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省一等奖】

高中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省一等奖】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黄石有色一中李莉莉教学目标:1、理解平遥古城和古民居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2、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3、认识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通过对平遥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票号的分析,认识并理解其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1、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结合一些比较直观的视频、图片等材料,加深学生对平遥古城、古民居以及“日升昌”票号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课外合作探究,增强学生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这里保存着中国现今最为完好的古城,这里有3000多处明清时期的院落,这里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

这里是山西的平遥古城。

这个面积只有平方公里的古城,却早在1997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平遥古城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城,去感受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板书:课题——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本节课我们主要围绕这4个问题展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哪些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布局文化)2、平遥古民居有何特色(平遥古城民居文化)3、“日升昌”票号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商业文化)4、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新课学习】一、【平遥古城布局文化】平遥古城的历史及建筑布局教师:我们看一座“古城”,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平遥古城的历史。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看视频:从西周到明代,平遥古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播放视频)教师:好,通过这段视频,结合我们教材的第一段,思考:从西周到明朝,平遥古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由土墙变为砖墙,规模更大,防御功能更强等。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西寺庙 日升昌
清 虚 观 城 隍 庙 文 庙
县 衙 武 庙
3、古城的建筑布局: (1)布局: ①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 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②它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 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2)特点: 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 合一‛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如今仍基本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 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 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瓮城早在商代就已出现 , 因为大多状似大瓮所以 形象地称之为“瓮城” 。 瓮城是军事防御体系中 重要的建筑,也隐含如 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 瓮中捉鳖的寓意。
灵龟的解释
• 设计者为平遥城设计了六道城门,每 道城门外各有一瓮城。 • 北门瓮城是灵龟之尾,南门瓮城是灵 龟之首,而且在其两侧各有一眼水井, 来象征龟的双目。 • 东西城墙各有两门两瓮城来象征灵龟 的四条腿,瓮城的门大都朝南开,唯 有下东门的门与城门正对,开在东方。
二、‚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和古民居建筑‛ 1、发达的平遥商业: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 都有山西商人”
平遥是当时中国十大商帮中最著名的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其商业的繁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遥商人生意涉及 地域范围广;二是平遥本地商业发达,为平遥产生中国 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 ──‚日升昌‛奠定了基础。
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3、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1)布局:
①每个大院由几套院落组成,呈二进、三进的 ‚日‛‚目‛字形布局,中间多用短墙、垂花门隔开, 富贵人家还在后院建有花园。 ②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 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特点,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 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 ③院落里面,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 显现出一股典雅俊秀之气。 ④临街的宅门十分讲究,檐下的梁枋装饰也很精致。 ⑤富人的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拴马石。 ⑥宅院的四周,建有围护的砖墙,使整个院落呈现封闭 的状态。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背山面水,天人合一
向地立基
选址营建 规划基业
营建
形状
长寿永固,欣欣向荣 的“龟城”


规模



规划基业

《周礼▪ 考工记》: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 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
《逸周书▪ 作雒解》: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
1476.05m
今平遥城墙周围长6162.68米,与明洪武
形状
长寿永固,欣欣向荣 的“龟城”
规模 “方三里”营建规模
布局 面南而尊,强化中轴
偏轴15度,乾山巽向
左祖右社 左文右武 文武相遥 上下有序
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依制 定式
儒 家 传 统 礼 制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的大院民居
规划基业
政治 中心
隐含仁礼秩序的城墙 防御系统构建
偏东15度
以南为正,居中为尊, “天心十道”交叉点,
平遥城之穴位所在。 市 楼
县衙署
《管子》:“立 市必四方,若造 井之制,故曰市 井”。
为何在城市南北主轴线上,县城中心的位置并没有 布置最高行政机构衙署,而是以市楼代之?
避天子忌讳,遵循儒家礼制。 平遥的晋商文化融入城市精神信仰,“聚人气”、“以树城市 之繁华。”
偏东15度
清虚观
县衙署
城隍庙
武庙
文庙

