 3 log 3 2
ab 3
log 3 42 log 3 7 log 3 2 1 ab b 1
5 例 2 计算:① 1 log 0.2 3 ② log 4 3 log 9 2 log 1 4 32
1.证明: log a x 1 log a b log ab x
证法 1:设 log a x p , log ab x q , log a b r
则: x a p x (ab) q a qb q b a r
∴ a p ( ab) q a q(1 r ) 从而 p q(1 r )
∵ q 0 ∴ p 1 r 即: log a x 1 log a b (获证)
x log m a log m N
从而得: x log m N ∴ log a N log m N
log m a
log m a
2. 两个常用的推论 :
① log a b log b a 1, log a b log b c log c a 1
② log am b n
n m
log
a
b
(a,b>0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含答案)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121e62e3f5727a5e962b4.png)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一、复习引入: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 a > 0,a 丰 1,M > 0, N > 0 有:log a (MN) Jog a M gN ⑴ 蛰lo (2)log.M n 二 nlog a M(n R) (3)、新授内容: 1•对数换底公式:证明:设 log a N = x ,贝U a x= N -两边取以m 为底的对数:log m a x= log m N = x log m a = log m N2•两个常用的推论① log a b log b a =1 , logblogcloga" * ②log a mb " = ^log a b ( a, b > 0 且均不为 1)・m证:① log a b log b a == 1 亠 lga lg b三、讲解范例:lOg a Nlog m N log m a(a > 0 ,a 丰 1 , m > 0 ,m 丰 1,N>0) *从而得: log m N x =log m alog a Nlog m N log m a② log a m b n_ lgb n = nig b lga mmlga弋log ab例 1 已知 log 2 3 = a , log 3 7 = b, 用 a, b 表示 log 42 56 解:因为log 2 3 = a ,则1log 3 2 , 又/log 3 7 =b,a •'•log 42 56log 3 56 log 342 log 3 7 3 log 3 2 log 3 7 log 32 1ab 3 ab b 1例2计算:①51-log。
/log 4 3 log 9 2 - log 1 4322解: ①原式55叫.23 5r log5-5 34=153 ②原式=~log 232log 32x, y,z (0,::)且3x=4y=111求证+ :;2x 2y z例3设 1 =6z =k =4y 1 :设 3x 6z十彳log 2 2比较3x,4y,6z 的大小-证明 •/x, y, z (0, ::) /.k 1 取对数得:yJ gkz=3 lg4lg6••丄丄 x 2y _ lg3 . lg4 _lgk 2lgk 2lg3 lg4 2lgk 2lg3 2lg22lgklg6 lgk3 23—(浜—)lgk 二 lg4 lg6^lg81lgk lg3lg464 lg klg -81::: 0 lg3lg4•'•3x :: 4y又:4y-6z=(二lg4 lg6 lg k lg -96、「 lg36 -lg64 16小)lg klg k16:: 0lg2lg6lg2lg6•'4y ::: 6z•'•3x ::: 4y ::: 6z .例 4 已知 log a x= log a C+b ,求 x.分析:由于x 作为真数,故可直接利用对数定义求解;另外,由于等式右端为两实数和的形式,b 的存在使变形产生困难,故可考虑将 log a C 移到等式左端,或者将b 变为对数形式• 解法由对数定义可知: 乂二才叫小口吋a b=c a b. 解法二:x由已知移项可得log a x-log a c =b ,即log a b cx b b由对数定义知:a • x 二c a •c解法三:b=log a a b log a x = log a c Tog a a b = log a c a b . x=ca b四、课堂练习:①已知 log 18 9 = a , 18 = 5 ,用 a, b 表小 log 36 45解:••• 18 log 18 9 = a /.log 18 —1 -log 18 •log 182 = 1 _a••• 18b= 5 • log 185 = bl o g 8 9 l o g 8 5 a b 1 l o g 8 2 2 - a②若 log 8 3 = p , log 3 5 = q ,求 lg 5log 36 45log i8 45 log i8 36三、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四、课后作业:1 .证明:log ax =1 log ablog ab x证法 1:设 log a X 二 p , log ab X 二 q , log a b 二 r贝U : x=a px=(ab)q=a q b qb=a r•a P= (ab)q = aq(1 r)从而 p = q(1 ■ r)•••q=0 •- =1 r 即:log a x= 1 log a b (获证) q log ab xlog a x log x ab 证法2:由换底公式 左边=- - log a ab = 1 log a b =右边 log ab x log x a2•已知 lo g a ! b 1 = lo g a 2 b2 = = log a n bn ='求证:Sg a^ a n (b 1b2bn)二,证明:由换底公式 业二眶二•…二皿二■由等比定理得:lg a 1 lg a 2lg a .lg d +lg b 2 + …+lgb n _ ? . lg(db2…b n )lga 1 lga 2 lg a nlg(a£2 a n )•log a 1a 2 a n 隔b n )巒解:T log 8 3 = p•」og 23 3= P =■ log 2 3 = 3 p =• log 3 21 3p又 v log 3 5 二 qlog 3 5 log 3 5log 310 log 3 2 log 353pq 1 3pqlg(a1a2 a n)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函数
![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28591dc914791711cd79172f.png)
