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学前儿童的气质和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学前阶段,儿童逐渐开始认识和理解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意识。

本文将从儿童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我认知的定义与特点自我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对自身特点、能力、感受和行为的觉察和理解。

在学前阶段,自我认知通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的认知,以及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儿童自我认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在自我认知中常常带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一定的高估;其次,儿童在自我认知中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寻找自我在集体中的定位;最后,儿童的自我认知往往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受到环境和社会经验的影响。

二、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儿童的自我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

以下是学前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1. 幼儿期(约2-3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能够通过名字来称呼自己,并意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和意愿。

2. 学前期(约3-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外貌特点和性别,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学龄前期(约6-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认知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人特点、兴趣和能力,并能够更准确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4. 学龄期(约7-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认知逐渐发展为更加成熟和全面的形式,能够对自身的价值、态度和行为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三、自我意识的定义与特点自我意识是儿童意识的高级形式,是对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认知和意识。

自我意识表现为儿童对自己内心感受、需求和意图的觉察和认识。

儿童通过自我意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满足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

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其次,儿童的自我意识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最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常常表现为对情绪和需求的觉察和表达,以及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认识。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摘要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

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社会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通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分析。

本文首先是阐释了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其次解构了幼儿自我意识的结构,再次分别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论述了良好自我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最后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我意识自主教育培养引言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幼儿良好意识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改正不良错误或行为。

早在1962年,朱智贤教授在其《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对自我意识的实质、作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着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创始人维果斯基就对认知思想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他指出:意识活动可以指向不同方向。

本文侧重于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发展,重点是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从实践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自我和自我意识及其发展2.1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

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存在、特点和行为的认知体验,是人类认识自身个体差异、建立自我形象和塑造自我认同的关键要素。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其今后社会适应和自我成长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策略两个方面,讨论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在自我确认阶段,3-4岁的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了解和探索自己的能力和权力。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自我不确定阶段,4-5岁的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可能会与他人不同,并对自己的特点产生怀疑。

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貌和能力,并尝试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确认自己的地位。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可以借助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鼓励他们接纳自己并尊重他人。

在自我比较阶段,5-6岁的儿童开始积极地与他人进行自我比较,以便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成就进行评估,并试图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提升自己。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可以引导学前儿童评估自己的行为和成就,并帮助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教育者还可以借助故事和绘本等材料,引导学前儿童理解与他人的比较并非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在自我同一阶段,6-7岁的儿童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体,并对自己产生自豪感。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并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可以引导学前儿童思考和讨论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鼓励他们参与共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育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时首先,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应提供安全、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让学前儿童感到自己被接纳和尊重。

教育者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介绍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介绍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介绍学前儿童气质发展是指孩子在3-6岁这一关键阶段,通过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培养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气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方式和特点,包括情绪、兴趣、活动能力等,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1.努力培养积极主动的气质学前儿童处于探索和发现的阶段,应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气质。

父母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游戏资源,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同时,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尝试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自信的气质。

2.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自身的情绪管理和行为示范来教育孩子学会控制和表达情绪。

同时,给予孩子一个情绪宣泄的空间,比如让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可以是画画、玩泥巴等。

还可以通过朗读绘本、游戏等方式,教育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情商。

3.培养合作共享的气质合作与分享是学前儿童社交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分享资源和感受快乐。

同时,父母也要从小事做起,比如鼓励孩子和兄弟姐妹分享玩具、合理安排时间等,培养孩子与他人共享的意识和习惯。

4.培养自信与耐心的气质自信和耐心是学前儿童探索和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基础。

父母可以通过夸奖和认可孩子的努力和才能,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尝试。

同时,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耐心和关心,帮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

通过这样的反馈和教育,孩子会慢慢建立起自信和耐心的气质。

5.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气质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和学习兴趣息息相关。

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同时,父母也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鼓励他们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多元兴趣。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完整的自我”。

自我也是“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定义并不统一,一般说来,人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和社会心理学家习惯于用自我,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使用自我意识这一术语。

通常,将自我意识理解为是个体对自己的意识。

把自我意识的结构划为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

在具体研究中,自我意识的认知方面主要考察自我评价,情感方面主要考察自我体验,意志方面主要考察自我控制。

一、关于自我的研究*自从人类文化产生以来,自我就一直是哲学、文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19世纪末,由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杰出工作,使自我正式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他本人也对自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詹姆斯认为,自我包含着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两者统一于自我之中。