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烻巷。 颇似龟背上的纹路,构成城内四面 八方的交通网。
平遥古城在选址中采取怎样的原则? 整个城市营建的形状像什么?这寄托 着设计者们怎样的美好期望?
长寿永固之城, 欣欣向荣之城
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背山面首水,天人合一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从数字看平遥 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
现今城墙修筑于600多年前的明朝; 古城墙长6000多米,保存完整; 城内保存着3000多处古代建筑; 其中400多处保存完好。
一、平遥古城墙 1、地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
6~10米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 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
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
古城的风貌景观之独特价值是任何新建筑所不能代替的,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危旧房,承载着城市的历 史与文化,保存着古城的“根”与“魂”,是城市的“胎记”。
——曹昌智《画说平遥古城》
晋商与关云长乃乡亲关系,将关云长尊为财神,是希望用他的信义之誉教育商业同行。 ——何川江《风雨商路——中国商人五千年》
山西商人……把农民身上的淳朴,和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这种道义感,全部移到了商业文明当中来。” ——余秋雨
明清时期晋商尊儒崇经的文化取向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传统民居严格按照古代宗法制度与礼序规范, 追求居家之所方正、均衡,布局紧凑严谨,有明显的纵向轴线。……在起居生活上则秉持尊卑有序、男女有 别以及长幼区分的伦理观念,合族聚居,建筑配置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古城的价值 是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
的价值。

5-8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5-8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日昇昌被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多王公贵族都 随慈禧西逃。由于时间仓促,这些人随身只携带了 山西票号的存折。一到山西,他们就纷纷跑到票号 兑换银两。而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也很惨重, 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 账簿也被付之一炬。但是只要这些储户拿出存银的 折子,不管银两数目有多大,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 山西票号都会立刻兑现。
• 传统 盛产经济作物
• 历史机遇 长江三角洲与苏、嘉、杭为邻
历史徽商的当代价值 以诚待人,以信服人;薄利竞 争,甘当廉贾;宁可失利,不 可失义;注重质量,提高信誉。
• 徽商的诚信观念。
与官与民都友好交往,为自己 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 徽商的公关艺术 。
• 徽商的重教兴文 。
酷爱读书,为子弟延聘名师,构建 书屋,购买书籍,督促子弟学习, 鼓励他们参加科考。
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
——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 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 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 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4分。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 不得分)
【答案】(1)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 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界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 国的“精神轴线”。(6分) (2)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 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4分) 侧重分析②,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 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 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4分)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8课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8课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8课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价值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的典范。

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解读】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这个评价,概括地点明了平遥古城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在于它“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的典范”,“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模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而且这里的建筑又“同银行业关系密切”。

2.平遥的历史平遥,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汉始称平陶,属太原郡;东汉属河西郡;晋仍属太原;后魏①以太武名,焘改为平遥,属西河;后周省②;隋复属介休;唐属介州,贞观初属汾州,后属太原府;宋真宗仍属汾州,后属太原;金、元复属汾州;明万历二十四年③改汾州为府,仍隶焉。

国朝④因之。

光绪续修《平遥县志》卷一,《地舆志·沿革》【解读】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远古时代帝尧的封地,始建于周宣王之时,北魏拓跋焘时称为平遥,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注释】①后魏:即北魏。

②省:減省,即并入化县之意。

③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④国朝:本朝。

这里指清朝。

3.平遥古城墙〔材料一〕旧城狭小,东西两面俱低。

周宣王①时,尹吉甫北伐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明洪武三年②重筑。

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

门六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

后建敌台、窝铺四十座。

景泰③初知县萧重修。

正德四年④知县田登修下东门城,又筑附廓关城一西。

嘉靖十三年⑤因河冲城角,十九年举人雷洁、监生任良翰督率筑完,得免寇患。

三十一年知县沈振又修西北二面,厚七尺,高六尺,筑北门瓮城。

四十年沁州同知吕尧卿署县,又加高南城六尺。

四十一年,知县张稽古因寇犯边,急砌砖墙,更新门楼,各竖匾题,士民颂德,立碑于县仪门外左。

最新第8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最新第8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5)地位:
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国内目前 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寺庙
日升昌
县 衙 武 庙
清 虚 观
城 隍 庙
文 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必修2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 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Βιβλιοθήκη 第8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1、古城的历史沿革:
(1)它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宣王时期。 那时候,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 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从北魏开始,平遥即作为县治所在地, 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平遥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
材料 ……而票号产生于山西,进而在山西得到 较大的发展也有它的客观条件。第一,从明代兴起 的晋帮商人,在清代其资本积累已相当雄厚。 第二,山西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资金投入大而 周转慢,资金不足时就需借贷。第三,晋商的分商 号遍布全国各地,各分号的盈利均需解回山西总号; 而且总号与分号之间常有资金需要调拨。因此,可 以说是晋商的商业经营对现银兑汇机构的迫切需求 而使票号得以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城墙的结构:
(1)城墙外观呈方形,墙上建有3000个垛口, 还有71座敌楼和一座魁星阁。

11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1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中文名称: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批准时间:199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2)(3)(4)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 c 1.平遥古城的历史(1)周宣王时期,周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制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3)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4)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1)建筑布局: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正,中轴对称。

城内的街道,呈土字型分部,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项,经纬交织,主次分明,井井有条。