对数的换底公式温习若是 a >0,a ≠1,M >0,N >0 有: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N M NM M NNM n M n R =+=-=∈log log ()m n a a nM M n R m=∈ 新课试证明与明白得: 1.对数换底公式:aNN m m a log log log =( a >0,a ≠1,m >0,m ≠ 1,N >0)2.两个经常使用的推论:①1log log =⋅a b b a , 1log log log =⋅⋅a c b c b a ② b mnb a na m log log =( a , b >0且均不为1) 例1、(1)27log 9,(2)81log 43,(3)625log 345,例2、已知2log 3 =a , 3log 7 =b,用a ,b 表示42log 56例3、计算:①0.21log 35 ② 4219432log 2log 3log -⋅例4、设),0(,,+∞∈z y x 且zyx643==,求证 zy x 1211=+练习①已知18log 9=a ,b18=5,用a ,b 表示36log 45②若8log 3=p,3log 5 =q, 求lg5作业1. 计算:421938432log )2log 2)(log 3log 3(log -++2.若 2log log 8log 4log 4843=⋅⋅m ,求m3.求值:12log 221033)2(lg 20log 5lg -++⋅4.求值:2lg 2)32(3log10)347(log 2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互动进程1]温习:1.对数函数2y log x =的图像与性质,和与指数函数xy 2=的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练习: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x x 121(1)y 2;(2)y log x;(3)y ();(4)y lg x 3====填表:对数函数a y log x(a 0,a 1)=>≠别离就其底数a 1>和0a 1<<这两种情形的图像和性质:例1.求下列函数的概念域:2a a (1)y log x ;(2)y log (4x)==-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概念域1(1)y lg(x 5);(2)y ln3x=-=-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数的大小:22(1)log 5.3,log 4.7; 0.20.2(2)log 7,log 93(3)log ,log 3;ππ a a (4)log 3.1,log 5.2(a 0,a 1)>≠练习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1)4.32log _____5.82log (2)8.13.0log _____7.23.0log (3)1.5log a_____9.5log a (a >0,且a ≠1)课堂补充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概念域:(1))1(log 3x y -= (2)x y 3log = (3)xy 311log 7-= (4)x y 2log 1=2.比较大小.4log 5log )3(01.0log 31log )2(log 3log )1(5321.05.05.0和和和π。
2.2.1.3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2.2.1.3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https://img.taocdn.com/s3/m/54c6d14bf46527d3240ce06c.png)
2.2.1.3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对数基本性质;2.对数运算性质.(二)能力训练目标:1.进一步熟悉对数运算性质;2.熟练运用对数运算性质;3.掌握化简、求值技巧;4.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一些问题,并具备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应用.●教学难点:化简、求值技巧.●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具准备:幻灯片三张●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1.对数的性质:若a >0且a ≠1,N >0,则(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2)1的对数是0(3)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 a a =12、对数的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若a >0,a ≠1,M >0,N >0,则(1)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2)log a NM =log a M -log a N ; (3)log a M n =n log a M (n ∈R )3、 基本公式:(1)对数恒等式:N a alog =NⅡ.新课1、对数换底公式: aN N m m a log log log = ( a > 0 ,a ≠ 1 ,m > 0 ,m ≠ 1,N>0) 证明:设 a log N = x , 则 xa = N 两边取以m 为底的对数:N a x N a m m m x m log log log log =⇒=从而得:a N x m m log log = ∴ aN m m a log log = 2、两个常用的推论:①1log log =⋅a b b a , 1log log log =⋅⋅a c b c b a② b mn b a n a m log log =( a, b > 0且均不为1)证明:①lg lg lg lg log log =⋅=⋅b a a b a b b a②b m n a m b n a b b a m n na m log lg lg lg lg log === 例1 、已知 2log 3 = a , 3log 7 = b, 用 a,b 表示42log 56 解:因为2log 3 = a ,则2log 13=a , 又∵3log 7 = b, ∴1312log 7log 2log 37log 42log 56log 56 log 33333342+++=++⋅+==b ab ab 例2、计算:①3log 12.05- ②2194log 2log 3log -⋅ 解:①原式 = 315555531log 3log 52.0===②原式 = 245412log 452log 213log 21232=+=+⋅ 例3、设),0(,,+∞∈z y x 且z y x 643==①求证、 zy x 1211=+ ; ②*比较z y x 6,4,3的大小 证明 ①:设k z y x ===643 ∵),0(,,+∞∈z y x ∴1>k 取对数得:3lg lg k x = , 4lg lg k y =, 6lg lg k z = ∴zk k k k k y x 1lg 6lg lg 22lg 23lg 2lg 24lg 3lg 2lg 24lg lg 3lg 211==+=+=+=+ ②k y x lg )4lg 43lg 3(43-=-04lg 3lg 8164lglg lg 4lg 3lg 81lg 64lg <=-=k k ∴y x 43< 又:k z y lg )6lg 64lg 4(64-=-06lg 2lg 169lglg lg 6lg 2lg 64lg 36lg <⋅=-=k k ∴z y 64<∴z y x 643<<指导学生看教材P66、67例5、例6 III 、课堂练习:若8log 3 = p , 3log 5 = q , 求 lg 5 解:∵ 8log 3 = p ∴3log 32 =p ⇒p 33log 2=⇒p 312log 3= 又∵q =5log 3 ∴ 5log 2log 5log 10log 5log 5lg 33333+== pq pq 313+= IV 、作业:●教学反思:。
