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docx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当今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铝和单质钠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潜艇漏水可能发生严重的爆炸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D.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放出的H2越多,铝的质量分数越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3.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②Na2O2③NaCl④Na2CO3溶液⑤NaOH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⑥D.⑤⑥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2-3存在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5.把1.0 mol/L CuSO4溶液、1.0 mol/L Fe2(SO4)3溶液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

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0 mol/L B.2.0 mol/LC.3.0 mol/L D.4.0 mol/L6.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 4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B.NaOHC.BaCl2 D. FeSO47.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Na2O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D.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酞溶液,现象相同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9.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Mg2+B.Cu2+C.Al3+D.AlO-210.把23 g钠投入到m1 g足量的水中得到a g溶液,把24 g镁投入到m2 g足量的盐酸中得到b g溶液,若m1=m2,则a,b的关系是()A.a>b B.a<bC.a=b D.无法确定11.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1C.3∶4 D.4∶312.下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1. 将钠、镁、铝各 0.3mol 分别放入 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 1:2:3B.6:3:2C.3:1:1D. 1:1:12. 将过分 Na 2O 2 固体加入到 Ca(HCO 3) 2 溶液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B. 溶液中只有积淀产生C. 溶液中有反应:2+-- 332Ca +OH+HCO = CaCO ↓+H O 发生D. 溶液中有反应: 2+--2-+2H 2O 发生Ca +2OH+2HCO 3 = CaCO 3↓+CO 33 以下列图象是表示铁跟必然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1)的关系,其中正确的选项是4.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 铁的氧化物的混杂物。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积淀25g ,则该混杂物的组合不可以能是()A . Fe 2O 3、Fe 3O 4、 FeOB . FeO 、 Fe 3O 4C . Fe 3O 4、Fe 2O 3D . FeO 、 Fe 2O 35、将过分铁粉放入 100 mL ,2mol/L 的 HNO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还原产物只有NO ,所3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A .B.C. 5.6 g D.6、某铁的氧化物,用 7mol ·L -l 的盐酸 100mL 在必然条件下恰好完好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 0.56L 标准情况下的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Fe 2+完好转变成 Fe 3+。

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 FeOB . Fe 3O 4C . Fe 4O 5D . Fe 5O 77、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 mg 四氧化三铁获取 ng 铁。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 21nB .64 nC . m - nD . 24 nm - n3(m - n)32nm - n8. 实验室制备 Al(OH) 3的最简略方法是(A Al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B AlClC NaAlO 2溶液中加入盐酸D NaAlO)3溶液中加入氨水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9.把铝粉和 Fe 3O 4 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分成两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好反应,尔后将生成 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 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 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情况下的体积比是( )∶1∶8∶ 4∶310、在必然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1.5g 为的 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A . Na 2OB . 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Na 2O 2 和NaO 211、将 AlCl 3 溶液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获取的积淀物和溶液中所含的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 AlCl 3 溶液和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① 1:3 ②2:3 ③1:4 ④2:7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2 、 向 含 有 amolAlCl 3 溶 液 中 加 入 bmolNaOH 溶 液 , 生 成 沉 淀 的 物 质 的 量 可 能 是①amol ②bmol ③a/3 ④b/3 ⑤(4a - b)mol ⑥0mol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只有①②③13、向含 1molKAl(SO 4) 2 的溶液中,加入适合的氢氧化钡溶液,使其生成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SO 42- 恰好完好积淀,则A 0molB 1mol14、向的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淀,则耗资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是获取沉A 130mlB 100mlC 90mlD 50ml15、有一块 Al — Fe 合金,溶于足量的 HCl 溶液中, 再用过分的 NaOH 溶液办理,将产生的积淀过滤、冲洗、干燥,灼烧完好变成红色粉末后,经称量,红色粉末的质量恰好与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A 、70%B 、 30%C 、 47.6% D、 52.4%16、在 Fe (SO ) 3和FeSO 的固体混杂物(无结晶水)中,若是硫元素质量分数a% 则铁元244素质量分数为A 、 1.31a%B、 2.25a% C 、 (100-3a)%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word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反应中符合该卡通情境的是( )A.C+2CuO 22Cu CO +↑B 。

