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说明方法
高中语文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

高中语文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第一部分: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知识点大全分享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知识点大全分享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说明文的答题窍门1、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答题格式:(1)点明了_说明对象;(2)突出了_说明对象的_特征;(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结合文意,给*加个标题。
答题要点:(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介绍了什么内容?答题思路;(1)从题目中找;(2)从文中找,一般开头即点明。
4、*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_说明对象的?答题思路:(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语文知识点说明方法总结

语文知识点说明方法总结一、理解知识点要总结语文知识点,首先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
这包括对语文相关概念、规则、原理等内容的理解。
例如,对于词语搭配的知识点,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则及其原因;对于修辞手法的知识点,我们需要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运用方法等。
只有深入理解了知识点,才能做到真正的总结和掌握。
二、归纳总结在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指将语文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类别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例如,我们可以将词语搭配的知识点按照形式、意义、语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将修辞手法的知识点按照比喻、拟人、排比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归纳总结,可以使我们对语文知识点有系统化的了解,更容易记忆和掌握。
三、举一反三在总结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深化理解和记忆。
举一反三是指在已知事例的基础上,推广运用到相似的其他事例中,通过类比、比较等方式来发现规律和特点。
例如,如果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范围内的词语搭配规律,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比较的方式来拓展更多的词语搭配,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词语搭配的知识点。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多维拓展除了在课本中学习语文知识点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知识点的拓展。
比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写作实践等方式,来深入了解语文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运用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语文角逐、语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检验和提高自己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通过多维拓展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总之,总结语文知识点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深入理解、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和多维拓展等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总结语文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陈述事实、阐明道理为主要目的的文体,在语言上以客观准确、条理清晰为特点。
说明文具有以下特点:1. 事实性:说明文要客观陈述事实,不能主观臆断或夸大虚构。
2. 阐明性:说明文要通过论证、举例、比较等方式阐明事物本质、特点、原理等。
3. 理性和客观性:说明文要客观陈述事物,不能感情用事或带有主观色彩。
4. 条理性和逻辑性:说明文要有清晰的文体结构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使读者易于理解。
二、说明文的分类及写作方法:1. 过程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要注意顺序、流程、细节的描写。
2. 原理说明文:主要阐述事物的原理和道理,要明确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原理的逻辑关系。
3. 特点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特点、特性、特征等,要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
4. 分类说明文:主要将事物进行分类、归类,并从各类中挑选出代表进行介绍。
三、说明文的文体结构:说明文的文体结构通常由引入、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1. 引入部分:引入部分主要是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引入和概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部分,要对事物的特点、原理、过程等进行详细阐述,逻辑严密,数据有据。
3. 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前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或对事物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展望。
四、说明文的语言技巧:1.用词准确规范:说明文要使用准确明确、规范通顺的语言,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2. 表达简练明了:说明文要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本质、特点,避免冗长的句式和繁杂的词藻。
3. 用例论证:通过实例的引入和论证,可以增加说明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列数字数据:在说明事物特点和变化过程时,可以使用数据和图表进行量化和展示,以增强说明效果。
5.采用排比句:通过排比句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紧凑,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说明文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1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作用是:条理清晰的说明了~~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作用是:具体形象的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突现出来。
作用是:通过~~和~~的对比,突出了~~的~~特点。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
7、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是:直观形象的说明了~~。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作用是:参与说明,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9、作诠释,作用是: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语文的说明方法有几种