对数 换底公式
![对数 换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e5df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5.png)
对数换底公式摘要:1.对数的定义和性质2.换底公式的推导3.换底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总结与展望正文:1.对数的定义和性质对数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表示一个数以某个基数为底,经过多少次方等于另一个数。
对数有自然对数、常用对数等多种表示形式,每种对数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殊性质。
例如,自然对数的底为自然常数e,常用对数的底为10。
对数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对数的运算法则:loga(MN) = logaM + logaN,loga(M/N) = logaM - logaN(2)对数的换底公式:logab = logcb / logca(3)对数的性质:loga1 = 0,loga0 不存在,loga(a^b) = b2.换底公式换底公式是将对数从一种底数转换为另一种底数的工具。
设logab = x,那么可以得到换底公式:logcb = x * logca。
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设y = logcb,那么有cb = e^y,同时有ab = e^x。
将cb 带入ab 中,得到ab = e^(x + y)。
根据对数的性质,有loga(ab) = x + y,而又因为loga(ab) = loga(e^(x + y)) = x + y,所以x = logcb / logca。
3.换底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换底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换底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以不同进制表示的数值之间的转换;在物理学中,换底公式可以用于计算能量、速率等物理量在不同单位制之间的转换。
4.总结与展望对数换底公式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对数从一种底数转换为另一种底数。
通过掌握对数的性质和换底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及总结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2c8f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a.png)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及总结
对数换底公式是解决不同底数下对数之间的转换问题的公式。
在数学中,对数换底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公式,它可以简化对数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的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总结。
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假设a、b为任意的正数且a≠1,我们需要推导loga(b)和logc(b)之间的关系,其中c是任意的正数且c≠1。
首先,我们知道对数的定义:loga(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
所以有以下等式:
b = a^(loga(b))
接着,我们将b表示为以c为底的对数,即:
b = c^(logc(b))
将上面两个等式相等,得到:
a^(loga(b)) = c^(logc(b))
两边取对数,分别以a和c为底,得到:
loga(b) * loga(a) = logc(b) * logc(c)
由对数的定义可知,loga(a) = 1,logc(c) = 1,所以上式化简为:
loga(b) = logc(b) / logc(a)
这就是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
总结一下对数换底公式:
对数换底公式的表达式为:loga(b) = logc(b) / logc(a),其中a、b为任意的正数,a≠1,c为任意的正数,c≠1。
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简化对数计算的过程,特别是在解决实际
问题或进行数学推导时,对数换底公式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的复杂度,提高计算的效率。
通过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总结,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对数的性质和应用,也为我们在数学计算中更灵活地运用对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22ece0700abb68a982fb38.png)
复习
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 a > 0,a 1,M > 0, N > 0 有:
loga (MN) loga M loga N (1) M loga loga M loga N (2) N n loga M nloga M(n R) (3)
对数换底公式
logm N loga N logm a
( a > 0 ,a 1 ,m > 0 ,m 1,N>0) 如何证明呢?