3322()2Cu AgNO Cu NO Ag +===+C 。

233Fe O CO +223Fe CO + D 。

22442BaCl Na SO BaSO NaCl +===↓+解析:金属甲置换出了金属乙,B 项合理。

答案:B2。

在22Na O 与2CO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A 。

1∶1 B 。

2∶1 C.1∶2 D.8∶53解析:22Na O 与2CO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22Na O ,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1。

答案:A3。

鉴别下列各物质,只能采用焰色反应的是( )A 。

23K CO 和NaCl B.KCl 和23Na COC.NaCl 和2MgClD.NaCl 和KCl 解析:A 、B 选项中可依据223Ca CO +-+3CaCO ↓来鉴别;C 项中可用NaOH 溶液来鉴别;而D 项中皆含Cl -,由生成沉淀的反应来鉴别显然是做不到的,只能靠焰色反应鉴别。

答案:D4.下列方法能用来验证3Fe +的是( )①溶液呈黄色 ②与碱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3Fe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④3Fe +的水溶液滴入KSCN 试液后,立即出现血红色A.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解析:利用3()Fe OH 是红褐色沉淀及3()Fe SCN 是血红色溶液检验3Fe +。

答案:D5.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以上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 B.①②③ C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综合练习(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物质的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的氧气在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块钠消耗的氧气多 B.两块钠失去的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的质量一样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B.明矾可用作混凝剂除去水中的悬浮物C.实验室用氢化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制备氢氧化铝D.0。

1mol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转移0.1mol电子3.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

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分散系胶粒直径即Fe(OH)3分子直径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不含钾离子B.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错误! 5.在同温同压下,向大小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当体积相等时A、B、C、D四个气球内,与充入CO气球内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B.C.D.6.实验室配制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D.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转入容量瓶7.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一化学必修1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③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④金属元素不可能存在于阴离子中;⑤金属单质中铁和铝均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⑥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2.下列化合物能通过相应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FeCl2B.FeSC.Na2O2D. NaCl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4.某无色溶液与铝作用放出氢气,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A.Na+B.NO3-C.NH4+D.HCO3-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③Al(OH)3④Al ⑤NH4HCO3A.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D.全部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AlO2-B.Cu2+C.Al3+D.Mg2+7.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或反应条件时,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与CO2B.氢氧化钠和CO2C.S与O2D.Na与O2E.Zn和FeCl38.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⑦⑧B.⑥⑦⑧C.③⑤⑧D.③④⑤⑥⑦⑧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 ══Al(OH)3↓C.铁和稀硝酸反应:Fe + 2H+ == H 2↑+ Fe 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10.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稀的BaCl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11.在甲、乙两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固体,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乙不经加热也加入足量的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 B.1:1 C.1:2 D.2:112.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产生气体不能使木条复燃D.无变化13.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钠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能独立存在B.比钠原子活泼C.焰色反应呈黄色D.具有强还原性2.下列物质与Fe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使溶液变红色的是A.Cl2B.盐酸C.CuSO4溶液D.稀硫酸3.2010年11月,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成功召开,其中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再次让世人感叹焰火的魅力,这应用到了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的相关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5.将KSCN溶液加入到下列所指定的各溶液中,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A.加入足量的铁粉后的FeCl3溶液B.铁丝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水溶液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D.加入新制氯水后的FeCl2溶液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2Fe3++ Fe2++4H2O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SO42-+Ba2++OH−=BaSO4↓+H2OD.Ba(OH)2与CuSO4溶液反应:Cu2++ SO42-+Ba2++2OH−=BaSO4↓+Cu(OH)2↓7.下列化合物不是碱性氧化物的是()A.Na2O B.CuO C.Fe2O3D.Na2O28.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训练题组一 钠及其化合物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 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产生C.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只有沉淀产生 答案 C解析 钠投入到FeCl 3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 2,接着NaOH 与FeCl 3反应生成NaCl 和Fe(OH)3沉淀。