遵循这一思路,自我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主体自我是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和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机制。

客体自我是主体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体所认识到的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他人之间的作用中产生的,是主体通过客观反映和评价而认识的自我。

客体自我体现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等。

20世纪初,库利(C.Cooley)和米德(G.H.Mead)提出著名的“镜映自我”理论,即我们是通过接受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评价的,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精神分析学说对自我的研究功不可没。

尽管自我这个概念本身在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中含义并不一致,但他们创立的自我心理学,对研究自我作出了杰出贡献。

自20世纪60年代起,自我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心理学的不同分支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我。

其中,社会心理学继承了库利、米德的观点,着重研究自我是如何在人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基于结构主义的哲学观点,研究的焦点在主体方面。

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课件

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课件

生活习惯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作息、 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 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学习习惯
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如注意力集中、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
行为习惯
教育学前儿童遵守社会规 范,尊重他人,培养良好 的行为习惯。
增强儿童自信心与自尊心
自信心
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学前儿童 建立自信心,敢于尝试和面对挑战。
社会将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儿童气质 培养中的作用,推动家长教育素质的 提升
感谢观看
能力。
情绪调节
教会学前儿童学会识别、表达和 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游戏、音 乐、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调节情
绪。
行为调节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 为,遵守规则和纪律,培养他们
的自律和自主能力。
0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
榜样示范
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孩 子,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自尊心
尊重学前儿童的个性和差异,鼓励 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增强 自尊心。
自我价值感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任务,让学前 儿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
03
学前儿童教育方法与策略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方法
胆汁质儿童
这类儿童精力旺盛,反应迅速, 应引导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 培养耐心和自制力。
案例二
小红的故事 - 小红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强迫她去社交,而是通过鼓励和引导, 让她逐渐适应社交场合,最终小红成为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孩子。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内向的孩 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问题儿童案例分析

最新学前儿童的气质

最新学前儿童的气质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气质学前儿童的个性远还没有形成,但个性系统中的若干因素已经有所发展,我们将在本节中阐述学前儿童的气质、自我意识、性格等个性的因素及发展特点,并阐述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一、气质的类型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不同气质的人其行为特点、言语速度、情绪类型、思维习惯、交往风格、性格特征都有各自明显的特色。

这些特色反映在他的所有心理活动中,并直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一直影响至今。

他认为个体内有四种体液,其分布多寡构成人的气质差异:有的人激动,如发怒,不可抑制,是由于黄胆汁过多,这种人称为“胆汁质”;有人热情,活泼好动,是由于血液过多,被称为“多血质”;另一些人敏感、抑郁,是由于黑胆汁过多,被称为“抑郁质”;还有一些人冷静、沉稳,是由于黏液过多,被称为“黏液质”。

虽然,希波克拉底用体液来解释气质成因有点儿缺乏根据,但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却比较切合实际。

心理学至今一直沿用这一分类。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点。

它们在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时得到表现。

由于在个体身上在各种不同组合,从而产生了各种神经活动类型。

其中最典型的有四种。

(1)强而不平衡型。

兴奋占优势,条件反射形成比消退来得更快,易兴奋、易怒而难以抑制,又叫兴奋型。

(2)强、平衡而且灵活型。

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均迅速,且动作灵敏,又叫活泼型。

(3)强、平衡而不灵活型。

条件反射容易形成而难以改变,庄重、迟缓而有惰性,又叫安静型。

(4)弱型。

兴奋与抑制都很弱,感受性高,难以承受强刺激,胆小而显神经质。

这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恰恰与希波克拉底所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见表2-5)。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规律,掌握和顺应这些规律,形成独 立完整个性。
思考题
在现实中如何在游戏中提高幼儿 的自我控制力呢?结合游戏实例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3-6岁儿童 自我控制
总体上,幼儿的自控能力 比较弱。
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性、 坚持性、自制力方面都会有
一定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
促进自我意识 的培养
六 自我发展的策略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 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 提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 同伴交往的质量。
➢ 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力。
自我发展的策略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课堂小结 学前儿童的个性和自我意识有其
四 什么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
具体表现:
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 ……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一)对自己的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
对觉醒状态的意识 ……
对健康状况的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二)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以及 人际关系的意识。
二 个性的构成
个性的构成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部分,是人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因素,包括:
1
2
3
4
5
6
个性的构成
个性中最能突出表现人的心理个别差异 的部分,包括:
1