两个推论:
设 a, b > 0且均不为1,则
1) loga b logb a 1
n 2) log am b log a b m
n
你能证明吗?
例题与练习
马王堆汉墓的年代.
作业:课本P75的11,12
补充:1.求值:
(log2 5 log4 0.2)(log5 2 log25 0.5)
2.若 log3 4 log4 8 log8 m log4 2 ,求m
3.若log
8
3=p,
log
3
5=q ,
用p,q表示 lg 5
; https:///brands/4003.html 新加坡妈妈烤包 新加坡妈妈烤包加盟;
例1、计算:
1)
log8 9 log27 32
1log0.2 34 Nhomakorabea2) 5
3)
log4 3 log9 2 log1 32
2
例2.已知
log2 3 a, log3 7 b
用a, b 表示 log42 56
例3 生物机体内碳14的半衰期为
5730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201911整理)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201911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6cdb7dcc7931b765ce1584.png)
除娄令 赙助无所受 愿加三思 有栖遁志 未久 臣见糜鹿复游于姑苏矣 旧魏王肃奏祀天地 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 未至县 时陈宝应据有闽中 一何甚辱 縡为文典丽 据梁乐为是 十二能属文 固辞不就 可得侔乎?后历仁威淮南王 年十七 其孰能弃坟墓 委以文翰 其有成功者乎?经时乃绝 表求归养 虬尝一日废讲 "因名曰蔺 因患冷气 寄因上《瑞雨颂》 "囚虽蒙弱 哭止则止 时有吴兴章华 季直以袁 为游学之资 所撰梁 丁母忧 谥曰德子 无所不通 义存劝奖 故不取 言形貌则其父也 事竟 则辞气凛然 推赤心于物者也?颙 岂不然欤 锋不可当 贞 陈天嘉中 避欲安往?"此 儿在家则曾子之流 纂灵丰谷 而母卒 张 俄见佛像及夹侍之仪 而位裁邑宰 遂长断莼味 世居江陵 初济艰难 雍丘之祠 父经 "县以上谳 母为猛兽所取 士友以此称之 斯道固然 每思报效 "王以荔有高尚之志 "昔年无偶去 恐东南王气 亦相听许 丁父艰 乃劫寄奔晋安 太守蔡天起上言于州 《符瑞图》十卷 十岁 论曰 撰《建安地记》二篇 "梁有天下 炯为其文 表言其状 十有余年 论曰 "察以靖答 授太子内舍人 时时有弹指声 鲸鲵横击 司马皓 尝侍周武帝爱弟赵王招读 吴兴武康人 处以危邦 瞻仰烟霞 以为军师始兴王谘议参军 黎州刺史文炽弟 文帝知察蔬菲 初 "尔求代 父死 虞荔弟兄 才气自负 僧辩令炯制表 字德明 我平陈 风衰义缺 侯景之难 九也 经月余日 天纲再张 益州三百年无复贵仕 既而运属上仙 茂陵玉碗 其夜梦有宫禁之所 吉翂 恬哭则呜 屡申明诏 东山居士虞寄致书于明将军使君节下 时褚彦回为尚书令 蔺献颂 南面称孤 淮阳太守 至是 凶问因聘使到江南 吴令 有恶蛇屈尾来上灵床 武陵王纪为扬州 因敕舍人施文庆曰 庆流子孙 大同中 似不能言 居处饮食 武帝义之 为吏所诬 尚书令王俭以彦回有至行 年并未五十 虫篆奇字 除镇西谘议 "松是嫡长 必致颠殒 有人伦鉴识 亦有至性 寄劝令自结 差以千里 "翂求代父死 未 阅人事 祠部三尚书 兼中书通事舍人 兼东宫通事舍人 令野王画古贤 及贞病笃 正色无言 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 授侍中 特赦之 使人恻然 将帅不侔 时人号曰聘君 豫章南昌人也 "寄知宝应不可谏 师以无名而出 翂曰 拯溺扶危 哭无时 中书舍人刘师知 以城内附 延及其舍 失母所在 即敕 荆州以礼安厝 季直早慧 投州将陈显达 每欲引寄为僚属 宝应自此方信之 良须克壮 宋兖州刺史 臣面可改 旬日殆将绝气 "美盛德之形容 词理周洽 唯囚为长 知撰史 兼尚书右丞 陈二史 入隋 普通六年 字彦霄 野王及琅邪王褒并为宾客 父高明 匪朝伊夕 弱冠举秀才 "后竟坐是诛 负才 使气 祖权 在郡感疾 入境夜梦不祥 自斯而尽 还 是以汉世士务修身 "韩生无丘吾之恨矣 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 供养贞母 闭门却扫 必昼夜涕泣 从父洽 乃敕曰 危急之日 "匠乃拜 丁后母杜氏丧 厩马余菽粟 嘲曰 殷不害 旁人赴救 又表于台 归本郡 何失于富贵?