故正确答案为C 。

2.相同物质的量的Na 2O 2和Na 2O 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 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 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 B解析 Na 2O 2中的阴离子为O 2-2,Na 2O 中的阴离子为O 2-,Na 2O 2与Na 2O 物质的量相等,则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两位同学用等质量的碳酸氢钠来制CO 2,甲同学用过量的盐酸跟碳酸氢钠作用,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他们所制CO 2的质量为( ) A.一样多 B.甲多于乙 C.乙多于甲 D.无法判断 答案 B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NaHCO 3+HCl===NaCl +H 2O +CO 2↑,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可知等质量的NaHCO 3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的CO 2多。

题组二 铝及其化合物4.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l-的浓度几乎不变B.溶液变浑浊C.溶液中Al3+全部转化为AlO-2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答案 B解析 4.6 g Na投入溶液中可生成0.2 mol NaOH,溶液中的Al3+为0.02 mol,则n(Al3+)∶n(OH-)=1∶10,即AlCl3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0.02 mol NaAlO2和0.06 mol NaCl,还有0.12 mol NaOH剩余。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B.青铜C.黄铜D.水银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的机械强度比各成分金属的小B.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很好C.合金没有固定的熔点D.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3.3molNa、Mg、Al三种金属分别跟1L,1mol/L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体积最大的是A.Na B.Mg C.Al D.三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把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金属钠着火后,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C.实验后剩余的钠,需要放回原试剂瓶D.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NaOH溶液5.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过氧化钠固体B.钠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C.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D.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 8.向含有Na +、SO 42- 、HCO 3-、CO 3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 2O 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的是A .HCO 3- B .SO 42- C .Na + D .CO 32-9.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各项中的已知和类比结论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Ca(ClO)2(aq)22CO H O −−−−→、HClO(aq)−−−→光照O 2(g)B .Na(s)2O −−→Na 2O 2(s)2CO −−−→Na 2CO 3(s)C .Fe(s)HCl(aq)−−−→FeCl 3(aq)Cu −−→FeCl 3(aq)D .S(s)2O−−−→点燃SO 3(g)2H O −−−→H 2SO 4(aq) 1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没有+3价铁元素的是( )A .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B .Fe(NO 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C .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D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12.如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编号对应的曲线编号错误的是A .向NaAlO 2溶液中逐渐滴入HCl 至过量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 2至过量C .向含有盐酸的AlCl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 (OH )2、K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 2至过量13.把铝粉和某铁的氧化物xFeO·yFe 2O 3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NH4HCO3固体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盐酸溶液、浓硫酸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 B.CO2 C. H2O(气) D. O22.18.4 g 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300 ℃时,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 g,则原混合物组成为A.NaOH的物质的量小于NaHCO3物质的量B.NaOH与NaHCO3物质的量相等C.NaOH物质的量大于NaHCO3物质的量D.NaOH与NaHCO3以任意比混合3.一定温度下,W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过氧化钠固体增重W g,符合此要求的是①H2;②CO;③CO和H2;④C2H4O2;⑤C2H2O4A.全部 B.仅④⑤ C.仅①②③ D.除⑤以外4.四个可加热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①Na2O2和NaHCO3;②Na2O2和NH4HCO3;③Na2O2和Ca(HCO3)2;④Na2CO3和NaHCO3。