第五讲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课件

第五讲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课件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二)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 的意识的前提条件。1岁左右,婴儿 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 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 且体会自己的动作和物体的关系。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三)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 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因为自己 的身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 行动也是具体可见的,而内心活动则 是看不见的。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 较高一些的思维发展水平。
问题:糖糖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第五讲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l 自我意识——主体对自己的反应 过程。
l 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自我意识的产 生和发展,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 展是个性对自己的反映过程。
l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调节。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儿童从开始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到 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在 成人发出“耳朵”“嘴巴”“手”等指 令时,正确指认自己身体的部位。但是 ,1岁孩子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 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总结:
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身体、区分自己的动作到能够使 用自己的名字,且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说明儿 童已经完成了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标志着自我 意识的形成。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 (一)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不能独立评价
如:“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二)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逐渐趋向于客观。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三)受认识水平影响大
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的方向发展; 从按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根据某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逐渐发展到能作出比较全

学前儿童气质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气质是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具有稳定性的特质,它与人的行为表现、个性发展以及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行为、感受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学前儿童的气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个人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气质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从生理方面来看,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主要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和活跃性。

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一些学前儿童可能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易受刺激、怕生等特点;而在活跃性方面,一些学前儿童可能表现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

这些气质特点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学前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心理方面,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主要体现为个性的表现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个性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个别差异。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游戏和交往机会,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特长。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组织合作活动、培养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方面,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主要表现为性别角色认同和合作行为。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性别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早期的性别角色认同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会对自己所属的性别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多元的性别角色认同的模型、故事和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性别认知。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行为,通过鼓励学前儿童分享、互助、协作等行为,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自我意识是学前儿童认识自己的基础。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从感知自我的存在,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再到关注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变化的过程。

第五讲-学前儿童的气质和自我意识

第五讲-学前儿童的气质和自我意识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 、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8/8/2019
动物知道镜子里的图像是它自己 吗?
8/8/2019
小孩知道镜子里的小孩是他自己 吗?
8/8/2019
点红实验
我国学者刘金花(1993)通过“点红实验”把婴儿从 自我认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做了划分:
• 1.戏物阶段(9-10个月):把镜子当玩具; • 2.与镜像伙伴游戏阶段(12-14个月):对镜中的
三、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问题讨论: 假如在你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
你提问后,想请偏向于哪种气质类型 的孩子回答,为什么?
问题与讨论: 有一个幼儿园的教师,提问了一个较难
的问题,同一个问题,教师问了好几个孩子, 请问,这种重复有必要吗?为什么?
开始,提问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孩子, 他们敢于回答,接下来,提问抑郁质和粘液 质的孩子,回答出来,让他们树立信心,也 可能回答出更细致和深入的答案。可见,这 种重复是必要的,教师正是根据不同儿童不 同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 讲明行为规则
聆听规则
游戏要按要求进行
我错了!······
你耍赖!
8/8/2019
• 评价外部行为
能喝下朋友一起 玩耍
我爱护小动物







此 帮 助
妈 话
8/8/2019
二、学前儿童自我情感体验
8/8/2019
二、学前儿童自我情感体验
•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 体验,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 关系。
气质类型
典型心理表现
胆汁质

学前儿童气质的特点

学前儿童气质的特点

学前儿童气质的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幼儿,他们身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独特的气质特点。

以下是学前儿童气质的主要特点:1.好奇心强:学前儿童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世界,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

他们是天生的探索者,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2.幻想力丰富: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非常活跃。

他们能够通过幻想创造出丰富的世界,喜欢玩假装游戏和角色扮演。

幻想力不仅是他们游戏的基础,也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记忆力强: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惊人,尤其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他们能够记住许多细节,例如童谣、儿歌、故事和数字。

他们也能够轻松记住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4.情感丰富:学前儿童情感表达丰富多样。

他们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和恐惧等。

他们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绪。

5.注意力不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往往不稳定,容易分散。

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转移很快,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或一个主题。