街巷两边,坐落着明清时期建造的众多商号店铺。

城内还有大量的四合院民居和宏伟的寺观建筑,并保存有10世纪以来的许多古建筑和文物珍品。

所有这些,如今仍基本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下东门下西门上西门北门南门上东门集福寺县衙清虚观城隍庙文庙武庙市楼(2)文化内涵:遵循了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二、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c (1)古民居特点: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它们大都建于清代,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

②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优点,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

院落里面,木雕、砖雕和石雕精美配以剪纸窗花。

③临街的宅门讲究,檐下的梁坊装饰精致,宅院四周建有围护砖墙,整个院落呈现封闭的状态。

同精巧秀丽的南方民居相比,平遥民居兼具了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和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指导意见】①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②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③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④联系必修二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⑤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性思维,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cctv请您欣赏)循环播放平遥古城几张精美的图片,配乐《高山流水》,营造古色古香的课堂气氛。

【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学生:老师好!教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是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

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大后天又是国庆节,所以,在这里我首先祝大家中秋、国庆节快乐!教师:一到假期,很多人就开始筹划着到哪里旅游的事情。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打开幻灯片)教师:去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了41个2011年最值得旅游的世界城市,我们中国有两座城市入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学生:杭州(可能也会说其他的城市,但应该大部分说杭州)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杭州。

恩,非常正确。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杭州呢?或者说杭州它美在哪里啊?学生:杭州有美丽的西湖。

钱塘江……教师:恩,非常好!记得白居易曾经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而杭州之美,则最美在西湖。

所以大诗人苏东坡又曾这样描绘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学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恩,非常好!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并于去年6月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师:那另外一座城市在哪里?学生:山西平遥古城。

教师:平遥古城是一座面积仅有西湖三分之一大小的古县城,它并没有西湖的那种湖光山色,然而却早在1997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平遥古城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城,去感受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板书:课题——平遥古城)【新课学习】第一部分:平遥历史教师:我们看一座“古城”,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

所以,我先请大家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平遥古城的历史,并从中观察,从西周到明代,平遥古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播放视频)教师:好,通过这段视频,你能告诉我从西周到明朝,平遥古城有怎样的变化吗?学生:由土墙变为砖墙,规模更大,防御功能更强等。

(瓮城、护城河、城楼、角楼等)教师:恩,很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平遥古城,基本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那么,明清时期的平遥古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整体画面呢?现在,让我们从高空俯瞰平遥古城,从宏观上了解它的建筑布局。

这是平遥古城的航拍图:(展示航拍图)由于不是很清晰,我将它的做成了这样一幅平面图:(展示平面图)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平面图,看一下它的建筑布局有怎样的特点?(板书:古城布局:)(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提示:大家可以从整体上看一下它的形状呈怎样的几何图形,再看一下它内部的这些公共建筑的分布又有什么特征?学生:整体上呈四方形;公共建筑呈中轴对称。

教师:它是怎样体现出中轴对称的呢?学生: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庙。

教师:中轴线是什么?学生:南大街和北大街。

教师:恩,回答的很好。

那有谁知道文庙、武庙分别是祭祀哪些人的庙宇啊?学生:文庙是祭祀孔子,并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

武庙是祭祀关羽的庙宇。

(只答对了一半)教师:武庙最初是祭祀姜子牙的,后来历代名将也被列入其中,到了清朝的时候则把祭祀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

教师:那有人知道城隍庙是祭祀谁的吗?学生:祭祀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

(学生若说城隍神,则问城隍神主管什么的?)教师:恩,回答的很好!你的知识真渊博啊!城隍神既是城市的保护神,又是阴间的地方官。

在明代,城隍神受封的官职甚至比当地的地方官还高。

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皇帝有难去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

平遥的城隍庙与县衙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反映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思想呢?学生:神人共治。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板书)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平遥城内,既有儒家的文庙,又有道教的道观,还有佛教的寺院。

这三种学说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长期并行流传,并且在很多方面逐渐地融汇贯通,所以它们不仅同处一城,而且关系也比较融洽,这又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文化内涵呢?学生:三教合一。

教师:恩,很好。

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里面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道教的太上老君等神仙收拾不了,只好把如来佛祖请来帮忙,这实际上也是三教合一思想的表现。

教师:好,现在我们在仔细观看这幅平面图,大家会发现它并不是完全方正端庄的,你看南面的这段城墙就是弯弯曲曲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当时平遥古城是模仿灵龟的形状而建的。