各容器中每种物质均为0.5 mol,现将各容器加热至300 ℃,完全反应后排出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固体只有Na2CO3的容器是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5.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A.CH3COO- B.SO32- C.CO32- D.HCO3-6.用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每次做完后都需要A.用硫酸洗涤,再用自来水洗净后使用B.用硫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C.用盐酸洗涤,再用自来水洗净后使用D.用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Fe(OH)3跟盐酸反应:OH-+H+= H2O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8~15题每小题2分,第16、17题每小题3分,共16分。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_金属及化合物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_金属及化合物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一、选择题1.某CuSQ Fa (SQ )3、H 2SO 4的混合溶液100 mL ,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 SQ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 • L 「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 . 5.6 g B . 11.2 gC. 22.4 gD. 33.6 g2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I2Q ,含FaO 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Natit电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试剂X 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IQ + CQ + 2H 2Q>= AI (OH ) 3J + NaHCQ3. 一定体积CQ 和Q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Na2Q 后,所得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 3/4,则CQ 在原混合 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A . 25% B . 40% C .50% D . 75%4.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 ,发生的反应为 2FeCl 3+ Cu===2FeC 2+ CuCd 向盛 有FeCb 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 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C .烧杯中铁、铜都有5.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烧杯中有铁、无铜 .烧杯中铁、铜都无 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 常作氧化剂、 H 2O 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 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 2Na 2CO.3H 2Q ),该晶体具 ) 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 有NazCO 和HQ 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 . MnQ B . H 2S C .稀盐酸 D . NaHCQ6. 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 Fe 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 Fe 2+氧化为Fe 3+,下列物质中最好 选用()A . "Q 溶液B . KMnQ 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azQ 与N&Q 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Na^CQ 溶液和NaHCQ 溶液都能跟 C . CI 2 水 D . HNQ 溶液 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aCb 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NaCI 与NaCQ 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 .Na^Q 可作供氧剂,而 Na^O 不行 8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 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2 mL 试样于试管中,而后 A .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9 .将镁、铝合金 10.2 g 溶于4 mol 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B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 .通适量CQ 气体,观察现象-L _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2 mol • L _1的氢氧化钠溶液,) A 、1000 mL B 、500 mL C 、100 mL10 .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 AI 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500 mL(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 无明显变化;(2)(不考虑水解),且继续滴加NaOF溶液,有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镁着火可用干冰灭火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2.加热10.0 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2% C.58% D.84%3.将5.6g CO和0.4g H2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量是()A.减少了6.0 g B.增加了6.0 g C.增加了5.2 g D.减少了5.2 g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B.固体 1 中一定含有 SiO2,控制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3,进入固体 2C.从溶液 2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 1 中直接加 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 FeSO4·7H2O5.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氯化钾溶液 B.甲一定是氢氧化钡溶液C .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 .丁只能是硝酸 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利用装置①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B .装置②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 .装置③验证Na 2CO 3和NaHCO 3两种固体的热稳定性D .通过④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有气体生成的是()A .+2+-23Na Cu Cl CO -、、、B .+2+-3Na Ca Cl HCO -、、、 C .2+3+-3Ca Al Cl NO -、、、D .+3+2-4K Al SO Cl -、、、8.下列粒子半轻之比大于1的是( )A .r(Al)/r(Na)B .r(C)/r(Si)C .r(F -)/r(Mg 2+)D .r(Fe 2+)/r(Fe) 9.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 .得到2.54g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mL 10.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AlB .Fe 2O 3C .Ca(HCO 3)2D .Al(OH)31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NaHCO 3B .Na 2CO 3C .FeSO 4D .NaCl 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制氯气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B .制少量氧化钠时,将钠置于纯氧中燃烧C .制二氧化硫时,用浓硫酸干燥气体D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一定质量氢氧化钠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线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容量瓶专业液体B .放出碘的苯溶液C .钾的焰色反应D .定容14.甲、乙、丙、丁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丁为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乙的溶液一定为3FeClB .若通常情况下甲、乙、丙、丁都是气体,且乙和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NH 5O4NO 6H O ++催化剂C .若甲、乙、丙的溶液显碱性,则丙可能可以作为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D .若丁为化合物,且为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则甲一定为含3Al +的盐 二、实验题15.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B.Na2O和Na2O2与CO2反应产物相同C.MgO和Al2O3均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D.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B.0.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CuO,调pH 3.7左右,过滤D.常温常压下,足量的Fe在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4.Na2O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当Na2O2与某物质Q发生反应并且有氧气生成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Q一定是氧化剂B.当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电子4 molC.O2一定是氧化产物D.Na2O2不可能发生还原反应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失火不能用CO2灭火,K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B.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2S3C.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也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6.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A .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 .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 .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常见的氢化物有两种,且常温下均为液体,Z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Z与TiCl4溶液反应制备单质Ti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X和Y单质晶体类型不可能相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 > X2.对于下列事实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钠至熔化后,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球处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l2+H2O = H++Cl-+HClOB.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小颗粒C.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可在棉花球右侧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4.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SCN-、Br-可以大量共存B.和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FeS+2H+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4SO+Ba2++3OH-==Fe(OH)3↓+BaSO4↓D.1L 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 2B.Mg在空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只有Mg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D.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对应的氧化物6.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世界提供了金钥匙。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B.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C.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以检验钠离子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溶液的pH 7.下列有关铁、铝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铝的都属于轻金属B.生铁的硬度和熔点都比纯铁高C.铁、铝的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都属于有色金属D.金属形成合金后通常具有更多优良性能,所以用途更广泛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量越低,钢铁的性能越好B.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C.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Fe、Pt等金属的单质D.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9.将一定量的CO2溶于100 mL的0.4 mol·L-1KOH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题.doc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导引】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导引】认真观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1)钠常常保存在 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中。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