他们需要刺激和变化,才能保持注意力。

6.自我意识渐增:学前儿童开始逐渐认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发展自我意识。

他们会注意到自己的外貌、能力和喜好,并试图独立解决问题。

7.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强,他们常常通过画画、搭积木、玩沙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解决问题。

8.社交需求增强:学前儿童渴望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和交流。

他们通过社交互动来建立友谊,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对其他人感受的敏感度,并能够培养友善和同情心。

以上是学前儿童气质的主要特点。

了解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环境和教育。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岁儿童的自我意识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岁儿童的自我意识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自我意识,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将从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岁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给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良好的沟通也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基础。

父母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二、采用亲子互动的教育方法亲子互动是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游戏、对话和问答等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中,父母可以设置一些情景,让孩子模拟自己的角色并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与孩子的互动,父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三、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例如,让孩子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感受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

四、注重情感教育和认知培养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幼儿自我意识至关重要。

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对于他们处理与他人关系和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教授他们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

同时,认知培养也是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观察和实践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前儿童的气质课件

学前儿童的气质课件
学前儿童的气质
Hale Waihona Puke 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 强度、速度和倾向性等方 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 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 个人色彩。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脾气暴躁 易动感情
沉着冷静 不动声色
反应敏捷 活泼好动 反应迟钝 行动缓慢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高级神经活动说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2.高级神经活动说
他认为,人的大脑皮质的兴 奋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的特性: 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高 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结合 的不同,就可以形成四种高 级神经活动类型。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弱型


不平衡型

强型



灵活型



不灵活型
学前儿童的气质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 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 情绪易改变,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一般 具有外倾性。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
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生活有规律,善于自制, 不易激动。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注意力稳定, 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一般具有 内倾性。
学前儿童的气质
揭晓答案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学前儿童的气质
小试牛刀??
学前儿童的气质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自我评价分析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自我评价分析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自我评价分析示例文章篇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自我评价分析》我呀,最近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可感兴趣啦。

你们知道吗?学前儿童就像是小种子,刚刚开始在这个世界的大花园里发芽呢。

那自我意识呀,就像是小种子自己知道自己是个独特的存在,想要好好长大的那种感觉。

在幼儿园里,我看到好多小朋友呢。

有的小朋友呀,特别自信,就像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比如说我的小伙伴小明,他每次画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画得超级棒。

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呀,他就会大声地说:“我画的是我心中最厉害的超人,他能拯救世界呢!”从他的话里就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肯定,这就是自我意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评价。

那什么是自我评价呢?我觉得呀,就像是小朋友心里有个小镜子,自己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像小明这样,他通过自己画画的成果,就给自己一个很高的评价。

这就像我种了一朵小花,我看着小花长得又鲜艳又挺拔,我就会说:“哇,我种得可真好!”这和小朋友自我评价是一个道理呀。

可是呢,也有小朋友不是这样的。

我有个同学叫小红,她就特别害羞。

每次老师让她唱歌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声音小小的,说自己唱得不好。

其实呀,她唱得还不错呢。

这就是她的自我评价比较低。

我就想啊,她心里的那个小镜子好像有点模糊,没有照出她真正的样子。

这就好比我搭积木,其实我搭得很有创意,但是我自己却觉得很糟糕,就把自己的成果给否定了。

这多可惜呀。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我觉得和老师还有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呢。

像小明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鼓励小明做各种事情。

小明搭了一个小房子,他爸爸妈妈就会说:“哇,宝贝,你搭的房子好独特啊,就像童话里的城堡一样。

”这样的话听多了,小明就觉得自己很厉害,在做事情的时候就很有自信。

这就像给小树苗浇水施肥,小树苗就长得越来越壮。

而小红呢,她的妈妈总是说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有一次小红自己穿了衣服,虽然扣子扣错了一个,但是她妈妈却皱着眉头说:“你看你,连衣服都穿不好。