语文的说明方法有几种语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例证法、比喻法、引用法、归纳法、演绎法、定义法、解释法、分析法、论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分类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说明方法逐一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1. 例证法:通过举出具体事例来论证某个观点或论断。
例证法常用于口头辩论、文章论述等场景中,能够具体形象地展示论点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2. 比喻法:通过寻找事物之间的共性,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事物用一个具体的、常见的事物来解释说明。
比喻法常用于诗歌、散文、修辞等文学作品中,能够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 引用法:借用他人的言论、观点或权威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引用法常用于学术论文、报告等书面表达中,能够增加论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4. 归纳法:通过从个别的事物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普遍性的结论。
归纳法常用于科学研究、社会观察等领域中,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5. 演绎法:根据已知的真实前提或普遍性的规律推导出结论。
演绎法常用于数学、逻辑学等抽象和精确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能够从已知事实或规则推出新的结论。
6. 定义法:通过给出一个概念或事物的准确定义,从而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定义法常用于科学论文、学术讲座等场景中,能够确立研究领域的概念边界和范畴。
7. 解释法:通过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解释法常用于解释文献、史书、法律条文等具体对象的意义和内涵。
8. 分析法:通过将一个整体对象或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部分,逐个进行研究和解释。
分析法常用于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具体对象的深入剖析和考察。
9. 论证法:通过提出论点、陈述理由和给出证据等方式来支持或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
论证法常用于辩论、议论文、演讲等场景中,能够说服听众或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10. 对比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和对照,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特点。
对比法常用于文学评论、社会调查等领域,能够加深人们对事物本质和特征的理解。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语文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描述法:通过描述对象的外部特征、形态结构、性质、功能等方式来进行说明。
例如,用语言描述一幅画的构图、颜色、线条等。
2. 分类法:将对象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逐个说明各类的特点、共同之处和差异性。
例如,将植物按照树木、草本等分类,说明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 比较法:通过将对象与其他类似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用以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价值。
例如,比较两种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情节等。
4. 举例法:通过举具体实例来说明对象的特点和性质,以使读者更加具体地了解对象。
例如,通过举出几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某个社会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5. 解释法:通过分析、解释对象的内在含义、作用、原因、机理等方面来进行说明。
例如,通过解释一个成语或者名句的意义和用法来说明其内在特点。
6. 推理法: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来进行说明。
例如,通过逻辑分析和演绎来说明某个命题的真理性。
这些说明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
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在语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1.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
例如,对于一个概念性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其中的情节或人物形象。
2. 对比说明:通过与其他事物或观点进行对比来说明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来说明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特点。
3. 解释说明:通过对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作出解释来说明其含义或作用。
例如,对于一个古文中的生僻词语,可以通过解释其字面含义来说明其在文章中的意义。
4. 归纳总结:通过将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归纳总结起来来说明其特点或规律。
例如,对于一篇文章中的各种思想观点,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来说明其主题或观点。
5. 比喻说明:通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
例如,可以用"他像一只猎豹一样快速奔跑"来形容一个人的快速动作。
6. 引用说明: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或名言来说明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
例如,在一个作文中引用了一位名人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都是在语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
语文中八种说明方法

语文中八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一种用来阐释、解释一些问题、现象或特点的方式。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不同的说明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含义。
下面是八种常见的说明方法:1.对比说明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对比说明法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2.举例说明法: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举例说明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分类说明法:将事物按照其中一种特定的标准或属性进行分类,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分类说明法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路。
4.比较说明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比较说明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体现事物的优劣之间的差距。
5.假设说明法:通过设想一种可能的情况,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假设说明法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体会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
6.倒叙说明法:通过先讲述问题的结果或结论,再逐步揭示问题的原因,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倒叙说明法可以以一种悬念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使其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7.举反例说明法:通过引用事物的反面例子,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举反例说明法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其他相似事物的区别。
8.递进说明法:通过逐步增加事物的信息或引入新的事实,来说明问题、现象或特点。
递进说明法可以使读者逐步深入了解事物,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
以上是八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在阅读和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加深对问题、现象或特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下面是给大家带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欢迎大家阅读!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特点。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作用: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作用: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作用: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作用: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引用说明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特点。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呀,这就像给你画出具体的画面一样!比如在介绍动物时,说老虎很凶猛,然后提起武松打虎的故事,这就是举例子呀!让你一下子就明白老虎到底多凶猛啦!
2. 列数字呢,那可是非常直观准确的哟!就像说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这数字一出来,哇,它的高度就清晰呈现在你眼前了!
3. 作比较呀,嘿嘿,就是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一比嘛!比如说大象比河马大多了,这样一比较,你就清楚大象的大体型啦!
4. 打比方可不简单呐,就像是给一个事物穿上了形象的外衣!比如把月亮比作银盘,多生动形象呀,马上就知道月亮那种圆圆的感觉啦!
5. 分类别呢,就好比把东西整整齐齐分好类!像介绍植物可以分成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一下子就条理清楚啦!
6. 下定义哇,那就是给事物一个明确的身份呀!比如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就给它定好性质啦!
7. 作诠释啊,就是详细地解释说明一下呢!像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让你彻底明白这个神奇的现象哟!
8. 摹状貌呢,就像是把事物的样子描绘出来!比如说那座山像一条巨龙盘踞,多有画面感呀!
9. 引资料呢,就是借用别人说的话或资料来帮忙说明!像提到长城的历史,引用一些古籍记载,多有说服力呀!
我觉得这些说明方法都好有趣呀,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各种事物呢!。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语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晰,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所以,分析领悟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化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的说明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状况或事理,有时间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须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详细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根据肯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困难的事物说清晰的重要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晰。
(三)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方。
不同的是,比方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运用。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详细、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楚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四)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其作用是使说明科学、精确无误,令读者信服,有劝服力。
如《鲸》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鲸的特点,特别清楚。
还有《故宫博物院》也列有不少数字。
须要留意的是,引用的数字,肯定要精确无误,不精确的数字肯定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牢靠的依据,并力求近似。
(五)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说明,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用于说明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纳“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假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2抓住课文主线,理清篇章层次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语文的十种说明方法