很快,钠表面生成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⑵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圮坍屮加热。

钠受热后,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__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________________ 不被继续氧化。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1)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现金属单质表现出,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当遇到_________ 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B. NaClC. NaOHD. Na2O2.实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Na的方法是()A・保存在水屮 B.保存在煤油屮C.直接放置在空气中D.铝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彖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③B.①③④C. ②③D.①②③④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C.铝与氧气不反应D. B.铝的熔点高 D.铝表面有氧化膜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A.硫B.氯气C.C.氧气D.氢气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钠的熔点较低B. 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升高C.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D・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屈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体现氧化性C.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8.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2NaNO2+6Na = 4Na2O+N2t □ 明不用钠在0?中燃烧而用此法制取N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11.9g白色固体。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白色固体为KOH和K2CO3的混合物B. 此白色固体中含有K2CO3 6.9gC. 原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D. 此白色固体为KHCO32、有一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和物,与过量水充分反应后,产生2.24L气体(STP),用电火花点燃后,恢复到标准状态,体积减少了1.12L,则原混和物中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3B. 5︰1C. 1︰1D. 1︰23、将Na2O2和NaHCO3的均匀混和物粉未,等质量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放出气体2.24L,将该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和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2.016L(气体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原混和物中Na2O2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B. 2︰1C. 8︰1D. 2︰94、体积同为aL的盐酸和K2CO3溶液,将K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与盐酸逐滴加入K2CO3溶液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x︰y(同温同压,且x≠y)。

则原K2CO3溶液和盐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x︰yB. (x-2y)︰xC. 2x︰(2x-y)D. (2x-y)︰2x5、20℃时向50mL 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盐酸75mL,在液面上收集所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经干燥后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 840mLB. 560mLC. 小于840mL,大于560mLD. 略小560mL6、向含有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HCl 0.2mo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正确的是()Na2CO3HCl NaCl NaHCO3A 0 0 0.20 0.08B 0.40 0 0.20 0C 0 0.06 0.14 0.14D 0 0 0.06 0.087、向含0.14mol Na2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一定量HCl的稀盐酸,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 得0.20mol NaCl和0.08mol NaHCO3B. 剩0.04mol Na2CO3,得0.20mol NaClC. 剩0.06mol HCl,得0.14mol NaCl和0.14mol NaHCO3D. 得0.06mol NaCl和0.08mol NaHCO38、将NH4HCO3固体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盐酸溶液、浓H2SO4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 NH3B. CO2C. H2O(气)D. O29、两份质量相等但混和比例不同的由NaOH和NaHCO3组成的混和物A和B,分别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A>B,则下列关于NaOH含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 B中的含量大B. A中的含量大C. 一样大D. 不能判断大小10、在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有碳酸氢钠沉淀析出,其原因不可能是()A.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 增加溶质的质量C. 形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和溶液,使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变小D. 溶剂的质量减小11、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将过量Na2O2固体加入到Ca(HCO3)2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
B.溶液中只有沉淀产生
C.溶液中有反应:Ca2++OH-+HCO-3=CaCO3↓+H2O发生
D.溶液中有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发生
3下列图象是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1)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4.5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g,则该混合物的组合不可能是()
A.Fe2O3、Fe3O4、FeO B.FeO、Fe3O4
C.Fe3O4、Fe2O3 D.FeO、Fe2O3
5、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2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还原产物只有NO,所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
A.2.8g B.4.2g C.5.6 g D.11.2g
6、某铁的氧化物,用7mol·L-l的盐酸10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