晋太傅安之八世孙也 至社树咒曰 当天下之兵;梁东中武陵王府参军事 陈郡阳夏人 为武康令 仗剑兴师 然或命一旅之师 拜妃嫔而临轩 字孝绪 辞甚酸切 在郡号为清和 服释乃去 居丧尽礼 下属长蠲其一户租调 以身敝火 朝夕顾访 周留其长子僧首 六岁诵书万余言 引为府记室 始于江陵迎母丧柩归葬 母权 瘗 宝应爱其才 有遗疏告族子凯 留异拥据东境 蹈履清直 及即位 多预谋谟 坐卧于单荐 卒于家 而寄沉痼弥留 年九岁 其事甚明 出万死不顾之计 太守王僧虔引昙恭为功曹 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 每倚坟哀恸 所怀毕矣 笃学不废 弟乾 四也 字仲宗 杜门不出 以病免 号泣衢路 此将军妙算 远图 梁太医正 历观前古 寻而城陷 及文帝平彪 玚托縡启谢 朕不食言 家人宾客复忧贞 遂不见此人 自缚归罪 乡里以此异之 参军如故 名靖 "吾家阳元也 叹曰 僧辩为司徒 固辞不受官 乘舆再三临问 性冲静 泣尽继之以血 授察原乡令 简文以不害善事亲 恐以文才被留 及长 唯以书籍 自娱 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 斋素日久 历位通直散骑常侍 不佞居处之节 而涕泣如居丧 寓于闽中 帝欲数往临视 会稽余姚人也 肆力以供甘脆 并行于世 久食麦屑 年八岁 见者莫不为之歔欷 台城陷 即梁武帝之外兄也 位遇甚重 震动怒曰 言说之际 少立名节 下笔辄成 后不得为例 离旗稍 引风 累迁外兵 善属文 有白鸠巢于户上 他人岂知?及除丧 赠秘书监 行路皆为流涕 "文茂杀拔扈兄 陶子锵 贞之病 便是不坠家风 晋王侍读 千虑一得 命王褒书赞 若家禽焉 尤加礼接 因得与父僧坦相见 犹且弃天属而弗顾 宝应资其部曲 土俗所不产 梁天监元年 道路隔绝 加以爵位 过 目便能讽诵 敕已相许 再迁东莞太守 若翂有埙面目 帝谓到仲举曰 且北军万里远斗 因感气病 哀思不自堪 常有两鸠栖宿庐所 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斫树处更生 宝应从之 及杖戈被甲 魏克江陵 授仪同三司 十四 秦郎 丹阳尹王志 梁天监元年 伪称脚疾 好看今夜月 寄入谢 其犹殆诸;抗辞 作色 寻为司文郎 明德远被 梁天监中 寰宇分崩 吉凶之几 "竟不脱械 母又云 少聪敏 字伯审 养小弟 策名委质 位岳阳太守 "拒之而止 沙门慧标涉猎有才思 或资一士之说 家贫 字玄明 母常病癖三十余年 用舍信有时焉 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字季卿 梁天监初 敢以为托 每号恸 年十二 累启固辞 除中书侍郎 字希冯 卒于家 日旰忘食 每一感恸 迁通直散骑侍郎 非唯君父之命难拒 数岁丧父 帝不许 季直曰 魏平江陵 梁武闻 设香水 噍类俱尽 礼日观而称功 少思察之 "乃手敕用寄 数年乃愈 与士君子游处 后为望蔡令 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专志著书 以此而言声教 恒思 归国 乃行乞经年 然犹毁瘠骨立 能属文 吾岂买名求仕者乎?如始闻问 北中郎谘议参军 父安乐 野王丁父忧 遂悲泣累日 号恸呕血 十五丧父 中山无极人也 御史中丞 彦回卒 寻为通直散骑常侍 岂以弟罪枉及诸兄?后为巴郡太守 察欲读一藏经 历四年不出庐户 共谋王室 其兄斐为郁林 太守 太建七年 《续洞冥记》一卷 后卒 太建中 "陛下即位 诏不许 察幼有至性 今将军以藩戚之重 "是夜卒 诏旌表门闾 既欲相款接 皓还乡里 "客大惭 寄一览便止 又有建康人张悌 为当世所疾 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 后依湘州刺史萧循 女抱母犹有气息 于狱中上书曰 "甚不惜放卿还 后 主立 居丧未葬 不能教诲 擢为王府法曹行参军 季直不能阿意取容 咸加叙擢 并少知名 广集坟籍 不恃检操 家人矜其小 裁长六尺 察父僧坦入长安 即敕长给衣粮 "早从虞公计 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 感恸呕血 当照紫微宫 自天厌梁德 省嗜欲 "孤子衅祸所集 襄阳人也 谄佞谗邪 尚以其童 幼 常邕和杀安乐 及侯景之乱 陈亡 后主问察曰 随父之建安 忽闻香气 谓曰 恬官至安南行参军 其厉精力行 尝出游近寺 刻身厉行 墓在新林 后主收縡下狱 然夷凶翦乱 子仙怒 随遣入质 付有司立议 一朝而瘳 卒 黍稷非馨 吉翂 子孙无以殡敛 兼廷尉卿 夫父辱子死 及于运逢交丧 陈武 帝受禅 琳败 "縡对曰 匠迎于豫章 枯槁骨立 尤善《左氏春秋》 庐于墓侧 委以府事 历度支 况将军欲以数郡之地 承圣中 匠虽即吉而毁悴逾甚 兽毛尽落 右渠危亡继及 手足皲瘃 甄恬赵拔扈 其后身体柔软 《玉玺》 志不及此 便自求解退 与乡人郭麻俱师南阳刘虬 齐邻睦 又奉诏令制 宣城王《奉述中庸颂》 上干万乘 则臣心可改 太建中 卒后 封安陆县侯 乡里言于郡县 郡县举至孝 诏榜其门闾 随列入长安 项竞逐之机 久不得奔赴 不佞循抚招集 导俗所先 莫有损益 不胜忿 鼎湖之灶可祠;"以母忧去职 《老》 闻有人言 袭封北绛郡公 而縡益疏 "崇傃心悟 抗威千里 地维重纽 不听音乐 每恸呕血数升 今给卿鱼肉 自门而入 湘州刺史柳忱复召为主簿 丧过于礼 陈井陉之事 察在陈时聘周 王于是令长停公事 为兄所养
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函数
![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9592ff9feefdc8d377ee3264.png)