学前儿童气质及自我意识发展PPT共56页

学前儿童气质及自我意识发展PPT共56页
学前儿童气质及自我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讨论】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 具有什么特性?
二、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性
1、稳定性
2、可塑性 • 在幼儿的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 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类型 没有改变,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种 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
外貌。
• 年龄越小的儿童,气质掩蔽的情况越少。
气质类型
典型心理表现
胆汁质
精力充沛,热情积极,情绪体验强烈、外 露,脾气急躁,易冲动,难以自制。
多血质
思维灵活,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外露、易 变。活泼,充满朝气。动作敏捷,但易轻 举妄动,缺乏忍耐力和毅力,注意力不稳 定。
粘液汁
有耐性,稳重,冷静。注意稳定但难于转 移,灵活性不够。考虑问题细致。行动缓 慢,与人交往适度。能恪守生活秩序和工 作制度。
思维灵活,反应迅速,活泼,充满朝气。喜欢 交往,情感外露。缺乏忍耐力和毅力,注意力 不稳定,偏向制性
2、行为非抑制性
了解儿童气质的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 由家长填 • 快速了解
(二)婴儿(0-3岁)的气质类型
布拉泽尔顿(Brazelton,T.B.1969)的三种气 质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三、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1、发挥学前儿童积极气质特点。
【案例分析】 1.一个活动水平高的孩子,在2个月时睡眠中爱动, 换尿布后常蠕动;到了5岁,在进食时常离开桌子,总 爱跑。而一个活动水平低的孩子,小时候穿好衣服后 都不爱动,到他5岁时穿衣服也需要很长时间,在电动 玩具上能玩好久。 2.小强偏向于多血质,天生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反 应迅速,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压抑和受冷遇的家庭、幼 儿园、学校环境中,小强渐渐变得孤僻、畏缩和缺乏 生气起来,经检查,小强的神经类型是“强、平衡、 灵活”,他参加工作后,生活环境非常轻松,事业有 成、成家后家庭幸福,他又变得活泼好动、充满朝气。
急躁、精力充沛、热情积极、难以自制、易 冲动,偏向于胆汁质。
案例3 他很能自制。从小班开始,作业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个 还在画画,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响,一直 画到自己满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戏时,有的小朋友哈 哈大笑,他只是安静地笑。本班老师因事外出一个星期 回班时大多数孩子拉着老师又说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 着老师。他如果受了委屈,整个半天情绪都不好。 他上什么课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常常碰 他,他不予理会。有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靶枪。又 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羽毛球。他是全班最早学会这 两项活动的。在坚持性的测查中,他坚持的时间比同班 幼儿长。
活泼型: 是名副其实“连哭带闹”来到人世的, 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 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用力踢,用手推 开护士。他一旦睡醒就哭,在夜深人静时常常能 听到他没有停顿的啼哭声 。
安静型:孩子出生时就不那么活跃。他安安静静地 躺在小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很少哭, 动作柔和缓慢。
抑郁质
观察仔细,考虑问题细致。孤僻,内向, 敏感,优柔寡断,反应迟缓
案例分析
学前儿童在他(她)的行为、 言语、情绪和认知活动中表现 出了哪些气质特点?该儿童偏 向于哪种气质类型?
案例1 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 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 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 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 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 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 稍歪一点,她又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 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观察仔细、考虑问题细致、孤僻、内心少外露、胆小、 行动迟缓,偏向于抑郁质。
案例2 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 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 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 得最远的一个。 他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 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 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 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 此常常答非所问。
三、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问题讨论: 假如在你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
你提问后,想请偏向于哪种气质类型 的孩子回答,为什么?
问题与讨论: 有一个幼儿园的教师,提问了一个较难
的问题,同一个问题,教师问了好几个孩子, 请问,这种重复有必要吗?为什么?
开始,提问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孩子, 他们敢于回答,接下来,提问抑郁质和粘液 质的孩子,回答出来,让他们树立信心,也 可能回答出更细致和深入的答案。可见,这 种重复是必要的,教师正是根据不同儿童不 同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自制、有耐性、稳重、冷静、内心少外露、难于 转移、灵活性不够,注意稳定,偏向于粘液质。
案例4 她在班里跳绳比赛得第一名。每次学新舞蹈,总 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快,上课积极举手发 言,并基本上能作出较好的回答。她对感兴趣的课能 长时间集中注意,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能集中注意,做 小动作。但看见老师稍一示意,即能克制自己。她能 较快地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第一次上台报幕和第一次 为外宾演出,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她喜欢和小朋友 一起玩,从来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 往,在游戏中常常当小领袖。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学习任务
1、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 2、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性。 3、学前儿童气质特点与教育措施。
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 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 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发现 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类型 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