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地理高考真题汇编(教师版)
![环境保护地理高考真题汇编(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3399a551e79b8968022684.png)
高考真题汇编——环境保护1、(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32. 10分)【地理——环境保护】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图23)。
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
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
(1)图23中,某支流上A 、8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3分)(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分)(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4分)1、【答案】(1)B 处。
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2分);影响旅游景观(2分);阻碍航运(2分)。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2、(2007年高考地理海南卷27、10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11月13日,某化工厂的苯胺车间因操作错误发生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导致大量有毒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
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相关法规条件,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法定的最高罚款,并处分相关责任人。
(1)这次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有哪些?(4分) (2)如何防控可能发生的类似污染事故?(6分)2、【答案】(1)主要危害: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等;(2分)②松花江自污染源以下水质恶化,生活、生产用水紧张。
(2分)(2)防控的主要措施:①开展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
(2分)②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企业的治污进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高考专题复习试题汇编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高考专题复习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a33aeebe87101f69f319567.png)
选修 6 环境保护[ 考纲原文 ]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4.环境污染与防治。
5.环境管理。
高考题组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1. (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害而成。
以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举措。
答案危害:切沟切割土地,破坏耕地,阻碍耕种(严重时可阻绝交通);加大土壤侵害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洗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举措:调整耕种方式,防备水流集中(如等高耕种、间作、修地埂等);修筑引水排水设施( 如修筑排水渠等 );(在水流集中地区 ) 设置阻碍 (如草地,灌丛等 );在切沟中修筑拦水坝 (谷坊) ;切沟填埋。
分析资猜中指出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害而成,说明切沟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减少;图示切沟景观显示了切沟不停切割耕地,所以其不只破坏耕地,还会阻碍耕种。
切沟的防治要从耕种方式调整、工程举措填埋等方面考虑。
切沟一旦形成,假如不采纳治理举措会致使切沟不停加宽加深,修筑排水渠和拦水坝等能有效防治切沟的形成。
2. ( ·山东文综 )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植被浅沟常部署在城市道路双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以下图为植被浅沟表示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采集雨水 ( 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添可利用水资源量);增补地下水 (增添下渗 );净化雨水;减少城市内涝;调理小天气(美化环境 ) 。
分析城市内涝是此刻社会城市道对的突出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增添下渗量、增强排水系统建设等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方法。
建设“ 植被浅沟”能够采集地表水,经过滤网来提高地下水的水质,同时能够经过增添地表植被改良局地小天气。
高考题组二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3. (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要点保护鸟类,目前全世界只有1000 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选修6—环境保护】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汇编
![【选修6—环境保护】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dd10d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9.png)
【选修6—环境保护】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汇编【1.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纲要求】(i)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⑵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考纲要求】⑴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⑵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2012年全国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 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1)①水环境污染严重;②城市需水量增加。
^,①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②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③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④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3年全国1卷】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镒矿并建有电解镒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潜在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4DW措施:①加固尾矿矿渣库;②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kJ 结河流C一)等高缄,m【2013年全国2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来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图10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2db1ba43323968001c9263.png)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2(1(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⑶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54.(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 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 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高中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74823d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0.png)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个人卫生习惯D. 交通尾气排放2. 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石油D. 地热能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保护濒危物种D.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4.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气D. 氧气5. 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公共交通B. 植树造林C. 焚烧垃圾D. 节能降耗6. 哪种物质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氟氯烃7.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哪种现象?A. 酸雨B. 温室效应C. 臭氧空洞D. 光化学烟雾8. 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减少水污染?A. 随意丢弃垃圾B.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C. 使用化肥和农药D. 污水处理后再排放9. 以下哪种材料是可降解的?A. 聚氯乙烯B. 聚乙烯C. 聚乳酸D. 聚苯乙烯10. 哪种能源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清洁能源?A. 核能B. 太阳能C. 风能D. 水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__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农药、化肥和工业废弃物等。
3. 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包括______、限制噪声源的音量和使用隔音材料等。
4. 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5. 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是减少______、回收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2. 论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高考专题复习试卷:环境保护
![高考专题复习试卷: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9099cc55022aaea998f0fd7.png)
第一部分知识综合篇专题九选修模块含答案第5讲环境保护一、高考题1.(2017·山东文综)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支流上游有化工厂和居民点,其主要污水来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
污水排入河流,使水质下降,生态系统遭破坏。
第(2)题,B流域地势较高的区域为林地,山坡种植果树,较低处为耕地,此布局可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
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2017·福建文综)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17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1989~2017年,苏州水质污染整体指数有所下降,水质整体上有所好转。
结合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可知,苏州河沿岸工业用地面积减少,污染源减少;同时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第(2)题,要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可从减少污染源、整治河道,改善沿岸环境、清理污染物等方面入手。
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2017·江苏地理)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近几年《环境保护》全国卷试题(详细解析)
![近几年《环境保护》全国卷试题(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44d66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6.png)
近几年《环境保护》全国卷试题(详细解析)xx年xx月xx日•试题回顾•题型分析•解题思路与方法•备考建议目录01试题回顾试题简述日本水俣湾水污染事件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水俣湾水污染事件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水俣湾水污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并能够从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简述。
以某城市为例,分析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治理措施。
解析本题以某城市为例,要求考生分析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治理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水体污染的常见原因,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并能够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试题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危害,并能够从影响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02题型分析覆盖面广选择题涉及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
注重基础选择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环保法律法规的名称、环保基本概念等。
难度适中选择题的难度适中,既有简单的基础题,也有一些需要一定思考的题目。
选择题分析突出重点填空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环境保护》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环保工作中的一些常用数据、环保设备的名称等。
难度较大填空题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作答。
结合实际应用题通常会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或政策进行考察,例如让学生分析某地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等。
注重能力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大应用题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03解题思路与方法总结词理解题目背景详细描述首先需要通读整个题目,了解题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考察的知识点。