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O B.Fe3O4 C.Fe4O5D.Fe5O7
7、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g四氧化三铁得到ng铁。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n m n -21
B .)(364n m n -
C .n n m 32-
D .n
m n -24 8.实验室制备Al(OH)3的最简便方法是( )
A AlCl 3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
B AlCl 3溶液中加入氨水
C NaAlO 2溶液中加入盐酸
D NaAlO 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9.把铝粉和Fe 3O 4粉末配成铝热剂并分成两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
A.1∶1
B.9∶8
C.3∶4
D.4∶3
10、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0mol/L 的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 .Na 2O
B .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Na 2O 2和NaO 2
11、将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得到的沉淀物和溶液中所含的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则原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①1:3 ②2:3 ③1:4 ④2:7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2、向含有amolAlCl 3溶液中加入bmol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①amol ②bmol
③a/3④b/3⑤(4a-b)mol ⑥0mol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⑥
D 只有①②③
13、向含1mol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使其SO 42-
恰好完全沉淀,则
生成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
A 0mol
B 1mol
C 1.33mol
D 0.67mol
14、向100mL0.1mol/L 的硫酸铝溶液中滴加0.5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得到1.17g 沉
淀,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 130ml
B 100ml
C 90ml
D 50ml
15、有一块Al —Fe 合金,溶于足量的HCl 溶液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
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后,经称量,红色粉末的质量恰好与合金
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A 、70%
B 、30%
C 、47.6%
D 、52.4%
16、在Fe 2(SO 4)3和 FeSO 4的固体混合物(无结晶水)中,如果硫元素质量分数a% 则铁元
素质量分数为
A 、1.31a%
B 、2.25a%
C 、(100-3a)%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17、一定量Fe 和Fe 2O 3的混合物投入250mL 2mol/LHNO 3溶液中,固体完全溶解后,生成1.12L
(标准状态)NO 。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 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来,所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A.450mL
B.500mL
C.400mL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8.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单质;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比乙失电子数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单质的低。

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22.某物质A的水溶液有如下性质:
根据上述现象分析可得出(化学
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加入盐酸变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学习小组用题下图装置测定铝美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
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
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
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
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
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0、根据下列框式图推导填空:
(1)C是,D是,G是,E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物B+浓HCl ;
沉淀H+NaOH溶液;
沉淀H+HCl溶液。

(3)单质C与浓H2SO4共有的现象称之为。

三.计算题
21、把2.7g铝屑投入200mL3mol/L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再往其溶液中加入多少mL4mol/L的
氢氧化钠溶液可得到3.9g沉淀?
22、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NaOH
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⑴原合金中镁、铝的质量?
⑵盐酸溶液的浓度?
23、将54.4 g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200 mL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
4.48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显红色,且无固体剩余物,求:
①混合物铁和氧化铁各是多少克?②原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③反应后得到Fe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4.30mL可能由CO、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变为25mL,引燃此剩余气体,恢复到原始温度测得体积为20mL.试分析原混合气体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