你看,这平遥古城东西两边的四座城门好似灵龟的四只脚,北门是它的尾巴,南门则是乌龟的头部。

而这只乌龟好似扭动着身子正在爬动,这时正好爬到河边戏水,结果把河水荡起了一层涟漪,就形成了这种波浪状的城墙。

这古代人可真有想象啊!如果是这样,那么古人模仿灵龟筑城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学生:乌龟的壳很硬,可能是寓意这座城池很坚固吧。

(希望平遥古城能够固若金汤);乌龟的寿命很长,寓意着这座城市能够永世长存。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这其实反映了古人一种朴素的、美好的愿望。

事实上,古人之所以这样筑城还有另外一方考虑。

教师:(展示幻灯片:中都河)在南段城墙之外,实际上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自然河流——中都河。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为了建成一个完全的方型城市而把河道取直,或者往北缩一段距离来修筑南段城墙。

而是将城墙沿河而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学生:既不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利用天然河道作为自己的护城河。

教师:恩,非常好!那么这又反映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指导思想呢?学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教师板书)教师:(到上面写板书:神人共治、三教合一、天人合一,边写边说)神人共治、三教合一和天人合一,正是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蕴涵的主要文化内涵。

教师:现在,我们将刚才那张航拍图放大,大家会发现平遥城内密密麻麻分布着大量的长方形院落,它们就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遥古民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走进这些青砖灰瓦的古城民居(板书:古城民居)。

我们还是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平遥古民居的主要特点。

(播放视频)二、古城民居:(青砖灰瓦四合院)教师:欣赏完刚才的视频,再结合现在这张模型图,你能从中发现平遥古民居的哪些特征?(给学生半分钟的时间思考归纳)学生:中轴对称;外墙高大,比较安全;正屋为窑洞式建筑;院落里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彩绘;教师:恩,很好!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平遥古民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的正房为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窑洞建筑(展示窑洞图片)。

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一般是凿土为窑。

但平遥城内地势平坦,没有黄土山崖可挖。

那为什么还要建成窑洞结构呢?也就是说窑洞相较于普通的木结构建筑,具有怎样的优点呢?学生:冬暖夏凉、防火防盗。

(知道为什么吗?)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和普通的木结构建筑相比,一方面窑洞的屋顶和墙壁都比较厚,所以保温隔热的效果比较好;另一方面,由于它以砖作为建筑材料,所以也有防火防盗的优点。

可以说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面,既安全,又舒适。

那么,这样的房屋建造起来是供谁居住的呢?学生:供长辈居住。

教师:那他们的子女呢?学生:住在两边的厢房和侧房。

(教师在幻灯片上指示)教师: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怎样的一种礼制观念啊?学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教师:恩,回答的很好!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等级和秩序。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做子女的要把最好的房屋给父母住,而自己则住在相对差一些的房子里面。

这实际上是在传递着一种怎样的传统美德呢?学生:孝顺父母。

教师:恩,非常正确。

我们来看“孝”这个字(写副板书),上为老、下为子,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将“孝”当做做人的根本准则,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所以,这里还蕴涵了“孝道为先”的文化内涵。

(板书: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孝道为先)教师:平遥古民居不仅外部高大气派,而且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美,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来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教师:这是木雕,你看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个是砖雕,你能看出来它雕刻的是什么吗?学生:琴棋书画。

教师:恩,你真厉害!这说明这个院落的主人比较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熏陶。

还有这个栩栩如生的石雕。

象征着年年有余。

教师:这些精美的雕刻装饰,使得平遥古民居又透出了一股典雅和俊秀的气息。

(过渡)如此华丽大气的造价肯定非常高昂。

那么,生活在黄土高原上这座小县城里的平遥人,哪里来的如此雄厚的财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回到平遥的历史长河之中,去了解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平遥商人。

(板书:古城商人:)三、纵观:教师:一讲到平遥商人,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雷履泰——中国票号的创始人。

1823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

那么,雷履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票号的?他又是如何经营票号的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寻找答案:(播放视频)学生:背景:①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大量现银的运输给商人带来了麻烦;(大量现银的运输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的繁荣)③镖局运输的不安全性;(为什么是西裕成颜料铺?)④西裕成颜料庄的分号遍布北方各省;经营:科学的管理制度(认票不认人的制度;防伪密押制度)教师:恩,很好!从中能够看到平遥商人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师:恩,回答的非常好!(到上面写板书:开拓创新,科学管理)但是创新也意味着高风险,除了刚才的科学管理制度之外,日升昌还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之中不断发展壮大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展示幻灯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多王公贵族都跟着慈禧西逃。

由于时间仓促,随身只携带了山西票号的存折。

一到山西,他们就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

而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也很惨重,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

没有账薄,哪些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以及存了多少银子都不知道。

但是,只要这些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银两数目有多大,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会立刻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