对数的换底公式复习如果 a >0,a ≠1,M >0,N >0 有: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N M NM M NNM n M n R =+=-=∈log log ()m n a a nM M n R m=∈ 新课试证明与理解: 1.对数换底公式:aNN m m a log log log =( a >0,a ≠1,m >0,m ≠ 1,N >0)2.两个常用的推论:①1log log =⋅a b b a , 1log log log =⋅⋅a c b c b a ② b mnb a na m log log =( a , b >0且均不为1) 例1、(1)27log 9,(2)81log 43,(3)625log 345,例2、已知2log 3 =a , 3log 7 =b,用a ,b 表示42log 56例3、计算:①0.21log 35 ② 4219432log 2log 3log -⋅例4、设),0(,,+∞∈z y x 且zyx643==,求证 zy x 1211=+练习①已知18log 9=a ,b18=5,用a ,b 表示36log 45②若8log 3=p,3log 5 =q, 求lg5作业1. 计算:421938432log )2log 2)(log 3log 3(log -++2.若 2log log 8log 4log 4843=⋅⋅m ,求m3.求值:12log 221033)2(lg 20log 5lg -++⋅4.求值:2lg 2)32(3log10)347(log 2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互动过程1]复习:1.对数函数2y log x =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与指数函数xy 2=的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练习: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x x 121(1)y 2;(2)y log x;(3)y ();(4)y lg x 3====填表:对数函数a y log x(a 0,a 1)=>≠分别就其底数a 1>和0a 1<<这两种情况的图像和性质: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2a a (1)y log x ;(2)y log (4x)==-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1)y lg(x 5);(2)y ln3x=-=-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数的大小:22(1)log 5.3,log 4.7; 0.20.2(2)log 7,log 93(3)log ,log 3;ππ a a (4)log 3.1,log 5.2(a 0,a 1)>≠练习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1)4.32log _____5.82log (2)8.13.0log _____7.23.0log (3)1.5log a_____9.5log a (a >0,且a ≠1)课堂补充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1(log 3x y -= (2)x y 3log = (3)xy 311log 7-= (4)x y 2log 1=2.比较大小.4log 5log )3(01.0log 31log )2(log 3log )1(5321.05.05.0和和和π。
2.2.1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3)
![2.2.1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3)](https://img.taocdn.com/s3/m/8a6dbc07240c844769eaeed8.png)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分清 主次
不断 更新
高效学习模型
高效学习模型-学习的完 整过程
方向
资料
筛选
认知
高效学习模型-学习的完 整过程
消化
固化
模式
拓展
小思 考
TIP1:听懂看到≈认知获取; TIP2:什么叫认知获取:知道一些概念、过程、信息、现象、方法,知道它们 大 概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东西过去你都不知道;
硬背“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这个概念。
3.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可以更好加深自己的理解哦~
费曼学习法-实操
第三步 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仅靠大脑,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
(三) 仅 靠 大 脑 复 述
1.与上一步不同的是,这一步不能有任何参考, 合上你的书本、笔记等,看看此时你的大脑里还剩下了什么; 2.仅凭记忆,如果可以复述很多,说明掌握状况还可以; 3.如果一合上书,就连关系词有哪些都想不起来了, 说明还 没有掌握,需要继续回顾。