通读题目,理解题意总结词:分析问题详细描述:针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dcd1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4.png)
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
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
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
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
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
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
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4.(2018年江苏卷)[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
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f77a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d.png)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1.[2023·全国乙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自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合理化建议。
(要求:结合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建议;建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2.[2022·全国甲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多氯联苯曾被广泛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被公认为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
美国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
时至今日,美国某湖虽然鱼类丰富,但由于存在多氯联苯污染,湖边仍立着“不建议食用鱼类”的警示牌。
为分析该湖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的来源,列出应采集的样品种类及采样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2022·全国乙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
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
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
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上中下游地区相互联系,山水林田湖草不同要素相互影响,黄河流域应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41f4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d.png)
环境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A.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B. 坚持可持续发展C. 坚持改革开放D. 坚持计划生育答案:C2. 下列哪个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答案:A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天然气答案:D4.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环保之都”?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苏州答案:C5. 下列哪项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D. 太阳辐射答案:C6. 下列哪个组织负责全球环境事务?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 世界银行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7.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A. 美国B. 中国C. 印度D. 俄罗斯答案:B8.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首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答案:B9. 下列哪种环保行为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 节约用水B. 节约用电C.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综合治理,系统管理C. 公众参与,社会监督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采取各种行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严格执法3. 下列污染物中,________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________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dfa6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5.png)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A. 经济发展B. 资源利用C. 生物多样性D. 城市规划答案:C2.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污染者付费B. 预防为主C. 人人有责D. 资源循环利用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环境保护措施?A. 减少废弃物产生B. 加强生态补偿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增加污染物排放答案:D4. 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A. 洗衣服时开启大水流B. 饮用水使用后随意倒掉C. 洗手时未关水龙头D. 种植节水植物答案:D5.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石油D. 风能答案:D二、填空题1. 环境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绿色发展2.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其中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是常见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
答案:类别3. 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污染物排放4.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_____________和基因的物种的丰富程度。
答案:生物种类5.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促进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采取的方式包括推广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共交通工具三、解答题1. 简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包括健康问题、生态失衡和资源枯竭等。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水污染会引发水源减少和水质变差,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等。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可以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用水效率,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带详细解析) .doc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带详细解析) .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b28893b8f67c1cfad6b8d0.png)
环境保护(10年上海卷地理)(九)工业化对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21.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口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A22.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10年海南卷地理)26.(10分)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答案】26.答案要点: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
(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
(6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
(4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分不超过6分)(10年江苏卷地理第23-24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① B.② C.③ D.④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23.AC 24.AB解析:第23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
第24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高考题目汇编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高考题目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25289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4.png)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高考题目汇编目前的环境教育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上升到了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了起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高考题目汇编,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高考题目汇编及参考答案(2014广东卷)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解释是图5A. 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B. 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C. 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D. 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答案】B(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5-6题。
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有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靠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低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答案】:B6.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答案】:C(2014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破坏耕地,妨碍耕作。
(严重时课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措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2014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集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96b27f9ce2f0066f533228f.png)
1、(2016新课标Ⅰ)[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
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2016•新课标Ⅱ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
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2016•新课标Ⅲ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4、(2016•海南卷)【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5、(2016江苏)【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图2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
图2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2分)(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
(2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
环境保护高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高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6fb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4.png)
环境保护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石油答案:D2. 酸雨主要是由哪种气体造成的?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甲烷答案:C3. 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A. 焚烧垃圾B. 植树造林C. 燃放烟花爆竹D. 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答案:B4.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哪种气体引起的?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臭氧5. 以下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雨水C. 地下水D. 河水答案:A6.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捕杀野生动物B.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引进外来物种答案:C7.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A. 核能B. 地热能C. 潮汐能D. 煤炭答案:D8. 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A. 增加音量B. 使用隔音材料C. 随意鸣笛D. 增加车辆数量答案:B9. 以下哪种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最小?B. 焚烧C. 分类回收D. 随意丢弃答案:C10. 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A. 过量使用化肥B. 减少农药使用C. 随意倾倒工业废渣D. 过度开发土地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________。