语文的十种说明方法以下是语文的十种说明方法及其拓展:1. 举例说明: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观点或说明事物的特点。
举例说明一般用于议论文中,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拓展:除了举例说明,还可以通过引用名言警句、统计数字等方式来加强说服力,使文章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
2. 比喻说明:通过将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来形象地说明其特点。
比喻说明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拓展:比喻说明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可以通过比喻来说明人生哲理、社会问题等。
3. 比较说明: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说明常用于说明事物的优缺点,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拓展:比较说明是一种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和判断。
4. 数据说明:通过列举数据来证明自己观点或说明事物的情况。
数据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的情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拓展:数据说明不仅能够用于说明事物的情况,还可以用于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或者反驳某个观点的错误性。
5. 引用说明: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诗歌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或说明事物的特点。
引用说明能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观点。
拓展:引用说明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引用来说明人生哲理、社会问题等。
6. 对比说明: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来证明自己观点或说明事物的情况。
对比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的情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拓展:对比说明不仅用于说明事物的情况,还可以用于说明人生哲理、社会问题等。
7. 排比说明: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逐一说明,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事物。
排比说明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观点。
拓展:排比说明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可以通过排比来说明人生哲理、社会问题等。
8. 反问说明:通过提出问题并暗示答案来证明自己观点或说明事物的情况。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语文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比喻: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或者事物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比如说,将心情比作天空中的云,整理思绪比作整理书桌等。
2. 举例: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或者解释某个概念。
举例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
3.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者阐明某种观点。
对比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4. 分类:将事物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从而使读者对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和区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5. 演绎: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论证步骤,来得出一个结论或者解释一种观点。
演绎方法可以使读者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
6. 故事情节:通过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引发读者的兴趣,并通过这些情节来阐释某种观点或者说明某种现象。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语文说明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高中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高中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做假设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常见的十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一、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七、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八、画图表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语文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语文说明方法是指通过语文的学习和运用来对事物、现象、观点等进行解释、阐述或论证的方法。
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语文说明方法:一、描述法描述法是最基本的说明方法,它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貌、特征、性质、结构等来使读者获得对事物的直观印象。
描述法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物品特征等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似与差异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更加明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对比法可以分为对立对比和相似对比两种形式。
对立对比是通过对比事物的对立面,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特殊性;相似对比是通过对比事物的近似面,强调事物的共性和普遍性。
例如在作文中,可以通过对比来表现事物的不同之处,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
三、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事物、现象进行逐步分解、剖析,从而使读者理解事物的构成、原理和内在联系的方法。
分析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系统地理解事物,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分析诗歌的韵律等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论证法论证法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的方法。
论证法可以通过阐述事实、引用权威资料、推理论证等方式来加强说服力,使读者接受并认同论点。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充分的论证和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五、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验证某一观点或假设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实验活动来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古文的韵味等。
六、比喻法比喻法是通过运用比喻手法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比喻是将原本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进行联系,以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方法。
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就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就是按一定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说明方法。
列数据:就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下定义:就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属性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就是借用他物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也叫比喻的说明方法。
它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明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作比较:就是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诠释:就是采用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理特点的说明方法。
画图表:就是借用画图列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摹状貌: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总结: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等等。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方法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作图表、作假设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一)举例子--具体、明晰、真实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举了具体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二)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用做引用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
(三)作比较--鲜明、突出、具体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四)列数字--准确、严谨、具体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五)分类别
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
(六)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七)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作用: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国石拱桥》(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
(八)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
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用: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
(九)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
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
(十)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
作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条理清晰,直接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十一)作假设
作假设是用假设的想法表示出将来会出现的情况。
作用: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来可能要出现的状况。
例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十二)引资料
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
作用:可以增加读者对文章的印象。
例句:成年人中绝大部分是右撇子。
【规律总结】
1.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
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2.打比方和作比较的区别
打比方和作比较是说明文的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来联系两事物。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从而构成比喻。
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在“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
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