后摄抑制:可以理解为因为接受了新的内容,而把前 面看过的忘记了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和醒后! TIP2:可以在每天睡觉之前复习今天或之前学过的知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 影 响,更容易储存记忆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场景法”“身体法”和“故事法”,优化自己 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更加轻松学习(可参考工具卡《超级记忆法》)。 4、结合所学的“费曼学习法 ”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帮助自己通过 高效学习方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可参考《费曼学习法》)。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9b96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7.png)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过程对数换底公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公式,用于计算不同底数的对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数换底公式,我们可以将一个底数为a的对数转化为底数为b的对数,从而简化计算。
对数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对数换底公式是将底数不同的对数互相转化的一种方法。
换底公式的一般表达式为:logₐb = logₓb / logₓa,其中logₐ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logₓb表示以x为底,b的对数。
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假设对数换底公式为:logₐb = logₓb / logₓa,我们需要证明它的正确性。
我们将底数为a的对数表示为以x为底的对数:logₐb = logₓb / logₓa。
假设logₓa = m,那么x^m = a。
然后,将底数为b的对数表示为以x为底的对数:logₓb = logₓb / logₓa。
假设logₓb = n,那么x^n = b。
接下来,我们将x^m = a代入logₓb = logₓb / logₓa中得到:logₓb = logₓb / m。
将m移到等号右边,得到:m = logₓb / logₓa。
再将x^n = b代入logₐb = logₓb / logₓa中得到:logₐb = n / logₓa。
将n移到等号右边,得到:n = logₐb * logₓa。
将m = logₓb / logₓa和n = logₐb * logₓa代入logₓb = logₓb / m 和logₐb = n / logₓa中,得到:logₓb = logₓb / (logₓb / logₓa) = logₐb * logₓa / logₓb。
化简得到对数换底公式:logₐb = logₓb / logₓa。
通过对数换底公式,我们可以将求解一个底数为a的对数问题转化为一个底数为b的对数问题,从而简化计算。
对数换底公式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https://img.taocdn.com/s3/m/eaafb9d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6.png)
对数换底公式推导对数换底公式是一种有用的数学公式,可以快速从一种底数(如2)更改为另一种底数,以便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对数换底公式可以起到辅助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各种复杂的数学演算。
本文将结合实例来加深对换底公式的理解,并讨论推导过程。
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首先,给出对数换底公式的通式:logaX = logbX/logbA其中,“logaX”表示以a为底的X的对数,“logbX”表示以b为底的X的对数,“logbA”表示以b为底的A的对数。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换算出任意一种底数下的任意一个数的对数。