答案:6月5日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答案:(无)3.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
答案:三江源4. 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5. 我国实施的环保政策是“谁污染,谁治理”。
答案:(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垃圾分类的意义。
答案: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2. 列举至少三种减少水污染的措施。
答案:(1)加强工业废水处理;(2)推广节水技术;(3)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环境保护》2011-2016高考试题
![《环境保护》2011-2016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5ac8ac1711cc7930b71624.png)
《环境保护》2011-2016高考试题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高考题》限时练习49 1.【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2015•江苏卷)D.[环境保护]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23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4.(2014·山东卷)45.(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图12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图12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58.(2012山东卷文综)(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年份类型1990年2000年2010年重度1534257556盐渍土133219293中度盐渍土952801694轻度盐渍土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9.(2012江苏卷地理)【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7(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21e17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9.png)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A. 工业生产B. 农业活动C. 自然灾害D. 城市交通答案:C解析: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城市交通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而自然灾害虽然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但不是主要的污染源。
2. 温室效应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增加而引起的?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引起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
3. 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D. 石油答案:D解析: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都是自然界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4. 以下哪种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A. 减少燃煤发电B. 使用脱硫技术C. 增加汽车尾气排放D. 植树造林答案:C解析:减少燃煤发电、使用脱硫技术和植树造林都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而增加汽车尾气排放会增加大气中的污染物,从而加剧酸雨问题。
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污水D. 雨水答案:D解析: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都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而雨水虽然可能携带一些污染物,但不是主要的水污染源。
6. 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过度捕捞C. 植树造林D. 保护濒危物种答案:B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和保护濒危物种都是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而过度捕捞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7. 以下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可吸入颗粒物D. 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
8.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天然气答案:D解析: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属于清洁能源,而天然气虽然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但在燃烧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2f88e49649b6649d74750.png)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1(2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 (μg/m3)甲学校。
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乙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丙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丁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戊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⑴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⑶大气中的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⑷为降低大气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54.(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历年文综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目.doc
![历年文综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目.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798caf4431b90d6d85c724.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 分)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
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1.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详解1.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向灌木林演化)。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解析 :1.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数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主要从生存空间、量等角度来分析。
(言之有理即可)【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0 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1.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详解1.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从次生林是自然演替的结果这一角度进行解答,如:植被自然适应性强,多样性好,截留水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 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1.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详解1.(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2(1(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4分)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⑶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54.(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 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 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 (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65.(201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下图为2018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9分)图21(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7.(2010新课标,43)(10分)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
1998~201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8.(2009福建,40)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1924 1955民勤580855475808 山峰 海拔/m 100º104º 40ºN沙漠聚落等高线/m图 9(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答案1.(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2.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3.(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4.⑴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⑵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⑶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⑷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5.(1)c d(2)风力作用(3)③ ③ 土地荒漠化(4)③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③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6.(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7.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上),多大风天气。
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8.(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
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
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全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的倒灌。
9.答案(1)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水污染严重。
(2)就水循环而言,北方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少,水循环的更新速度慢,更容易导致污染程度增大。
10.答案(1)填埋;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污染土壤(三条即可)(2)①环境质量提高;②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③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
“天人合一”,实现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11.答案(1)静风(风小);对流运动弱(空气垂直运动弱或逆温)。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树立节能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12.答案(1)①调蓄长江洪水,削减长江洪峰,减轻洪涝灾害;②野生动物栖息生活的场所,特别是北方候鸟来迁的栖息的场所;③洪湖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2)①湖区大量水生动、植物缺水死亡;②湖底出露导致水生动物繁殖场所遭到了破坏。
13.答案(1)南北坡的雪线高于南坡,即北坡可能为阳坡(2)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造成全球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
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小地下水开采量;防治水污染;开展人工回灌等。
15.答案(1)不利影响:污染河流,并通过渭河、黄河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造成河流中水生植物、动物死亡,从而引起生态破坏;由于河流遭受漏油污染,导致河流附近城市用水质量下降,出现供水紧张现象。
(2)有效措施:加速封堵漏油点,清理漏油地区被污染的土壤;在赤水河及渭河下游设置隔油障、围油栏等设施,收集、处理泄漏的柴油,并控制漏油扩散;进行环境应急监测,增加监测地点和监测时间等。
(答出两条措施即可)16.答案(1)夏季风(暖湿气流)偏弱,降水较往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上游水电站拦截,使入湖径流减小。
(2)有利条件:铜矿丰富,水能丰富,运输便利等。
问题:采矿破坏植被,诱发水土流失;冶炼金属造成大气污染。
17.【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
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
人祸动物猎杀。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污染。
严禁猎杀。
在迁徙路上建立观测点。
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
,18.【答案】环境问题:(该地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
(2分)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对其中1项得2分),答对其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19,[环境保护](10分)(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20.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