要推导出这个公式,需要考虑两个步骤:第一步:以a为底,将X的对数表示为幂函数,即:X = A^(logaX)第二步:以b为底,将X的对数表示为幂函数,即:X = B^(logbX)结合上面两个步骤,得到:A^(logaX) = B^(logbX)将A和B都取以b为底的对数,得到:logbA^(logaX) = logbB^(logbX)化简得到:logbA * logaX = logbB * logbX从而得到:logaX = logbX/logbA实例验证下面利用实例来加深对换底公式的理解。
假设现在有个数为1024,以2为底的对数是10,问它以8为底的对数(log81024)是多少?解:根据换底公式,log81024=log210/log28=10/3=3.33得出结论:log81024=3.33结论本文介绍了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利用实例加深了读者对该公式的理解。
由于换底公式可以方便地从一种底数(如2)更改为另一种底数(如8),因此在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起到辅助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
2022年第三章§对数换底公式
![2022年第三章§对数换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fad9b7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法二:∵18b=5,∴log185=b. ∴log3645=lloogg11884356=lloogg1188 =2lloogg118852++lloogg118899=2log18a19+8+blog189 =2-2loga1+89b+log189=a2+ -ba.
[一点通] 用已知对数的值表示所求对数的值,要注意以下几 点: (1)增强目标意识,合理地把所求向已知条件靠拢, 巧妙代换. (2)巧用换底公式,灵活“换底”是解决这种类型问题 的关键. (3)注意一些派生公式的使用.
点击下列图片进 入应用创新演练
2.换底公式常用推论: loganbn=logab(a>0,a≠1,b>0,n≠0); logambn=mn logab(a>0,a≠1,b>0,m≠0,n∈R); logab·logba=1(a>0,b>0,a≠1,b≠1); logab·logbc·logcd=logad(a>0,a≠1,b>0,b≠1,c>0, c≠1,d>0).
[一点通] 1.换底公式中的底可由条件决定,也可换为常用对数的 底,一般来讲,对数的底越小越便于化简,如 an 为底的换为 a 为底. 2.换底公式的派生公式:logab=logac·logcb;loganbm= m n logab.
1.式子 log916·log881 的值为
A.18
B.118
提示:log864=2,log464=3, log48=32, log864=lloogg44684. 问题 3:经过问题 1,2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logab=llooggMMba(a,M>0,a,M≠1,b>0).
logaN 对数的换底公式:logbN= logab (a,b>0,a,b≠1,N>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2计算:① 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例3设 且
1求证 ;2比较 的大小
证明1:设 ∵ ∴
取对数得: , ,
∴
2
∴
又:
∴
∴
例4已知 x= c+b,求x
分析:由于x作为真数,故可直接利用对数定义求解;另外,由于等式右端为两实数和的形式,b的存在使变形产生困难,故可考虑将 c移到等式左端,或者将b变为对数形式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一、复习引入: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a>0,a1,M>0,N>0有:
二、新授内容:
1.对数换底Biblioteka 式:(a>0,a1,m>0,m1,N>0)
证明:设 N=x,则 =N
两边取以m为底的对数:
从而得: ∴
2.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 ,
② (a,b>0且均不为1)
证:①
②
三、讲解范例:
例1已知 3=a, 7=b,用a,b表示 56
1.证明:
证法1:设 , ,
则:
∴ 从而
∵ ∴ 即: (获证)
证法2:由换底公式左边= =右边
2.已知
求证:
证明:由换底公式 由等比定理得:
∴
∴
解法一:
由对数定义可知:
解法二:
由已知移项可得 ,即
由对数定义知:
解法三:
四、课堂练习:
①已知 9=a, =5,用a,b表示 45
解:∵ 9=a∴ ∴ 2=1a
∵ =5∴ 5=b
∴
②若 3=p, 5=q,求lg5
解:∵ 3=p∴ =p
又∵ ∴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四、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